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和寶貝女兒的故事
⑴ 一部動漫,講的是父親和女兒的故事(很純潔的)
該動漫是《CLANNAD》,《CLANNAD》是由京都動畫根據Key社同名游戲改編的TV版動畫作品。動畫於2007年10月4日起開始播放,全23話,其中TV未放送的特別篇收錄在BD中。
動畫以游戲原作的古河渚線為主要劇情,期間穿插了學園篇其他女主角的相關劇情。電視動畫第2期《CLANNAD~AFTER STORY~》於2008年10月2日開始播放。
(1)爸爸和寶貝女兒的故事擴展閱讀
《CLANNAD》主要人物:
1、岡崎朋也
岡崎朋也,Key社製作的游戲《CLANNAD》及其衍生作品中的男主角。過去曾是個因家庭而喪失了生活在這個小鎮上的希望,每天在光坂高校過著潦倒的生活,盼望終有一天能夠離開所在的小鎮的不良少年。
在遇到古河渚後,生活發生了改變,並在與渚相處中漸漸懂得了「家族」的美好,同時也理解了一直深愛著自己的家人。
2、古河渚
古河渚,Key社製作的游戲《CLANNAD》中的女主角。小時候的一次意外後變得體弱多病,因此留級過一年。性格積極,有著復活演劇部的夢想,但由於缺乏自信,通常容易被周圍的人們所忽視。
在留級第一年後與男主角岡崎朋也邂逅,與朋也的相處令她得到了勇氣,決心開始向著創立演劇部的夢想邁進。之後與朋也交往並結婚,生下女兒岡崎汐。
⑵ 《女兒的故事》主要內容
這部小說一反主流兒童小說對傳統敘事手法的依賴,沒有開端發展也沒有高潮結尾,一路散散漫漫、枝枝蔓蔓;它也一反作者多年來對小說敘事技巧的迷戀和經營,放棄虛構的人物情節放棄先鋒的藝術實驗,一路還原生活的真實和瑣碎。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這些非常規的手法似乎不但沒有損害《女兒的故事》作為一部兒童小說應該具有的藝術特質反而還出人意料地創造了一種兒童小說別樣的言說方式。
梅子涵是個深諳小說重要的不是寫什麼而是怎麼寫的作家,所以在《女兒的故事》中他雖然放棄了擅長的敘事技巧,但依舊保留著對語言的高度敏感,並且通過對各種修辭手法的非常規運用使文本始終處於一種詼諧、鬆弛而又真實的精神狀態中。小說中的「爸爸」叫梅子涵,「女兒」叫梅思繁,「爸爸」即「梅子涵」是故事的敘述者。於是,現實中的作者梅子涵和小說中的爸爸梅子涵重疊著、影響著,從而最大程度地模糊了我們關於文學虛構和生活真實之間的界限。於是,關於「女兒」成長的點點滴滴、關於「爸爸」煩惱的絲絲縷縷在一種講究故事的文體中找到了存在的合法性。
最重要的是,這些極其日常的經驗提供了作者一個自由、隨意的敘述空間,並且在作者個性張揚的語流中迸發出令人心動的光亮。而小說那獨特的幽默便在話語的跳躍和纏繞之間流瀉出來。如:
「這是小學五年級再過兩天就要進行畢業考的一個上午。這是一場殊死決戰即將開始前的一個上午。真的是殊死決戰:今年的考試又改革了,不是人人都可以考重點中學,而是必須在畢業考中拿到『資格證』才可以考。『資格證』有限,歡迎大家積極爭取。這樣就你死我活了。本來是你死我活一次,現在是你死我活兩次。本來是考中學的時候你死我活,現在是畢業考的時候就先要你死我活了。一直你死我活到最後你考取了重點中學或者沒有考取重點中學。」
