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父親問兒子麻雀的故事

父親問兒子麻雀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9 14:01:17

A. 一隻麻雀的故事的原版是寫的母親兒子還是父親兒子

當然是偉大的母親有孝心的兒子!

B. 關於有關麻將的故事,或是名人名言之類的!

名人與麻將
[日期:2005-10-30] 來源:<周口科技> 作者: [字體:大 中 小]

有人說:凡有華人的地方必有麻將。確實,麻將自它出生以來就倍受人的青睞。筆者於歷史教學之餘,匯成此輯,以饗讀者。
胡適的時間帳
胡適年輕時曾留學美國,拜於西方實用主義大師杜威門下,故後來成為中國最早的實用主義倡導者。他那「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的觀點曾擁有大批信徒。1914年他第一次到美國時,發現中國麻將已在那裡安了家,成為頗為時髦的游戲。在各地的俱樂部里,幾乎處處都有麻將,作為中國人的他很引以自豪。
1927年他再度游歷西方各國,卻發現曾經在俱樂部唱主角的中國麻將,在西洋已成為架上的古玩,極少有人問津了。前後十幾年間,為何麻將遭此冷遇?胡適苦思冥想,終於找到了答案。他算了一筆時間帳:二十年代中國社會每天至少有一百萬副麻將在操作,就算每桌只打八圈,以每圈半小時計,就要消耗掉四百萬小時,相當於損失十六萬七千多天,約五百年的光陰。金錢的輸贏,精力的消磨都還在外。 由此他評論說:「我們走遍世界,可曾看到哪一個有長進的民族肯這樣荒時廢業的?麻將只能是愛閑盪、不珍惜時間的民族的『專利品』!」
魯迅學「賭」
《阿Q正傳》中有兩處對賭博作了生動描寫,一處是阿Q押牌寶:「阿Q即汗流滿面地夾在這中間,聲音他最響:「青龍四百!」、n、「咳…開…啦!」莊家揭開盒子蓋,也是汗流滿面地唱:「天門啦,角回啦……人和穿堂空在里啦……!阿Q的銅錢拿過來……!」
另一處是阿Q從城裡長了見識回來:「未庄的鄉下人不過打三十二長的竹牌,只有假洋鬼子能夠叉『麻將』,城裡卻連小烏龜子都叉得精熟的,什麼假洋鬼子,只要放在城裡的十幾歲的小烏龜子手裡,也就立刻是小鬼見閻王了。」
魯迅自己從不賭錢,何以將牌寶、麻將、竹牌等寫得如此內行?原來魯迅也拜師學過「賭」。就是為寫好賭場的場面,他找來一個叫王鶴照的工人。此人對平民生活非常熟悉,將押牌寶、搓麻將、玩竹牌的方法及賭場上賭徒們的規矩、場面,津津有味地講給魯迅先生聽,還得意地哼了賭錢時唱的俚歌。魯迅像傾聽老師講課的學生,一邊認真聽,一邊作記錄,提問題。因此作品中的賭場場面寫得形象生動,完全像一個賭博內行寫出來的。
聞一多臨陣磨刀
著名的愛國民主詩人聞一多,年輕時不會玩麻將。留美期間,一次到科羅拉多大學兩位教授家做客,主人熱情地留他吃晚飯。飯後美國教授拿出麻將來提出玩幾圈。聞一多連忙解釋自己對麻將是「四竅已通其三----一竅不通」,甚為窘迫。兩個美國教授根本不相信中國人、特別是知識分子還不會打麻將,以為他有意推託。聞一多沒辦法,只好硬看頭皮上陣,臨時拿來說明書,邊看邊學邊打。一晚上他沒和一牌,甚是窩囊。此後,他在友人的幫助下,才慢慢學會了打牌,以應付類似的局面。
梁實秋愛作壁上觀
梁實秋小時候父母管束很嚴,只有每年除夕,家中才開賭禁,也只是擲骰子、狀元紅為限,下注三十幾個銅板而已。及到讀書,他方知世上有麻將這種玩具。一次他斗膽問父親:「麻將是怎麼玩的?」父親立刻板下面孔說:「想打麻將嗎?到八大胡同去!」(當時北京八大胡同是有名的「紅燈區」)嚇得他再不敢提此事,心裡也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認為麻將與污濁之事有關。
梁實秋第一次見識麻將,是在赴美留學途中,於輪船的娛樂室內,他看見幾位同行者做方城戲,覺得這一百三十六張骨牌,端的變化無窮。在美國,他的很多好友像胡適、徐志摩、潘光旦等人都是此中高手,幾經熏陶、耳漓目染,他才漸明其理。有幾次同行硬拉他上桌,他玩了玩,還是覺得吃力,覺得打牌不如看牌輕松過癮。以後好友酣戰,他總是作壁上觀,再不上桌。他解釋說:「我不打麻將,並不妄以為自己志行高潔。我腦筋遲鈍,跟不上別人反應的速度,影響到麻將的節奏。而一趕快就出差池。我缺乏機智,自己的一副牌都常照顧不過來,遑淪揣度別人的底細?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如何可以應付大局?打牌本是娛樂,結果往往反尋煩惱、又受氣又受窘,所以乾脆只看的好。」

