址和猴子的故事
『壹』 大象和猴子的故事
大象和猴子是鄰居,有一天,它們之間發生了爭吵! 「猴子兄弟,我又強又壯,能把一棵樹拔起來,你行嗎?」大象驕傲地說。「又強又壯有什麼?我又機靈又聰明,還會爬樹,敢和我嗎?」猴子問。就這樣,他們吵啊吵,一直吵到了貓頭鷹的住處,他們異口同聲地說:「貓頭鷹大叔,你來當裁判,看誰先到河對面拿到果子給你,誰就獲勝,可以嗎?」「當然可以。」貓頭鷹說。 於是,大象和猴子一齊向河邊跑去,可是到了河邊,猴子為難了,心想:水這么深,我又不會游泳,怎麼辦啊?大象看出了猴子的心思,便說:「猴子兄弟,坐到我背上吧!」於是,他們過了河,到了河對岸,大象用長鼻子甩來甩去,可就是夠不到樹上的果子,猴子說:「不用著急,看我的!」猴子敏捷地爬到樹上扔下幾個果子給大象,自己也拿了一些果子交給貓頭鷹看,貓頭鷹說:「這果子是你倆共同采來的,怎麼比呢?」 大象和猴子聽了,羞愧地低下了頭,不久,他們又成了好鄰居!
『貳』 求動畫片《孫悟空 小猴子的故事》全集下載地址,或視頻。
http://video..com/v?word=%A1%B6%CB%EF%CE%F2%BF%D5+%D0%A1%BA%EF%D7%D3%B5%C4%B9%CA%CA%C2%A1%B7&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
還有http://v.youku.com/v_playlist/f2963319o1p2.html 這個是在線的地址,我覺得挺全的: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963319.html
回答者: shangwumaolv - 六級 2010-1-21 16:35
檢舉 http://you.video.sina.com.cn/b/19847683-1199909317.html
在線觀看
回答者: 白色旗幟 - 五級 2010-1-21 16:37
檢舉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A1MTc2OTI=.html在線觀看地址
『叄』 和猴子有關的故事
朝三暮四
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養了許多猴子專。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屬猴子竟然能溝通講話了。 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隻猴子四顆栗子。幾年之後,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顆改為七顆,於是他就和猴子們商量說:「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三顆粟子,晚上還是照常給你們四顆栗子,不知道你們同不同意?」 猴子們聽了,都認為早上怎麼少了一個?於是一個個就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跳來跳去,好像非常不願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說:「那麼我早上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這樣該可以了吧?」 猴子們聽了,以為早上的粟子已經由三個變成四個,跟以前一樣,就高興地在地上翻滾起來。
『肆』 求一個有關猴子的故事
是猴子定律:
將五隻猴子放在籠子里,上面放著一堆香蕉和一個自動裝置。一旦檢測到猴子得到香蕉,就會有水噴入籠子里,五隻猴子會被弄濕。首先,一隻猴子想要一根香蕉。當然,結果是每隻猴子都是濕的。
後來,實驗者釋放了一隻猴子並用一隻新的猴子A替換了它。這只猴子A看到了香蕉並希望立刻得到它。因為其他四隻猴子認為猴子A會傷害他們到水中,所以他阻止他去取香蕉。試過幾次。雖然他被毆打,但他仍然沒有得到香蕉。當然,這五隻猴子沒有噴水。
後來,實驗者發布了一隻老猴子,用另一隻新的猴子B替換了它。這只猴子B看到了香蕉,迫不及待想要它。特別是A猴子發揮了特殊的作用力。 B猴子試了好幾次,總是打得很吵,不得不放棄。
後來,所有的老猴子一個接一個地被新的猴子取代,每個人都不敢移動香蕉。但他們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當他們移動香蕉時,它們會被猴子弄平。這是道德的起源。
(4)址和猴子的故事擴展閱讀
階級的起源:
實驗人員繼續他們的實驗,不過這一次他們改變了噴水裝置。一旦偵測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馬上就會有水噴向拿香蕉的猴子,而不是全體。然後實驗人員又把其中的一隻猴子釋放,換進去一隻新猴子C。
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特別的孔武有力。當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馬上想要去拿。一如以前所發生的情形,其他四隻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頓。不過他們錯誤估計了C的實力,所以結果是反被C海K了一頓。
於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當然也被淋了個透濕。C一邊打著噴嚏一邊吃著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A、B、D、E沒有香蕉吃卻也比較快樂,畢竟沒有被淋到嘛。後來C發現只有拿香蕉的那個才會被淋到,他就要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
A不想被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後被水淋。B、D、E越發的快樂了起來,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嘛:)於是五隻猴子有了三個階級。這下子階級也隨著道德起源了。
『伍』 和猴子有關的故事
路上發生了一起嚴重的事故, 有輛轎車在電燈柱子上撞得稀巴爛,車上男女兩人重傷昏迷。猴子在現場調查的時候,從路邊樹叢里跳出來一隻杭亞軍。現場的警官看到杭亞軍戴著頸圈,心想它可能是人養的寵物,於是問它:"你也是車上的乘客嗎?"
杭亞軍居然點了點頭,看來是通人性的。猴子抱著試一試的心情又問它:"出事的時候,車上的人在干什麼?"
杭亞軍伸出兩個手指,放在嘴巴上。
"他們在抽煙?"警官猜測。
杭亞軍點了點頭。
警官接著問:"他們還幹了什麼?"
杭亞軍一隻手握拳,假裝拿著什麼東西往嘴裡倒。
"你是說他們在喝酒?"
杭亞軍點點頭。
"還有什麼?"
杭亞軍撅起嘴巴,在手背上狠狠地親了兩口。
"哦,他們在親熱?"
