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一年級作文我與漢語拼音的故事

一年級作文我與漢語拼音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8 19:11:00

❶ 以"我和漢語拼音"為題寫一篇作文

我與漢語拼音
五歲時在幼兒園學前班我就開始認識漢語拼音了,課本上每個拼音字母旁邊都有張漂亮的圖畫,它們和拼音字母長的像極了!可那時我不知道老師讓我們學這些字母有什麼用。為了做個好學生,我認真的學習。很快,我就認識了漢語拼音。
後來,我上了一年級,又開始學漢語拼音了。哈哈!我早已學會了!可是這次老師不光要求我們會念,還要求我們會寫。剛開始我把字母寫的歪歪扭扭的,p和q還總是搞反。我就每天寫,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會念會寫漢語拼音了,也慢慢開始對它產生了興趣。可我還不知道學拼音有什麼用。
上了二年級,我們開始學漢語拼音查字法。我這才明白,漢語拼音原來有這么大的作用。我對漢語拼音的興趣更大了。從此我再也不怕遇到不認識的字了。每當我遇到不認識的字,我就查字典解決它,就這樣我又認識了許多生字,看課外書已經沒有問題了,也明白故事的意思了,看來漢語拼音的作用真的很大。
爸爸為了讓我了解更多的知識,給我買了台電腦,還裝上了寬頻,能上網了,這下可把我美壞了!我纏著爸爸給我找游戲玩。前幾天我每天晚上都玩兒小游戲,慢慢地我就覺得沒意思了。我又開始纏著爸爸教我上網。爸爸認真的教我使用網路找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很快就學會了。當我遇到不明白的問題時,我就在網路上用拼音輸入法輸上字,一點「進入詞條」就可以找到我要的東西啦,我告訴爸爸,看來漢語拼音的用處真是挺大的。爸爸說「以後你就會知道越來越離不開漢語拼音了。」很快,我自己就能用拼音輸入法在網路上找我喜歡的哆啦A夢、虹貓藍兔七俠傳這些動畫片了。
爸爸每周都和姑姑在網上用QQ聊天,我羨慕極了,我又開始用拼音輸入法打字和姑姑上網聊天,太有意思了!時間長了,我打字的速度也快了很多。原來找一個拼音字母我得在鍵盤上盯半天,現在閉上眼也知道每個字母在鍵盤什麼位置了。我纏著爸爸給我申請了個QQ號,我終於有自己的QQ號了,我的昵稱是虹貓2008。今年五一節那天,我上網時有個叫丁風風的大哥哥找我聊天,原來他是峰峰的,上小學五年級,他給我介紹了峰峰許多好玩的的地方,還歡迎我去峰峰玩呢!我也邀請他來邯鄲玩,不知不覺我們成了好朋友,我們聊得很開心!後來,我又在QQ上認識了許多小朋友,可好玩了!
漢語拼音用處很大,快來學習吧!

❷ 以"我與漢語拼音"為話題作文,怎麼寫

別看我現在運用漢語拼音很熟練,但我以往可不是這樣的,
我與漢語拼音
。以前的我總是不努力區分平舌音和翹舌音。直到一件事情的發生才改變了我學習漢語拼音的態度。請聽我講一講,這的確是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天,媽媽發現我考試中漢語拼音部分扣了很多分,於是對我說:「今天你想吃什麼,就在紙上寫出它的名稱,並且正確地註上漢語拼音,你就可以得到它。」我聽了心花怒放:哈哈,這回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媽媽鄭重其事地對我說:「你的拼音必須注得完全正確,稍有差錯,你就得不到想要的東西了。如果你想要食物的話,這頓食物寫錯了,必須等到下一頓寫對了才有得吃。」我自信地點點頭,
作文
《我與漢語拼音》。我馬上就寫了我最愛吃的「芝麻糊」,註上了拼音「zimahu」。我美滋滋地等待芝麻糊的出現。等呀等,一個小時過去了,還是沒看到媽媽端來芝麻糊。正在這時,爸爸悄悄走過來告訴我:「你這個「芝」的拼音寫錯了,應當是「」。「啊!」我恍然大悟,老師上課時還強調過的上海人很容易把「」讀成「zi」,唉!看來,我只能餓一頓了。早知如此我就早點認真學習漢語拼音。我越想越傷心,不由得哭了起來。「喬才真,你哭啥?」媽媽奇怪地問我。「沒飯吃了……」我含著哭腔說。從此以後,我就記住漢語拼音是我們中國人的根本,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漢語拼音。嘿嘿,現在的我是媽媽的漢語拼音老師,她總是在打字時向我求救:「哎,喬才真,那個字有沒有後鼻音?翹不翹舌?」哈哈!

