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爸的故事小強
㈠ 你和父親之間最感人的故事
有一次,家裡晚上看電視劇,父母看著看著睡著了,一會父親醒來,發現電視機還沒有關,而看見小小的我卻靠在床邊,睜大著眼睛還在看。他把母親叫起來,來看這「奇景」。
後來大到終於能進電影院了,都是父親帶我。他扛著我、背著我、拉著我,我一點點長大。我清楚地記得,父親那時對革命老電影什麼《平原游擊隊》《地道戰》《英雄兒女》他能准確得背出任何一句台詞,母親有時也和他一唱一和,他們當時在我心裡真是大偶像,這可能是他們那一代人的特點吧。
而且,這里離中間也不遠,一點都不偏,所以我們坐的是影院最好的位置。我「啊」的一聲,很誇張,當時心裡對父親佩服的真是無體投地,原來是這樣!
㈡ 《小明和小強的故事》原創
【以下提供另一個版本,對比思考,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1小明每日苦讀詩書,村長說要是考上大學村裡就給他放鞭炮,小強天天再村裡晃盪,爹媽看著說:讀那麼多書有啥用,怎麼著不是一輩子。
2那年,小明與小強都是十九歲,小明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讀的是道路與橋梁專業,村裡獎了錢,把學費交了,小強跟著村裡的外出打工,來到了高速路的工地,包工頭說一個月准能給三千塊。
3那年,小明與小強都是二十三歲,小明談了個女朋友,是鄰校的,學習很好,聽說已經有公司願意讓她畢業後去工作,小強的爹媽給他在村裡說了個媳婦,是鄰村的,出格的賢惠。
4那年,小明與小強都是二十四歲,小明大學畢業,找了施工單位工作,有固定工資和五險一金,小強在老家結了婚,兩人都沒有工作,雙雙去了工地打工。
5小明天天很充實,白天跑工地,晚上要繪圖,月底公司給了獎金,還在公司的小區里按揭了優惠房,小強每天幹活很辛苦,風吹日曬,修補樓房的時候能看見白領在屋裡吹空調,自己曬得快冒煙了卻喝不上一口水。
6那年,小明與小強都是二十八歲,小明過了中級職稱,單位的大姐給他介紹了對象,在附近公司上班,工資和小明相差無幾,小強心想年底發了工錢回老家蓋樓,結果年底的時間,包工頭卷了錢跑了。
7城裡要修高架橋,小明工資漲了一倍,每月還完房貸還能剩三千多,女朋友漲了工資,倆人准備結婚了,小強從工地回了家,沒活干只好回去種地養豬。
8那年,小明與小強都是三十一歲,小明媳婦打來電話說,孩子上了附近的小學,成績很好。小強媳婦打電話說,准備把豬賣了交孩子的學費,可是聽說村裡的小學辦的很差。
9小明聽了妻子的話,心裡很高興,公司派他去國外進修,他給孩子發來很多圖片,想讓孩子開闊一下眼界。小強剛聯系了買主,突然就來了豬流感,搭上的錢全賠了。
10那年,小明與小強都是三十五歲,市政決定修立交橋,全面建設城市交通設施,小明成了技術總顧問,說好年底有分紅,還獎了一輛車。小強的豬賠了錢,地里的糧食有限,只好拋下孩子再去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兒童,不上學了。
11那年,小明與小強都是五十歲了,小明成了高級工程師,趁休假經常和妻子出去旅遊,孩子出國留學了,小強還在工地做泥瓦工,孩子因為沒人管,成了村裡的混混,不務正業。
12那年,小明與小強都是六十歲,小明退休擺酒席,單位來了好多人,每月退休金八千多,還有醫療保險,定期老幹部出去療養,小強從工地干不動了,回了老家,孩子又跟著包工頭出去打工了。
13小明病了一場,去了醫院花了不少錢,還好公司都給報了,從此每天早上和老伴鍛煉身體,還去老年大學參加活動,身體越來越好了,小強也病了一場,還沒治好因為高額的醫葯費,就出院回家了,落了個病根。
14因為每天都鍛煉身體,小明沒事還去公司做一下技術指導,很受人尊敬,孩子回國後找了個很好的工作,小強因為病沒治好,又復發了,沒錢再去醫院,拖延不治棄世了。
15八十歲的小明回家鄉看了看,在村裡的坡上看到了小強的墳,還看見了小強的孫子,因為爸媽出去打工,成了留守兒童了......都是一輩子呀!
【小記】
問:對比兩個故事版本後,不禁思考,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最好的?
答:哪有什麼絕對的好與壞,就像小馬過河一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為我們只有我們自己知道自己想做啥(夢想、願望)、能做啥(能力、資本)和必須做啥(責任、擔當)。
在三者的權衡中,我們的生活逐漸清晰,無論何種結果都會坦然接受,因為這是我們自己選的路,甜就多品幾口,苦也不多抱怨。
人生的路還長著呢,總是禍福相依、苦甜相伴,哪個好哪個壞真不好說,就像一杯苦茗,味道咋樣你自己去品就是啦!
