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姥爺的故事觀看
⑴ 我榆樹的故事
榆樹的故事
王順義
每年一到桃花盛開的日子,我家房後的那棵榆樹的枝條上就綻滿了榆錢兒,黃橙橙的,真就如一串串的銅錢兒。媽媽象姥姥一樣 ,愛將榆錢兒摻上玉米面烙煎餅,那煎餅 ,色兒焦黃,咀嚼起來甜滋滋的;更用其做餡,味道獨特,蠻好吃的!我打小就喜歡吃媽媽用榆錢兒做的麵食,還喜歡吃生榆錢。如今,村裡不少人家依然愛吃這一口。
雖詞典上名榆錢兒為「榆莢」,可媽媽則說是榆樹開的花,並說其花優於柳槐的花:食之無異味,又不會給身體帶來不適。因此,榆樹才格外被鄉下人青睞,尤其從六十年代中期始,鄉下人更喜歡在田間地頭河邊栽種榆樹了。我家房後的那棵榆樹,是我與姥爺栽的,是姥爺家那棵大榆樹的延續。
姥爺家屋旁的那棵榆樹,是村裡樹齡最長的樹,「有二百歲了!」姥爺說。姥爺愛護那棵樹如同愛護自己的生命——精心看護著它 ,不準人們折枝 ,不準上樹捕蟬捉鳥。說起那棵榆樹給人們帶來的好處,村裡人戲稱為「俱樂部」。哦,那棵大榆樹:繁茂的樹冠,如擎天的巨傘,遮下的蔭涼終日不斷。各種鳥兒愛在樹上棲息、戲鬧、婉啼,閑暇的人們愛聚在樹下,有的下棋,有的打牌,有的拉弦,有的唱戲;婦人們愛納著鞋底銹著花兒,拉起張家長李家短;我和小夥伴們愛圍坐在姥爺身旁,聽姥爺講故事。姥爺是村裡講故事的能手,講的故事有《三俠劍》、《七俠五義》、《聊齋》,還有曲折離奇、引人入勝的傳說;姥爺用不同的聲調表現著不同人物的語言,配合著表情手勢,繪聲繪色,讓人聽了這段想那段。在那匱乏文化生活的年代裡,大榆樹營造了娛樂的氛圍,給人們帶來了多少歡樂、又為人們消融了多少煩惱啊!姥爺,因此而高興!
可讓姥爺十分痛心的是,大榆樹竟未能躲過那個春天——它,死了。六十年代初,嚴重的飢荒威脅著每個人,人們挨餓的情景不堪回首。在那個食不再擇物的年月里,樹木與草都成了糧食,盡管食柳槐會出現嘔吐與浮腫,可人們依然不顧,各種樹都成了禿干,榆樹首當其沖成了犧牲品,一棵棵榆樹被折光了枝剝沒了皮……姥爺家的那棵大榆樹也未能倖免——一夜之間,若大的樹冠、那麼老的樹皮都不復存在了。姥爺流著淚說:人們餓瘋了,飢得如狼似虎了,「就讓大榆樹來救救鄉親們的命吧!」
大榆樹死了。雖其主幹依然挺立,可「俱樂部」散了,喜鵲的窩毀了,鳥兒也不能在樹上戲嬉了,知了鳴蟬也銷聲匿跡了——在烈日如火的夏日裡,惟有青蜘蛛在餘下的禿枝上默默地守株待兔,可那日日張開的網上卻很難捕到除蒼蠅蚊子之外的美味佳餚……姥爺對我說:蜘蛛也在挨餓!那是一段多麼難過的日子呵——我到姥姥家常看到姥爺木立在樹旁,痴獃獃地撫摸光禿禿的樹干。我知道,姥爺的心裡很痛很痛,那痛是難以言表的。過了一段日子之後,姥爺提一個小木桶,把從河中拎的水澆在樹乾的周圍。媽媽讓我幫姥爺,我高興地接過木桶,對姥爺說:如果這水是觀音菩薩的聖水就好了。姥爺聽了,就沖著天、小河、樹干合什……
是我的祈盼與姥爺的執著感動了觀音吧:於仲夏的一日,澆灌的土中鑽出了一個小芽兒。我激動地跑到屋裡告訴姥爺,姥爺竟象孩子般跑出屋來到樹下,望著那嫩嫩的小芽異常興奮地說:「是,是,真是小榆樹!」「觀音顯靈了,顯靈了!」我高興地跳著嚷了起來。
