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女兒第二喜歡的不是我是故事

女兒第二喜歡的不是我是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9 01:58:33

㈠ 女兒的故事你喜歡哪個場景為什麼

1、暑假裡,我看了一本《女兒的故事》,深有感觸.
《女兒的故事》是梅子涵叔叔寫的關於他女兒梅思繁小時候的故事,也有一段是梅思繁寫的「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兩個人的筆法都很幽默,不相上下,把我和媽媽都逗得哈哈大笑.
我發覺梅思繁和我有很多相似之處.她是一個認真的小女孩,她買東西很有節制能力;她是文學腦袋,數學也和我一樣一般般,她一開始彈鋼琴,後來也讓鋼琴「睡了覺」……
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共同語言》這篇短文.一般家庭中,孩子和爸媽的共同語言很少,大人想大人的,小孩想小孩的,很少說到一起去.但梅思繁和他的爸爸媽媽卻很有共同語言.她爸爸和她喜歡的歌曲都很相似,買CD的時候,她爸爸常帶一個激光唱片,戴著耳機,由梅思繁挑選,她爸爸監聽,他常常聽了說好好,弄得其他人都把梅思繁當權威.梅思繁和她媽媽也很有共同語言,他們都喜歡看足球,不過要是申花隊和國安隊比,他們就會吵吵鬧鬧,因為梅思繁想要申花隊贏,她媽媽想要國安隊贏.她爸爸很喜歡年輕人的東西,喜歡《泰坦尼克號》里的傑克……
在這一點上,我和梅思繁也很像.比如說看書,我和我媽很喜歡湊在一起,我媽為了愛護我的眼睛,還要讀給我聽,一邊讀一邊笑,很有意思的.如果遇上很悲傷的情節,她還會讀得熱淚盈眶,最後我們倆互相給對方擦眼淚.我和我媽最喜歡勾肩搭背去逛街.快開學了,我們倆一邊逛街一邊傷感地說:「最好咱倆不要上班不要上學整天逛街就好了!」「可是不上班,就沒錢買東東了!」「最好我有個魔法棒,想要多少錢就有多少錢!」當然啦,對於這種共同理想,我們總是一笑了之的,我們可都是非常用功的人哦!
我和我爸的共同語言在吃喝玩樂上.我爸有志要把我培養成一個運動員,他認為我有運動天賦.我喜歡和他一起打球、兜風、看車展,至於面對共同愛好的美食,我們也沒少共同斗爭過!
我和爸爸媽媽有時也會賭氣,溝通出現問題.我媽媽說,問題可能是當時大家都不肯「湊湊」,大家如果都肯互相「湊湊」,應該都可以解決.我還不能完全理解這些話,但我相信長輩與小輩之間如果互相多了解對方,產生更多的共同語言,肯定會多一點歡樂,生活才會更美好.
我非常喜歡這本《女兒的故事》,她讓我思考了一些東西.
2、《女兒的故事》讀後感這個讀書月里,老師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自己和家長共同讀一本書,並寫下兩人的讀後感.媽媽把選書的「大權」交給了我,很快,我就選中了一本書——梅子涵叔叔寫的《女兒的故事》.我第一個看,這本書真是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這本書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女兒的故事」,一個是「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女兒的故事」是梅子涵叔叔在日常生活中聽梅思繁(梅子涵叔叔的女兒)講的故事記錄下來,或是自己觀察到的故事.而「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則是梅思繁自己寫的故事.也是一樣的有趣,和梅子涵叔叔寫的不相上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名叫「你今晨幾點睡的?」一篇文章.