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和父親的故事
Ⅰ 我與父親的故事作文
本日,我學了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篇課文。當我讀到作者的父親再勉勵作者、給以作者信念時,我父親那復雜的身軀溘然浮此刻我的腦海之中,一件件難忘的工作念茲在茲。聞心居作文網
記得小時辰,我很淘氣,常常碰著貧困。一天,我爸爸不知從哪拿返來一個衣櫃,我的一中好奇之心油然而生,於是就去「研究研究」它。我東搞搞,西弄弄,認為沒什麼好玩的,我正想分開的時辰,卻被那櫃子的頂端所吸引了。那櫃子的頂端有一個玄色的膠袋。我心想:呀!這個櫃子上面囿一個膠袋吖!內里裝著些什麼呢?昰好吃的,好昰好玩的?這個答案給了我爬上去的勇氣。於是,我就沿著一些櫃門,抽屜爬上去,我爬呀爬,終於爬到了頂端,我頓時把誰人袋子拿過來,呀!昰個空袋子吖!我氣得火冒三丈,這個破袋子,把我累得滿頭大汗,到頭來還一無所得。我正想下去的時辰,我才覺察原本這個衣櫃昰那麼高,我的腳不禁發軟,手也顫動起來。
於是,我就把我爸爸叫來,對他說:爸爸,我下不去,快來抱我下去,我好怕。」我爸爸見我爬得那麼高,見我臉上暴露恐慌的神氣,去無動於衷,面不改色地對我說:「你昰怎麼上去的?」「爬上去的!」我答復說。「你昰怎麼上去就怎麼下來嘛!你不要一碰著堅苦就想起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不行能時候在你身邊的。你碰著堅苦,就想步伐辦理它,不要老是等著爸爸媽媽來幇你辦理,不要總昰要依靠別人!」我依然囿些畏懼,心想:總不能一向留在上面,可是爸爸又不來抱我。唉~無奈之下,只好一步一步地向下爬囖。
當時,我還不懂我爸爸的用意,我其時還覺得他不疼我喇。可我此刻大白了,假如我爸爸其時抱我下來的話,我就會發生一種依靠性,往後碰著堅苦,假如沒有人幇我的話,我就會不知所措。相反,像此刻這樣每當我碰著堅苦的時辰,總會想起父親的那番話,我就不依靠別別人,本身想步伐辦理困那了。
Ⅱ 寫一篇和父親之間感人的故事:450字
那個抄中午,我是用眼淚下飯的。
放學了,我同小夥伴一起回家,邊走邊聊。啊,天!我家的門怎麼鎖上了?奶奶去哪裡了?我該怎麼辦啊?
天好熱啊,誰來救救我。奶奶你去哪裡了,快回來啊······我害怕~~
這時,我看到了滿頭大汗的奶奶正急沖沖的向我跑來······
你去哪裡了嘛?這么晚才回來,我快熱死······當我看到奶奶身上像被水潑過的襯衫,我頓時咽下剛要出口的責備。奶奶去幹了什麼?怎麼會出這么多的汗?奶奶望著我那不解的神情,解釋說''我不知道你要來吃飯,你媽沒跟我講,要不是李婆婆打電話告訴我你在門口等我,我還不知道呢······''天,我恨你,你再一次戲弄了我······我居然冤枉了我最最慈愛的奶奶~~看著有潔癖的奶奶用自己的雙手洗干凈沾滿泥土的我最愛吃的胡蘿卜的時候,看著她在胡蘿卜里放上我愛吃的豆腐乾的時候,看著她將一盤對我來說是極品美食的菜端上飯桌擺到我面前的時候,我只是默默地夾了一口飯,混著彈珠般大的淚水咽了下去······
Ⅲ 寫一篇我和父母的故事
稀粥南北味
張抗抗
稀粥在中國,猶如長江黃河,源遠流長。
可惜我輩才疏學淺,暫無從考證稀粥的歷史。只能從自己幼年至今喝粥的經歷,體察到稀粥這玩藝,歷經歲月滄桑朝代更迭而始終長盛不衰的種種魅力。甚至可以絕不誇張地說,稀粥對於許多中國人,亦如生命之源泉,一鍋一勺一點一滴,從中生長出精血氣力、聰明才智,還有順便喝出來的許多陳規和積習。
少年時代在杭州,江浙地方的人愛吃泡飯。所謂泡飯,其實最簡單不過,就是把剩下的大米飯攪松,然後用水燒開了,就是泡飯。泡飯里有鍋底的飯鍋巴,所以吃起來很香。一般用來做早餐,或是夏季的晚飯。佐以醬瓜、腐乳和油炸蠶豆板,最好有幾塊油煎咸帶魚,就是普通人家價廉物美的享受了。對於江南一帶的人來說,泡飯也就是稀飯,家家離不開泡飯,與北方人愛喝稀粥的習性並無二致。
