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故事人物
A. 電視劇《我愛日月潭》主要有那兩個人物
安 安---林心如 [中國台灣] 愛在日月潭孟 廷---文 章 江中鶴---柯叔元 [中國台灣] 江 荷---蔣 欣
B. 日月潭50字小故事
。十2
!
C. 民間故事日月潭主人公的品質是什麼
是人們藉助於幻想企圖征服自然的表現。神話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類的認識和願望的理想化。
中國神話一般指的是關於上古傳說、歷史、宗教和儀式的集合體,通常它會通過口述、寓言、小說、儀式、舞蹈或戲曲等各種方式在上古社會中流傳。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話會被假定是歷史真實的一部份,關於中國神話的最初文字記載可以在《山海經》、《水經注》、《尚書》、《史記》、《禮記》、《楚辭》、《呂氏春秋》、《國語》、《左傳》、《淮南子》等古老典籍中發現。
就象其他民族的神話一樣,中國上古神話是源自原始社會時期的人類試圖通過推理和想像的方式對各種自然現象作出合理解釋,但是由於當時的認識水平較低下,因此經常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
另一方面,上古神話也是上古社會的縮影,神話中的人物大多來自原始人類的自身形象,狩獵發達的部落,所創造的神話大多與狩獵有關;農耕發達的部落,所創造的神話多與農業有關。
在古人的生活裏,農耕、打獵、捕魚是最基本的生存手段,在神話裏都有反映。隨著人類社會的向前發展,先民們增強了征服自然的力量,於是以人民中的英雄人物為模特兒,創造了一些誇張人力偉大和戰勝自然力的故事。如「羿射九日」、「女媧補天」等。又由於生產力的發展,產品有了剩餘,人們在進行生產勞作之餘,還進行了掠奪和反掠奪的斗爭,如「黃帝與蚩尤之戰」等。反映社會生活的神話於是出現。
D. 跟日月潭有關的故事的傳說
其一,相傳日月潭之發現歸功於一隻神鹿,300年前當地有40個山胞集體出獵, 一隻體型巨大的白鹿竄向西北,於是尾隨追蹤。他們追了三天三夜,白鹿在高山富林中失去蹤影。山胞們又在山中搜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他們越過山林,只見千峰萬嶺、翠綠森林的重重圍擁之中,一派澄碧湖水正在晴日下靜靜地閃耀著寶藍色的光芒,就像純潔的嬰兒甜蜜地偎依在母親懷中酣睡。山胞們又發現,碧水中有個樹林茂密的圓形小島,把大湖分為兩半,一半圓如太陽,其水赤色;一半曲如新月,其水澄碧。於是他們把大湖稱為 「日月潭」,那小島叫做「珠仔島」。他們發現這里水足土沃,森林茂密,宜耕宜狩,於是決定全社遷居此地,帶頭的部落首領就是今日邵族酋長「毛王爺」毛信學的祖先。 環潭一帶地方古稱水沙連,分屬南投縣魚池鄉,是高山族邵族人的聚居地。
其二,很久很久以前,美麗的寶島台灣住著一位勇敢的青年大尖哥和一位美麗的姑娘水社姐,他們相互愛慕,常常在大樹下相會。
這個大潭裡住著兩條惡龍,有一天太陽走過天空,公龍飛躍起來,一口將太陽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過天空,母龍也飛躍起來,一口將月亮吞下。這對惡龍在潭裡游來游去,把太陽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擊的,像玩大珠球。他們只圖自己好玩,卻沒想到人世間沒有了太陽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樹木枯萎了,鳥兒不叫了,稻田裡快成熟的稻穗也干癟了,家家戶戶的糧食吃光了,牛羊快餓死了,日子過不下去了……