㈢ 九年級作文《我和父親的故事》
我在家裡可夠調皮的,眼珠一轉,就會冒出一個鬼主意。
這不,今天中午剛吃過午飯,我發現爸爸進門時換下的皮鞋橫擋在門口,剛把它們放好,我腦海里就閃出一個念頭:爸爸的鞋喜歡放在鞋架最下一層里,而鞋架上有他的一雙舊皮鞋和新皮鞋,顏色又相近,我何不......說干就干,我把鞋架上爸爸的一隻新鞋和一隻舊鞋並在一處,放在了鞋架的最底層,而另一隻舊皮鞋和一隻新皮鞋裝在上層鞋架的鞋盒裡。
幹完了這些,我就樂滋滋地回自己的房間午睡。一覺醒來,忽然聽到門外「咚咚」的敲門聲。我急忙去開門,果然是爸爸回來了。低頭一看,爸爸腳上確實穿著一隻舊皮鞋和一隻新皮鞋。我忍住笑,問爸爸:「爸爸,你不是上班去了嗎?怎麼又回來了呢?」爸爸的臉紅了,急忙說:「沒留神,穿錯皮鞋了。」聽見我們說話媽媽也驚訝地從屋裡走出來。這時,我再也忍不住了,指了指爸爸腳上的皮鞋,哈哈大笑起來。媽媽低頭一看,也跟著笑了起來。爸爸好像明白了什麼,裝出憤怒的模樣,揚起了巴掌。我趕緊裝作害怕的樣子,從鞋盒裡找出另外兩只鞋幫爸爸換上。爸爸放下揚起的巴掌,用一根指頭點著我的腦門,說:「小心點!下次再敢陷害老爸,哼!」說完,高高興興地出門上班去了。
瞧,這就是我和我的父親!
㈣ 我和父母的故事
我們的大家庭有四口人:媽媽、爸爸、我、妹妹,我們生活得很快樂。在這個家庭里,總少不了方方面面的事情,其中最難忘的是「煎餅事件」。
事情是這樣的,初一下學期,那一次學校舉行義賣活動,每班都有一個展位,老師再三叮囑我們准備好義賣的東西拿來學校買,爭取拿第一。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六的下午,我們班的同學來我家幫忙。因為材料准備不充分,我便和妹妹騎車去買。我們把東西買回了家,只見媽媽從冰箱里不緊不慢地拿出一袋麵粉,還拿了一個盆子,首先把雞蛋打碎了,放進盆里,接著就是把麵粉倒進去,還燒了開水。我急急忙忙地拿著水杯,往盆里倒熱水,倒到一定的程度時,媽媽趕緊說:「夠了,夠了。」我很納悶,心裡想:難道這倒水還講究多少?媽媽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說:「放多了熱水,麵粉會稀;放少了,又有一部分不能溶解,這樣就不能揉好面團,也就不能做好薄餅,更別說煎餅了。」我恍然大悟。待媽媽攪拌均勻後,從砧板上拿一把早就切好的蔥碎粒,就如天女散花一般撒在麵粉和雞蛋混合的混合物上。我問:「為何要撒蔥末?」這時,爸爸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了,站在身後說:「這樣是為了讓煎餅更香,味道更好啊!」我點點頭說:「原來是這樣。」
待媽媽攪拌完了之後,充當小二的我便打開煤氣爐。媽媽先用勺子放了一些油下去,待油加熱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是達到一定的火候),就開始做煎餅啦。看到媽媽嫻熟的動作,我心裡想:做煎餅也是一門技術活,也有很多學問在裡面啊。「行了!」媽媽用鍋鏟鏟起煎餅,放到盤子里,看著那香噴噴的煎餅,我忍不住想馬上就品嘗,剛伸出手去抓,媽媽就拍了一下我的手,說:「急什麼,再等等,還太熱了,會燙著手的!」媽媽煎了一會兒,就到老爸大顯身手。唉,有幾個煎焦了一點。我實在等不急了,就想動手了,看著那金燦燦的煎餅,都快刺得我睜不開眼睛了,饞得我口水直流,再加上那綠油油的蔥,恰似是黃花叢中一點綠。我實在忍不住就拿了一塊吃了起來,哇,太好吃了!
見此情景,妹妹也三步並作兩步地走進廚房,大家都加入到吃煎餅的行列。我笑了起來,對爸爸媽媽豎起了大拇指。我的同學也對我爸媽刮目相看。這次的煎餅拿到學校後,在義賣會上一下就賣光了,老師對我們大家大加贊賞!
我和父母的那些事,一籮筐,說上幾天幾夜也說不完,我愛我的家,更愛我的爸媽!
