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講述老人的故事的作文

講述老人的故事的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1-19 09:49:23

A. 《聽長輩講童年的故事》作文

「聽媽媽講童年的故事」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
我聽著《童年》這首歌,便想起了小時候的一件趣事。
我四歲那年夏天的一個下午,天熱極了。媽媽帶著我上街買了一個圓圓的大西瓜。到了家,媽媽剛把西瓜放到八仙桌上,我就迫不及待地問媽媽:「什麼時候吃西瓜呀?」
「你這只小饞貓,爸爸在田裡幹活,一定很熱,等他回來,我們一起吃。」媽媽笑著回答,走進灶頭間里去了。
我盯著西瓜,舔了舔嘴唇,又跟媽媽吵著要了一回。可媽媽就是不同意,於是我撅起嘴,動開了腦筋。一會兒,我就想出了一個好主意。那時候,我人矮,沒有八仙桌高。於是,我悄悄地把椅子移近八仙桌,又小心地爬上椅子,用小手把西瓜輕輕一推,西瓜慢慢地向桌邊滾動了。這時,我趕忙跳下椅子,並叫了起來:「媽媽,西瓜要滾下來了!」話音剛落,沒等媽媽走出灶頭間,西瓜「啪」的一聲掉在地上,掉成好幾瓣。媽媽撿起西瓜,一邊埋怨,一邊叫我趕快吃掉幾塊。我高興極了,邊吃邊露出得意的樣子:媽媽這下可上當了。我偷偷地朝媽媽一看,見她沒發現什麼破綻。於是,我咧開嘴笑了。
「笑什麼?」媽媽奇怪地問道。
「西瓜又涼又甜,真好吃!」我調皮地回答。其實,我的心裡最明白。
現在回想起來,可真覺得有點好笑。

B. 寫老人和小孩在一起講故事的作文

我的太奶奶屬雞,今年已經90歲了。1921年她出生在寧波附近的一個小鎮上,年輕的時候,隨太爺爺一起來到上海謀生。我特別喜歡到太奶奶家玩,因為她會和我說起很多她年輕時候的故事。 在他們剛到上海的時候,家裡非常拮據,沒有多餘的錢可以用來改善生活,所有的收入主要用於滿足溫飽。她們前前後後一共生了3男4女七個小孩,可以想像要養活這些孩子是多麼的不容易。到了我的爺爺那一代,生活開始趨向穩定,太爺爺太奶奶的孩子們也各自成家立業,搬出了祖屋,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這個時候生活改善了,我爺爺每周都會去看望太爺爺太奶奶,這是老人家最開心的時刻。在我爸爸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我爺爺還會帶著我爸爸一起去看望他們,同享天倫之樂。 現如今,這個傳統得到了繼承和發揚,雖然我們的生活富裕了,但是我爸爸還是會經常帶著我去看望太奶奶。太奶奶依然耳聰目明,非常健談,喜歡和我們拉家常,說說90年來發生的事情。我感受最大的就是,90年來,我們整個家庭的生活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可以說從一無所有到衣食無憂,這不也正是我們國家發生的巨大變化的一個縮影嗎。

C. 作文《我講身邊的敬老故事》700字

尊敬老人,善待自己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裡,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 全心全意地照顧鰥寡孤獨的老人,用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歷史。父母生養了子女,子女必須孝敬父母,這是兒女們應該盡到的責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築成了社會的生命線,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需要人們去關愛。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照顧,又是繼承前輩們"財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著的圖書館」、「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所以我自豪地告訴大家,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D. 關於年邁老人的動人故事作文500字