大尖和水社決心為人世間找回太陽和月亮。可是怎樣才能殺死惡龍呢? 大尖哥和水社姐悄悄地鑽進惡龍居住的岩洞里,從惡龍的談話中偷聽到它們最怕埋在阿里山底下的金斧頭和金剪刀。大尖哥和水社姐歷盡艱險,頂風冒雨,跋山涉水,終於來到阿里山下,從山底下挖出了金斧頭和金剪刀。然後他們又回到大潭邊,恰好兩條惡龍正在
日月潭
潭裡玩耍太陽和月亮,大尖哥跳下潭去,揮起金斧頭,把惡龍砍得滿頭是血,遍體鱗傷,水社姐看準時機,用金剪刀剪斷了惡龍的肚子。兩條惡龍死了,可是太陽和月亮還是沉在潭裡。大尖哥摘下公龍的眼珠,一口吞下肚;水社姐摘下母龍的眼珠,也一口吞下肚。他們變成了巨人,站在潭裡像兩座高山,大尖哥用勁把太陽拋起來,水社姐就拔起潭邊的棕櫚樹向上托著太陽,把太陽頂上天空。接著水社姐用勁把月亮拋上了天空,大尖哥也用棕櫚樹把月亮頂上天空。太陽和月亮又高掛在天上,光耀大地,萬物復甦。草木活了,樹上的鳥兒又歌唱了,田野里稻穀又結穗了,人們歡呼雀躍。而大尖哥和水社姐從此變成了兩座雄偉的大山,永遠矗立在潭邊。
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大潭叫做日月潭,把這兩座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直到現在,每年秋天仍然可以看到人們穿著美麗的服裝,拿起竹竿和綵球來到日月潭邊玩托球舞,學著大尖哥和水社姐的樣子,把綵球拋向天空,然後用竹竿頂著不讓它落下來,以此來紀念大尖哥和水社姐這對青年英雄。
E. 日月潭的資料
日月潭的歷史
傳說在千百年前,一群邵族獵人因追逐一頭罕見、可愛的白鹿,尋溪源越鞍部而臨古老的水沙連內山,發現一泓碧水的日月潭,從此舉族遷居此洞天福地。
日月潭與魚池、頭社、埔里等地舊稱「水沙連」。邵族自古便聚居於此,清嘉慶、道光年間,大批漢人與平埔族群陸續入移墾殖,形成水沙連地區多種族的人文特色。
日治時期,日人為了興建發電廠,引濁水溪的上游溪水注入日月潭,將水位提高,而成今之泱泱大湖;當時為了興建電廠所修築的道路,使日月潭一帶的交通大為便捷,連帶促成了日月潭觀光的蓬勃以及鄰近地區的發展。
台灣光復後,日月潭附近的玄光寺、玄奘寺、慈恩塔與文武廟等陸續興建或整修完成,吸引更多的遊客前往觀光旅遊,使日月潭地區從邵族原住民開墾生活之地、水力發電重鎮,成為遠近馳名的觀光旅遊勝地。日月潭位於台灣本島中央南投縣的魚池鄉,是台灣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最美麗的高山湖泊。潭面以拉魯島為界,東側形如日輪,西側狀如月鉤,故名日月潭。她的美是由山與水所共同交融、創造出來;748.48公尺的中高度海拔,造就日月潭宛如圖畫山水,氤氳水氣及層次分明的山景變化,一景一物皆渾然天成,詩畫般的意境,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日月潭的美,從早晨到黃昏,從春夏到秋冬,無論風和日麗或煙雨迷濛,都回湯著綺麗的風姿,令人百看不厭、贊嘆不絕!日月潭潭面清澈碧綠,群山環抱,山水輝映,風光旖旎,更擁有獨特的人文資源,為台灣地區最負盛名且最具發展潛力之國家風景區,在國內外皆享有盛名。
清晨,潭面披上一層薄紗,盪漾著朦朧的美;當旭日從山巒升起,原本朦朧的潭影,慢慢顯出輪廓,潭面倒映著山形樹影,蟲鳴鳥叫相映成趣;黃昏時刻,湖水被夕陽染成閃耀金光,彷佛琉璃仙境;當夜幕低垂,燈光倒影隨著潭面水波晃動搖曳,沁涼晚風拂來,宛如精靈灑下浪漫香氛,讓人迷醉!
