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禮貌的小故事作文

關於禮貌的小故事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1-18 15:20:29

⑴ 有關我國領導人禮貌的故事作文

毛澤東非常喜歡游泳,可以說一輩子堅持游泳。
韶山沖,毛澤東家門口有兩個水塘,這是毛主席小時候經常游泳的地方,打水仗,游泳,曾給他無窮的樂趣。
在第一師范上學時,學校前面就是小面很寬的湘江,更是游泳的好地方。每年5月到10月,毛澤東和幾個同學幾乎每天都到湘江游泳,還橫渡湘江。到了冬天,許多人都不敢下水,毛澤東和幾個夥伴還堅持冬泳。1918年3月,游泳家,上海《教育雜志》主編李石岑來長沙,毛澤東還專門請他到湘江水中教授游泳技術。當時,毛澤東還寫過一首有關游泳的詩,可惜已經失傳,只留下了兩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到了七十歲,毛澤東還橫渡長江,真了不起。
風浴,雨浴,日光浴,空氣浴,也是毛澤東喜愛的運動。從第一師范前面過了江就是嶽麓山,這是毛澤東和夥伴們進行風浴、雨浴、日光浴、空氣浴的好地方。他們游過湘江,躺在烈日照射的沙灘上伸展開身子進行日光浴,遇到暴風雨,他們不去躲避,反而在大風大雨中奔跑呼叫,這叫風浴和雨浴,登上山峰,迎風高歌,這叫空氣浴。
野外露宿。毛澤東經常邀集幾個同學到妙高峯君子亭和嶽麓山、愛晚亭附近露宿。他們盡情的遊玩,盡情地高談闊論,夜深人靜了,他們分散開在枯柴雜草中露宿。 有一天早晨,幾個遊人看到廟旁露宿著一個人,頭腳都用報紙蓋著,因為夜裡蚊子多,遊人吵醒了露宿的人, 收起報紙就走開了,這個人就是毛澤東。
毛澤東經常與同學結伴長途步行鍛煉身體,他曾和蔡和森步行考察洞庭湖周圍的農村和肖子升到湘中五縣游學,步行數百里。
毛澤東不僅自己刻苦鍛煉身體,還帶動組織同學們參加各種體育鍛煉,他擔任學校學友會總務兼研究部長時,就組織過游泳,有百餘人參加。毛澤東當時還寫過一篇研究體育的文章叫《體育之研究》,對體育運動進行深入的探討,把身體喻為"載知識之車","寓道德之舍"。他還提出強國必須重視體育,成才必須德智體全面發展。
全國解放後,毛主席仍然非常重視體育。在他的領導下,我們國家專門成立了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並親自題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
以上我們簡單介紹了毛主席刻苦鍛煉身體的幾個小故事,同學們聽了以後,也要從小好好鍛煉身體,將來才能為實現小康,建設國家做貢獻。
最後,我想引用毛主席的兩段談話,說明他老人家是多麼重視體育鍛煉,我們要好好學習。
毛主席在和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談話中有這樣一段:
我們也熱衷於鍛煉身體。在寒假裡,我們徒步爬山越野,繞城涉水。如果下雨,我們就脫去襯衣,稱為雨浴,烈日炎炎時,我們也脫去襯衣,稱為日光浴,在春風里,我們大嚷大叫,稱之為一項新運動項目"風浴"。寒霜降臨時,我們露宿野外,甚至在十一月份到冰冷的江中游泳。所進行的這些活動都美其名曰"鍛煉身體"。也許這么做有助於練就一副強健的體魄。日後,我在南方的轉徒征程,以及從江西到西北的長征中,極其需要這樣的一副體格。
1951年,毛主席在接見湖南的幾位教育界人士時,也談到進行體育鍛煉的好處。他說:"我認為有志參加革命的青年,必須鍛煉身體,不去鍛煉身體的人,就不配談革命。大家不是讀過《紅樓夢》嗎?《紅樓夢》中兩個主角,我看都不太高明。賈寶玉是闊家公子,飲食起居都需要丫頭照料,自己不肯動手;林黛玉多愁善感,最愛哭泣,只能住在大觀園的潚湘館中,吐血,鬧肺病。這樣的人,怎麼能革命呢?你們辦學校,不要把我們的青年培養成賈寶玉和林黛玉式的人。
我們不需要這樣的青年,我們需要堅強的青年,身體和意志都堅強的青年。

