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生命的故事2000

生命的故事2000

發布時間: 2020-11-19 08:47:33

Ⅰ 求〈小王子〉讀後感2000字以上

一頂帽子可怕嗎?如果把它看成是一條吞了大象的蟒蛇呢?在這個充滿著功利的世界裡,大人們的眼中永遠只有數字,孩子們的世界早已被他們忽略。那早已丟失的孩童般的純凈去了哪裡?為了找尋問題的答案,我捧起了《小王子》。
《小王子》是一本清澈心靈的書,是一本成年人寫給成年人的童話,是一本關於生活和生命的寓言。正如書中所說的,水對心是有益處的。而《小王子》就如水般澄清透徹,使人安寧並且心生暖意。
故事中的小王子對生活抱著認真的態度,他勤勉地疏通火山口,拔著猴麵包樹的幼苗。然而小王子是孤獨的,在他心情低落的時候,他會提著凳子追著太陽看日落。只有欣賞日落時那脈脈含情的余暉,才是他唯一的樂趣。他曾一天看了四十三次日落,因為他心裡充滿了無盡的孤獨和憂傷。有幸的是一朵玫瑰進入了他的生活,玫瑰有著沉靜的柔情,她在謊言被揭穿後會反復咳嗽,她是一朵美麗而且非常驕傲的花。她戀著憂傷的小王子,小王子也真誠地愛著玫瑰。然而一件小事最終卻使他們分開,敏感的小王子因為玫瑰的一次惱怒而對愛生起懷疑,他離開了自己的星星,拋下了玫瑰,開始了自己孤單的旅行。
而然後他來到地球,他碰到了小狐狸,並且在小狐狸的要求下馴養了她。她認為,如果小王子馴養了她,她的生活一定會是歡快的。小王子在與小狐狸一起的日子,小王子懂得了玫瑰的獨一無二,並且他開始認為玫瑰馴服了他,他必須對玫瑰承擔起責任。小王子在狐狸那裡學會了愛,認識到了他所要追求的東西,他要離開小狐狸去承擔他的責任。
小王子最後發現自己無法回去,他在降臨地球的地方反復徘徊,並且深深想念著他的花兒。在不能回去的日子裡,小王子會望著自己的星星,他說:「如果你愛上了一朵生長在一顆星星上的花,那麼夜間,你看著就感到甜蜜愉快。所有的星星上都好象開著花。」憂傷脆弱的小王子無法忍受想念的痛苦,他要急切地回去,最後他選擇了以蛇的毒液結束自己的生命,盡管他害怕痛苦,但是他認為這樣就能拋下自己笨重的身體回去。
每一次讀《小王子》,都被這種孩子式的看待世界的態度感動,多麼天真、幼稚,可又多麼純潔、真誠。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群沒有靈魂的蒼蠅.時光流逝,童年遠去,我們漸漸長大,歲月帶走了許許多多的記憶,也消蝕了心底曾經擁有的那份童稚的純真。
因為小王子小小的故事,我們在靜靜的生活時,心中有著希望和溫存,有著感動和關於馴養的責任。