一看沒什麼,但是仔細一看發現是「今晨」而不是「晚上」.再往下看,就出現了這樣一段對話:梅子涵:「我弄不懂,你每天怎麼會弄到那麼晚?」梅思繁:「我弄不懂,每天怎麼會有這么多的功課?」梅子涵:「我看你沒有那麼多功課也會弄到很晚.」梅思繁:「對的,沒有那麼多功課可是還有那麼多卷子怎麼辦?」後來我了解到,功課是指老師布置的作業,卷子則是梅思繁的媽媽弄來的.我的媽媽看完這篇文章就對我說:「不用緊張哦,我不會像她一樣的!」但此時我心裡卻不是想的這個,我在想:「小學生怎麼會有那麼多功課呢?太奇怪了!」繼續往下看,文章里說梅子涵叔叔天天都要陪著梅思繁做作業.為什麼呢?因為自己是大學教授,應該很刻苦鑽研、學習知識才對啊,但是一個小學生竟然比自己學得更晚,自己好意思嗎?所以只好天天陪著梅思繁熬夜,凌晨才睡下.這樣導致了梅子涵睡眠的嚴重不足,在大學里也睜不開眼.但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吃苦又算什麼呢?第二天深夜,梅思繁房間的燈和書房的燈一直亮到很晚.對此,我不禁為他們一家人感到同情.這本書幽默、風趣,是一本孩子們都喜歡的書,雖然書中只是有一個個的小故事,但是一個個的道理深深的刻在了我們心中.
3、對於每一位父母來說,看著自己的孩子長大是一件最快樂的事兒.這本書的作者把自己女兒成長的過程一一記錄下來,快樂的事、不快樂的事,都在裡面,就成了《女兒的故事》.在閱讀中,我也發現,在這些故事中,有的充滿歡笑,有的也還包含著一些無奈.
「所以,五年級下學期,外語學校的一個名額來了,要送人去考,就沒有送梅思繁,雖然她的外語和語文在年級裡面可以說都是最好的,參加市裡的外語競賽還得過獎,但是她的數學不是最好的……」沒辦法呀,學校不送她,送了她也沒用,因為她不會奧林匹克,這就是一個家長的心急和無奈啊.這是梅子涵在《數學數學數學》一章里講述的故事.
暑假裡,我在鼓樓區教師進修學校上編程課,和許多小朋友一起努力備戰南京市「信息與未來」夏令營的時候,也體會到了.我暑假編程集訓只在鼓樓一個地點上,而送我上學的媽媽聽其他家長相互聊天時說到,有的孩子要上三、四個地方的課,上午下午四處奔波,晚上還不歇著,因為還要請家教來補習、幫助練習和答疑.孩子累,可家長更累.除了把孩子這里送那裡送的,有的還站在門口張望,看孩子是不是認真了;更有家長直接往教室里一坐,也跟老師「學」,甚至在孩子做練習時都能指出孩子的錯誤……這就是「現狀」,就是現在的緊張.我感同身受.
在《鋼琴睡覺》這一章里,有這么一段描述:「回到家,他說,剛才我在南京西路,到以前買鋼琴的那個琴房去了……」.又是一個無奈啊,以前彈鋼琴的那段時間,爸爸媽媽天天都聽著琴聲,高興著.但現在不彈了,琴聲也沒有了.當爸爸要女兒彈的時候,女兒卻說,我還要做功課呢.我想,那個爸爸的心裡一定是有一些傷心和無奈的.女兒小時候彈琴彈得那麼好,現在就因為一件事——功課,而不能彈了.
記得我們班有同學會拉小提琴.一次「六一」兒童節班會上,同學們希望他上台表演一下,可他連聲說「不行,不行,我不拉;不行,不行,我拉不好」.問其原因,回答「好久不練了」.大家都有些沉默,也就不勸他了.五年級的暑假即將結束,我的QB編程課也告一段落了,本以為在六年級我可以每周末多一些空閑時間,可是媽媽布置了新的任務「兒子,你用從六年級到高三的時間學習一種興趣愛好,體育類或者樂器類.自己選,開學前要告訴我.」我說,我以前都沒學,為什麼現在要學啊.結果,老媽「憂心忡忡」地說,以後如果有需要「才藝展示」的時候你該怎麼辦呢?我噎了一下,沒的說了.正如這本書里《綠色學校》這一章里提到的「T」一樣,不能只是學習,如果只是單向發展,那就變成「I」了. 也要抓抓興趣愛好,「I」上面要有一橫,興趣就是那一橫,這樣學習生活才會更加豐滿和健康.原來,我最最親愛的媽媽苦心長遠著呢.
這是梅子涵寫下的他女兒的故事,我的父母並沒有像梅子涵先生一樣記錄下我的成長的故事,但我知道在他們心裡一定是點點滴滴都不會忘記的,天下所有的父母對子女的愛都是一樣的.

