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小故事看人優點
A. 關於佛教的小故事
佛經中的故事也不是說都沒有實際來源,只是一些實際來源不可考,有一些是通過神通看到的。
不打妄語,是指無中生有,是事說非。
若有人講,此事如果如此做了,可能會有何種後果,雖然這種後果尚沒實現,(也可以說是編的,畢竟沒實現嘛),但卻不能說全是妄語。否則,醫生都是說謊者了。
佛經中的故事是通過一些大眾喜聞樂見的小故事,說明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的道理。這個道理是真實的,沒有妄語。而故事是真實性,若有神通,看看那麼多的過去世,基本上可能都有真實發生過的。
B. 佛教中頓悟的小故事
禪宗故事在這里http://bbs.yes81.net/bbs_topic.do?postID=1149
C. 尋讓人看了很舒服的 故事 越長越好 謝謝 阿彌陀佛
講兩個因為妒嫉而造不善業的故事。
我們先講羅薩咖•帝思(Losaka tissa)長老的故事。在佛陀在世的時候,在高賞比(Kosambã古音譯憍賞彌)那個地方,有一個漁村。這個漁村住著很多戶人家。有一天,這個漁村有一個夫婦家庭,漁民她就生了一個孩子。自從這個孩子一誕生了,整村人就很倒霉。他們以捕魚為生。自從這個小孩子誕生了之後,整村人天天到河裡面去打漁,都一無所獲。就這樣過了幾天,當時那些村裡的人就感到很納悶:「到底是怎麼回事?沒有遇到這么倒霉的事情,這樣再下去,我們怎麼維生?」於是,他們就聚集到村長那裡去。他們就想,一定(是)我們的村裡出現了一個倒霉的人,要不然不會這么樣。於是他們就通過商量,就把一個村分為兩個部分,就分為兩大組。然後,結果一旦那個村分為兩大組了,就是只要這個小孩還在的那個村子、那個組那裡的漁民就打不到魚,而其他那個組就能夠可以捕到魚。於是,他們又把這個組又再分為兩個小組。這樣一直再分,最後就找到了這個小孩的父母。
當時,那個村裡的人就很生氣,於是就把他夫婦倆連同他的孩子就趕出了村莊。趕出了村莊之後,這對夫婦就沒辦法維生,於是只能夠做乞丐。但是,只要他帶著這個小孩子,他的父親或母親只要帶著這個小孩子,他就沒辦法要到飯。很倒霉,真是個掃帚星。這個小孩叫羅薩咖•帝思(Losaka tissa)。這個小孩長到他剛剛能夠走路的時候,他的母親就沒辦法,因為只要帶著這個小孩子,她一輩子都沒辦法吃飽。所以就給了他一個破碗,讓他自己去乞討,去謀生了。這個小羅薩咖(Losaka),他也沒辦法,於是就開始了自己流浪的生活。過著就好像烏鴉在垃圾堆裡面,在死屍堆裡面撿那些東西一樣。他就到處去垃圾堆裡面,去人家倒掉的東西裡面,撿些東西來吃。
後來,沙利子(Sàriputta舍利弗尊者)長老就見到了這個小孩子,他感到這個小孩子很可憐,於是就收留了他。但是即使是收留了他,只要這個小孩子跟著長老一起去托缽,人家都好像看不到他一樣,也沒辦法托缽。所以就唯有沙利子尊者(Sàriputta舍利弗尊者)自己去托缽,他才能夠獲得一些東西。但是由於羅薩咖(Losaka) 過去生的巴拉蜜的緣故,在今生成熟,他不久之後就證得了阿拉漢果。但是,他證得阿拉漢果並沒有改變他的命運,並沒有改變他這種很倒霉的果報。他仍然去托缽,托不到缽。沒辦法。
後來有一天,當時沙利子尊者(Sàriputta舍利弗尊者)已經見到羅薩咖•帝思(Losaka tissa)就會在那天的傍晚入般涅槃了。他就想:「哎呀,我的這個弟子,從來都沒有吃過一頓像樣的餐,像樣的食物。」於是那一天,他又帶他去。結果只要他帶他(羅薩咖)去,他(羅薩咖)跟在後面,即使平時很恭敬沙利子尊者的大施主,都好像見不到他一樣,沒辦法托缽。於是,沙利子尊者不得不把這個小孩送回去,要自己托缽,自己託了缽之後,他就託人送給羅薩咖•帝思尊者吃。但結果,這個送的人就在半路上就把飯吃掉了。等沙利子尊者回去寺院的時候,發現原來羅薩咖•帝思還沒有吃飯,還沒辦法吃飯。
