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一個浪費米的故事300字作文

一個浪費米的故事300字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1-18 10:27:31

① 節約糧食,300字作文兒

參考範文:
今天我寫下這個是為了讓人們能養成節約和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人們在餐桌上有比較嚴重的浪費現象,如剩飯、剩菜等。很多飯店不是都掛著「珍惜糧食,剩餘打包」的牌子嗎?怎麼就成了一句空口號了呢?難道這些人在享受美味時,就沒有想到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的勞動嗎?人們的這些行為是不對的,這不但浪費農民的辛勤勞動的果實,也不利於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糧食也是一種資源,一種誰也離不開的資源。古代說「民以食為天」,吃飯穿衣對於老百姓來說是大事。我們今天生活雖然好了,但也不能浪費啊。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鋤禾》絕不應該僅僅是我們熟背的一首詩,更應該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糧食的指路明燈。
我國正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需要我們每一位公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我們再也不能浪費糧食了,為了我們偉大的祖國,為了我們每一個人,請大家自覺節約糧食。節約糧食,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

② 勤儉節約作文 300字左右!!!急!!!!!!!!!!!!!3小時

勤儉節約」大家個個都會說,可你們真的能做得到嗎?勤儉節約就是生活儉朴,珍惜勞動成果,不奢侈腐化,不鋪張浪費。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優良作風,它對個人健康成長和社會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毛澤東主席就是勤儉節約的模範,毛主席一生從不忘節約,一條毛巾用了幾年,一件衣服壞了補,補了壞,簡直是布丁加布丁,他都捨不得扔。而我們呢?一天就有10元、5元的零花錢,卻從不知道儲蓄,小吃店便成了我們下課經常光顧的地方,那些可樂、小飛機便成了我們這些上課開小差的「理由」了。家長給我們的零花錢,我們這些小學生就從此過上了這種「富裕」的生活,在學校里也養成了互相攀比的壞風氣。零花錢便越來越多了,使我們這些小學生變成了富家大小姐、大少爺了,長大了能變成什麼樣?你們要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我們中心小學五年級的張婷就是這樣的一名好學生。她生活上很儉朴,既不大把花錢,也不向爸媽要名牌。
她有一個小豬儲蓄罐,她的爸媽每月給她十多元零花錢。這零花錢,她除了用來買學慣用具外,從不買好吃的或好玩的,剩下的錢都悄悄地餵了「小豬」,一元、二元、十元、二十元……小豬「吃」得肚子滿滿的。她把這些錢用來買書,捐給地震災區的小朋友。
我們應向張婷學習,不講吃穿,不講玩樂,當用則用,當省則省,養成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好習慣。當代小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被看作「小公主」、「小皇帝」,吃穿用玩全都是最好的,還大把大把地花錢,並使這種不良的風氣漸漸滋長。我們應該明白,學生是消費者,不是生產者。大人們給的錢是他們辛苦勞動掙來的。平時給零用錢,春節給「壓歲錢」,這是大人們對我們的疼愛,我們要把長輩給的錢節省著花,把這些錢花在需要的地方。

