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故事800字
❶ 作文字數太多800字!
文學是人學,兒童文學是人之初的文學。「人之初,性本善。」兒童文學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文學,那些曾經深深感動過孩子的兒童文學作品,將使人終生難忘終生受益。在今天這個傳媒多元的時代,我們特別需要向廣大少年兒童提倡文學閱讀。文學閱讀不同於知識書、圖畫書、教科書的閱讀。文學是以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和個性鮮活的人物性格,是以審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義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動人、感染人、影響人的。經典性、權威性、可讀性和開放性是《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鎖定的主要目標。第一,《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是有史以來中國兒童文學最大規模的系統梳理總結。編者們將精心選擇20世紀初中至今100年間的100位中國兒童文學作家的100部優秀兒童文學原創作品。《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的入圍尺度界定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看其作品的社會效果、藝術質量、受少年兒童歡迎的程度和對少年兒童影響的廣度,是否具有歷久彌新的藝術魅力,穿越時空界限的精神生命力。二是看其對中國兒童文學發展的貢獻,包括語言上的獨特創造,文體上的卓越建樹,藝術個性上的鮮明特色,表現手法上的突出作為,兒童文學史上的地位意義。三是看作家的創作姿態,是否出於高度的文化擔當與美學責任,是否長期關心未成年人的精神食糧,長期從事兒童文學創作。第二,《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是現當代中國兒童文學最齊全的原創作品總匯,這表現在:囊括了20世紀五四新文化的運動前後以來中國五代兒童文學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入圍的100位作家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多民族特色,同時又有海峽兩岸三地的全景式呈現;百部作品涉及到現代性兒童學的所有文體,因而也是文體類型最齊備的中國兒童文學原創總匯。第三,精品的價值在於傳世久遠,經典的意義在於常讀常新。編者們將以符合當代少年兒童審美習慣與閱讀經典的整體設計和策劃組合,讓新世紀的小讀者和大讀者接受並喜歡這些曾經深深感動過、滋養過一代又一代少年兒童的中國原創兒童文學經典作品。《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既是有史以來中國原創兒童文學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的文化積累與傳承工程,又是將現代中國兒童文學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廣工程。
❷ 中國兒童文學名家作品曹文軒卷童年的笑與淚讀後感800字
中國人的同文學名家作品曹文軒卷。童年的笑與淚讀後感800字。
❸ 好書引領我成長作文,帶有題記的,800字
度娘
❹ 求《中國當代兒童文學小說十家少年行》的讀後感800字以上
讀《少年行》有感
作者:張婷 時間:2018-04-07 17:14:52
假期里,我認真閱讀了《一生的邀請》這本書。這本書里有許許多多的文章,其中,令我最感興趣的是《少年行》這篇文章,文中的主人公那種自強不息,自立自信的精神使我受益匪淺。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主人公讀完初三後,因家裡的各方面問題,無法供他上大學。父母覺得家裡條件不好,兒子還不願意自己幹活、洗衣……他們覺得應該讓他學會自立,因為自立的人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讓兒子跟著鄰居到外面闖一闖,總比呆在家
里什麼都不會要好上許多。一開始,他在闖盪時一事無成,但是他自強不息、堅持不懈,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成為了一名世界著名的作家。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想到了著名畫家鄭板橋臨終前讓自己的兒子做饅頭給自己吃,為了達成父親最後的心願,兒子一心一意的做饅頭。但是,當他千辛萬苦地做好饅頭時,鄭板橋已經咽下了最後一口氣。他寫給兒子了這樣的一句話:「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是好漢。」這雖然發生在千百年前,可是,它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啟示: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記得有一次,有這樣一則報道,一個在父母溺愛下長大的孩子,學習成績十分優異,被清華大學錄取。可是還不到半個月就跑回了家,再也不願意去上學,因為他在學校不會打飯、洗衣,什麼都不會自己去做,過不慣學校的「艱苦」生活。想想我們自己,雖然還不至於不會打飯洗衣,但是你會獨自生活嗎?我想百分之九十九的回答都是「不」。時代需要年輕人,如果我們從小不自立,那長大後如何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呢?