我的外婆住在杭嘉湖平原的一個小鎮上,那是江南腹地旱澇保收的魚米之鄉。所以外婆家愛喝白米粥,而且煮粥必用粳米。用粳米燒的粥又粘又稠,開了鍋,廚房裡便霧氣蒙蒙地飄起陣陣甜絲絲的粥香,聽著灶上鍋里咕嘟咕嘟白米翻滾的聲音,像是有人唱歌一樣。熄火後的粥是不能馬上就喝的,微微地悶上一陣,待粥鍋四邊翹起了一圈薄薄的白膜,粥面上結成一層白亮白亮的薄殼,粥米已變得極其柔軟幾乎融化,粥才成其為粥。那樣的白米粥,天然地清爽可口,就像是白芍葯加百合再加蓮子熬出來的汁。溫熱地喝下去,似乎五臟六腑都被清洗了一遍。
我母親在這樣一個美好的白米粥的環境下長大,自然是極愛喝粥甚至是嗜粥如命的。她自稱粥罐——平日不過一小碗米飯的量,而喝粥卻能一口氣吃上三大碗。只要外婆一來杭州小住,往日匆匆忙忙炮製的杭式方便快餐泡飯,就立即被外婆改換成天底下頂頂溫柔的白米粥。外婆每天很早就起床燒粥,燒好了粥再去買菜;下午早早地就開始燒粥,燒好了粥再去燒菜。於是我們家早也喝粥,晚也喝粥,而且總是見鍋見底地一搶而空。南方人喝粥就是喝粥,不像北方人那樣,還就著饅頭烙餅什麼的。因此喝粥就有些單調。粥對於我來說,多半出於家傳的習慣,自然是別無選擇。那個時候,想必稀粥尚未成為我生活的某種需要,所以偶爾也抱怨早上喝粥肚子容易餓,晚上喝粥總要起夜。而每當我對喝粥稍有不滿時,外婆就皺著眉頭,用筷子輕輕敲著碗邊說:
小孩真是不懂事了,早十幾年,一戶人家吃三年粥,就可買上一畝田呢,你外公家的房產地產,還不是這樣省吃儉用掙下來的……
舅舅補充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於是我就從粥碗上抬起頭,疑惑地看著我的外婆。外婆喝粥有一個奇怪的習慣,她喝飽了以後,放下筷子,必得用舌頭把粘在粥碗四邊的粥湯舔干凈,干凈得就像一隻沒用過的碗,那時外婆的粥才算是真正喝完。我想外婆並不是窮人,她這樣喝粥樣子可不太好看。那麼難道外公家的產業真是這樣喝粥喝出來的嗎?人如果一輩子都喝粥,是不是就會很富有了呢?看來粥真是一種奇妙的東西。
然而,外婆的白米粥卻和我少女時代的夢,一同扔在了江南。
當我在寒冷的北大荒原野上啃著凍窩頭、掰著黑面饅頭時,我開始思念外婆的白米粥。白米粥在東北稱作大米粥,連隊的食堂極偶然才炮製一回,通常是作為病號飯,必須經過分場大夫和連首長的批准,才能得此優待。有頑皮男生,千方百計把自己的體溫弄得「高燒」了,批下條子來,就為騙一碗大米粥喝,是相互間公開的秘密。後來我有了一個小家,便在後院的菜園子里,種過些豌豆。豌豆成熟時剝出一粒粒翡翠般的新鮮豆子,再向農場的老職工討些大米,熬上一鍋粥,待粥快熟時,把豌豆摻進去,又加上不知從哪弄來的一點白糖,便成了江南一帶著名的豌豆糖粥。一時饞倒連隊的杭州老鄉,紛紛如蝗蟲擁入我的茅屋,一鍋粥頓時告罄,只是礙於面子,就差沒像我外婆那樣把鍋舔凈了。
豌豆糖粥是關於粥的記憶中比較幸福的一回。在當時年年吃返銷糧的北大荒,大米粥畢竟不可多得。南方人的「大米情結」,不得不在窩頭苞米面發糕小米飯之間漸漸淡忘或暫時壓抑。萬般無奈中,卻慢慢發現,所有以粗糧製作的主食里,惟有粥,還是可以接受並且較為容易適應的。——這就是大子粥和小米粥。
最初弄懂「大子」這三字,很費了一番口舌。後來才知道,所謂大子,其實就是把玉米粒軋成幾瓣約如綠豆大小的干玉米碎粒。用一口大鍋把玉米子添上水,急火煮開鍋了,便改為文火燜。燜的時間似乎越長越好,時間越長,子就熬得越爛,越爛吃起來就越香。等到粥香四溢,開鍋揭蓋,眼前金光燦爛,一派輝煌,盛在碗里,如捧著個金碗,很新奇也很庄嚴。
大子粥的口感與大米粥很不相同。它的米粒飽滿又實沉,咬下去富有彈性和韌勁,嚼起來挺過癮。從每一粒子里熬出的粘稠漿汁,散發著秋天的田野上成熟的莊稼的氣息,洋溢著北方漢子的那種粗獷和力量。