想一探日月潭的多樣風貌,可以漫步在美麗湖邊,享受日與月的洗禮,體驗最真實、美好的感動;也可以踩著腳踏車,沿著環湖公路,感受那份靜謐、安詳與自然的美感;或是乘著遊艇,迎風逐浪,山光水色盡收眼底;也可自行操槳,劃著小舟,漫遊湖光山色。
原屬省級風景區的日月潭,雖然在民國88年遭受九二一大地震的摧殘,但經升格為「國家風景區」並成立管理處之後,管理處即積極的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重建日月潭,並不斷的舉辦各種大型活動,吸引遊客,如今日月潭不但已經走出地震後的陰霾,更穩健的邁向國際級的渡假休閑勝地。
山明水秀、人文薈萃的日月潭,經過許多人的努力,就像一顆被擦亮的明珠,再度閃亮發光,不管你是否曾經來過日月潭,再綻光芒的日月潭都隨時等待你的探訪。
F. 日月潭的傳說(有故事的名字)
日月潭的傳說
位於台灣省南投縣境內的日月潭,是台灣島內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卧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間。她嫵媚而不冶艷,她安詳而不冷漠,帶給遊客一種開闊與寧靜的心境。據介紹:湖面海拔760米,周長35公里,水域面積9平方公里,平時水深30多米。
日月潭無論是在台灣島內,還是在大陸,都眾所周知,這一景點巳成為遊客的必選之地。
最近,大陸有一位小學生在課堂上聽老師講了日月潭的故事後,回到家中鬧著讓家長放假後帶他去日月潭遊玩。那麼,日月潭的神秘之處究竟在什麼地方呢?近日,有機會隨同大陸的一個經貿參訪團一道赴台親眼目睹她的芳容,倍感榮幸。
這天天空晴朗,上午十時來到日月潭邊,頓時心中有一種莫明的激動,過去夢中的日月潭瞬間出現在眼前,喜悅之情難以言表。下車後將乘2號遊艇,剛到遊艇邊,一位30多歲、身材健壯,和藹可親的男士主動與我們招呼:「歡迎大家光臨」。只見他一人,我想,他也許就是艇長、導游兼駕駛員了,上艇之後,他便坐到駕駛員位子上,拿起話筒簡單作了自我介紹後,遊艇開動了,他又當起了講解員,遊艇由右前行,我們一邊欣賞岸邊的美景,一邊聽他講解,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他說:關於日月潭有很多傳說。其一,相傳日月潭之發現歸功於一隻神鹿,300年前當地有40個山胞集體出獵,發現一隻體型巨大的白鹿竄向西北,於是尾隨追蹤。他們追了三天三夜,白鹿在高山富林中失去蹤影。山胞們又在山中搜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他們越過山林,只見千峰萬嶺、翠綠森林的重重圍擁之中,一派澄碧湖水正在晴日下靜靜地閃耀著寶藍色的光芒,就像純潔的嬰兒甜蜜地偎依在母親懷中酣睡。山胞們又發現,碧水中有個樹林茂密的圓形小島,把大湖分為兩半,一半圓如太陽,其水赤色;一半曲如新月,其水澄碧。於是他們把大湖稱為「日月潭」,那小島叫做「珠仔島」。故事正講著,遊艇到了小島邊,大家下艇游覽,並在像征「日月」的木製模型前攝影留念。我們站在小島上遙望四周,青山環抱、山巒層疊,水映著山,湖面宛如一個巨大的碧玉盤。潭中的美麗小島—珠仔島,卻像玉盤托著的一顆珠子。(註: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了慶祝台灣光復,珠仔島改名為光復島。)二十分鍾後重新上艇,艇長繼續講述著日月潭美妙的故事。其二,很久很久以前,美麗的寶島台灣住著一位勇敢的青年大尖和一位美麗的姑娘水社,他們相互愛慕,常常在大樹下相會。突然有一天,太陽和月亮被一個神秘的怪影吞掉了,整個大地陷入一片黑暗。原來是兩條住在黑水潭的妖龍偷走了太陽和月亮。大尖和水社決心救出太陽和月亮。他們跋山涉水,在小動物的幫助下,找到了可以制服妖龍的寶貝,殺死了妖龍,救出了太陽和月亮。為了保護太陽和月亮,他們守護在潭水邊,使原來的黑水潭變得清澈美麗,人們便叫它日月潭。當我們正聽得津津有味之時,遊艇快到岸邊,意猶未盡,這時,艇長簡要的說:日月潭春夏秋冬,晨昏晴雨景色變幻無窮。尤其是秋天夜晚,湖面輕籠著薄霧,明月倒映湖中,景色更為佳麗動人。每年中秋圓月當空時,高山族的青年男女扛著又粗又長的竹竿,帶著綵球,來到潭邊跳起古老的民間舞蹈。他們重演著征服惡龍的民間故事,把太陽和月亮頂上天,讓日月潭永遠享有日月的光輝。聽到這里,心想,如果有可能今年秋天再游日月潭。
