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我家的故事演講稿
1. 慶端午,我家的故事演講稿
端午節是我國「三節」中的一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早上,我一邊吃粽子,一邊看電視。正巧,我看到有一個節目是賽龍舟。這時,媽媽對我說:「你知道賽龍舟、吃粽子的來歷嗎?」我說:「知道呀!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進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媽媽聽了高興地說:「我兒子懂得真多。」 奶奶見我們談得這么開心,湊上來說:「你們知道嗎?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這倒是蠻好玩的。」我和媽媽一起說道。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著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念著念著,爸爸、媽媽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節的學問可真多。
2. 一篇鄉村我家的故事演講稿
爸爸為了讓我了解鄉村生活,決定在「五一」長假期間帶我去六橫的大奶奶家,順便去探望一下他們。
今天,天氣晴朗,我們高高興興地來到了六橫龍山。還沒進家門就遠遠地看見大爺爺頭戴一頂草帽,手拿一把鋤頭正在田裡幹活,火辣辣的太陽把他的臉曬得通紅,額頭上是一層層細細的汗珠。看著爺爺幹得這么起勁,我也好奇地跑到了田裡,叫大爺爺教我種地,可是那鋤頭一拿到我手裡,就不聽我的使喚了,連拿也拿不起來。「唉,種田真難啊!就連拿鋤頭也是。」大爺爺看我這么聽力,就和藹地拍拍我的頭說:「孩子,這對你們城裡人來說確實有點難,我們還是回家去吧」。是啊,我好想去看看他們家的房子是怎麼樣的,因為在我的想像中:大爺爺的房子是矮矮的,裡面的擺設是非常簡陋的。可是當大爺爺領著我進了他們家時,我不竟呆了,出呼我的意料:房子是兩層樓的,外面還塗著紅色的、黃色的漆,顏色非常亮麗,彩電、空調、熱水器等樣樣俱全。一走進院子,一條小狗就跑到了我的面前,瘋狂地叫了起來,它才不知道我是它主人的貴客呢?大爺爺一罵,它就垂頭喪氣地躲到了一旁。院子里一隻只小雞正跟著母雞在覓食,高傲的大公雞大搖大擺地在院子里走來走去。正當我看得興起的時候,大奶奶突然叫我,哦,原來是母雞下蛋了啊,大奶奶讓我從雞窩里拿出了這只暖乎乎的雞蛋,你別看它身上還帶有一點糞便,可是吃起來味道還是很好的。大奶奶為了獎勵那隻母雞,拿了一把米慰勞慰勞它。
開飯了,飯桌上雖然沒有象飯店裡那樣的大魚大肉,可是卻有它的特色,你看:榨菜蛋花湯中的蛋是母雞剛剛下的;青菜是大爺爺親手種的並且剛剛從地里拔來的;土豆是前幾天剛從土裡挖出來的,還有剛才那隻驕傲的大公雞也成了我們飯桌上的美食……聽大奶奶介紹說:「我們飯桌上的菜都可以放心吃,這些蔬菜都是沒有打過農葯的,不像城裡的蔬菜都是打過農葯的,這些是真正的綠色食品。」說得我這個原本不太愛吃蔬菜的我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一邊連聲說:「吃蔬菜好,爸爸你多說一點,省得這么胖。」說得大家哈哈大笑,我還挨了爸爸的一下打呢。
傍晚,大奶奶家的煙囪上又飄起了裊裊清煙,好像一個個美麗的少女穿著潔白的衣服在晚霞中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