煮大子粥最關鍵的是,必須在子下鍋的同時,放上一種長粒的飯豆。那種豆子比一般的小豆綠豆要大得多,紫色粉色白色還有帶花紋的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繚亂。五彩的豆子在鍋里微微脹裂,沉浮在金色的粥湯里,如玉盤上鑲嵌的寶石……
小米粥比之大子粥,喝起來感覺要溫柔些細膩些。且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又容易被人體吸收,所以北方的婦女以其作為生小孩坐月子和哺乳期的最佳食品。我在北大荒農場的土炕上生下我的兒子時,就有農場職工的家屬,送來一袋小米。靠著這袋小米,我度過了那一段艱難的日子。每天每天,幾乎每一餐每一頓,我喝的都是小米粥。在掛滿白霜的土屋裡,冰涼的手捧起一碗黃澄澄冒著熱氣的小米粥,我覺得自己還有足夠的力量活下去。熱粥一滴滴溫熱我的身體烤乾我的眼淚暖透我的心,我不再害怕不再畏懼,我第一次發現,原來稀粥遠非僅僅具有外婆賦予它的功能,它可以承載人生可以疏導痛苦甚至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命運。
也許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擯棄了遠方白米粥的夢想,進入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小米粥的情境;我無可依傍惟有依傍來自大地的慰藉,我用純潔的白色換回了收獲季節遍地的金黃。至今我依然崇敬小米粥,很多年前它就化作了我闖盪世界的精氣。
然而,白色和金色的粥,並未窮盡我關於稀粥的故事。
喝小米粥的日子過去很多年以後,我和父母去廣東老家探親,在廣州小住幾日,稀粥竟以我從未見過的豐富絢麗,以其五彩斑斕的顏色和別具風味的種類,呈現在我面前。街頭巷尾到處都有粥攤或粥挑子,燃得旺旺的爐火上,熬得稀爛的薄薄的粥湯正咕咕冒泡,一邊擺放整齊的粥碗里,分別碼著新鮮的生魚片、生雞片或生肉片,任顧客自己選用。確定了某一種,攤主便從鍋里舀起一勺滾燙的薄粥,對著碗里的生魚片澆下去,借著沸騰的稀粥的熱量,生魚片很快燙熟,再加少許精鹽、胡椒粉和味精,用筷子翻動攪拌一會,一碗美味的魚生粥就炮製而成。
魚生粥其味鮮美無比。粥米入口便化,回味無窮;魚片鮮嫩可口,滑而不膩。一碗粥喝下去,周身通達舒暢,與世無爭,別無他求。我在廣州吃過燒鵝乳豬蛇羹野味,卻獨獨忘不了這幾角錢一碗的魚生粥或雞絲粥。
從新會老家回到廣州,因為等機票,全家三人住在父親的親戚家中。那家有個姑娘,比我略小幾歲,名叫阿嫦。阿嫦每天晚上臨睡前,都要為我們煲粥,作為第二天的早餐。她有一隻陶罐,口窄底深,形狀就像一隻水壺。她把淘好的米放在罐子里,加上適量的水,再把罐子放在封好底火的爐子上,便放心地去睡。據說後半夜爐火漸漸復燃,粥罐里的米自然就被燜個透爛。到早晨起床,只需將准備好的青菜碎丁、切碎的松花蛋、海米丁,還有少量肉末,一起放入罐內,加上些作料——真正具有廣東地方家庭特色的粥,就煲好了。
阿嫦的早粥不但味道清香爽口,讓人喝了一碗還想再喝,每天早晨都喝得肚子溜圓才肯作罷,而且內容豐富,色澤鮮艷——綠的菜葉紅的肉丁黑褐色帶花紋的松花蛋和金黃色的海米,襯以米粒雪白的底色,真像是一幅點彩派的斑斕繪畫。
廣東之行使我大開稀粥眼界,從此由白而黃的稀粥「初級階段」,躍入五彩繽紛的「中級階段」。稀粥的功能也從一般聊以糊口、解決溫飽的實用性,開始邁向對稀粥的審美、欣賞、以及精神享受的「高度」。那時再重讀《紅樓夢》,才確信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原來真有悠遠的粥文化。
便嘗試喝八寶蓮子粥,喝紅棗紫米粥,喝臘八粥,喝在這塊土地上所能喝到的或精緻或粗糙或富麗或簡朴的各式各樣的粥。最近去湖南,在婁底那個地方的漣源鋼鐵廠食堂,就喝到一種據說是「舂」出來的米粥。粥已近糊狀,但極有韌性,糊而不散,稠而光潔,聞其香甜,便知其本色。