大家常說,父愛母愛是最偉大的,但我覺得有一種愛可以和父愛母愛相提並論,那就是奶奶的愛,奶奶的愛不是那麼明顯,但他無處不在,需要你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發現。
上星期奶奶給我擀了我最愛吃的雞蛋面條,我見了香噴噴的雞蛋面條,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我隨口說了一句要是有點辣椒醬才好吃呢,誰知奶奶卻把這句記在了心裡,隨後我在親戚家住了一星期,回來時我看見奶奶又給我擀了雞蛋面條,因奶奶去年生了一場大病所以記性不太好,所以我覺得奶奶可能沒給我我買辣椒醬,可是奶奶說的一句話讓我感受到了奶奶偉大的愛,「小孫子,我不知道你喜歡吃什麼牌的辣椒醬,給你錢,你自己騎車去買吧!」我不敢相信奶奶剛才說的那一句話,奶奶的記憶怎麼會這么好,是什麼讓奶奶能記住這一件小事呢?對!是奶奶對孫子的愛使她記住了這件小事,買回這瓶辣椒醬,我的淚從心底流了出來了!
奶奶雖然60多歲了,但是對我的行為習慣非常關心,她對我的每一個行為,每一個動作,都會在她的眼目之中,奶奶平時從來不罵我,不打我,但在學習中卻對我一絲不苟,我平常寫字時總是彎著腰,只要奶奶見了就會使勁往我背上打,一開始我還非常不理解,甚至非常恨那一個個打在我背上的巴掌,但現在我發現我讀書寫字都是直著腰,所以我再也不恨那一個個巴掌,而是喜歡上這愛的巴掌。
奶奶的愛無處不在,需要你在生活上點點滴滴的用心去發現,奶奶的愛伴隨著我的成長,我的好習慣少不了奶奶的關心與教導,這種愛讓我收益終生,我愛奶奶!

E. 一個老人的故事作文

管自行車的老人
我們弄堂里管自行車的老奶奶,年紀總有六七十歲了.她滿頭銀發,天天橫挎著個包,身穿褪了色的藍色工作服,一次又一次地向停車人收費.每當看到她這么做時,我總是想:哼,這么老,還來「扒分」,真是愛錢如命!可是,有一件事使我改變了對她的看法.
那是今年暑假的一天,我到公園去玩,真是「天有不測風雲」,剛出弄堂,烏雲密布,雷電交加,傾盆大雨鋪天蓋地而來.我沒有帶雨傘,只好到弄堂口的過街樓下去躲雨.剛沖到樓下,看見一個身影手裡拿著塑料雨布,可是,奇怪的是這雨布不是往自己身上遮,而是遮到自行車上.我定睛一看,啊,那不是管自行車的老奶奶嗎?只見她迎著風,冒著雨,什麼都不顧,竭盡全力拿著遮雨布往車上蓋.雨布蓋了一塊又一塊.此時,目睹這一切的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同時,焦急地想:老奶奶年紀這么大了,冒雨遮車子,正想著,刮來一陣狂風,好冷啊!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呀,不好,老奶奶剛遮好的雨布一下子都被風颳走了.老奶奶忙不迭再去蓋,誰知,風好像故意和她作對似的,呼呼地吹著,剛這好的雨布又被颳走了!老奶奶想了個好辦法,她蹣跚著來到一個堆垃圾的角落,吃力地搬起幾塊大磚頭,一一地把塑料布的四角壓好.這下風再顯神通也無法掀走雨布啦!
風怒吼,雨滂沱,這時,老奶奶全身上下都濕透了,活像一隻從水裡撈出來的「落湯雞」,而她卻不當一回事似的,只是用手捋了一把淋濕了的頭發,甩了一把雨水,微微地一笑.
不一會兒,人們紛紛來取車了.當他們看到乾乾的座墊時,都吃驚地張大了嘴巴,眼睛瞪得滾圓的,而當他們看到老奶奶那被淋濕了的身子時,一切都明白了……
看著,看著,頓時一股尊敬之情在我胸中油然升起,我終於明白了:老奶奶不是為了「扒分」,而是為了發揮余熱,為大家服務,多為群眾做貢獻呢!
現在,每當我碰到這個老奶奶,總是充滿尊敬地叫一聲:「奶奶好」!
可以適當加上外貌描寫知道上一搜就有
下一篇我覺得比較好
我經常聽叔叔、阿姨們議論,個體商販愛騙人,他們把土豆包上土當松花蛋,給雞肚子充水賣給人,賣一斤香蕉只給七兩.我對個體戶沒有好感,我也從來不去買他們的東西.但是,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對他們的印象,讓我至今難忘.
那是一個寒冬的下午,我上體育課時,忽然覺得腳下漏風,低頭一看,原來棉鞋開了口,回到家裡,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爸爸說:「冬天就要過去了,買新鞋又不上算,還是補一補吧!」可我家附近沒有補鞋店,我只好穿上球鞋,和爸爸一起去找我們學校附近一位補鞋的老人.
這時,太陽快要從西邊落下去了,寒冷的西北風颳起了地上的沙土,人們頂著寒風,急忙忙地走著.那補鞋的老人已經收拾好了補鞋箱,准備回家.爸爸見此情景,急忙走上去說:「老大爺,你能給這孩子補補鞋嗎?他上體育課時鞋線開了.」老人望著怒吼的狂風,猶豫了一下,但又看我穿著破球鞋,就說:「好吧!」
老人重新打開補鞋箱,坐在凳子上,拿起我的鞋,看了看,就補了起來.我仔細地端詳這位老人,他花白的頭發,古銅的臉色,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額頭上布滿了皺紋.由於長年補鞋,他那雙手上結滿了厚厚的繭子,他一手拿著鞋錐,一手拿著線,一針一針地縫著.天氣太冷了,他不時停下來,用嘴對著手哈哈氣.不一會兒,裂口縫住了,可他並沒有停手,又一個個地把那快要開線的地方拉開,重新縫上,並自言自語地說:「孩子穿的鞋不結實不行.」說著又仔仔細細縫補起來.可我心裡卻在想:「哼,你還不是為了多收我的錢嗎?」
鞋補好了,老人的手也凍僵了.爸爸輕聲問他:「要多少錢哪?」他伸出右手那兩個貼膠布的手指,頭也不抬地說:「兩毛.」我愕然了.爸爸一邊掏錢,一邊問他一天能賺多少啊,他說:「哎,什麼錢不錢的,還不是為大家圖個方便!」老人的話像是一把小錘一下一下敲在我的心上……