又如:「他原來是只吃龜鱉丸的,但是他們班級別的同學吃起來是直線上升,最多的已經達到五種了:太陽神,龜鱉丸,昂立一號,生命口服液,多靈多魚腦精。——不誇張的!——不騙人的!是指一天吃五種哦。所以孫斌想,我只吃一種肯定不夠,我會考不過別人的。孫斌的媽媽當機立斷:再吃一種!……梅思繁考中學的那段日子,她爸爸也買過生命口服液給她吃。吃了兩天,梅思繁就說:『我精力充沛了!』她爸爸說:『這么快,又不是老鼠葯!』」
這是一種植根於中國當下原生態現實生活,並在作者敏銳的藝術感覺激發下揭示出真實中的荒誕的幽默。正是這種幽默照亮了日常生活中的庸常和瑣碎,也淡化了現實的焦慮和苦惱。我們彷彿聽到一個聲音在說:「瞧啊!這兒看來是一個多麼危險的世界!可這只是孩子們的一場游戲——僅僅值得開個玩笑!」 但是,當我們咀嚼著這種幽默再一次走進這部作品中時,我們發現了其中的裂縫,它們蜿蜒彌漫於這樣的敘述中:
「那時的大人懂小孩,現在的大人不懂小孩。現在的大人不是不懂小孩,是現在的大人要顧考試要顧重點學校要顧成龍成鳳……因而顧不上懂小孩。他們有一個理論,你現在讓他玩,將來他就完。」
「梅子涵是有點不是東西的味道,可也是沒有辦法。」
「哇啦哇啦亂叫肯定是要哇啦哇啦亂叫的,我總不見得哇啦哇啦放聲歌唱吧,載歌載舞,縱情歡呼,啊,梅思繁沒有考取重點中學哎!hello,同志們啦,我女兒沒有考取重點中學哎!」
這是另一種聲音,它彷彿在說:「瞧啊!這兒雖然是個荒唐的世界,但是我們必須遵守它的規則——這決不是僅僅只是玩笑!」
而在這兩種意義相對的聲音所形成的空白中,一種更為直接的批判不失時機地穿插進說: 「這個城市這個時代的一切都變得非常功利,心存企圖,急急忙忙,在小孩子彈鋼琴拉小提琴的事情上也毫不例外,真是沒有辦法。最高貴優雅的事也已經俗不可耐,還讓我們說什麼好。」
「蜻蜓到哪裡去了?游戲到哪裡去了?蜻蜓的游戲到哪裡去了?小孩的游戲到哪裡去了?」
一個講述女兒的故事,就這樣在行進中演變成一首多聲部的歌,混合著作者審美的、現實的和理性的聲音。而其中現實的強大與尖銳又使另外兩種聲音成為閃爍不定的背景,它們華美、機智的音色掩蓋不住主旋律的無奈和妥協,恰如流淌在敘述中的幽默化不去沒有童年的童年故事帶給我們的疼痛。
《女兒的故事》是一部非常真誠的小說,作者直面了自己的矛盾和妥協;《女兒的故事》也是一部實踐了作者幽默理念的小說,「幽默不見得一定是輕松、喜劇的生活的延伸,也可能來自沉重和不幸。」 從這兩方面來說,《女兒的故事》都是一個很大的成功,它拓展和提升了中國兒童文學對幽默的表現范疇。所以,這部小說值得我們以更高的標准加以考量。
⑶ 關於父親與女兒的感人故事
《瘋娘》
23年前,有個年輕的女子流落到我們村,蓬頭垢面,見人就傻笑,且毫不避諱地當眾小便。因此,村裡的媳婦們常對著那女子吐口水,有的媳婦還上前踹幾腳,叫她「滾遠些」。可她就是不走,依然傻笑著在村裡轉悠。