❸ 關於我與語言文字、漢字拼音、普通話的作文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頒布的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注,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布該方案。1982年,成為國際標准ISO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採用漢語拼音。2008年9月,中國台灣地區確定中文譯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為採用「漢語拼音」,涉及中文音譯的部分,都將要求採用漢語拼音,自2009年開始執行。
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定:「《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范,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根據這套規范寫出的符號叫做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也是國際普遍承認的現代標准漢語拉丁轉寫標准。國際標准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寫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過的漢語拼音方案,被用來拼寫中文。撰寫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話讀法記錄其讀音。」

❹ 我和漢語作文四百字大全

今天是漢語拼音方案公布50周年紀念日。
可能是對拉丁字母天然過敏的緣故,小學一學漢語拼音我就學得稀里糊塗。第一次考大學,戴的「東風」牌手錶表盤上「東風」兩個字的漢語拼音幫助我至少得了1分,但兩次考大學,拼音這塊都沒得上滿分。參加工作以後,自學的是漢語言文學課程,文學史、文藝理論、古漢語都沒有問題,就是現代漢語中的語音部分成了攔路虎。記得現代漢語考試的頭兩天,仍就記不住那幾個韻母的我,在萬般無奈之下,採取強迫記憶法,用兩個晚上的時間把那幾個記了差不多20年也沒記住的韻母背了下來。還真不錯,現代漢語考試的語音部分基本沒丟分。但考完試沒過幾天,兩個晚上背下來的那幾個韻母就從記憶中消失了。其結果是,通過了現代漢語考試,而漢語拼音依舊還是不會。
不會漢語拼音實在有許多不方便。就拿查字典來說吧,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輯的《現代漢語詞典》應當是人們最常用的詞典,可恰恰因為《現代漢語詞典》在拼音檢索里沒加註同音漢字,讓我用起來會感到非常不方便。我學電腦比較晚,在選擇輸入法時,因五筆比較麻煩,一度曾想學習拼音輸入;但一番嘗試後自己發現,拼音自己好像真的學不會;沒辦法,只好走上了手寫之路。手機上的筆畫輸入法大概就是給我這號人開發的,4、5種筆畫就解決了復雜漢字的輸入,真是天才的想法;現在我在手機上用筆畫輸入漢字的速度已經相當快了。最近偶然碰上了谷歌開發的漢字拼音輸入法,沒看說明就試著用了一下,發現這是一款聯想功能非常強的漢字輸入法,漢語拼音不那麼過硬的朋友不妨一試。
漢字的注音從同音字注音、反切注音,到拼音字母注音,著眼的還都是中國人的漢字認讀,而到了採用世界通行的拉丁字母的漢語拼音方案的推行,才顯示了中國人把漢字、漢語推向世界的勇氣。從這個意義上說,漢語拼音方案的推行,讓漢語的世界化成為了可能; 漢語拼音方案在弘揚中華文化方面功不可沒。
在漢語拼音方案推行的過程中,漢字拼音化曾經被許多學者視為漢語的必然發展方向。但隨著計算機漢字輸入難題的被攻克,漢字拼音化的呼聲已經銷聲匿跡了。
漢字永遠不會消亡,漢語拼音方案的使命也仍將繼續。

❺ 我與漢語的作文

今天是漢語拼音方案公布50周年紀念日。 可能是對拉丁字母天然過敏的緣故,小學一學漢語拼音我就學得稀里糊塗。第一次考大學,戴的「東風」牌手錶表盤上「東風」兩個字的漢語拼音幫助我至少得了1分,但兩次考大學,拼音這塊都沒得上滿分。參加工作以後,自學的是漢語言文學課程,文學史、文藝理論、古漢語都沒有問題,就是現代漢語中的語音部分成了攔路虎。記得現代漢語考試的頭兩天,仍就記不住那幾個韻母的我,在萬般無奈之下,採取強迫記憶法,用兩個晚上的時間把那幾個記了差不多20年也沒記住的韻母背了下來。還真不錯,現代漢語考試的語音部分基本沒丟分。但考完試沒過幾天,兩個晚上背下來的那幾個韻母就從記憶中消失了。其結果是,通過了現代漢語考試,而漢語拼音依舊還是不會。 不會漢語拼音實在有許多不方便。就拿查字典來說吧,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輯的《現代漢語詞典》應當是人們最常用的詞典,可恰恰因為《現代漢語詞典》在拼音檢索里沒加註同音漢字,讓我用起來會感到非常不方便。我學電腦比較晚,在選擇輸入法時,因五筆比較麻煩,一度曾想學習拼音輸入;但一番嘗試後自己發現,拼音自己好像真的學不會;沒辦法,只好走上了手寫之路。手機上的筆畫輸入法大概就是給我這號人開發的,4、5種筆畫就解決了復雜漢字的輸入,真是天才的想法;現在我在手機上用筆畫輸入漢字的速度已經相當快了。最近偶然碰上了谷歌開發的漢字拼音輸入法,沒看說明就試著用了一下,發現這是一款聯想功能非常強的漢字輸入法,漢語拼音不那麼過硬的朋友不妨一試。 漢字的注音從同音字注音、反切注音,到拼音字母注音,著眼的還都是中國人的漢字認讀,而到了採用世界通行的拉丁字母的漢語拼音方案的推行,才顯示了中國人把漢字、漢語推向世界的勇氣。從這個意義上說,漢語拼音方案的推行,讓漢語的世界化成為了可能; 漢語拼音方案在弘揚中華文化方面功不可沒。 在漢語拼音方案推行的過程中,漢字拼音化曾經被許多學者視為漢語的必然發展方向。但隨著計算機漢字輸入難題的被攻克,漢字拼音化的呼聲已經銷聲匿跡了。 漢字永遠不會消亡,漢語拼音方案的使命也仍將繼續。

