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佛教故事父親帶著兒子去偷東西

佛教故事父親帶著兒子去偷東西

發布時間: 2020-11-19 06:39:14

㈠ 求 父親給兒子的聖經中夾著一把鑰匙,兒子不理解而離家出走.的故事全文...

和他溝通!把他當成朋友!傾聽他的心聲!像關心朋友一樣關心他!

㈡ 有一則故事是父親和兒子趕牛車上山砍柴,拐彎時兒子說爹該拐彎了 牛自動就拐彎了 想知道這個故事的名字

完整版

趕牛車的故事

從前有一對父子住在山上,他們每天要趕牛車拉柴火下山,每次老父親都坐在車前趕牛,年輕的兒子坐在車後。由於山路崎嶇,坐在車後的兒子擔心老父親的視力不好,所以每次在牛車到了該玩的時候,兒子都會提醒老父親說:「爹,拐彎了。」 於是老父親揮一揮鞭子,抽一下牛身,就拐彎了。終於有一天,老父親不能再趕車下山了,於是,他囑咐兒子自己下山。兒子趕著牛車來到了第一個拐彎口,突然,牛不動了,兒子使盡了各種辦法,牛就是不動。兒子仔細回想,終於知道了,於是,他對著牛大喊了一聲:「爹,拐彎了。」牛,就動了。實際上,我們的習慣就是這樣子形成的。學英語,可能也要學到這種形成習慣的狀態。

㈢ 兒子偷東西不幸死了父親為了給兒子報仇抓了好幾個人在倉庫里還帶個面具

1被支配的名偵探

㈣ 有一部電影,情節片段是父母離婚,父親家暴,孩子跟父親,父親讓他去偷東西,求電影名字

沒看過,但可以推薦一部此類的電影給你看看。黑洞頻率。如果喜歡看科幻片,雪國列車。

㈤ 求一部電影我記得是快結尾的時候是父親讓兒子去別人家偷東西,後來被發現了,兒子被打個半死,兒子後來把

父子

㈥ 經典佛教故事有哪些

生長葯

從前有一個國王,他又昏庸又暴虐。有一次,王後生了一個女兒。國王見這個女孩這么小,就把醫生叫了過來,命令道:「去給我找葯來,讓我的女兒吃了,立刻長大。」

醫生不敢拒絕國王的要求,因為那樣的話,暴虐的國王會馬上把他殺掉。這位聰明的醫生想了想,對國王說:「我知道有一種好葯,如果給陛下的女兒吃了,她就能夠立刻長大。但現在倉促之間,我手裡沒有這種葯,必須到遠方去尋找。」

國王聽了,便讓醫生馬上去找葯。醫生又說:「還有一個條件,在我找到葯之前,陛下不能見您的女兒。如果您看了女兒,這葯就不靈了。等我找到葯給服了之後,再把她帶來給您看,您就會看到一個長大的公主了。」

國王答應了醫生的要求,讓大臣把他的女兒帶走了。醫生便出去,到很遠的地方找葯去了。過了十二年,醫生才回來,找到國王的女兒。這時,這位公主已經長成—個大姑娘了。醫生隨便給她服一種葯,然後便帶上她去見國王。國王看見女兒,十分高興,心裡想:「這真是個好醫生,給我的女兒吃了葯,就叫她一下子這么大了。」於是,國王便吩咐侍從們拿來許多珍寶,賞賜給這位醫生。

眾人知道了這件事,都笑國王無知,不知道計算女兒的年齡,看見女兒長大了,還以為是葯的力量,實在是愚蠢極了。

——據《百喻經》

兩隊商人

有一次,世尊釋迦牟尼在法會上,給諸比丘僧講述了一個很久以前的故事。

在往昔無量阿僧祗劫以前,有兩個各有五百個商人的商隊,在波羅奈地區籌集了金錢、食糧,准備好許多帆船,決定遠行尋寶。

他們揚帆起航,乘風破浪,駛向大海深處。

商船在大海中行駛了很長時間。這一天,他們突然發現一座寶島出現在他們的眼前。在那個島上有眾多的珍寶、美女,使他們—個個都看得目瞪口呆。

這時,第一隊商隊的頭領看到此景,即說道:「我們舍財捨命尋寶,辛辛苦苦來到這里,這里美女、財寶無其不有,人生一世能享受這些也就足矣!我們還不如就住在這里吧!」

可是,第二隊商隊的頭領看到此景,即冷靜地說道:「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中,這個寶島雖無奇不有,但一定不會長久的!」

眾人聽了,正在猶豫不決之際,正好有—個天女路過此處,心中憐憫這些商人,便在空中對眾商人說:「你們在此地雖然暫時能享受一些快樂,但這一切都將不長久,再過七天,這個小島將要被大海吞沒!」

這個天女說完後,即消失而去。

又有—個魔女從此經過,她想讓這些商人都被大海吞沒,即在空中對眾商人說道:「你們不要走,這個寶島怎可能會被海水吞沒呢?如失去機會,這些鉤人魂魄的美女、奇妙的珍寶,世上去哪兒再找呢?剛才那個天女是騙你們呢,你們可別相信她所說的!」