③ 有關節約糧食的作文300字左右 急需 謝謝

糧食,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沒有了糧食,我們就很難生存。
現在,因為全球變暖,環境惡化,氣候反常,有些地方種的糧食顆粒無收,使到糧食短缺,糧價飛漲,許多窮人因為糧價飛漲而買不起糧食,忍飢挨餓地過著凄慘的生活。糧食已成為世界上的一個大難題。
糧食,對人們來說太重要了,節約和愛惜也成為人們的話題了。
記得小時候,幼兒園的老師就教我們唱「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之類節約糧食的兒歌,教育我們珍惜每一粒糧食,不要浪費;媽媽也做了榜樣,她在洗米時總是很小心地淘米,把掉落的米粒小心翼翼地撿起來放進鍋里。這使我懂得了愛惜糧食。
在小學的語文課上,老師要求我們用「來之不易」造句,我毫不猶豫地寫上:「我們要珍惜農民伯伯種的來之不易的糧食。」老師在我的句子上打了一個鮮紅的勾。
但是,我也發現有不少浪費糧食的現象:在學校吃午餐的同學不是很多,可是總能發現白花花的米飯到在垃圾桶里;在餐廳里,一些人的飯菜點了一大堆,吃不完就到倒掉了,這樣既花錢又浪費糧食。這些現象真令人痛心。
為了節約糧食,我和爸爸媽媽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每頓飯都把碗里的飯粒扒的乾乾凈凈;在外面吃飯,爸爸媽媽從不鋪張浪費,能吃多少點多少。有一次,媽媽看我吃得這么干凈,便半開玩笑地說:「今天兒子的碗可以不用洗了。」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
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不要浪費糧食,因為糟蹋糧食就是糟蹋農民伯伯的心血,浪費糧食就是浪費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啊!只要人人都節約糧食,保護生態環境,愛護地球資源,我相信,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④ 小議浪費糧食作文400.字議論文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題記
拒絕浪費,珍惜糧食又一次成為時下的新話題。據統計,中國現在一年浪費的糧食足夠三個國家一年的口糧,這個觸目驚心的數據反映出了「中國式浪費」的可怕。
有人說,中國是一個特別注重人情面子的國度,歷來講究「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當你懇求他人為自己辦事或者答謝有恩於自己的貴人時,往往在飯店請客,在這重場合,往往都要講排場,特意用經濟實力來表示所謂的真摯和誠意。不管什麼意圖,總之盡情地發揮著,表演著。豪華的飯店,豐盛的餐桌,美味佳餚,山珍海味,凡所應有,無所不有。賓客之間,觥籌交錯,盡量點更多的菜,盡量遲到最後讓菜能剩下來,這樣才能顯出自己什麼都吃過;當我們去飯店吃飯時,多點昂貴的菜餚,然後只吃一小部分,剩下的也不要求打包打走,似乎總要顯示出自己很有錢的樣子。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中國式浪費」。
現在的餐飲浪費已不再是原來的吃不了倒掉,而是演變成了故意浪費。因為這樣,可以顯示出自己是多麼的有錢,多麼的奢侈。可是當我們在炫富、炫奢侈時,卻很少有人考慮有多少孩子還在挨餓?有多少孩子還在為自己沒有著落的下一頓飯在發愁?就拿我們學生來說,國家施行「蛋奶工程」,本意是為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可是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不去珍惜,用雞蛋來「練靶子」,用牛奶「打仗」,而且玩得不亦樂乎。
據調查,全球每年有1.28億人死於貧困,更有甚者,全球每隔6秒就有一個兒童被餓死。可能就是我們扔一個雞蛋的時間內,就有一個兒童因飢餓而死去。
在國外,參加聚會,去飯店吃飯時,吃完盤中的食物是對廚師的贊賞,是對食物的肯定。而在中國,吃飯盤中食物是一種卑賤,被人看不起的行為。難道只是因為國籍的不同,人們的思想就有如此大的差異嗎?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是來之不易的,我們都應當從身做起——不做「必剩客」,爭當「光碟族」。如果吃不了,那我們就「兜著走」。

⑤ 浪費現象的故事300字以上

1、吃的方面 ①吃飯時挑食; ②買各種零食吃; ③常常跟隨電視廣告,向父母提出購買的要求。 可以看出在吃的方面,凡事多餘的、不必要的、過高的需求均會帶來浪費。
2、穿的方面 ①舊的衣褲不穿,總愛買新的衣服; ②互相攀比,追求新異穿名牌。 過分的攀比、打扮、追求時髦,是穿的浪費。
3、用的方面 ①這隨意丟棄物品、破壞物品,買不適合小學生的高檔文具和圖書,也是一種浪費。 ②將鉛筆、橡皮、書本、衣服、雨傘等經常丟失。 ③坐不端正,亂搖桌椅,用小刀刻桌椅,亂撕作業本。 ④亂買一些與學習無關的書籍、雜志,花錢大手大腳。 隨意丟失物品、破壞物品、買高檔文具和不適合小學生看的書籍,也是一種浪費。 4、玩的方面 ①買很多玩具,又不愛惜,幾天就弄壞了。 ②過生日,大手大腳請客。 ③到公園時,玩這樣那樣。 不加以選擇的貪玩,不愛惜物品等也是一種浪費。
5、資源方面 ①隨便浪費水電。 ②時間的浪費,做事是磨磨蹭蹭,一邊學習一邊玩,有些應該做的事情,今日拖明日,明日拖後日等。 ③浪費紙張,不會節約用紙,環保用紙。 資源是有限,對各種資源不能合理利用也是一種浪費。
公用水龍頭不關或不關緊;
公用的電燈徹夜不關;
北方的暖氣開的太大了,屋內很熱、外面很冷;
一些城市為了「面子」工程,晚上把市區中心重點建築用燈照的非常亮

