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媽媽也兒子的故事

媽媽也兒子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9 07:28:42

『壹』 古代母親誓死保護兒子的故事

兒子上廁所被砸,埋在預制板內,母親冒著餘震救兒子。眼見三樓的床掉下去,兒子求母親快走,別管他,母親使出全部力氣,獨自將上百斤的預制板挪開,救出兒子。母親事後說,她也不知道怎麼那麼有力量兒子上廁所被砸,埋在預制板內,母親冒著餘震救兒子。眼見三樓的床掉下去,兒子求母親快走,別管他,母親使出全部力氣,獨自將上百斤的預制板挪開,救出兒子。母親事後說,她也不知道怎麼那麼有力量。
【汶川地震:媽媽用血肉之軀為孩子築起生命屏障】

救援人員在搜救時,發現一具遺體,她詭異的死亡姿勢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人們在她身子底下發現了一個3、4個月大嬰兒,他竟毫發未傷,隨行醫生在孩子被子發現一部手機,手機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母愛在這里是悲天慟地的,她用血肉之軀扛下了鋼筋水泥,用生命撐下了孩子生存的空間。用最後一絲氣力向孩子傳達著愛。
一位朋友去了北川,去那裡做了一名志願護士。她也是剛剛做母親不久,他們去救援的地點是北川幼兒園和北川中學。去的第一天,看到整個幼兒園約四百條生命,僅少數人獲救,她的心也在哭泣。特別是看到一個從媽媽懷里救出來的小女孩,估計兩歲多,本來看起來應該乖巧機靈的,被地震震得已經表情木然,醫務人員趕到的時候她只是睜著一雙大眼睛,除了能正常的呼吸以外,沒有任何錶情,連哭都不會了。朋友說,小女孩是從她媽媽懷里救出來的,她的媽媽為了保護她,彎曲著整個身體,把小女孩貼在胸前,直到救援人員搬開磚礫時她仍保持這種姿勢,至死都保護好自己的女兒。至16日凌晨,他們一行在北川中學僅救出兩名具有生命體征的學生。在昨晚的直播新聞里,又看到一位約三歲的小女孩因為受傷的疼痛,忍不住大喊「媽媽、媽媽」,而我們的醫生阿姨卻只能摟著她說:「乖,別哭!睡一覺媽媽就回來了。」

『貳』 古代媽媽愛兒子的故事。

孟母三遷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和母親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歷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之後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於是居住在了這個地方。

求採納謝謝

『叄』 短短文主要寫了母親為兒子( )的故事

一、《散步》的主要內容
課文敘寫了祖孫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現出一家人之間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二、《散步》原文:
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天氣很好。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裡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後來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裡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母親對我說。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三、作者簡介
莫懷戚,1951年出生,男,漢族。筆名周平安、章大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人。1982年畢業於四川大學中文系。 現為重慶師范大學新聞學院教授。1994年獲全國莊重文文學獎,散文《散步》和《家園落日》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
他的中篇小說《詩禮人家》曾獲「四川文學獎」。代表作是小說《透支時代》、《陪都就事 》《 散 步 》《花樣年月》,小說集《大律師現實錄》、系列小說《東方福爾摩斯探案集》。作品集有《莫懷戚中短篇小說選》。

『肆』 一本關於「藍色血的媽媽和兒子的故事」的書的名字

媽媽是另外一種人,就像爸爸說的一樣,他們是那種藍色會飄的人,住
在另外一個空間里的,和故事裡的仙女、人魚住在一起。他們是一種比入還
要脆弱的人,風都能把他們吹跑。可是平時我們人不能到他們的地方去,而
他們,在一天里的一個特定的時候可以到人間來,他們會走,也會飛。說起
來,他們比人要高級一些。
我的媽媽是精靈

『伍』 古代母親教育孩子的故事

1、畫荻教子

北宋時候,有個傑出的文學家和史學家,叫歐陽修,文章寫得很出色,在文學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裡生活非常困難。

他的母親鄭氏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哪裡有錢供他上學呢?鄭氏左思右想,決定自己教兒子。她買不起紙筆,就拿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代替紙筆,教兒子認字。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畫荻教子」的故事。

2、孟母三遷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在他年幼的時候就去世了,母親仉氏不再結婚。孟子和母親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這個地方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集市。

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至屠場附近,這次,孟子又學起屠夫宰殺豬羊,孟子媽媽知道了,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