卻有幾位外國朋友,一聽稀粥,聞粥色變,發表意見說,為人一世,最不喜歡吃的就是稀粥,並且永遠不能理解中國人對於粥的愛好。
我想我們並非是天生就熱愛粥的。如果有人探究粥的淵源、粥的延伸、粥的本質,也許只有一個簡單的原因,那就是貧窮。糧食的匱乏加之人口眾多,結果就產生稀粥這種頗具中國特色的食物,覆蓋了大江南北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喝幾千年。
如今我們已不會因為糧食不夠吃而喝粥;也不會因為沒有錢買糧而喝粥;我們喝粥是因為祖先遺傳的粥的基因。粥的基因是否同人體血脂的粘液質形成有關?為什麼一個喝粥民族就有些如同稀粥一般粘粘糊糊、湯湯水水的脾性?以此為缺口,研究生命科學的學者們便會找到重大突破也說不定。
可作為主婦的我,如今卻很少熬粥。我們家不熬粥的原因很簡單,我想許多家庭逐漸淡化了粥,也是出於同一個原因:沒有時間。粥是貧窮的產物,也是時間的產物。糧食和資金勉強具備,但如果不具備時間,同樣也喝不成粥。我們的早餐早已代之以麵包和袋奶,晚餐有面條;還有偷工減料的食粥奧秘——回歸泡飯。
所以如今一旦喝粥,便喝得鄭重其事,喝得不同凡響;要提前篩好小米配上黑米再加點紅棗和蓮子,像是一個隆重的儀式。聽說市場已經推出一種速成的粥米,那麼再過些日子,連這儀式也成了一個象徵。當時間的壓力更多地降臨的時候,稀粥是否終會愛莫能助地漸漸遠去?我似乎覺得下一代人,對稀粥已沒有那麼深厚的感情和濃烈的興趣了,你若問孩子晚飯想喝粥嗎,他準保回答:隨便。
仔細想想孩子的話,你突然覺得所有這些關於稀粥的話題,其實都是無事生非。
Ⅳ 寫一個你與父親之間的感人故事。(50字左右)
忘記在多少年以前,那時我還小,還不懂事;在一年新年,突然一直與我要好的玩友拿了一張紅彤彤的的東西,我好奇問之,答曰新年大人給的紅包,每年都有。我從未聽說過紅包這種東西,想問他拿,他不給,說父親會給你的。我回到家裡,父親正在吃年糕,看見父親如人熊般消瘦的身體,我心中一動,差點落下淚來。坐下,寒蟬過後,小心翼翼的問父親:「爸爸,紅包是什麼,為什麼別人都有,但是我沒有了呢」父親身體微顫,一滴眼淚無聲的從左眼落下,顫抖的聲音從我耳邊響起:「你真的要紅包,那是一個沉重而悲壯的負擔」。「是的父親,無論多重的負擔我都會承受,所以,請把紅包給我吧」。父親顫抖的更加明顯,一個突兀,父親口吐白沫倒下了,我連忙過去,看見父親吐出了兩個白色的蛋蛋。「當你收集到七顆白色蛋蛋,那你就能得到紅包了」父親似有似無的聲音傳到我耳旁,深入我心間;剎那間,我崩潰了,嚎啕大哭;「我要爸爸,不要紅包,我要爸爸,不要紅包」看著當時已經入氣少出氣多的父親,我快記不清了。多年以後的今天,我已經成為了一名摸蛋校尉,想起父親的話,不由心中一動,落下淚來。
Ⅳ 你和父親之間最感人的故事
有一次,家裡晚上看電視劇,父母看著看著睡著了,一會父親醒來,發現電視機還沒有關,而看見小小的我卻靠在床邊,睜大著眼睛還在看。他把母親叫起來,來看這「奇景」。
後來大到終於能進電影院了,都是父親帶我。他扛著我、背著我、拉著我,我一點點長大。我清楚地記得,父親那時對革命老電影什麼《平原游擊隊》《地道戰》《英雄兒女》他能准確得背出任何一句台詞,母親有時也和他一唱一和,他們當時在我心裡真是大偶像,這可能是他們那一代人的特點吧。
而且,這里離中間也不遠,一點都不偏,所以我們坐的是影院最好的位置。我「啊」的一聲,很誇張,當時心裡對父親佩服的真是無體投地,原來是這樣!
Ⅵ 寫一個發生在你和父母之間的故事作文(500字)
父親泡好了茶,叫母親:英啊(母親的名字單字英),來喝茶吧。
「等一下,我收拾好了再去。」母親的聲音穿過嘩啦啦的水聲傳到客廳。
父親說話的時候已經把茶倒在母親專用的大杯子里,聽到母親說等下再喝,生氣了:等下,等下,茶都涼了。你就是那樣不懂得變通,先喝再去收拾不行啊?!
