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母親的故事讀後感600字

母親的故事讀後感6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19 15:27:19

㈠ 高爾基的《母親》 讀後感600字左右,要有點評.請求大家幫助.

讀完高爾基的《母親》,按理說寫出的讀後感應該是關於贊美母親的,可我卻不想寫那些,當然,母愛是值得永久歌頌的,知識在沒有領會其真諦,沒有觸機靈魂的情況下寫出的文章,只能是膚淺的,和那些無病呻吟的文章一樣令人提不起興趣.

讀完母親。確實在一些方面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反思,主要有以下幾點。

1母親——作為生活在當時俄國黑暗社會最底層的工人代表,從一個沒有靈魂的麻木的

人,一躍而為一個具有先進思想,為推翻沙皇統治而站在第一線的人。

母親身上,所發生得重大變化,讓我們震撼,尤其是母親不識字,卻比那些識字的理解

真理,理解俄國的未來。這些與她的兒子帕沙卡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她的兒子是工人的代表,是工人運動的領導者,不斷對他的母親灌輸革命的真理,將母親的思想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當然這與母親本身也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她對兒子的理解,對兒子所從事事業的信任,沒有對兒子的自豪,對兒子深深的愛,也不會使她在兒子被捕後,下定決心走兒子的路,從而真正成為一個革命者,一個大造新時代的人。

這里我們談到了理解,這不僅讓我想到一句話:理解萬歲。確實,人與人之間的理

解是無價的,理解可以創造奇跡,就像理解可以將帕沙卡和她的母親,兩個思想完全不同的人,之間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一座信任的橋梁。在現代社會,很多問題有待於理解來解決,代溝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代表。試想,如果父母與子女之間加強交流,增進理解,又什麼問題解決不了呢?有時候我感覺父母不理解我,當然,為題是出在雙方。父母當總是讓我一個勁的學習,殊不知,為了責任而學習是很累人的。

2書中的革命者為了信仰,為了人類美好的未來而奮不顧身。

其突出代表就是母親的兒子帕沙卡和他的同志安德烈,雷兵等革命者。他們有著智者的信念,不知疲倦的像工人,農民宣傳革命知識,剖析他們受苦受累而沒有得到回報的原因,他們不懼資產階級及其他們的走狗們,把坐牢當作工作之餘的休息,出獄後依舊投身革命事業。這是多麼讓人敬重!這不僅讓我想到了我國所經歷的艱苦歲月,同樣的故事也在我們這片熱土上發生過,那些革命的烈士,將長眠在共和國的懷抱之中。

這里提到了信仰,在革命時期,信仰高於一切,有著執著信仰的人會為它而拋棄生命。那些捨生取義的事跡一直被人們坐傳倡,慢慢的好像已經成為了傳說,我曾經懷疑,所謂亂世出英雄,不知道在現代社會,還會不會又為了信仰而獻身的人,還有沒有那份勇氣,坦然地面對死亡,正氣浩然。在那時,信仰是人們前進的動力,這不僅讓我思索,偉人為了信仰而不斷奮斗終究成為了偉人,而在當代,如何確立自己的信仰呢?我小時候想當五星上將,現在想來卻也可笑,一沒有軍事才能,二沒有軍事膽識,三沒有軍事機遇,談何成為將軍?小時候想當將軍想必那是戰爭片子看多了,盲目崇拜上面的將軍罷了。

說實話,從那時起就有點迷茫,在各方面的呼籲下努力學習,卻終究沒有確定一個明確的理想,總是過一天算一天,完成當前的任務就算了事。我也常想,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總是安慰自己,總之以後能報效祖國,名垂青史就是了,這就算我籠統的人生理想吧!