Ⅱ 要一篇2000字的魯賓遜漂流記讀書筆記

《魯賓遜漂流記》讀後感 2 篇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列印〗 〖收藏到: QQ 網路 雅虎〗 〖在線字典〗 當我鄭重地翻過最後一頁,合上這位被譽為「英國小說之父」的丹尼爾?笛福在 59 歲高齡寫 的著作——《魯濱遜漂流記》 。讀完了這個情節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之後,我滿眶的熱淚 情不自禁地奪眶而出。書中的主人公在荒蕪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 28 年!28 年,多麼驚人的 一個數字啊!可見他是何等的勇敢。 這個情節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魯濱遜?克羅索所乘坐的船在途中 不幸遇到風暴觸礁,船上水手、乘客全部遇難,唯有魯濱遜倖存。海浪把他卷上了沙灘。在 克服了最初的悲觀與絕望之後,他憑借自己頑強的毅力,與大自然展開了英勇卓絕的斗爭。 他隻身漂流到一個荒蕪人煙的孤島上。為了生存,他用沉船的桅桿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 把船上的食物、衣服、工具等運到岸上,並在小山邊搭起帳篷定居下來。他依靠自己的雙手 和智慧,利用槍支和簡單的工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過起了荒涼的野島生活。經過不懈 的努力,他不僅有了自己的住所和傢具,還有牧場、種植園,甚至還養了寵物。在如此艱難 的情況下,能過上這樣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這完全是他憑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創造的奇 跡。 魯濱遜曾經這樣說道: 「我的脾氣是要決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決不放手」「我會盡力 、 而為,只要我還能劃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還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他沒有助 手,工具不全,缺乏經驗,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勞力,費好長的時間。連做一塊木 版都要四十二天。他作的許多事情都是白費力氣,沒有成功,但他從來不灰心失望,總是總 結了失敗的經驗又重新開始。辛勤的勞動換來了令人欣慰的回報,他最後變得有船用,有面 包吃,有陶器用,有種植園,有牧場,有兩處較「豪華」的住所……這些沒有一件不是費了 很多力氣, 付出了無數汗水、 克服了許多困難才換來的。 這樣的生活對於那時的魯濱遜來說, 可以算得上豪華了。相比那些遇到問題便退縮的人來說,魯濱遜是多麼的堅強啊! 其實,現在的很多人都是那些遇到問題便退縮,不敢勇敢面對困難。不僅如此,現在很 多人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家長視子女為掌上明珠,不要(轉載自第一範文網 http://www.diyifanwen.com,請保留此標記。 )說冒險了,連小小的家務也不讓小孩子做,天 天總是說: 「我的小寶貝啊,你讀好書就行了,其他的就等爸爸媽媽做就是了。 」讀書固然重 要,但生活的小事也不能忽略。想一想,在荒無人煙的孤島上,如果你連家務都不會做,你 能生存到嗎?讀完這部著作後,我不禁反問自己: 「如果我像書中的魯濱遜那樣在大海遭到 風暴,我能向他那樣與風暴搏鬥,最後逃離荒島獲救嗎?恐怕我早已被那大海所淹沒,被魚 蝦所吞食; 如果我漂流到孤島, 能活幾天?一天?兩天?我又能幹些什麼?我會劈柴嗎?會 打獵做飯嗎?我連洗自己衣服還笨手笨腳呢! 我們應該學習他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 無論何 時何地都堅強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爭取,決不能放棄!我們要像魯濱遜那樣有 志氣、有毅力、愛勞動,憑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創造奇跡,取得最後的勝利。 讀後感範文二: 《魯賓遜漂流記》 是英國作家笛福的著作, 它講述了英國人魯賓遜在孤島生存的惡劣艱苦的 環境。這個故事讓我讀到生存的道理。 《魯賓遜漂流記》一開始他與同伴們一起出航去南美洲探險時,遇上狂風暴雨,船沉沒 了,他只是孤身一人被沖上了無人小島,一個人在這座荒無人煙、遠離大陸的孤島上,孤獨 的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後獲救終於步入到文明社會的祖國——英國! 在這種惡劣而又艱苦 的生存環境下,能夠堅持這樣漫長的時間,我們想像一下,魯賓遜要克服多大的困難,要有 多大的生存勇氣、意志力與毅力呀!沒有房子,魯賓遜走遍這座荒島,最終在山坡上尋覓一 塊適合他的生存空間,有水源、有遮蔽強烈陽光的樹蔭、還考慮了放野獸的區域,用木頭和 剩下的破船帆搭建了一座簡陋的帳篷;想到糧食問題,沒有吃的東西。他就冥思苦想,想到 去打獵,於是,他拿著槍,到森林裡打獵,到海邊打漁,把捕到的山羊養起來,後來在他的 喂養下有了一批山羊,他可以吃到羊肉,喝到新鮮的羊奶;魯賓遜還把留在破船上的剩餘糧 食留下的麥子,撒在自己的圍牆里,他用這點麥種反復種收,不斷循環利用,到了第四年, 終於吃上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不僅如此,他還想盡手段對付這幫高大威猛的野人, 魯賓遜以自己的知識,採取了多種自救的方法,結果使自己在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存下來, 這是多麼巨大的勇氣與智慧,讓人敬佩呀! 魯賓遜為什麼有這樣的力量?我想了很久在文中魯賓遜寫出的列表裡發現,他在困難面前, 持有樂觀態度, 能戰勝自我,挑戰自我,超越自我。 當漂流到荒島後,他對自己的不幸遭遇, 有積極的人生態度,並沒有失去活下去的勇氣,並不向死神認輸,這一點與湯姆在山洞迷路 一樣。他列出的表幸與不幸,好處和壞處,以此來安慰自己的孤獨,來激發自己戰勝困難的 「動力」 。比方這段:我陷在一個可怕的荒島上,沒有重見天日的希望;但我還活著,沒有 像我同船的夥伴們一樣,被水淹死。 我與人類隔絕,彷彿一個隱士;但我並未因沒有糧食,餓死在這個不毛之地」我沒有衣服; 但我是在一個 (轉載自第一範文網 http://www.diyifanwen.com, 請保留此標記。 熱帶氣候里, ) 即使有衣服,也穿不住。魯賓遜對於自己面前遭遇到的困難與不幸是多麼樂觀啊!就是他有 這樣的生存理念,才讓他在孤獨的荒島活了二十多年之久。 《魯賓遜漂流記》使我讀到的見解是,人生不可能順順利利,一帆風順,他總是會難為 你,一波三折。當我們遇上不利環境時候,就得學會面對現實,在絕望中找到希望,知足安 命,增強與困難做斗爭的決心與信心。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正如魯賓遜所說的那 」 樣: 「我已學會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 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東西。這種態度使我內心感到由衷安慰! 」 您可以訪問第一範文網(www.DiYiFanWen.com)查看更多與本文《 《魯賓遜漂流記》讀後 感 2 篇》相關的文章。 主要內容: 在西方,有一部小說,18 世紀歐洲最傑出的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 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應該讀讀他。那麼,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哪? 這本書叫《魯賓遜漂流記》。故事並不復雜:出身於商人之家的魯賓遜,不甘於 像父輩那樣,平庸的過一輩子,一心嚮往著充滿冒險與挑戰的海外生活,於是毅 然舍棄安逸舒適的生活,私自離家出海航行,去實現遨遊世界的夢想,但每次都 歷盡艱險。有一次風暴將船隻打翻,魯賓遜一個人被海浪拋到一座荒無人煙的海 島上,在那裡度過了 28 年孤獨的時光。小說的主要部分就是對他這段荒島生活 的生動記述。 除了精彩離奇的故事外,小說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魯賓遜的性格。他敢於冒險, 敢於追求自由自在, 無拘無束的生活。 即使流落荒島, 也決不氣餒。 在荒無人煙, 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條件的小島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許許多多常人無法想像的 困難。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活了下來。沒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沒有食物,他嘗 試著打獵,種穀子,訓養山羊,曬野葡萄乾,他還自己摸索著做桌椅,做陶器, 用圍巾曬面做麵包。在島上的第 24 年,他還搭救了一個野人。給他取名為「星期 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個忠實的奴僕。就這樣,魯賓遜在荒島上建 立了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的王國。面對人生困境,魯賓遜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 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 神。現在,在西方,「魯賓遜」已經成為冒險家的代名詞和千千萬萬讀者心目中的 英雄。 《魯賓遜漂流記》之所以成為文學史上不朽的名著,還在於它的真實性和不凡的 藝術表現力。在他之前,歐洲的長篇小說大都是以帝王將相的業績或騎士美女的 浪漫傳奇為主要內容的。笛福開始嘗試用日常語言來描寫普通人的生活。小說雖 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對魯賓遜荒島生活的描寫逼真而自然,表現了作者非凡的 形象力和藝術表現力。 此外, 小說通篇採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 語言明白曉暢, 樸素生動,這一切給作品增添了不少魅力。

