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白發狀元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白發狀元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發布時間: 2020-11-18 10:28:47

Ⅰ 民間故事白蛇傳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Ⅱ 我想知道有關狀元的故事

下面這些個人,都不簡單,不是學富五斗,就是人中之龍,但可惜的是都是從龍之臣。難怪現在有個打破思維模式的說法。

他們初期絕大部分講究的是朝五晚九,聞雞起舞在人家那是家常便飯,中國1000多年才出了這么幾個人,不容易。可以見得,他們幾乎代表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是傑出的代表。

誒,都是不容易的人。
本站上傳此文純屬供大家玩樂!看看這些狀元中與你同姓的有幾個?你的家鄉出個多少位狀元?

一、隋代狀元(進士)榜
張損之
張損之,江蘇人。《唐摭言》之「散序進士」稱《獨孤及撰河南府法曹參軍張從師墓誌》雲:「從師祖損之,隋大業中進士甲科,位至侍御史諸曹員外郎……」。

孫伏伽
孫伏伽,河北人。《登科記考》及《唐摭言》中都記有「進士,隋大業中所置也。如侯君素、孫伏伽,皆隋之進士也明矣。」

侯君素
侯君素,就是上條所提及之進士。

楊纂
楊纂,陝西人。《舊唐書》有傳記「楊纂,大業中,進士舉,授朔方郡司法書佐。」《新唐書》中也有「楊纂,大業時,第進士」之記載。

房玄齡
房玄齡,山東人。《舊唐書》中有房玄齡「年十八,本州舉進士,授羽騎尉」,他當時已看清隋將亡,「今雖清平,其亡可翹足而待」。入唐後,官至太子太傅、知門下省事,為相十五年。

溫彥博
溫彥博,山西人。《新唐書》中記載有「溫彥博,通書記,警悟而辯。開皇末,對策高第,授文林郎,直內史省。隋亂,幽州總管羅藝引為司馬」。入唐後,官至尚書右僕射。

黃鳳麟
黃鳳麟,湖北人。《湖北通志》之「人物誌·選舉表」中記載:「隋,進士,黃鳳麟,江夏人。比部員外郎」

◆賈至
賈至,(一說賈季鄰),長樂(今河北冀縣)人,(一說河南洛陽人)。字幼鄰。生於唐玄宗開元六年(718),卒於唐代宗大歷七年(772)。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乙亥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及第二十七人,同榜有李頎、蕭穎士等。考官:考功員外郎孫逖。
賈至生於官宦家庭。父賈曾官至太子舍人和禮部侍郎。賈至早年曾跟從玄宗避安史之亂於蜀中,拜為起居舍人,中書舍人。將軍王去榮因擅殺縣令,依法當斬。但是,肅宗因惜其才下詔免死罪。賈至諫之,反對赦免王去榮。後被貶為岳州司馬,又升為尚書左丞、禮部侍郎,代宗大歷初年任兵部侍郎。大歷七年,死於右散騎常侍任上。終年五十五歲。贈禮部尚書,謚號為"文"。
賈至才學出眾,為官清正。有詩文集三十餘卷傳世。

◆崔曙
崔曙,定州(今河北定州)人。生年不詳,卒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戊寅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及第二十三人。考官:禮部侍郎姚奕。試題《擬孔融薦彌衡表》、《明堂火珠詩》。
崔曙自小孤貧。工於詩,因淪落而居宋州(今河南商丘)。他在《明堂火珠詩》中寫道:"正位開重屋,中天出火珠。夜來雙目滿,曙後一星孤。天凈光難滅,雲生慾望無。還將聖明代,國寶在京都。"其中"夜來雙目滿,曙後一星孤"之句頗得玄宗贊賞,取為狀元。官授河內尉,第二年病故,僅留下一女名星星。人皆以為應"曙後一星孤"之句。
崔曙喜交遊,與薛據等友善。工詩,人稱其詩言詞款要、情趣悲涼,送別登樓俱堪淚下。《全唐詩》有其存詩一卷。《全唐文》有《瓢賦》一篇。

◆王閱
王閱,籍貫、字型大小、生平均不詳。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壬午科狀元及第。同榜進士二十三人。考官:禮部侍郎韋陟。天寶八年(749)又中拔萃科第一,後不知所終。