毛澤樂"平和"寓深意
1949年,蔣介石敗局已定,但他不甘心,又玩弄「劃江而治」的陰謀,派出代表團到北平和談,談完了又不願在協議上簽字。4月21日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江,徹底摧毀了蔣家王朝。當時尚在北平的國民黨政府和談代表團成員劉斐、黃紹竑等忐忑不安,去留兩難。毛主席得知後接見了他們。問劉斐:「你是湖南人吧?」劉斐說:「我是澧陵人,澧陵與毛主席家鄉是鄰縣,是老鄉。」毛主席高興地說: 「啊,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哩!」這一來,代表們的緊張心情去了一半。劉斐因自己是國民黨將領,顧慮重重,吃飯的時候。大家談到各人的愛好,劉斐乘機試探毛主席:「您會打麻將嗎?」毛主席用湖南話回答:「曉得些,曉得些。」劉斐又有意問:「您愛打清一色呢,還是喜歡打平和?」毛主席聽了,立刻明白了他提這問題的用意,笑得差點把飯噴出來,說:「平和,平和,只要和了就行了。」毛主席這一寓意情深的回答,使國民黨的代表們疑慮頓釋,堅定了選擇新道路的決心。後來劉斐還當了全國政協副主席哩。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1949年春,長江以北大部分解放,解放軍正准備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蔣介石為了保住江南半壁河山,在南岸沿江修築了縱深數十里的江防工事,但失敗的情緒仍在國民黨軍官階層中蔓延。一天晚上,蔣介石率幾個貼身侍從,突然來到江防某指揮部,發現四個主要的指揮官正圍在一起打麻將。蔣強忍怒氣,二話沒說,把輸家換下,他親自上桌。其餘三家只好陪打。但誰也不敢和牌,最後三家歸一,錢都進了蔣介石的口袋。他站起來,把這些錢全給了輸家,然後對呆若木雞的幾個軍官說:「打仗我不行,打牌你們不行,長江防線就拜託諸位了!」這些軍官對蔣介石的寬容感激涕零,以後在人民解放軍強大的渡江攻勢下,都「殺身成仁」了。
柏楊妙語談賭徒
台灣著名作家柏楊,曾對沉湎於賭博的賭徒有過精彩的描述,認為從朋友到牌友再到賭友是一種墮落。他說:「再要好的生死之交,一旦在牌桌上坐下,就全現了原形。平常用錢不分彼此的,為了一塊錢都會面紅耳赤;平常推心置腹的,屆時便是欺之詐之,你投我的機,我騙你的牌;平常動則大筆款項來往,一賭起來,便是一個銅板都如臨大敵。再深厚的感情,終有一天藉然無光。他還認為每個人的氣質和品德在牌桌上都會徹底曝光:「一個人的氣質平時很難看出來,一旦到了賭桌上,原形便畢露無遺。有些人贏得輸不得,三圈不和牌就怨天尤人。別人吃張,他不高興;別人碰張,他更發脾氣。會怪椅子高,一會怪燈光暗,一會提醒人家不要老咳嗽好不好,咳嗽教人心煩。一會埋怨對門總是吸煙,不吸行不行?看能不能癟死。一會向下家瞪眼,你的尊腿不要伸那麼長可以吧,這是打牌,不是伸腿比賽。一會又埋怨電扇吹得太大,誰不知道我有風濕病。」他還說:「對一個人個性和品格的觀察,僅從表面上判斷,不容易得到結論,但若請他打個小牌,便很容易看得明明白白。有些人一夜不和牌都不動聲色,有些人兩圈不和牌,就像『光隆輪』一樣,渾身冒起煙來,爆炸一次又一次。」