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 魯賓遜漂流記》一個中產階級子弟,放棄了富裕、平穩的生活,卻來到了海上冒 險。風暴海嘯將船隻撕裂,他來到了荒島上。沒有糧食、沒有住所, 他硬是靠自己的雙手傳造出了船隻、種植園、牧場、 「豪華」的住所, 在荒島上生存了 28 年之久。 是誰,是誰有這般毅力和勇氣?是他,是丹尼爾·笛福筆下的魯 濱遜。 流落孤島,為求住所,他奔波了一整天;荒島之上,突患瘧疾, 無人幫助,他卻到這鋼鐵般的意志與信念挺了過來;一張桌子,一把 椅子,看似普通,卻是魯濱遜用一把手斧和一把斧頭看了一棵又一棵 樹,削了一塊又一塊板才製成的。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無意中掉在牆角的谷殼竟長出了幾個穗頭。 經過及你那的種植,他存了足夠多的麥穗用來做麵包。 又有一天,他發現了一個羊群並捉了幾只小羊將它們馴服。慢慢 的,他有了自己的牧場和農場,可以做想吃的糕點,可以吃到新鮮的 烤羊肉,喝到美味的羊奶,還能用羊奶製作奶油和乳酪。這一切,都 是靠一雙勤勞的手創造出來的呀! 為什麼《魯濱遜漂流記》能盛行百餘年而不衰?因為我們渴望像 魯賓遜一樣離開這個「建築森林」 ,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屬於自己的 烏托邦。來吧,讓我們也來做一次魯濱遜吧!

讀書心得——魯賓遜漂流記 201李俊麟
1. 書名:魯賓遜漂流記
2. 出版社:台灣東方出版社
3. 原書作者:丹尼爾-狄福
4. 大意:
魯賓遜因為對冒險和航海有著非常大的興趣,所以他離鄉背景,跟著一位老船長出海旅行,在一天他們遇上了狂風暴雨,就再這一次的意外中,被海浪沖到了一座無人島上,那時他身上只有一把小刀和一個煙斗與一些菸草,他就在那座島上自己生存,一開始去摸索那座島嶼,他就在那座島嶼上,生火,煮飯,蓋茅草屋也種植一些蔬菜和做一些武器,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他也逐漸習慣了那裡的生活,而他在那座島與摸索時救了一位那裡的土著,也教土著的族群改掉壞習慣,而那一位土著也跟隨著魯賓遜一起生活,後來他還救了一些跟他一樣是因為船難的水手和船長,用他的武器去擊敗那些叛亂的水手們,並且搭他們的船回去自己離開以久的故鄉—倫敦,回去後,便過著清靜的生活.
5. 心得:
魯賓遜為了要實現夢想,不惜離開愛護與疼惜他的父母親身邊,到海上闖出一片屬與自己的天地來.這也看出了他那勇於追尋夢想與叛逆個性,當然魯賓遜也因此賠上了他多年的青春.在海上的生活,一開始令他非常的不習慣,但愛好冒險的他終究還是戰勝了心裡的恐懼,在他的航海生涯中展開一次又一次的驚奇旅行;也平安順利的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直到一次的船難中,他獨自一人被海浪沖到了孤島,他的一生才有了意想不到的大轉變,這場意外也讓他經歷了一場人生重要的旅程.
魯賓遜是一個懂得飲水思源的人,從他對以前幫助過他的老船長絲毫不忘恩的回報他,便可以知道魯賓遜是位不錯的人.流落到荒島後,身上只有一把小刀,一個煙斗,和一小匣菸葉,而他並沒有茫然失措的等待死神的召喚;反而冷靜的以智慧和毅力化解重重的危機.他利用簡單的工具搭建住處,製造器物,播種大麥,馴養禽畜.儼然成為荒島之王,萬物主宰.這些都是魯賓遜自己努力而得來的,作者先生藉魯賓遜遍寫科學化的野外求生方法,看出他的常識豐富與冒險的精神,也讓我產生了中國人之所以在自然科學方面遠遠比不上外國人的原因,那就是因為缺乏冒險精神的感慨!
另外,他馴服野蠻人星期五,變為自己的朋友,還差點就要成為教導那些野蠻人改進他們吃俘虜的壞習慣的偉大救世主.他因為同胞情誼,而冒著生命危險去搭救其他留落荒島的白人船長及其他水手們,最後還主持公道,伸張正義,並且處置了那一些叛亂的水手們,並靠著他們的船隻返回離別已久的故鄉—倫敦,回到倫敦後,便過著他安然自在的生活.有人說:「靠山,靠海,不如靠自己.」魯賓遜就是靠自己才能離開那座孤島,如果他一到那座孤島時,就沒有了生存的想法,那他可能就自己死在那裡,不過他並沒有放棄這一線希望,反而是努力的想要活下來,這種努力不懈的想法,就是我想學習的東西.
其實在真實的人生中,面對大大小小困難的挑戰,每個人都必須要有單打獨斗的勇氣,才有戰勝的機會,但只要一戰勝就有成果,但戰敗了不要氣餒,繼續努力,總有一天會有結果出現,當結果出現時,就是你戰勝的時候.如果我們永遠不放棄奮斗的精神,就能像魯賓遜一樣的主宰自我的命運.
6. 問題與討論:
1. 這本書有哪裡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嗎
2. 魯賓遜冒著生命危險就同胞是正確的嗎
3. 魯賓遜的這種想法好嗎
答1. 魯賓遜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和同情心理,他不但沒放棄,反而努力的尋找出路,解決各種不同的難題,一關一關的去破解,不論是多難的問題在阻礙著魯賓遜,他還是不把這些問題放在眼裡,也不去抱怨他的處境和現況,是我覺得最值得學習的東西.
答2. 他的同理心是很好的,他如果不去救他的同胞,他也沒辦法回去他自己的故鄉,還好他有這種同理心,他才有可能回去倫敦,同理心是很重要的,不論後來有沒有福利或好處,我們都因該要有同理心,就算是一點點也是有,就連一點點都沒有的人,因該要去培養出同理心,要不然最後會連朋友多沒有.
答3. 魯賓遜不抱怨眼前的情況,反而去准備接下來的計畫和行動,這種馬上反應的的能力很好,馬上進行下一步,不去拖延到任何時間,因為既然已經遇到了,不如馬上的去想下一步要怎麼做還比較實際,而不是在那邊抱怨跟難過,像魯賓遜這種遇到困難馬上去解決的想法,是值得大家學習的.