那時,我父親已有35歲。他曾在石料場子幹活被機器絞斷了左手,又因家窮,一直沒娶媳婦。奶奶見那女子還有幾份姿色,就動了心思,決定收下她給我父親做媳婦,等她給我 家「續上香火」後,再把她攆走。父親雖老大不情願,但看著家裡這番光景,咬咬牙還是答應了。結果,父親一分未花,就當了新郎。
娘生下我的時候,奶奶抱著我,癟著沒剩幾顆牙的嘴,欣喜地說:「這瘋婆娘,還給我生了個帶把的孫子。」只是我一生下來,奶奶就把我抱走了,而且從不讓娘*近。
娘一直想抱抱我,多次在奶奶面前吃力地喊:「給,給我……」奶奶沒理她。我那麼小,像個肉嘟嘟,萬一娘失手把我掉在地上怎麼辦?畢竟,娘是個瘋子。每當娘有抱我的請求時,奶奶總瞪起眼睛訓她:「你別想抱孩子,我不會給你的。要是我發現你偷抱了他,我就打死你。即使不打死,我也要把你攆走。」奶奶說這話時,沒有半點兒含糊的意思。娘聽懂了,滿臉的惶恐,每次只是遠遠地看著我。盡管娘的奶脹得厲害,可我沒能吃到娘的半口奶水,是奶奶一匙一匙把我喂大的。奶奶說娘的奶水裡有「神經病」,要是傳染給我就麻煩了。
那時,我家依然在貧困的泥潭裡掙扎。特別是添了娘和我後,家裡常常揭不開鍋。奶奶決定把娘攆走,因為娘不但在家吃「閑飯」,時不時還惹是生非。
一天,奶奶煮了一大鍋飯,親手給娘添了一大碗,說:「媳婦兒,這個家太窮了,婆婆對不起你。你吃完這碗飯,就去找個富點兒的人家過日子,以後也不準來了,啊?」娘剛扒了一大團飯在口裡,聽了奶奶下的「逐客令」顯得非常吃驚,一團飯就在嘴裡凝滯了。娘望著奶奶懷中的我,口齒不清地哀叫:「不,不要……」奶奶猛地沉下臉,拿出威嚴的家長作風厲聲吼到:「你這個瘋婆娘,犟什麼犟,犟下去沒你的好果子吃。你本來就是到處流浪的,我收留了你兩年了,你還要怎麼樣?吃完飯就走,聽到沒有?」說完奶奶從門後拿出一柄鋤,像余太君的龍頭杖似的往地上重重一磕,「咚」地發出一聲響。娘嚇了一大跳,怯怯地看著婆婆,又慢慢低下頭去看面前的飯碗,有淚水落在白花花的米飯上。在逼視下,娘突然有個很奇怪的舉動,她將碗中的飯分了一大半給另一隻空碗,然後可憐巴巴地看著奶奶。
奶奶呆了,原來,娘是向奶奶表示,每餐只吃半碗飯,只求別趕她走。心彷彿被人狠狠揪了幾把,奶奶也是女人,她的強硬態度也是裝出來的。奶奶別過頭,生生地將熱淚憋了回去,然後重新板起了臉說:「快吃快吃,吃了快走。在我家你會餓死的。」娘似乎絕望了,連那半碗飯也沒吃,朗朗蹌蹌地出了門,卻長時間站在門前不走。奶奶硬著心腸說:「你走,你走,不要回頭。天底下富裕人家多著呢!」娘反而走攏來,一雙手伸向婆婆懷里,原來,娘想抱抱我。
奶奶憂郁了一下,還是將襁褓中的我遞給了娘。娘第一次將我摟在懷里,咧開嘴笑了,笑得春風滿面。奶奶卻如臨大敵,兩手在我身下接著,生怕娘的瘋勁一上來,將我像扔垃圾一樣丟掉。娘抱我的時間不足三分鍾,奶奶便迫不及待地將我奪了過去,然後轉身進屋關上了門。
當我懵懵懂懂地曉事時,我才發現,除了我,別的小夥伴都有娘。我找父親要,找奶奶要,他們說,你娘死了。可小夥伴卻告訴我:「你娘是瘋子,被你奶奶趕走了。」我便找奶奶扯皮,要她還我娘,還罵她是「狼外婆」,甚至將她端給我的飯菜潑了一地。那時我還沒有「瘋」的概念,只知道非常想念她,她長什麼樣?還活著嗎?沒想到,在我六歲那年,離家5年的娘居然回來了。