日月潭的傳說
日月潭的傳說也是非常豐富的,台灣的很多傳說都有連續性,下面說到的日月潭的傳說就與前面講到的阿里山的傳說有聯系。
日月潭最早叫水社湖。相傳二百多年前,在阿里山中被阿巴里射傷的一對惡龍向北逃竄,來到水社村上空時,看到下面一潭清澈的碧水,就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雙雙扎進湖中養起傷來。於是,人們就把水社村又叫龍湖。
一天傍晚,太陽正從湖邊經過。龍公一見紅彤彤的太陽像個大綉球,伸出爪子就把太陽抓進了湖中。過了幾個時辰,月亮又從湖邊經過,龍母也伸出爪子把月亮抓進了湖中。從此, 天地漆黑一團,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獵戶們打不到獵物了,農夫們種不了莊稼了,漁民們捕不到魚蝦了。阿巴里聽說惡龍又在作惡,發誓一定要征服它們。他在瑪祖婆的指點下,點燃火把。背上彎鐵弓,插上金頭箭,向水社村出發了。不知走了多少天,阿巴里來到了一條清水溪邊,又寬又深的溪水擋住了他的去路,正當他望著茫茫的溪水發愁的時候,突然對面出現一團明亮的火光,火光處劃來一隻小漁舟,一個俏麗的姑娘站在船頭正向他點頭微笑。姑娘叫水社妹,是奉瑪祖婆的命令來接他的。於是,阿巴里跳上小船過了小溪。當他倆來到龍湖時,眼前突然出現了兩個亮晶晶的東西,在湖水中忽上忽下地滾動著,這正是太陽和月亮,被兩條惡龍含在口裡一吞一吐地玩弄著。阿巴里從背上摘下彎鐵弓,搭上金頭箭,向著北邊的水面上瞄了一會兒,又向南邊的水面上瞄了一會兒,卻不敢放箭。水社姑娘早已猜到了阿巴里的心思,知道他是怕射到惡龍以後,惡龍一疼會把太陽和月亮咬壞了。於是她急忙從懷中掏出兩個親手綉的綉球,一個扔向潭南,一個扔向潭北。兩條惡龍一見那五顏六色的綵球,趕忙吐出了太陽和月亮,緊緊咬住了綵球不放。說時遲那時快,水社姑娘對著兩條惡龍的眼睛,撤出了兩把綉花針。惡龍被綉花針刺疼了眼,在水中直打滾。此時阿巴里拉響弓弦,兩支金頭箭一前一後直向兩條惡龍的頭上射去。兩條惡龍大吼一聲,駕著雲霧逃到附近的一條清水溪里。這條台灣最長的清水溪,經過惡龍的翻騰,便成了濁水溪。
阿里巴和水社姑娘連忙跑到潭邊,捧起紅彤彤的太陽和亮晶晶的月亮,使勁往天上拋。可是,拋來拋去總是往下掉。正在這時,瑪祖婆駕著祥雲飛來,告訴他倆玉山頂上有兩棵棕桐樹,能把太陽、月亮頂上去。阿巴里和水社妹又歷盡千辛萬苦,從玉山頂搬來了兩棵棕桐樹,終於在陰歷八月十五那一天,把太陽和月亮頂上了天。阿巴里和水社妹,為了防備惡九再回潭裡興妖作祟,就雙雙手抱大棕桐樹,守候在潭兩旁。天長日久,阿巴里和水社妹變成了兩座大山。阿巴里變的山又高又尖,直刺雲天,人們稱之為大尖山。水社妹變的山彎腰俯首,深情地凝視著碧潭,人們稱之為水社山。後來,人們發現龍湖北半邊形狀像日輪,南半邊形狀似上弦的新月,於是,就把龍湖改名為日月潭。
美麗的傳說中蘊含著人們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像力。
另外一個傳說是這樣的:古時候,大青溪邊住著一對青年夫婦,男的叫大尖哥,女的叫水社妹。他們靠捕魚為生。他們非常勤勞,織網捕魚,做浮筒釣魚,鑽進深潭裡的石岩底下摸魚。日子過得很舒心。
有一天,太陽像往常一樣在天空中照耀著,他們鑽進溪水中捕魚。忽然,轟隆一聲,大地震動了,河水也震動了,在水底下看不見東西了。他們急忙浮上水面,啊!太陽不見了,天地一片漆黑。