於是,他就到皇宮裡面去,當時因為國王有邀請,他就要了一些叫做吒都馬荼拉(catumadhura)。吒都馬荼拉就是,現在在緬甸和斯里蘭卡還會有,經常會有。吒都馬荼拉用酥油,再加油、再加蜜糖、再加糖,再混合的一個像紅糖漿那樣的東西,很甜的,就叫吒都馬荼拉。就拿著這一缽吒都馬荼拉,就去了羅薩咖•帝思那裡。但是,由於他擔心即使這個缽一旦被羅薩咖•帝思碰到了,裡面的食物都會不見了。於是,他就端著缽,讓羅剎羅薩咖•帝思就這樣在缽裡面吃。等他吃了,這是他這一生人當中,可以說最像樣的,最好吃的一頓飯。結果就在那天晚上,他就入般涅槃了。羅薩咖•帝思為什麼會有這么樣的果報呢?
話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過去佛的時代,當時是咖沙巴佛(Kassapa,迦葉佛),迦葉佛的教法時期。那個時候,他也出家,是一位比庫。當時他就受到一位很有錢的施主的供養。在那一生當中,他也很精進地修行。有一天,就來了一位,另外一位外來的比庫,外來的尊者。這位尊者其實是阿拉漢聖者。當這位尊者來到施主的家門口托缽的時候,這位施主就被這位外來的比庫,他的威儀所感動。於是,他就請求這位尊者留下來受他的供養。那位阿拉漢比庫也答應了。然而,本來當時的羅薩咖他是經常受施主供養的,這個時候,突然來了一個外來的人,外來的比庫,他就很不自在,而他又發現到他的施主對這位外來的比庫那麼恭敬。
於是他就感到很妒嫉。就到施主面前說:「哎呀,那一個剛來的,他很懶,他一天什麼東西都不做,他只是懂得睡覺,他很懶!」就在那個施主的面前毀謗這位聖者。不僅如此,第二天,當這位施主供養他們的時候,由於妒嫉,當時的羅薩咖•帝思就把叫他帶去供養那位客住比庫的飯,全部把它倒到火坑裡面,就倒到火碳堆裡面去,就是他不想讓這位客來的比庫吃東西。由於他的妒嫉,他沒辦法,他的心沒辦法平靜。當那位阿羅漢比庫看到了這原來住在這里的比庫,他的心已經完全被妒嫉所打敗了,他的心沒辦法平靜,一旦見到他,他就喪失了理智一般,一定無論如何想要把他趕走。於是就在當天下午,他就離開了。
因為他出於悲憫,如果他繼續住在那裡的話,這一位比庫他會造更重的惡業,於是他離開。等他離開的時候,當時的羅薩咖•帝思他又感到很後悔。但是已經晚了,他找不到那位已經遠去了的尊者,又沒辦法向他懺悔。就是這么樣,當時的羅薩咖繼續以出家的身份一直修。然而在他臨終的時候,毀謗聖者跟他因為妒嫉而倒飯的這個惡業成熟了,使他墮落到地獄裡面。
在地獄裡面經過很漫長的時間之後,他又投生為餓鬼。他在餓鬼的時候,經常忍飢挨餓,肚子很大,但是又沒辦法得到食物。受到很漫長時間的飢渴的煎熬。後來又投生為狗,即使投生為狗也好,經常一旦它得到什麼東西,就給其它的狗搶走了,它也沒辦法吃飽。就是因為當時由於妒嫉,他把那位供養給阿拉漢尊者的飯,把它倒到火坑裡面,倒到火堆裡面,這種惡業一直都在他以後的輪回當中成熟,乃至到他最後一生,他有機會投生為人,而且也有機會聽聞到佛法,但是,過去所造的那種惡業,特別是當時他妒嫉的對象是一位無學聖者,他毀謗的對象是一個無學聖者,而且他把那位阿拉漢聖者的飯倒到火里。所以由於這種妒嫉心所帶來的惡業,一直都影響到他,(直到)最後他的最後一生。這就是羅薩咖•帝思長老因為過去世妒嫉,所造的不善業所帶來的果報。
下面我們再看另外一位長老的故事。贍部咖(Jambuka)長老的故事。贍部咖長老的故事跟羅薩咖•帝思長老的故事有點相像。也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是在過去佛的教法時期。當時的贍部咖他也是一位比庫,他當時就受到一位有錢施主的供養,那位有錢施主也對他很有信心。不過,有一天又來了一位阿拉漢的比庫。這個時候,那個施主見到這位阿拉漢比庫,就邀請他來,到他家裡,受他應供。而且,他還請理發師專門為他剃頭,供養他上等的袈裟,供養他很好吃的、殊勝的、美味的食物。然後,還搬一個床給他睡,給他休息。