我忍不住想笑:父親真可愛,難道就不會先把母親的茶倒給我喝。真不知道不懂得變通的是誰。
「等下,等下就好了。」母親也一樣不懂得變通,不會先放下來喝父親用心給她倒的茶,一起過了三十多年,還是傻傻地在發怒的獅子上再澆油。
「父親,先倒給我吧。」我見情勢不妙(父親已經進入暴風雨前短暫的沉默了,母親還一副不怕死的樣子),趕緊打圓場。
「那是你母親的,你不要碰。你的是那杯。」暈,父親還真的超級固執。
不管了。我喝著屬於自己的那杯茶,悠悠然地等著老一套的戲碼再上演。
母親終於收拾好來到客廳,拿起她的杯子剛要喝。父親爆發了:早涼了,喝涼的你胃會受不了。所以該先來喝嘛,跟你說過多少次你都不接受意見。
母親倒掉手中的茶,也很生氣:叫你先不要給我倒嘛,和你說過多少次了,你又不聽。白白浪費一杯茶。
「剛泡的茶比較有味道,想給你喝嘛。你不是愛喝濃的嘛。」一如既往,只要母親開口一回擊,父親就會慢慢降低音量。父親說話時,又打開新的一包茶葉,重新給母親倒了一杯濃濃的第一泡的茶。
吵架到此結束,接下來是心平氣和地品茶。
我已經習慣了父親和母親的相處方式,不會像小時候那樣害怕了,而且我很明白,不管他們吵得多激烈,只要一有事情,他們會馬上停下來,齊心合力地去面對。
等有空了,再吵。
品完茶,邀父親母親下樓到公園散步。
剛走進公園大門,父親看著走路一陣風的母親,又生氣了:散步是悠閑的,你走得像要避雨逃命似的,害得別人一點感覺都沒有。
「我從來都是這樣走的,散步就要由著自己喜歡,規定這規定那,那有什麼意思。」母親開口回擊了。
「你和黑丫散步吧,我去彩票站看看。」父親聲音馬上回到正常的狀態。
望著慢慢走遠的父親,母親很是遺憾:唉,三十多年了,我和你父親總是無法很和諧。你外公當初就預言我們的性格不能很融洽。你外公真銳眼。
父親,是那種胸中有大海的男人,那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三十多年,你們已經一起走過了艱難困苦和風風雨雨,養育了我們姐妹三個,至今還攜著手共同面對將來,已經很不容易,很成功了。困難前攜手面對,其他時間保留自己個性的天地,真的不用處處都和諧。
父親去研究他喜歡的彩票,我和母親繼續進行逃命似的飛快的散步。
Ⅶ 以「和父親有關的故事」為話題的作文
給你幾篇吧!
我就快升到初中了,課業較繁重,單完成作業就要拖到准點才做,九、十點才完成功課,對此父親常常抱怨我不抓緊時間。我很習慣與這樣完成作業,一次寫著寫著,太晚了,竟伏在桌上。父親叫醒我並狠狠的批評:「你這樣怎麼能行呢!我就不信你明天還有精神聽講。平時不抓緊時間到晚上才用功有什麼用!講你多少次,就是不聽!」說完,一點也不同情我,並給了我一個耳光走出我的房間把門一摔,好響的聲音。我立即關了燈,躺到床上。心裡感到莫大的委屈,心想:「別人可以不完成作業,我這樣做有什麼錯的?只是拖拉點,有錯嗎?能怪我嗎?」這個耳光打得我眼淚嘩嘩像沸水一樣,總覺得父親太不近人情了。 父親不再與我說話,我也不理他,還時常用敵視的眼光。我為此心痛極了,難受極了。我每天都在記憶里重新翻尋那一番話,總覺得我沒錯。一天,我在寫字台上發現這樣一張紙,其文如下: 孩子,我不是存心要打你,只是狠鐵不成鋼。別人家孩子早早把作業完成,還在樓下玩,你每天這樣學,身體怎麼撐得住,爸爸多希望你能抓緊每分每秒地學,不讓時光匆匆流逝,可你不能只看到每天晚上那點時間呀。 愛你的父親 我看到那張紙條上分明有拭去的淚水的痕跡,我有些動搖我的意志了。我寫了封回信;爸,我不是存心要氣你,以前的事是我不對,那樣對待你是我不好。可你要理解我。別人的孩子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後,就出去玩,我不能。父親的用心良苦我都知道。 兒子我淚如雨下,心裡莫大的懊悔層層泛上。我把這封信塞到父親的衣服口袋裡。在這一刻開始,我終於體會到了父愛的偉大。我真想對父親說:「爸爸,我錯了!」 兩封信後,我和父親碰面卻不知該說什麼話了。 他對我說:「吃飯!」我分明聽見我答應了,「嗯!」 他又給我留了張紙條:孩子,爸爸相信你,你朝著你的目標去追求,爸不苛求你非要怎麼樣,只要你認為是對的,你就去做吧! 我已經深深地感到父親對我的愛、對我的用意。在愛的鼓舞下,我一定要發奮讀書,漂漂亮亮的「打」好升中的這場戰,來報答父親的愛。
父親
那一年,房子里一直是冬天……
——題記
我把它叫做「房子」,而不是「家」。因為我每周回房子一次,可是我從來沒有過回家的感覺。
房子在一樓,很少進陽光。夏天稍有陰天下雨,廚房地面便反出大片大片的潮濕。冬天時暖氣不熱,窗上一直結著厚厚的冰花。