F. 老人們的歷史故事作文

一個環保老人的感人故事 在我們的小區對面,有一座破舊的老房子,那裡住著一個老奶奶,她衣著破舊,生活貧困,每天她踏著一輛破三輪車,在周圍的生活區撿塑料瓶、易拉罐、廢紙等垃圾,靠把這些垃圾賣到廢品收購站,維持生活。每當我看到她,常常想:她生活這么艱苦,一定很可憐,她晚上一個人在家裡的時候,一定經常流著眼淚哭泣吧!
5月1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讓全國人民流下了眼淚,許多人都紛紛伸出了授助之手,我們小區門口也放上了一隻紅色的捐款箱,許多路過的人往裡面投入了自己的愛心,我看見那個撿破爛的老奶奶也來到捐款箱前,只見她從從口袋裡掏了好半天,於是一大把硬幣投入了箱內,還有幾張皺巴巴的紙鈔,票面有一元兩元的,還有一角兩角的,我知道這是老奶奶撿垃圾賣來的錢,我走上前去問她:「你自己錢都不夠用,為什麼還要這么多錢捐出去呀?」老奶奶笑著說:「我不是生活得很好嗎?有吃的,有住的。」我驚奇的問:「你的房子不是很破了嗎?」「破了總比沒房子住要好呀!他們連房子都沒得住了。」老奶奶含著眼淚說。望著老奶奶瘦小的身影,我做夢也沒有想到,在我心目中生活可憐的老奶奶,竟然有著金子般的心。她每天用實際行動保護著環境,美化我們的生活,她在我面前的形象是那麼的高大。

G. 《我家老人的趣聞故事》作文

我們家的新鮮事可多啦!這不,我們家最近又有了讓人捧腹大笑的趣聞!

上周星期天,爺爺決定要和老朋友聚一聚,就想先給老朋友打個電話。他把手往口袋裡一伸,發現手機沒了,著急的爺爺在家裡大聲嚷嚷起來。爸爸、媽媽、奶奶聽見後匆匆趕來,一起找起手機來了。爸爸在爺爺房間床上、床下、枕頭下、衣櫃上、衣服里都掃描了一遍,沒有發現一點兒蛛絲馬跡,奶奶和媽媽也沒找到,爸爸媽媽又在沙發上、沙發下搜索了一遍,結果還是一無所獲。

這時,絕頂的我跑了出來,問清是怎麼回事後,又問爺爺:「爺爺,您的手機是開著還是關著?」爺爺說:「開著!」我心裡有底了。我拿起爸爸的手機,撥通了爺爺的電話,我走進卧室,沒有聲音,我又走到客廳,沒有聲音,忽然,從廚房裡傳出了低緩的音樂聲,我尋聲朝著廚房走去,我走到冰箱前面,發現聲音是從冰箱里傳出來的,我打開冰箱,看見爺爺的手機在冰箱里舒舒服服地躺著呢!我大聲叫道:「爺爺,手機找到了!手機找到了!」我把手機拿給爺爺,爺爺笑哈哈地說:「我真是老糊塗了呀!」 在場的爸爸媽媽和我都笑了。

我們家的趣聞夠「趣」吧!爺爺還舉著魯智深的禪杖似的地筆等著我們這些小記者再次采訪他呢!