《魯賓遜漂流記》反思筆記
當我讀完了《魯賓遜漂流記》這本書,書中魯濱遜那堅強的意志讓我感動,我不感想信魯濱遜可以在一個無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27年2個月19天
《魯賓遜漂流記》是英國小說家笛福地作品.航海危險是很大的,,就在魯濱遜上船的那天晚上,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他和船上的幾個人都被抓了,送到另一個地方去做奴隸,經過努力魯濱遜還是想辦法逃了出來.為了生存,他開墾了一塊地種上了煙葉,邊生存邊再去航海,不幸又降臨了,當他再去航海時,船翻了被沖到了一個孤島上,但他沒有絕望,而是堅強的活了下去,種麥子,飼養羊,打獵……由於勞累過度,魯濱遜病倒了,還發起了高燒,但他很快戰勝了病魔,不久,便好了.他又可以航海旅行了.再後來,魯濱遜又製作了自己的器具,繼續探險,沒有吃的,打獵的子彈用完了,他又想辦法製作,有一天,他救了野人"星期五",成了他的助手,他和星期五繼續航海,又碰危險,再克服,再碰危險,再克服,他在這個孤島上建起了"別墅",開墾了許多地,種植了許多使用的東西,就這樣,二十多年過去了,魯濱遜也該回國了,可他真捨不得離開,他便把自己的"成果"租給了他的夥伴,自己決定走水路回國,在回國的途中,他又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困難,但都沒有難道魯濱遜,憑他頑強的毅力,堅定的信念,終於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父母已不在人世了,也沒有給魯濱遜留下什麼,但魯濱遜一點也不後悔,憑他的能力,意志,現在的他已經成為了最富有的人.他那不怕困難 不怕苦 不怕累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在學習上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可以像魯賓遜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一樣來克服它們.如果你是一個聰明的人,只要自己轉動腦子就可以想出來.如果你是一個並不聰明的人,就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做到.不管你怎樣,任何事情都能解決,不能以哭來代替,要相信自己,就能成功.
在生活上,許多同學愛挑食,芹菜,胡蘿卜……很多菜同學們都不喜歡吃,想想魯賓遜,他在島上生活了28年,早餐吃一串串葡萄乾,中午吃一塊烤羊肉或者烤鱉肉,晚餐吃兩三個鱉蛋.現在我們呢 很隨便,挑喜歡吃的,不喜歡就不吃,我們吃的菜比魯賓遜吃的不知好多少倍,挑挑揀揀,有時甚至不吃.難道我們不覺得會害羞嗎 你們自己說呢
看看魯濱孫,再來看看我們,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比他好.那我就更加應該好好的學習,來報答父母,要學會魯賓遜那種吃苦耐勞,不怕苦不怕累,做到樂觀向上.鍛煉自己的自我生存能力,成為國家的有用人才.

《魯賓遜漂流記 》讀後感
魯賓遜出海做生意,但遭遇了意外,漂流到一個島上.他用他的能力在這里創建了家園度日子.有一天他救下一個將被吃掉的野人,並馴服他.後來經過這個野人"星期五"的幫助,他回了國,去度過餘生.他結了婚,生了三個孩子,他除了因為要到那個上面講的我住過的島上去看看,又作了一次航行之外,再沒作漫遊了.他住在這兒,為他不配得到的享受而心懷感激,決心現在就准備去作一切旅行中最長的旅行.如果說他學到了什麼的話,那就是要認識退休生活的價值和祈禱在平靜中過完我們的余日.
魯賓孫性格:魯賓孫是一個充滿勞動熱情的人,偉大的人,堅毅的人.孤身一人在這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28年.面對人生困境,魯濱孫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與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他敢於同惡劣的環境作斗爭.魯濱孫又是個資產者和殖民者,因此具有剝削掠奪的本性.
星期五是野人族群間打仗時被俘的野人,並被對方族群帶到這個孤島上准備被當作人肉宴時被魯賓遜相救.隨著這段朝夕相處的日子,魯賓遜用基督教的各種知識改造了星期五的思想,並把他一起帶回到了英國.星期五是一個樸素的人,忠誠的朋友,智慧的勇 摺K魍急ǎ頁嫌性鶉渦模視δ芰η浚吐潮鮁泛獻髯攀┱共煌募寄茉詰荷隙裙碩嗄 BR>讀後感:我讀了魯濱遜漂流記之後,深受感觸,沒想到在這么一個荒蕪人煙的地方堅強的魯濱遜都能生存下來,我很佩服他.看了魯濱遜漂流記,聯想到自己在生活中一遇到困難就退縮,不敢知難而進的表現感到羞愧.書中寫到魯濱遜自從來到荒島就開始自力更生,學做木匠,學做裁縫,雖然一開始並不順利,做的東西十分難看,但最後還是熟能生巧了.他還學著從各個地方,各個東西獲取資源,種小麥,養動物,用獵槍,陷阱捕殺動物.最後把荒島建成了一個世外桃源.而我卻貪圖安逸,只想著不勞而獲,現在才明白過來.真是無地自容啊!
從今天起,我要做一個像魯濱遜一樣的人!
與君共勉!

