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3000字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30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18 14:00:08

⑴ 撒哈拉的故事,感悟。

《撒哈拉的故事》,品味著三毛在沙漠中的生活,感受別有一番風味。
本書字里行間反映著大沙漠獨有的地形地貌與風土人情,猶如走進一幅充滿異國風情的畫卷。濃情穿梭在三毛清新、細膩而風致的文字里,一種情愫在縈繞,一種愛意在流淌,一種震撼心靈的人性美開始浸潤……
對於三毛所有作品都是鍾愛的,如果一定要選擇,那還是會選擇撒哈拉里的三毛。如一朵艷紅在沙漠里綻放,沙漠的熱度和躁礪讓她顯得那麼飽滿、奔突,她滿頭的黑發和遮擋於後的眼神,有著生命最亮眼的光芒。
《撒哈拉的故事》講述的是她在偏遠沙漠所經歷的一系列有趣的生活故事。我不知道,在酷熱難耐、物資匱乏又偏僻落後的撒哈拉,她與荷西竟能活得如此有滋有味,樂趣橫生。我想,這都源於她對生活的熱愛吧。她用廉價的小藝術品把沙漠中的陋室裝扮成宮殿,用自製的木頭傢具組成一個溫馨的家。其實三毛也只是普通人,在《白手起家》一章中,講述了她剛來到這個陌生的小鎮,剛踏進這個不能再簡陋的小屋的失落和灰心,那兒物資非常欠缺,一切物品都貴的驚人,特別是水,而她們也並不富裕,日子的艱難可想而知。但勇敢的三毛很快就對新生活燃起了希望,白天荷西在外工作,她,單獨一個人去市場拖回別人扔在路邊的木料,每隔幾個小時便去守著它們,殊不知這些木材原是裝棺材的木箱,得知真相後,她倆哈哈大笑,反而更喜歡自家特別的新桌子。這樣的笑話她們鬧了不少,
我也不知道不知道三毛是如何在交通不便,物質貧乏的沙漠如何度過艱難的生活的。她始終在努力地生活,給沙漠里的人治病,教他們讀書寫字,也結交了很多朋友。她保持著一種樂觀的積極地生活狀態。她教會了我熱愛生活,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美好的,只要你認真地去體驗生活,生活也會贈予我們很多意想不到的禮物。
回首一路走來,我們在不停的喜泣憂傷,酸甜苦辣讓生活充滿味道,其中的過程是那麼的刻骨銘心。像三毛說的:「我想,一個人的過去就想聖經上雅格的天梯一樣,踏上一步絕不能上升到天國去。而人的過程,也是要一格一格耙梯子,才能到了某種高度。在那個高度上,滿江風月,盡入眼前。這種境界與踏上第一步梯子而不知道上面是什麼情形的迷惘惶惑是很不同的。」人的成長是個很艱難地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想要讓生活精彩,體驗幸福,就要一步一步爬越天梯,笑對生活,超越自我。
人活著,就應該有理想與抱負。我們要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讓平淡的生活注入愛的情愫,讓愛滋潤生命的心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面對一切挫折與失敗,才能象三毛那樣活出精彩人生,雖然短暫卻是永恆的。

⑵ 《撒哈拉的故事》 第三章 簡介 讀後感想 謝謝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我一直很喜歡這樣子的女子:隨性、勇敢、浪漫,可以義無反顧的奔向自己的夢想。正如三毛。

翻開她的撒哈拉,便如翻開一疊絢爛溫馨的畫片。貧瘠僻遠的沙漠在她的筆下披上一件美妙而新鮮的外衣,她總能製造那麼多快樂的事。

她用指甲油去替鄰居們補牙,她把維生素鈣片當作葯物送給患病的人們使用。她教他們用叉子吃飯,她把棺材木板拖回家去做成沙發。那樣一串一串使人哭笑不得的事情猶如油漆,給沙漠刷上一層五顏六色的彩妝。