◆劉單
劉單,鳳翔歧山(今陝西歧山)人,生年不詳,卒於唐代宗大歷初年(767年左右)。唐玄宗天寶二年(743)癸未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及第二十六人。考官:禮部侍郎達奚珣。
劉單曾官奉先尉,後提至司勛郎中,代宗時官至禮部郎中,與宰相元載同鄉並有交往。元載曾厚遇劉單,欲引為知己,以便日後繼其位,不料劉單不久即病故。餘事不可考。
◆趙岳
趙岳,籍貫、字型大小、生平均不詳。唐玄宗天寶三年(744)甲申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二十九人,同榜岑參居第二。考官:禮部侍郎達奚珣。

◆羊襲吉
羊襲吉,籍貫、字型大小、生平俱不詳。唐玄宗天寶五年(746)丙戌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及第二十一人。考官:禮部侍郎達奚珣。此人正史無名,事跡失考。

◆楊護
楊護,籍貫、字型大小、生卒年均不詳。唐玄宗天寶六年(747)丁亥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及第二十三人。考官:禮部侍郎李岩。試題《罔兩賦》。楊護官至水部郎中。

◆楊譽
楊譽,籍貫、字型大小、生卒年均不詳。唐玄宗天寶七年(748)戊子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及第二十四人。同榜有何幼嗣、李嘉祐等。考官:禮部侍郎李岩。
楊譽曾官慈州刺史、汾州刺史。謚靜,《全唐文》有其《紙鳶賦》一篇。

◆李巨卿
李巨卿,籍貫、字型大小、生平均不詳。唐玄宗天寶十年(751)辛卯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及第二十人。同榜有錢起等。考官:兵部侍郎李麟。試題為《豹舄賦》和《湘靈鼓瑟詩》。

◆楊儇
楊儇,籍貫、字型大小、生平俱不詳。唐玄宗天寶十二年(753)癸巳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及第五十六人。同榜有張繼、鮑防、皇甫曾等。考官:禮部侍郎楊浚。
楊儇史傳無名,事跡失考。
◆楊紘
楊紘,籍貫、字型大小、生平俱不詳。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甲午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及第三十五人,同榜有元結、韓君平等。考官: 禮部侍郎楊浚。

◆常袞
常袞,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字夷甫,生於唐玄宗開元十七年(729),卒於唐德宗建中四年(755)。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乙未科狀元及第。
其父常無為是三原縣丞。常袞登第後由太子正字授補闕起居郎,永泰元年(765)授中書舍人。廣德元年(763)以右補闕充翰林學士,不久任考功員外郎。期間宦官魚朝恩恃寵專權,群臣競獻珠寶邀寵,常袞上書曰:所貢寶物,源出於民,是斂怨以媚上也,請皆還之。代宗贊許,加封常袞為集賢院學士。大歷九年(774)升禮部侍郎。連續三年主科考。處事謹慎、墨守陳規。大歷十二年(777)拜相,楊綰病故後,獨攬朝政。以文辭出眾而又登科第為用人標准,堵塞買官之路。對朝中眾官俸祿亦視其好惡而酌定。封河內郡公。德宗即位後,被貶為河南少尹,又貶為潮州刺史。不久為福建觀察史。常袞注重教育,增設鄉校,親自講授,閩地文風為之一振。建中四年(755)死於任上。享年五十五歲,追贈為尚書左僕射。
常袞性清高孤傲,不妄交遊。為政苛細崇尚節儉,反對腐敗。有文集十卷、詔集六十卷行世。《全唐詩》存其詩九首。

◆盧庚
盧庚,籍貫、字型大小、生平俱不詳。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丙申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及第三十三人。同榜有郎士元。皇甫冉等。考官:禮部侍郎楊浚。試題為《東郊迎春詩》等。
年代久遠,事跡無考。

◆洪源
洪源,籍貫、字型大小、生平均不詳。唐代宗寶應二年(763)壬寅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二十七人,中有杜黃裳、耿湋等。考官:禮部侍郎蕭昕。試題為《日中有王字賦》等。

◆楊棲梧
楊棲梧,籍貫、字型大小、生平俱不詳。唐代宗廣德二年(764)甲辰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十三人。有蘇渙等人。考官:禮部侍郎蕭昕。
楊棲梧於唐肅宗時曾登書判拔萃科。
《全唐文》存其《對舍嫡孫立庶子判》一文。

◆蕭遘
蕭遘,籍貫、字型大小、生平俱不詳。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乙巳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及第二十七人。考官:上都為尚書右丞賈至,東都為禮部侍郎楊綰。試題為《轅門箴》等。