讀書心得——魯賓遜漂流記 201李俊麟
1. 書名:魯賓遜漂流記
2. 出版社:台灣東方出版社
3. 原書作者:丹尼爾-狄福
4. 大意:
魯賓遜因為對冒險和航海有著非常大的興趣,所以他離鄉背景,跟著一位老船長出海旅行,在一天他們遇上了狂風暴雨,就再這一次的意外中,被海浪沖到了一座無人島上,那時他身上只有一把小刀和一個煙斗與一些菸草,他就在那座島上自己生存,一開始去摸索那座島嶼,他就在那座島嶼上,生火,煮飯,蓋茅草屋也種植一些蔬菜和做一些武器,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他也逐漸習慣了那裡的生活,而他在那座島與摸索時救了一位那裡的土著,也教土著的族群改掉壞習慣,而那一位土著也跟隨著魯賓遜一起生活,後來他還救了一些跟他一樣是因為船難的水手和船長,用他的武器去擊敗那些叛亂的水手們,並且搭他們的船回去自己離開以久的故鄉—倫敦,回去後,便過著清靜的生活.
5. 心得:
魯賓遜為了要實現夢想,不惜離開愛護與疼惜他的父母親身邊,到海上闖出一片屬與自己的天地來.這也看出了他那勇於追尋夢想與叛逆個性,當然魯賓遜也因此賠上了他多年的青春.在海上的生活,一開始令他非常的不習慣,但愛好冒險的他終究還是戰勝了心裡的恐懼,在他的航海生涯中展開一次又一次的驚奇旅行;也平安順利的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直到一次的船難中,他獨自一人被海浪沖到了孤島,他的一生才有了意想不到的大轉變,這場意外也讓他經歷了一場人生重要的旅程.
魯賓遜是一個懂得飲水思源的人,從他對以前幫助過他的老船長絲毫不忘恩的回報他,便可以知道魯賓遜是位不錯的人.流落到荒島後,身上只有一把小刀,一個煙斗,和一小匣菸葉,而他並沒有茫然失措的等待死神的召喚;反而冷靜的以智慧和毅力化解重重的危機.他利用簡單的工具搭建住處,製造器物,播種大麥,馴養禽畜.儼然成為荒島之王,萬物主宰.這些都是魯賓遜自己努力而得來的,作者先生藉魯賓遜遍寫科學化的野外求生方法,看出他的常識豐富與冒險的精神,也讓我產生了中國人之所以在自然科學方面遠遠比不上外國人的原因,那就是因為缺乏冒險精神的感慨!
另外,他馴服野蠻人星期五,變為自己的朋友,還差點就要成為教導那些野蠻人改進他們吃俘虜的壞習慣的偉大救世主.他因為同胞情誼,而冒著生命危險去搭救其他留落荒島的白人船長及其他水手們,最後還主持公道,伸張正義,並且處置了那一些叛亂的水手們,並靠著他們的船隻返回離別已久的故鄉—倫敦,回到倫敦後,便過著他安然自在的生活.有人說:「靠山,靠海,不如靠自己.」魯賓遜就是靠自己才能離開那座孤島,如果他一到那座孤島時,就沒有了生存的想法,那他可能就自己死在那裡,不過他並沒有放棄這一線希望,反而是努力的想要活下來,這種努力不懈的想法,就是我想學習的東西.
其實在真實的人生中,面對大大小小困難的挑戰,每個人都必須要有單打獨斗的勇氣,才有戰勝的機會,但只要一戰勝就有成果,但戰敗了不要氣餒,繼續努力,總有一天會有結果出現,當結果出現時,就是你戰勝的時候.如果我們永遠不放棄奮斗的精神,就能像魯賓遜一樣的主宰自我的命運.
6. 問題與討論:
1. 這本書有哪裡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嗎
2. 魯賓遜冒著生命危險就同胞是正確的嗎
3. 魯賓遜的這種想法好嗎
答1. 魯賓遜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和同情心理,他不但沒放棄,反而努力的尋找出路,解決各種不同的難題,一關一關的去破解,不論是多難的問題在阻礙著魯賓遜,他還是不把這些問題放在眼裡,也不去抱怨他的處境和現況,是我覺得最值得學習的東西.
答2. 他的同理心是很好的,他如果不去救他的同胞,他也沒辦法回去他自己的故鄉,還好他有這種同理心,他才有可能回去倫敦,同理心是很重要的,不論後來有沒有福利或好處,我們都因該要有同理心,就算是一點點也是有,就連一點點都沒有的人,因該要去培養出同理心,要不然最後會連朋友多沒有.
答3. 魯賓遜不抱怨眼前的情況,反而去准備接下來的計畫和行動,這種馬上反應的的能力很好,馬上進行下一步,不去拖延到任何時間,因為既然已經遇到了,不如馬上的去想下一步要怎麼做還比較實際,而不是在那邊抱怨跟難過,像魯賓遜這種遇到困難馬上去解決的想法,是值得大家學習的.