C. 跪求兩只麻雀的故事

抱歉!不知道這么個麻雀故事!我只知道這個:在一個遙遠的地方,住著麻雀一家,麻雀媽媽和麻雀爸爸住在一個屋檐下,他們有一個溫暖的小窩,當春天來臨的時候,麻雀媽媽告訴麻雀爸爸,他們要有自己的小寶寶了。麻雀爸爸很興奮,就很辛勤地做著准備工作,叼來很多羽毛和柔軟的草,鋪墊出很舒適的產床。不久,麻雀媽媽生了4隻蛋。變化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當他們第二天出門回來的時候,他們的小窩里卻有了5隻蛋。當然,他們是麻雀,也沒有學過數學,他們無法察覺到這種變化,還是一如既往地孵化他們的小寶寶,很多天以後,有四隻可愛的小寶寶破殼而出。麻雀媽媽焦慮地看者剩下的一隻蛋:他好象一點變化也沒有。麻雀爸爸沉不住氣了,說:看來他 是孵化不出來了,乾脆放棄了吧。麻雀媽媽搖了搖頭:再堅持一會兒,奇跡也許就會發生。又過了幾天,那隻蛋里傳出一陣陣地聲響,麻雀爸爸和麻雀媽媽很焦急地等待著變化的發生。終於,又一隻麻雀寶寶誕生了。麻雀爸爸和麻雀媽媽長長得舒了一口氣。因為多了5張嘴,麻雀爸爸和麻雀媽媽忙碌起來,每天一大早,就去捉蟲子喂養他們的寶寶。最後出生的寶寶,顯得很瘦小,麻雀媽媽就對他加倍關注,總是用最有營養的食物喂養他。他們一天天在長大,食量也在不斷地增大,雖然麻雀爸爸和麻雀媽媽一直很辛勤地尋找食物,但寶寶們的食慾非常強烈,好象永遠也不會吃飽的樣子。讓爸爸媽媽欣慰得是,寶寶們都很健康,長得也非常快,細細得絨毛正逐漸褪去,開始長出了結實的羽毛。因為最小 的麻雀總是受到特別地照顧,個頭也就長得要大些,但他一點也不像他的哥哥姐姐,走路做事情總是顯得呆頭呆腦的樣子,說話的聲音很嘶啞,所以哥哥姐姐們就叫他苯鳥。當然,他們是麻雀,麻雀是不會思考的,他們沒有自己的思想,而且他們又很友愛,所以他們的生活一直很快樂。當他們的羽毛日見豐滿,麻雀爸爸麻雀媽媽決定帶他們的孩子學飛行。外面的世界真好,藍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綠色的樹葉和鮮艷的花朵,太陽把滿世界照地那麼明亮,就連呼吸都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在媽媽的帶領下,小麻雀很快學會了飛翔。他們的活動空間更大了。一天,五隻小麻雀趁著爸爸媽媽不在家,就偷偷溜出去玩耍,在濃濃的樹陰里,他們一邊看著樹底下小朋友,一邊唧唧喳喳地歡快地聊天。忽然,樹底下一個小朋友指著那隻黑色的麻雀說:「快看,那裡有一隻小燕子。」立即,小麻雀們停止了喧鬧,:什麼。他是只小燕子,?原來他是只燕子?晚上回家的時候,小麻雀們把他們聽到的告訴了爸爸媽媽,麻雀爸爸麻雀媽媽也感到很困惑:是呀,他是有點不像其他的寶寶是有點象小燕子呀,可是,他明明又是只小麻雀嘛,沒有一隻小燕子可以象麻雀一樣生活的,就連飛行、走路、思想都是和小麻雀一模一樣的,因為,決定一隻鳥是麻雀還是燕子,除了外觀,更重重要的是要看他的行為模式和思考模式。他仍然是一隻麻雀,只不過是一隻醜陋一點的麻雀罷了。當然,在爸爸媽媽的眼裡,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樣可愛,無論是丑還是俊,他們還是一如既往地愛著他們的孩子。但是,在那隻小麻雀的眼裡,所有一切都已改變了,自己是一隻徹頭徹尾的小燕子了。他要成為一隻小燕子,生活在優雅的、紳士的環境里。他不再滿足現狀,這也是一切痛苦開始的根源。所有的快樂都離他而去,再也不能像小麻雀那樣過著無知、簡單又快樂的生活,這是他堅決不能容忍的。對於成功者,痛苦的開始,也預示著新生活的開始。他決定去找到他的夥伴-----燕子。他拒絕了麻雀爸爸和麻雀媽媽的挽留和勸告,因為他知道,夢想的最大扼殺者,恰恰是自己最親近人的關心和愛護。他要成為燕子,這是他最大的夢想——這是任何人都阻止不了的。他告別了麻雀爸爸和麻雀媽媽和麻雀哥哥姐姐,找啊找啊,終於在高高的大橋下面,看到了正在優雅飛翔的燕子們,就過去對他們說,:我也是小燕子,我想回到你們中間 去。