⑵ 求文明禮儀小故事帶給我們什麼啟示這類作文,快快快

你們也許會看到一些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旁若無人地坐在公交車的老弱病殘席上;也許會聽到兩個高談闊論的時髦姑娘,如何興高采烈地發出「他*的」之聲;也許會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揚長而去的情況。每當你看到這一切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這與我們物質文明的發展是多麼不相稱!但是,當前社會上仍然有些人對於這些不文明禮貌的行為不以為恥不以為怪,並且為之辯護說: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難道這真的是區區小事嗎?我們要向有這種思想的人大喝一聲:「你們錯了!如果任其這樣發展下去,那麼文明何在?禮貌又何在呢?」
我們偉大祖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十分注重文明禮貌。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禮待人的故事至今還被人們廣泛傳誦,「融四歲,能讓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毛澤東是上個世紀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從小養成了對長輩有禮貌的美德,後來當了國家主席,仍然能以禮待人。一九五九年,毛主席回韶山,曾專門邀請親友的老人吃飯,毛主席給老人敬酒,老人們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賢,應當應當!」由此可見,文明禮貌是多麼重要。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學識都重要。我們共同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文明禮貌地處事待人,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必修的一課。因此,我們一定要養成講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為了做一個講文明禮貌的社會小標兵,我們要養成哪些習慣呢?比如說,你在公共汽車上,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請先說聲「對不起」;別人幫你做了事,要對別人道一聲「謝謝」;在校內外,見到老師要熱情打招呼問好;吃飯時,要把最舒適的座位讓給長者,等等,這些都是講文明禮貌的起碼要求,有了這些習慣,才算具備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質。但這些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逐漸養成。 那麼怎樣才能養成講文明禮貌的習慣呢?首先要重視自身的道德修養。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對別人、對社會是有益還是有害,要有一個衡量的准則,我們通常把這種衡量和指導人們思想、行為的准則,叫做道德。而禮貌與道德是互為表裡的。禮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禮貌的內涵,因此,我們要認清哪些是我們應該做的,哪些是我們不應該做的,以此來規范我們的行為。其次,採取一些有效措施,來培養習慣。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在放置著「不準踐踏草地」、「請您足下留情」告示牌的公園里、綠化帶中,照樣有人踐踏青草。光靠布置告示來提醒,對有些人看來是無效了,他們對這些告示倒不一定是故意違反,因此,在沒有養成好的習慣的時候,採取一些強制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建設祖國的主力軍,共同擔負著創造物質文明的重要使命,更擔負著創造精神文明的神聖職責。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做一個文明人,心中牢記文明禮貌
文明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哪怕是一個手勢、一句話語。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文明的行為。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像這種講文明、有禮貌的小故事,在我們身邊可謂是數不勝數的!

一天晚上,我正在房間里看書,突然聽到輕輕的「篤篤篤」的敲門聲。是誰?爸爸?他還沒回家呢!媽媽?她正在做家務呢!對了,一定是樓上或樓下的人家的敲門聲吧,我便繼續看我的書。過一會兒,又是一陣輕輕的敲門聲,隨即傳來:「小蓮,媽媽可以進來嗎?」啊,原來是媽媽!我趕緊喊道:「媽媽,快進來吧!」媽媽微笑著進了門。我不解地問:「你想進來就進來好了,干嗎還敲門呢?」媽媽看著我說:「你那麼認真的看書,我突然推門而入,會嚇你一跳的!」「嘿,媽媽,我膽子沒那麼小,我可不會被嚇著的!」「看你急的,最主要的是我這樣做那是對你的尊重,也是文明的表現呀!你說是不是?」媽媽笑眯眯地看著我。聽了媽媽的話,我覺得媽媽比平時更美了。聯想到平時我進出爸爸媽媽的房間都是長驅直入,我的臉紅了:媽媽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教育我,為我做榜樣啊!「好了,不打擾你了,做作業吧!」媽媽出了我的房間,又輕輕地關上了房門。
原來,一個小小的文明的舉動,會給人帶來這么多的快樂呀!如果人人都講文明,我們的社會該會多麼和諧、快樂呀!

⑶ 關於身邊的文明禮儀故事作文。開頭和結尾中間的盡量不需要。求急。最好100字至200字之間。

文明講禮抄儀是我國的優良傳統。也是作為中國人的必須條件之一。

文明讓世界更美好,我們每個人都要具備這種良好的習慣。文明說話,文明做事。文明就要講禮儀。

現在很多禮儀,我們都要遵守。任何事情都要講禮儀,講文明。這樣別人會以你做榜樣。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就會有更多的人講文明,講禮儀。想像一下,如果人人都講禮儀,講文明,世界就是一個文明講禮儀的世界,該有多麼美好啊!