Ⅲ 求一部2000年左右的好萊塢電影,故事情節大概是一個公司主席遇見死神,將被收回性命,死神與他的女兒相愛

布萊德·皮特《第六感生死戀》

Ⅳ 求一篇 關於護士的文章故事 要求2000到4000字的!!急急急!!

們常常把護士稱為白衣天使,因為天使是生命和愛的象徵,護士所從事的就是天底下最高尚的職業,呵護健康、挽救生命,對待所有的病人不論地位高低、職業貴賤,都一視同仁,給了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人們說護士是天使,還因為護士從事著最平凡瑣碎而繁忙的工作,不怕臟、不怕苦、不怕累、不懼感染的風險,時刻以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天職,不負國家的人民的期望。非典期間,無數的白衣天使們,奮戰在抗非的第一線,用青春和熱血捍衛著人民的生命的健康。
護士是白衣天使,這是社會給予的榮譽,也是社會的期望。作為一名護士成為人們希望的白衣天使是我心中理想護士的一個方面。為此,一名優秀的護士,首先要能站在病人的立場,學會為他們著想,關心、體貼病人,用嫻熟的技術和優良的服務為患者清除病痛。每當那些受傷的,受疾病侵蝕而十分脆弱的生命需要呵護時,白衣天使總是第一個時間出現,用雙手驅趕病魔,挽回生命。我想這個時候,所有優秀的護士都應該覺得自己是個天使,一個沒有私心,勇於奉獻,能為人們減少痛苦與煩惱,帶來歡樂與幸福的使者。此外,理想的護士應是醫生的好助手。護士應認真協調醫生的荼,仔細觀察病情,及時向醫生反映病情,在准確地完成醫囑的基礎上,為醫生提供更好的治療、護理方案,及時滿足他人的需求。
理想的護士是醫院的好員工。每一名護士都是醫院的一份子,應該具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平時,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注重醫院的形象,團結同事,關心醫院的建設和發展。醫院就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好護士要知道愛這個家庭,除了要做好本職工作,更應該做好醫院的主人翁,關心醫院的利益,為這個大家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點微薄力量。
理想的護士應該得到滿意的報酬。當今社會,大多企事業單位都很注重「以人為本」這樣一個理念,在醫院里,它大多體現醫務工作者對病人的服務至上。比如要關愛病人,強調整體護理,人文關懷。
總而言之,我心目中的理想護士應該是新時代的南木格爾,充滿著愛心、智慧、自信和創新精神,守護健康,關愛生命,同時也知道也知道關愛生命,活出精彩來。
我贊美護士有著純潔的心靈,高尚的情操;走進每一位患者總帶著一份職業性的微笑;不求回報只求奉獻成了她們心中的驕傲;黑夜的恐怖加上生物鍾顛倒;超負荷的工作連著疲憊的心身,她們想著的還是患者的需要;面對許多渴求健康的目光,她們慣用鼓勵的眼神傳遞力量,用有力的雙手攙扶著患者越過心靈的沼澤地,帶給她們擺脫病魔的勇氣和一份生存的基本需要,用心理學知識撫慰心靈空寂的患者輕松地進入夢鄉,用語言美學知識為患者補充疾病康復的健康指導。

Ⅳ 十個數學家的小故事

說一個重量級的人物,他叫做馮·諾依曼,曾經參加過原子彈的製造,構築了現代計算機的架構,進行了第一次可靠的現代數值氣象預報。他也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他記憶力超群,可以一字不差地張口引用15年前度過的《大英網路全書》或《雙城記》,同時他的心算能力也很厲害,下面我們通過幾個故事來更進一步地了解他。

但這樣有趣並且對世界有重要貢獻的人,卻英年早逝,與1957年在美國去世,享年54歲。我們如今在使用計算機,看天氣預報時,一定要記得背後是這些數學家和科學家的貢獻,他們讓世界更美好。

Ⅵ 革命烈士抄詩2000字以上的簡介,包括作者,故事概括,主要人物名稱及性格特點,中心思想,片段賞析

一、基礎知識
1.編者情況
蕭三(1896—1983),現代著名詩人、翻譯家,原名子暲,湖南湘鄉人。1949年後歷任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主任,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外聯部主任。是全國第一屆政協委員,全國第一、二屆人大代表,全國文聯委員。

蕭三1930年開始發表作品。他的主要詩集有《和平之路》(1952)﹑《友誼之路》(1959)、《蕭三詩選》(1960)和《伏櫪集》(1963)等。他在蘇聯用俄文寫作出版的詩集有《湘笛集》《我們的命運是這樣的》《埃彌·蕭詩集》和《蕭三詩選》等。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了多種文字。其著作《毛澤東同志的青少年時代》(1951)和主編的《革命烈士詩抄》及續編,都廣泛流傳。他主張:「詩歌可比子彈和刺刀」,新詩「要向民歌學習,向古典詩歌學習」(《蕭三詩選·自序》)。他的詩感情強烈,語言流暢﹑通俗,在創作風格上力求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蕭三還是《國際歌》歌詞的主要中文譯者之一。

2.成書過程

該書經過蕭三細心地搜集、整理,於1959年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初版僅收錄了39位烈士的82首詩詞。這本書一出版,立即受到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第一次印刷了10萬冊,不到半月就被爭購一空,七、八月又增印了32萬冊。為了滿足讀者的需要,東北、西南各地都先後翻印了這本書。據不完全的統計,一年之內總共印行了六十多萬本,但仍然供不應求。到1962年增訂再版。增訂出版的詩抄比初版時增加了50位烈士的102首詩,總共收錄了89位烈士的194首詩詞。增訂版對版型也作了改進,同時在正文部分增加了一些插圖。