㈡ 一部動漫,講的是父親和女兒的故事(很純潔的)

該動漫是《CLANNAD》,《CLANNAD》是由京都動畫根據Key社同名游戲改編的TV版動畫作品。動畫於2007年10月4日起開始播放,全23話,其中TV未放送的特別篇收錄在BD中。

動畫以游戲原作的古河渚線為主要劇情,期間穿插了學園篇其他女主角的相關劇情。電視動畫第2期《CLANNAD~AFTER STORY~》於2008年10月2日開始播放。



(2)女兒第二喜歡的不是我是故事擴展閱讀

《CLANNAD》主要人物:

1、岡崎朋也

岡崎朋也,Key社製作的游戲《CLANNAD》及其衍生作品中的男主角。過去曾是個因家庭而喪失了生活在這個小鎮上的希望,每天在光坂高校過著潦倒的生活,盼望終有一天能夠離開所在的小鎮的不良少年。

在遇到古河渚後,生活發生了改變,並在與渚相處中漸漸懂得了「家族」的美好,同時也理解了一直深愛著自己的家人。

2、古河渚

古河渚,Key社製作的游戲《CLANNAD》中的女主角。小時候的一次意外後變得體弱多病,因此留級過一年。性格積極,有著復活演劇部的夢想,但由於缺乏自信,通常容易被周圍的人們所忽視。