可是燕子們卻說:你雖然長得很象我們,但你卻實襯在在是一隻小麻雀呀,你還是回到你自己的家裡去吧。他感到很委屈,是啊,他有著和麻雀相同的生活習慣,但他從一出生就和麻雀生活在一起,他的一切都是麻雀教會的,那是自己的錯嗎?再說,當他決定要做只燕子的時候,他就不會再回到原來的環境里。他已經無家可回了,而燕子的拒絕又讓他對前途充滿迷惑,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只好躲在樹陰里偷偷地哭泣。一隻好心的喜鵲看見了,就問他:孩子,你怎麼哭了?他就告訴了所發生的一切,抱怨他所遇到的不公平的待遇。喜鵲仔細的看了看他說:任何人都 不應該抱怨自己的過去,因為沒有人能夠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你確實是一隻小燕子,只是你舉一動、一言一行幾乎和麻雀一模一樣,所以燕子們認為你不是他們的同類,當然不接受你。你要他們接受你,就必須改變自己,變得和他們一樣。當然,你也可以不改變自己的習慣而回到麻雀那裡,不過,你將永遠擺脫不了痛苦和煩惱的。小燕子決定不再抱怨什麼,因為抱怨對一個人不會有任何幫助,它只會令事情越來越糟。他只是認真的學習燕子們的習慣,從飛翔到捕食到語言到思想,總之,要成為一隻真正的燕子,就必須放棄他以前所有的習慣,來學習和擁有燕子的一切,雖然這種學習和改變是痛苦的,但陣卻是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徑。否則,他即使和燕子生活在一起,也只不過是一隻很象燕子的麻雀。秋天來了,天氣也越來越冷了,一天早晨,當小燕子醒來的時候,卻發現身邊的燕子們都不見了。他很奇怪,就去問喜鵲,喜鵲告訴他:燕子每年都要到遙遠的南方去越冬,他們讓我告訴你,要想成為一隻真正的燕子,就必須做出同樣的事情,他們會在那裡等待你。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去呀!小燕子說。喜鵲說: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走,只是聽他們說過,你只要一直往南飛,飛過高高的大山,寬闊的平原,還有洶涌的河流,就能到達那裡,那裡是鳥類的家園,總之,那是一個很遙遠的地方,一路上充滿無數的艱難險阻,只有真正的勇敢者才會到達那裡。小燕子告別了喜鵲,他要一直飛到那遙遠的南方,因為他要成為一隻真正的小燕子,任何困難都阻止不了他。他堅信,只要方向正確,就一定會到達目的地。一路上真是困難重重,他經歷了暴風雨的洗禮,躲過了老鷹的獵殺,甚至還有調皮小男孩的彈弓,但是,任何困難都嚇不倒他,因為他有自己的夢想,任何困難在夢想面前,都會顯得那麼渺小和蒼白無力。他終於到了一個與自己的生活環境完全不同的地方,那裡沒有寒冷、沒有飢餓,鮮花盛開,這里是仙境和天堂,但他已經疲憊不堪了,昏昏睡去。在他再次醒來的時候,他被眼前的熱烈場景驚呆了:自己正躺在鋪滿鮮花的床上,無數的燕子圍繞著他,對他發出熱烈的歡呼——他們已經正式承認他是一隻真正的燕子,因為他不僅具有燕子的外表,更重要的是他已經具備了燕子的行為模式很思考模式。在溫暖的春天再次來臨的時候,他又會到了他的故鄉,他急切的要告訴和他一起長大的麻雀們,告訴他們他看到的、學到的和想到一切,他真誠的希望他們也能和自己一樣,過上舒適優雅的生活。麻雀一家熱情地接待了他,並很高興到聽了他的所聞所見所想,眼神里流露出熱切的渴望。小燕子最後說:你們也可以和我一樣,到外面去看看呀!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美很美。麻雀卻說: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你是燕子,而我們是麻雀,再說,我們也習慣了現在的生活,不想再做什麼改變了。但是,小燕子知道,如果自己沒有學會改變,自己永遠只是一隻小麻雀,一隻有點像燕子的醜陋的麻雀。成功是從改變自己開始的。