她說完後,也隨即消失而去。

那個商隊的頭領聽後,即對他的手下說道:「你們不要信那第一個天女的話,我們大家還是呆在這島上,享受五欲之樂吧!」

第二個商隊的頭領則對他的手下說道:「你們切莫為貪享一時之樂而將性命丟掉,還是快快裝些珍寶,不要貪戀此地。那天女的話是真實不虛的啊!」

果然,過了七天後,如天女所說,大海的波濤將寶島吞沒了。第二個商隊的人,由於早有準備,都呆在船上,所以安然無恙。而那第一個商隊的人,由於只顧貪戀玩樂,都被大海吞噬了。

第二商隊的頭領曾設法用矛鉤來救第一商隊的頭領,但是浪大風險,沒有成功。

這時釋迦牟尼佛轉臉對長臉老舍利弗說:「你知道嗎,那第一商隊的頭領,即是現在提婆達兜的前身,那第二商隊的頭領,即是我的前身。」

接著,釋迦牟尼佛又對眾比丘僧說道:「那時候的第一商隊的五百個商人,就是今天的提婆達兜的五百弟子;那時候的第二商隊的五百商人,即是今天的五百羅漢啊!而那時的天女即是今天的舍利弗;那時的魔女即是今天的滿月比丘啊!」

——據《興起經》上卷

裝瞎的工匠

在古時候,當一個工匠師傅可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他們不但從小就要忍氣吞聲地跟師傅學藝,出師後還要被迫為國王服各種勞役。為了逃避服勞役,工匠們想出各種方法。

有一個老工匠師傅。他為國王服役已經很久了,製作了許多非常精美的工藝品,國王常常把它們作為獎品賞賜給有功的大臣。盡管老工匠操勞了一生,卻還是—貧如洗,他很想逃避國王的勞役,卻又不敢逃跑,因為那樣是會被治罪的,所以,他只剩下一條路可以行了,那就是向國王求情。

他下了很久的決心,終於鼓足了勇氣,去求見國王:「啟奏陛下。」他壯著膽子哆哆嗦嗦地說:「臣蒙陛下的器重,得以為陛下效力。但臣如今年老體衰,眼睛也因長年勞累過度,瞎得幾乎看不清東西了,再也無法為陛下工作了。所以,臣想告老還鄉,求陛下恩准。」

「你是我的老工匠了。」國王有些捨不得讓他走,「你做的東西我特別喜歡,有心不讓你走吧,但你為本王工作幾十年了,也該享享清福了。賞你一百兩銀子,回家好好安享晚年吧。」

「謝陛下洪恩!謝陛下洪恩!」老工匠聞聽此言,喜出望外,高興得連連叩頭。

老工匠的事很快就在工匠們中間傳開了,大家都很羨慕他的福氣,紛紛議論起來:

「你聽說老工匠裝瞎的事了嗎?」

「聽說了,他跟國王說眼睛瞎了,其實他根本就沒瞎,比我的眼睛還好使呢。他不但逃避了勞役,還得了一百兩銀子的賞賜呢。」

「眼瞎了就可以不做苦役了。我們也把眼睛弄瞎吧,就算得不到獎賞,能夠不做苦役也就很好了。」

有人聽了他們的議論,覺得這些工匠很愚蠢,就開導他們說:「老工匠一個人對國王謊稱眼瞎了,國王當然會相信他的話。但現在你們見老工匠因瞎得福,也把眼睛弄瞎了,國王肯定會猜出你們是不想服勞役,才故意弄瞎眼睛的。這樣,不但不會有賞賜,還要治你們的罪,說不定還會處死呢。再說,你們毀壞了眼睛,連生活都不能自理,更無以謀生,不是白白地毀了自己嗎?」

工匠們聽了他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才打消了弄瞎眼睛的念頭。

——據《百喻經譯注·詐稱眼盲喻》

須摩提

古時候,有—個八歲的小女孩,名字叫須摩提。

有一天,她離家出走,來到佛的住所,對佛說:「世尊,您所說的做為一位菩薩要做的四十件事,我也想尊循奉行。我保證一定會做得很好。」

這時,一旁的尊者目連聽了之後,感到不可思議。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怎麼也不能相信一個八歲的小女孩,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就問她:「這四十件事,是大人們所要行的事,你一個小女孩,怎麼能做得到呢?」

須摩提卻很認真回答說:「我確實能行,我一定能夠做到!如果您不信,我到時就會讓三千里國土,都為我震動六次,從上飄下無數天花,所有的樂器不奏自鳴。」

接著,她又說道:「為了表明我是誠心誠意,而決非隨口一說,我發誓:若我以後修成佛後,要讓所有的人都皈依佛門。到時,人人都穿著黃色袈裟,當他們聚集在一起時,會呈現出一派金黃色。到那時,您將聽到他們念佛經,將看到他們在黃色袈裟的襯托之下,一張張臉也都是金黃色的。」