㈤ 我與爸爸的故事 作文
我的爸爸和媽媽都一直在外地打工。從我記事起,就知道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和媽媽一年中,總是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回家來。雖然平時我和他們沒有生活在一起,但我知道,爸爸和媽媽時時刻刻都在關心我,愛護我。
記得我在幼兒園讀大班的時候,有一次我得了嚴重的肺炎。爺爺和奶奶把我轉院到了湖州中心醫院。在病房裡我發著高燒,說著糊話。爺爺要工作,不能天天陪我,奶奶天天在醫院,前前後後忙碌著照顧我,但她一個人總是力不從心呀。媽媽知道了,她風風火火地從外地趕回湖州,顧不上一路的辛苦,一下汽車,就來到了我的身邊。
媽媽來了,奶奶可鬆了一口氣啊!媽媽天天陪伴著我,起早貪黑、不辭辛苦地為我忙碌著,她喂我吃葯,喂我吃飯,醫生給我打吊針的時候,她在旁邊握著我的手,給我勇氣,給我溫暖,給我力量。我依偎在媽媽的懷里,媽媽溫馨的體溫感染了我,彷彿打針就不疼了。
慢慢的,我的身體好起來了。媽媽還利用空餘時間給我補課,教我讀拼音,教我做算術。雖然在醫院近20天,但我一點沒脫課,這都是媽媽和奶奶的功勞啊!我愛媽媽,我愛奶奶。
出院的那一天,爸爸也從外地回來了,他來到醫院,把我緊緊地抱在懷里,火辣辣的胡須刺的我臉上癢癢的。
爸爸給我帶來了我盼望好久的禮物——一雙溜冰鞋。在家休息的日子裡,爸爸手把手教我學溜冰,在新村的水泥場上,我經過爸爸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終於能自由大膽地溜冰了。我大聲地喊:爸爸萬歲,爸爸我愛你!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
「懶蟲,起—床—了—」我爸爸在媽媽的女高音中睜開了朦朧的眼睛,他說:「在給我睡十分鍾,ok?」說著,還裝出可憐兮兮的樣子,「女兒,」媽媽一聲獅吼,「來看看你爸的『俏』模樣!」
我急匆匆的跑過來,連鞋子只穿了一隻,爸爸知道自己的丑態要「曝光」了,連忙收回表情,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因為,我以劉翔的世界紀錄到達房間,「哈哈哈哈,」房間里傳來一陣狂笑聲,「這表情……太好笑了啦!」我的肚子都笑疼了。而爸爸流露出了尷尬的表情。最終,我還是讓爸爸睡了十分鍾。
故事二列:媽媽的經典的「三高」
媽媽的「三高」,都是對付我的,因為,她的三高音就是:起床,吃飯啦,做作業啦。她成天就這「老三套」真是「嘮叨婆」。這不,現在,她還在那裡「呼喚」我呢。不過我知道,她也是為了我好呀!
故事三列:我是饞貓
我的作業做完了,就沒事可干,突然,我想起現在是<<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播出時間,就去看電視,打開電視機,才發現還沒到時間,播的是廣告,這個廣告是「麥當勞」新推出的「黃金蟹鉗」。看到那又香又酥的「黃金蟹鉗」,再看看那些吃的人,她們臉上都洋溢出愉悅的神情,我都掉金豆豆了,媽媽見了,搖搖頭,從冰箱里拿出「旺旺小小酥」給我吃。我兩口就吃掉了,媽媽見了,笑眯眯問我什麼味道,我支支吾吾的說:「沒……沒吃出來,嘿嘿。」「沒轍了。」媽媽說。
看了上面的三個故事,你覺得滑稽嗎?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
83年4月2日的中午12點,我出生在了上海寶鋼醫院。據說,當時我老爸開心的跑去喝酒了……
我們家的籍貫很混亂。因為前兩代都在同一個大國企,總是跟隨企業全國到處跑。爸爸和媽媽都出生在成都。奶奶是遼寧鞍山人,爺爺是山東壽縣人,姥姥是東北岫岩,旗人,姥爺到現在我也不知道他是什麼地方人。我生在上海,長在上海,所以我每次都為了方便稱自己是上海人。爸爸媽媽自然也就成了我眼中的成都人。
老爸在我眼裡一直像武俠小說中的人物,他義氣,也要求朋友義氣,脾氣火爆,頭腦聰明,說實話,我老爸是我目前為止遇到過的,腦子最聰明反應最快速的人。但是一生都一事無成,就是因為他的脾氣,讓我充分理解了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
從我有記憶起,老爸就是個每晚都和朋友喝酒吃飯的人,那時候來來往往有很多人,我都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老爸經常喝醉,然後發酒瘋,燒家,砸東西,甚至打老媽…接著醒來的時候,卻什麼都不記得。從小他們好像都在鬧離婚,只是因為他們都想要我,所以一直沒離成。我在想,如果當初有一方肯讓步,我就成了單親家庭的孩子了,那我可能和現在就大不相同了吧,這點來說,父母還都是偉大的。