D. 一隻麻雀的故事,讓無數兒女落淚

一隻麻雀的故事

寧靜的夏日午後,一座宅院內的長椅上,並肩坐著一對母子,風華正茂的兒子正在看報,垂暮之年的母親靜靜地坐在旁邊。忽然,一隻麻雀飛落到近旁的草叢里,母親喃喃地問了一句「那是什麼?」兒子聞聲抬頭,望瞭望草叢,隨口答道:「一隻麻雀。」說完繼續低頭看報。

母親點點頭,若有所思,看著麻雀在草叢中顫動著枝葉,又問了聲:「那是什麼?」兒子不情願地再次抬起頭,皺起眉頭:「我剛才告訴過您了,媽媽,是只麻雀。」說完一抖手中的報紙,又自顧看下去。

麻雀飛起,落在不遠的草地上,母親的視線也隨之起落,望著地上的麻雀,母親好奇地略一欠身,又問:「那是什麼?」兒子不耐煩了,合上報紙,對母親說道:「一隻麻雀,媽媽,一隻麻雀!」接著用手指著麻雀,一字一句大聲拼讀:「摸—啊—麻!七—躍—雀!」。然後轉過身,負氣地盯著母親。

老人並不看兒子,仍舊不緊不慢地轉向麻雀,像是試探著又問了句:「那是什麼?」這下可把兒子惹惱了,他揮動手臂比劃著,憤怒地沖母親大嚷:「您到底要干什麼?我已經說了這么多遍了!那是一隻麻雀!您難道聽不懂嗎?」母親一言不發地起身,兒子不解地問:「您要去哪?」母親抬手示意他不用跟來,徑自走回屋內。麻雀飛走了,兒子沮喪地扔掉報紙,獨自嘆氣。

過了一會兒,母親回來了,手中多了一個小本子。他坐下來翻到某頁,遞給兒子,點指著其中一段,說道:「念!」兒子照著念起來:「今天,我和剛滿三歲的小兒子坐在公園里,一隻麻雀落到我們面前,兒子問了我21遍『那是什麼?』,我就回答了他21遍,『那是一隻麻雀。』他每問一次,我都擁抱他一下,一遍又一遍,一點也不覺得煩,只是深感他的天真可愛……」

老人的眼角漸漸露出了笑紋,彷彿又看到往昔的一幕。兒子讀完,羞愧地合上本子,強忍淚水張開手臂摟緊母親,深吻著她的面頰……

原來,母親不是患有老年痴呆症,只是看到麻雀,回憶起往昔母子間的親密,故意反復的提問。

日記本中那位可愛的孩子,如今已長大成人,不再追著媽媽問「那是什麼」,卻只是低頭自顧看報,對於身邊的母親,不再關懷。往日的溫馨已成追憶,眼前的他,僅僅被母親問了四遍就火冒三丈,不能耐煩。

這是一個令人反思的故事,不足五分鍾,卻濃縮了一個沉重的話題:假如愛有長度,兒女對父母的愛,比起父母對兒女來說,相差幾許?

21與4之間的差距,不是數字,而是難以言說的愛;

是兒女窮盡一生也無法償還的虧欠,那裡面蘊含著太多牽掛;

從小到大,從生到死,伴隨我們人生的每一步,始終如一;父母深摯的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毫無保留,毫無怨言,因為不求回報,才更加難以還清。

如果父母老了:不要責難他們大小便失禁弄臟了衣褲,他們也曾因此為你擦屎端尿。不要怪他們彎腰駝背腳步遲緩,他們也曾扶著你直起腰桿,蹣跚學步。不要嫌棄他們把飯菜與口水流在衣服上,他們也因此為你喂過飯。不要煩他們言語嘮叨含混不清。因為你曾經的牙牙學語,嘰嘰喳喳, 他們卻當動聽的歌來聽。

願自己的爸媽健康長壽。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爸媽,一定要健康!

爸媽,我愛你,看到的人請告訴爸媽,我愛你們!

