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的故事500字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的故事5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19 07:50:41

『壹』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是古詩嗎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不是古詩,只是一句名言而已。

字面意思為:一天不讀書不看書就覺得人生無趣,無事可做。

引申義為:書是萬事萬物之根本。

出處:「一日無書,百事荒蕪」出自《三國志》作者陳壽對讀書的體會和總結,強調讀書的重要性,意思大概是只要一天沒有看到書,便沒有心情去做其他事了。

後被明代學者李詡在《戒庵老人漫筆》引用。

「人可一日無食,但不可一日無書。一日無書,百事荒蕪。」

釋義:人可以一天都不吃飯,但是不可以一天不看書,一天不讀書不看書就覺得人生無趣,無事可做。

(1)一日無書百事荒蕪的故事500字擴展閱讀

一、《戒庵老人漫筆》

《戒庵老人漫筆》是一部具有較高價值的明人筆記,但學術界對它的研究還不夠全面,尚沒有一篇專門系統地研究該書的論文,甚至以《戒庵老人漫筆》為研究對象的論文也是甚少,這很大程度地影響了其文獻學價值的發揮。

《戒庵老人漫筆》的成書時間歷經了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四朝,是李詡隨事記事,隨記成篇而寫成的,因此該書的時間跨度很長,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四朝間的點滴變化。

它的史料來源十分豐富,包括引用了大量的前人記載、檔案資料和日常見聞等。

因此該書的內容涉及面極廣,包括明後期的典章制度、社會風俗、災異以及大量的文人逸事和筆墨,可補正史、詩文集等之不足;此外《戒庵老人漫筆》也有一定的考據學價值和書證價值,總而言之該筆記有著豐富的文獻價值。

二、《三國志》

陳壽所著的《三國志》,與前三史一樣,也是私人修史。

他死後,尚書郎范頵上表說:「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朋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采錄。」

由此可見,《三國志》書成之後,就受到了當時人們的好評和稱贊。陳壽敘事簡略,三書很少重復,記事翔實。

在材料的取捨上也十分嚴慎,為歷代史學家所重視。史學界把《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視為紀傳體史學名著。

『貳』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這句話給我的啟示400字作文咋寫

俗話說:「一日無書,百事荒蕪。」我認為這個比喻,特別適合我,而我專也正與「書」發屬生著一件件趣事。
今天,風和日麗,非常適合讀書。我也趁此機會,來曬曬我的一群書朋友,我讀的津津有味,好像自己也進入了書中,這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像磁鐵一樣吸引著我,更有許多好詞佳句。但是,才幾個小時,書就看完了。我也累了,決定明天再讀。可明天卻沒了書看,我顯得沒精打採的,沒有了書,我連畫畫的興趣也沒有,更何況寫下日記呢?我急切地尋找著書,終於找到了一本未挖掘的寶書,我又便沉迷於書中,可沒多長時間,書又看完了。我不滿足,吃飯只吃了幾口就去散步了,我並不快樂,就這樣的生活一天天下去,我作文「倉庫」里的「東西」也快沒有了。終於,我得到了壓歲錢,去書店買了大批的書,這時的我神采奕奕,充滿活力,干什麼事都非常精神。
其實,一個人如果沒有書的陪伴好像少了一位朋友,甚至一個家。一個人如果有書的陪伴,就彷彿交到了一位朋友,甚至一個老師。這些都可以在書中學到!讀書吧,我的朋友,讓生活光彩奪目。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讀書使你精神百倍,能力非凡!