那天,幾個小夥伴飛也似地跑來報信:「小樹,快去看,你娘回來了,你的瘋娘回來了。」我喜得屁顛屁顛的,撒腿就往外跑,父親奶奶隨著我也追了出來。這是我有記憶後第一次看到娘。她還是破衣爛衫,頭發上還有些枯黃的碎草末,天知道是在那個草堆里過的夜。娘不敢進家門,卻面對著我家,坐在村前稻場的石磙上,手裡還拿著個臟兮兮的氣球。當我和一群小夥伴站在她面前時,她急切地從我們中間搜尋她的兒子。娘終於盯住我,死死地盯住我,裂著嘴叫我:「小樹……球……球」她站起來,不停地揚著手中的氣球,討好地往我懷里塞。我卻一個勁兒地往後退。我大失所望,沒想到我日思夜想的娘居然是這樣一副形象。一個小夥伴在一旁起鬨說:「小樹,你現在知道瘋子是什麼樣了吧?就是你娘這樣的。」
我氣憤地對小夥伴說:「她是你娘!你娘才是瘋子,你娘才是這個樣子。」我扭頭就跑了。這個瘋娘我不要了。奶奶和父親卻把娘領進了門。當年,奶奶攆走娘後,她的良心受到了拷問,隨著一天天衰老,她的心再也硬不起來,所以主動留下了娘,而我老大不樂意,因為娘丟了我的面子。
我從沒給娘好臉色看,從沒跟她主動說過話,更沒有喊她一聲「娘」,我們之間的交流是以我「吼」為主,娘是絕不敢頂嘴的。
家裡不能白養著娘,奶奶決定訓練娘做些雜活。下地勞動時,奶奶就帶著娘出去「觀摩」,說不聽話就要挨打。
過了些日子,奶奶以為娘已被自己訓練得差不多了,就叫娘單獨出去割豬草。沒想到,娘只用了半小時就割了兩筐「豬草」。奶奶一看,又急又慌,娘割的是人家田裡正生漿拔穗的稻穀。奶奶氣急敗壞地罵她:「瘋婆娘穀草不分……」奶奶正想著如何善後時,稻田的主人找來了,竟說是奶奶故意教唆的。奶奶火冒三丈,當著人家的面拿出根棒一下敲在娘的後腰上,說:「打死你這個瘋婆娘,你給老娘滾遠些……」
娘雖瘋,疼還是知道的,她一跳一跳地躲著棒槌,口裡不停地發出「別、別……」的哀號。最後,人家看不過眼,主動說「算了,我們不追究了。以後把她看嚴點就是……」這場風波平息後,娘歪在地上抽泣著。我鄙夷地對她說:「草和稻子都分不清,你真是個豬。」話音剛落,我的後腦勺挨了一巴掌,是奶奶打的。奶奶瞪著眼罵我:「小兔崽子,你怎麼說話的?再這么著,她也是你娘啊!」我不屑地嘴一撇:「我沒有這樣的傻瘋娘!」
「嗬,你真是越來越不象話了。看我不打你!」奶奶又舉起巴掌,這時只見娘像彈簧一樣從地上跳起,橫在我和奶奶中間,娘指著自己的頭,「打我、打我」地叫著。
我懂了,娘是叫奶奶打她,別打我。奶奶舉在半空中的手頹然垂下,嘴裡喃喃地說道:「這個瘋婆娘,心裡也知道疼愛自己的孩子啊!」我上學不久,父親被鄰村一位養魚專業戶請去守魚池,每月能賺50元。娘仍然在奶奶的帶領下出門幹活,主要是打豬草,她沒再惹什麼大的亂子。