每月夏歷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之後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於是居住在了這個地方。

3、斷機教子

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說:「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

孟子見狀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為什麼要發這樣大的火?」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孟子聽後嚇了一跳,自此,從早到晚勤學不止,把子思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認為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

4、陶母戒子

陶侃在青年時期作過鑒察魚梁事物的小官,曾派人送一陶罐腌魚給母親。他母親把原罐封好交給送來的人退還,同時附了一封信責備陶侃,說:「你作小官,拿公家的東西來閉塞給我,不但對我毫無裨處,反倒使我擔心。

5、岳母刺字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京城開封失陷,徽、欽二帝被俘。岳飛在國難當頭之際,立志要恢復中原。岳母看到國家淪亡,心裡十分悲憤,為教兒不忘靖康之恥,特在岳飛的背上用綉花針剌上「精忠報國」4個字。

岳飛透過銅鏡看到背上「精忠報國」的「國」字少了一點,就問道:「娘親,您刺的『精忠報國』4個字,孩兒終生不忘。可不知『國』字少了一點是何道理?」岳母拭淚答日:「這少一點,乃指國家沒有皇帝呀!我兒一定要救國救君,報仇雪恥呀!」

『陸』 媽媽鼓勵孩子的故事

一位母親與家長會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三分鍾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麼?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現最差:惟有對他,老師表現出不屑。然而,她還是告訴了她的兒子。「老師表揚了你,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鍾。現在能坐三分鍾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以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 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有讓她喂。 兒子上小學了。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49名。我們懷疑他智力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她回到家裡,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並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的,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她甚至發現,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象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時,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總是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束,都沒有聽到。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 她懷著喜悅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發現兒子在等她。路上她幅著兒子肩膀,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了;一個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的日子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她有一種預感,她兒子被清華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給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取這所學校。 她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裡,突然轉身跑到自己房間里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是您……」 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柒』 母親與孩子的感動故事

母親用愛撐起的信念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丈夫和親朋都勸她把孩子拋棄掉.原因很簡單:這個孩子得了先天脆骨病,是一個易碎的玻璃孩.而做為母親的張秀英卻沒有這樣做,一直堅信著兒子終有一天會站起來.就這樣丈夫不辭而別舍她而去,只留她一個女人家操持家務照顧孩子. 一轉眼幾年過去了,而在過去的幾年裡丈夫一直沒有音信.背地裡張秀英也不知哭過了多少回,痛心過多少回.看著兒子浩天的腿,可能沒有機會再站起來的腿,她知道只有靠自己才能度過難關,他拭去了眼角的淚水教會了兒子不可以輕易的流淚.一日,浩天見其他的同齡孩子背著書包上學,便忍不住的問媽媽:"媽媽為什麼別的孩子都去上學而我卻不能呢?"一句話問的張秀英揪心的疼,見兒子羨慕那些上學的孩子,張秀英決定用愛給兒子撐起一條求學的路.可是去了很多的學校都沒有敢收的.因為他是一個玻璃孩,如若不小心這孩子的生命將會受到損落.為此張秀英也不知奔走了多少地方,終於有一所學校給這位母親的行動感動了,決定收留浩天;還特意為他做了一套特殊的桌椅.從那以後,張秀英抱著兒子上學.在學校的走廊里,幾乎無論什麼時候都能見到張秀英的身影.她怕其他的孩子不肯接受他,便不時的向教室了張望,看兒子的表情.結果還是情感人間,其他的孩子不但沒有排斥他,還主動接近他,幫助他,和他一起做游戲.看見兒子露出笑容張秀英也就長長的嘆了口氣,如釋重負.每次下課鈴聲響過,其他孩子都出去玩的時候,張秀英才走進教室,把兒子從座位上抱起來,走至窗前看其他的孩子嬉戲.放學後,張秀英不得不抱著兒子走上幾里多石的路. 雖然處處小心,但意外還是時有發生.一次班主任看浩天沒有來,出乎意料的是作業卻讓同學給帶來了,老師批改著作業見浩天工工整整的作業不覺心裡一酸,流下淚來.浩天漸漸的長大了,而張秀英的頭發也花白了許多.抱不動就用夜裡打工賺來的錢買了一台舊自行車,每天推著兒子上學.每天喘著粗氣把兒子放在自行車上,還得搖搖晃晃的去鎖門,幾次都弄傷了手.由於家裡日子只靠低保,張秀英只得和兒子啃饅頭吃鹹菜.匆匆飯後,還得趕時間送兒子上學,重復著不變的動作.晴天還好,若是雨天坡上坡下的,若走不穩就得滑倒,摔了兒子,因此她十分小心.而兒子也很爭氣,成績優秀名列前茅令同學百般羨慕.一次老師問他:"浩天你的理想是什麼?"浩天沒有遲疑的回答道:"幫助媽媽做家務,一輩子照顧媽媽,就像媽媽照顧我一樣!"聽了浩天的回答,老師又是一陣的感動.也有問過張秀英:"為什麼總不肯舍棄這個孩子?"張秀應答道:"他也是一個人也是一條生命,我沒有理由舍棄他."就是這樣的一句回答,一直讓張秀英堅信了十多年.終於有一天,天津一家骨科醫院傳來消息,說是浩天的脆骨病有可能治好.為此張秀英更加堅信,更加拚命,為自己的兒子將來有一天能站立起來.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看完這個紀實故事後,我的眼睛已經濕潤,不由得感慨萬分,心生敬意.我想其實每一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利,沒有任何人可以剝得他活著的權利.但願浩天和他的母親在以後漫長路上過的開心過的快樂.