到了晚上,月亮出來了,夫妻倆趁著月光,在大門口補魚網。忽然又聽到轟隆一聲,地面上的石頭和房子都跳動起來。月亮一瞬間就不見了。天地一片漆黑。從這天起,天上沒有了太陽,也沒有了月亮,天地間黑茫茫一片,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不久,田裡的禾苗變得黃白黃白的,長不起來了。山上的樹木也低垂著黃白黃白的葉子,萎萎縮縮。花不開了,鳥也不叫了。蟲子都在哭泣,家家戶戶在唉聲嘆氣。大尖哥坐在溪邊瓮聲瓮氣地對水社妹說:「這種日子怎麼過呀?」水社妹順手抓了一塊石頭抑下溪水裡說:「不光我們倆口子難過,所有人的日子都難過啊!」大尖哥說:「太陽月亮一定落到地上來了,我想去尋找它們,要回我們的光亮。」水社妹說:「好啊,讓我們倆一起去吧!」 小夫妻倆拿起大火把就往大山深處走去。
在路上他們看見一個婦女弓著背設精打采地在鋤甘蔗地,地邊燒起一堆柴火。水社妹間問:「請問,你為什麼這樣沒精神呢?」這位婦女嘆了一口氣說:「沒有太陽,沒有月亮,種了地也是白種,什麼也長不出來呀!」大尖哥說:「你在這里好好鋤地,我們去把月亮找回來!」
他們又往前走看到了一個小夥子點著火把在放牛,懶懶地躺在地上不起身,還唉聲嘆氣的。 大尖哥說:「請問,你為什麼嘆氣呀?」小夥子看了看天說:「這還用問嗎?太陽沒有了,月亮沒有了,牛沒草吃,人也沒法活了。」 水杜妹說:「你好好看牛吧,我們一定把太陽和月亮找回來。」
他們繼續往前走、走過了一座座山,一條條河,走過了一叢叢的深樹密林。可是就是看不到太陽、月亮的影子。火把熄了,又點上,點上又熄了。終於有一天,他們走到一座大山上,望見遠遠的地方亮一陣黑一陣,黑一陣又亮一陣。小夫妻看到了希望,他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太陽和月亮一定在那裡了。」他們拿著火把連跳帶跑地朝著光亮的地方走去。
在路上,他們看見一個老爹坐在草屋門口抱頭唉聲嘆氣。小夫妻走到老爹身旁,和他談了起來。
老爹爹說:『前面不遠,有個深深的大潭。潭裡有兩年惡龍,一條公龍,一條母龍。一天,太陽走過天空,公龍飛躍起來,一口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過天空,母龍也飛躍起來,一口吞食下肚。這一對惡龍,在潭裡游來游去,把太陽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擊地,像玩大珠球一樣。你們看,潭裡面不是一亮一黑嗎?那就是它們只圖自己好玩,卻沒想到千千萬萬的人沒有太陽和月亮,日子過不下去呀!」大尖哥說:「老爹爹,我們打起火把,爬山過水,就是專門來奪回我們的太陽和月亮,讓千千萬萬的人過好日子的。」老爹爹說:「惡龍兇猛得很,太陽和月亮都能吞下,你們一對小夫妻能行嗎?」水社妹說:「相信我們,一定行的!您放心吧。」說完,小夫妻打起火把又朝前走去。
日月潭的傳說
走到大潭邊了,看見兩條大大的惡龍正在潭裡吞吐太陽和月亮,碰得咚咚響。大尖哥和水社妹伏在潭邊大石頭上,觀察兩條惡龍的動靜,並輕輕地商量著怎樣殺死惡龍,怎樣奪回太陽和月亮。惡龍的嘴巴大大的,只要舌頭輕輕一伸,就可把他倆卷進嘴裡。從力量上看,他們決不是惡龍的對手,怎麼辦呢?這時,大石岩下面冒出煙來。他們低頭下望,大石岩下有個深深的岩洞,煙是從岩洞中飄出來的。大尖哥說:「這岩洞一定通到潭底惡龍住的地方,我們鑽進去看看。」 洞里黑黑的,伸手不見五指,並且有霉濕的泥土氣味。他們走了很久很久,越往裡走,洞越寬大。忽然,發現前面有火光,再走進去一看,啊!原來是一間廚房,一個白發婆婆在灶邊煮飯呢。他們看到老婆婆慈眉善目,絕不會是壞人。大尖哥走過去問道:「老婆婆你好,你在這里煮飯呢?」老婆婆這才發現有兩個年青人站在她的面前,她急忙放下鍋鏟,過去抓住他們的手說:「啊!孩子,我許久沒有見到人了!你們叫什麼名字?」 大尖哥說:「我們是在溪邊捉魚的一對夫妻。她叫水社,我叫大尖。