那這個時候,原來住在那裡的比庫,他就感到自己的內心很妒嫉。由於他的妒嫉,他又喪失了理智。當時他就在罵道,他對著這個客來的比庫罵道:「你要吃糞便你要吃屎,你都不要去吃這個施主所供養的食物!你要用扇葉的梳子去拔你的頭發,你都不要去接受那位施主(請)的理發師為你梳頭,為你剃頭!你寧可沒有衣服穿,寧可你裸體,你都不要去受施主所供養的衣服!你要睡在地上,你都不要睡在施主所供養的那個舒適的床上!」
後來,贍部咖就這么樣罵那位比庫。就是因為這么樣罵,結果那位阿拉漢比庫,他也出於悲憫,他發現到如果繼續再住下去,自己也經常會遭到他的詛咒,會遭到他的辱罵,而那一位原來住的比庫,他會造很重的不善業,於是他就悄悄地走了。由於當時的贍部咖毀謗聖者的不善業,於是,他死了之後就墮落到地獄裡面去。一直墮落了很多年、很多世。就在兩尊佛陀的期間,他一直都在地獄裡面,受到種種痛苦地煎熬,就是因為他毀謗聖者的惡業。
等到在我們佛陀的時代,贍部咖過去的善業成熟了,他投生在當時的沙瓦提城(Sàvatthã,舍衛城),沙瓦提城一個很有錢很富有的家庭。然而,他過去生毀謗阿拉漢聖者的不善業還在成熟。他一出生,他就不想吃其它的東西,他只是想吃糞便,只是想吃屎。而且,他什麼衣服都不想穿,他只是想裸體,光著身子。而且,他喜歡拔頭發,他的頭發全拔了,同時,他不喜歡睡在床上,他就要睡在地上。他一出生他就有這樣很惡劣的習氣,這是與生俱來的。
等到他長大了之後,他就加入了邪命外道的團體。後來那些邪命外道發現到這個人經常偷偷地吃屎,於是就把他趕走了。他(還是)經常偷偷地吃糞便,結果當時的贍部咖就到處去雲游,就從沙瓦提城一直雲游到當時的摩揭陀國(Magadha,馬嘎塔)國。去到那邊就沒有人認識他,於是他就裝模作樣做苦行僧。他就一隻腳站立著,每天都是,張開嘴巴向著天,在那邊做苦行僧(狀)。然後人們就問他說:「聖者啊,您為什麼要這么樣?」他說:「我只吃空氣就可以,我什麼東西都不吃。我一隻腳站立,是因為如果我兩只腳站立了,這個大地承受不了我的威德。」於是,他就這么樣在那邊吹牛。
結果他的這種苦行給那些人知道了之後,很多人就很恭敬,就帶了大量的食物、供養品去供養他。他也不接受,然後人們就哀求他:「哎呀,聖者啊,為了悲憫我們,為了慈悲我們,你接受吧!」於是他就假裝用點草葉,用點草葉尖弄點蜜糖再滴到石頭里:「好了,我不吃了,你們拿回去吧。」然後他就繼續張開嘴巴,他說只是吃空氣就可以。但是每到晚上,他就偷偷地背著人們去吃屎、去吃糞便。然後又睡在地上。有一天,佛陀看到了這位贍部咖,這位外道,裸行外道贍部咖,他過去生的巴拉蜜成熟了。因為畢竟在過去生,過去咖沙巴佛陀的時代,他修行了兩萬年那麼久。
當時這位贍部咖在五十五歲的時候,那個時候佛陀就知道他的巴拉蜜已經成熟了。於是就在一天傍晚、黃昏,他就去到了贍部咖苦修的那個地方,然後就想借一宿,贍部咖就答應了。那天晚上佛陀就在贍部咖所居住的附近,在那邊過了一宿。然後在中夜時分,就有一個很明亮的光明,來到佛陀面前,原來是四大天王來禮敬佛陀,不久又走了。在中夜時分又有一段更明亮的光明來了,這個是沙咖天帝,就是帝釋天王又來禮敬佛陀。然後過了不久又有一塊更亮的,照亮整個樹林的光明又來了,這個是大梵天王,他又來禮敬佛陀,後來又走了。
那到了第二天早上,贍部咖就去到佛陀那裡,就把他昨天晚上看到的景象問佛陀說:「尊者,昨天晚上,在初夜時分我看到有很明亮的光明,那是什麼呢?」佛陀說:「那是四大天王來禮敬我。」「那後來呢?那一個更明亮的光明呢?」「那是沙咖天帝來。」「那更後來那個更明亮的光明是什麼?」「那個是大梵天王。」贍部咖說:「哇!看來你真的很了不起喔。連四大天王、連沙咖天帝、跟大梵天王都來禮敬你。你看我,我已經行了那麼難行的苦行,五十多年我連一個天人都沒看過。」