在留級第一年後與男主角岡崎朋也邂逅,與朋也的相處令她得到了勇氣,決心開始向著創立演劇部的夢想邁進。之後與朋也交往並結婚,生下女兒岡崎汐。

㈢ 讀者上有一篇文章講的是女兒一直考二十三名,故事的名字是什麼啊

二十三號女生 女兒的同學都管她叫「二十三號」。她的班裡總共有五十個人,而每每考試,女兒都排名二十三。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個雅號,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等生。 我們覺得這外號刺耳,女兒卻欣然接受。老公發愁地說,一碰到公司活動,或者老同學聚會,別人都對自家的「小超人」贊不絕口,他卻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出類拔萃,而且特長多多。唯有我們家的「二十三號女生」,沒有一樣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一看到娛樂節目里那些才藝非凡的孩子,就羨慕得兩眼放光。後來,看到一則九歲孩子上大學的報道,他很受傷地問女兒:孩子,你怎麼就不是個神童呢?女兒說,因為你不是神父啊。老公無言以對,我不禁笑出聲來。 中秋節,親友相聚,坐滿了一個寬大的包廂。眾人的話題,也漸漸轉向各家的小兒女。趁著酒興,要孩子們說說將來要做什麼。 鋼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們毫不怯場,連那個四歲半的女孩,也會說將來要做央視的主持人,贏得一陣贊嘆。 十二歲的女兒,正為身邊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剝蝦,盛湯揩嘴,忙得不亦樂乎。人們忽然想起,只剩她沒說了。在眾人的催促下,她認真地回答:「長大了,我的第一志願是,當幼兒園老師,領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游戲。」 眾人禮貌地表示贊許,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志願。她大大方方地說:「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當貓的圍裙,在廚房裡做晚餐,然後,給我的孩子講故事,領著他在陽台上看星星。」 親友愕然,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老公的神情,極為尷尬。回家後,他嘆著氣說,你還真打算讓女兒將來當個幼兒園老師?咱們難道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她當中等生? 其實,我們也動過很多腦筋。為提高她的學習成績,請家教,報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孩子也蠻懂事,漫畫書不看了,剪紙班退出了,周末的懶覺放棄了。像一隻疲憊的小鳥,她從一個班趕到另一個班,卷子,練習冊,一沓沓地做。 可到底是個孩子,身體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輸著液體,在病床上,她還堅持寫作業,最後引發了肺炎。病好後,孩子的臉小了一圈。可期末考試的成績,仍然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二十三名。 後來,我們也曾試過增加營養、物質激勵等等,幾次三番地折騰下來,女兒的小臉越來越蒼白。而且,一說要考試,她就開始厭食,失眠,冒虛汗,再接著,考出了令我們瞠目結舌的三十三名。 我和老公,悄無聲息地放棄了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恢復了她正常的作息時間,還給她畫漫畫的權利,允許她繼續訂《兒童幽默》之類的書報,家中安穩了很久。我們對女兒,是心疼的,可面對她的成績,又有說不出的困惑。 周末,一群同事結伴郊遊。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帶著老公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語盈盈,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兒沒什麼看家本領,只是開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時跑到後面,照看著那些食物。把傾斜的飯盒擺好,鬆了的瓶蓋擰緊,流出的菜汁擦凈。忙忙碌碌,像個細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兩個小男孩,一個奧數尖子,一個英語高手,同時夾住盤子里的一塊糯米餅,誰也不肯放手,更不願平分。豐盛的美食,源源不斷地擺上來,他們看都不看。大人們又笑又嘆,連勸帶哄,可怎麼都不管用。最後,還是女兒,用擲硬幣的方法,輕松地打破了這個僵局。 回來的路上,堵車,一些孩子焦躁起來。女兒的笑話一個接一個,全車人都被逗樂了。她手底下也沒閑著,用裝食品的彩色紙盒,剪出許多小動物,引得這群孩子贊嘆不已。至下車,每個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紙。聽到孩子們連連道謝,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試後,我接到了女兒班主任的電話。首先得知,女兒的成績,仍是中等。不過,他說,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訴我,他從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見這種事。 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你最欣賞班裡的哪位同學,請說出理由。除女兒之外,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理由很多: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等,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班主任還說,很多同學建議,由她來擔任班長。他感嘆道:你這個女兒,雖說成績一般,可為人,實在很優秀啊。 我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正在織圍巾的女兒,歪著頭想了想,認真地告訴我說,老師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著她。她安靜地織著絨線,淡粉的線,在竹針上纏纏繞繞,彷彿一寸一寸的光陰,在她手裡,吐出星星點點的花蕾。我心裡,竟是驀地一暖。 那一刻,我忽然被這個不想成為英雄的女孩打動了。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里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 --- 摘自《讀者》2008、08

㈣ 女兒的故事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讀後感想50

《女兒的故事》主要講的是:梅思繁小時候和她的同學之間發生的專有趣的事。
我覺得梅思繁屬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微笑面對生活,永不退縮。其中一篇關於跑步的故事更體現了她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精神。
這讓我聯想到了我自己,平時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一點困難,就想到退縮。我覺得我應該向梅思繁學習,堅持到底,永不退縮。
《女兒的故事》教會了我很多很多,有機會大家可以一起看一看!

㈤ 爸爸和叛逆女兒的感人小故事

《瘋娘》

23年前,有個年輕的女子流落到我們村,蓬頭垢面,見人就傻笑,且毫不避諱地當眾小便。因此,村裡的媳婦們常對著那女子吐口水,有的媳婦還上前踹幾腳,叫她「滾遠些」。可她就是不走,依然傻笑著在村裡轉悠。

那時,我父親已有35歲。他曾在石料場子幹活被機器絞斷了左手,又因家窮,一直沒娶媳婦。奶奶見那女子還有幾份姿色,就動了心思,決定收下她給我父親做媳婦,等她給我 家「續上香火」後,再把她攆走。父親雖老大不情願,但看著家裡這番光景,咬咬牙還是答應了。結果,父親一分未花,就當了新郎。

娘生下我的時候,奶奶抱著我,癟著沒剩幾顆牙的嘴,欣喜地說:「這瘋婆娘,還給我生了個帶把的孫子。」只是我一生下來,奶奶就把我抱走了,而且從不讓娘*近。

娘一直想抱抱我,多次在奶奶面前吃力地喊:「給,給我……」奶奶沒理她。我那麼小,像個肉嘟嘟,萬一娘失手把我掉在地上怎麼辦?畢竟,娘是個瘋子。每當娘有抱我的請求時,奶奶總瞪起眼睛訓她:「你別想抱孩子,我不會給你的。要是我發現你偷抱了他,我就打死你。即使不打死,我也要把你攆走。」奶奶說這話時,沒有半點兒含糊的意思。娘聽懂了,滿臉的惶恐,每次只是遠遠地看著我。盡管娘的奶脹得厲害,可我沒能吃到娘的半口奶水,是奶奶一匙一匙把我喂大的。奶奶說娘的奶水裡有「神經病」,要是傳染給我就麻煩了。