就算是最熱的暑伏天,只要推門進了房子,也彷彿進了冰窖,讓人一下子從頭涼到腳。不光是因為房子「冬冷夏涼」的自然條件。
我們從來不對彼此笑。不到必要的時候,我們也不對彼此說話。我回到房子里就把自己關在小屋裡看書。他們在大屋沉默地看電視,或者在廚房沉默地做菜。滾開的湯,端上桌來,很快就變涼……
房子里得到笑容最多,人緣最好的是毛毛——我們的寵物狗。我們只有對它講話時會笑,並且會溫柔的撫摩它光滑的皮毛。
我也喜歡毛毛,因為它會偎在我身邊,暖暖的,充滿溫情。但我那時也常想踢它,因為它活得比我好……
我盡量少回房子。因為我怕冷。我和朋友們每天在一起,吃飯,逛街,打球,遠離房子的世界是有陽光的。
可是有一天,我和一個男生朋友出去玩,回來時,天快黑了,房子的男主人——我的爸爸,已經站在學校門口,等了我多時……
「你是不是談戀愛了?」回到房子里,第一句問話是這樣聲色俱厲。「沒有。」我冷漠作答。「沒有?我看見他拉著你的手!!」高八度的質問。「那是過馬路!」我冷冷地甚至有些高傲地盯住爸爸的眼睛。
「啪!」我左臉巨痛。我冷笑。我沉默。
從那刻起,我不再說話,因為語言無用。回到學校以後,我每天戴一頂壓得很低的帽子,高高立起衣領,沉默行走校園。我不再回那個「房子」。
一個星期後,我才開始和周圍的朋友說話。
兩個月後,我收到有生以來,來自爸爸的第一封信。他沒有什麼文化,字也不好看,連用的紙,也在一些地方微微的皺著。然而這十幾行的信看得我涕淚交流:圓圓,這么多年來,我們父女相依為命……無論我說什麼,做什麼,都是因為我愛你呀……
這一定是他生命里第一次說到「愛」這個字。他從來不是一個會表露感情的人……
我痛哭。但我沒有回信,沒有回房子,也沒有告訴他,這兩個月里,我常常夢到他的背影,可是追不上,於是哭著醒來。我還需要一些時間去融化心中的冰牆。
又一個月後,我寫了信給爸爸,信里我說:暑假做完家教,我會回家。我想吃魚。
推開房子的門,涼氣撲面而來,頭上的汗一下消凈。爸爸正拎著一條魚走向廚房。
擁抱?還是握手?
哭泣?還是微笑?
我愣了一會兒。爸爸也愣了一會兒。然後我走過去平靜地說:「爸,我回來了。」
「恩。」爸爸應著,走過去。擦肩的剎那我看到爸爸的目光里有一絲微笑和溫情,那麼淺,那麼淡,卻那麼深深觸動我。我不知這是剛剛有的,還是一直就有隻是我從來不曾去看。
一片陽光從打開的窗灑進來,暖著滿桌的飯菜。陽光里有微小的塵粒在跳舞。我突然知道,這所房子,叫做「家」。
原來,陽光一直都在,只是,我們需要打開那扇窗……
感 謝 父 親
「感恩的心 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 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時,父親對我點點滴滴的關愛就浮現在我的眼前,令我感概萬千,感動不已。我時時告訴自己一定要感激父親,決不辜負父親對我的愛。
雄鷹翱翔,是因為大鷹精心的呵護。如今,我這只小鷹就在他的培養教育下茁壯成長,將來有一天,我也會翱翔在藍藍的天空中。現在,他望子成龍,對我要求非常嚴格。每到星期天,他都會叫我在家讀課外書、背英語單詞、做數學練習。我以前非常反感他的做法,常常頂撞他,他卻不急不燥,耐心地給我講道理,還給我做榜樣。星期天,他不象其他父親那樣出去喝茶打牌,卻在家陪我讀書,給我講解疑難問題,他自己也買了很多的書在家學習,這令我非常感動,也讓我明白了他的一片苦心,我也漸漸地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
父親不但關心我的學習,也同樣關心我的身體健康,每當家裡做好吃的,他都不停地給我往碗里夾,一定要叫我多吃點。他平時不在家時,還常常打電話回來,叫我要多吃飯,別挑食,叫我媽媽多給我做些可口的飯菜,叫我媽媽給我穿暖和些,別把我凍著。記得上星期,我說我晚上睡覺有點冷,我父親趕緊跑到超市給我買了一個熱水帶,晚上還親自動手給我裝上熱水放在我的被窩里,我感覺暖和極了。
我在父親無微不至的關懷下漸漸長大、漸漸成熟。如今,我已是一名五年級的學生了,我愛家人、我愛老師、我愛同學,我善良、我活潑、我身體健康,而這一切都是父親給我的。
父親,詩詞歌賦,誦不完您為我付出的愛,加減乘除,算不盡你為我付出的心血。千言萬語只想凝結成一句美好的話:「爸爸,謝謝您,兒子不會讓你失望的」。
2父親的愛
人人都說母親的愛比天高,比海深.但我卻覺得,有時候父親的愛更深.爸爸就像一棵樹,我和媽媽就靠在他的身邊休息.