Ⅲ 誰料皇榜中狀元講的是什麼故事

故事:主人公馮素珍年少喪母,與父親、後母生活在一起。馮素珍自小與李兆廷訂婚,但後母嫌李家太窮,將素珍另外許配給當朝尚書的兒子。馮素珍堅決不服從後母的安排,還偷偷將自己的私房錢送給李兆廷做路費進京趕考。

誰料東窗事發,後母後母勾結官府,捏造罪名,把李兆廷打入監牢。為了不耽誤李兆廷的前程,馮素珍決定女扮男裝,以李兆廷的名字進京考試,再想辦法救出李兆廷。

結果,才華出眾的馮素珍在這場國家級的考試中取得第一名,當時叫「狀元」。皇帝看中了這個年青人,想招他做女婿。馮素珍雖一百個不願意,但攝於皇權,被迫與公主成婚。

洞房花燭夜,馮素珍與公主相見,把一切隱情向公主坦白,公主深受感動,向皇帝父親說明情況。皇帝不但原諒了馮素珍,還成全了她和李兆廷的婚事。

(3)白發狀元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擴展閱讀:

出處:卓依婷 歌曲【黃梅戲】誰料皇榜中狀元。

歌曲信息:《誰料皇榜中狀元》是陸洪非作詞,王文治譜曲,卓依婷演唱的黃梅調歌曲,收錄在2003年3月1日出版的專輯《黃梅戲名曲精粹》之中。

歌曲歌詞: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

中狀元著紅袍,帽插宮花好哇

好新鮮哪,我也曾赴過瓊林宴

我也曾打馬御街前,人人誇我潘安貌

原來紗帽照哇,照嬋娟哪

我考狀元不為把名顯,我考狀元不為做高官

為了多情的李公子,夫妻恩愛花兒好月兒圓哪

我考狀元不為把名顯,我考狀元不為做高官

為了多情的李公子,夫妻恩愛花兒好月兒圓哪

Ⅳ 為什麼古代人這么喜歡講狀元的故事!!

就像我媽以前老是跟我講,別人家的孩子的故事。「學著點!」

Ⅳ 我們身邊的狀元故事

20年前,我以開計程車為生。那是一種西部牛仔般的生活,一種適合我這種不想頭上有一個老闆的人過的生活。當時我還沒有意識到,其實那也是一種責任。

我負責開夜班車,於是我的計程車成了個流動的懺悔室。那些不知姓名的乘客們坐上車,坐在我身後,對我講述他們的人生。我遭遇過各式各樣的乘客,讓我吃驚的、讓我高尚起來的、讓我開懷大笑或者傷感流淚的。但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在8月的深夜搭我便車的一個女人。

凌晨2:30,我開車到一座大樓前,那座大樓一片漆黑,只有一樓的窗戶透射出一點微弱的燈光。在這種情形下,大多數司機都只是按一兩下喇叭,等待片刻,便開車離去。

但我曾見過太多疲憊無力的人,計程車是他們惟一能依靠的交通工具。除非我確實感受到了危險的氣息,否則我都要走去敲門。我告訴自己,那個乘客可能是某個需要我幫助的人。於是我走過去敲了敲門。「等一下。」門里傳來一個虛弱、蒼老的聲音,我聽出什麼東西在地板上緩慢拖動。經過好一陣等待,門開了,一個八十多歲的瘦小女人站在我面前,身著一件印花裙,頭戴一頂貝蕾帽,帽上別著面紗,活像20世紀40年代電影中的人物。

她身旁放著一個很小的尼龍手提箱。那間公寓看上去就像多年沒有人住了。所有的傢具都用布覆蓋著。牆上沒有掛鍾,敞開的櫥櫃里空無一物。牆角有一個紙盒子,盒子里堆滿了照片和玻璃器具。

「你能幫我把箱子搬到車里去嗎?」她說。

我把箱子放到車里,然後返回去扶那個老人。她挽住我的手,慢慢走向車子,不停地感謝我肯幫助她。

「這沒什麼,」我告訴她,「我只是這樣對待我的乘客,如同我希望別人這樣對待我的母親一樣。」

「噢,你真是一個好男孩。」她說。

我們坐進車後,她給了我一個地址,然後問道:「你能夠開車經過市中心到那裡嗎?」

「那不是最近的路線。」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噢,我不介意。」她說,「我不著急。我正在去一個收容所的路上。」