希望採納

❻ 漢字有什麼特點讀音還有那些字形,意義或是其他的總之就是漢字有啥特點,寫多點,我要寫作文

特點:有象形意義。漢字的性質與漢字的特點,這是涉及到整個現代漢字學教學內容的重要理論問題,可以說是現代漢字學的總綱,其後各章,從前後聯系看,都可以說是漢字的特點與性質的展開。我們說明漢字的各種屬性,分析認識漢字在字量、字形、字音、字序等方面的特點,其實就是從更細微之處進一步深入認識漢字的性質和特點。漢字的性質特點與漢字的屬性,前後其實是互相呼應的,因此,認識這個問題,對於整個現代漢字學內容的認識,就會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一、漢字的性質問題

說到漢字的性質,我們不能不說一說文字的性質問題。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書面上代表語言的符號,世界上有多種多樣的文字,可是從本質上看,從功能上看,其實都是一樣的,即都是輔助語言進行交際的工具。

文字是在有聲語言的基礎上產生並發展起來的,因此,語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先有語言,後有文字,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字。語言是文字元號所代表的具體內容,如果沒有語言,文字也就不可能存在。世界上任何一種符號,都是由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意義構成的統一體,文字作為記錄語言的符號,也不例外,也是由形式和內容兩個部分組成的。世界上有許多民族,至今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但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是只有文字沒有語言的,語言並不依賴於文字而存在。可見,語言的確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記錄語言,離不開語言。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文字體系,雖然記錄語言的方式不同,結構上千差萬別,但依附於一定的語言而存在的道理是一樣的。

因此,從本質上看,文字實際上就是一種符號系統,只不過這種符號是代表語言的,而且必須通過語言才能發揮作用。語言是一種符號,由形式和意義構成;文字也是一種符號,其構成也包括形式和意義兩個方面。雖然都是形式和意義構成,但它們的內涵是不一樣的,語言的形式是語音,文字的形式是書寫單位(筆畫或字母)構成的;語言的意義是一定的語音形式表示的內容,如普通話音「shu」表示的意義是「成本的著作」,文字的意義是所記錄的語言,具體地說是語言中的詞或語素,包括語音和意義兩個方面,例如漢字「書」這個書寫符號所代表的,不單是語音「shu」,也不單是「成本的著作」這個意義,而是語音和意義兩個方面。語言的語音形式和意義內容,在任何體系的文字中都是統一於一體的。世界上所有的文字,拼音文字也好,非拼音文字也好,記錄語言都是既要記錄語音,也要記錄意義,不存在只記錄語音或只記錄意義的文字體系。語言是語音形式和意義內容的統一體,文字既然是記錄語言的符號,當然要兩個方面都記錄下來,不可能剝離二者,那樣文字是不可能完成記錄語言的任務的,也不可能成為書面上代表語言的符號了。

世界上各種各樣的文字體系,按其記錄語言的方式的不同,一般可分為拼音文字和非拼音文字兩大類。拼音文字用一定的構字元號表示語言中的各個語音單位,符號的排列組合順序同所記錄的語言單位的實際讀音一致,所以能比較容易拼讀出來。非拼音文字的構字元號同語音聯系不緊密,從字形結構上看不出同所記錄的詞語的語音的聯系,只能一個一個死記,不能拼讀。

我們教材是按文字單位與語言單位的聯系情況來劃分類別的。文字基本單位的劃分,不同的文字體系是不一樣的,例如英文、法文、俄文等是字母,日文是假名,漢字是單字。語言的單位可分為語音層和符號層,在語音層可分音位(音素)和音節,在符號層可分語素、詞和句子三級。把文字的基本單位和語言的基本單位相互對應起來看,根據所記錄的語言單位的不同,一般把文字分為音素文字、音節文字和語素文字三大類。

音素文字是用字母記錄音素,即在記錄語言的時候,要把音節分析出輔音和母音音素,分別用相應的字母表示,閱讀時再把母音和輔音拼合為音節,是比較完備理想的拼音制度。音素文字的系統比較簡單,因為一般一種語言的音素,分析成母音和輔音只有幾十個,所以用幾十個字母就可以把語言記錄下來,音素文字適用於記錄音節結構類型多的語言,英語的音節結構就比較復雜,類型很多,據資料載,日本有關方面統計英語的音節不會少於8萬個,所以只能用音素文字記錄。現今世界上大部分文字都屬於音素文字。

音節文字用一定的字母記錄語言中的音節,符號和音節之間有固定的聯系,適合記錄音節類型比較少的語言,日文中的假名是音節文字的典型代表。

語素文字以單字記錄語言中的語素,字與語素基本上相互對應,語素文字最大的特點是字元多,由於要相互區別,又使得結構非常復雜,漢字就是典型的語素文字。由於語素文字著重於字形同語素意義的對應,不要求找共同的標准音點,因此特別適合記錄方言復雜,方言間語音差異大而語法規則一致、語素意義一致的語言。

三種文字和所記錄的基本單位對應如下:

音素文字――音素
音節文字――音節
語素文字――語素

漢字的基本單位是字,而每個漢字對應的語言單位,大體上是一個語素,所以,從文字單位同語言單位的對應關系看,漢字是語素文字。語素是最小的語音語義結合體。例如漢語的「祖國」是由「祖」和「國」兩個語素構成的。每個語素都有音和義:「祖」的音是zǔ,意思是先代;「國」的音是ɡuó,意思是跟「國家」相對。漢字的一個個的單字記錄的是漢語里的一個個語素,因此漢字是語素文字。漢語語素有同音的,也有不同音的。不同音的語素一般用不同的漢字來表示。例如漢語里的「人」和「民」是兩個不同音的語素,書寫時就用「人」和「民」這兩個不同的漢字。而同音語素也常常用不同的漢字來表示。例如"一、依、衣、醫、伊、銥、漪"這七個語素都讀yī,而書寫時用七個不同的漢字,從而在形體上把不同的語素區別開來。形態各異的漢字可以有效地區別同音字。

每個漢字除了有形體和讀音外,還有意義。這和英文字母、日文假名很不相同。語素是最小的音義結合體,是有意義內容的,因此,漢字記錄語素,它的音和義來自它所記錄的語素的音和義。例如我們用「書」這個字表示漢語里「書」這個語素,因為語素「書」讀shū,意思是「成本的著作」,於是漢字「書」就讀shū,意思就是「成本的著作」。漢字的形和它所表示的語素的音和義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形音義的統一體。漢語語素大多數是單音的,但也有一些是多音的。多音語素有的是連綿詞和疊音詞,例如「蜘蛛、琵琶、鞦韆、茫茫、漸漸」等;有的是是譯音詞,例如「吉它、巧克力」。記錄多音語素的每個漢字,只有形體和讀音,而沒有意義,必須幾個字合起來才有意義,因而不是形音義的統一體。這樣的漢字數量不多,不反映漢字的本質特點,不影響漢字是語素文字的論斷。

關於漢字的性質,歷來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比較典型的有表意文字、意音文字、詞素-音節文字(或語詞-音節文字)幾種說法。

漢字是表意文字,這個說法的出發點是漢字不限於同一種讀音掛鉤,從讀音看漢字缺乏體系性,而從意義角度看漢字顯得非常有規律性,而且字形結構反映了字義特點,例如「樺、桉、柳、桂、椅」等字以「木」表示字義類屬,體現出表意特點。不過,由於漢字經過隸變和簡化後,字形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字形結構與字義的直接聯系遠不如古代漢字那樣明顯,而且表意與否本身也是比較模糊的,所以近年來採用這種說法的已經越來越少了。如果說漢字絕大多數都有意義,因此從這樣的角度說漢字是表意文字也是可以的。

意音文字的說法著重於漢字80%以上都是形聲字這一客觀事實。但如我們教材分析的那樣,現代漢字中真正稱得上是形聲字的已經很少了,大部分形聲字或者意符不表意,或者音符不表音,從現代漢字的角度看,這樣的字不應該再當作是形聲字,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形聲字不多,到底有多少,筆者尚沒有看到這方面的確切資料,但比較肯定的數據是,現代形聲字,音符和字音完全相同的只有全部形聲字的20%,如果這20%的形聲字再用意符和字義的聯系情況加以考察,估計又得排除一些形聲字,這樣所剩就無幾了。由此可見,把漢字稱為意音文字並不合適。

也有人將構成漢字的符號分為意符、音符和記號三類,而根據符號所能表示的語言結構層次來看,漢字有些字元只跟語素這個層次聯系,有些字元則起音節符號的作用,因此把漢字看作是語素-音節文字,而且認為這個名稱適用於古代漢字和現代漢字。不過,音節文字現在一般專指拼音文字的一種,用來指稱漢字容易引起混淆。盡管漢字是代表音節的,但是其結構中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專職的表音成分,因此用音節文字這種名稱是否合適值得斟酌。

以上種種說法,大家可以了解,也可以深入研究。但從我們課程的教學實際出發,弄清楚漢字是語素文字的立腳點,能作必要的解釋說明就可以了。

二、漢字的特點

漢字有六個方面的特點,這些特點,有的是優點,有的是缺點。

(一)漢字和漢語基本適應。

漢字和漢語相適應,主要是漢字的單音節形式和漢語的語素的單音節形式比較一致,用漢字記錄漢語語素往往有一種對應的關系。漢字和漢語基本上相適應,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領會:

第一,一個漢字代表音節,一個語素基本上也是一個音節,因此漢字和語素是相對應的,用漢字記錄漢語語素非常合適。不過,漢字同語素對應,並不是說漢字與語素相等,仔細分析一下,其實漢字和語素之間的關系也是比較復雜的,畢竟漢字是文字單位,而語素是語言單位。漢字和語素間的復雜關系表現在,一個漢字可能表示幾個不同的語素,如「米」表示大米的米和表示長度單位的米,「站」表示「站立」或「車站」的意義;也可能是幾個漢字表示一個語素,像外來詞「沙發、吉它、馬來西亞」等是受外來詞讀音的影響用漢字轉寫,其中的漢字沒有獨立的意義,這樣的詞語可以不考慮,漢語傳統中還有一些聯綿字,都是幾個漢字記錄一個語素的,如「窈窕、鞦韆、琵琶、蜘蛛、猶豫、躊躇」等。當然,大部分漢字是一個漢字表示一個語素的,如「山、河、燈、人、看」等。