千般苦,萬般苦,為了兒女苦多年,不舍吃,不舍穿,風風雨雨多艱難,苦和累,說不完,一生坎坷多心酸。

兒和女,放心間,奔波勞苦病痛纏,孩子成人把家建,父母年老步蹣跚,腰弓背駝難行走,鼻涕眼淚擦不完。

都說養兒為防老,百行孝字應為先,兒女圍前又圍後,看似孝順忙床前,老來伴,老來伴,老了有伴多笑顏,若有一人先離去,剩下那人多孤單。

久病床前無孝子,伺候久了都嫌煩,父母付出多少愛,兒女回報能幾年,抓屎抓尿你嫌臟,怎不想想你當年,一生為你苦和累,如今無力延殘喘,只嘆命運多坎坷,老了難活在幾年。

都把家庭事業顧,父母病痛誰人管,不用現在裝為難,只把老人撇一邊,不孝到頭終有報,早晚輪到你眼前。

E. 一直麻雀的故事母親認識麻雀,卻反問句「那是什麼」的原因是什麼

母親是觸景生情,她想起了同樣的場景下兒子三歲時問她話的情景,自然說出了兒子當年的問話。

F. 羅斯福與受傷麻雀的故事

羅斯福的故事1: 在愛心中成長的樹

美國的第32任總統羅斯福在小的時候,因為患病,而造成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了,因此很少與同學們游戲和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在一個平常的春天,羅斯福的父親從鄰居家討了一些樹苗,他想把它們栽在房前。他叫自己的孩子們每人栽一棵。父親對孩子們說,誰栽的樹苗長得最好,就給誰買一件最喜歡的禮物。羅斯福也想得到父親的禮物,但看到兄妹們蹦蹦跳跳提水澆樹的身影,不知怎麼突然萌生出一種陰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樹早點兒死去。因此澆過一兩次水後,再也沒去理它。

幾天後,羅斯福再去看他栽的那棵樹時,驚奇地發現它不僅沒有枯萎,而且長出了幾片新葉子,與兄妹們栽的樹相比,顯得更嫩綠、更有生氣。父親兌現了他的諾言,給他買了他最喜歡的禮物,並對他說,從他栽的樹來看,他長大後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植物學家。

從那以後,羅斯福慢慢變得樂觀向上起來。

一天晚上,羅斯福躺在床上睡不著,看著窗外那明亮皎潔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師曾說過的話:植物一般都豐晚上生長,何不去看看自己栽的那棵小樹?當他輕手輕腳來到院子時,卻看見父親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種的那棵樹下潑灑著什麼。頓時,他一切明白了,原來父親一直在偷偷地為自己栽種的那棵小樹施肥!他返回房間,任憑淚水肆意地奔流。。。。。。

自那以後,羅斯福變得更加樂觀了,無論做什麼事,他都用積極的心態去做。

羅斯福的故事2:羅斯福面對恥辱

羅斯福面對恥辱: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在中年時患小兒麻痹,這時他已經做了參議員,在政壇上炙手可熱,遭此打擊,差點心灰意冷,退隱鄉園。

有一天,他告訴家人說,他發明了一種上樓梯的方法,要表演給大家看。

原來,他先用手臂的力量把身體撐起來,挪到台階上,然後再把腿拖上去,就這樣一階一階艱難緩慢的爬上樓梯。

他的母親阻止他說:「你這樣在地上拖來拖去,給別人看見了多難看!」

羅斯福斷然說:「我必須面對自己的恥辱!」

羅斯福的故事3:羅斯福保守秘密

羅斯福當海軍助理部長時,有一天一位好友來訪。談話間朋友問及海軍在加勒比海某島建立基地的事。
「我只要你告訴我,」他的朋友說,「我所聽到的有關基地的傳聞是否確有其事。」
這位朋友要打聽的事在當時是不便公開的,但既是好朋友相求,那如何拒絕是好呢?
只見羅斯福望瞭望四周,然後壓低嗓子向朋友問道:「你能對不便外傳的事情保密嗎?」
「能。」好友急切地回答。
「那麼,」羅斯福微笑著說:「我也能。」

羅斯福的故事4:以最好的方式出牌

羅斯福是美國第32任總統,聯合國的創建人之一,美國唯一一位連任四屆的總統。

十幾歲的時候,羅斯福很喜歡打橋牌。懂得橋牌的人就會知道,打橋牌雖然是種娛樂,但真正玩起來就會發現,橋牌是一項包含人生智慧的游戲。

有一次,小羅斯福又在打橋牌,爸爸忙完了工作,就在兒子身邊觀戰,他注目一看,兒子手裡抓了一把爛牌,用這樣的牌怎麼出都是會輸掉的!