H. 求關於長輩講改革開放的故事的作文

家鄉的變化
「媛媛,回家鄉看看吧?」爸爸再一次問我。我還是那句老話:「不,永遠也不!」這時,勾起了我以前在家鄉的事:我們睡覺的地方是睡在乾乾的茅草上,沒有蚊帳,晚上蚊叮蟲咬,害得我整宿整宿睡不著覺;門前是一堆堆的牛糞,又臭又臟,一腳踩下去,腳也不知變成了什麼樣;泥濘的路到處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個腳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腳抽出來,可鞋子卻留在泥潭裡……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現在家鄉『昔非今比』了。」我暗暗地想:這是真的嗎?於是我就跟著爺爺坐著汽車回家鄉了。
來到了家鄉,啊!真美!難道這是我的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沒有呀?本來以前那坑坑窪窪、崎嶇不平的小路,現在已變成一條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兩旁種滿了花草樹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高樓大廈撥地而起。我和爸爸來到叔叔家,哇,叔叔家也變了,牆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好像是粉裝玉砌的,好像是銀裝素裹的。傢具也嶄新的,刻著龍鳳圖案。房子很大很大,他們再也不用灶頭煮東西了,都換成煤氣爐,方便快捷……我好像到了人間仙境。叔叔帶我走進一個房間,掀開一塊花布,呀,這正是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電腦。叔叔熟練地操縱著電腦,猶如在談鋼琴似的。姐姐也有一台電腦,她也挺會打電腦。以前那重男輕女的舊社會觀念現在也沒了。我想不到家鄉人的素質提高得那麼快!吃過午飯,我悠閑地散步,看見遠處那些農民不再用老黃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樣的拖拉機犁地。犁地時發出的聲音如同贊揚家鄉的變化。
家鄉的人變了,地變了,交通也方便了,電話什麼的都有了。可是什麼讓這些變了呢?我正百思不得其解,這時,兩個婦女在談笑風生。一個說:「還是政府好,我不重男輕女了。我現在才發現,原來女孩兒也是那麼棒!」「我的女兒也是呀……」我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政府的功勞哇!我想:假若到了未來,這里一定變得更美好!