「恃人不如恃也,人之為己者不如己之為人也。」是呀,每個人的歷史只能靠自己去書寫,因為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生活的船隻,只有用自立自強這把船槳撐走,讓我們銘記「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這句話。
再換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關作文
《西遊記》讀後感500字
《海底兩萬里》讀後感500字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500字
《我是90後》讀後感500字
《愛心樹》讀後感500字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500字
《狼牙山五壯士》讀後感500字
《我要做好孩子》讀後感500字
《會走路的小房子》讀後感500字
推薦熱門作文
《我想長成一棵蔥》讀後感500字
錢學森的愛國故事讀後感500字
《幻想數學大戰》讀後感450字
讀《七天》有感500字
《復興中華 從我
❺ 求《中國當代兒童文學小說十家少年行》的讀後感800字以上
假期里,我認真閱讀了《一生的邀請》這本書。這本書里有許許多多的文章,其中,令我最感興趣的是《少年行》這篇文章,文中的主人公那種自強不息,自立自信的精神使我受益匪淺。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主人公讀完初三後,因家裡的各方面問題,無法供他上大學。父母覺得家裡條件不好,兒子還不願意自己幹活、洗衣……他們覺得應該讓他學會自立,因為自立的人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讓兒子跟著鄰居到外面闖一闖,總比呆在家
里什麼都不會要好上許多。一開始,他在闖盪時一事無成,但是他自強不息、堅持不懈,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成為了一名世界著名的作家。
❻ 求格列佛游記的賞析 要從兒童文學的角度進行賞析,800字!盡快,急用!過期不候
[人物分析]
【格列佛】和魯濱遜一樣,是一個天生喜歡冒險,不甘寂寞與無聊的人。他記憶力很強,善於學習和觀察,善於思考,有獨特的思維,性情朴實溫和,對人態度友好,舉止善良,容易與人交往,知恩圖報,有君子之風,願意幫助朋友,為了朋友他甘願冒生命危險,也會隨時准備抗擊一切對朋友不利的人。同時他聰明機智,有膽識,處事圓滑合理,說話巧妙伶俐,做事堅決果斷,能夠見機行事,抓住一切機會追求自由,有著極強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夠成功。他為人坦率,愛國,也十分姑息自己的面子,對敵視他的人充滿了仇恨、厭惡與鄙視,但敬重高尚的人、知識豐富的學者。總的來說他是一個具有質疑精神,酷愛真理,有忍耐力的游者。他在游歷之中,洞察到社會現實的日趨墮落,得出英國社會並不文明的結論。格列佛的形象,是作者思想的體現者。作者將自己的種種美德賦予筆下的人物,格列佛不計較個人的得失,而對別人關懷備至。格列佛是個正面的理想的人物。他總是坦率地敘述自己的弱點和錯誤,而對自己的優點則隻字不提。他謙遜好學,努力用新眼光去認識新的現實。他從不自暴自棄,縱使將他當作玩物到各地供人觀賞,仍泰然自若,保持自身的尊嚴,以平等的姿態與大人國的國王交談。他勇於幫助小人國抵抗外族入侵,但斷然拒絕為小人國國王的侵略擴張政策效勞。
【佛林奈浦(財政大臣)】猜忌、陰險、狠毒、狡詐。相關情節:格列佛的仁懷寬厚和俘獲不來夫斯古國艦隊的軍功受到小人國國王的賞識,佛林奈浦就大為惱火,並懷疑格列佛與自己的妻子通姦,就聯絡其他大臣設謀陷害、大加污衊,最後迫使格列佛逃往不來夫斯古。
【斯開瑞士(海軍大將)】嫉妒、陰險、狡黠。相關情節:小人國的國王野心勃勃,在與鄰國不來夫斯古戰爭中,格列佛涉過海峽把不來夫斯古國大部分艦隊俘獲過來,從此格列佛受到小人國國王重用,斯開瑞士就大為不滿,與財政大臣合謀謀害格列佛。
【布羅卜丁奈格國王】是位博學、理智、仁慈、治國能力強的開明國君。相關情節:布羅卜丁奈格國王博學多識,性情善良,他用理智、公理、仁慈來治理國家,他厭惡格列佛所說的卑劣的政客、流血的戰爭。