然後佛陀就說:「贍部咖,你騙得了所有的人但是你騙不了我,你吹牛說你每天你只吃空氣,什麼都不吃,但是,你每天晚上你偷偷地躲著人們去吃屎。你自己說你一隻腳獨立,你從來都不躺卧,但是你晚上就睡在地上。」這個時候贍部咖聽了之後,他嚇壞了。原來自己的老底全部給面前的這位佛陀知道了,然後當時他就,急忙就拜倒在佛陀的腳下。就說:「是的,尊者,我錯了!我一直以來我都隱瞞著人們,其實我一直都吃屎,我就吃糞便,一直我都睡在地上,請尊者慈憫我,請原諒我的無知跟愚痴。」
於是佛陀說:「對,我正是為這個而來的。」然後他就跟他說法,跟他說法不久之後,這位贍部咖他就證得了阿拉漢果。當他證得了阿拉漢果之後,他就陪伴著佛陀走出離開了。當時,就從馬嘎塔(Magadha)跟盎嘎(Aïga)國的兩個地方的大量的人群,來了之後,他們發現:「哎!怎麼我們很恭敬的贍部咖,他現在竟然跟沙門苟答馬(Gotama)在一起。難道誰是弟子啊?誰給他制服了。」結果當時贍部咖長老、贍部咖尊者他知道人們的心念,於是他就顯現了神通,就禮敬了佛陀,就說:「尊者,您是我的導師,我是您的弟子。」於是佛陀也說法,當時很多人很歡喜,甚至有人證果。
由於贍部咖過去生由於妒嫉心所帶來的不善業,使他今生,他沒辦法像正常人一樣。但是,贍部咖長老要比羅薩咖•帝思更好一點,由於他後來證得阿拉漢果之後,他的那種業由於很強的功德慢慢地消除。同時也由於佛教的出家人是不能夠吃糞便的,於是他後來,由於他成了佛教的出家人之後,他也可以吃飯了,他也不用裸體了,他應該穿袈裟的,他也不能夠睡地上了,他只能睡床上。那這就是兩則關於妒嫉的故事。
D. 求佛家經典禪語,小故事
佛說:「世間最珍貴的不是未得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
從前,有一座圓音寺,每天都有許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圓音寺廟前的橫樑上有個蜘蛛結了張網,由於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誠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經過一千多年的修煉,蛛蛛的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祖光臨圓音寺,看見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興。離開寺廟的時候,不經意間一抬頭,看見了橫樑上的蛛蛛。佛祖停下來,問這只蜘蛛:"你我相見總算是有緣,我來問你個問題,看你修煉了這一千多年來有什麼真知灼見。怎麼樣?"蜘蛛遇見佛祖很是高興,連忙答應了。佛祖問道:"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了想,回答道:"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點了點頭,離開了。 就這樣又過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舊在圓音寺的橫樑上修煉,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祖又來到寺前,對蜘蛛說道:"一千年前的那個問題,你可有什麼更深的認識嗎?"蜘蛛說:"我覺得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說:"你再好好想想,我會再來找你的。" 又過了一千年,有一天,颳起了大風,風將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網上。蜘蛛望著甘露,見它晶瑩透亮,很漂亮,頓生喜愛之意。蜘蛛每天看著甘露很開心,它覺得這是三千年來最開心的幾天。突然,又颳起了一陣大風,將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覺得失去了什麼,感到很寂寞,很難過。