直到今天,老爸已經肝癌很多年了,他依然是這樣,我也已經不記得多少次和老媽站在家裡的窗口,擔心他又跑出去干什麼了。老媽總說,他是個病人,或許我們很難理解到他的心情狀態吧。
其實在我小時候,大部分時間我很害怕他,討厭他,也有小部分時候很喜歡他。小時候我常挨他的打,最多的原因就是因為撒謊。每次他下手都很重,我使勁的哭,但每次打完我,老爸總是教育一番,接著就會給我買個好吃的哄我。我甚至有段時間會喜歡挨打,因為那樣就可以有好吃的了。
老爸真的很聰明,記得他在公司的時候,一個高中生,還自己發明創造了一個干濕兩用切割機,在寶鋼申報上去以後,拿了國家發明創造3等獎。只是因為他的文憑不夠,所以報這個項目的時候,掛了一個當時大學生的名,一起合作開發的。其實所有的人都知道,那是他自己想出來的,做出來的東西。最讓我驚訝的是,讀大學的時候,有一次我拿了一個數學計算的動腦題,問了很多人都得不出答案,或者算了半天。無意給了老爸看,老爸居然是最快算出答案的人,我確定他並不是之前做過這題的,所以我當時非常驚訝,50歲的人了,居然還有這種反應能力。我相信,如果不是因為他的性格和脾氣,他一定會是個很有前途的人的。
我和媽媽…小時候的故事很少,只記得她一般不打我,打我的時候總是聲音很響,但卻總不痛。和媽媽接觸的多了,主要是後來大了。媽媽是個很偉大的女人,承擔著家裡的一切,默默的不停的努力。我始終認為,在支撐我們家的,其實是我媽媽。她的性格脾氣都很好,為人處事也十分出色。單位的人都很難把她和老爸想像到一起,即使知道了,也覺得不可思議,總覺得這樣的兩個人,怎麼可能是夫妻。
我記得從初中起,我就經常在老爸喝醉以後,擋著老爸欺負老媽。老媽那時候總是默默的哭,我想我害怕見到女人哭,也是因為從小這個陰影吧。09年的新年時,我還差點因為老媽,和老爸打起來,現在想想,也真是有夠怕的,會遭雷劈的說。
前段時間,老爸因為病退了,一直在上海的家裡玩。因為老爸的病,治不好還很花錢,所以欠了不少債。我剛畢業的時候也不懂事,弄的自己也欠了好多債,結果家裡負擔不起了。老媽就跑回成都去託了關系繼續打工,其實她已經退休了。我們家裡三人三地保持了蠻長的時間。
剛過完年的時候,老爸非要跟著老媽回成都去,老媽和我都沒有辦法。車費也是很大的一筆開銷的。就前幾天,老媽告訴我,老爸身體不好了,人瘦了10多斤,本來不怎麼痛的肝又開始痛了,而且不停的發燒。在成都,醫保沒有簽過來,根本也不敢看病,實在太貴了。簡單的檢查後,醫生只是說,肝癌肝內轉移了。我和老媽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老媽知道我一直在還銀行債務的事,而她也因為老爸的事,郁悶的不得了。我真怕她現在更年期想不開。
朋友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我不知道我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就已經不再是個孝子了,對於老爸來說。我很心疼老媽,一直在想翻過身去,就要讓老媽過的更幸福一些,接到杭州來過過好日子。我想端午的時候,我應該去趟靈隱,求個平安給老媽才是。
想回來,自己的怨念,當初3年的感情淪陷,付出了超出自己擁有的東西,現在我和老媽都只能希望我自己能夠盡快翻過身來,過上平靜簡單的生活。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爸爸說我的腿沒勁,決定要給我買一雙溜冰鞋,鍛煉鍛煉。於是我們一家人來到了超市,好不容易才找到合適的鞋子。
回到家,我急忙把溜冰鞋穿了起來,剛想站起來,結果摔了一個跟頭,我不敢站起來了。爸爸說:「我小時候學溜冰要摔很多跟頭,勇敢站起來!」聽了爸爸的話,媽媽剛想扶我的手,爸爸又說:「讓她自己起來。」我扶著沙發小心的站了起來。鞋底可真滑呀,我還得扶著媽媽慢慢地走。過了一會,爸爸出去了,媽媽做飯。我只好一個人扶著牆練習。
㈥ 我和爸爸的故事 作文600字左右