【慧駰國國王】理智賢明、勤勞勇敢、仁慈友愛、公正誠信——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人類。
【小人國王後】小氣,貪慕虛榮;心狠。
[藝術特色]
小說第一卷中所描繪的小人國的情景乃是大英帝國的縮影。英國國內托利黨和輝格黨常年不息的斗爭和對外的戰爭,實質上只是政客們在與一些國計民生毫不相乾的小節上勾心鬥角。
小說的第二卷則通過大人國國王對格列佛引以為榮的英國選舉制度、議會制度以及種種政教措施所進行的尖銳的抨擊,並對英國各種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懷疑和否定。
小說的第三卷,作者把諷刺的鋒芒指向了當時的英國哲學家,脫離實際、沉溺於幻想的科學家,荒誕不經的發明家和顛倒黑白的評論家和歷史家等。
小說第四卷,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連串問題而揭露了戰爭的實質、法律的虛偽和不擇手段以獲得公爵的可恥行為等。
綜觀小說的全部情節,《格列佛游記》政治傾向鮮明。它的批判鋒芒,集中在抨擊當時英國的議會政治和反動的宗教勢力。
《格列佛游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歷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里,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官員不惜小丑似地做著可笑的表演。這個小朝廷是當時英國的縮影,連利立浦特的朝政風習和典章制度也同當時的英國政局一模一樣;在第二卷里,作者更是指名道姓地批抨英國。格列佛長篇大論地向大人國國王介紹英國的歷史、制度和現狀,以及種種為國家為自己辨解的事,可是從大人國的眼光看來,英國的歷史充斥著「貪婪、競爭、殘暴、偽善、淫慾、陰險和野心」產生的惡果。作者借國王的話,「那樣一個卑微無能的小蟲」是「自然界中爬行於地面的小毒蟲最有害的一類」,諷刺了英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在第三卷里,通過對拉格多科學院人士所從事的無聊而荒唐的科學研究,諷刺了英國當時的偽科學;有關勒皮他島的描繪則批評了英國對愛爾蘭的剝削壓迫。
小說不但抨擊了社會現狀,還在更深的層面上,直接諷刺了人性本身。在第四卷里,關於「錢」的那段議論就是如此。格列佛來到沒有金錢,沒有軍隊警察的慧駰(馬)國,向他的馬主人解釋說:「我們那裡的野猢認為,不管是用還是攢,錢都是越多越好,沒有個夠的時候。因為他們天性如此,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富人享受著窮人的勞動成果,而窮人和富人在數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因此我們的人民大多數被迫過著悲慘的生活……」。作者注意到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純粹的金錢關系。並由此對人性產生了疑問。
作者在對當時英國的議會政治和反動的宗教勢力進行無情、辛辣的諷刺、抨擊時,有的直言相譏,有的利用異邦人的唇舌,有的隱喻挖苦,有的以獸譏諷人,凡此種種,風趣滑稽,神情皆備。
情節的幻想性與現實的真實性有機結合,也給小說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魅力。雖然作者展現的是一個虛構的童話般的神奇世界,但它是以當時英國社會生活的真實為基礎的。由於作者精確、細膩、貼切的描述,使人感覺不到它是虛構的幻景,似乎一切都是真情實事。例如,在描述小人與大人、人與物的比例關系時,一概按一與十二之比縮小或放大。小人國里的小人比格列佛小十二倍;大人國的大人又比格列佛大十二倍。格列佛的一塊區區手帕,可以給小人國皇宮當地毯;大人國農婦的那塊手帕,蓋在格列佛身上,就變成一床被單了。在描述飛島的運行,宮殿的建築,城鎮的結構時,作者還有意運用了數學、物理、化學、天文、醫葯諸方面的知識與數據。這樣,就使人物局部細節的真實、和諧、勻稱,轉化為整個畫面、場景的真實、和諧、統一,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真實感和感染力。