這時佛祖又來了,問蜘蛛:"蜘蛛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過這個問題,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對佛祖說:"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說:"好,既然你有這樣的認識,我讓你到人間走一朝吧。" 就這樣,蜘蛛投胎到了一個官宦家庭,成了一個富家小姐,父母為她取了個名字叫蛛兒。一晃,蛛兒到了16歲了,已經成了個婀娜多姿的少女,長得十分漂亮,楚楚動人。 這一日,新科狀元郎甘鹿中士,皇帝決定在後花園為他舉行慶功宴席。宴席上來了許多妙齡少女,包括蛛兒,還有皇帝的女兒長風公主。狀元郎在席間表演詩詞歌賦,大獻才藝,在場的少女無一不被他折倒。但蛛兒一點兒也不緊張,因為她知道,這是佛祖賜予她的姻緣。 過了些日子,說來很巧,蛛兒陪同母親上香拜佛的時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親而來。上完香拜過佛,兩位長者在一邊說上了話。蛛兒和甘鹿便來到走廊上聊天,蛛兒很開心,終於可以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並沒有表現出對她的喜愛。蛛兒對甘鹿說:"你難道不曾記得16年前圓音寺的蜘蛛網上的事情了嗎?"甘鹿很詫異,說:"蛛兒姑娘,你漂亮,也很討人喜歡,但你想像力未免豐富了一點兒吧。"說罷便和母親離開了。 蛛兒回到家,心想,佛祖既然安排了這場姻緣,為何不讓他記得那件事,甘鹿為何對我沒有一點兒感覺呢? 幾天後,皇帝下召:命新科狀元甘鹿和長風公主完婚;蛛兒和太子芝草完婚。這一消息對蛛兒如同晴天霹靂,她怎麼也想不通,佛祖竟然這樣對她!幾日來,她不吃不喝,靈魂就將出殼,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趕來,撲倒在床邊,對奄奄一息的蛛兒說道:"那日,在後花園眾姑娘中,我對你一見鍾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應。如果你死了,我也就不活了。"說著就拿起了寶劍准備自刎。 就在這時,佛祖來了,他對快要出殼的蛛兒靈魂說:"蜘蛛,你可曾想過,甘露(甘鹿)是由誰帶到你這里來的呢?是風(長風公主)帶來的,最後也是風將它帶走的。甘鹿是屬於長風公主的,他對你不過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當年圓音寺門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愛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卻從沒有低下頭看過它。蜘蛛,我再來問你,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聽了這些真相之後,一下子大徹大吾了,她對佛祖說:"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能把握的幸福。"剛說完,佛祖就離開了,蛛兒的靈魂也回位了,睜開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馬上打落寶劍,和太子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故事結束了,你能領會蛛兒最後一刻所說的話嗎?"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能把握的幸福。"
E. 有關佛教的小故事
熱心網友
佛教故事『 佛論愛情 』— 十方佛教網
石頭問:
我究竟該找個我愛的人做我的妻子呢?還是該找個愛我的人做我的妻子呢?