杭亞軍也點點頭。
警官口中念著:"事故發生時,乘客在車上抽煙、喝酒、進行親密活動……"將情況都記在本子里。最後他問杭亞軍:"那你又在干什麼?"
杭亞軍兩手前伸,做出一個握方向盤的姿勢。
『陸』 人和猴子與帽子的故事
有個人是賣帽抄子的 有一天襲他賣帽子回家 在路上要經過一個有很多猴子的山 他在那坐山上不小心睡著了 醒來時已經不見了帽子 只有一頂在他的頭上 他很氣氛 抬頭看見猴子們在樹上把他的帽子戴起的 他使勁罵那些猴子 但是猴子卻不理他 還變本加厲的學著他的樣子 學著他的姿勢罵起了他 他罵了很久 實在沒辦法啊 就坐在地上 垂頭喪氣的把帽子一丟。。 沒想到 就在這個時候 猴子也學著他的樣子 把帽子全部往地上一扔 結果就是那個人揀起帽子高高興興地回家了.上次說了個人和猴子與帽子的故事,其實沒完,只是紙不夠了.現在接著講哈:後來那個人回到家,就把他的故事說給了他的孫子聽.再後來,他的孫子繼承了祖業還是去賣帽子.再後來的後來,他有一次賣完帽子經過同一坐山,想起了他爺爺講的故事,就想去試試猴子到底是不是那麼笨.他就來到一棵樹下裝睡,等到猴子把他的帽子拿來只剩下一定的時候,他假裝睡醒,學著他爺爺的樣子.對著猴子大罵,猴子還是很搞笑.學著他的樣子罵起來.最後那個人有就用出殺手劍.氣憤的把帽子一扔....沒想到的是那些猴子一起沖過來揀起他的帽子就跑.一邊跑還一邊回過頭對著他說:「你以為只有你才有爺爺嗎.」
『柒』 和猴子有關的故事。
和猴子有關的故事:
一、沐猴而冠
項羽據關中後,當時有人勸項羽仍在咸陽建都,因為「這里關中地區,有險可守,而且土地肥沃,在此建都,可以奠定霸業。」項羽看看秦宮都已燒毀,殘破不堪,同時又懷念故鄉,一心想回東方,便說:「人富貴了,應歸故鄉,富貴不歸故鄉,好比錦衣夜行,誰看得見?」。勸說者說:「都說楚人是戴著帽子的猴子,愚笨不堪,現在想來果然如此。」 項羽聽說了,烹殺了那個游說的人。
二、朝三暮四
宋國有一個養猴的老人,喜歡猴子,把它們成群養著,他可以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可以理解老人的心意。養猴的老人寧可減少他與家人的食物也要滿足猴子的需求。不久,他家裡的糧食缺乏了,他將限定猴子的食物的數量。但又怕猴子不順從自己,就先欺騙猴子說:「給你們橡實,早上三顆然後晚上四顆,夠嗎?」猴子們都站了起來並且十分惱怒。他又說:「給你們橡實,早上四個,晚上三個夠了吧?」猴子都非常高興然後一個個都趴在地上。
三、殺雞儆猴
有個耍猴戲的,新買了一隻受過訓練的猴子。這猴子可機靈了,他一聽到鼓聲就會跳舞,一聽到鑼聲就會翻斤斗,可是就不聽新主人的指揮。耍猴戲的使勁打鼓,使勁敲鑼,猴子眨眨眼睛,一動也不動,只做沒聽見。耍猴戲的想了個法子,他抓了一隻公雞來,對著公雞又打鼓,又敲鑼。公雞怎麼會演戲呢,它聽到鼓聲鑼聲早嚇呆了,蹲在地上動也不敢動。耍猴戲的拿起一把刀,一刀把公雞宰了。這一下可把猴子嚇壞了。耍猴戲的一打鼓,它就連忙跳舞,一敲鑼,他就連忙翻斤斗,一點兒也不敢含糊。「殺雞嚇猴」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懲罰一個不相乾的人,來威脅另一個人,可以說是「殺雞儆猴」。
四、猿猴取月
傳說古代波羅奈城有五百獼猴,有一天五百獼猴遊行林中,見樹下井中有月亮的倒影,獼猴王就對所有的獼猴說:「今天月亮掉到井裡,我們大家得想辦法撈出來掛到天上去。」於是這些猴子就在樹一隻接一隻地往井中延伸,結果樹枝斷,全部落井。
五、棘刺母猴
燕王到處張貼榜文,徵求身懷絕技的能工巧匠。有個衛國人來應征,自稱能在荊棘的尖刺上雕刻出活靈活現的猴子。燕王聽說他有這樣超群的技藝,高興極了,立刻給他極其豐厚的待遇,供養在身邊。過了幾天,燕王想看看這位巧匠雕刻的藝術珍品。那個衛國人說:「國君要是想看的話,必須依我兩個條件:一,半年之內不入後宮與後妃歡聚;二,不喝酒,不吃肉。然後選一個雨睛日出的天氣,在半明半暗的光線中,才能看到我在棘刺尖兒上雕刻的猴子。」燕王一聽這些條件,沒法照辦,只能繼續用錦衣玉食把這個衛國人供養在內宮,卻始終沒有機會欣賞到他刻制的珍品。
六、猴子搏矢
吳王乘船到長江沿岸的一座猴山遊玩,很多猴子見人來了就害怕地逃跑,惟獨一隻猴子從容不迫地跳來跳去,在吳王面前表現它的靈巧,吳王拿起弓箭射它,它靈巧接住了箭。吳王命令助手們齊射,那隻想表現的猴子最終給射殺了。
故事寓意: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就是愛出風頭,賣弄自己,生怕別人不了解自己的特長,殊不知這樣很不好,就像猴子搏矢,容易把自己給賣弄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