記得我讀小學三年級餓一個冬日,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奶奶讓娘給我送雨傘。娘可能一路摔了好幾跤,渾身像個泥猴似的,她站在教室的窗戶旁望著我傻笑,口裡還叫:「樹……傘……」一些同學嘻嘻地笑,我如坐針氈,對娘恨得牙癢癢,恨她不識相,恨她給我丟人,更恨帶頭起鬨的范嘉喜。當他還在誇張地模仿時,我抓起面前的文具盒,猛地向他砸過去,卻被范嘉喜躲過了,他沖上前來掐住我的脖子,我倆撕打起來。我個子小,根本不是他的對手,被他輕易壓在地上。這時,只聽教室外傳來「嗷」的一聲長嘯,娘像個大俠似地飛跑進來,一把抓起范嘉喜,拖到了屋外。都說瘋子力氣大,真是不假。娘雙手將欺負我的范嘉喜舉向半空,他嚇得哭爹喊娘,一雙胖乎乎的小腿在空中亂踢蹬。娘毫不理會,居然將他丟到了學校門口的水塘里,然後一臉漠然地走開了。
娘為我闖了大禍,她卻像沒事似的。在我面前,娘又恢復了一副怯怯的神態,討好地看著我。我明白這就是母愛,即使神志不清,母愛也是清醒的,因為她的兒子遭到了別人的欺負。當時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聲:「娘!」這是我會說話以來第一次喊她。娘渾身一震,久久地看著我,然後像個孩子似的羞紅了臉,咧了咧嘴,傻傻地笑了。那天,我們母子倆第一次共撐一把傘回家。我把這事跟奶奶說了,奶奶嚇得跌倒在椅子上,連忙請人去把爸爸叫了回來。爸爸剛進屋,一群拿著刀棒的壯年男人闖進我家,不分青紅皂白,先將鍋碗瓢盆砸了個稀巴爛,家裡像發生了九級地震。這都是范嘉喜家請來的人,范父惡狠狠地指著爸爸的鼻子說:「我兒子嚇出了神經病,現在衛生院躺著。你家要不拿出1000塊錢的醫葯費,我他媽一把火燒了你家的房子。」
1000塊?爸爸每月才50塊錢啊!看著殺氣騰騰的范家人,爸爸的眼睛慢慢燒紅了,他用非常恐怖的目光盯著娘,一隻手飛快地解下腰間的皮帶,劈頭蓋臉地向娘打去。一下又一下,娘像只惶惶偷生的老鼠,又像一隻跑進死胡同的獵物,無助地跳著、躲著,她發出的凄厲聲以及皮帶抽在她身上發出的那種清脆的聲響,我一輩子都忘不了。最後還是派出所所長趕來制止了爸爸施暴的手。派出所的調解結果是,雙方互有損失,兩不虧欠。誰在鬧就抓誰!一幫人走後,爸看看滿屋狼籍的鍋碗碎片,又看看傷痕累累的娘,他突然將娘摟在懷里痛哭起來,說:「瘋婆娘,不是我硬要打你,我要不打你,這事下不了地,咱們沒錢賠人家啊。這都是家窮惹的禍!」爸又看著我說:「樹兒,你一定要好好讀書考大學。要不,咱們就這樣被人欺負一輩子啊!」我懂事地點點頭。
2000年夏,我以優異成績考上了高中。積勞成疾的奶奶不幸去世,家裡的日子更難了。恩施洲的民政局將我家列為特困家庭,每月補助40元錢,我所在的高中也適當減免了我的學雜費,我這才得以繼續讀下去。
由於是住讀,學習又抓得緊,我很少回家。父親依舊在為50元打工,為我送菜的擔子就責無旁貸地落在娘身上。每次總是隔壁的嬸嬸幫忙為我抄好鹹菜,然後交給娘送來。20公里的羊腸山路虧娘牢牢地記了下來,風雨無阻。也真是奇跡,凡是為兒子做的事,娘一點兒也不瘋。除了母愛,我無法解釋這種現象在醫學上應該怎麼破譯。
2003年4月27日,又是一個星期天,娘來了,不但為我送來了菜,還帶來了十幾個野鮮桃。我拿起一個,咬了一口,笑著問她:「挺甜的,哪來的?」娘說:「我……我摘的……」沒想到娘還會摘野桃,我由衷地表揚她:「娘,您真是越來越能幹了。」娘嘿嘿地笑了。