這時,目連對佛說:「這個小女孩真了不起,已經能意識到這些,她一定能成為菩薩。」

文殊師利在一旁問她:「既然如此,你為何不改變女身呢?如果變成男身,不就更好嗎?」

須摩提回答道:「改變不改變我的女身,我想這無關緊要,因為學佛法並沒有男女之分。今天,我要打消你們的疑慮,讓你們看到我同樣能修行,並且修行得很好。」

須摩提又說道:「從現在起,我很快就會覺悟,並達到正覺,我就會變為一位男子。」

說完這話不久,她果真變為男身,頭發自然地脫落下來,袈裟也穿在身上,成為一個沙彌(即七歲以上、二十歲以下,受過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香料、不聽視歌舞、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而食及不蓄金銀財寶等十戒的出家男子)。

這時,須摩提說道:「當我修行成佛時,在我國決不讓以下三件事發生:其一,不發生有礙佛道的思想和行為;其二,不發生男子不願勞作,不願農耕;其三,不發生女子好吃懶做,不願操持家務。請求萬能的佛,若您覺得我是誠心誠意,就把我的身變成三十歲的沙門。」

話音剛落,他的身體變得更結實,面色看上去更剛毅,像三十歲的成熟男子一樣。

須摩提又對文殊師利說:「等我修行成佛時,讓我國的所有人都皈依佛門,使他們個個都穿上金色的袈裟,並且讓全國各地及城郭處,長有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及珊瑚等七寶樹,還讓寶池和寶花不多不少,分別與全國的寺院亭子的數目相等。」

說這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接著又說道:「到那時,百姓們穿著袈裟聚集在一起時,呈現一片金黃色,讓人人臉上都發出金黃色的光。」

這時,持地神在地下聽了須摩提所說的話,也深受感動,按捺不住從地下鑽出來,化做天神,對須摩提贊聲不斷。

由於須摩提所說的話功德無量,加上他靜心修行,堅持不懈,最後終於成佛,實現了他最美好的願望。

——據《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送水的路程

古時候,在距離王城五由旬之處,有一個古老的村莊,村莊里生活著—個原始部落。在這座村莊里,有一眼泉水,甘甜可口,聞名遐邇。國王為此而命令村中居民,每天給他送去甜美的泉水供他飲用。由於王城與村莊的距離較遠,因此村民都因日日送水的苦役而深感疲憊,難以支持。村民們無可奈何,都打算離鄉背井,遠走他鄉,以躲避國王的勞役。

當時,村裡的頭人見村民們人心浮動,就安慰大家說:「你們切莫焦急,我應該為你們去向國王說情,讓國王改變村莊與王城之間的距離,由五由旬縮短為三由旬。這樣,你們就可以少走許多路,往來送水不會覺得勞累不堪了。」說完,頭人就到城裡向國王說情去了。國王聽後,爽快地答應了頭人的請求,隨即將五由旬改為三由旬。村民們知道後,無不欣喜激動,於是安定下來,繼續為國王往返奔波,不辭辛勞地輸送泉水。然而,有人覺得其中奇怪,就告訴村民們:「你們都上當了!從村中到城裡,一直都是五由旬的距離。並沒有因為國王的一句話,你們就少走了二由旬的路。」村民們雖然聽了這位聰明人的活,但還是深信他們的國王,相信國王已縮短了他們送水的距離,再也不想遠走他鄉,逃避送水的苦差了。

——據《百喻經》卷上

智慧的貧兒

很久很久以前,一對姐弟過著清苦的日子。姐姐出嫁後,因生活困難,就把自己的長子託付給在王宮當織工的弟弟。從此甥舅兩人就開始相依為命,共同生活。

外甥長大後,也隨舅舅一起到王宮去當織工。他們日夜為國王紡織各種美麗的綾羅綢緞,但收入甚微,常常是食不果腹,衣不遮體。

一次,甥舅二人去國王的倉庫繳納綢緞,發現庫房裡各種金銀珠寶堆積如山。回家之後,兩人商量道:「我們兩人日夜辛苦勞作仍是—貧如洗。什麼時候才能過上好日子呢?國王的倉庫里金銀珠寶取之不盡,我們何不去拿些來用用,改善改善我們的生活呢?」計議停當,兩人便趁夜深人靜之際偷偷地挖了條地道,鑽到國王的庫藏中,偷了許多金銀財寶。

第二天早晨,守庫人發現庫內失盜,急忙跑去報告國王。國王沉思了—會,想出一條捉賊的計策:「你們先別聲張,這樣,小偷以為我們寶物繁多,還沒有發覺已丟了東西,一定會再次來偷。你們在庫房中多埋伏一些人,嚴加看守,等他們來時,一定要一網打盡,不準放跑—個。」守庫人便依令而行。

過了一段時間,甥舅倆看國王沒什麼動靜,果然又准備再次去偷,外甥對舅舅說:「舅舅,你年齡大了,身體又弱,如果被守庫人抓住,恐怕很難逃脫,你要多加小心。我年輕力壯,他們不一定抓得住我。不過你放心,如果你被他們抓住,我一定會想辦法救你。」不料舅舅剛一走進地遭,就被埋伏在那兒的幾個士兵按倒了。外甥一看救舅舅已來不及,趕緊扭身就跑。士兵發現還有一個賊,忙喊守庫人,等到守庫人趕來,外甥早已跑得無影無蹤了。守庫人害怕國王知道還有一個小偷逃脫會怪罪自己,便把舅舅殺死了滅口。