夏天開著空調穿夾克,冬天開著空調穿襯衫;在辦公室里,大白天拉著窗簾開著大功率的日光燈;下班後不關燈,不關電腦、列印機、復印機,辦公設備總是處於待機狀態;洗臉、洗手打香皂時水龍頭嘩嘩暢流……諸如此類的浪費現象在日常工作中時有發生。

一個關不緊的水龍頭一個月流掉1至6立方米水,一個漏水的馬桶一個月流掉3至25立方米的水。家庭用水浪費種種,讓人心痛!專家說,如果全國的城市家庭都把坐便器或淋浴器換成節水產品,每月就可望節水4.9億噸。面對頻頻告急的全國用水形勢,每個家庭的節水行動對建設節約型社會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

節水洗衣機:一年能節出714個昆明湖

家庭用水其實存在不少隱性的浪費,以北京市為例,北京市節水辦調查顯示,北京居民生活用水嚴重超標,用水量超過8噸/月的用戶占總用戶的50%至80%,其中家庭洗衣用水浪費占相當大的比例。

據統計,洗衣用水佔到全部家庭用水的1/3。一般普通洗衣機洗一次衣服用水多在150—180升之間。目前我國城市洗衣機社會保有量約1.2億台,以每周3次使用頻率粗略估算,全部洗衣機每年耗水量至少30億立方米。如把這些洗衣機全都換成節水洗衣機,一年大約能節出714個昆明湖或93個懷柔水庫。

但在所有節水產品中,最容易被忽略的莫過於洗衣機。在洗衣機節水技術上,很多廠家早就投入資金和人力進行研發改造,推出了一系列產品。但到目前為止,節水並沒有成為消費者購買洗衣機的核心要素。專家分析其原因:一是洗衣機節水沒有給居民造成視覺上的沖擊,意識上不強烈;二是居民有「水是節了,是不是洗衣的潔凈度也就下降了」的顧慮。

3/6升雙鍵馬桶:一個家庭月節水近2000升

衛生間沖洗離不開水,以往一個抽水馬桶每沖一次需要用水10升左右。以北京為例,作一個簡單的測算:

設北京市居民住宅為100萬戶,每天按使用馬桶6次計算,則每天用水約60升,每年合2160萬噸。對水資源十分缺乏的北京市來說,這應該是個嚴重的問題。

據中標認證中心高級工程師岳宗文介紹,衛生間用水量占家庭用水的60%到70%,而抽水馬桶水箱過大是造成大用水量的一個重要原因。2000年4月,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制定了《6升水便器配套系統》(JC/T856—2000)行業標准,這對便器節水是一個有力的舉措。一位建材銷售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排水量為8升的普通馬桶銷路不好,6升以下的節水型馬桶比較受歡迎,其中,「兩檔式」雙鍵馬桶(可根據需要沖出3升或6升水量的馬桶)已成為主流產品。

通過雙鍵馬桶控制水量可以節約多少水呢?岳宗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以每個家庭3口人計算,每人每天沖水4次,以9升馬桶為例,每月用水約為3240升;如果用3/6升馬桶則為每月1350升,不僅能節省1890升自來水,還能減少1890升污水的排放。

節水龍頭:開啟20萬次不跑冒滴漏

北京節水管理中心的資料顯示,家庭因為水龍頭沒關緊而「跑冒滴漏」造成的浪費是驚人的。據測定,「滴水」在一個小時里就可以集到3.6公斤水,一個月里可集到2.6噸水。如果是連續成線的小水流,每小時可集水17公斤,每個月可集水12噸。

推廣節水龍頭在內的節水器具刻不容緩,但情形不容樂觀。以北京為例,目前全市居民家庭節水器具的總普及率只有30%,市場上仍有節水龍頭「睡大覺」的情況存在。

岳宗文說,具有特殊功能的龍頭也並非都節水,無論是雙控式、感應式、腳踏式或自閉式的特殊功能節水龍頭,都應先看龍頭的質量。

「水龍頭質量好壞關鍵在閥芯。目前市場上的水龍頭主要採用橡膠閥芯、球閥芯和不銹鋼閥芯,其中不銹鋼閥芯是新一代閥芯材料,具有密封性好、使用期長等特點。另外,好的水龍頭應該是整體澆鑄,放在手裡感覺較沉重,敲打起來聲音沉悶,如果聲音很脆,極有可能是不銹鋼材料製成,這種龍頭的質量要比銅制龍頭差一個檔次。」岳宗文說。