佛笑了笑: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就在你自己的心底.這些年來,能讓你愛得死去活來,能讓你感覺得到生活充實,能讓你挺起胸不斷往前走,是你愛的人呢?還是愛你的人呢?
石頭也笑了:
可是朋友們都勸我找個愛我的女孩做我的妻子?
佛說:
真要是那樣的話,你的一生就將從此註定碌碌無為!你是習慣在追逐愛情的過程中不斷去完善自己的。你不再去追逐一個自己愛的人,你自我完善的腳步也就停滯下來了
石頭搶過了佛的話:
那我要是追到了我愛的人呢?會不會就...
佛說:
因為她是你最愛的人,讓她活得幸福和快樂被你視作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所以,你還會為了她生活得更加幸福和快樂而不斷努力。幸福和快樂是沒有極限,所以你的努力也將沒有極限,絕不會停止。
石頭說:
那我活的豈不是很辛苦?
佛說:
這么多年了,你覺得自己辛苦嗎?
石頭搖了搖頭,又笑了。
F. 請問有那些佛教禪語是比較出名的有什麼佛教小故事
太多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寧可執有如須彌山.不可執空如介子許
救 人 一 命 勝 造 七 級 浮 屠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原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佛曰:不可說
等等............
生 活 中 的 佛 教 用 語
西 漢 末 年 , 佛 教 自 印 度 傳 入 中 國 , 至 隋 唐 而 大 盛 。 佛 經 本 以 梵 文 寫 成 , 當 中 有 許 多 宗 教 術 語 和 古 印 度 的 詞 匯 。 佛 教 的 經 籍 被 翻 譯 成 漢 語 後 , 這 些 外 來 語 亦 漸 漸 融 入 漢 語 之 中 , 成 為 日 常 詞 匯 的 一 部 份 。 以 下 為 你 介 紹 一 些 常 見 的 例 子 :
1. 浮 屠 : 我 們 常 說 「 救 人 一 命 勝 造 七 級 浮 屠 」 , 句 中 的 「 浮 屠 」 原 來 解 作 佛 塔 , 整 句 的 意 思 是 「 救 人 性 命 , 功 德 無 量 , 遠 勝 為 寺 廟 建 造 七 層 佛 塔 」 。 其 實 , 「 浮 屠 」 本 是 梵 語 Buddha 的 音 譯 , 意 思 即 是 「 佛 陀 」 , 指 釋 迦 牟 尼 。 後 來 大 概 因 「 屠 」 字 令 人 聯 想 到 「 屠 宰 」 等 意 思 不 太 好 的 詞 語 , 所 以 漸 漸 被 音 近 的 「 佛 陀 」 取 代 。 而 「 七 級 浮 屠 」 的 「 浮 屠 」 , 梵 語 是 Buddhastupa , 音 譯 後 的 略 稱 也 是 「 浮 屠 」 。 所 以 , 「 浮 屠 」 既 可 解 作 佛 陀 , 亦 可 解 作 佛 塔 。
2. 剎 那 : 「 剎 那 」 是 梵 語 ksana 的 音 譯 , 意 思 是 一 瞬 間 , 古 印 度 以 「 剎 那 」 作 為 最 短 的 時 間 單 位 。 佛 學 著 作 之 中 , 有 說 一 彈 指 頃 ( 頃 即 短 時 間 ) 有 六 十 剎 那 , 又 有 謂 一 念 有 九 十 剎 那 , 一 剎 那 有 九 百 生 滅 ( 生 即 發 生 , 滅 即 消 滅 ) 。 看 來 佛 學 中 的 「 剎 那 」 是 可 數 的 。 「 剎 那 」 後 來 被 廣 泛 運 用 , 撇 除 佛 學 的 涵 義 , 它 所 表 示 的 就 是 難 以 量 化 的 極 短 暫 的 時 間 。
3. 世 界 : 佛 教 《 楞 嚴 經 》 : 「 何 名 為 眾 生 世 界 ? 世 為 遷 流 , 界 為 方 位 , 汝 今 當 知 東 、 西 、 南 、 北 、 東 南 、 東 北 、 西 南 、 西 北 、 上 下 為 界 , 過 去 、 未 來 、 現 在 為 世 。 」 佛 家 語 中 「 世 」 即 是 時 間 , 「 界 」 是 空 間 , 「 世 界 」 所 指 的 就 是 整 個 宏 觀 宇 宙 。 「 世 界 」 成 為 常 用 語 後 , 所 指 的 只 是 自 然 界 和 人 類 社 會 的 一 切 事 物 的 總 和 。