講文明,講禮儀很重要。希望人人都可以做到。

⑷ 語言禮貌的作文300字說自己的故事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們都是自己故事裡的主人公,無論是乞丐還是殘疾人,無論是富翁大花板還是農民,他們自己都擁有自己的世界。
有一天我從網上看到一個感人的故事,是一篇作文,這個故事是發生在寫文章的作者的身邊的,雖然這個故事並沒有作者在內,但她還是很關心自己身旁的事情,讓我覺得這個作者一定是個很好的人。因為在自己的故事裡,只有主人公一個人的話,那就無聊沒意思了,沒有人關注到自己,沒有人來光臨你的世界,來到你的故事中,體會你,那這個主人公不是當得很沒意思?
正是因為有他人在自己的身邊,所有自己才會真正地成為主人公,一個成功的主人公。有別人注意在自己,故事才會生動、感人,自己的生活是真實的,是真實的故事,有別人進來,你才會顯得耀眼而閃爍在人群中。
我們的故事就好比一本故事書,沒有讀者來翻閱的話,那這本「書」又有什麼用呢。那麼,自己這個主人公不就在別人的眼裡低一等了,所以不能讓自己的故事和自己黯然失色,在人群里變成一粒塵土!

⑸ 文明禮儀小故事的作文兒怎麼寫400字的哦

文明禮儀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它可以表現一個人的道德修養,也可以增加人與人內之間的友誼。雖然只是一住簡單的容問候;一個不經意的眼神。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可是卻意義非凡。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文明行動。
星期六,我跟媽媽去圖書館借書。剛上公交車:車子裡面的人很擁擠。我好不容易擠了一個座位,就舒坦地坐了下來。這時一個老奶奶上車了。坐在我後面的一位叔叔立馬用報紙把自己的臉遮起來了。其實:他不想讓座。我正准備讓座,被我旁邊的一小女孩搶先了。她把老奶奶扶上座位,就自己站在旁邊。
小女孩還沒站穩:突然司機叔叔來了個急剎車,讓小女孩摔了一跤,這一摔就驚天動地了。乘客們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說她有愛心;有的說小姑娘要當心一點。這可說的那位叔叔心虛了。他把小姑娘連忙扶起來,座在自己的位置上。
不知公交車上誰帶了頭。對他們鼓起啦掌聲。這時我臉上火辣辣的,暗暗下決心要向小女孩學習。
文明禮儀從我做起:從人人做起:從一件小事做起,請大家齊心協力讓文明之花開篇每的人心裡。

⑹ 有關規矩,禮貌,尊重,的作文例子

規矩 觀望蒼穹,北雁南飛,定成一字人字,有規有矩,因此能抵南而禦寒;察看後土,行蟻繁雜,定各蟻嚴格分工,有規有矩,因而化渺為強力。因此,有規有矩方可成大方圓也

三國時期,曹操有次帶兵打仗,駐扎在一個鄉村中。他命令士兵們不準去踐踏莊稼,否則按軍法處置。不料他的馬突然受驚,跑到了田地里,踩壞了一大片莊稼。曹操二話不說,當場削掉了自己的頭發,士兵們大為震驚,從此軍隊里更加團結。試想若沒有這條規矩,大家都能踐踏田地,不但百姓會有所不服,曹操的威嚴也無從體現。最後這個團結就像沒有凝聚力的一盤散沙,很容易被顛覆。我們的班級也是一樣,若沒有班規,校規束縛我們的言行舉止,我們就會像脫疆的野馬般橫沖直撞,任意妄為,這樣的一個混亂的團體,後果不堪設想。

紅燈停,綠燈行

禮貌 宋朝的楊時非常喜愛學習。一個下雪天的中午,他和同學一起去找理學家程頤老師求教
程老師正在睡午覺,他倆就站在門外等候。
雪越下越大,為不打擾老師,仍耐心地等候在門外。
老師醒了。發現楊時倆人站在雪地里,忙叫他們進屋來,楊時趕忙向老師行禮、請教。

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

尊重
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里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某紐約商人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鉛筆推銷員,出於憐憫,他塞給拿人一元錢,不一會,他返回來,從賣筆那兒取出幾支鉛筆,並抱歉地解釋自己忘取筆了,末了說:"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東西要賣。"幾個月後,再次相遇,那賣筆人已成為推銷商,並感謝紐約商,"你重新給了我自尊,告訴了我,我是個商人。"