事實上,她的生活是艱苦且多難的。少得可憐的水,一個月如果幸運會來那麼兩三次的電,丈夫長期在外工作的寂寞,以及初來乍到的不適應和貧窮。就像她自己所說:「生命在這片土地上頑強的蓬勃生長著。」她自娛自樂在黃沙漫天的沙漠,即使興致勃勃地偷溜出去尋找寶藏卻遇到登徒子的威脅,即使與鄰居的關系維系的自己都身心勞累,她仍然是有著力量將活力注入沙漠的。所有好的不好的都被她描述的幸福無比,這樣子的三毛。

也只有這樣的她,心亮如清泉,如風般我行我素,才能熱愛著並讓他人也熱愛著撒哈拉沙漠。她樂觀,堅忍,抱著新奇的眼光去探尋刺激,她一路旅遊那麼多的風景,然後用筆留給我們那麼多的風景。、

我想起當初她不顧朋友、父母的反對,那樣不容置疑地說:「我已經決定好去撒哈拉了。」我便覺得,她就是一股風,生性跟著目標跑。

也正是她這股風,給那炎熱的、閉塞的、物質精神皆缺乏著的撒哈拉大沙漠帶去了一陣涼爽,一片綠意。

1、內容,從中選一些有趣的事,談談感想
2、人物,作者或她的丈夫的性格談談感想,如上篇
3、寫作特色

⑶ (讀後感)流淌在沙漠里的愛--讀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讀後感)流淌在沙漠里的愛--讀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有感]砂子塘小學:(讀後感)流淌在沙漠里的愛--讀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有感作者:祝健群來源:黨支部發表時間:2008-4-25 0:02:32訪問次數:1130次最初吸引我閱讀《撒哈拉的故事》不是因為作家三毛,而是題目中的撒哈拉,(讀後感)流淌在沙漠里的愛--讀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有感。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兒時起就牽引著我,給我無限的遐想。記得阿拉伯語對"撒哈拉"的解讀是"大荒漠":廣闊、孤寂、貧窮與落後。可翻開書籍,品味著三毛的《沙漠中的飯店》《白手起家》《懸壺濟世》等18個故事,感受到的並非像阿拉伯語解讀的一樣,字里行間反映著大沙漠獨有的地形地貌與風土人情,猶如走進一幅充滿異國風情的畫卷。這一切更讓我心馳神往,竟然產生一種踏著三毛足跡重遊的強烈沖動。濃情穿梭在三毛清新、細膩而風致的文字里,一種情愫在縈繞,一種愛意在流淌,一種震撼心靈的人性美開始浸潤…一、對大沙漠的熱愛三毛是個眷戀沙漠生活的女子,貧瘠廣漠的大沙漠在她眼中充滿了無窮的誘惑。她勇敢地拋棄了繁華的都市生活來到大沙漠,迎接她的是黃沙滾滾、風聲嗚咽的惡劣環境,水源奇缺、物質匱乏。還有那置於大墳場的破舊沙土房:狹窄簡陋,沒有傢具,沒有床,頂上還有一個大窟窿…,但是這一切難不倒三毛。她和荷西一頭扎進去,甚至將生命中最神聖、最憧憬的婚禮也"搬"到了沙漠。在艱難的日子裡,她和荷西動手設計房子,買石灰水泥糊牆、補窗戶,用裝棺材的外箱改做傢具,到垃圾場拾汽車外胎自做"鳥巢"式的坐墊,巧用鐵皮和玻璃自製風燈,用沙漠麻布縫制彩色條紋窗簾…,積極樂觀地一步步建設著充滿情趣的"沙地城堡",三毛說"在一年以後,已成了一個真正藝術的宮殿"。與此同時,三毛也盡一切可能走進浩瀚的沙漠探尋她真實的面目,她用相機拍下極荒僻地區游牧民族的生活,隨身帶著葯箱為貧窮落後的撒哈拉威人義務診治,並將日用品等送給當地的人們…作為第一位涉足大荒漠的東方女性,她以東方女性不常見的瀟灑和詼諧,以中國人特有的廣博與俠義的精神傳播著現代文明。同時,她也以現代文明的角度觀看古老文明與沙漠舊俗,並生動地記錄著她在沙漠的所見所聞所感。她在《沙漠觀浴記》描述了撒哈拉人的骯臟、奇異生活習俗。由於沙漠缺水,她們三四年才洗一次澡,洗澡的方式聞所未聞,用石片刮掉身上的污垢,還用海水灌腸,讓人真實地感受到沙漠環境的惡劣與生活方式的落後,也為作者三毛在沙漠的生活捏了一把汗。