娘臨走前,我照列叮囑她注意安全,娘哦哦地應著。送走娘,我又扎進了高考前最後的復習中。第二天,我正在上課,嬸嬸匆匆地趕來學校,讓老師將我喊出教室。嬸嬸問我娘送菜來沒有,我說送了,她昨天就回去了。嬸嬸說:「沒有,她到現在還沒回家。」我心一緊,娘該不會走錯道吧?可這條路她走了三年,照理不會錯啊。嬸嬸問:「你娘沒說什麼?」我說沒有,她給我帶了十幾個野鮮桃哩。嬸嬸兩手一拍:「壞了壞了,可能就壞在這野鮮桃上。」嬸嬸問我請了假,我們沿著山路往回找,回家的路上確有幾棵野桃樹,桃樹上稀稀拉拉地掛著幾個桃子,因為長在峭壁上才得以保存下來。我們同時發現一棵桃樹有枝丫折斷的痕跡,樹下是百丈深淵。嬸嬸看了看我說,「我們到峭壁底下去看看吧!」我說,「嬸嬸你別嚇我……」嬸嬸不由分說,拉著我就往山谷里走……
娘靜靜地躺在谷底,周邊是一些散落的桃子,她手裡還緊緊攥著一個,身上的血早就凝固成了沉重的黑色。我悲痛得五臟俱裂,緊緊地抱住娘,說:「娘啊,我的苦命娘啊,兒悔不該說這桃子甜啊,是兒子要了你的命……娘啊,您活著沒享一天福啊……」我將頭貼在娘冰涼的臉上,哭得漫山遍野的石頭都陪著我落淚……
2003年8月7日,在娘下葬後的第100天,湖北大學燙金的錄取通知書穿過娘所走過的路,穿過那幾株野桃樹,穿過村前的稻場,徑直「飛」進了我的家門。我把這份遲到的書信插在娘冷寂的墳頭:「娘,兒出息了,您聽到了嗎?您可以含笑九泉了!」
⑷ 求一個父親跟女兒的故事
母親並沒有去世,她母親懷著她的時候她的男朋友不要她了,母親傷心欲絕,找了個沒人的地方生下了孩子,但是看著孩子就好像看見了孩子的爸爸,於是拜託他的好朋友,讓他把孩子送到孤兒院或者是送人,我已經不行在看見這個孩子了,我要去一個沒有人認識我的地方,從此他就是她的爸爸,不想讓女兒吃苦,十多年來一直沒有結婚找女朋友,把她當成了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看待,女兒長大了,亭亭玉立,喜歡打扮自己,喜歡發飾,父親很開心,拿出一筆錢給女兒開了個服裝飾品店,當然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很快也有了男朋友,倆個人打的火熱,商量著婚姻大事,見父母的時候男生的母親和她的爸爸對視好久,怎麼會有這么巧的事情,女兒這個男生的母親是你的親生媽媽,他是你哥哥呀,你們是在哪認識的?念的是同一所大學啊!不管你多麼不捨得這段孽緣到此結束吧
⑸ 爸爸和叛逆女兒的感人小故事
《瘋娘》
23年前,有個年輕的女子流落到我們村,蓬頭垢面,見人就傻笑,且毫不避諱地當眾小便。因此,村裡的媳婦們常對著那女子吐口水,有的媳婦還上前踹幾腳,叫她「滾遠些」。可她就是不走,依然傻笑著在村裡轉悠。
那時,我父親已有35歲。他曾在石料場子幹活被機器絞斷了左手,又因家窮,一直沒娶媳婦。奶奶見那女子還有幾份姿色,就動了心思,決定收下她給我父親做媳婦,等她給我 家「續上香火」後,再把她攆走。父親雖老大不情願,但看著家裡這番光景,咬咬牙還是答應了。結果,父親一分未花,就當了新郎。