有許多的詩、歌都是贊美母親,而父親的卻很少.在大部分的人看來父親是嚴厲,很兇,但爸爸對家人的關心並不少.有一次,我剛剛放學,一位同學對我說:"今天我們家又定奶了,早上那瓶是媽媽的,晚上那瓶是我的,可爸爸卻不定自己那份,還讓給表妹.那麼有營養的牛奶都不要,真笨!""你的爸爸是笨嗎?這不是關心下一輩嗎?你怎麼能這么說呢."我憤憤不平地說.同學反駁說:"我的爸爸我愛怎麼說就怎麼說,關你什麼事,你沖我喊什麼呀?哼."看著同學走的背影,我鼻子酸了,愛怎麼說就怎麼說,這就是這位同學的看法.這事不禁讓我想起在飯桌上發生的事.
前幾天,我家裡做我最愛吃的蒸肉,滿滿一盤蒸肉,看得我直流口水.終於開飯了,我和媽媽一邊吃還一邊稱贊爸爸的手藝,到吃飯快結束的時候,我才發現爸爸只吃蒸肉下面的干筍和幾片豬肉,我趕緊把幾快蒸肉放進爸爸碗里,爸爸把蒸肉又放進我碗里,說:"小孩子要吃多點."我忙說:"爸爸你還沒吃呢!""我已經吃了好多,你不吃,我可給媽媽了."我只還強忍住淚水大口大口地吃起來.爸爸看著我笑著說:"這就對了."
父親的愛是偉大的,我們不能忽視啊!
3
父親為我撐起藍天
台下掌聲經久不息,站在領獎台上,拿著書法獲獎證書的我激動不已,但此時我僅想對父親說:「謝謝您,我親愛的爸爸。」
從小,我便是一個淘氣的孩子。閑了,不是上樹捉知了,便是下河捕魚蝦。悶了,總忍不住在父親的紙上畫幾個小人兒。為培養我的「定力」,父親便叫我抓起了毛筆,誰知這一抓,便已越過了八個春秋。
在父親的幫助下,在區里的比賽中我先後榮獲三個第一名、一個第二名的好成績。心中不免沾沾自喜:「爸,你以後別讓我參加什麼比賽了,我一出馬,第一到家。」父親笑了笑。帶我去參觀了省里舉行的少年書法繪畫展。看到牆壁上精美的書法作品,我才明白,什麼叫井底之蛙。父親領著我一幅一幅地看,有的字氣魄宏偉,有的字清新淡雅,有的字如挺拔的高山、洶涌的大海,有的字如山中的小溪,令人回味無窮。
父親笑著問道:「怎麼樣?」我握緊了父親的手:「爸,回家擺開筆墨,我可不甘於人後啊!」父親又輕輕地笑了。
「提筆即是練字時」,父親總是這樣教導我。夏天,烈日炎炎。我卻在四方台旁,任筆墨揮灑。父親送來了電扇、空調,在桌旁對我悉心指導:「練字是要用心去體會,這樣才會有所精進。」冬天,寒風刺骨,父親總在我身旁。幫我去洗筆,卻忘了自己手上的凍瘡。每次寫字,他總不忘提醒我:
「這人要像這字,要穩重,要四四方方呀。」我懂父親的心。
這回在省書法交流賽中,我又拿獎了。父親在台下望著我,臉上依舊掛著那和藹可親的笑容。謝謝您,我親愛的爸爸,感謝您為我帶來了筆墨的芳香,撐起了這一片屬於我的藍色天空!
Ⅷ 寫我和父親的故事,一定要感人
我爸爸可疼我了.一到11點就拔我網線.斷我電源
我這一想啊.他可是為了我的..為了我的身體.我的眼淚不知不覺就流了下來
我爸爸喜歡嘮叨.尤其是我玩CS那會.他嘮叨的我聽不到敵人的腳步聲.搞的我被偷襲了.但是我沒有怨我爸爸.這可是全是為了我.為了愛我才這樣的.
我爸爸不會玩電腦.但是我熱心的教了他.他想聊天.我就教他五筆.但是他怎麼學也學不會.所以他打牌輸了老讓我來罵人。.我打字慢.還老被人罵.我不怪我爸.是因為我打字慢..真的.
人參就是這樣.爸爸真好~!!!!!!