老婆婆,你為什麼在這里呀?」老婆婆摸了摸滿頭的白發,流下了眼淚,她說:「我年輕的時候,住在山腰上,一家人過著快快樂樂的日子。有一天,我正在後山上鋤甘蔗地,忽然一陣狂風吹來,只見兩條粗大的惡龍在半空中用尾巴向地上一卷,就把我卷到這個深深的山洞裡。從此以後,我每天要替惡龍煮飯吃,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不曉得過了多少年,只知道自己頭發全變白了,圓潤潤的臉龐變成了一張皺瞼。」老婆婆講到這里,忽然想起了什麼,說:「孩子!你們快出去吧!惡龍在潭裡玩膩了,就會回洞里吃飯的,它們見到你們必然要一口吞下去。快走吧!」 大尖哥說:「惡龍吞食了太陽和月亮,地上的人們很難生活,我們特地來殺死惡龍,奪回我們的太陽和月亮。」老婆婆說:「孩子,這是好事,可是你們兩個人怎能殺死惡龍呢?」水社妹說:「您好好想想,一定有辦法!」 老婆婆想了想說:「我年輕時就被惡龍抓到這里為它們煮飯吃了。有一次,我曾聽到過公龍和母龍在吃飯時候的談話。母龍驕傲地說:我們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龍啊!公龍說:我們就怕阿里山底的金斧頭和金剪刀。若是有人把金斧頭和金剪丟下潭裡,金斧頭會自動地劈開我們的腦殼,金剪刀會自動剪斷我們的喉嚨。那我們就完蛋了。母龍慌了起來,說:我們趕快去把它們毀掉吧!公龍說:不要緊,它們埋在深深的山底,沒有人曉得。就是曉得了也沒本事挖得出來呀!孩子,你們要想殺死惡龍,奪回太陽和月亮,只有到阿里山腳挖出金斧頭和金剪刀才行。」
大尖哥說:「老婆婆,我們一定能挖出金斧頭和金剪刀。等我們殺死惡龍,再來接你。」 老婆婆給他們一把大鍋鏟,一把大火叉說:『這是龍的東西,你們拿去挖山吧,大概會比鋤頭好用。」他們到了阿里山腳。大尖哥用火杈鑿地,水社殊用鍋鏟挖土。不曉得過了多少日子,在山腳底下挖出了一個深深的大洞。忽然洞里轟隆一聲放出了紅光,金斧頭和金剪刀出現了,小夫妻好歡喜啊!
他們緊跑慢跑,一直朝惡龍住的大潭跑去。恰好公龍母龍又在潭裡游來游去,把太陽和月亮吐出吞進、一碰一擊的。大尖哥站在潭邊大岩石上把金斧頭丟下潭去。只聽見「空隆。空隆」的聲音,兩條惡龍在潭底翻翻滾滾,浪花掀起幾丈高。忽然,兩條龍滿頭是血地伸了出來,要向天空飛去。水社妹急忙把金剪刀丟下潭去。只聽見「咔嚓、咔嚓」的聲音,惡龍的頭沉下潭裡去。一會兒,潭水平靜了,一對惡龍直挺挺地躺在潭底,頸上冒著鮮血,把潭水也染紅了。
太陽和月亮圓滾滾地從惡龍的口裡滾了出來,在潭裡一浮一沉的,好光亮啊!大尖哥、水社妹還有老婆婆站在潭邊大岩石上拍手大笑。大尖哥看著浮在水面上的太陽和月亮說:「惡龍是殺死了,可是太陽和月亮還是沉在潭裡也沒有用呀。怎麼使它們掛到天上去呢?」老婆婆想了一想說:「我聽老前輩說,人吃了龍的眼珠,就會變得又高又大。你們取來吃了,把太陽月亮拋上天去吧。」大尖哥摘下公龍的兩顆眼珠,一口吞下肚。水社妹摘下母龍的兩顆眼珠,也一口吞下肚。忽然,他們變成又高又大的人,站在深潭裡像兩座高山。他們捧起太陽往天上拋。太陽在半空中飄了一會兒,又落下潭裡。拋了三次,落了三次。老婆婆站在潭邊大聲喊:「孩子,潭邊有兩棵高大的棕桐樹,拔來托太陽上天好啦!」兩夫妻伸手到潭邊,各人拔了一棵幾十丈高的棕桐樹。夫妻倆抬起太陽用勁拋上天空,他們急忙用棕桐樹向上托著,一沖一沖的。這樣,整整沖了三天,把太陽沖上天空去了。
太陽紅彤彤的,像以前一樣,在天空行走。地上的花草樹木都活了,人們也笑了。他們又抬起月亮用勁拋向天空。他們還是用棕桐樹向上托著,一沖一沖的,整整沖了一天。當太陽走往西邊的時候,月亮上了天空。