有個業務員曾說過這樣一個例子。他的工作是為強生公司拉主顧 , 主顧中有一家是葯品雜貨店。每次他到這家店裡去的時候,總要先跟櫃台的營業員寒暄幾句,然後才去見店主。有一天 , 他到這家商店去,店主突然告訴他今後不用再來了 , 他不想再買強生公司的產品,因為強生公司的許多活動都是針對食品市場和廉價商店而設計的,對小葯品雜貨店沒有好處。這個業務員只好離開商店。他開著車子在鎮上轉了很久 , 最後決定再回到店裡,把情況說清楚。
走進店裡的時候,他照常和櫃台上的營業員打過招呼,然後到裡面去見店主。店主見到他很高興,笑著歡迎他回來,並且比平常多訂了一倍的貨。這個業務員對此十分驚訝,不明白自己離開店後發生了什麼事。店主指著櫃台上一個賣飲料的男孩說:「在你離開店鋪以後,賣飲料的男孩走過來告訴我,你是到店裡來的推銷員惟一會同他打招呼的人。他告訴我,如果有什麼人值得同其做生意的話,就應該是你。」從此店主成了這個推銷員最好的主顧。這個推銷員說:「我永遠不會忘記,關心、尊重每一個人是我們必須具備的特質。

周恩來總理是一位極具風度的外交家。在一次會見中,周總理接待了一位從一個國力比中國要強盛得多的國家而來的領導人。在見面時,那位領導人竟然待著手套,主動要求與周總理握手。總理並沒有迴避,也沒有多言,而是應客人的要求,與對方握了手。正當那位領導人得意洋洋地認為,在中國的土地上成功地侮辱了中國的領導人時,周總理則不慌不忙地向身邊的隨從要了一條潔白的手帕,輕輕地擦拭著剛才握手的那隻手,然後,當著那位領導人的面,將手帕丟進了垃圾箱。周圍的人,無不為總理這得體而又強有力的回擊叫好。 尊重的故事還有很多,無論是為己還是為國,尊重都是一個人的最基本素質,也是最重要的素質。因為,尊重別人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

求採納

⑺ 有關禮儀故事的作文

■真誠友愛
真誠友愛是一種崇高的道德情感。因此,要樹立「心中有他人」的觀念,與同學友愛團結。同學之間要平等待人,相互尊重,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從團結的願望出發。平時遇見同學一定要打招呼。打招呼的方式很多,可以問好、點頭、微笑、招手或喊一聲名字等。要做到熱情、誠懇。用你的真誠去愛別人,必然會得到別人真誠的回報。
■相互尊重
每位同學都需要被他人關愛,被他人尊重。首先是尊重他人人格。譏笑、辱罵、給同學起綽號,不僅傷害同學的自尊心,還侮辱了同學的人格,是低級趣味很不禮貌和很不道德的行為。其次,要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每位同學的生活習慣是自幼養成的,是受家庭的教育和周圍環境的影響而潛移默化的結果。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就等於對他人人格的尊重。
■集體意識
每一個人都離不開集體,正像一滴水離不開浩瀚的江河大海一樣。因此,我們每位同學都要有集體意識。在集體生活中,要顧全大局,遵守規章制度,不可我行我素。在你付出的同時,也將會得到社會的尊重和他人的尊重。
■善於交談
交談是同學之間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交流可以增加同學間的了解、友誼和相互增長知識。同學們之間的交談應該注意一些問題:1、說話態度要誠懇謙虛,要語調平和,不可裝腔作勢。2、交談中力求語言文雅注意場合分寸。3、開玩笑,應注意,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不說。聽同學說話時態度要認真,不得輕易打斷別人的講話,要插話或提問應選擇適當的時機,若同學說得欠妥和說錯了,應在不傷害同學自尊心的情況下,懇切、委婉地指出。吵架、罵人說難聽話是一種無教養的行為及無禮的表現。
■借物還物
同學們經常在一起,難免相互之間借用東西,但是須謹記有借有還,即使隨便用一下別人的物品,也應事先打招呼,徵得他人同意。
■幫助他人
樂於助人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也是校園禮儀中不可缺少的內容。當有同學需要幫助時,應分清是非,弄明情況,如果是對的,應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助其一臂之力,忌視而不見、置之不理。如果要你弄虛作假,或者是違反校紀的事,就要有正確的是非觀,不可同流合污。自己需要幫助時不要強求別人,要學會換位思考多替他人考慮。盡量不給別人造成困難,甚至帶來麻煩。(北京禮儀學院院長校李檸)