娘生下我的時候,奶奶抱著我,癟著沒剩幾顆牙的嘴,欣喜地說:「這瘋婆娘,還給我生了個帶把的孫子。」只是我一生下來,奶奶就把我抱走了,而且從不讓娘*近。
娘一直想抱抱我,多次在奶奶面前吃力地喊:「給,給我……」奶奶沒理她。我那麼小,像個肉嘟嘟,萬一娘失手把我掉在地上怎麼辦?畢竟,娘是個瘋子。每當娘有抱我的請求時,奶奶總瞪起眼睛訓她:「你別想抱孩子,我不會給你的。要是我發現你偷抱了他,我就打死你。即使不打死,我也要把你攆走。」奶奶說這話時,沒有半點兒含糊的意思。娘聽懂了,滿臉的惶恐,每次只是遠遠地看著我。盡管娘的奶脹得厲害,可我沒能吃到娘的半口奶水,是奶奶一匙一匙把我喂大的。奶奶說娘的奶水裡有「神經病」,要是傳染給我就麻煩了。
那時,我家依然在貧困的泥潭裡掙扎。特別是添了娘和我後,家裡常常揭不開鍋。奶奶決定把娘攆走,因為娘不但在家吃「閑飯」,時不時還惹是生非。
一天,奶奶煮了一大鍋飯,親手給娘添了一大碗,說:「媳婦兒,這個家太窮了,婆婆對不起你。你吃完這碗飯,就去找個富點兒的人家過日子,以後也不準來了,啊?」娘剛扒了一大團飯在口裡,聽了奶奶下的「逐客令」顯得非常吃驚,一團飯就在嘴裡凝滯了。娘望著奶奶懷中的我,口齒不清地哀叫:「不,不要……」奶奶猛地沉下臉,拿出威嚴的家長作風厲聲吼到:「你這個瘋婆娘,犟什麼犟,犟下去沒你的好果子吃。你本來就是到處流浪的,我收留了你兩年了,你還要怎麼樣?吃完飯就走,聽到沒有?」說完奶奶從門後拿出一柄鋤,像余太君的龍頭杖似的往地上重重一磕,「咚」地發出一聲響。娘嚇了一大跳,怯怯地看著婆婆,又慢慢低下頭去看面前的飯碗,有淚水落在白花花的米飯上。在逼視下,娘突然有個很奇怪的舉動,她將碗中的飯分了一大半給另一隻空碗,然後可憐巴巴地看著奶奶。
奶奶呆了,原來,娘是向奶奶表示,每餐只吃半碗飯,只求別趕她走。心彷彿被人狠狠揪了幾把,奶奶也是女人,她的強硬態度也是裝出來的。奶奶別過頭,生生地將熱淚憋了回去,然後重新板起了臉說:「快吃快吃,吃了快走。在我家你會餓死的。」娘似乎絕望了,連那半碗飯也沒吃,朗朗蹌蹌地出了門,卻長時間站在門前不走。奶奶硬著心腸說:「你走,你走,不要回頭。天底下富裕人家多著呢!」娘反而走攏來,一雙手伸向婆婆懷里,原來,娘想抱抱我。
奶奶憂郁了一下,還是將襁褓中的我遞給了娘。娘第一次將我摟在懷里,咧開嘴笑了,笑得春風滿面。奶奶卻如臨大敵,兩手在我身下接著,生怕娘的瘋勁一上來,將我像扔垃圾一樣丟掉。娘抱我的時間不足三分鍾,奶奶便迫不及待地將我奪了過去,然後轉身進屋關上了門。
當我懵懵懂懂地曉事時,我才發現,除了我,別的小夥伴都有娘。我找父親要,找奶奶要,他們說,你娘死了。可小夥伴卻告訴我:「你娘是瘋子,被你奶奶趕走了。」我便找奶奶扯皮,要她還我娘,還罵她是「狼外婆」,甚至將她端給我的飯菜潑了一地。那時我還沒有「瘋」的概念,只知道非常想念她,她長什麼樣?還活著嗎?沒想到,在我六歲那年,離家5年的娘居然回來了。