晚上月亮明晃晃的,照舊在天上行走。地上的人們在月光下歡快地拍手,唱歌,跳舞。 大尖哥和水社妹卻爬上大潭邊守著惡龍,不讓它們活轉過來;守著太陽和月亮,讓人們過著平安祥和的日子。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後來人們把這個潭就叫了日月潭,把日月潭兩邊的大山叫大尖山和水社山。們非常想念為民除害的大尖哥和水社姐。為了紀念他們,每年秋天,人們便穿起美麗的衣服,拿起竹竿和綵球來到日月潭邊。他們學著大尖哥和水社妹的樣子,把球拋向天空,然後用竹竿向上沖擊,不讓球落地。後來,這種玩法被叫做「托球舞」。
日月潭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古時候,日月潭沒有潭水,是一片旱地。那時候,太陽和月亮是姐妹倆,住在天上的日月宮里。天神讓她們在一天的時間里分開在天上走,用她們身上的光亮照亮人間大地,為人們造福。太陽是姐姐,長得大,照在地上的光亮多,看到人間的景物也非常清楚。連花草樹木的顏色也看得清清楚楚,每天都很開心;而月亮是妹妹,長得小,照在地上的光亮少,看到人間景物也就非常模糊,連花草樹木的顏色也看不出來,苦悶極了。所以,月亮經常偷偷摸摸地背著天神和太陽一起出來在天上行走,借著太陽身上的光亮觀賞人間的景色,也開心極了。
有一天,月亮又偷偷跟著太陽在天上走,不料被天神發現了。天神責怪她們違犯了天現,一怒之下,搬起一座大山,向太陽、月亮砸去,大山落在地上,把太陽、月亮壓在山底下。人間沒有了太陽和月亮的光亮,人們可怎麼活呀!
日月潭的傳說(二)
在台灣島北部的一個山寨里,住著一對十分恩愛的年輕夫妻,男的叫水銀,女的叫社蘭。他們發現沒有了太陽和月亮,心裡非常著急,眼看著村寨凍死餓死了那麼多人,他們決心要找回太陽和月亮。但是他們的家中還有一個卧病在床的老媽媽。為了找回太陽和月亮,水銀決定拿著火鏟去挖太陽和月亮,留社蘭在家裡照顧老媽媽。
水銀走後,社蘭在家精心照顧老媽媽,把家裡所有能吃的東西都給老媽媽吃。可是後來,老媽媽再也受不住凍俄,還是死去了。社蘭傷心地把老媽媽安葬後,她也趕到山下要和丈夫一起挖太陽月亮。可是,當她來到山上一看,山頂上挖了一個很大很大的大泥坑,水銀已經累死在大泥坑裡了。社蘭傷心不已,她跳進大泥坑裡,把水銀的屍首緊緊抱在懷里放聲大哭起來,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滴在大土坑裡。不知哭了多長時間,漸漸地大土坑裡滴滿了她的淚水,形成一灣碧潭。社蘭再也哭不出來了,她和水銀的屍體緊緊抱在一起,靜靜地躺著。潭水慢慢地把這座山山肚裡的岩石和泥土滲透了,有些松軟了。太陽和月亮呆在山底下正透不過氣來,它們用力供了一下,松軟的岩石和泥土松動了。太陽的力氣大,先從水銀和杜蘭的屍首的東北面鑽了出來,升到空中,在潭裡留下一個圓圓的窟窿;月亮力氣小,等太陽在天上從東邊走到西邊,天黑下來時,才好不容易從水銀和社蘭的屍首的西南面鑽出來,升到空中,在潭裡留下了一個月芽狀的窟窿。從此以後,太陽和月亮再也不敢一起在天上行走了。人間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人們又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
為了紀念水銀和社蘭,人們就把這灣潭水叫成水社湖,把他們變成的那座島叫做水社島,而這座山附近的村落就叫做水社村。這座山上的潭水慢慢滲進太陽和月亮留下的那兩個不同形狀的窟窿里,形成兩灣不同形狀潭水,這就是日月潭了。
G. 日月潭水的傳說簡介
你好,樂意為你解答此題:
很久很久以前,台灣島上有一對年輕的夫婦,男的叫大尖,女的叫水社。他們住在一條大河旁,以打魚為生。
有一天,紅彤彤的太陽掛在湛藍的天空,大尖和水社正忙著收網。忽然,天空轟隆一聲巨響,地動山搖。一眨眼,太陽不見了,大地頓時一片黑暗。大尖和水社摸著黑,好半天才回到了家。
晚上,一輪明月升上了天空,夫妻倆借著月光補網。突然,又一聲轟隆巨響,月亮也不見了。
從這天起,天上沒有了太陽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花不開,草不綠,鳥不叫,莊稼也不長了。