第二,漢語是沒有形態變化的語言,語法意義、語法關系主要通過詞序和虛詞表示,而不像印歐語那樣要用音素表示形態變化,所以漢語的特點決定了它用漢字記錄是合適的。比如英語的動詞do(打)有doing、did、done等形態變化,一個詞(尤其是動詞)的詞形在不同的句子中是不一樣的,其音素要發生變化,這樣的語言用音素文字記錄比較合適,而動詞類似的含義,漢語是用一個個獨立的語素(詞)「正在、曾經、已經」等表示的,這種變化用寫法固定的漢字記錄就比較合適。又如英語的復數要在名詞後加詞尾s表示,這個語素也是在詞內部增加音素(即內部屈折)顯示出來的,而漢語,復數是增加一個語素「們」表示,非表人名詞主要在前面加數量詞體現,不是在詞內部發生變化,這種情況用一個獨立的漢字表示就非常方便,而把漢字用來表示類似英語那樣的形態變化,就會困難重重。

漢字與漢語相適用,我們可以通過漢字借用來記錄朝鮮語、日語的情況反證。日本、朝鮮曾經先後借用漢字記錄自己的語言,但是由於這兩種語言與漢語在語法規則上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漢字只能記錄它們中的固定的部分,而對於有形態變化的部分,寫法固定,不能分解的漢字簡直一籌莫展,所以日語、朝鮮語用漢字記錄不完全合適,需要用字母表示形態變化的部分,正因為如此,朝鮮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了諺文,日本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了假名。而且歷史上,漢字曾經被周邊的少數民族借用,但是並沒有被直接借用來記錄本民族語言,而是在其基礎上加以改造,使之適合自己民族語言的需要,例如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等。

第三,漢字記錄漢語可以非常有效地區別同音詞。漢語音節結構簡單,聲韻母配合只有400來個音節,聲韻調配合只有1200多個音節,加之詞形簡短,以雙音節詞為主,單音節詞依然十分活躍,可以說是漢語語匯的基礎,這樣同音語素和同音詞就非常多,很容易混同,而形態各異的漢字就起到了分化同音詞的作用,所以漢語同音詞雖然很多,但用漢字記錄,在書面上就把同音詞巧妙地區別開了,這是拼音文字所做不到的,例如「公式-公事-攻勢-宮室-工事」、「形式-形勢-行事」、 「國是-國事-國勢」、「期中-期終」等同音詞,口頭上說出來,語音完全一樣,很容易混同,可是書面上用漢字記錄下來,形體各異的漢字很自然就把它們區別開來,根本就沒有混同的可能了。下面我們看幾組讀音完全相同而字形各異的漢字,對漢字的這種區分同音詞的作用就一目瞭然了:

ju(陰平):居、鞠、拘、狙、疽、駒、苴、掬、琚、趄
shi(去聲):是、市、式、事、示、視、世、勢、適、試、室、蝕、誓、逝、柿
li(去聲):力、立、瀝、嚦、例、利、里、粒、勵、笠、歷、莉、荔、栗、麗、隸
yi(去聲):意、義、藝、易、翼、異、奕、翳、億、抑、屹、役、逸、肄、臆、誼

上面4組漢字,每組聲韻調完全相同,可是漢字字形差別非常大,這樣就非常方便地把不同的語素區別開來了。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曾經利用漢字的這個區別功能,用聲韻完全相同的漢字編寫了一個《施氏食獅史》的故事,抄錄在這里供大家欣賞: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假如用拼音文字記錄這些語素,按拼音文字的規則,讀音相同的語素,其字形也應該相同,那這些語素就根本無法從字形上區別開來。漢字從古代的表意字發展到形聲字,為什麼沒有再進一步跨進拼音文字的行列,這同漢字的這個有效區別同音詞的功能不無關系,而且這也是不少人反對漢字改革,反對漢字拼音化的一個重要的理由。的確,拼音文字從目前看是無法解決漢語同音詞問題的。

第四,現代漢語方言眾多,語音上的差別很大,但是由於各個方言的語法系統和詞彙系統一致性比較突出,用漢字記錄漢語,書面上起到了溝通方言的作用,同樣的詞語,雖然各地發音不同,但大都用同一個漢字記錄,所以大家都看得明白清楚,所以漢字具有很好的溝通方言的作用,而拼音文字就難以適應漢語方言分歧的特點。漢字在維護漢語的統一,避免漢語分裂成不同語言方面,可以說功勞赫赫。在歐洲,許多不同的語言,互相之間的差別比漢語方言之間的差別要小得多,但它們是不同的語言,而漢語各地方言,雖然差別較大,但是用統一的漢字記錄,才沒有進一步分裂,而且也因為漢字的維系作用,誰也不會認為漢語的方言是不同的語言,雖然西方一些語言學家把漢語的一些方言看作是不同語言(參見哈特曼、斯托克《語言學與語言學詞典》),但這種觀點不可能得到我們的認同。