岳宗文說,龍頭是否節水主要通過龍頭的水流量數據來判斷。一般來說,一個節水龍頭的流量為9升/分鍾,使用開啟20萬次不會跑冒滴漏,按一般生活使用頻率至少可以使用5年。

岳宗文介紹,目前國內已經成立了相關的節水龍頭認證單位,節水龍頭可以通過帶有「節」字認證標志辨識。另外,有些高檔品牌的水龍頭通過增加水流中的空氣含量和壓力,也就是「柔化系統」,減低水龍頭的實際水流量,達到節水的目的。但這種水龍頭也有長期使用後容易出現敏感度下降等問題,要比普通水龍頭難維護,對此消費者要斟酌。

改掉不良用水習慣:能節水70%左右

普通家庭中不良的費水習慣很多。如用抽水馬桶沖掉煙頭和碎細廢物;先洗土豆、胡蘿卜後再削皮;沖洗後再摘擇蔬菜;用水期間去開門、接電話、換電視頻道不關水龍頭;停水時忘關水龍頭,來水時水流沒人管;洗手、刷牙、洗臉時不關水龍頭,等等。節水專家分析,只要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就能節水70%左右,不僅為自己省了錢,也為社會節約了水資源。

⑥ 勤儉節約 作文300字

古人雲:「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勤儉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這兩個字。就是說,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言;毛澤東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的經驗。聯合國把每年10月31日定為世界勤儉日。
毛澤東生活簡朴,一件睡衣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准,不吃魚肉、水果。20世紀60年代,有一次召開會議,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英國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每天深夜她都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從一點一滴做起,勞保手套破了要一隻一隻的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一個貴為一國之尊、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如此強烈,令人贊嘆。
隨著國力的增強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儉的優良傳統丟了。當前社會隨意浪費的現象比比皆是。在這些不良現象中,「大款」、「公款」充當了主要角色。這種社會現象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現今的物質生活日趨富足,但這不是揮霍浪費的理由。錢財花了固然可以再掙,但有些資源耗盡了卻不可再生。在遭遇「煤荒」、「油荒」之後,我們感受到了資源短缺所帶來的不便。在資源相對匱乏和人口眾多的社會背景下,提倡勤儉已不僅僅是一種道德要求,而是每個公民必須承擔的社會義務和責任。
民間勤儉故事:
從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著一個叫吳成的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他臨終前,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飢挨餓,就一定要照這兩個宇去做。」後來,兄弟倆分家時,將匾一鋸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懸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年年五穀豐登。然而他的妻子卻大手大腳,孩子們常常將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裡沒有一點余糧。老二自從分得半塊匾後,把「儉」字當作「神諭」供放中堂,卻把「勤」字忘到九霄雲外。他疏於農事,又不肯精耕細作,每年所收獲的糧食就不多。盡管一家幾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畢竟也是難以持久。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這時候,突然有紙條從窗外飛進屋內,兄弟倆連忙拾起—看,上面寫道:「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只儉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窮挨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字原來不能分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訓以後,他倆將「勤儉持家」四個字貼在自家門上,提醒自己,告誡妻室兒女,身體力行,此後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勤儉」這個傳家寶不能丟
10月31日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勤儉日,但這種無關休息和吃喝的「舶來」節日似乎難像傳統節日一樣引發共鳴。我國人均GDP在去年達到3266美元,物質生活改善的同時,我國奢侈品消費也在今年超越美國,坐上世界第二把交椅。這頂「桂冠」不算很意外,一些地方揮霍浪費確實很驚人。有的行政機構人均辦公面積上百平米,公款吃喝唯恐不豐盛;有的城市建築熱衷標新立異,人為加大施工難度,增加建設造價;一些地方囤地不建,造成土地閑置和社會資本的浪費。種種「未富先奢」的跡象,與我國人均收入排名尚在世界100位之後、還有一大部分人沒有富起來的狀況比較,顯得很不協調。
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任務還很重。有限的土地承載著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穿住行,如果不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人口和資源的矛盾將更加突出。小平同志當年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希望以「先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這個目標正在逐漸成為現實,但有那麼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後就揮霍浪費,全然不顧社會責任和共同富裕的大局。
人類可以開發和利用的資源是有限的,與人類社會發展的物質需要是一對長期存在的矛盾。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資源消耗,既是用有限資源生產更多財富的現實需要,也是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長遠需要。在資源上必須做到又勤又儉,在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尤其如此。
勤儉能促使資源優化配置,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我國人均資源有限,即便普通如空氣和水,在一定區域、一定時期也是稀缺的。我國人均淡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國600多個城市就有400多個供水不足;我國是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而一些公共建築動輒以用鋼量超過「鳥巢」來炫耀;我國資源利用率不高,礦產掠奪式、粗放式開發更是比比皆是。反觀一些發達國家,封存本國豐富的自然資源不用,卻大量從國外進口石油、稀土等資源,與其說是一項戰略,更不如說是勤儉和憂患意識的長遠體現。在資源匱乏年代,勤儉能盡可能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並激勵人們努力創造;而在物質豐富的年代,人們享受更加多元、更高質量的消費,並不等於要消耗更多的同類資源。
勤儉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的名句,是歷史經驗的總結。勤儉在我國傳統中被視為一項美德,並且體現在那些成就大事業者的身上。看看當前,一些官員因為「天價煙」、名貴表查出貪腐行為而「落馬」,足見過度的物質需求腐蝕人的精神世界,導致沒落與沉淪。中央將「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寫進了「八榮八恥」重要論述。堅持勤儉雖然屬於道德范疇,但長遠來講,構建的是人類消費倫理,故而能在國際形成共識。
放任資源的消耗和浪費而不加節制,人類將如同溫水中的青蛙一樣,只能獲得一時的舒適。正是基於長遠的考量,我們黨和政府從科學發展的高度,提出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兩型社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推進並實現這一戰略,勤儉節約的傳統將永遠不會過時。