這株小芽受到了姥爺的精心呵護。笑又常常出現在了姥爺的臉上。轉年的春天,姥爺把那棵小榆樹移植到了我家的屋後。因為那棵大榆樹被連根刨了,樹干被村裡人做了大馬車和村小學的黑板。
隨著飢荒的結束,村裡人又開始在村中、河邊、地頭植樹了。植的大多是榆樹。那時植的樹,如今都長成大樹了,我家的那棵榆樹也發育得高大而又茂盛。如今的情景 ,姥爺若能看到 ,該有多麼高興呵——這樣的遺憾是永不可彌補的,因為姥爺走得太早了。
飢荒造成的憂傷,讓姥爺染上了不可治癒的病——媽媽如此說。可即便病能治,也沒錢去治,我這么想,那時家裡真是太窮了。姥爺死的那年,恰是小榆樹開花的那年。「小榆樹開花了!」那天一早,我是那麼高興地跑到姥姥家,把這一消息告訴姥爺,病中的姥爺竟興奮地下床來到我家,看到小榆樹上掛出的「小銅錢」,笑著將榆錢兒摘下一朵放在嘴裡咀嚼 ,嚼著品著 ,不住地說:「味兒與老榆樹一樣,一樣!」並叮囑我不要讓任何人捋榆錢兒,因為樹還小。我記住了姥爺的話,精心護衛著它。那年初夏,姥爺辭別了人世。臨終 ,姥爺還叨念著那棵榆樹……我把幾片榆樹葉兒放在姥爺面前 ,並把一片放入姥爺張口的嘴裡。姥爺慢慢嚼著 ,嚼著嚼著眼中滾出了一滴淚珠,之後 ,那雙眼就永遠地闔上了……在日後,每年姥爺的祭日,我總會陪著媽媽去上墳,並把采後晾乾保存的榆錢兒撒在墓上。媽媽說,大榆樹死了,可畢竟又有了小榆樹,姥爺心裡得到安慰了。
⑵ 一種食物 就是西遊記里邊的快到天竺的情節就是那個老爺被強盜殺害管家和夫人有染的那個故事 我想問剛開
竹筒粽子
⑶ 我的家史作文600字關於姥姥,姥爺的故事
我有許多親人,和親人之間也發生過許多故事,但這次我要寫的是我和姥姥之間的事。
姥姥文化不多,但卻是過來人,她能給我講很多故事,雖然這些故事並不生動優美,但朴實,吸引人,記得我以前總愛纏著姥姥給我講故事聽,聽了一個又一個,總覺得夠。一次,姥姥給我講《周扒皮》的故事,當講到周扒皮學大公雞打鳴的時候,姥姥也會學兩聲雞叫,可姥姥學的一點也不像公雞打鳴,反倒像個母雞哼哼,逗的我哈哈大笑,這時的姥姥彷彿和我一樣大,我們就像是朋友。( 吳江市震澤億龍紅木 - 億龍文學 www.sz-ylhm.com )
但有時,我就比姥姥「大」了,因為姥姥文化不多,我就充當姥姥的老師,教姥姥識字。不過我這個老師一點也不守師德,每次我就找一個本子,在本子上寫下漢字,然後告訴姥姥這個漢字念什麼,接下來我就在一旁看電視,讓姥姥把這些字一遍又一遍的抄,過一段時間我再來檢查,如果姥姥記不住我就讓她接著抄,我則接著看我的電視。看著姥姥那一臉委屈的樣子,我想我可真不是個好老師呀!
盡管有時我對姥姥很「嚴厲」但姥姥卻對我十分的好,經常會瞞著爸爸媽媽偷偷地塞給我些零花錢,也會幫我扛下一些「罪」。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碎了碗,這要是被媽媽知道,一定是一頓狂風暴雨,這時就輪到「替罪羊」姥姥隆重登場了,姥姥會主動到媽媽面前承認她犯下的「莫須有」的罪名。所以,每當我犯下了「罪」時腦海里必然先涌現出來的是姥姥,我都不敢想像,如果沒有了姥姥,我這棵小樹苗要承受多少「風吹雨打」呀!