3.歷史背景

中國革命勝利以前,許多革命者不怕殺頭,不怕坐牢,他們背井離鄉,東奔西走,不計名利,不圖享受,唯一想到的是國家的存亡和人民的幸福。他們為了革命事業的勝利艱苦奮斗,英勇犧牲,前赴後繼。這些革命者在生死關頭,用熱血寫成詩歌誓詞,振聾發聵,感天動地。新中國成立後,為了不忘歷史,不忘先烈功績,蕭三編輯了《革命烈士詩抄》一書。

4.主要內容

《革命烈士詩抄》收錄的是自建黨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犧牲的烈士們的代表作品。其中包括蔡和森、何叔衡、羅學瓚、王若飛這些早期的中國共產主義戰士的遺作,和全國解放前夕被美帝國主義者和國民黨反動派成批屠殺的青年烈士的詩句。在每位革命烈士的遺詩後面,附有烈士的事略,並選載了一些烈士的戰友、同志或親屬所寫的回憶和有關這些遺作的詩話。對於詩中涉及的某些史實和比較難解的文字,編者也作了一些注釋。詩抄里烈士們的傳記都很簡略,附錄里文章的體例也不一致:有的只是烈士生平斗爭的片斷,有的類似詩話,只有少數幾篇對烈士作了比較全面的介紹。但即使是不大完全的論述,也可以讓讀者體會到革命烈士為國為民的赤膽忠心,力圖上進的遠大抱負,堅忍不拔的革命意志和願為革命事業粉身碎骨的壯志雄心。

5.現實意義

不管在當時還是現在和未來,《革命烈士詩抄》都具有高度的思想價值、文學藝術價值和歷史文獻價值。

(1)思想價值。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這些詩作大氣磅礴、境界高尚,而且膾炙人口,對人的精神有極大的震撼、提升作用。通過革命烈士的詩作,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們的偉大襟懷。這些詩,都是革命者的偉大心聲。許多烈士的詩作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但讀起來卻比千行詩更有力量,更能使人感動和受到鼓舞。《革命烈士詩抄》初版後,許多讀者紛紛來信述說自己讀了這本書所受到的鼓勵和感動。他們認為,讀了這些詩文,他們受到了最嚴肅、最深刻的階級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他們願意向烈士們學習,為繼承烈士們的事業而奮斗。時至今日,《革命烈士詩抄》對於我們青年一代也具有極其巨大的教育意義。

(2)文學藝術價值。從藝術水準上來說,「烈士詩歌的作者很少是被稱為詩人的」(蕭三語),他們的藝術技巧水平是不平衡的。像蔡和森、羅學瓚等同志的舊體詩詞,由於作者具有極高的古典詩詞修養,掌握了相當熟練的技巧,因此具有很高的文學藝術價值。殷夫、劉紹南、方誌敏等同志所作的新體詩,也都飽含濃厚的詩意。也有些烈士既寫舊體詩,又寫新體詩。例如鄧中夏同志的《過洞庭》《新詩人的棒喝》《勝利》。由於胸中燃燒著熾烈的感情,這些詩都寫得很好。還有一些烈士的詩作通俗易懂,又很形象且富有詩意。《革命烈士詩抄》讓我們看到各種各樣的創作方法和風格,有現實主義的,有浪漫主義的,但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而且許多是二者相結合的。

(3)歷史文獻價值。《革命烈士詩抄》中的詩歌或直抒革命胸臆,或宣傳革命真理,或記敘戰斗人生,或記錄民眾疾苦,代表了老一代革命者的偉大情懷,所以具有非常珍貴的歷史文獻價值。

Ⅶ 周星馳所有電影!!!

周星馳的全部電影、1988:
霹靂先鋒
捕風漢子
最佳女婿
1989
:龍版在天涯
義膽權群英
流氓差婆
1990:
望夫成龍
一本漫畫闖天涯
龍鳳茶樓
風雨同路
咖喱辣椒小偷星師兄撞鬼
賭聖
無敵幸運星
江湖最的一個大佬
賭俠
1991
:整蠱專家
龍的傳人
新精武門1991
逃學威龍
賭俠2上海灘賭聖情聖豪門夜宴
1992:
漫畫威龍
家有喜事
逃學威龍2
審死官
鹿鼎記鹿鼎記2神龍教
武狀元蘇乞兒
1993
:逃學威龍3:龍過雞年
唐伯虎點秋香
濟公
1994:
破壞之王
九品芝麻官之白麵包青天
國產凌凌7
1995:
西遊記之月光寶盒
西遊記完結篇之仙履奇緣回魂夜
百變星君
1996
:大內密探零零發
食神
1997
:1997家有喜事
算死草
1998
:行運一條龍
原藉上海,中學畢業後考入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1983年結業後成為無線藝員,同年被派任兒童節目《
四三○穿梭機》主持,做了四年。1987年他被派演戲劇,他參演的第一個劇集是《生命之旅》,之後他
又主演了《他來自江湖》等劇集,其中最得好評的是《蓋世豪俠》。在該劇中演出了他獨特地表演風格
。1988年他得到導演李修賢的賞識,讓他演《霹靂先鋒》一片男主角之一。這是他參演的第一部電影