那時,我家依然在貧困的泥潭裡掙扎。特別是添了娘和我後,家裡常常揭不開鍋。奶奶決定把娘攆走,因為娘不但在家吃「閑飯」,時不時還惹是生非。

一天,奶奶煮了一大鍋飯,親手給娘添了一大碗,說:「媳婦兒,這個家太窮了,婆婆對不起你。你吃完這碗飯,就去找個富點兒的人家過日子,以後也不準來了,啊?」娘剛扒了一大團飯在口裡,聽了奶奶下的「逐客令」顯得非常吃驚,一團飯就在嘴裡凝滯了。娘望著奶奶懷中的我,口齒不清地哀叫:「不,不要……」奶奶猛地沉下臉,拿出威嚴的家長作風厲聲吼到:「你這個瘋婆娘,犟什麼犟,犟下去沒你的好果子吃。你本來就是到處流浪的,我收留了你兩年了,你還要怎麼樣?吃完飯就走,聽到沒有?」說完奶奶從門後拿出一柄鋤,像余太君的龍頭杖似的往地上重重一磕,「咚」地發出一聲響。娘嚇了一大跳,怯怯地看著婆婆,又慢慢低下頭去看面前的飯碗,有淚水落在白花花的米飯上。在逼視下,娘突然有個很奇怪的舉動,她將碗中的飯分了一大半給另一隻空碗,然後可憐巴巴地看著奶奶。

奶奶呆了,原來,娘是向奶奶表示,每餐只吃半碗飯,只求別趕她走。心彷彿被人狠狠揪了幾把,奶奶也是女人,她的強硬態度也是裝出來的。奶奶別過頭,生生地將熱淚憋了回去,然後重新板起了臉說:「快吃快吃,吃了快走。在我家你會餓死的。」娘似乎絕望了,連那半碗飯也沒吃,朗朗蹌蹌地出了門,卻長時間站在門前不走。奶奶硬著心腸說:「你走,你走,不要回頭。天底下富裕人家多著呢!」娘反而走攏來,一雙手伸向婆婆懷里,原來,娘想抱抱我。

奶奶憂郁了一下,還是將襁褓中的我遞給了娘。娘第一次將我摟在懷里,咧開嘴笑了,笑得春風滿面。奶奶卻如臨大敵,兩手在我身下接著,生怕娘的瘋勁一上來,將我像扔垃圾一樣丟掉。娘抱我的時間不足三分鍾,奶奶便迫不及待地將我奪了過去,然後轉身進屋關上了門。

當我懵懵懂懂地曉事時,我才發現,除了我,別的小夥伴都有娘。我找父親要,找奶奶要,他們說,你娘死了。可小夥伴卻告訴我:「你娘是瘋子,被你奶奶趕走了。」我便找奶奶扯皮,要她還我娘,還罵她是「狼外婆」,甚至將她端給我的飯菜潑了一地。那時我還沒有「瘋」的概念,只知道非常想念她,她長什麼樣?還活著嗎?沒想到,在我六歲那年,離家5年的娘居然回來了。

那天,幾個小夥伴飛也似地跑來報信:「小樹,快去看,你娘回來了,你的瘋娘回來了。」我喜得屁顛屁顛的,撒腿就往外跑,父親奶奶隨著我也追了出來。這是我有記憶後第一次看到娘。她還是破衣爛衫,頭發上還有些枯黃的碎草末,天知道是在那個草堆里過的夜。娘不敢進家門,卻面對著我家,坐在村前稻場的石磙上,手裡還拿著個臟兮兮的氣球。當我和一群小夥伴站在她面前時,她急切地從我們中間搜尋她的兒子。娘終於盯住我,死死地盯住我,裂著嘴叫我:「小樹……球……球」她站起來,不停地揚著手中的氣球,討好地往我懷里塞。我卻一個勁兒地往後退。我大失所望,沒想到我日思夜想的娘居然是這樣一副形象。一個小夥伴在一旁起鬨說:「小樹,你現在知道瘋子是什麼樣了吧?就是你娘這樣的。」