我和爸爸的故事 一個很安靜的中午正准備午睡,卻看見了席暮容的一句話:「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是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彷彿霧里的揮手別離……」想起了故鄉,就不免想起了故鄉的父親——我的老爸。揮手別離了爸爸已經很多年了,但是今天卻又莫名的想起,而且很有感悟,那種思念的感覺很強烈,這么多年的點點滴滴又湧上我的記憶。對從前的我對爸爸的種種誤解和無理非常的內疚,原來真的是等我長大了才會明白爸爸的愛,就象一條小溪涓涓的留過我的心底。於是從桌上爬起,手書此文。 爸爸是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農民了。年輕時的爸爸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因為成分不好,所以一直到27歲才和媽媽結婚。我們一家在微山湖,也就是鐵道游擊隊的誕生地。但是爸爸生性梗直,對官場不感興趣,而且不會溜須拍馬,在一次升遷的機會中被小人陷害丟了工作,周圍的人都為爸爸鳴不平,但是後來幾十年我從來沒聽到過爸爸抱怨一句。我們一家就回到了老家,一個當時還比較落後的魯西南農村,當時,正值寒冬,雪花漫天飛舞,我才一個月大,就被下放了。小時侯的我聰明伶俐,而爸爸又特別喜歡小孩子,別人家的孩子他都看的象寶貝一樣,對來串門的小孩又是抱又是親的還給人家糖果吃,對我當然就更好啦。我讀幼兒園了,會唱會跳了,爸爸更是愛不釋手。那時爸爸去城裡打工,給人家干建築活來維持生計,很是辛苦,常常很長時間回家一次。爸爸有一輛很破的自行車叫大金鹿,一般人都騎不來,特難騎。但是他非常珍惜,當寶貝一樣。每次有村人來我家借車,爸爸總是把自己的大金鹿很熱情的介紹給人家,但是一般的人往往看看就很尷尬的說:「謝謝,不用了。」就走了。留下爸爸一人自言自語的說:「都是鄉鄰,借個車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啊。」在我印象中,那輛車鈴鐺聲音倒是清脆,而且是自來響,只要有人騎上去就響。當時我天天盼望爸爸回家,只要聽到鈴鐺的響聲就興沖沖的跑出去迎接,而爸爸也每次不忘給我買一袋糖果,或者一盒彩色的粉筆,那時真的覺得好開心啊!我喜歡畫畫,但是鄉下沒有賣顏料的,爸爸就從每個月微薄的一點工資中擠出來一點錢給我買彩色粉筆,還動手給我砌了一塊青石板當畫布。後來那塊青石板因為老院子荒廢了也就消失了,但是留給我童年的記憶卻是永遠的。媽媽養了很多家禽、還有一條狗、貓什麼的,每畫完一幅,爸爸就樂呵呵的說好啊!夏夜裡,樹葉嘩啦啦的響,很清涼,聽著蟲子的歌唱,爸爸為我搖著蒲扇講著故事,爸爸總有講不完的故事,我最喜歡聽的就是勇敢的長工智斗大財主的故事。我給爸爸唱歌跳舞,常常是唱著唱著就睡著了。童年的記憶中爸爸好慈祥好溫和,背著我去村裡看大戲,給我講那唱黑臉的就是好人,唱白臉的是奸臣,鼻子上有鳥屎的是小丑,逗的我咯咯笑。爸爸特別崇拜毛主席,經常早晨聽到他唱歌,什麼《東方紅》、〈北京的金山上〉、還有〈威虎山〉之類。在爸爸的心裡也許毛主席已經升華成一種精神了。雖然毛澤東在文化大革命中犯的錯誤也是很嚴重的,這也是後來我和爸爸吵架的一個來由,我們爭論了十幾年,到今天都沒有說服對方。那時,我們很窮,但是日子過的很祥和很幸福;爸爸也是我心中的英雄,沒有什麼事情是爸爸辦不成的。 我漸漸長大了,到了讀書的年齡,哥哥姐姐都在讀書,負擔很重。常常就有人對爸爸說我是個女孩子,還不是給人家養的,就別讓我讀的太高了,有個中學畢業就夠了。但是爸爸總是說:「我沒文化,這輩子受夠了苦,只要她想讀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她上學,何況這是責任啊!」爸爸是個粗人,也不太會講話,但是這句話這么多年來我一直無法忘記,常常想著想著眼角就濕潤了,一個朴實的農民用最朴實的話語來表達了對子女的愛!爸爸另外還會做木匠,也能掙點外快貼補家用。我很爭氣,剛讀一年級就表現出了超出一般孩子的思維,甚至有老師給我冠之以「神童」的稱號。按照常理,一般父母都會很炫耀的,但是爸爸從來沒有提過。很多次大型考試,我都是地區第一。於是,很多老師也開始對我的背景感興趣,直到有一天,我的英語老師發現我的爸爸竟然就是給我們教室外面壘磚頭的農民工!在學校,爸爸從來沒和我講過話,他是怕給女兒丟人,我可憐的爸爸啊!你在陽光下揮汗如雨卻依然不忘給女兒保留所謂的自尊!我每次得了獎狀,爸爸只是憨厚的笑笑,說:好啊!從來沒有誇過我,對我的學習也從來沒有強行的監督過,但是我沒有忘記爸爸的汗水,我想這就是我學習最大的動力吧。但是我的身體卻是不那麼樂觀,我體質不好,小小年紀就經常失眠。爸爸看到我學習時就總不忘記說:「快來看動畫片類~~」記得當時我最喜歡看的是日本的《聰明的一休》。爸爸是怕我腦子學壞了啊!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脾氣也漸漸和爸爸有幾分相象,都很倔強,認死理,於是常常吵的不可開交,爸爸脾氣暴躁,典型的北方男人,喜歡動武,他說不過我就打,也許我是得了青春期叛逆症吧,還老喜歡跟他作對。常常是我一邊捂著腦袋一邊在心裡說:爸爸,你真是個暴君!我給爸爸的封號是:好心的暴君。呵呵~~~以後爸爸一打我,我就象兔子一樣跑的飛快,往柴火堆里一鑽他就找不到了,等到了吃飯時間,他早忘了,呵呵,爸爸就是這樣寬厚,從來不計前嫌。 