大尖和水社決心去找回太陽和月亮。他們點起火把,翻過一座座高山,越過一條條河流,穿過一片片密林。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換了多少火把,終於來到一座大山下。他們向前一看,啊,不遠處忽明忽暗!「太陽和月亮一定在那裡!」他倆想。
夫妻倆往前跑去,路上碰到一位老爺爺。老爺爺告訴他們:那邊有個很深的水潭,水潭裡有兩條惡龍,公龍吞了太陽,母龍吞了月亮。它們倆像玩兒球似的,把太陽和月亮,一會兒吞進去,一會兒吐出來。
大尖和水社說:「我們翻山越嶺,就是來找太陽月亮。惡龍再凶,我們也要跟它們斗。」
老爺爺說:「好,有志氣!你們先到阿里山去,那裡埋著金斧頭和金剪子,有了這兩件寶物就能降伏惡龍。」
大尖和水社一口氣跑到阿里山,把山底下的金斧頭和金剪子挖出來,又馬上回到大水潭邊。兩條惡龍正好又在玩兒太陽和月亮。大尖馬金斧頭往水潭裡一扔,公龍的腦袋被劈開了;水社把金剪子一扔,母龍的腦袋被剪掉了。太陽和月亮從它們的嘴裡滾了出來。
大尖抱起太陽,拋向空中,又拔起一棵棕櫚樹,把太陽頂上了天。水社抱起月亮,往天上一拋,也拔了一棵棕櫚樹,把月亮頂上了天。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大水潭叫日月潭了。
H. 日月潭的傳說
關於日月潭的名字,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話說很久以前,這個大潭裡住著兩條惡龍,有一天太陽走過天空,公龍飛躍起來,一口將太陽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過天空,母龍也飛躍起來,一口將月亮吞下。這對惡龍在潭裡游來游去,把太陽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擊的,像玩大珠球。他們只圖自己好玩,卻沒想到人世間沒有了太陽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樹木枯萎了,鳥兒不叫了,稻田裡快成熟的稻穗也干癟了,家家戶戶的糧食吃光了,牛羊快餓死了,日子過不下去了……
這時,當地一對青年男女,聰明勇敢的大尖哥和水花姐,決心為人世間找回太陽和月亮。可是怎樣才能殺死惡龍呢?大尖哥和水花姐悄悄地鑽進惡龍居住的岩洞里,從惡龍的談話中偷聽到他們最怕埋在阿里山底下的金斧頭和金剪刀。
大尖哥和水花姐歷盡艱險,頂風冒雨,跋山涉水,終於來到阿里山下,從山底下挖出了金斧頭和金剪刀。然後他們又回到大潭邊,恰好兩條惡龍正在潭裡玩耍太陽和月亮,大尖哥跳下潭去,揮起金斧頭,把惡龍砍得滿頭是血,遍體鱗傷,水花姐看準時機,用金剪刀剪斷了惡龍的頭。
兩條惡龍死了,可是太陽和月亮還是沉在潭裡。大尖哥摘下公龍的兩顆眼珠,一口吞下肚;水花姐摘下母龍的眼珠,也一口吞下肚。他們變成了巨人,站在潭裡像兩座高山,大尖哥用勁把太陽拋起來,水花姐就拔起潭邊的棕櫚樹向上托著太陽,把太陽頂上天空。接著水花姐用勁把月亮拋上了天空,大尖哥也用棕櫚樹把月亮頂上天空。
太陽和月亮又高掛在天上,光耀大地,萬物復甦。草木活了,樹上的鳥兒又歌唱了,田野里稻穀又結穗了,人們歡呼雀躍。而大尖哥和水花姐從此變成了兩座雄偉的大山,永遠矗立在潭邊。
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大潭叫做日月潭,把這兩座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花山。直到現在,每年秋天仍然可以看到人們穿著美麗的服裝,拿起竹竿和綵球來到日月潭邊玩托球舞,學著大尖哥和水花姐的樣子,把綵球拋向天空,然後用竹竿頂著不讓它落下來,以此來紀念大尖哥和水花姐這對青年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