二、對撒哈拉人的關愛在三毛的18個故事裡,在她質朴的筆下,我感受到的是那恆久不變的愛,她愛每一個人,也愛沙漠中的一草一木一沙。盡管周圍那些三年才洗一次澡的鄰居們面對這個"異鄉者"不慷慨,也不友好,甚至不可理喻:小孩經常找他要錢,借東西不還,甚至連吃飯的餐具、叉子都要借她的…。但是她還是友善地對待每個人,為他們提供幫助,傳遞著來自異鄉現代人的溫暖,讀後感《(讀後感)流淌在沙漠里的愛--讀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有感》。故事《搭車客》中,三毛在炎熱的正午,掉頭再回沙漠,為的是接出那個不肯放棄自行車的男孩;《啞奴》里,三毛和荷西對啞奴如朋友,忍受著鄰居們的冷眼,盡自己所能一次又一次地幫助啞奴,可終究擺脫不了啞奴被賣的結局。三毛只能無奈地以她犀利的筆觸揭露奴隸主的富有、兇狠和陰險,控訴著社會的不平等。三毛還在家裡開辦免費的女子學校,教婦女們數數、認字,傳授一些衛生常識,盡管那些不受規矩,不愛學習的"學生們"將家裡弄得臟兮兮,她也熱情地包容著。三毛和荷西以熱情與慷慨贏得了鄰居們的信任,在沙漠居住一年半後,他們開始與當地居民互動起來:荷西成了鄰居電器的修理匠、木匠與泥水匠;三毛則成了代書、護士、老師與裁縫。三、夫妻之間的摯愛閱讀這部故事集,三毛與荷西的愛情也讓人羨慕不已。他們牽手在沙漠的艱難歲月里,相互支撐,彼此尊重,同舟共濟,演繹著夫妻間真摯而可泣的愛情故事。"知三毛者,荷西也"。三毛崇尚精神生活的,特別熱愛大自然的天然傑作,荷西竟然煞費苦心地為她找來一副完整的駱駝骨架,並將作為新婚禮物。這樣的舉動讓人驚詫,同時也深深打動著讀者的心。登記結婚時,三毛一襲藍裙,草帽上插著一把香菜,任由荷西牽著她的手,溫情地行走在風中的沙漠里,充滿著浪漫與甜美…貧瘠的沙漠,簡單的家庭生活,在樂觀的三毛筆下呈現生趣:窄小的家是他們"沙漠中的飯店",荷西上班回家,三毛親自下廚做菜,還將普通的菜餚冠以美名:"粉絲煮雞湯"稱作"春雨",引得憨厚的荷西接二連三地要吃,還驚嘆中國美食的浪漫;她將"粉絲、菠菜和肉絞碎放在一起做餅餡",讓荷西誤以為是用昂貴的"鯊魚的翅膀"做餡;三毛將紫菜包成飯團,吃得津津有味,卻捉弄荷西說是復寫紙,嚇得荷西擔心她會中毒…真是樂不可言。生活在沙漠的日子裡,既有苦中作樂的溫馨時刻,也有驚濤駭浪的生死考驗。故事《荒山之夜》里,三毛和荷西遊歷沙漠駕車撿化石,不幸迷路,更糟糕的是荷西身陷泥潭,無法脫身,面臨危險。這可急煞了三毛,她到處找繩子和木板,但四周一片荒蕪,只有沙和小石子。暮色開始降臨,氣溫很快下降,凍得發抖的三毛,好不容易找來"救兵",卻"引狼入室"差點受侮辱。機智脫險後的三毛看著已經凍僵的荷西,情急之下用千斤頂將車子搖起,干著天地下女人不敢乾的事--拆掉輪胎,撕開自己的裙子,將碎片系成繩子,硬是把瀕臨死亡的荷西救了出來,奏響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生死戀歌"。三毛就是這樣以極大勇氣和靈明智慧行走在沙漠里,留下了一個個生動、浪漫、離奇的故事。她猶如開在沙漠里的繁花,到處綻放美麗,將生命高高舉在塵俗之上,那份濃濃的愛流淌在沙漠里…我舉目望去,無際的黃沙上有寂寞的大風嗚咽的吹過,天,是高的,地是沉厚雄壯而安靜的。正是黃昏,落日將沙漠染成鮮血的紅色,凄艷恐怖。近乎初冬的氣候,在原本期待著炎熱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轉為一片詩意的蒼涼。--三毛《白手起家》〔(讀後感)流淌在沙漠里的愛--讀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有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⑷ 求 撒哈拉的故事的立意加感想!!!!!!!