爸爸在我心中漸漸變的不那麼和藹了,我常常懷疑是不是爸爸不愛我了。難道真的象我畫的小鴨子一樣長大了就不可愛了嗎?當時有同學煽風點火說我不是爸爸媽媽親生的(當然後來證明是謠言),於是我對爸爸更加冷淡了。不管怎麼說,某些方面我還是很佩服爸爸的。也許是處在孔孟之鄉吧,爸爸的倫理道德觀非常強,最痛恨的就是不孝順的人。對待爺爺(奶奶很早就過世了)爸爸是照顧的一絲不苟,一直到爺爺去世的那一天。教育我的叔叔姑姑們都要講究孝道。奶奶娘家沒什麼親人了,只有一個弟弟的媳婦,(這個弟弟也不是奶奶同母親的)。也就是我爸爸的妗子,南方人叫舅媽。爸爸的舅媽家很遠,而且交通很不方便,媽媽說我奶奶去世都那麼多年了就不用每次過節都去看望了,可是爸爸不肯,說不來往哪能叫親戚。每年過節都要騎著他的大金鹿顛簸好幾個小時去看望。爸爸為人寬厚,在村子裡也是很有威望。誰家婆媳吵架什麼的家務事處理不好的都要讓爸爸出面調解。爸爸是建築工人,到了冬天農村人喜歡造房子,都要爸爸去幫忙而爸爸也總是很熱心不收一分錢。有人說挺辛苦的收幾個錢還不是應該的,可是爸爸擺擺手總是說鄉里鄉親的誰家沒有個需要幫忙的時候。爸爸的人品我是非常的敬佩,從小他就教我做一個正直的人,他說最恨那些貪官了,搜刮老百姓,還有一些包工頭到了年底拖欠工資不給,可把爸爸害苦了,有時很長時間的血汗都白費了。現在的我,成了施工單位的業主,每次看到他們甚至有些低三下四的要工程款時心底總會有些憐憫,我想起了當年的爸爸,那因為討不到錢而失望的眼神。那點錢對於老闆來說可謂是鳳毛麟角,可是對於他來說卻是養家糊口的來源啊! 如果問我從爸爸身上學到了什麼,那就是信念!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保持堅強!除了爺爺的去世,我幾乎沒見爸爸流過一滴淚。他從腳手架上摔下來,沒哭,狠心的包工頭一分錢沒給,爸爸也沒哭。被小人陷害下放,也沒哭過,他,現在是一個快樂的農民。每天很知足的樣子。每次當我遇到挫折,爸爸總是鼓勵我一切都只是小事。 後來我考上了南京的一所大學,離家遠了,和爸爸的接觸自然也就少了,鑒於心結我對爸爸還是存在著誤會。讀大學需要很高的費用,就靠媽媽種田和爸爸干建築活已經不夠了,爸爸把街上的房子騰出來做起了生意。為了節省開支,爸爸還充當小工,每天凌晨2點就起來燒火。爸爸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如從前了,他經常腿疼。望著爸爸咬著牙搬東西累的氣喘吁吁的樣子我的心都要碎了!!!這也是我後來堅決沒有考研的原因,我是真的無法再容忍我的父母再為我賣命。我一定要早點工作早點掙錢,我強烈要求學校把兩年的課合並了一年讀完了。當我領到第一次的獎學金時我給爸爸買了一頂毛線織的灰色的帽子,好象只有15塊錢。放暑假時才記得帶回去,著實被姐姐笑話了一番,但是爸爸卻很高興,說不錯不錯。後來每次放寒假就能看到爸爸戴著那頂灰色的帽子,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看到爸爸戴帽子的樣子我的心頭會泛起一陣心酸,爸爸老了,頭發也開始變白了,童年記憶中那挺拔的身軀也變的佝僂,而且常常咳嗽。每次都叮囑我說:隔幾天就別忘了打個電話過來,省得惦念。每次回家,爸爸也並不是很熱情,總是淡淡的問:在學校還好嗎?路上吃飯了嗎?或許他不會表達。中國人表達感情的方式很含蓄。我跟媽媽訴苦說爸爸怎麼從來不說想我啊,媽媽總是說怎麼能不想呢,你爸爸就是不會說話。 我工作了,在寧波,一個散發著海的氣息的南方城市。離家有千里之遙,也早已習慣一個人在異鄉的生活。每天工作著,忙碌著,呼吸著,也累著,但是我是活著的,我也會想起家鄉的老爸爸現在是否過的還好?爸爸前段時間腿疼的走不了路了,但是我打電話問他總是輕松的說自己很健康。我買了個煤氣灶,爸爸知道我有點大大咧咧,每次打電話我和媽媽講話時,他總要在旁邊叮囑一句「記得一定要把總閥關上」!那一刻,我的心中突然明白了什麼,我為自己這么多年對爸爸的誤會感到懊悔和內疚!原來最令自己忽視的其實就是最珍貴的!爸爸常說的一句話是:什麼時候回家啊?親愛的爸爸,我會回家的,那是屬於我們的家,家裡有愛,有你的愛講的故事,有我的歌聲,有我畫的小鴨子,永遠長不大的可愛的小鴨子,還有你愛的灰色帽子…… 前段時間在ISSO閃就閃吧看到《酒干倘賣無》的Flash,眼淚無聲的流下來了,我想起辛苦了一輩子的爸爸,親愛的爸爸,好想聽你再唱《北京的金山上》,多麼熟悉的聲音,陪我多少年風和雨 ,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 此文僅供參考, 網上抄的~ 西~
㈦ 我和父母的故事 600字的作文 本人急需 謝謝!