令人欣喜的變化
小時候,常聽大人告訴我說,世界不斷在變,所有你周圍的東西都不會保持原有的狀態一輩子的,那時候的我,還聽不太懂,只是覺得奇怪,為什麼所有的事物都會變,甚至變得讓人完全認不出來了。就好像電影里的變臉一樣。
過了幾年,我已經懂事了,似乎有一點了解,所有的事物都是在發展的,就好像時間不停的流失一樣,盡管發展有快有慢,但它們都會變得和以前不一樣,這就是發展的魔力,也是促進它們不斷發展的動力。
長大後,看見周圍的來來往往的人和事,而環境也不斷在變,我便完全懂得了,發展的重要性,就拿杭州就說吧。不對,若要說杭州的變化,恐怕說幾天幾夜也說不完了。還是縮小范圍,說說文二路這一條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路吧。
聽長輩告訴我,大概在二十幾年前,那兒還沒有那麼多的房子,而多數是農田和墳場,十分的荒涼。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大抵也可以想像得到那時候的情形。
我從小就住在那一帶,當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由於學校就在家附近,所以也就特別頻繁的在那裡走動,在那時候,那條路雖然比起原來要好上許多,但終究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條小小的弄堂罷了。刮風時灰塵飛舞,眼前一片霧茫茫的,而下雨時也好不到哪裡去,在那裡走一趟,就得洗一次鞋,因為地面上像鋪了一層厚厚的泥。
現在大概已經有十年的時間過去了,文二路也完全變了一個樣,它像一個成長了的孩子,正在展現著它的魅力。雖然不能和市中心比較,但也是有模有樣了,路邊一家家商店開起來了,然後又一次一次的翻新,馬路也變寬了,汽車在上面來來往往,一副四通八達的樣子。這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文二路了,它代表著新世紀最顯著的變化,代表著杭州正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前進。
欣喜,在於變化。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是山清水秀而又貧窮落後的。我的家在離市區幾百里遠的山溝里。上高中之前,我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的懷抱。老實說我對家鄉的發展或是變化向來不是很關心。上高中以前沒有這種意識,上了高中之後沒時間關心。連兩年多前到遠在千里之外的他鄉上大學,又懶得去關心了。因為家鄉經濟的發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來實在太令人失望,提起來就傷心。
不過要說家鄉的變化,我想或許可以這樣做個簡單的、表面的概括吧:錢多了,人「懶」了;樓高了,水臟了。
改革的春風直到八十年代後期才似有若無地吹到我們這個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裡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裡刨食。只是我們深愛的這片土地給我們的回報卻並不多。村裡除了種地再沒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許多人有手藝、能吃苦,但是沒個施展手藝的去處。八十年帶末幾年,村裡人不再指望那塊地了。聽說大山外面的城市裡有金子撿,紛紛走了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藝的,沒手藝的,都想出去撿點金子回來。他們一去就是一年半載的,回來時雖然不是滿身金銀,總比土裡刨出來的多。於是在家裡歇上十幾二十天的又出去了。留在村裡的多是老人孩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連十幾歲的小孩子在教室里也坐不住了,許多都擠南下打工的列車。農村勞動力少了,以前辛辛苦苦開荒開出來的地沒幾年又長滿了野草。近幾年水田也荒了許多,種地太辛苦,家裡有了錢,誰還願意自找苦吃呢?以前春節剛過沒幾天,田頭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如今沒過元宵下地似乎是很丟臉的事了。留在家裡的農村婦女農閑時隔三差五就會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晴天迎著朝露出門,披著星光回家,雨天便是風里來雨里去,一年到頭沒幾天歇的。
這幾年村裡的樓房就像雨後的春筍般不斷從各個角落冒出來。三層四層,有的外表裝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一層的,算不上樓房,看起來畢竟比那些泥磚瓦房要順眼得多。室內的裝修就更不必說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磚啦,華麗的牆紙……簡直是拿錢往牆上貼,拿錢往地上鋪了。就是只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磚瓦房那樣陰暗、壓抑。
但是讓人很不舒服的就是溪中的水越來越臟了。以前用不起自來水,村裡人的用水都取自那條橫穿村莊的小溪。村裡人清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家裡的大水缸挑滿水,以備一日之用。我們小的時候還經常在小溪里游泳。有時口渴了就著溪水猛喝一氣。現在別說挑溪水做飯,就是洗菜拿回家還要用自來水再洗上一兩遍。夏天看到這些臟水,我們不再有跳下去的沖動。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的情景如今是看不到了。溪水中、溪邊隨處可見的是各種各樣的垃圾,那些塑料袋有的早就變色了,但就是不肯化掉。村民習慣將所有的垃圾隨手倒入溪中,他們相信溪水會帶走這些他們不需要的東西。或是堆在門前的空地上,積多了便點上一把火,於是談笑間,垃圾灰飛煙滅了。
可以預計將來村裡人的生活會越來越好,錢會越來越多,樓會越來越高。人會越來越「懶」嗎?但是水會越來越臟嗎?村裡人的這種「懶」,老一輩的人是看不慣的。不過這也正說明了生活的變好啊!得益的是家鄉的後代。水的越來越臟,村裡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習慣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們嗎?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在九江,它雖沒有美國紐約的繁華,也沒有水上海港—-威尼斯的絢麗與多姿,更沒有日本東京的古樸與典雅,但我卻愛它,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更愛這些勇於創新與探索、勤勞質朴的人。
大家都知道,九江有一汪美麗的甘棠湖,那就是我們的母親湖。在那幾年裡,我們這位母親並不美麗,她顯得是那樣憔悴與蒼白,那樣的憂慮與無奈!污泥濁水,小魚小蝦不願把它當作自己可愛的家園,就連具有頑強生命力的野花野草也不願在她的懷抱中生根發芽,母親面對此情此景她流淚了,她傷心的向我們傾訴與吶喊,那聲音曾經久久地回盪在我們每個人的耳畔與心田。
如今的甘棠湖,清清的湖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是那麼碧綠,那麼透明!微微的波紋閃爍著點點金光,彷彿一塊翡翠鑲嵌了許多金片,一閃一閃,讓你覺得她是那樣輕柔、可愛。湖堤上,梧桐樹、柳樹像一個個英勇的戰士,挺起身子,守衛著生育它們的這方土地,守衛著我們的母親湖。只聽「啪——」一條魚躍出水面又鑽了回去,給這如詩如畫的景色又平添了幾分生氣。每當夜幕降臨,湖壩燈火輝煌,猶如繁星灑落人間。此時此刻,我的心潮起伏澎湃,我彷彿看到了母親欣慰的面龐,我彷彿看到了母親那深情的目光,我更彷彿聽到了母親無比激動與亢奮的心!「孩子們,感謝您,您用那勤勞的雙手、辛勤的汗水改變了我的生活,改變了更多人的生活。」
是呀,母親您說得對,我們現在的生活好起來了,電腦、電話進入了家庭,家家都有電視有線、電話購物、網上購物、家庭就醫,一卡通、一線通、電子商務等好多名詞躍然在我們面前,坐在家裡我們就可以周遊世界,通過網際網路我們可以看到「埃及的金字塔、法國的埃菲爾鐵塔、日本的富士山、莫斯科紅場的列寧陵墓,我還可以在美國的唐人街上漫步。」只一會工夫我又變成了一個悠閑自得的小旅行家,好浪漫,好愜意呀!
朋友,你能說我的家鄉不美嗎?面對此情此景,我信心百倍。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真正的本領,把家鄉建設成祖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顆明珠,讓天下的遊客都來游覽觀光!