Ⅷ 作文 我和書的故事2000字求大神幫助

(共2163個字,希望能幫上你的忙) 《我和書的故事》 讀了這么多年的書,我感觸頗多,千言萬語濃縮成一句話:書!與你同行,我無怨無悔。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是打通個人與社會的通道;知識是使人從一無是處而到滿載而歸。 只是來自書本,源於書本。「書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使人發展,書籍使人成功,書籍使人有遠大的理想,書籍使你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書中的知識,來自於偉人的知識與認識的日積月累,來自於世界歷史永垂不朽的文化的沉澱。 書是良葯,「書籍把我們引入最美好的社會,使我們認識各個時代的偉大智者」。 書籍是一味良葯,「良葯苦口」。人不可能一出生就懂許多,後天的教育多數來自於書本。人離不開書本,書同樣也離不開人。書伴隨著人的成長,各個年齡段有各自年齡段的書,各種各樣的書,也有各種各樣的人。 書中的知識伴隨著時代的變化卻不曾改變,書中的知識,犀利了一位又一位世界子民,洗禮了一遍又一遍那些受傷與受難的心靈。 書是麵包,「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書中的知識用之不盡,需要我們去發掘,書中的知識,對於偉人來說就像是食物。 「飯,幾乎忘記了吃,他貪的是精神食糧;夜間睡得很少,為了研究,他惜寸陰,分陰。」 文人墨者,對於知識的渴望,對於「麵包」是爭先恐後的爭奪,為人往往會為了真理而廢寢忘食挑燈夜讀,深宵燈火成了他們的伴侶。 書是益友,「光陰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書籍在苦惱之時,給你指明方向;書籍在灰暗之時,給你照亮方向;書籍在斗爭之時,給你開辟方向。 冥冥之中,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除了親情、友情,還有誰支撐著我生命另外的三分之一呢?是書,一個生命中最寶貴的精神支柱。 孤獨時,書是益友;憂悶時,書是敞開的窗戶;心灰意冷時,書是熊熊的火焰。只有和書生活在一起,才能真正感受到書的樂趣,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我第一次接觸書是在3歲那年,我還年幼,自然喜歡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是嚴厲的父親不得不逼我與書認識。從此,我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起初,我很討厭書。因為它束縛了我自由的童年,『強迫』我盡早地認識世界。我討厭書的存在,討厭書的廣泛,是書『剝奪』了我快樂的童年,也是書,使我和它結下了一輩子難解的緣分。書陪伴我的時間,比父母陪伴我的時日還長,因為我童年中的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在書海中度過的。 漸漸地,我發現了書中的樂趣,發現了書的廣泛作用。從此,我不再討厭書了,而是愛上它了——我終生的益友,書。 後來,更是體會到書的精髓,書的真諦,它使我明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讀書,既是一種樂趣,又是一種享受。在書中,我找到生活中的情趣;在書中,我找到生命中的悠閑;在書中,我找到童年的足跡。書像一頓豐盛的精神糧食。是書,讓我學會堅強;是書,讓我學會忍讓;是書,讓我學會寬容。 直到現在的我,已經完全離不開書了。生活中的哪一點小事,不是聽了『書』這位良師的教誨?不是受到『書』這位益友的幫助和激勵呢?體會它的內涵,吸收它的精髓,才能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升,才能領悟到書的樂趣,感受到真善美的存在。 書如浩瀚大海,人如蒼穹之星。莊子曾說過:「書無涯,生有涯,以有涯之生求無涯之書,終生不悔。」我們也正要如此,只有讀書的人,才能深刻地感受到人生之樂。 書,寄託了人類熱切的希望;書,蘊含了人類豐富的情感;書包涵了人類無窮的智慧。童年雖沉浸在書海中,但我不後悔,因為我可以自由暢游;童年的三分之一時間雖被書『侵蝕』了,但我不後悔,因為我得到了更豐盛的精神糧食;童年的自由雖被書『剝奪』了,但我不後悔,因為我領悟到人生的重要道理:人是生而自由的,卻又無往不處於枷鎖之中。 書伴我度過了生命的三分之一時間,印證了我與書之間不解之緣的故事。 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有了書,才有了知識,才有了無窮無盡的寶藏。讀書,就是讓我們更好的去汲取裡面的精華,從而使自己的精神世界豐富起來。我也愛看書,書對於我來說就是無價的珍寶。我愛讀書,更愛書。每本殘缺的書,到了我手裡,就像脫胎換骨似的,又煥然一新。但我總覺得這還比不上書帶給我的好處大: 有一次,老師讓我們寫寫對人生的看法。我怎麼懂得人生呢?其他同學都說要讓家長指導,可我的爸爸媽媽,一個遠在東莞出差,一個又出去購物了,怎樣來指導我完成這次作業呢?我既苦惱又著急。苦惱的是沒有一個人能來幫助我完成此項作業,著急的是明天老師就要驗收了。這該如何是好?我急得像是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不停的在客廳里轉來轉去。眼看著鍾上的指針快要指向九點,我更加著急了。此時,我的眼前一亮,看到了——書。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為自己的作業解決了而感到高興。我拿出爸爸的《培根人生論》,慢慢翻開,發現自己選對了書。便把培根的見解再加以改進,加上自己的一些獨特理解。就這樣,我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作業。第二天,老師還表揚了我呢。 還有一次,我怎麼也想不到幾句朗朗上口,好聽又好記的諺語。這時,我的好朋友——書,再一次發揮他的作用了。我找出《諺語大全》,翻出了許多好玩有趣的諺語。把他們給記了下來,並在作文中讓他們現現身。老師再一次誇獎了我,我抱著書,對他感激不盡。 記得前蘇聯作家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錯,書就像一輛小舟,載著我們向波濤洶涌的知識海岸駛去。與書同行,與理想同行,與信念同行,人離不開書本,書離不開人,在書本的陪伴下,我們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知識的鑰匙終將為我們開創夢想的大門。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