我看了看後視鏡。她的眼中有什麼在閃爍。「我在這個世上沒有親人了,」她繼續說道,「醫生說我的日子已經不長了。」

我平靜地伸出手,關掉了計價器,問她:「你想走哪條路線?」後面的兩個小時里,我們驅車穿過整個城市。她指給我看一座大樓,她曾經做過那裡的電梯管理員。

我們經過了一個社區,她和丈夫新婚時就住在那裡。她還讓我在一個傢具倉庫前停了會兒車,那裡曾經是一個跳舞場,當她還是個女孩子時,曾在那裡翩翩起舞。

有時她會叫我在某棟樓房或者某個街角減速,然後只是沉默地坐在那裡,盯著窗外的一片黑暗。當太陽的第一縷光芒剛露出地平線,她突然說:「我累了,我們走吧。」

我們沉默著駛向她給我的那個地址。那是棟療養一樣的低矮建築,門廊下有條車道。

我們剛停車,就出來兩個服務員,走向我的車,他們表現得熱心而又急切,觀察著她的一舉一動。我想他們肯定一直在期盼著她的到來。我打開車箱,取出那個小小的箱子,放到門口。

那個女人已經坐在輪椅上了。

「我應該付你多少錢?」她一邊問,一邊伸手去掏錢包。

「1分錢都不用付。」我說。

「你也得過日子啊。」她回答我。

「我還會碰到其他的乘客。」我告訴她。

幾乎是不假思索的,我彎腰擁抱了她。她也緊緊抱著我。

「你為一個衰老的婦女帶來了片刻的歡樂,」她對我說,「謝謝。」

我握了握她的手,走向那朦朧的黎明曙光。在我身後,門「砰」地關上了。

那個清晨我沒再搭載別的乘客。我漫無目的地行駛在大街上,陷入深深的思索。那一天里,我幾乎一言不發。假如那個女人碰到一個脾氣糟糕的司機,或者一個因為夜班即將結束而顯得不耐煩的司機呢?

如果我拒絕載她,或者當時只是鳴了一次喇叭就揚長而去了呢?

我的思緒飛快到回到了過去,我想這一生里還沒發生過比這個夜晚更有意義的事情。我們習慣於認為,生活的意義在於那些精彩的時刻。但精彩的時刻總是穿著旁人看來很不起眼的外衣、不知不覺來到我們身邊的。人們可能已記不得你曾經做過什麼,說過什麼了……可他們會記得你給他們帶來了怎樣的感覺。

稍微停下你的腳步,品味那些你已擁有的回憶。那些發生在你身上的小事,雖然只是小事,卻讓別人的那一天與眾不同。

Ⅵ 狀元寫白字講的是什麼故事

清道光年間,廣東吳川縣霞街村有個讀書人,名叫林召棠。他在家讀書時,常常到黃老大的粥鋪吃粥、聊天,黃老大夫婦對他很親熱。
後來,林召棠狀元高中,仍不忘舊情,衣錦還鄉不幾天,便到粥鋪探望黃老大夫婦。寒暄幾句後,林召棠便問起他的生意來。黃老大心直口快,說:「如今賣粥的人多,吃粥的人少,生意比以前淡薄多了!」林召棠突然想起了什麼,說:「你開張多年,也沒掛個招牌,今兒我替你寫一個,保管你生意興隆!」
黃老大聽了很高興,連忙找來文房四寶。林召棠即席揮毫,寫了「黃記弜鋪」四個大字,還寫上「新科狀元林召棠題」的下款。黃老大送走狀元公後,趕緊請木匠師傅刻招牌。
第二天早上,黃老大掛上招牌,燃響炮竹,引得四鄰紛紛涌來觀看。突然有誰指著招牌嚷道:「粥字中間缺了個『米』字,怎麼狀元也會寫白字呀?」就這樣,「林狀元寫白字」的奇聞,很快就傳遍四縣八鄉。自此,黃記粥店門前,天天都擠滿看熱鬧的人群,黃老大的粥,也就天天不夠供應啦!
大智若愚,愚者反以為智。