滿意請採納

『捌』 古代媽媽對兒子愛的故事。

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
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麼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裡,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准備准備。」「唉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准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鄰居的小夥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
再加幾個故事
一個發生在一位遊子與母親之間。遊子探親期滿離開故鄉,母親送他去車站。在車站,兒子旅行包的拎帶突然被擠斷。眼看就要到發車時間,母親急忙從身上解下褲腰帶,把兒子的旅行包紮好。解褲腰帶時,由於心急又用力,她把臉都漲紅了。兒子問母親怎麼回家呢?母親說,不要緊,慢慢走。
多少年來,兒子一直把母親這根褲腰帶珍藏在身邊。多少年來,兒子一直在想,他母親沒有褲腰帶是怎樣走回幾里地外的家的。

一個故事則發生在一個犯人同母親之間。探監的日子,一位來自貧困山區的老母親,經過乘坐驢車、汽車和火車的輾轉,探望服刑的兒子。在探監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親給兒子掏出用白布包著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經炒熟,老母親全嗑好了。沒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頭。服刑的兒子接過這堆葵花子肉,手開始抖。母親亦無言語,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兒子,賣掉了雞蛋和小豬崽,還要節省許多開支才湊足路費。來前,在白天的勞碌後,晚上在煤油燈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們像小山一點點增多,沒有一粒捨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許多夜晚。
服刑的兒子垂著頭。作為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正是奉養母親的時候,他卻不能。在所有探監人當中,他母親衣著是最襤褸的。母親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萬語。兒子「撲通」給母親跪下,他懺悔了

這事發生在兩年前。因為一點公事,一天,我坐上一趟私營汽車,去省城。在經過朋友阿華的村莊時,上來一位四五十歲的半老婦人,手裡提著個小布袋,穿套干凈的舊衣服,愁眉不展,皺紋滿面。我因為怕認識,便打量了她一下,見不是熟人,就不再注意。

汽車開出我們望江縣後,售票員開始收錢。從我們縣城到省城,票價為二十五元。此對一般人而言,本不算什麼。我在付錢後,就想睡覺,因為到省城還有幾百里呢。但這時,我聽到售票員生氣地說:

「五塊錢?不行!你如沒錢,就請下車吧!」

「同志,我這不是想揀便宜,實在是沒辦法。我是一個農村的窮老婆子,丈夫又死得早,家裡窮得很,現在兒子在省城上大學,因為他很長時間沒有回家過,想去那看看,家裡又沒錢,只有向鄰居借,僅借到了五塊。這真的是沒有辦法的事,否則也不會這樣。」

我忙轉過頭,見剛才看見的那位老婦人,正與售票員說話呢。旁邊人便說,那位可憐的阿姨,只有五塊錢付,管車的不同意,正准備趕她下車呢。我這時也發現司機把車給停了,意思是:若老婦人不付清錢,就會請她下車。這時,我看到老人的眼裡噙滿了淚水,心想她可能說的是真話,便猶豫著要不要幫她一把呢?沒想到,婦人身旁一個生意人模樣的年青小伙,對售票員的態度很生氣,說:

「不就二十五塊錢么?大媽,我來為你付。司機,開車吧。」說著,他拿出錢,幫婦人付了。阿姨對此很感動,對那個年青人說了不少感激的話,倒讓小伙不好意思起來。車上的人,也對這個小伙很有好感。

汽車終於又上路了。五個小時後,我們終於平安地到了省城。乘客們一到目的地,也便各自東西。我看見那個老婦人又向人問:省城某大學的路怎麼走?還是那個小伙給她指了路。至於以後,我當時就不知道。

兩天後,忙完公事,我就回到了縣城。次日晚上,在一家歌舞廳,我見到阿華,便與他一起喝了點酒。等到我們離開時,都有些醉了,不過大家很開心。這時,我忽想起那天去省城,見到的那位從他們村上車的婦人,便問:

「你們村現在有一位在省城某大學上學,是嗎?」

「是呀。你怎麼知道的?不過,那小子家太窮啦。他老爸三年前,因為腸梗阻醫治不及時而死去,家裡只有老媽一個,忙了家裡忙田地,累不必說,還很難有好收成。」阿華一喝酒,就很喜歡講話,一打開話匣子,便說個不停。這時,我雖然對那沒多少趣味,又不願破壞他的興致,便聽下去。他於是喘了口氣,繼續說道:

「那小子叫阿星,你還不知道吧?——運氣不好。在他爸死後,他家裡就欠了一屁股債,別說這兩年,他又上了大學,借的錢就更多了。幸好他還有幾個堂哥與表叔很重情義,借了不少錢給他家,又不急要他們還,否則,阿星媽就只有去跳水了。其實,便是如此,阿星上學,也是吃了不少苦頭。通常,他每月的生活費,家裡只供五十元——此在學校里,他連半個月都用不過來。沒有辦法,他就去幫人打工發廣告單,做臨時家教等,好掙點錢抵生活費。平時,他的學習成績都很好,經常都有點獎學金可拿,所以,現在,雖然他上學一天要忙到晚,卻如同在外打工般,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了。」

「不過話說回來,他不論如何努力,學費還是必須他老媽出,而他家又那麼窮,所以她老媽在家生活得很苦。鄰居人說,一年到頭,很少見她買過魚肉。就是她身上的衣服,只有一套舊的是做客衣穿,因為只有那幾件才沒有補過,平日穿的別的衣服,都是補丁綴補丁。」阿華忽地想起什麼,他問我道:

「咦,你是怎麼知道的呢?你見過阿星么?」

「沒有。上次出差,我與他媽坐同一趟車,當時,她都沒錢付車費,還是一個生意人幫她出的——」

「哦,原來如此。她家真的太窮了,她如果不是那麼望子成龍心切,若讓阿星出外打工,她家很快也就會好起來。但她太愛自己的兒子,寧願自己吃苦受罪,也要讓他大學畢業。我有時都覺得這個女人真的很了不起,雖然她幾乎是一字不識。」

「是啊!的確了不起。」這時,阿華己到他的宿舍,我於是只好一個人走回自己的住處。一路上,心想:

「女孩子雖然有點自私,一旦升級成了母親,卻常會變得那麼無私與偉大,世事總是如此讓人難以捉摸。就如同這一位母親,為了兒子,不知吃了多少苦,可是,她卻又是那麼心甘情願。此不能不讓人敬仰。誰見此都會感受到,母愛的無私、高尚與偉大。」