我是在初中開始看三毛的書的,說來也挺搞笑的,是被同學逼著看的。因為當時一直看的都是那種口袋書,被好友說沒品味,她就介紹我看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一開始蠻不情願的,以為會很枯燥很無聊。誰知,看了之後,竟被三毛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
三毛的文字從感覺上讓人覺得很舒服,就像一陣微風吹過,有一種清爽的感覺,卻不留痕跡。我一直都很排斥那種用華麗的辭藻堆積起來的文章,覺得都只是一些花拳綉腿,華麗但沒有實際的意義,印象中,真正的好文章即使只是用最平淡的文字也能讓人感受到作者心中的波瀾壯闊。 《撒哈拉的故事》給人的感覺正是如此!!
《撒哈拉的故事》描述的是三毛與荷西在沙漠里的所見所聞,記載了他們多姿多彩的經歷,從中讓我深切地體會到了三毛的樂觀、熱情、快樂的心境。 其包含有《沙漠中的飯店》、《結婚記》、《懸壺濟世》、《娃娃新娘》、《荒山之夜》、《沙漠觀浴記》、《愛的尋求》、《芳鄰》、《素人漁夫》、《死果》、《天梯》以及《白手成家》這些篇章。
在《沙漠中的飯店》中,三毛與荷西間的妙語讓人忍俊不禁,尤其是荷西無意發現三毛藏的所謂的「喉片」-----豬肉乾很好吃後,竟像小孩子一樣偷了一大瓶送給他的同事,弄得那些口饞的同事一見三毛就不停的故意咳嗽,想再騙豬肉乾吃,還包括回教徒在內!最後,當三毛用小黃瓜代替筍做的「筍片炒冬菇」令荷西的老闆稱贊時,我也跟著樂了起來。 「狡詐」的三毛!!
《結婚記》顯示了公證結婚的隆重與簡潔,字里行間,流露出了新娘為只有一個「駱駝頭骨」作結婚禮物和「走路去結婚」的幸福和自豪。「駱駝頭骨」作結婚禮物,常人會覺得不可思議,其實,這卻恰恰顯示出了三毛獨特的性格!獨特的三毛!!
《懸壺濟世》主要是說三毛做醫生,給鄰居看病的故事。一次又一次,三毛用她奇異獨特的方法,或是用中國葯書上的老法子,給當地人治好了病。甚至有一次,三毛「改行」 做牙醫,用指甲油來補人牙齒,而且確實補得那幾個不肯去醫院的病人牙齒都不痛了,足可以咬東西。這件事荷西知道後,「嚇得全部頭發刷一下完全豎起來,像漫畫里的人物一樣」,又足以體現出了三毛聰慧調皮的性格.調皮的三毛!!
《娃娃新娘》則是整本書中,給我震撼最強烈的一篇文章。它講述了撒哈拉沙漠的一個風俗,就是新娘坐迎親的車時要被車上的男人一直毆打到男人家,而且說:「結婚不掙扎,事後要被人笑的。這樣拚命打才是好女子」。不僅如此,結婚初夜,竟然還公然用暴力奪取一個十歲小女孩的貞操!真的是很令人氣憤,真是不公平啊!憑什麼男人就有權可以霸佔女人,把她們作為自己的玩物?女人又憑什麼要屈服於男人,失去自己的尊嚴?這一切聽起來真是荒唐!撒哈拉人以胖為美也就算了,這只是觀念上的不同,可是男尊女卑這難道也可以算作是單純的觀念的差別嗎?時代是進步的,大概撒哈拉的簡單生活並沒有被影響到,可是終有一天,女人不會再受到壓迫!從這篇文章可以看出三毛是非常痛恨這個風俗的,體現了三毛是一個個性非常獨立的女性!獨立的三毛!!
《荒山之夜》中,荷西差點死掉了。看這一個故事的時候,我真是感到身臨其境,被當時的緊張、恐懼的氣氛所打動,也感染了三毛當時的那種恐懼心理,與她同急、同憂、同喜……呵呵,三毛的文字渲染力真是非凡啊!
《沙漠觀浴記》三毛離奇的遭遇讓我捧腹大笑;《芳鄰》里那些鄰居的行為讓我又好氣又好笑;《素人漁夫》中荷西和三毛「用十二倍的價錢在吃自己賣出的魚」,而後賣魚的收賬單又被洗衣機泡爛,真如同看到他們「又哭又笑」;《死果》則介紹了十分厲害的「靈異」 現象,「這種符咒的現象,就是拿人本身健康上的缺點在做攻擊,它可以將這些小毛病化成厲鬼來取你的性命」看得有些恐怖;《天梯》又描述了三毛考駕駛執照的有趣經歷……一個個故事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了讀者面前,其中也可以看出三毛對撒哈拉的熱愛。
讀完《撒哈拉的故事》之後,我看到了一個廣闊美麗的撒哈拉沙漠,看到了一個快樂的三毛,看到了三毛的美:想像的美、有趣的美、真誠的美、燦爛的美、豐富的美、深情的美、憂傷的美、懷舊的美……說不完也說不盡,我很奇怪那些再普通不過的字眼經三毛一組織竟會有如此的美。
三毛,一朵開放了的沙漠之花,沒有任何一種花足以形容她的光彩。始終相信,三毛是最真、最純粹的!是最自由、最美麗的!
三毛,感動人的三毛!!