那天,幾個小夥伴飛也似地跑來報信:「小樹,快去看,你娘回來了,你的瘋娘回來了。」我喜得屁顛屁顛的,撒腿就往外跑,父親奶奶隨著我也追了出來。這是我有記憶後第一次看到娘。她還是破衣爛衫,頭發上還有些枯黃的碎草末,天知道是在那個草堆里過的夜。娘不敢進家門,卻面對著我家,坐在村前稻場的石磙上,手裡還拿著個臟兮兮的氣球。當我和一群小夥伴站在她面前時,她急切地從我們中間搜尋她的兒子。娘終於盯住我,死死地盯住我,裂著嘴叫我:「小樹……球……球」她站起來,不停地揚著手中的氣球,討好地往我懷里塞。我卻一個勁兒地往後退。我大失所望,沒想到我日思夜想的娘居然是這樣一副形象。一個小夥伴在一旁起鬨說:「小樹,你現在知道瘋子是什麼樣了吧?就是你娘這樣的。」
我氣憤地對小夥伴說:「她是你娘!你娘才是瘋子,你娘才是這個樣子。」我扭頭就跑了。這個瘋娘我不要了。奶奶和父親卻把娘領進了門。當年,奶奶攆走娘後,她的良心受到了拷問,隨著一天天衰老,她的心再也硬不起來,所以主動留下了娘,而我老大不樂意,因為娘丟了我的面子。
我從沒給娘好臉色看,從沒跟她主動說過話,更沒有喊
⑹ 父親和他的倆個女兒的故事英語讀出來
The story of his father and his daughter.
父親和他的倆個女兒的故事
⑺ 求一部日劇,講的是爸爸與突然出現的女兒的故事,其中女兒叫春日.
《我的乖乖女》 由漫畫《MY GIRL ~我的乖乖女~》所改編的同名真人版電視劇,由日本國民偶像團體嵐的成員相葉雅紀擔當主演,該劇主要描述的是攝影助理笠間正宗在相戀多年的女友去世後,得知自己有個5歲的女兒(石井萌萌果),和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的女兒一起生活的故事。
————————————————滿意請採納
⑻ 《女兒的故事》內容或簡介
女兒的故事這是一部講述成長喜悅和苦惱的書。作者文筆實在很特別內。第一頁即始的新奇,全書容完整的幽默,直至故事終了,留給你的是「流連忘返」,和很長很長時間里的記憶。
這是一本很多人一提起就稱贊不已的名著了。 一個爸爸看見的女兒的故事。 一個女兒講個爸爸聽的故事。 一個有很多快樂也有許多憂傷的故事。一個十分日常卻講述得無比風趣的故事。 一個爸爸想起的自己的故事。 一個應該將給很多爸爸媽媽聽的故事。因為,孩子的童年和長大,也參與、見證了父母的生命。因為,愛需要教育,也需要智慧和策略。 故事裡的女兒現在巴黎,他的大學離巴黎聖母院很近。 離法蘭西學院也很近。 離爸爸心裡的期望也很近。
⑼ 求《女兒的故事》 內容簡介
女兒的故事這是一部講述成長喜悅和苦惱的書。作者文筆實在很特別。第一頁即始的新奇,全書完整的幽默,直至故事終了,留給你的是「流連忘返」,和很長很長時間里的記憶。
這是一本很多人一提起就稱贊不已的名著了。 一個爸爸看見的女兒的故事。 一個女兒講個爸爸聽的故事。 一個有很多快樂也有許多憂傷的故事。一個十分日常卻講述得無比風趣的故事。 一個爸爸想起的自己的故事。 一個應該將給很多爸爸媽媽聽的故事。因為,孩子的童年和長大,也參與、見證了父母的生命。因為,愛需要教育,也需要智慧和策略。 故事裡的女兒現在巴黎,他的大學離巴黎聖母院很近。 離法蘭西學院也很近。 離爸爸心裡的期望也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