第二天一早,守庫人提著舅舅的腦袋去向國王報功。老謀深算的國王想,這么—個老頭,單獨一個人是不可能盜這么多財寶的,一定還有同夥。便下令把舅舅的屍體扔在十字街口示眾,並說:「你們派一些士兵嚴密看守,如果發現有誰來哭屍收屍,就一定是小偷的同夥,馬上把他抓來見我。」

再說外甥逃走後,正在想辦法救舅舅,沒想到舅舅已被砍了頭,屍體也被扔在街上,不由得心如刀絞。他想:「舅舅活著的時候沒過—天的好日子,死了還要受這份罪。我真是對不起他老人家啊!我一定要把他的屍體搶回來,讓它安息。」

士兵們按國王的命令在十字街口整整看守了一天,也沒見任何可疑的跡象。快黃昏時,一群遠方的商人進了城,裝滿貨物的馬車—輛接—輛地駛過街道。突然,相反方向也來了一陣馬車,兩隊馬車擠在十字路口,把街道擠得水泄不通。雙方各不相讓,爭吵起來。有兩輛裝滿稻草的馬車被擠翻了,滿載的稻草正好覆蓋在死屍身上。士兵們一看不對,忙上前把人群車馬驅散了。

第二天早晨,士兵們把前一天發生的事稟告了國王。國王立即明白這是小偷的同夥乾的。於是他命令看守死屍的士兵全部撤走,另派了一些能乾的偵察,秘密地在四周偵察,看有誰敢到稻草堆上來點火,就馬上抓住他。

外甥沒能搶回舅舅的屍體,正在懊惱。見國王又變花招,他立即想出了對付的辦法。他帶領一批人,假裝是跳火把舞的,一路跳著進了城。他們愈跳愈高興,愈跳愈起勁,吸引了許多看熱鬧的人。那些偵探也忘記了自己的任務,只顧欣賞他們的舞蹈了。趁沒人注意,外甥偷偷地把手中的火把向草堆舞去。草堆頓時熊熊地燃燒起來,人們驚恐地四處奔逃。等到偵探醒過神來,跳火把舞的人早不知到哪裡去了。

偵探連忙跑去報告國王,國王大怒,下令多派人員,嚴加看守,看有誰敢來收骨灰。國王狠狠地說:「那上來收骨灰的一定是個詭計多端的賊頭,抓住了他,我絕不輕饒。」

當天晚上,外甥帶了不少好酒到十字街口來賣。那些看守骨灰的人已連續勞累好幾天了,一看見好酒,饞涎欲滴,那裡還顧得上抓賊。一個個喝得東倒西歪,酩酊大醉。外甥把這些醉得不省人事的士兵個個反剪雙手,捆綁起來,然後把舅舅的骨灰細心地收斂在空酒瓶里,出城走了。

第二天,國王接到報告,氣得暴跳如雷:「這個賊頭竟如此狡猾!幾次三番讓他得手。我這回要做一個萬無一失的蜀套,看他往哪裡逃!」

國王下令在臨河的花園中蓋了一座漂亮的房子,又派出許多士兵在周圍嚴密守衛,然後讓自己美麗的女兒渾身戴著金飾玉佩,住了進去。國王對女兒說:「如果有人來,你就抓住不放,大聲喊叫,這樣一定會把這個賊抓住。」安排妥當,國王心中暗暗得意:「公主如此美麗,又身著無價的珠寶,那可惡的賊頭一定會上鉤的。」

幾天之後,外甥半夜裡果然來到河邊。他先從河的上游放下一根木頭。木頭順水而下,嘩嘩作響。守衛的士兵起先還以為是什麼怪物,連忙點起火把,但只看見一根大木頭在水中上下漂浮,也就算了。過了一會外甥又放下一根大木頭,士兵們又是一陣驚嚇。但這樣幾次之後,他們也就見怪不驚了,只顧自己呼呼大睡起來。於是外甥傍著一根大木頭偷偷地游來,爬進了屋子。

公主醒來,發現身邊躺著一個陌生的男人,連忙抓住他的衣服。外甥笑著說:「你抓住我的衣服有什麼用?你要是抓住我的手臂,我不就跑不掉了嗎?」公主一聽有理,便放掉衣服抱住手臂不放,同時大聲叫喊。她哪裡知道,自己抓住的是:外甥事先帶來的一條死人手臂。外甥見公主抓住死人手臂不放,便一骨碌從窗子翻身出去,泅水走了。看守的士兵們聽到公主的喊聲趕來,連個人影也沒看著。

天明後,公主和士兵們把夜間發生的事情報告給國王,國王搖著頭直嘆氣:「這個賊太機靈了,簡直是世上無雙!我怎麼想辦法也抓不住他,這可怎麼辦呢?」

過後不久,公主懷孕了。十月期滿,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孩。國王又生一計,他命令乳母抱著孩子在城裡四處轉悠,吩咐說:「如果有誰來親吻孩子,你就把他逮住。」

乳母按照國王的命令,抱著孩子在城裡四處轉悠。大半天過去了,也不見有人來親吻孩子一下。孩子餓得哇哇大哭,乳母也餓得飢腸轆轆。這時恰好碰上一個賣餅的,乳母便上去買餅。卻不料這個賣餅的正是外甥假扮的,他一面用餅逗弄著孩子的小嘴,一面順勢在孩子嬌嫩的臉蛋上親了一口。