一位母親正騎自行車帶著年幼的女兒迎面而來。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幹掉在地上。母親馬上停下車,輕聲對女兒說:「來,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說著便把孩子抱下來,倆人彎腰一起去撿地上的碎餅干。就是這一普通的一幕,不由讓人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不是嗎?無論這位母親,還是將來的孩子文明素質如何,在這一細節中已有了答案。

文明禮儀的故事:
1.團結友愛--心平氣和的劉銘傳
清廷派駐台灣的總督劉銘傳,是建設台灣的大功臣,台灣的第一條鐵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劉銘傳的被任用,有一則發人深省的小故事:當李鴻章將劉銘傳推薦給曾國藩時,還一起推薦了另外兩個書生。曾國藩為了測驗他們三人中誰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約他們在某個時間到曾府去面談。可是到了約定的時刻,曾國藩卻故意不出面,讓他們在客廳中等候,暗中卻仔細觀察他們的態度。只見其他兩位都顯得很不耐煩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劉銘傳一個人安安靜靜、心平氣和地欣賞牆上的字畫。後來曾國藩考問他們客廳中的字畫,只有劉銘傳一人答得出來。結果劉銘傳被推薦為台灣總督。
按語:沒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堅毅持久、克服萬難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甚麼偉大的事業。我們希望將來能有所作為,首先便須磨煉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2.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3.程門立雪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出自《宋史·楊時傳》:「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程門立雪」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楊時、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游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人們常用「程門立雪」的成語表示求學者尊敬師長和求學心誠意堅。

4.千里送鵝毛
「千里送鵝毛」的故事發生在唐朝。當時,雲南一少數民族的首領為表示對唐王朝的擁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
路過沔陽河時,好心的緬伯高把天鵝從籠子里放出來,想給它洗個澡。不料,天鵝展翅飛向高空。緬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隨從們勸他說:「已經飛走了,哭也沒有用,還是想想補救的方法吧。」緬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長安,緬伯高拜見唐太宗,並獻上禮物。唐太宗見是一個精緻的綢緞小包,便令人打開,一看是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詩曰:「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河失寶,倒地哭號啕。上復聖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唐太宗連聲說:「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這個故事體現著送禮之人誠信的可貴美德。今天,人們用「千里送鵝毛」比喻送出的禮物單薄,但情意卻異常濃厚