⑦ 珍惜糧食厲行節約為主題三百字左右一個作文

我懂得了珍惜糧食
往事點點,匯成了我記憶的海洋。心中,每每泛起幾朵銀白的浪花,讓我回味讓我珍藏,讓我體會出人生的真諦與樂趣。
大年初一,我吃了很多零食,到了吃午飯的時候,媽媽又強制我要吃完一碗飯。我坐在凳子上盯著那滿滿的一碗飯發呆。怎樣才可以不吃飯而不讓爸爸知道呢?我絞盡腦汁,怎麼想也想不出一個巧妙的辦法。這時爸爸發現我一直沒吃飯便問我:「你怎麼還不吃飯呀?是不是不舒服?」我愣了一會兒才回過神來:「哦,沒事。現在就吃,就吃。」說罷便裝模作樣地吃了兩口。這兩口飯在我看來就是世界上最苦的葯,讓人難以下咽。怎麼辦?怎麼辦?被爸爸發現我沒吃飯了……我急中生智,眼前一亮:爸爸平時吃飯那麼快,等他吃完了我就去倒掉這碗討厭的飯。可不知怎麼的,爸爸慢吞吞的,急得我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好不容易等到爸爸把飯吃完,他一走,我立刻就把飯倒掉了。哈!太棒了!我興奮得又叫又跳,剛才的焦急與不安早已飛到了九霄雲外。媽媽也無可奈何。這時,冷不慎防的爸爸出現在我面前:「干什麼?你的飯呢?是不是倒了?快說!」我嚇壞了。媽呀,爸爸是不是長了千里眼和順風耳呀?這么厲害!沉默是金,我堅信這句話。
爸爸見我不說話,便已明白了七分。他坐在椅子上,語重心長地說 :「糧食來之不易,可要好好珍惜啊!農民伯伯們種出這些糧食不容易。」接著,爸爸給我講了農民伯伯是怎樣種出稻子的。我聽了。感到臉上火辣辣的,真希望時光能夠倒流。
以後我再也不會浪費糧食了,看到別人浪費糧食我會語重心長的教育他。我十分感謝爸爸的這番教育,因為它讓我懂得了要珍惜糧食!看見了農名伯伯辛勤的勞動!