可是小羅斯福還在組合自己的牌呢,他顛來倒去地算著,認真的模樣可把爸爸急壞了,爸爸心想:「這么一把破牌還算什麼呢?就等著輸吧!」

後來爸爸問兒子:「當你手裡有一把爛牌的時候你想什麼呢?」(www.52article.com 成功故事)

羅斯福想了一會兒,回答說:「那牌雖然不好,但是如果仔細規劃一下的話,就能以最好的方式出完它們,這樣就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爸爸聽了兒子的話非常佩服,他覺得自己雖然在商場鏖戰多年,卻不如兒子明白道理。

小羅斯福用橋牌表現了他的人生哲學,就算他遇到再不如意的事情,他也會用心地規劃,爭取最大的成功,這也表現了他永不放棄的精神。

羅斯福的故事5:樂觀的羅斯福

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家中被盜,丟失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

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生活。

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的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

G. 續寫童話故事《麻雀的故事》

《麻雀的故事》續寫

普季克終於會飛了,他接下來要學習的科目就是捕食了。今天是個好天氣,媽媽帶它出去學習捕食。
普季克和媽媽並肩飛著,媽媽教育普季克說:「小心一些,緊跟著我,否則就會被兇猛的老鷹吃了!」「我們的天敵為什麼這么多?貓,老鷹都怕,唉!」普季克不高興地說。普季克扇動著翅膀,越飛越穩,越飛越快,這項本領鍛煉得越來越熟練了。
媽媽帶著普季克飛了不遠,發現地上有一片金色的東西,普季克就說:「這人太有錢了,用金子做地毯啊!」「那不是地毯,這就是我們要找的麥田,這小麥很好吃的。」普季克聽了媽媽的話,著急的要落下去吃小麥。麻雀媽媽攔住了他:「你怎麼這么貪吃了,找你這樣,吃不到東西還得喪了命,這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嘛!」「那怎麼辦才好呢?」普季克歪著腦袋問媽媽。「你先去在麥田周圍轉幾圈,看看有沒有敵人。」普季克知道媽媽這是在考驗他,便不聲不響的去了。不久後,普季克回來匯報:「報告媽媽,沒有任何敵人,可以降落!」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嗯,好!開始降落!」
他倆順利降落,普季克媽媽對普季克說:「我們只能少吃一些麥粒,不要貪吃哦,不要讓那些農民發現我們!」「發現我們又會怎麼樣呢?」普季克不解的問。「一旦發現你,你的小命就完了,他們就會用槍把你打死!」母子倆蹲在田埂上,普季克的老毛病又犯了,對媽媽說:「我在這兒等著,你去幫我弄點過來吧!」再看麻雀媽媽,剛才的笑容盪然無存,眼睛直瞪著普季克,厲聲呵斥:「自己去,要不你就別吃了!」
普季克被嚇了一跳,心想:媽媽的性格怎麼變得這么快。沒辦法,只好自己來嘍!小麻雀飛到田間,啄啄這個,咬咬那個,吃得高興極了。忽然,聽見身旁的媽媽大叫:「快藏起來!」
普季克咬著滿嘴的麥粒,抬頭一看。有一隻一隻大怪物在天空中盤旋著,旁邊還有一位農民端著獵槍過來了。啊!老鷹和農民啊!真是大難臨頭了!普季克心驚肉跳,正想喊媽媽,媽媽不知哪裡去了。它急得團團轉,只得按媽媽說的,一下子飛進了小麥叢中藏了起來。農民和老鷹失去了目標,老鷹轉了幾轉,找不著麻雀了,又害怕農民那烏黑的槍口,只好悻悻地飛走了。農民望著這一片大麥田,也不知道麻雀到底在哪裡。無奈之下,朝天放了幾槍,回去了。麻雀母子才得以逃過一難。
從今以後,普季克跟媽媽認真學本領,克服自己驕傲的脾氣。終於成了一隻成熟的麻雀,麻雀媽媽開心地笑了……

H. 問一部日本兒童電影,關於男孩子和麻雀的故事

是這部:栗色小天使

介紹: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376466/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