乳母回到宮中,對國王說:「我在城裡整整轉悠了一天,沒有一個人來親孩子。只是我在買餅時,那個賣餅的見孩子可愛,親了孩子一下。」國王忙問:「你把那個賣餅的逮住了沒有?」乳母說:「孩子餓得直哭,我也餓壞了,才去買他的餅。人家只是給我們餅時順便親了一口,又不是賊,我抓他干什麼?」國王無話可答。於是國王讓乳母繼續帶著孩子在城裡轉,並派了幾個人在後面跟著,命令說:「這次無論是誰,只要接近這孩子,你們就馬上把他抓起來。」

這一次外甥又帶著好幾瓶美酒來了。他一見乳母等人,就招呼他們喝酒。乳母等人經不住外甥盛情的勸說和美酒的引誘,便坐下來你一杯,我—杯地喝了起來,不禁酣然大醉。外甥便趁機抱著兒子溜走了。乳母等人酒醒後,發覺孩子沒了,知道上了人家的當,嚇得連滾帶爬,向國王報告去了。國王聽了他們的報告,氣得破口大罵:「你們這幫蠢貨,就知道貪喝那貓尿,既沒抓住那賊頭,倒反讓他把孩子抱走了。真是氣死我了!」

外甥抱著兒子來到鄰國的首都,到王宮求見國王。國王接見他時,發覺他神態謙和,言語得體,舉止有禮,而且見多識廣,聰明非凡。國王十分高興,便把他留下來,封為大臣。有一天,國王說:「在我國,還沒有一個人像你這么聰明機智。我想把愛女嫁給你,你一定很高興吧!」外甥忙回答說:「大王這樣厚愛,我真是不敢當。如果大王真的可冷我,希望能為我聘某某國的公主。」國王真地答應了,並當即派人來到外甥原來生活的國家,向那位發誓要抓住小偷的國王求婚,說自己有一位太子,希望聘娶那美麗的公主。

公主的父親——那位老國王接待了使者,立即答應了這門親事。但他轉念一想:「這件事是不是那個賊頭搞的鬼?那可惡的傢伙實在太狡猾,總是讓我們吃虧上當。這次莫非又是他設下的圈套,想來騙走我女兒,他孩子的母親?」想畢,立即派使者趕往鄰國,要求說:「既然貴國太子要娶我的女兒,必須由太子親自前來迎娶。」

外甥得到這個消息,心想:「我如果真的親自去迎親,一定會被那位國王識破,抓住的。」怎麼辦呢?他想了一會,腦子里冒出了一條對策。他跑去求見庇護自己的那位國王,說:「如果大王決定派我親自去迎親,請撥給我五百騎兵,一律要兵強力壯,以顯示我國的氣派威風,這樣我才能去。」國王答應了他的要求。

到了迎親的那一天,外甥穿上節日的新裝,以二百五十名騎兵為先導,二百五十名騎兵為後衛,自己策馬走在隊伍的中間。迎親的隊伍浩浩盪盪地向公主所在的國家行進。到了王宮前,外甥立馬控韁,在馬上向國王和公主致意,並沒有下馬行禮。國王見此情此景,心中已猜到了八九分,不由得從心底里佩服這小子的膽量和聰明。於是,他牽著公主來到迎親隊伍中間,上前握住外甥的手,問道:「請你實話告訴我,我前後幾次想方設法要抓而沒有抓住的,是不是你?」外甥在馬上含笑致敬:「不錯,就是我!」國王長嘆一聲,由衷地說道:「天底下再沒有比你更聰明的人了。好吧!我把我的女兒嫁給你。」

外甥與公主結了婚,一家三口終於團圓了。

——據《生經》卷二

仙人的眼珠

從前,有一個人入山學道之後,獲取了五通仙之聖果。因此,此人具有一雙天眼,能洞見萬事萬物。地下埋藏的所有珍寶、金銀,他也都能一眼瞥見。國王知道此人的神通之後,心中異常興奮,恨不得馬上叫他來為自己效勞。他對身旁的大臣說道:「我國能有如此神人,應是我的幸運。你們能想出什麼妙計,使他常住我國而不去他處,從而給我發現更多更多的地下寶藏?」

一位愚蠢的大臣,聽了國王的話後,馬上便去了這位神人的處所,設法挑出了他的兩隻眼珠。他志得意滿地手持著那位神人的兩隻眼珠,獻給了國王陛下,並表功似地告訴國王:「陛下,臣按您的吩咐,挑出了神仙的雙眼。從此,他就只能住在我國,不可能再去他鄉了。」國王聽了這愚臣的報告後,頗覺啼笑皆非:「我之所以想要這位神仙長住我國,是因為他能夠為我發現地下埋藏的所有寶藏。現在你卻是毀了他的雙眼,長住我國又有何用?!」