血 奶
孫 禾
女人和孩子是淮河村的一個謎。
記得女人剛來淮河村的時候,還是個姑娘,一個於身材、相貌都十分姣好的姑娘。用村裡那些粗糙的男人們的話說就是,那女人看著得勁著咧。不過,村裡的男人們並沒有因為女人的好看而對女人做些什麼,盡管他們很願意多看她幾眼。
從女人的外表看,看不出她是做什麼的,或者說她能做些什麼。一件免皺牛仔褲被洗得發白,緊身的T恤外面套著一件很長的確良褂子,總敞著懷。女人白天總用一根長竹竿在河裡探來探去,晚上則一個人坐在河邊,或壩頭上,對著河水發呆。有時,女人不該笑的時候也笑,還不時驚恐又半帶好奇地偷偷抱抱村裡的孩子,直至把孩子嚇哭。村裡有人說,這女人有些傻,可能是個瘋子。後來村裡人都這么說。
女人住在村西頭靠近河邊的河神廟里。
其實說是河神廟,也已經很久沒有香火了。淮河年年漲水,村裡人都不再信這個,於是年久失修,廟已非廟,顯得是破敗不堪。五年前,這里還曾住著一個軍人,說是勘測水文搜集資料的,廟算是被簡單的修葺過一回。1998年,也就是抗洪救災的時候,軍人在這里犧牲了,沒人能記住他的名字。半年後女人就來了。
村裡人誰也沒想過女人和那個軍人會有某種瓜葛。
其實,只有女人自己知道,她不傻,也不可能瘋。
村裡的女人們同情女人也可憐女人,對於女人住在村裡的破廟里沒說什麼。村裡男人們覺得女人雖然有些怪異,但人看著確實得勁,於是也一點沒表示反對。女人就這樣很自然地住了下來。
沒想到的是,這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女人就突然生了個孩子,怎麼來說都是令小村人意外和驚奇的。在鄉下人眼裡,她畢竟是沒男人的,沒有男人的女人生了孩子,意味著什麼?村裡的女人們對女人的同情和可憐隨即就變成了辱罵,罵女人下賤,罵女人下流,罵女人勾引人家的男人,並邊罵著邊看緊了自家的男人。男人們私下裡,看著女人極度淡漠的模樣,雖不敢聲張,但也直想攥緊拳頭,把哪個下流的、齷齪的傢伙砸個稀巴爛。
女人什麼也沒說。
一天。兩天。一月。兩月。
女人仍住在破廟里。女人忍受著辱罵,背著孩子,光著腳,敞著懷,繼續每天拿著竹竿在河水裡認真地探來探去,沒有半點的假正經。女人是個堅強的女人。
其實,與很多的夜一樣,這一夜,和往常沒有什麼區別。女人幾乎習慣了。也就是在這一夜,女人和孩子都還在沉睡中,小廟在暴雨中突然倒塌了。
一剎那,女人和孩子像墜入沒有柵欄的山谷,墜入了暗黑無邊的廢墟。墜落的過程,女人是驚懼而恐慌的。女人用整個生命保護著孩子。所幸的是,女人和孩子都沒有因此而失去性命。只是,女人和孩子被這倒塌的廢墟死死地埋困住了。在這河邊上的村野中,女人呼救是一陣風。
飢寒交迫中,女人把孩子緊緊的埋在懷中,生怕會再有一次令她毛骨悚然的墜落而驚嚇到孩子。可是,孩子仍在女人的懷中不停的嚎啕大哭。女人慌亂地解開衣服,給孩子餵奶。女人這才知道,孩子餓了。
一天一夜後,滴水未進的女人,奶水越來越少。
三天三夜後,吮吸著女人干癟乳房的孩子,哭聲越來越弱。
困境中,女人一點點的陷入絕望。但女人一點都不甘心。女人在眼前的廢墟中胡亂地扒掘著,期望能在這廢墟中找到一點點可為孩子充飢的食物。就在這時,女人的手指突然碰到了一根釘子,一根透出木楔的釘子。女人的渾身猛一激靈。隨即,女人用釘子刺破了自己的手指,然後塞進了孩子的嘴裡。
一周之後,村民們在清理這片廢墟的時候,才想起女人和孩子。
待村民們找到女人和孩子後,令人他們驚奇的是,孩子竟然還活著,小嘴仍吮吸著女人的手指。可是,女人已經死去,臉色像棉花一樣蒼白。就在村民門抱起孩子的時候驚奇地發現,女人的個個手指都破了一個小洞。
女人為孩子獻出了十指血奶。
站在廢墟中的村民們,捧著一張撿起的軍人照片,個個淚流滿面。

『玖』 母親和兒子的故事:「那是什麼」

原來,母親不是患有老年痴呆症,只是看到麻雀,回憶起往昔母子間的親密,故意反復的提問。日記本中那位可愛的孩子,如今已長大成人,不再追著媽媽問「那是什麼」,卻只是低頭自顧看報,對於身邊的母親,不再關懷。往日的溫馨已成追憶,眼前的他,僅僅被母親問了四遍就火冒三丈,不能耐煩。
這是一個令人反思的故事,不足五分鍾,卻濃縮了一個沉重的話題:假如愛有長度,兒女對父母的愛,比起父母對兒女來說,相差幾許?
21與4之間的差距,不是數字,而是難以言說的愛,是兒女窮盡一生也無法償還的虧欠,那裡面蘊含著太多牽掛,從小到大,從生到死,伴隨我們人生的每一步,始終如一。父母深摯的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毫無保留,毫無怨言,因為不求回報,才更加難以還清。
感悟:我也深深的懺悔中,經常對媽媽問