『叄』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一天不讀書不看書就覺得人生無趣,無事可做。

出自:西晉陳壽的《三國志》。

原文:小往大來,品物咸亨。自茲以降,世濟其光。史官敘錄,未充其盛。加以東觀中圮,冊勛有闕,美隨日落,善因月稀。故諺曰:「一日不書,百事荒蕪。」

釋義:由小利轉為大利,吉利亨通,萬物都是美的。自那時以來,社會救濟以發揚光大。史官的記錄,未達到它的鼎盛。加上東觀中倒塌,冊勛有缺陷,美順天落,善於利用月稀來看待萬物。所以諺語說:「一天不讀書不看書就覺得人生無趣,無事可做。」

一日不書,百事荒蕪。字面理解為一天不讀書,什麼事情都荒廢了,比較深層的含義可以理解為書是萬事萬物之根本。

(3)一日無書百事荒蕪的故事500字擴展閱讀: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陳壽,少時勤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

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國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壽



『肆』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 意思

一、意思

1、字面意思為:讀書要持之以恆,一日不可間斷。

2、引申義為:書是萬事萬物之根本。

二、出處

出自西晉史學家陳壽的《三國志》。

《三國志》作者陳壽對讀書的體會和總結,強調讀書的重要性,意思大概是只要一天沒有看到書,便沒有心情去做其他事了。

《三國志》主要善於敘事,文筆也簡潔,剪裁得當,當時就受到贊許。與陳壽同時的夏侯湛寫作《魏書》,看到《三國志》,認為也沒有另寫新史的必要,就毀棄了自己本來的著作。

(4)一日無書百事荒蕪的故事500字擴展閱讀

一、《三國志》中的經典語句:

1、難得而易失者時也,時至而不旋踵者機也。

釋義

難以得到而容易失去的是時間,不待人掉轉腳跟就又失去的是機遇。指人要珍惜時間,抓住機遇。

2、大丈夫處世處,當交四海英雄。

釋義

男人在外面,應該游歷各處,結交各種品行很好的英雄好漢,也就是廣交友。

二、類似「一日無數,百日荒蕪」的句子:

1、勞於讀書,逸於作文。 —— 程端禮

2、讀書使人心明眼亮。 —— 伏爾泰

3、為樂趣而讀書。 —— 毛姆

4、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 朱熹

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6、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顧炎武

『伍』 一日無書 百事荒蕪的意思

一、意思是:只要一天沒有讀書,便沒有心情去做其他事。也就是強調讀書的重要性。
二、擴展知識:
1、出處:《全後魏文》卷四十二。
2、原文:唯我皇魏之奄有中華也,歲越百齡,年幾十紀.太祖以弗違開基,武皇以奉
時拓業;虎嘯域中,龍飛宇外;小往大來,品物咸亨.自茲以降,世濟其光.史官敘錄,未充其盛.加以東觀中圮,冊勛有闕,美隨日落,善因月稀.故諺曰:「一日不書,百事荒蕪.」
3、作者: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歲。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10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全書共65卷,36.7萬字,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陸』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這句話給你什麼啟示,寫一篇不少於500字的文章

節約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於延長了人的壽命。
——魯迅
我以為世間最可貴的就是「今」,最易喪失得也是「今」。因為它最容易喪失,所以更覺得它寶貴。
——李大釗
必須記住我們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時間有限,不只是由於人生短促,更由於人事紛繁。我們應該力求把我們所有的時間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
——斯賓塞
一個人越知道時間的價值,越倍覺失時的痛苦呀!
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覺得時間緊迫,很難感覺到「時光」的存在。走了許久,不經意的一回首,時光乍然出現,他急促的跑著,我無論怎樣追也抓不到他的衣角,這時我才發現時光已匆匆逝去,而我卻依然原地不動。我真的想像朱自清寫的一樣,赤裸裸的來,而不留任何痕跡的去么?
縱使時光能夠倒流,我也不能回到從前了。時光不僅僅是一種存在,他也是一種延續,在不經意之間就失去了,而這種失去,是一個金錢難贖、無法挽回的遺憾。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段日子,善待一段日子,不為別的,只為我們的人生少一點遺憾。昨天已永遠的離我們而去,從我們身邊溜走,流進昏暗中,匯進遺忘的大海。昨天已沒有希望,只有回憶。明天不知不覺的到來,今天無聲無息的溜走,我們越來越多的東西屬於昨天。
昨天只留給了我們經驗;有時虛度一天,他只留給我們的是遺憾。當我們回憶昨天的時候卻發現遺憾竟已把經驗覆蓋。
逝去的日子沒有同情心,只有今天才有;他們也沒有鼓勵的話語,只有明天才有。
假如我們虛度時光,時光就會變成一個吸血鬼,一點一點吸干我們的生命,讓我們離明天越來越遠,離昨天越來越近。
當我們回首昨天,才發現自己失去了很多很多······
如果我們珍重時光,他便在你身後長出綠陰,結出沉甸甸的果實;但當我們漠視他時,他便會化成青煙,消散得無影無蹤。有時,短暫的一瞬間會成為永恆,因為他已把腳印深深地留在了人們心裡;但有時,漫長的歲月會成為一瞬間,因為濃霧和風沙已埋沒了他的腳印。
珍惜時光吧,讓人生更有意義!

