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清明小故事五年級

清明小故事五年級

發布時間: 2021-02-24 11:11:28

Ⅰ 有關清明節的小故事

有關清明節的來由來:相傳在自秦朝末年,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大戰好幾回合後,終於取得天下。
他光榮返回故鄉的時候,想要到父母親的墳墓上去祭拜,卻因為連年的戰爭,使得一座座的墳墓上長滿雜草,墓碑東倒西歪,有的斷落,有的破裂,而無法辨認碑上的文字。
劉邦非常的難過,雖然部下也幫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黃昏的時候還是沒找到他父母的墳墓。
最後劉邦從衣袖裡拿出一張紙,用手撕成許多小碎片,緊緊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蒼禱告說:「爹娘在天有靈,現在風颳得這麼大,我將把這些小紙片,拋向空中,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風都吹不動,就是爹娘的墳墓。」說完劉邦把紙片向空中拋,果然有一片紙片落在一座墳墓上,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劉邦高興得不得了,馬上請人重新整修父母親的墓,而且從此以後,每年的清明節一定到父母的墳上祭拜。
後來民間的百姓,也和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表示這座墳墓是有人祭掃的。

Ⅱ 清明節的小故事50字

清明節是我國民來間重要的傳統節源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歷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

Ⅲ 關於清明節的小故事

滿族人寒食節為什麼不動煙火,是為了懷念救過始祖罕王的毛斯太太。雲南省巍山彝內族回族自治縣蒙化城的人們容在清明節插柳是為了感恩救百姓免受官兵荼毒、被火燒死的蒙化人柳青。雲南省金平縣的瑤族婦女清明節頭插鮮花,是為了感恩與賊斗爭、救活主人、英勇負傷而死的蛇。

江蘇蘇州、常熟一帶清明節前後喜歡吃酒釀餅,是源自元末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張士誠為了感謝落難時用面餅救過母親的老者。浙江桐鄉朱家閣一帶農家,清明時節除了在堂屋裡擺酒菜祭祖以外,還要在堂外廊屋裡擺一桌酒菜,放18副盅筷,祭拜18位「外堂祖宗」。

是為了紀念為朱家閣帶來恩惠的太平天國的18個勇士。

清明節融合寒食節

到唐代時,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由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不僅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盪鞦韆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Ⅳ 清明節小故事80字

秦朝末年,劉邦終於打敗霸王贏得天下。

劉邦衣錦還鄉時,想去雙親的墓上去祭拜,卻因為連年的戰爭,使得一座座的墳墓上長滿雜草,他無法找到自己父母的墳墓。

劉邦非常的難過,雖然部下也幫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黃昏的時候還是沒找到他父母的墳墓。

最後劉邦從衣袖裡拿出紙,撕成許多小碎片,緊緊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蒼禱告說:「父母在天有靈,我將把這些紙片,拋向空中,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風都吹不動,就是父母墳墓。」

說完劉邦把紙片向空中拋,果然有一片紙片落在一座墳墓上,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後來民間的百姓,也和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表示這座墳墓是有人祭掃的。

(4)清明小故事五年級擴展閱讀

清明節氣一般是在公歷4月5號前後,即春分後第15日。清明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期內。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Ⅳ 講一個關於清明節的小故事

清明節,又稱寒食節。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5)清明小故事五年級擴展閱讀

假期變遷:

宋代的寒食、清明也放假七天。北宋龐元英《文昌雜錄》卷一記載:「祠部休假歲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五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說:「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前後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間以一百四日禁火,謂之私寒食,又謂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掃祭先塋,經月不絕,俗有寒食一月節之諺。」

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其中規定「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又改為三天。

Ⅵ 清明節感人小故事

男孩和女孩初戀的時候,男孩為女孩折了一千隻紙鶴,掛在女孩

的房間里。男孩對女孩說,這一千隻紙鶴,代表我一千份心意。

那時候,男孩和女孩分分秒秒都在感受著戀愛的甜蜜和幸福。

後來女孩漸漸疏遠了男孩。女孩結婚了,去了法國,去了無數次

出現在她夢中的巴黎。女孩和男孩分手的時候,對男孩說,我們都必

須正視現實,婚姻對女人來說是第二次投胎,我必須抓牢一切機會,

你太窮,我難以想像我們結合在一起的曰子……男孩在女孩去了法國

後,賣過報紙,干過臨時工,做過小買賣,每一項工作他都努力去做

。許多年過去了,在朋友們的幫助和他自己的努力下,他終於有了自

己的一家公司。他有錢了,可是他心裡還是念念不忘女孩。

有一天下著雨,男孩從他的黑色奧迪車里看到一對老人在前面慢

慢地走。男孩認出那是女孩的父母,於是男孩決定跟著他們。他要讓

他們看看自己不但擁有了小車,還擁有了別墅和公司,讓他們知道他

不是窮光蛋,他是年輕的老闆。男孩一路開慢車跟著他們。雨不停地

下著,盡管這對老人打著傘,但還是被斜雨淋濕了。到了目的地,男

孩呆了,這是一處公墓。他看到了女孩,墓碑的瓷像中女孩正對著他

甜甜地笑。而小小的墓旁,細細的鐵絲上掛著一串串的紙鶴,在細雨

中顯得如此生動。

女孩的父母告訴男孩,女孩沒有去巴黎,女孩患的是癌症,女孩

去了天堂。女孩希望男孩能出人頭地,能有一個溫暖的家,所以女孩

才做出這樣的舉動。她說她了解男孩,認為他一定會成功的。女孩說

如果有一天男孩到墓地看她,請無論如何帶上幾只紙鶴。男孩跪下去,

跪在女孩的墓前,淚流滿面。清明節的雨不知道停,把男孩淋了個透

。男孩想起了許多年前女孩純真的笑臉,男孩看的心就開始一滴滴往

下淌血。

這對老人走出墓地的時候,看到男孩站在不遠處,奧迪的車門已

經為老人打開。汽車音響里傳出了哀怨的歌聲,「我的心,不後悔,

反反復復都是為了你,千紙鶴,千份情,在風里飛……」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