⑸ 《撒哈拉的故事》好段摘抄、評價、感悟

《懸壺濟世》這一節主要是說三毛做醫生,給鄰居看病的故事。一次又一次,三毛用她奇異獨特的方法,或是用中國葯書上的老法子,給當地人治好了病。甚至有一次,三毛「改行」 做牙醫,用指甲油來補人牙齒,而且確實補得那幾個不肯去醫院的病人牙齒都不痛了,足可以咬東西。這件事荷西知道後,「嚇得全部頭發刷一下完全豎起來,像漫畫里的人物一樣」,又足以讓讀者感受到荷西當時的驚嚇。
在《荒山之夜》中,荷西差點死掉了。看這一個故事的時候,我真是感到身臨其境,被當時的緊張、恐懼的氣氛所打動,也感染了三毛當時的那種恐懼心理,又與她同急、同憂、同喜……
《沙漠觀浴記》那主人公離奇的遭遇讓我捧腹大笑;《芳鄰》里那些鄰居的行為讓我又好氣又好笑;《素人漁夫》中荷西和「我」「用十二倍的價錢在吃自己賣出的魚」,而後賣魚的收賬單又被洗衣機泡爛,真如同看到他們「又哭又笑」;《死果》則介紹了十分厲害的「靈異」 現象,「這種符咒的現象,就是拿人本身健康上的缺點在做攻擊,它可以將這些小毛病化成厲鬼來取你的性命」看得有些恐怖;《天梯》又描述了三毛考駕駛執照的有趣經歷……一個個故事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了讀者面前,其中也可以看出三毛對撒哈拉的熱愛。但是,在《娃娃新娘》中又可見三毛對撒哈拉當地風俗的無奈,對姑卡的同情。
整本書以《白手成家》作結。《白手成家》記敘了三毛來到撒哈拉沙漠到她與荷西一步一步終於建成了「沙地的城堡」——他們美好的家。這一過程充滿挫折,但最終他們的住所還是由「那個灰暗的中間有個大洞的小屋子」到「沙漠中最美麗的小屋」,讓我感受到了白手成家的艱辛和成家後的快樂。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