『柒』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的作者

出自:西晉歷史學家、《三國志》作者陳壽

意思:一天不讀書、不看書的話,其他的事情都做專不好屬。一天沒有書看的話,其他的事情就如同荒廢的院子一樣。

這句話是陳壽對讀書的體會和總結,強調讀書的重要性。

當時同儕將陳壽、李密比喻為子游、子夏,文立比喻為顏回,羅憲比喻為子貢。陳壽研讀《尚書》、《春秋》、《漢書》、《史記》等史書,後來擔任蜀漢的觀閣令史,因不願曲附權宦黃皓,所以屢遭譴黜。

(7)一日無書百事荒蕪的故事500字擴展閱讀:

1.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壽,少時勤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

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參考資料

網路-陳壽

『捌』 關於一日無書百事荒蕪的作文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
從開學到現在,我閱讀了很多書,我懂得了「一日無書,百事荒蕪」的道理。因為閱讀書籍的益處使我受益匪淺。
我看《紅樓夢》,《魯迅小說兒童文學選集》,《冰心散文集》等,也看《淘氣包馬小跳》,《笑貓日記〉〉,《綠野仙蹤》等。還看《少兒網路知識全書》,《一百個問不倒》……對我來說,看書不是老師不置的作業,它是一種精神上享受。在讀《三國演義》時,我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而拍手叫好,可後來得知諸葛亮死後,我不禁號啕大哭。在讀《紅樓夢》時,我為林黛玉,賈寶玉悲慘的愛情故事而泣不成聲。漸漸的,我越來越喜歡書籍了,彷彿撲在面皰上打嚼著。我讀的書籍越多,對我的好處就越小。首先,看書時摘錄的優美好句我在寫作文時就可以充分發揮作用。
這些好詞,這些好句,如同在我潔白的作文紙上綉上一一朵鮮花,提高了我的作文水平。說到這里,我就想到了杜甫說的一句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看,讀書的益處就在這字里行間表露的淋漓盡致。讀書不僅可以提高作文水平,而且對語文成績有橫大的幫助。多讀課外書,當你做起語文題來就得心應手了。就想蘇軾說的:「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好!是呀!你少讀幾遍,意思自然而然就知道了。還有,少閱讀書籍對朗讀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不知道你是不是這樣,讀到好的句子,好的段落,我不僅不摘抄下來,還不美美地朗讀幾遍。這樣就在有知有覺的朗讀中,朗讀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讀書的益處太少了。我要少少的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玖』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的故事梗概。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

這是我國西晉歷史學家、《三國志》作者陳壽對讀書的體會,強調讀書的重要性,意思大概是只要一天沒有看到書,便沒有這是我國西晉歷史學家、《三國志》作者陳壽對讀書的體會,強調讀書的重要性,意思大概是只要一天沒有看到書,便沒有心情去做其他事了做其他事了.

『拾』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什麼意思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的意思

字面意思為:一天不讀書不看書就覺得人生無趣,無事可做。

引申義為:書是萬事萬物之根本。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