我氣憤地對小夥伴說:「她是你娘!你娘才是瘋子,你娘才是這個樣子。」我扭頭就跑了。這個瘋娘我不要了。奶奶和父親卻把娘領進了門。當年,奶奶攆走娘後,她的良心受到了拷問,隨著一天天衰老,她的心再也硬不起來,所以主動留下了娘,而我老大不樂意,因為娘丟了我的面子。

我從沒給娘好臉色看,從沒跟她主動說過話,更沒有喊

㈥ 女兒的故事讀後問題

《女兒的故事》讀後感

這個讀書月里,老師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自己和家長共同讀一本書,並寫下兩人的讀後感。媽媽把選書的「大權」交給了我,很快,我就選中了一本書——梅子涵叔叔寫的《女兒的故事》。我第一個看,這本書真是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這本書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女兒的故事」,一個是「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女兒的故事」是梅子涵叔叔在日常生活中聽梅思繁(梅子涵叔叔的女兒)講的故事記錄下來,或是自己觀察到的故事。

而「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則是梅思繁自己寫的故事。也是一樣的有趣,和梅子涵叔叔寫的不相上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名叫「你今晨幾點睡的?」一篇文章。一看沒什麼,但是仔細一看發現是「今晨」而不是「晚上」。再往下看,就出現了這樣一段對話:

梅子涵:「我弄不懂,你每天怎麼會弄到那麼晚?」

梅思繁:「我弄不懂,每天怎麼會有這么多的功課?」

梅子涵:「我看你沒有那麼多功課也會弄到很晚。」

梅思繁:「對的,沒有那麼多功課可是還有那麼多卷子怎麼辦?」

後來我了解到,功課是指老師布置的作業,卷子則是梅思繁的媽媽弄來的。

我的媽媽看完這篇文章就對我說:「不用緊張哦,我不會像她一樣的!」

但此時我心裡卻不是想的這個,我在想:「小學生怎麼會有那麼多功課呢?太奇怪了!」

繼續往下看,文章里說梅子涵叔叔天天都要陪著梅思繁做作業。為什麼呢?因為自己是大學教授,應該很刻苦鑽研、學習知識才對啊,但是一個小學生竟然比自己學得更晚,自己好意思嗎?所以只好天天陪著梅思繁熬夜,凌晨才睡下。這樣導致了梅子涵睡眠的嚴重不足,在大學里也睜不開眼。但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吃苦又算什麼呢?第二天深夜,梅思繁房間的燈和書房的燈一直亮到很晚。對此,我不禁為他們一家人感到同情。

這本書幽默、風趣,是一本孩子們都喜歡的書,雖然書中只是有一個個的小故事,但是一個個的道理深深的刻在了我們心中。

㈦ 就是有一個故事,有一點我想不起來了。說「有一個老人,有兩個女兒,大女兒( )(就是要填的),小女兒賣

一個賣鞋一個賣傘。

㈧ 使女的故事第二季結尾為什麼女主跟艾米麗說她女兒叫妮科,很愛她,而不是說叫霍莉

善惡一念間,父母你們現在還年輕,她可以靠你們,當你們老了,走了,她怎麼辦,沒有深思的愛

㈨ 女兒的故事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讀後感。

《女兒的故事》主要講的是:梅思繁小時候和她的同學之間發生的有趣的事。
我覺得梅思繁是回一個樂觀開朗的人,微笑面對生活,永不退縮。其中一篇關於跑步的故事更體現了她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精神。
這讓我聯想到了我自己,平時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一點困難,就想到退縮。我答覺得我應該向梅思繁學習,堅持到底,永不退縮。
《女兒的故事》教會了我很多很多,有機會大家可以一起看一看!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