這位愚臣,實是荒唐之極,不但使神仙喪失其道眼,而且也使國王一無所獲。

——據《百喻經》卷上

女居士

在古印度有位女居士,是佛教的忠實信徒。她雖然沒有出家當比丘尼,但對佛教的教義、法術十分精通,時時修煉鑽研,是位功道高深的女居士,很有名望。

一天,女居士前往拘薩羅國游歷,在迦旃延婆羅門的尼庵中的羅園里住下。

婆羅門尼的幾位弟子外出化緣、拾柴回來,—進羅園,看見一位女居士端坐樹下,面容祥和舒朗,心凝神注,一副安寧寂靜、超然世俗的樣子。弟子們很是驚嘆佩服,趕緊上前施禮,懇請女居士賜教。

於是女居士便跟這幾個年輕弟子侃侃而談。她說古論今,講法釋道,還勉勵她們潛心修研,必能獲得真諦。

女居士講得娓娓動聽,句句透徹。幾個弟子聽得頻頻點頭,心服口服。她們從來沒聽過這么中懇切實的教誨,這么高深而又平易的事理,都很慶幸自己有這么一個機遇,而且對女居士也就越發尊敬,越發感激。

弟子們聽了教誨,依依不捨地辭別了女居士,背起柴禾,高高興興到庵中回婆羅門尼的話去了。

一見師傅,就爭先恐後地搶著說:「師傅,師傅,咱們羅園里來了一位姓瞿曇的沙門,是位道法高強的人呀!她特別善於講法說道,而且善解人意,句句話都能說到人心裡去,切中我們糊塗迷惑的地方。真是像俗語說的: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哇!」

婆羅門尼見自己的徒弟們如此眉飛色舞地贊嘆那個初來乍到的女居士,心中一動,就勢吩咐道「既然她這么深刻高強,這么值得你們討教,那麼好,就替我去跟她說,請她明天到庵里來吃飯吧。」

弟子們一聽,驚喜萬分,這正是她們求之不得的事,高興得差點兒叫出聲來。—個腿快的弟子趕忙跑到羅園去傳師傅的話。

女居士聽了弟子傳達過來的邀請後,依然平靜地坐著,沒起身,沉默不語。那個正在興頭上的弟子見女居士既不說去,也不說不去,雖然有點兒納悶,但她心裡是唯恐她不答應,所以也等不及女居士的回話,就興沖沖地往庵里跑,回稟師傅說,女居士接受了邀請,明天准來。

第二天一早,婆羅門尼坐在正堂上,堂門敞開,遠遠地就看見女居士身穿素衣,手持缽盂,信步朝尼庵走來……

婆羅門尼叫弟子給女居士添了一個座位,然後就吩咐上菜開飯。一桌子的菜,招待客人可謂是夠豐盛的了。可婆羅門尼只顧悶頭自吃自喝,對女居士既不謙讓,也不關照,似乎並沒把她當做自己請來的「貴客」,沒有一點兒主人尊客的姿態。弟子們看在眼裡,面面相覷,誰也不敢多說多動。女居士也就自然要自己照顧自己了。

吃過飯,女居士起身出去洗漱凈面,又把缽盂清洗干凈,然後回到屋裡,坐在為自己特設的位子上。再看婆羅門尼,舒舒服服,心滿意足地挺了挺身子,穿著鞋側卧在一張高高架起的床上,用衣角遮住頭,擺出一副舒懶懈怠,漫不經心的姿態。她側著頭,平聲慢氣地問女居士:「我們有些不明白的事情想向你討教討教。我的弟子對你的口才、智慧盛贊不已呀,不知你是否有空為我們解答呢?」

看著婆羅門尼傲慢的樣子,女居士平談而和氣地回答:「姐妹們有事要問,我盡力解答,何必如此客氣呢。不過,恐怕今天不是時候吧?」

說完,她便起身告辭。婆羅門尼只在床欠了欠身,草草擺了個送客的姿態,目送著她出了門。弟子們不知師傅到底想干什麼,都覺得很不自在,心裡很不舒服。

第二天,弟子們外出去砍柴。歸途中又去羅園聽女居士講道。回到庵中,又如實地回稟了師傅。婆羅門便又請女居士到庵中用飯。就這樣一來二去,連請了四次飯。

到第五次,婆羅門尼終於開口說要請女居士來尼庵說法佈道。可女居士還是當初的那句話——「還不是時候」。

㈦ 關於佛的故事··

有個年輕的一無所有的女孩,沒有家人沒有感受沒有歡喜更沒有悲傷的獨自生活著。日子過得還好。

媒婆也快把她住的門檻給踩爛了,但她一直不想結婚,因為她覺得還沒見到她真正想要嫁的那個人。

有一天,她去一個廟會散心,於萬千擁擠的人群中,看見了一個年輕的男人,不用多說什麼,反正女孩覺得那個男人就是她苦苦等待的結果了。可惜,廟會太擠了,她無法走到那個男人的身邊,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那個男人消失在人群中。

後來的兩年裡,女孩四處去尋找那個男人,但這人就像蒸發了一樣,無影無蹤……

女孩每天都向佛祖祈禱,希望能再見到那個男人。
她的誠心打動了佛祖,佛祖顯靈了。
佛祖說:「你想再看到那個男人嗎?」

女孩說:「是的!我只想再看他一眼!」
佛祖:「你要放棄你現在的一切,包括你的自由和自主。」
女孩:「我能放棄!」

佛祖:「你還必須修煉五百年道行,才能見他一面。你不後悔么?」
女孩:「我不後悔!」

於是這女孩變成了一塊大石頭,躺在荒郊野外,四百多年的風吹日曬,苦不堪言,但女孩都覺得沒什麼,難受的是這四百多年都沒看到一個人,看不見一點點希望,這讓她都快崩潰了。

最後一年,一個採石隊來了,看中了她的巨大,把她鑿成一塊巨大的條石,運進了城裡,他們正在建一座石橋,於是,女孩變成了石橋的護欄。

就在石橋建成的第一天,女孩就看見了,那個她等了五百年的男人!