(二)漢字是形音義的統一體。

因為漢字所記錄的是語素,而語素是音義的統一體,每個語素既有聲音又有意義,加上漢字的形體,所以漢字是形音義的統一體。一個漢字,它可能代表好幾個語素,可能表示好幾個音節,但是獨立地看,每個漢字必定是表示一個音節的,必定是表示一個語素的,而且必定是有形的,所以漢字是形音義三位一體的,是形音義的統一體,三者之間密不可分。這一點與音素文字和音節文字是很不相同的,例如英文的字母a、b、c、d、e等,日文的あ、い、う、え、お等,它們有形體,有自己的讀音,但是沒有意義,因此不是形音義的統一體,因為它們記錄的是語言中的音素、音節,沒有獨立地和語素對應,因此單獨看都是沒有意義的。

正因為漢字的這個特點,所以我們初學漢字有一定困難,但是如果學習了一定數量的漢字以後,進而學習詞就不困難了,例如我們學習了「電」字,可以和別的有意義的漢字組成「電話、電燈、電線、電視、電影、電流、電機、電表、電動」,而對這些個新詞,我們基本上不用重新學習記憶,很容易理解掌握,因為我們學會了一個一個的漢字,實際上就等於學會了一個一個的構成詞的語素,掌握了這些構詞成分的形、音、義,再來學習理解這些個詞語,自然就非常容易了。反觀音素文字,人們在學習字的時候非常容易,比如像英文,只有26個字母,幾節課就可以學會,日文有50音圖,初學也很容易,但到了學習詞的階段,就比較困難了,因為每個詞都有不同的拼寫形體,記憶起來也並非易事。

(三)漢字有較強超時空性。

漢字的超時空性,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一是古今一致性比較強,二是具有溝通方言的特殊作用。漢字的超時代性,就是古今可通,上千年前的文獻中的漢字,今天我們照樣認識,其中看不懂的,不是漢字本身,而是古今語素意義的變化。雖然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但是由於古今漢字結構方式、結構體系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同語言中的基本單位的對應關系相同,即都是記錄語素(在古代同時又是詞),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所以就具有了通貫古今的特殊作用了。比如我國歷史上宋、元、明、清時代的小說,我們今天閱讀起來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困難,而同時代的用拼音文字記錄的文獻,今天一般人就很難看懂了,只有專家才能看懂,因為拼音文字要隨詞語讀音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拼寫(當然不是絕對一致,比如英語單詞know中的k今天就不發音了,但拼寫沒有調整)。

漢字的超空間的特性,就是具有特殊的溝通方言的作用。漢語方言復雜,有七大方言,如果細分,方言更多,而且各方言間的差別特別大。口頭上,不同方言區的人根本不能進行交談,如果談話,就好像是在同外國人說話,互相不知所雲,除非用雙方共通的中介語(如普通話),否則就不能進行溝通。可是書面上用漢字筆談,就出現了非常奇妙的情況:無論你是上海人、廣東人,還是湖南人、福建人,互相之間毫無障礙。假如沒有漢字,不同方言間的交往怎樣進行真是令人難以想像!當然,漢字的這種溝通方言的作用,根本之處在於漢字記錄的是漢語,雖然漢語方言眾多,但各個方言的語法結構特點(詞的特點、句子的特點)是一致的,語素意義差別小,不然,同樣也是看不懂的。用漢字記錄的日語,雖然每個字都認識,但是卻不能看懂其內容,有人誇張地說學習日語的人往往「笑著進去,哭著出來」,就是這個道理,而學習漢語方言,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學習漢字,需要我們認識漢字的超時空作用,也要注意到,漢字這個特點的根源還是漢語的語法、詞彙系統古今、方圓方面的共通性,漢字的這個溝通古今和溝通方言的作用,其實仍然是漢字基本上適應漢語這個特點的反映。

(四)漢字字數繁多,結構復雜,缺少完備的表音系統。

漢字系統的字數,數量之多是非常驚人的。從古到今,漢字的總字數已達到8萬多個,據資料統計,現代漢語用字在1萬左右,國家公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收錄漢字7千個,《現代漢語常用字表》收錄漢字3千5百個。

漢字字數眾多的根源在於漢語的特點。由於漢語的音節結構比較簡單,音節數量比較少,和語言中的語素的數量相比較,簡直不成比例。比如現代漢語聲母和韻母拼合組成的基本音節只有4百來個,再配上四個聲調也只有1千2百多個,而現代漢語語匯系統中的語素,多達數千個,在這種情況下,讀音相同的語素就非常多,加之含此詞形簡短,以雙音節此為主,但因藉此也非常多,而且往往是常用詞,假如書面上不用形體各異的漢字把這些同音的語素和詞區別開來,就會造成混淆,造成使用上的混亂,影響交際使用,影響人際溝通,嚴重的甚至有可能早引起誤會,造成損失。漢字字形分化字義的作用,我們可以從一些漢字的分化過程看出來。比如「雲」,本意就是雲彩的雲,後來增加「說話」的意義,為了區別,便另外造了一個「雲」來區別;「其」本來就是簸箕的意思,後來產生了表示第三人稱的意義,於是人們便在院子基礎上增加一個竹字頭,構成「箕」;「莫」,從構形上看是太陽淹沒在草叢中,就是傍晚黃昏的意思,後來引申出否定的意義,表示沒有人,為了區別,於是在原字形的基礎上另加一個「日」來區別,這就是「暮」字。類似的例子很多,例如「昏-婚」、「然-燃」、「止-趾」、「采-采」、「益-溢」等等。可見,漢字字數繁雜,有其不便於學習掌握的一面,但也有其便於區別意義的一面。