I. 聽老人講革命故事作文(150字)

聽奶奶講革命故事
人物:奶奶、妻子、日本人、孫女、漢奸、丈夫、八路。 (孫女蹦蹦跳跳上場,奶奶坐在椅子上) 孫女:(歡喜的)奶奶、奶奶
奶奶:誒,乖,今天什麼事兒這么高興啊?
孫女:奶奶,您平時不是總是教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好好做人,爭取早日成為一個共產黨
員嗎?告訴您個好消息,您孫女馬上就是一個黨員嘍。
奶奶:(驚訝狀),真的呀?好!好!孫女長大了,是大人了,奶奶為你驕傲啊。
孫女:奶奶,我們入黨前還有一個討論會呢,要討論自己所知道的老一輩共產黨員的事跡, 您能給我講一些嗎?
奶奶:(沉思片刻),好,奶奶給你講一個和咱自家有關的共產黨員,虧了她,要不……哎。
那是1943年的秋天,鬼子對根據地進行大掃盪,一個八路的小隊被敵人打散,隱蔽在咱村裡,其中一個就在咱家,那時候正趕上你爺爺生了場大病,卧床不起……(這時候可以在講一半的時候黑燈,以布置場景)
(孫女下,奶奶換裝扮繼續)(丈夫卧病在床,妻子與八路在床邊的桌子上做活計)
妻子:大妹子,你說這小鬼子還能鬧騰多久啊,這群遭天殺的折騰的咱老百姓天天提心吊膽的,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八路:大姐,您放心好了,小鬼子已經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小日本已經支撐不了多久了,要不了多久,咱們就可以把小鬼子趕回老家去了,咱老百姓的好日子也就快來了。

妻子:哎,真盼望這一天能夠早點兒到來啊,這整天寢食難安的日子,實在是熬不下去了,你看你大哥,一直這樣病著,要不是有大妹子你在這兒幫襯幫襯,我……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抹淚狀)。
八路:(牽大姐手)大姐,千萬別這么說,你和大哥都是好人,您能冒著風險讓我藏在您家,
我已經感激不盡了,幫著做點兒活也是應該的。
妻子:不是這話大妹子,現在這世道,人心都亂了,你說中國人再不互相幫襯著,豈不是更讓別人笑話,小鬼子也就趕不走了。咱八路在前方拼了命似的打
小日本,還不是為了咱普通老百姓,換了別人,誰肯為咱這貧苦百姓去捨命啊。 八路:大姐,共產黨就是咱老百姓自己的黨,老百姓的命就是共產黨的命。只有讓老百姓都過上了好日子,黨才是真正盡到了自己的指責,毛主席一直教導我們,一定要齊心協力,全民族、全中國的同胞團結起來,才能夠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才能真正過上好日子。
妻子:大妹子,你看你年級輕輕的就在戰場上拼殺,天可憐見的,也真是苦了你了。聽你這樣說,我都想和你一起去殺鬼子了,哎,就是不知道你大哥的病,啥時候能好啊,讓他能為咱共產黨盡些力也好啊。 (丈夫咳嗽,妻子馬上過來捶背) 妻子:當家的,哪兒又不舒服?
丈夫:(咳咳),哎,沒哪兒不舒服,就是埋怨自個,你說我要是沒有這病該多好啊,現在看著大妹子他們在戰場上冒險,心裡不是滋味啊,你你說我一個大老爺們,哎……,還不如直接讓我死了算了,也免得拖累你們。
八路:大哥,你就安心養病好了,等病好了,還可以一起打鬼子,等把鬼子趕跑了,還等著大夥一起把祖國建設好呢。 丈夫:但願我能撐到那一天吧。
八路:不遠了,這一天馬上就會到了。(遠處悉悉索索腳步聲,細語聲) 妻子:咦,好像有什麼聲音(妻子到窗邊,八路跟上) 八路:不好了,好像是鬼子來了