漫漫的人生道路是坎坷而艱辛的。難忘的事猶如滿天的繁星,多得數也數不完。其中最難忘的就是我和父母做「煎餅」的事。
事情是這樣的,那一次學校舉行義賣活動,每班都有一個展位,老師再三叮囑我們准備好義賣的東西拿來學校買,爭取拿第一。
那是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們班的同學來我家幫忙。因為材料准備不充分,我便和妹妹騎車去買。我們把東西買回了家,只見媽媽從冰箱里拿出一袋麵粉,還拿了一個面盆,把雞蛋打碎了,放進盆里,接著就是把麵粉倒進去,還燒了開水。我拿著水杯,往盆里倒熱水,倒到一定的程度時,媽媽就說:「夠了,夠了。」我很納悶,心裡想:難道這倒水還講究多少?媽媽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說:「放多了熱水,麵粉會稀;放少了,又有一部分不能溶解,這樣就不能揉好面團,也就不能做好薄餅,更別說煎餅了。」我恍然大悟,媽媽攪拌均勻後,從砧板上拿一把早就切好的蔥碎,就如天女散花一般撒在麵粉和雞蛋混合的混合物上。我問:「為何要撒蔥末?」這時,爸爸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了,他說:「這樣是為了讓煎餅更香啊!」我點點頭說:「原來是這樣。」
待媽媽攪拌完了之後,我便打開煤氣爐。媽媽先用勺子放了一些油下去,待油加熱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是達到一定的火候),媽媽就開始做煎餅啦。看到媽媽嫻熟的動作,我心裡想:做煎餅也是一門技術活,也有很多學問在裡面啊。「行了!」媽媽用鍋鏟鏟起煎餅,放到盤子里,看著那香噴噴的煎餅,我忍不住想馬上就品嘗,剛伸出手去抓,媽媽就拍了一下我的手,說:「急什麼,再等等,還太熱了,會燙著手的!」媽媽煎了一會兒,就到老爸大顯身手。唉,有幾個煎焦了一點。我實在等不急了,就想動手了,看著那金燦燦的煎餅,都快刺得我睜不開眼睛了,再加上那綠油油的蔥,恰似是黃花叢中一點綠。我實在忍不住就拿了一塊吃了起來,哇,太好了。
看著大家都加入到吃煎餅的行列。我笑了起來,對爸爸媽媽豎起了大拇指。我的同學也對我爸媽刮目相看。這次的煎餅拿到學校後,在義賣會上一下就賣光了,老師對我們大家都很贊賞!
我和父母的那些事,一籮筐,說上幾天幾夜也說不完,我愛我的家,更愛我的爸媽!
㈧ 跪求!!!!高分!!!急!!!!作文「我和爸爸的故事」600字左右,初中水平
我和父親的故事
一般家庭里,應該是母慈父嚴。可我家呢,剛好倒了個個兒,反而媽媽對我比較嚴厲。
而爸爸是很寵著我的,但他也很注重教育。
有時候,我因為平常的功課心煩,偶爾會和媽媽吵兩句嘴。我們兩個都是倔脾氣,沒幾句便杠上了。吵到最後,我便開始和媽媽打冷戰。通常,我那「可憐」的老爸就得兩頭勸說。他對我媽採用溫和的安慰法,對我用的是生硬的講理法。待我們兩個人都冷靜了下來,一般都是我先要「白旗」,主動「投降」,然後再高呼老爸偏心,都不安慰我。我媽一下就被逗笑了,爸爸成功地充當了滅火器。
他也是一個很明理的人,給了我足夠的自由空間,讓我有很強的自理能力。但是,又不是完全不管我。晚上有時候我要一個人坐車回家,而大抵都是九點以後了,大門早已鎖了。要一個人走過那狹長漆黑的小道,我還是真有點害怕。那天,我站在小道上,第一次要穿過這里,還是自己一個人。我腦子里浮現出各種恐怖的景象,手心沁出了汗。我硬著頭皮,走了進去。「可兒——」突然,我聽見有人叫我的名字!「媽呀!」我喊了一聲,飛快的跑回去。在出口,我停了下來,心狂跳不已,爬得幾乎不敢抬頭。接著我聽到了腳步聲,越來越近,我的心都快跳出來了。一隻手搭在我肩上,天啊!我暗暗叫苦,難道真有怪物么?我的心在那一刻都停止跳動了。我一回頭,「爸!」我驚訝極了,立刻死死抓住他的胳膊不放。原來,他是擔心我,知道我怕黑,特意來接我。沒想到,我一聽到有人叫我,嚇得狂奔。現在想來,還真是有點丟人。
那一年,我十歲。
後來不知怎麼,我喜歡上了加菲貓。老爸便找遍西安市,給我弄來了一個超大號的。我雖然不知道他跑了多少地方,但卻明顯的體會到他深沉的關心。這是十二歲的事情了。
也許父愛不同於母愛那麼顯而易見,那種深刻更能鐫刻在我的生命里。
㈨ 難以啟齒我的老爸竟然和我的班主任做了那種事
呃,這種事最好不要張揚
㈩ 《我和爸爸的故事》作文。