Ⅶ 張三中狀元講的是什麼故事

今年正好開科考試,張三一心想中狀元,便興沖沖地去應試。
考場上,考生們正唰唰地答卷,唯有張三看著白卷左右為難——他什麼也不會,急得滿頭冒汗,兩眼不住地往地上看。看呀,看呀,看見地上爬過來一隻屎殼郎。張三計上心頭,就把那蟲兒捉了來,放在墨盒子里,讓蟲子的腳沾上墨在卷子上一行行地爬,一會兒就把整張卷子爬滿了墨跡。
閱卷非常嚴,要過幾道關,第一道關是監考嚴大人審卷,這監考大人本是個太監;不識字,一看張三試卷上的字跡好比天書就抓了瞎,有心想把它丟掉,但又怕別人說他不識字,露了餡,就說道:「不錯,不錯。」
他旁邊的第二位監考大人聽到嚴太監說:「不錯,不錯。」乾脆提筆批道:「很好,很好。」
傳到第三位監考壓大人那裡,一看上面的批字,以為前兩位大人認出這像天書的字,心想難到我反到成了不識字的不成,也就提筆批道;「可以,可以!」
三關已過,最後皇帝還要親自審批。一看張三離奇的字,大吃一驚,轉眼又想三位監考大人都是飽學之士,把著嚴、卡、壓三道大關,還能有錯?最後,便也執筆把張三點為「頭名狀元」。
張三中了頭名狀元,皇帝以為他文才蓋世,就將女兒許給他,招為東床駙馬。
洞房花燭夜時,公主好奇地問張三:「聽說你答的卷誰都不認識,你怎會寫天書的呢?」張三就老實告訴了她。這下可把公主氣得七竅生煙,非要去父王那裡告他欺君之罪不可,張三滿不在乎地說:「我們不成夫妻倒還罷了,現在我有個三長兩短,你可就要守寡一輩子啦!」
一句話提醒了公主,她急著說:「明天三位大人還要面試,你怎麼辦?」
張三直搖頭,公主就幫他出主意說:「人家已擬好了題,問開天闢地是誰?你就說是盤古。」妻子怕他在父親面前露底,就給他做了一個小面盤子裝在口袋裡,意思是摸摸口袋就可以想起來。
第二天,皇帝擺下盛大御宴,三位監考大人都來了。席間,嚴太監問張三:「新科狀元,開天闢地是誰人?」
張三想起公主給他的那個盤子,用手往口袋一摸,摸著一個扁的東西,就隨口答道:「扁古!」
卡大人道:「只聽說盤古開天地,就沒聽說扁古呀廣張三一聽,心想:糟了!可是眼珠子一轉,有了主意,便說:「你們想,先有盤古?先有他娘?扁古是盤古的娘嘛!」
壓大人一聽覺得有理,就連連誇獎道:「駙馬果然有見識!說得有道理!」
皇帝在一旁也咧嘴笑了,實在佩服這位有才學的好女婿。

Ⅷ 範文正中狀元的故事解簽

此兩簽都是上簽,婚姻美滿幸福,事業順利,有發展

Ⅸ 「為救李郎離家園 誰料皇榜中狀元」這其中有個什麼故事

這是黃梅戲《女駙馬》中的一句。講的是馮素珍為救被父親誣陷的李兆廷,以李兆廷之名進京趕考,卻陰差陽錯被招為東床駙馬的故事。

Ⅹ 窮秀才考狀元的故事

首先,秀才是不能參加進士考試(進士考試的頭名就是狀元),只有舉人才能參加。

其次,據史料記載,能考中狀元的,大多家庭都不算窮。所謂窮,是相對而言的。對那些高級官僚家庭出身或相當富裕家庭出身的人來說窮了些。能考中狀元的人中,真正農家出身的微乎其微(就是說父親或是祖父輩是務農)。因為考個狀元不容易,生活首先得有保障。從白丁到秀才,到舉人,再到狀元,必須通過三次大考、數十次小考,競爭十分激烈。不少人考了幾十年還未必能考得上。

據記載,清代狀元中出身最貧苦的是劉春霖和李蟠。
劉春霖出身於河北肅寧縣一個農民家庭,父親原是個淳樸的農民,後來在保定府當衙役。劉春霖和哥哥在家鄉白天下地幹活,夜裡苦讀,直到17歲考上秀才後,生活情況才略有好轉。
李蟠,字根大,江蘇銅山人,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狀元。出身貧寒,祖父、父親都是命運不濟的讀書人,給人當過長隨(就是給官宦或是富有人家當隨從)。李蟠在殿試進場之前,他無力准備精美的飯食,只帶了36個饅頭進去。但是他這個狀元的遭遇也是最慘的,僅在康熙三十八年當過一任順天府鄉試正考官,就因為受賄而革職發配邊疆,再也沒起復過。

明朝有狀元中,出身較貧寒的有倫文敘、林震、羅倫等。其中最典型的是倫文敘,靠父母種菜、賣菜為生,他十來歲因家貧失學,賣過菜。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