妻子:哎呀,那怎麼辦啊,你一定不能被他們抓走啊,大妹子,你趕緊逃吧 八路:來不及了,再說我也不能扔下你和大哥不管,更何況大哥還在病中,行動不便。大姐,家裡有沒有可以藏人的地方,我們先躲一躲吧。
妻子:有倒是有,前年你大哥沒病之前在牆上挖了一個暗格,不過當時家裡就我們兩口子,暗格也就只能藏下兩個人啊。
丈夫:(掙紮起身)家裡的,我這一病也不知道能不能好,你和大妹子趕緊躲起來吧,我一個病秧子,死了就死了吧,沒啥可惜的,何況,鬼子不一定會對我這個病鬼下手。
妻子:當家的,我不會丟下你不管的(轉身對八路)大妹子,你快躲躲吧,我和當家的生死都在一起了。
八路:不,大姐,我絕不會丟下你們不管的,這些日子多虧了大哥大姐的照顧,我已經感激不盡了,大姐,你趕緊扶著大哥躲了吧,不要管我了。 妻子:不行,大妹子,鬼子都不是人,況且你是共產黨,一旦落入他們手裡就……
八路:大姐,您就別掙了,再不走,就真的來不及了(將二人推入暗格關好,整理下頭發,開門) 另一方面
漢奸:太君,探子來報,說有一個女八路就藏在這戶人家 太君:喲西,女八路一定要抓活的,出了差錯,你滴,責任大大滴 漢奸:嗨,太君,您放心吧,我的情報千真萬確,這女八路,肯定跑不了 太君:喲西,你滴,快快帶路滴幹活 漢奸:嗨(走……)太君,到了,就是這家 太君:喲西,敲門
(漢奸大力敲門,八路開門,漢奸退後,小兵端槍前逼) 漢奸:你是什麼人

J. 作文:聽長輩講過去的故事

每天早晨,在爸爸送我上學的路上,我總是看到道路的兩旁那一座座高樓大廈,遠遠看去像一個個巨人立在那裡,還有道路上的汽車,來來往往,非常熱鬧。到了學校,我看見同學們都是爸爸媽媽開著汽車送來上學的,我們現在的學生真幸福啊,從前,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他們小的時候是怎麼樣的呢?
聽爸爸說,他小時候上學都是從家裡一個人走泥路到五六公里遠的學校里去讀書,放學後又走回來,為了上學不遲到,每天都是天沒亮就起床,還要自己燒早飯吃。
聽媽媽說,在義烏江邊的兩邊,現在是非常漂亮的江濱公園,特別在晚上,江濱公園里別提有多漂亮了,在以前只有幾個小村莊,房子又矮又破,路也高低不平,到處都是荒山野嶺,晚上沒有大人在一起從來不敢出來。
聽爺爺說,現在在義烏江上有很多漂亮的大橋,以前義烏只有一座到東陽的公路橋,就是現在的東江橋,而且是很破舊的,橋上的欄桿也都斷了很多,都用毛竹和木條連起來的,人走在上面很不安全。以前,從城裡到東江橋還有很長的路,現在,由於城市的擴大,東江橋已經在城市的中間了。
聽奶奶說,以前從鄉下到城裡沒有公共汽車,大家到城裡都是走路的,天沒有亮就起來走,到了傍晚的時候才到城裡,那時候的公路都是彎彎曲曲的沙石路,有汽車開過的時候,滿天都是沙塵,什麼都看不見。
我聽了爸爸、媽媽、爺爺和奶奶他們講的過去的故事,我很吃驚,原來他們小的時候是那麼窮,跟他們相比,我是多麼幸福啊!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學習更多的科學知識。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