⑷ 我要寫小說。幫我編一個有錢人家老爺打少爺的故事。謝謝
少爺是個敗家子,老爺看不過去,恨鐵成鋼,就拿起木椅子砸過去*^_^*
⑸ 關老爺是《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我知道他的故事有( ),( )
桃園三結義 三英戰呂布 單刀赴會 刮骨療傷 水淹七軍 敗走麥城 關公護嫂 千里走單騎
⑹ 我的太姥姥的與太姥爺的故事 錦年 哪裡可以看
http://www.downtool.com/Txt/softdown.asp?softid=75346
⑺ 記得小時候在央視看過一部電影 名字我忘了 講的是一位老爺得老年痴呆的故事
就是,
⑻ 二年級作文給我講故事
媽媽給我講故事
以前,小小的我對過去的事情充滿了好奇心。所以媽媽常常給我講她小時候的事情。
媽媽的家鄉有很多山,媽媽說,以前家裡很窮,根本就上不起學,她們村裡上學的不是很多,再說了那時候家長們都有嚴重的封建思想,所以,他們認為女孩子認不認字都無所謂。雖然姥爺也有一些封建思想,但是姥爺念過書,知道上學對於一個孩子的重要性,媽媽就讀完了小學。因為那時候太窮了,媽媽輟學也是迫不得已的。記得在媽媽上小學期間,有一次,老師教同學們查字典,讓每個人買一本,媽媽回家告訴了姥姥姥爺,但他們無能為力,媽媽很傷心,後來她想到了老姥爺在大城市,他一定能辦到,就給老姥爺寫信。老姥爺給她買了,寄到了老家,媽媽拿著那本新字典,非常高興。那本字典她用過了,又給小舅用,又給小姨用……直到現在,那本字典還保存在姥爺家裡。每次我去都要讓姥姥找出來看看,雖然紙已經發黃,但還完整無缺。
媽媽說,那時沒有東西吃,也沒有新衣服穿,每家每戶都只是在新年才捨得吃餃子,平常吃個雞蛋都很難得。舅舅住校也只吃姥姥做的粗茶淡飯,穿的衣服只有一件兩件的,只是在過春節時才穿在那時看起來比較好比較新的衣服。
那時,家裡有好幾口人,住在那兩間土房中,如果家中來客人時,姥姥就讓媽媽或舅舅到她奶奶家去睡。而那時的交通也不方便,再加上那裡很多山,平常幾乎不出遠門,因為山路不好走。
直到現在我才體會到憶苦思甜的滋味。
社會每時每刻都發生著變化,姥爺所在的村莊也不例外,雖然名稱沒變,但是,實際上不是大而是很大,現在那裡的孩子有了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一個很大而又舒適的校園,買文具也不用愁了,現在那裡家家戶戶都奔小康了。政府給免了學費、雜費、甚至連書費都給免了,站在村口就可以看見那寬寬的柏油馬路兩旁那整整齊齊的二層小洋樓,就連一些比較困難的村民們都住上了新的磚瓦房。
⑼ 講幾個我聽到的靈異故事,但是並不怕人
1.這個是我室友講的,他小時候的事情。他講他小時候,有一個遠方的親戚,是一位老太太,去世。他們那裡有個風俗,就是要有孝子賢孫送葬,當時,那位老太太的孫子不在身邊,就臨時找了我的這個室友代替。送葬路上是坐那種車,特別晃悠,然後室友就吐了,臟東西吐在了棺材的一角。回來以後,室友就開始發燒,口裡說胡話。他的奶奶說,是不是撞邪了,就立筷子。當他的奶奶問道,是不是某某某啊(就是過世的這個老太太),筷子就立起來。(我剛剛問了室友,他說當時小,不記得具體過程了,都是後來他的奶奶講給他的,室友就記得當時筷子立起來這個場景。)他的奶奶講,那個老太太怪室友弄臟了他的衣服,所以來教訓一下。後面室友家裡面給老太太燒了紙做的衣服還有金元寶,然後就好了。
2.這個是我的姥爺講給我的,姥爺下世很多年了,前幾天是他的忌日,希望已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脫離六道輪回。不是鬼故事,應該是什麼精怪類的。很多年前,那會兒還沒有這么多人,所以靈異的事情很多。有一次下大暴雨,電閃雷鳴的,姥爺就坐在堂屋裡,看著外面。這時候,有個老太太走進院里,姥爺剛開始以為她是來避雨,還想讓她趕緊進來,但是突然看到老太沒有穿鞋子,腳是特別大,而且一看就不是人的腳。姥爺是我們那的善人,並不害怕。姥爺跟她講,天下這么大的雨,你也不容易,進來我家裡躲雨,我們互相不傷害,雨停了你就走吧。後來雨停了,她就走了。
3、還是我姥爺家裡的事情。那會兒家裡剛剛接通電燈,有一回姥爺開堂屋裡的燈,突然從燈泡里竄出來一隻貓,(我記得不是特別清楚,畢竟十多年了),那隻貓叫得特別詭異,跑到東邊屋子裡面。姥爺就去趕,姥爺家只有三間房,中間是堂屋,兩邊是兩間側室。它跑到東邊屋子,屋子裡的東西就嘩啦啦的開始往地上倒,趕到西邊屋子,西邊屋子裡的東西也開始倒。就是趕不出去。那會村子裡有人會太極劍,就在堂屋裡舞劍,舞劍舞了一會兒,那隻貓就怪叫著竄出屋子了。The End.
4、姥爺還講過一個他們村子一個村民的事。那個村民喜歡喝酒,有時候跑到別的村去喝酒,很晚才回來。其中有一次,很晚很晚都不回來,家裡人擔心,就沿著路去找,最後在我們村外的墳場里找到的,當時那個人一直往嘴裡面塞土,還好給找回來了。等他醒來以後,回憶說,回來的路上,有人拉他一起喝酒,他禁不住誘惑,就跟他喝。沒准兒再晚一會兒,恐怕就要被拉到陰間去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