他行色匆匆,像有什麼急事,很快地從石橋的正中走過了,當然,他不會發覺有一塊石頭正目不轉睛地望著他。

男人又一次消失了,佛祖再次出現。
佛祖:「你滿意了嗎?」

女孩:「不!為什麼?為什麼我只是橋的護欄?如果我被鋪在橋的正中,我就能碰到他了,我就能摸他一下!」
佛祖:「你想摸他一下?那你還得修煉五百年!」

女孩:「我願意!」
佛祖:「你吃了這么多苦,不後悔?」
女孩:「不後悔!」

女孩變成了一棵大樹,立在一條人來人往的官道上,這里每天都有很多人經過,女孩每天都在近處觀望,但這更難受,因為無數次滿懷希望的看見一個人走來,又無數次希望破滅。

不是有前五百年的修煉,相信女孩早就崩潰了!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女孩的心逐漸平靜了,她知道,不到最後一天,他是不會出現的。

又是一個五百年啊!最後一天,女孩知道他會來了,但她的心中竟然不再激動。

來了!他來了!他還是穿著他最喜歡的白色長衫,臉還是那麼俊美,女孩痴痴地望著他。
這一次,他沒有急匆匆的走過,因為,天太熱了。

他注意到路邊有一棵大樹,那濃密的樹蔭很誘人,休息一下吧,他這樣想。
他走到大樹腳下,靠著樹根,微微的閉上了雙眼,他睡著了。

女孩摸到他了!他就靠在她的身邊!
但是,她無法告訴他,這千年的相思。她只有盡力把樹蔭聚集起來,為他擋住毒辣的陽光。
千年的柔情啊!

男人只是小睡了一刻,因為他還有事要辦,他站起身來,拍拍長衫上的灰塵,在動身的前一刻,他抬頭看了看這棵大樹,又微微地撫摸了一下樹干,大概是為了感謝大樹為他帶來清涼吧。

然後,他頭也不回地走了!就在他消失在她的視線的那一刻,佛祖又出現了。
佛祖:「你是不是還想做他的妻子?那你還得修煉……」

女孩平靜地打斷了佛祖的話:「我是很想,但是不必了。」
佛祖:「哦?」
女孩:「這樣已經很好了,愛他,並不一定要做他的妻子。」

佛祖:「哦! 」
女孩:「他現在的妻子也像我這樣受過苦嗎?」
佛祖微微地點點頭。
女孩微微一笑:「我也能做到的,但是不必了。」

就在這一刻,女孩發現佛祖微微地嘆了一口氣,或者是說,佛祖輕輕地鬆了一口氣。
女孩有幾分詫異,「佛祖也有心事么?」

佛祖的臉上綻開了一個笑容:「因為這樣很好,有個男孩可以少等一千年了,他為了能夠看你一眼,已經修煉了兩千年。」
另外還有這么首詩,席慕容寫的: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那麼,我要用多少次回眸才能真正住進你的心中?(——席慕蓉)

前世,我頻頻回眸
揮別的手帕飄成一朵雲
多少相思 多少離愁
終成一道水痕送我遠走
今生,我尋覓前世失落的足跡
跋山涉水 走進你的眼中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我用一千次回眸換得今生在你面前的駐足停留
問佛:要多少次回眸才能真正住進你的心中
佛無語,我只有頻頻回首
像飛蛾撲向火
可以不計後果 可以不要理由
回眸 再回眸
千次萬次 你在我眼中 也在我心中
我頻頻回顧著 期待你的溫柔
我頻頻回顧著 渴望長相廝守
前世 我在舟中回眸
蓮葉一片一片 連成我眼中的哀愁
今生 佛成全我的思念
讓我走進你的眼中
我尋覓了很久 累了
只想在你懷中停息
只想讓你的手揩去我臉上的淚痕
只想讓你的體溫溫暖我冰涼的雙手
不要問我為何今生千里迢迢將你尋覓
我沒有喝孟婆湯 心中牽掛著你
不要問我為何哭泣
我沒有喝孟婆湯 仍記得前世離別時心底的絕望
說我喜極而泣吧
淚落在你的襟上
前世的種種哀愁開成一樹繁密的丁香
我只想與你攜手在樹下看那一朵開成五瓣向我們預言幸福
今生我仍舊頻頻回望
今生我仍舊不喝孟婆湯
來世我還會千里迢迢將你尋覓
來世我還會和你手牽手尋找五瓣的丁香