『拾』 找一個關於母親與孩子的故事

母親和孩子的故事 (一)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很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她一個人養著許許多多的孩子,盡管日子過得很艱辛,生活中很多磨難,她還是和她的孩子們生活得很幸福!! 曾經有一個孩子,是最讓這個母親自豪的,這個孩子在生活的最底層,靠著母親的關懷,靠著一顆對母親的熱愛與崇拜,付出自己的很大的努力,終於開創了一翻巨大的事業,取得了空前絕後的成功,征服了許許多多的人們!!!母親是多麼的自豪,多麼的幸福,可是那個孩子現在已經沒有能力再為母親做什麼了,但是他還是時時刻刻用實際行動向他的兄弟姐妹向所有熱愛他們大家庭的朋友宣告他永遠愛著他的母親,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他為了他所愛的母親能付出一切!!!!!多少人感動與那個平凡真摯而幸福的家庭,也有多少人因為感動而融入了這個大家庭,盡管他們流著的不是這個家庭的血,但他們早將自己當做是那個家庭的一員,他們當然也永遠崇拜著這個家庭的大哥哥,他們當然更加熱愛這個偉大的母親!!! ...................... (二) 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偉大的大哥哥的存在,那個母親的許許多多的其他孩子一直以大哥哥為榜樣,他們將大哥哥當做神,他們奮斗下去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將自己激情的血液爆發出來,能為家庭贏得更高的榮譽,能報效他們最熱愛的母親!! 有這樣的一個孩子,是在母親年紀很大的時候才生下他,他從小身體瘦弱,母親沒有嫌棄他,一心一意的照顧他,他自己正因為身體條件太差,連很多兄弟姐妹都說他是無法報效母親的了,但他沒有灰心沒有放棄,不斷的鍛煉自己的身體,十分刻苦的朝著目標奮斗,因為他也和所有的兄弟姐妹一樣,從一懂事開始一顆幼小的心靈就立誓要象大哥哥那樣為母親做出重大貢獻!!!事實上,他做到了,母親也感受到了,看到孩子坐莊的成長多麼高興!!!日子似乎就這么幸福!! 但是,危難磨難突然就降臨到了這個家庭,孩子病了,病得很嚴重,母親用盡了辦法卻無法將他治癒,母親和孩子是多麼的難過!!這個時候,另外一個家庭的家長看到了這樣的情況,告訴這個母親,自己能夠治好這個孩子的病,母親也看到了希望多麼高興,但那個家長卻告訴她,能夠治好他,但必須要母親答應將孩子送給他,跟著他們生活,因為他們很喜歡這個孩子!!!母親當然不答應,可是孩子的病一天天嚴重,再這樣下去,完全沒有生機了,終於母親下定了決心,准備割讓自己的孩子,孩子蘇醒了,他似乎也明白了母親要做什麼,他哭了,他說他就是死也不願離開母親,他很堅定!!母親狠下心來:我有千千萬萬的孩子,從來沒有把你放在心上,你以後自生自滅吧!"孩子哭了,他終於離開了他的母親,但在離開這個家的時候,他的眼睛一直望著他的家一直望著他的母親,他暗下決心,總有一天,我會象大哥哥那樣萬丈光芒一樣的回來,這里永遠是我的家!! 在另一個家裡,他的病果然很快治好,他也一直用實際行動回報著他的恩人,他一直叫著他們義父義母,因為他從來都知道自己只有一個母親,這樣堅定的信念早在他幼小的心靈根深蒂固!!! 終於,通過自己的不屑努力,他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連大哥哥也站出來說這個小弟弟很象他!!他用一切行動表達自己對家的思念對母親的思念,看準時機他終於回到了他的家,他終於能夠報效他的母親!!雖然他還在另一個家工作,但他的心又已經與母親深深的聯在了一起!!! 最後家庭聚會上,大哥哥回來了,對他說:孩子,你可要好好的報效你的母親,最好的辦法就是要為母親為這個家庭奪得象徵最高榮譽希望的"金杯"!!! ..................... 我們永遠熱愛這個家,熱愛母親,熱愛大哥哥,相信這個小弟弟!!!!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