作者的文筆樸素而簡練。例如文中寫到格列佛在小人國抄錄了一段官方文告,它贊頌國王是「舉世擁戴」的「萬王之王」,「腳踏地心、頭頂太陽」,等等。格列佛還在括弧里不動聲色地解釋道:「周界約十二英里」。隨著這句解釋,那「直抵地球四極」的無邊領土陡然縮為周邊不過十餘里的彈丸之地。這種反差令人捧腹。括弧里的話顯示出作者樸素又實事求是的敘述風格,他似乎無意對此評論,只是在客觀忠實地為我們解釋利立浦特的尺度。他曾經聲明:「我寧願用最簡單樸素的文筆把平凡的事實敘述出來,因為我寫這本書主要是向你報道,而不是供你消遣。」盡管小人國、大人國、慧駰國的情景各異,主人公的境遇也不相同,但整部小說的布局、風格前後一致,格列佛每次出海的前因後果都有詳盡的交待,復雜紛繁的情節均按時間、空間順序依次描述,文字簡潔生動,故事性強,因而數百年來,《格列佛游記》在歐洲各國雅俗共賞,婦孺皆知。
[精彩片段一]《格列佛游記》第一卷第一章
我打算起來,卻動彈不得,我仰天躺著,這時才發現胳膊、腿都緊緊地被縛在地上;我的頭發又長又密,也被縛在地上。我覺得從腋窩到大腿,身上橫綁著幾根細繩。我只能向上看,太陽漸漸熱起來,陽光刺痛了眼睛。我聽到周圍人聲嘈雜,可是我那樣躺著,除了天空以外,什麼也看不見。過了一會兒,只覺得有個活東西在我左腿上蠕動,它越過我胸脯,慢慢地走上前來,幾乎來到我的下頷前了。我盡可能用眼睛朝下望,卻原來是一個身長不到六英寸、手裡拿著弓箭、背著一個箭袋的活人。同時,我覺得至少還有四十來個一模一樣的人 ( 我猜想 ) 跟在他的後面。我非常吃驚,大吼了起來,嚇得他們回頭就跑。
後來有人告訴我,他們中間有幾個人因為從我的腰部往地下跳,竟跌傷了。但是他們不久又走了回來。有一個人竟敢走到他能看到我整個面孔的地方,他舉起兩手抬眼仰視,表示驚訝,用尖銳而清晰的聲音高喊 :「海琴那•帶古爾」,其餘的人也把這句話喊了幾遍,但是那時我還不懂他們的意思。讀者們可以相信,我一直這樣躺著是非常不舒服的,最後終於掙紮起來,想掙脫綁縛。我很僥幸,一下子就掙斷了繩索,並且拔出了地上那些縛住我左臂的木釘。我把左臂舉到面前,才發現了他們捆縛我的方法。這時我用力猛扯一下,雖然十分疼痛,卻把左邊綁我頭發的繩索掙鬆了一點,這樣才稍稍能夠把頭轉動兩英寸光景。但是我還沒來得及捉住他們,他們就跑掉了;他們齊聲尖銳刺耳地大喊,喊聲過後,我聽到一個人高聲喊道 : 「陶爾哥•奉納克」;一眨眼工夫,我覺得百來枝箭射中了我的左手,像針一樣刺痛了我;接著他們又向天空射了一陣,就像我們歐洲人丟炸彈似的,我想有不少支箭落在我身上 ( 雖然我不覺得 ), 有的還落在我臉上,我就趕忙用左手遮住了臉。這一陣箭雨過去以後,我不勝悲痛地呻吟起來,過了一會兒我又掙扎著要脫身,他們又放了一陣比剛才放的那些還長的箭,有些人還想用矛刺我的腰部;幸虧我穿著一件牛皮背心,他們刺不進去。
[賞析]
小說一開篇就以構思奇特奠定了全書的基調。格列佛被風暴吹到荒島上,醒來時發現自己已被百多個小人五花大綁。這段文字生動地描述了初次走進格列佛視野里的小人們的言行舉止,特別是他們不斷地射箭刺痛格列佛的行為,為以後情節的進展埋下了伏筆。
開篇的文筆樸素簡練。作家曾經聲明:「我寧願用最簡單樸素的文筆把平凡的事實敘述出來,因為我寫這本書主要是向你報道,而不是供你消遣。」盡管格列佛漫遊各國情景各異、遭遇不同,但整部小說的布局、風格前後一致,格列佛每次出海的前因後果都有詳盡的交待,復雜紛繁的情節均按時間、空間順序依次描述,文字簡潔生動,故事性強,所以雅俗共賞。
[其它精彩片段]
1.那位富農把格列佛帶回家去。交給他的九歲女兒葛蘭達克利赤照管。格列佛在巨人床上睡了一覺。有兩只老鼠跑到床上來。這里的老鼠大得嚇人,格列佛不得不拔刀自衛,好容易才把其中一隻剌死了。村裡的巨人們都把格列佛當作小怪獸,紛紛跑來看他。
2.島上的人總是惶惶不安,因為他們對天文很有研究。害怕太陽一天天接近地球,地球會被太陽吞食。他們早上一遇見熟人,便首先問候太陽的健康。這個飛島只有一萬英畝左右,底層由金剛石層構成,靠一塊磁石操縱能隨意升降。飛島上住著國王和他的貴族們,還有些工匠、婦女和兒童。