⑻ 求關於傳統美德的小故事的作文素材啊!!!!急

永遠的老師
——毛澤東尊師美德故事
作為新中國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不忘恩師的故事,更是給我們留下美談,做出榜樣.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寫好歷史的續篇,這樣才無愧於辛勤培養我們的老師,無愧於我們的偉大時代.
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卻始終尊敬自己的老師.1959年,毛澤東回到了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請韶山的老人們吃飯.毛澤東親自把老師讓在首席,向他敬酒,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意.
毛澤東青年時代聽過徐特立先生的課.當徐特立60壽辰時,他特意寫信向徐老祝賀.信中說:「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二——愛國愛民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明清之際愛國學者顧炎武的名言.
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實踐,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愛國愛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們光大和發揚這一優秀的民族傳統,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就會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強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林則徐禁煙
林則徐是清朝後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廣總督期間,由於清政府腐敗,英國強盜把一種叫鴉片的毒品,源源不斷的偷運進中國,毒害中國百姓.
林則徐面對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鴉片的危害.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則徐的建議,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負責禁煙.
1839年3月,林則徐來到廣州,禁煙運動迅速展開.6月3日,人們把繳獲的鴉片全部投進硝煙池.頃刻間,鴉片全部銷毀.林則徐為國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門硝煙的壯舉,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揭開了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第一頁.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三——謙虛禮貌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作為一種具體的行為來講,就是指人們在待人接物時的文明舉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禮貌.而禮貌的本質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和友善,這種心理需求,是超越時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個人如果只懂得禮貌的形式,卻沒有謙讓之心,那麼,他不會真正懂得禮貌,謙讓也是謙虛、平等的表現,是禮貌的重要內涵.謙虛禮貌包含著我們的祖先對自然文化的驕傲和自豪,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根本特徵之一——
七歲之師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幾歲啦?」孩子
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四——刻苦學習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勤奮讀書方面表現得格外突出.不論是善於治國的政治家,還是胸懷韜略的軍事家;不論是思維敏捷的思想家,還是智慧超群的科學家,他們之所以在事業上不同凡響,都是與他們從小的遠大抱負分不開的.俗話說:「有志者立常志,無志者常立志」,立志,貴在少年——
鐵杵磨針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
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終於成為有名的大詩人.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五——尊老愛幼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⑼ 賞識小故事作文怎麼寫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幾千年來,文人身上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自我和狂妄。或是恃才傲物,或是自命清高,或是孤傲不群,皆而有之。然而,擅於發現並學習他人長處,事之以禮,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
楚國音樂家俞伯牙,善彈,卻曲高和寡。遇樵夫鍾子期,善聽,能感悟伯牙心境。兩人成為「高山流水」般知音,遂結為兄弟。第二年,子期病死,伯牙摔琴謝知音,不再撫琴。知音的故事流傳數千年,已經成為惺惺相惜的「英雄識英雄」的典範。它向我們昭示,學會欣賞他人也是做人的一種至高境界,欣賞與被欣賞同樣是快樂的,成功的。
人們常用「伯樂與千里馬」的故事來闡釋善於發現人才的問題。然而,談得上欣賞的卻又是一回事。人才常有,發現人才也常有,但真正懂得欣賞的卻很少。欣賞是一種發自肺腑、源自靈魂的感覺,是心與心的交流,是「士為知已者死」的動力,絕非阿諛奉承、曲意逢迎所能及的。當然,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人才也不例外。知音的故事為我們詮釋了真正的欣賞,是必定能客觀對待他人的優、缺點,「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而改之」。
小時侯,《晏子使楚》的故事讓我懂得「橘生淮南為桔,橘生淮北為枳」的道理,明白「土壤」對人成長進步的作用,也讓我明白待人接物不可戴「有色眼鏡」,有時換個角度,也許另有一番景象。我們知道,每一個成功的人背後都會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也會有屬於自己的「貴人」,正由於他們在你奮斗、拼搏過程中,鼓勵你,支撐你,並欣賞你,讓你明白自己的個人價值,重拾信心,發揮出個人潛能,最終將成就你自己。相反,沒有人去欣賞你,發現你,那你可能會一直消沉下去。如果一定要說是金子就會發光的話,那麼也要有人去把它從不見天日的礦里開采出來,放到合適的地方才行!
學會欣賞他人必須要能胸有雅量,能閱人,能容人,放大他人優點,忽略他人缺點,這樣既能讓別人感覺自身價值,也能讓自己從中受益,這也是所謂的雙贏效益。欣賞他人大多是擅長發現「類已」的人,見賢思齊,因為他們覺得英雄所好略同。然而,真正懂得欣賞他人的人,也應當會欣賞「不類已」的人或者說是敵人,尊重對手,欣賞他們可敬之處,讓別人受寵若驚,才能蠃得別人的真正尊重。有時候,還能達到化干戈為玉帛的效果,談笑間矛盾灰飛煙滅,何來不痛快?而雞腸小肚容不了人,成不了事,最終也成就不了自我。

⑽ 文明小故事作文怎麼寫

我身邊的文明小故事可真不少啊!其中有一件事,直到現在還讓我記憶猶新,永遠也忘記不了. 那是有一天下午,我在上學的路上看 見一堆香蕉皮躺在環城西路的行人道上,這會給許多行人帶來不方便.我心裡想:平時老師讓我們做個文明的小學生,我應該要把香蕉皮拿起來放在垃圾桶里啊!可 是,如果我去撿香蕉皮的話,那就要遲到了啊!心裡猶豫不決.還是算了吧,我還是抓緊時間上學去吧!臨走時,突然聽到一個小妹妹稚氣的聲音:「媽媽,前面有 一堆香蕉皮,我把它們撿起來放進垃圾桶,不然行人會摔倒的.」媽媽說:「好的.」我回頭一看,一位小女孩從她媽媽懷里下來,她扎著一條長長的小辮子,穿著 一條粉紅色的裙子,大約五六歲.她走到香蕉皮前,撿起香蕉皮看了看環城西路的人行道,好像在想些什麼事情.她終於看到了較遠處的垃圾桶,邁著輕松的腳步哼 著小曲把小手中的香蕉皮放進垃圾桶,來回了好幾次.她撿得滿頭大汗,笑眯眯地朝她媽媽跑去:「媽媽,香蕉皮撿完了,我們回家吧.」看著眼前這一幕,我的臉 頓時紅了,真是讓我慚愧地無地自容了.可是她們離我越來越遠,漸漸地消失了,她們離去的背影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俗話說得好:「細微 之處見精神.」一個比我小的小妹妹居然比我懂事得...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