漢字的結構復雜,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一方面,漢字筆畫很多,以7千個通用漢字為例,筆畫在7畫至15畫的多達5千以上,最多的一個漢字筆畫多達36畫;另一方面,漢字的結構單位筆畫和部件,在組合成子是不是按照統一的方向排列組合的,而是上下左右全方位展開,多向行進,具有平面型特點,而且結構單位的組合模式也是多種多樣的,筆畫組合有相離、相接、相交幾種,部件組合有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包圍結構、框架結構等,而且很多子往往是幾種方式的總和,結構就更復雜了。漢字不像拼音文字那樣是按一個方向行進的。所以學習漢字,只知道筆畫部件,不知道結構方式,依然無法把一個字寫出來。

而且漢字結構中可以說是沒有表音成分,雖然漢字系統中有數量眾多的形聲子,但是形聲字的音符並不是專門的表音符號,很多依然是獨立成字的,更主要的事,現代漢字形聲字的音符絕大部分已經失去了表音作用,有的音符在一個字中可以表音,在另外一個字中不能表音,這種種情況夾雜在一起,很難判斷,例如「台」在「抬胎邰」中是表音的,在「殆怠迨治冶」中是不表音的。根據現代形聲字音符的表音情況,如果用音符去推斷一個不認識的字的讀音,大部分都有可能出錯。而人們在使用漢字時,往往有這樣一種錯覺,認為漢字既然實行繩子,那麼就可以利用其音符來推斷字音,結果常常推斷錯誤,鬧出笑話來。例如下面這些漢字,之所以讀錯,就是人們盲目使用音符推斷造成的結果:「詣、愎、菅、齲、嚙、酵、涸、燁、酗」。人們常說,漢字難讀,這同漢字結構上不能表音不無關系。

(五)漢字用於機械處理和信息處理比較困難。

漢字用於機械化和信息化處理比較困難,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首先,漢字數量多,現代漢語通用字有7千個,如果涉及到專業領域的用字,數量更多,這樣多的漢字機械處理當然就比較困難。其次,漢字結構復雜,大多數漢字筆畫在10畫左右,多的有好幾十畫,而且漢字筆畫和部件組合的模式也非常復雜,隨人我們可以給這些漢字的構造單位的組合方式歸類,但一字一字觀察比較,可以說是一個字有一個字的構造模式,有些字,例如「董、麝、爨、齉、冀」等,信息處理就非常困難。相比較而言,拼音的音素文字由於數量有限,機械處理就沒有障礙,比如引文用拉丁字母,只有26個,加上大寫字母也只有52個,加上其它字元(例如標點符號等),總量不超過100個。所以英文的字元可以全部搬上鍵盤,而把7000個漢字照搬上鍵盤,那簡直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在我國,打字成為一門技術,需要專門學習。

我們可以用英文和漢字做個比較,這種差異就看出來了。現在電腦處理文字信息,一般使用點陣表示,即用電子方陣來表示一個字元,每個方陣有若干個格子,其中有筆畫的點亮,每有筆畫的點暗,這樣就實現了文字自負的顯示。顯示英文,最低要用7×9點表示一個字元(一般要使用9×12點),顯示漢子,最低要使用16×16點表示一個字元(一般要用24×24點)。英文的字元我們算100個,漢字的字元只算7000個,那麼所佔的點是:

英文:7×9×100=6300點
漢字:16×16×7000=1792000點

漢字字形存儲量在電腦中所佔的空間,是英文的284倍。差距之大是驚人的。漢字的機械化處理以前之所以落後於其他文字,因為7千個漢字字元需儲存1750k位,而英文不到10k位,在計算機發展之初,根本就沒有那樣大內存。據資料載,美國IBM公司60年代末期生產的最先進的一種型號的電子計算機,內存為4096-131072,可以裝入漢字,但是價格高得驚人,根本不可能推向市場,而其他型號的計算機,則不能裝進漢字。這還是普通型漢字點陣,如果是精密型漢字點陣,比如是32×32點,或者100×100點,處理1萬個字元,那所佔的空間更是驚人。當然,在電子計算機儲存量急速擴大的今天,這個問題已經得到順利解決,但比較拉丁字母,漢字的局限仍然是明顯的,所以有的學者認為,從長遠看,漢字只有拼音化才能便於信息處理。

(六)漢字用於國際文化交流比較困難。

漢字用於國際交流比較困難,首先是因為漢字結構復雜,其次是漢字是不表音的,不便於學習使用,而拉丁字母在國際上使用非常廣泛,可以說是國際化的文字,比較而言,漢字就顯得十分孤獨,雖然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隨著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的日益提高,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學習和使用漢字,甚至研究漢字,但那和漢字的國際化是兩回事。所以有人說漢字是國際性的文字,說21世紀是漢字的時代,從熱愛漢字,熱愛漢民族文化的角度來看,是可以理解的,但以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看,漢字作為國際交流的工具是有其局限的。