3.格列佛到了飛島另一屬地巫人島。這里的長官精通巫術,能把死去的鬼魂召喚來。格列佛會見了亞歷山大、凱撒、龐貝、荷馬、亞理士多德等歷史上的名人。他還將羅馬的議會和現代議會作了一番比較,認為:「羅馬的議會好象是英雄和半神人的聚會,而現代的議會卻象是一群小販、扒手、強盜和暴徒。」
4.格列佛擔任商船「冒險家號」船長時,新招募來的水手劫奪船隻,他被扔到一個荒島上。格列佛上岸後,被一群類似猿猴的動物耶胡所包圍。正在危急之際,來了一匹灰色的馬,耶胡們害怕它,都跑散了。接著,又來了一匹栗色的馬。它們「舉動很有條理,很有理性」。馬們把格列佛帶回家去.
5.馬的院子里有許多供它役使的耶胡。這些動物「臉又扁又寬,塌鼻子,厚嘴唇,咧著一張大嘴」,樣子怪難看的。馬比較了格列佛和耶胡的形狀,也把他叫做耶胡。格列佛感到很羞愧。格列佛向馬主人談起,在英國馬是被人們用來騎坐和拉車的,馬們聽了很是氣憤.
❼ 遙遙黃河源讀後感800字
遙遙黃河源
文學是人學,兒童文學是人之初的文學。人之初,性本善。兒童文學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文學,那些曾經深深感動過孩子的兒童文學作品,將使人終生難忘終生受益。
在今天這個傳媒多元的時代,我們特別需要向廣大少年兒童提倡文學閱讀。文學閱讀不同於知識書、圖畫書、教科書的閱讀。文學是以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和個性鮮活的人物性格,是以審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義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動人、感染人、影響人的。經典性、權威性、可讀性和開放性是《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鎖定的主要目標。
第一,《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是有史以來中國兒童文學最大規模的系統梳理總結。編者們將精心選擇20世紀初中至今100年間的100位中國兒童文學作家的100部優秀兒童文學原創作品。《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的入圍尺度界定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看其作品的社會效果、藝術質量、受少年兒童歡迎的程度和對少年兒童影響的廣度,是否具有歷久彌新的藝術魅力,穿越時空界限的精神生命力。二是看其對中國兒童文學發展的貢獻,包括語言上的獨特創造,文體上的卓越建樹,藝術個性上的鮮明特色,表現手法上的突出作為,兒童文學史上的地位意義。三是看作家的創作姿態,是否出於高度的文化擔當與美學責任,是否長期關心未成年人的精神食糧,長期從事兒童文學創作。
第二,《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是現當代中國兒童文學最齊全的原創作品總匯,這表現在:囊括了20世紀五四新文化的運動前後以來中國五代兒童文學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入圍的100位作家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多民族特色,同時又有海峽兩岸三地的全景式呈現;百部作品涉及到現代性兒童學的所有文體,因而也是文體類型最齊備的中國兒童文學原創總匯。
第三,精品的價值在於傳世久遠,經典的意義在於常讀常新。編者們將以符合當代少年兒童審美習慣與閱讀經典的整體設計和策劃組合,讓新世紀的小讀者和大讀者接受並喜歡這些曾經深深感動過、滋養過一代又一代少年兒童的中國原創兒童文學經典作品。《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既是有史以來中國原創兒童文學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的文化積累與傳承工程,又是將現代中國兒童文學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