Ⅸ 關於和父親之間的感人故事(多是細節描寫)300字
和父親的情感故事
Ⅹ 《我和爸爸的故事》作文。
記憶中小時候爸爸總是微笑的,即使有時媽媽跟他吵他也總是笑著迎過去。有次我媽氣得不行,轉身進屋就要關門,爸爸把三歲的我推到門縫中間。我見爸爸笑吟吟的,沒明白要干什麼,呆乎乎的站在門口抬眼望著媽媽,又回頭看看爸爸。媽媽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那時爸爸是中學物理教師,我大些了就對學校上課好奇起來。見爸爸在講台上高談闊論,仰慕之情油然而生,不過爸爸說過,不準打擾他上課。我想進去又不敢,就在門口探頭探腦。正好爸爸在黑板上寫著什麼沒瞧下面的動靜,學生們活躍起來,有幾個就打著手勢要我進去。
我走兩步,縮縮腳又望望爸爸,他還寫著,沒見我。我走進去又緊張得厲害,終於擠身到門後躲住再不敢出來。爸爸寫完後繼續上課,卻見學生們個個捂著嘴笑,終於發現門後的動靜,拉開門就見了躲著的我,臉上綻開個溫和的笑容,伸手摸摸我的頭。
後面出現記憶空白,不知我是當場被遣回家還是坐著旁聽等爸爸下課了。
小時候體弱多病也費了爸媽很多功夫。有天半夜突然燒得厲害,媽媽護著,爸爸背著我急急的往醫院趕。
我伏在爸爸暖暖的背上,一顛一顛的隨著爸爸腳步的節奏一上一下。看見滿天的星星溫柔的眨眼,就開始跟爸爸進行關於星星的對話。病得那樣糊塗心底還是記得要天上的星星,爸爸也還用搭好長好長的梯子才夠得上摘星星來糊弄我,然後又讓我看那顆明凈的月上淡淡的陰影,跟我說那是月亮裡面好大好大的一棵樹,還有個仙女。我抬頭望著神奇的夜空中晶瑩的月亮,心被神奇的暖意包圍著,身體漸漸涼了下來。
到了醫院沒找到醫生,但我卻退燒了。爸爸又背我回去。後來說,以後我病了只用帶我看星星就好了,不用找醫生,我高興得要命。
小時候一直跟姐姐睡的,那時候爸媽每天半夜會來看我們被子蓋好了沒。那束淡黃的手電筒光線是每天暗夜的期待。有時光掃過我的眼睛,我就醒了。不過好象一直就知道在這溫情流露的時候是不能睜開眼睛打擾的,所以也就閉著眼,任由電筒晃著眼睛。裝睡老裝不像,眼皮總跳,越是想讓它平靜下來還越是跳得厲害。
上學上到高三,學校老師開始瘋狂補課了。爸爸已經在教委工作,對老師補課不以為然,說其實課程完全可以在課堂內完成的,這種壓榨似的教育把學生的靈氣全榨沒了。當然,這話是不能說出去的,但對我卻有莫大的好處。老師一要補課我就回家讓爸爸寫張假條。在很多人看來這應該是爸爸對我的過度縱恿了。可是不管怎麼,我是同齡人中極少數對高考毫無恐懼的人。
後來上大學了,跟家裡聯系少了許多,只要每月糧不斷,就常常順著性子好久不打電話回家。畢業前期對每個大學畢業生來說應該都會是段瘋狂的日子,那時候好象總覺得心底郁悶得想要發泄卻總也發泄不完。我們不像那些瘋狂的男生砸水壺扔磁帶,卻會和幾個好友默默的走在街上想著心事。
印象深的一次是與靈和罐,三個人走著走著就各自哭了起來。誰也沒勸誰,然後又各自打電話。那天爸爸在深圳出差,我打通手機,一聽到爸爸的聲音就泣不成聲。爸爸也沒問我什麼,只等我平靜些了問我天氣冷不冷,有沒有穿夠衣服。我就又哭,然後啜泣著說了句:爸爸,我想你了。
畢業找好工作是相當艱難的,拿著個優秀畢業生的證書也是投靠無門。我就一直在想自已的主導性格是動還是靜,如果靜,我就回家好好陪爸媽,如果動,我就在外面一個人闖闖。
最後決定不回家了,到不是因為看清了自已好動,而只是想把自已擺放得更為開放一點。
轉眼間工作兩年多了,東跑西跑的竟越跑越遠到了南方,兩個月前爸爸帶著媽媽來看我,我很高興歲月並沒為爸爸精神刻上太多痕跡,他像以前那樣樂觀而開朗。我帶他們去深圳,去珠海,一路上無話不談。
一個星期後,他們就要回去了,臨走那晚我卻一直不想說話,飯也吃不下,好像每多說一句多吃一口就會泄露心底的哽咽。我怕他們看出什麼,那笑容卻越發的勉強。爸爸看出來了,問我怎麼平日嘰嘰喳喳的很高興今晚卻話也不說,我連說沒有啊,然後又笑。
晚上回宿舍,卻睡不著。想著爸媽眼角歲月留下的裂痕,想著遠在天邊獨自浮沉的自已。還有多少時間是回報他們的有效時間呢?而我現在,除了自已,什麼也沒有。心底長長的嘆息被淹沒在那個漆黑的夜裡,偶爾有兩片不知來處的光的撕裂。
後來有天打電話回家,爸爸不在,媽媽說:臨走那晚她一晚沒睡著,就想著我沒吃下多少東西。爸爸也是翻來覆去睡不著,說是一直想著我那晚怎麼不高興了……
拿著電話靜靜聽媽媽說著,眼淚一滑而落。
今天早上,一上網就進了尋呼台,給爸爸發了個手機短訊:早上好,爸爸,今天天氣冷了,我穿夠了衣服。不必為我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