記憶中小時候爸爸總是微笑的,即使有時媽媽跟他吵他也總是笑著迎過去。有次我媽氣得不行,轉身進屋就要關門,爸爸把三歲的我推到門縫中間。我見爸爸笑吟吟的,沒明白要干什麼,呆乎乎的站在門口抬眼望著媽媽,又回頭看看爸爸。媽媽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那時爸爸是中學物理教師,我大些了就對學校上課好奇起來。見爸爸在講台上高談闊論,仰慕之情油然而生,不過爸爸說過,不準打擾他上課。我想進去又不敢,就在門口探頭探腦。正好爸爸在黑板上寫著什麼沒瞧下面的動靜,學生們活躍起來,有幾個就打著手勢要我進去。
我走兩步,縮縮腳又望望爸爸,他還寫著,沒見我。我走進去又緊張得厲害,終於擠身到門後躲住再不敢出來。爸爸寫完後繼續上課,卻見學生們個個捂著嘴笑,終於發現門後的動靜,拉開門就見了躲著的我,臉上綻開個溫和的笑容,伸手摸摸我的頭。
後面出現記憶空白,不知我是當場被遣回家還是坐著旁聽等爸爸下課了。
小時候體弱多病也費了爸媽很多功夫。有天半夜突然燒得厲害,媽媽護著,爸爸背著我急急的往醫院趕。
我伏在爸爸暖暖的背上,一顛一顛的隨著爸爸腳步的節奏一上一下。看見滿天的星星溫柔的眨眼,就開始跟爸爸進行關於星星的對話。病得那樣糊塗心底還是記得要天上的星星,爸爸也還用搭好長好長的梯子才夠得上摘星星來糊弄我,然後又讓我看那顆明凈的月上淡淡的陰影,跟我說那是月亮裡面好大好大的一棵樹,還有個仙女。我抬頭望著神奇的夜空中晶瑩的月亮,心被神奇的暖意包圍著,身體漸漸涼了下來。
到了醫院沒找到醫生,但我卻退燒了。爸爸又背我回去。後來說,以後我病了只用帶我看星星就好了,不用找醫生,我高興得要命。
小時候一直跟姐姐睡的,那時候爸媽每天半夜會來看我們被子蓋好了沒。那束淡黃的手電筒光線是每天暗夜的期待。有時光掃過我的眼睛,我就醒了。不過好象一直就知道在這溫情流露的時候是不能睜開眼睛打擾的,所以也就閉著眼,任由電筒晃著眼睛。裝睡老裝不像,眼皮總跳,越是想讓它平靜下來還越是跳得厲害。
上學上到高三,學校老師開始瘋狂補課了。爸爸已經在教委工作,對老師補課不以為然,說其實課程完全可以在課堂內完成的,這種壓榨似的教育把學生的靈氣全榨沒了。當然,這話是不能說出去的,但對我卻有莫大的好處。老師一要補課我就回家讓爸爸寫張假條。在很多人看來這應該是爸爸對我的過度縱恿了。可是不管怎麼,我是同齡人中極少數對高考毫無恐懼的人。
後來上大學了,跟家裡聯系少了許多,只要每月糧不斷,就常常順著性子好久不打電話回家。畢業前期對每個大學畢業生來說應該都會是段瘋狂的日子,那時候好象總覺得心底郁悶得想要發泄卻總也發泄不完。我們不像那些瘋狂的男生砸水壺扔磁帶,卻會和幾個好友默默的走在街上想著心事。
印象深的一次是與靈和罐,三個人走著走著就各自哭了起來。誰也沒勸誰,然後又各自打電話。那天爸爸在深圳出差,我打通手機,一聽到爸爸的聲音就泣不成聲。爸爸也沒問我什麼,只等我平靜些了問我天氣冷不冷,有沒有穿夠衣服。我就又哭,然後啜泣著說了句:爸爸,我想你了。
畢業找好工作是相當艱難的,拿著個優秀畢業生的證書也是投靠無門。我就一直在想自已的主導性格是動還是靜,如果靜,我就回家好好陪爸媽,如果動,我就在外面一個人闖闖。
最後決定不回家了,到不是因為看清了自已好動,而只是想把自已擺放得更為開放一點。
轉眼間工作兩年多了,東跑西跑的竟越跑越遠到了南方,兩個月前爸爸帶著媽媽來看我,我很高興歲月並沒為爸爸精神刻上太多痕跡,他像以前那樣樂觀而開朗。我帶他們去深圳,去珠海,一路上無話不談。
一個星期後,他們就要回去了,臨走那晚我卻一直不想說話,飯也吃不下,好像每多說一句多吃一口就會泄露心底的哽咽。我怕他們看出什麼,那笑容卻越發的勉強。爸爸看出來了,問我怎麼平日嘰嘰喳喳的很高興今晚卻話也不說,我連說沒有啊,然後又笑。
晚上回宿舍,卻睡不著。想著爸媽眼角歲月留下的裂痕,想著遠在天邊獨自浮沉的自已。還有多少時間是回報他們的有效時間呢?而我現在,除了自已,什麼也沒有。心底長長的嘆息被淹沒在那個漆黑的夜裡,偶爾有兩片不知來處的光的撕裂。
後來有天打電話回家,爸爸不在,媽媽說:臨走那晚她一晚沒睡著,就想著我沒吃下多少東西。爸爸也是翻來覆去睡不著,說是一直想著我那晚怎麼不高興了……
拿著電話靜靜聽媽媽說著,眼淚一滑而落。
今天早上,一上網就進了尋呼台,給爸爸發了個手機短訊:早上好,爸爸,今天天氣冷了,我穿夠了衣服。不必為我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