㈧ 我記得原來看過一個故事,是一個父親教育自己的兒子不要輕易相信自己兒子的故事。

有一位父親跟兒子在戶外玩。兒子爬到牆上想往下跳,讓父親在下面接住他。 在他准備跳下來之前,父親跟他講了一個故事,故事中也有一位父親跟兒子。故事中的父親是美國的一個富翁。這個富翁的兒子有一天爬到一面牆上往下跳,富翁張開雙臂在下面等著接住他的兒子。可是當他的兒子跳下去的時候,這個富翁卻閃身躲開了。

富翁的兒子摔在地上,一面哭一面很困惑地看著父親,不知道父親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時候,富翁跟兒子說:「我讓你摔這一跤,是為了讓你學到一課:這個世界上就連父親有時也未必信得過,何況是其他陌生人!」

講完了富翁與兒子的故事,這位講故事的父親也伸出雙臂,對兒子說:「來,跳下來吧,我會接住你。」這時兒子的心裡已經不安起來,這個故事使他對人性產生了懷疑與恐懼。

可是在父親地連聲催促之下,兒子還是咬咬牙閉上眼睛跳了下去。他以為自己會重重地摔在地上,但當他睜開眼的時候卻發現自己躺在父親的懷抱里。父親對他說道:「我也想讓你學到一課——有時連陌生人你也可以相信,何況是你的父親!」

我們常人都有一種疑心病,即使是對身邊相處親密的人,也難免不存一絲提防的心理。以往的生存經驗告訴我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不輕信別人尤其是陌生人,應該說是一種合理的防範,本來無可厚非。但如果這種疑心發展成為一種太過敏感而近乎神經質的心理,就成了很難醫治的心病了。比如說看到別人在一旁講話,就連忙側身上前去打聽人家在說什麼,轉過身來就疑慮別人在講自己的不是。這是我們許多人身上都有的通病。

再比如你和一個單位同事在路上相遇,當兩人走近的時候,你連忙揚起手來跟對方打招呼,不料他(她)卻根本沒有搭理你,徑直從你面前走了過去。遭遇這種尷尬情形,你就會立刻生起煩惱,覺得對方是有意輕視你。進一步聯想這個同事在單位里的種種表現,你甚至會覺得他(她)其實是處處都在有意為難自己。其實呢?可能你跟人家在路上偶遇的時候,正巧趕上人家親人故去,對方正在低頭一門心思地考慮治喪的問題,根本沒有注意到你就在對面打招呼呢。

像這樣過於敏感心理素質,常常使人無法察覺事情的真相,陷入無可救葯的自以為是與孤獨自閉之中,把自己的人際關系搞得一團糟。有這種心理特質的人想要學佛修道都難,因為他們誰都不相信,只相信自己的一顆疑心。

㈨ 佛典故事偷盜心邪

【偷盜】

隋朝開皇年初,冀州郊外有一個十三歲的不良少年,經常偷盜鄰居家的雞蛋燒著吃。

一天清早,村裡人都未起床,少年的父親聽到外面有人敲門,喊他兒子的名字。父親就讓兒子去開門。來人對少年說:「官府召喚你去服勞役。」

少年說:「那我先進屋拿些衣服和干糧。」

來人回答:「不必了。」於是領著少年出了村。

村南原本是一片桑田,已經耕好了,尚未下種。少年跟在使者後面,忽然看見路右邊有一座小城,四面門樓,色彩艷麗。少年感到很奇怪,問道:「什麼時候有了這座城?」

「不許說話!」使者嚴厲地呵斥他。

到了城的北門,使者命令少年進城。少年剛剛進去,城門就關閉了,城中不見一人,原來是座空城。只見地上到處都是熱灰碎火,深沒腳踝,少年燙得大聲呼叫,見南門開著,急忙跑向南門,可剛要跑到時,城門突然關上了。少年又向東門、西門、北門跑去,城門都是在他快要跑到的時候突然關上。

這時,村裡人陸陸續續下田幹活兒,男女老少都看見這位少年在田中四方奔走,口中啼叫。大家議論紛紛:「這孩子是不是瘋了?大清早在這里不停地游戲?」

午飯的時候,幹活兒的人都回村了,少年的父親問道:「看見我兒子了嗎?」

「在村南奔走游戲,叫他也不肯回來。」村民回答。
父親出村,老遠就看見狂奔的兒子,大聲喊他的名字,只喊了一聲,少年就停了下來。

少年陡然發現小城和熱灰都不見了,一見父親就倒地大哭。父親發現他膝部以下皮肉焦爛,好像被烤熟了;問他話,也不回答。父親只好把他抱回家治療,可是怎麼也治不好,膝部以下形如枯骨。

知情的鄰里到少年奔走的地里察看,發現足跡清晰,並沒有炭火。

從此,一村的老少皆持戒信佛。(《法苑珠林》《太平廣記》)
《華嚴經》說:人在臨命終的時候,能看到將來受報的地方。作惡的人能看到地獄、餓鬼、畜生的景象;作善的人則能看到宮殿園林、諸天彩女。身雖未死,業力已現。

㈩ 有人知道這個片的名字嗎,故事內容是 兒子在家無所事事 父親很生氣吼了他,然後兒子就出去打工了

有人知道這個片的名字嗎,故事內容是 兒子在家無所事事 父親很生氣吼了他,然後兒子就出去打工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