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為什麼能這樣長用不衰,根本原因在於它適應漢語的特點。所以我們學習漢字,研究漢字,既要看到漢字的優點,也要看到漢字的不足,在對待漢字的問題上,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字形:與物體通常相同。

❼ <我和漢語拼音>的作文

「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 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離不開普通話。
普通話是指「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標准語。普通話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語言,她抑揚頓挫,婉轉悠揚,悅耳動聽,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今天我們的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實現了歷史上空前的團結和統一,全國人民在黨和政府領導之下團結一致,為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共同目標而奮斗,人民群眾迫切需要一種共同的語言。如果沒有這種共同語言,就會給我國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在全國人民中大力推廣普通話,就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
要學好普通話,就要學漢語拼音,就要了解《漢語拼音方案》。
很遺憾,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雖然認識漢語拼音,卻不一定了解《漢語拼音方案》,當然也就更不知道《漢語拼音方案》所經歷的風風雨雨。
《漢語拼音方案》指由國家制定的漢語拼音字母連同它的拼寫規則方案。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的拼音方案,是世界文獻工作中拼寫有關中國的專用名詞和詞語的國際標准。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通過了《漢語拼音方案》並批准公布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是採用國際通用的拉丁字母,採用音素化的音節結構拼寫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普通話的一種方案。她包括字母表、聲母表、韻母表、聲調符號四個部分,字母表規定了字母的形體、名稱及排列順序,共有26個字母,其中25 個字母拼寫普通話語音里所有的音節。聲母表和韻母表是根據普通話語音結構特點規定的,25個字母配合成21個聲母和39 個韻母。其主要用處是:一、用來給漢字注音,以提高教學漢字的效率;二、給漢字注音,拼寫普通話,用來幫助教學普通話;三、用來作為我國少數民族創造文字的共同基礎;四、可以用來解決人名、地名和科學術語的翻譯問題;五、可以幫助外國人學習漢語,以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六、可以解決編索引的問題; 七、語文工作者可以用拼音方案來繼續進行有關漢字拼音化的各項研究和實驗工作。除此以外,拼音字母在將來還可以用來解決電腦漢字輸入、電報、旗語以及工業產品的代號等問題。過去因為沒有正式的拼音字母,代號有的用注音字母、俄文字母,也有的用英文字母,相當混亂。我們有了漢語拼音方案之後,這類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從「26個字母搞了三年」,就可知道《漢語拼音方案》的經歷非凡。她凝聚了吳玉章、林伯渠、蕭三、瞿秋白、龍果夫、郭質生等許許多多前輩多年的心血。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漢語拼音不但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為漢字注音和幫助推廣普通話,而且已在國際交流、對外漢語教學、電腦輸入、手機輸入、手語、盲文等各個領域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對於推廣普通話更是意義非凡。在漢語拼音方案公布施行之後,藉助於拼音方案學習漢語的人會更見增多。
但是,目前普通話已經成為了一種弱勢語言、一種第二階級的語言。因為在當前,國人晉職、升學、考研、攻博,都要考外語。我們已經陷入對外語(主要是指英語)的畸形崇拜。在中國,出身英語專業攻取任何學位,只要願意,都如探囊取物一般。這一中國特色又如何叫人對英語保持冷靜呢?這實際上就是一個關繫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嚴重問題。因此,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學好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迫在眉睫!
首先、搞好「學習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的全民動員、全面宣傳工作:讓「學好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家喻戶曉!營造全民「學習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的良好氛圍。讓每一位中國人都以「學習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為榮!
其次、讓「學習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成為每一位中國人政治任務:語言文字工作體現的是國家意志、主權意識和民族意識。在我國憲法中明確提出「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推廣普通話既是國家意志,也是政府的職責,更是每一位中國人政治義務!因此,「學習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可成為每一位中國人,尤其是國家公務員的政治任務來考查!
三、把「學習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與價值導向聯系在一起:人們容易關注那些和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因此,在人們晉職、升學、考研、攻博時,首先要普通話過關,其次考慮專業知識,最後才考慮與專業知識相關的外語過關。
四、完善「學習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的法律規章和規則,完善其測評體系:即建立一個高效的專家隊伍,制定科學、有效的法律規章、規則和完善其測評體系。形成語委工作的機制,既要各司其職,齊抓共管,也要聯合執法,注意輿論的監控。
五、主動與國際接軌:要主動把「學習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的國際推廣和共建精神家園結合起來,做好中國優秀文化的國際宣傳,吸引更多的「老外」來學習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使漢語拼音、普通話國際化!
然而,漢語拼音和普通話的普及、使用並不僅僅是一項工程技術成就,更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突出體現。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漢語在海外不斷升溫,「漢語拼音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它已然融入億萬人的生活,與我們朝夕相處。」「在中國邁向現代化、信息化的過程中,漢語拼音與我們一路同行。」
「一種文化工具,只要易學會用,適合時代需要,它本身就會自動傳播,不脛而走。」「學習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首先從我做起!從我們做起!從我們中國人做起!從我們全體華夏子孫做起!
「學習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懇請各界人士共同加以積極的宣傳和提倡!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