⑧ 三年級下冊珍惜糧食履行節約反對浪費的作文大全300字

糧食,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沒有了糧食,我們就很難生存。
現在,因為全球變暖,環境惡化,氣候反常,有些地方種的糧食顆粒無收,使到糧食短缺,糧價飛漲,許多窮人因為糧價飛漲而買不起糧食,忍飢挨餓地過著凄慘的生活。糧食已成為世界上的一個大難題。
糧食,對人們來說太重要了,節約和愛惜也成為人們的話題了。
記得小時候,幼兒園的老師就教我們唱「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之類節約糧食的兒歌,教育我們珍惜每一粒糧食,不要浪費;媽媽也做了榜樣,她在洗米時總是很小心地淘米,把掉落的米粒小心翼翼地撿起來放進鍋里。這使我懂得了愛惜糧食。
在小學的語文課上,老師要求我們用「來之不易」造句,我毫不猶豫地寫上:「我們要珍惜農民伯伯種的來之不易的糧食。」老師在我的句子上打了一個鮮紅的勾。
但是,我也發現有不少浪費糧食的現象:在學校吃午餐的同學不是很多,可是總能發現白花花的米飯到在垃圾桶里;在餐廳里,一些人的飯菜點了一大堆,吃不完就到倒掉了,這樣既花錢又浪費糧食。這些現象真令人痛心。
為了節約糧食,我和爸爸媽媽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每頓飯都把碗里的飯粒扒的乾乾凈凈;在外面吃飯,爸爸媽媽從不鋪張浪費,能吃多少點多少。有一次,媽媽看我吃得這么干凈,便半開玩笑地說:「今天兒子的碗可以不用洗了。」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
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不要浪費糧食,因為糟蹋糧食就是糟蹋農民伯伯的心血,浪費糧食就是浪費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啊!只要人人都節約糧食,保護生態環境,愛護地球資源,我相信,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望採納

⑨ 以珍惜糧食,厲行節約為主題,寫一篇300字作文

開學到現在已經有復兩個月了,每天制中午食堂里,都會看見同學們浪費糧食的現象!看見白白的米飯和滿滿的菜被倒掉,真是讓人心疼呀!

有的同學家庭條件好,很是挑食,吃了幾口飯就倒掉了,說這飯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有的同學著急去玩,盛飯和湯的時候,走路慌張就把飯湯灑在地上!有的同學一邊吃一邊打鬧,互相丟飯菜……這些都是在浪費糧食!也許你並不覺得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可是,如果你浪費這一點,他浪費這一點,大家都浪費這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損失了!同時,有的同學飯前不洗手,還把吃的東西拿出食堂,邊走邊吃,吃完就隨便丟在路上,這和挑食、浪費糧食一樣都是不文明的就餐習慣!這種不文明會非常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和文明學生的良好形象!同學們,你想做個文明的小學生嗎?那就從文明就餐、節約糧食開始吧!

其實節約糧食,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飯菜;不在吃飯的時候,丟飯菜玩!不挑食,無論爸爸媽媽給我們吃的,還是學校里的飯菜,都是有利於我們身體成長的,為了自己的健康,我們都要通通吃掉它!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一名珍惜糧食,文明用餐的好學生吧!

⑩ 以浪費為話題的300字作文

沒有燦爛的笑容,只有接二連三的憂愁。沒有幸福的邂逅,只有三番五次的坎坷。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在憂愁中的我,是狼狽不堪的,就是這樣,我與『憂愁「相伴!悠悠河水,你曾輔助我洗禮人生,又或者,朗朗書聲,你曾為我升華心靈?何謂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只明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曾幾何時,幸運女神垂青於我?曾幾何時,幸福美滿我感受了?曾幾何時,我不是抵擋著寂寞?在這憂愁的牢籠里,我渴望自由,盼望吸收的不是急促的氣息,亦盼望身體的顫抖不是為哀愁的旋律而導致的,亦希望有一天能站在歡樂谷幻想未來,構思人生。有人說。你只不過是沒有勇氣而已。於是我決定沖破頭頂上的烏雲,卻發現我離地面是多麼的高!我畏懼這高度,亦放棄一次次的決定!在憂愁中的我,試圖反抗掙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層又一層的深淵,使我無法自拔,唯有服從於黑暗當中,做憂愁的奴隸。但是心裡還是默默地想著終有一天我會。那些」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的情懷,又或者」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哀傷,相信會成為我一段無畏的回憶。但是憂愁的精神未嘗不是值得贊美的高尚心態,屈原那憂國憂民;陶淵明被貶之後;羅隱在政治失意後,這些都能讓世人千古贊頌。現在面對一連串的攻擊,我選擇反抗。在憂愁中的我,顯得格外不同。憂愁失意經已成為昨天的歷史,從此我會樂觀做人,過上詩意的生活,一步一步的走向憧憬的未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