4. 不 二 法 門 : 「 不 二 法 門 」 現 解 作 「 唯 一 的 途 徑 、 方 法 」 , 原 來 這 個 詞 語 本 是 佛 教 用 語 。 「 不 二 」 的 意 思 是 平 等 而 無 差 異 , 是 佛 教 的 一 種 哲 理 ; 而 「 法 門 」 就 是 指 修 行 者 入 道 的 門 徑 。 在 佛 教 八 萬 四 千 個 法 門 之 中 , 「 不 二 法 門 」 是 可 以 直 接 入 道 的 、 最 重 要 的 法 門 。
除 了 以 上 的 例 子 , 「 菩 薩 」 、 「 羅 漢 」 、 「 夜 叉 」 、 「 舍 利 」 等 詞 , 甚 至 「 恆 河 沙 數 」 、 「 回 頭 是 岸 」 等 成 語 , 也 是 出 自 佛 經 。 如 果 你 想 進 一 步 了 解 這 些 詞 語 的 意 思 , 可 以 查 查 詞 典 , 或 翻 看 相 關 的 書 籍 。
G. 值得讓人深思的佛教小故事有
《釋迦牟尼佛廣傳》南無阿彌陀佛
H. 誰記得佛教的這個小故事
佛桌上的花朵
朝陽升起之前,廟前山門外凝滿露珠的春草里,跪著一個人:「師父,請原諒我。」
他是某城風流的浪子,20年前曾是廟里的小沙彌,極得方丈喜愛。方丈將畢生所學全數教授,希望他能成為出色的佛門****。他卻在一夜間動了凡心,偷下山去,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目,從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夜夜都是春,卻夜夜不是春。20年後的一個深夜,他陡然驚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灑在他的掌心。他忽然深自懺悔,披衣而起,快馬加鞭趕往寺里。
「師父,你肯饒恕我,再收我做****嗎?」
方丈深深厭惡他的放盪,只是搖頭。「不,你罪過深重,必墮阿鼻地獄,要想佛祖饒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連桌子也會開花。」
浪子失望地離開了。
第二天早上,方丈踏進佛堂的時候,驚呆了:一夜間,佛桌上開滿了大簇大簇的花朵,紅的,白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佛堂里一絲風也沒有,那些盛開的花朵卻簌簌急搖,彷彿是焦灼的召喚。
方丈在瞬間明白了。他連忙下山尋找浪子,卻已經來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墮入他原本的荒唐生活。
而佛桌上開出的那些花朵,只開放了短短的一天。
是夜,方丈圓寂,臨終遺言:
這世上,沒有什麼歧途不可以回頭,沒有什麼錯誤不可以改正。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最罕有的奇跡,好像佛桌上開出的花朵。
而讓奇跡隕滅的,不是錯誤,是一顆冰冷的、不肯寬容、不肯相信的心。
I. 60個佛教經典小故事第二章愛情真諦中第一個故事是
一、前世是誰埋了你
從前有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卻嫁給了別人。
書生受此打擊, 一病不起。這時,路過一遊方僧人,從懷里摸出一面鏡子叫書生 看。書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上。路過一人, 看一眼,搖搖頭, 走了。又路過一人, 將衣服脫下,給女屍蓋上, 走了。再路過一人,過去, 挖個坑, 小心翼翼把屍體掩埋了。
僧人解釋道, 那具海灘上的女屍,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個路過的人,曾給過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戀,只為還你一個情。
但是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 是最後那個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現在的丈夫。書生大悟,病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