在前面我提到,由於害怕寫得太庸俗,所以不打算寫母愛的內容,可是當我寫到這兒才發現,這本書中未提一個「愛」字,卻無處不洋溢著母親對帕沙卡的愛。從母親對帕沙卡反常舉動的擔心,到得知他從事失業後的提心吊膽;對兒子的支持,到以兒子為自豪,直至投身革命事業,一個母親年邁而執著的愛心,又對兒子的愛上升到了對全世界為真理而奮斗的無產革命者的愛 ,這是歷史的跨越。

㈡ 怎樣寫看了母親對人的愛的故事寫讀後感

[母愛的故事讀後感]《母愛的故事》是一篇文章,它講的是有一個叫美美的同學,可是她媽媽太溺愛她了,使她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後來美美上了大學,不過很快她又被退學了,因為她離開了媽媽什麼也不會做,她無法獨立生活.她的媽媽哭了…知道雄鷹為什麼會那麼矯健嗎?因為在它們出生不久就自己出去尋找食物,而鷹媽媽希望它們能夠獨立,長大才能有勇氣飛向太陽!因為愛,所以讓愛放逐天涯,也許此刻我們也像美美一樣享受母親為我們安排的一切,但是我們應該反思一下,有一天我們離開父母的懷抱,能否獨立生活?能否像雄鷹飛向你夢想的太陽?在溫室里生長的花朵十分漂亮、美麗,但是離開溫室,它們還可以那麼美麗嗎?朋友,你見過梅花嗎?它們傲雪凌霜但仍那麼美麗幽香,正因為在白雪皚皚的環境中經受考驗,經受磨練,才會這樣獨領風騷傲然綻放.聯想到我們自己,不得不感到慚愧:我的媽媽叫我自己洗衣服,自己做飯,自己獨立生活,而我卻不聽她的話,還總以為她不愛我呢!回想起來我現在才覺得,我好笨好蠢.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要學會獨立,學會自強.我想只有我這樣做,未來的我才可以在人生的路途中走得更遠,走得更穩!歌德說過:"誰若不能主宰自己,誰就永遠是個奴隸."對,我不能像《母愛的故事》中的美美一樣,我要像雛鷹一樣,展翅高飛,翱翔長空,做生活的強者!

〔母愛的故事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㈢ 安徒生童話母親的故事讀後感

安徒生童話《母親的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偉大又仁慈的母親,她有一個兒子,不幸的是這個兒子馬上就要死去了,有一天死神把他的孩子帶走了。這位母親不畏一切艱難困苦,她答應每個幫助她找到孩子的人任何要求,最後她找到了代表孩子生命的花,可是她所能選擇的是孩子痛苦的或者,或者是死去,最後這位母親放棄了選擇,孩子去了另一個幸福的國度。

㈣ <<感動學生的母愛故事>>讀後感

 讀《感動學生的母愛》故事有感   

  《感動學生的母愛故事》裡面記錄這一篇篇觸動人心的經典故事。有《瘋娘》、《抱的懺悔》等。

   編者劉東偉在書後面說:「什麼是母愛?其實母愛末必非要轟轟烈烈才能讓子女銘記,母愛也末必要為子女獻出自己的生命,才感動天地。」

   我十分贊同這位劉編者的話,因為,母愛就融化在每天的生活中啊,《抱的懺悔》中有一個片段:林林在上學的時候,要經過一個火車道口,阿姆放心不下她,就跟她去了,經過火車道時,只見林林上學心切,想越過火車道,一輛火車正使是過來,阿姆害怕急了,急忙拉住林林,指指火車,林林正要說謝謝,火車的汽笛聲就從她們身邊飛過......

   讀了這個片段,我快要哭了,你會問,這有什麼呀?但你不會懂,阿姆這個簡單的小動作,就救了林林的生命,你設想一下,如果阿姆不扶住林林,那結局會怎樣?阿姆可以不顧生命救她的孩子,這只有母愛至深的人才能辦到。

   母愛是偉大的。盡管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有不同種族,有不同語言的國度,但是,全世界的母親都是相像的!他們愛兒女的心都是一樣的。缺乏了母愛的乳汁,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

   在寧靜的夜晚,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房間的燈是亮著的,正要睡熟,突然被一聲開門聲,是媽媽,她走進一點,在衣架上放了一件白毛衣,又在書桌上放了一張紙條,為我蓋上被子,然後關了燈,我拿過紙條,一行我熟的不能在熟的字出現在我面前:

   寶貝,明天零下5度,早上記得再加一件毛衣。

                                             媽媽

   眸子里頓時溢滿淚水,一滴一滴晶瑩的淚珠落下來,在微光下,顯得那麼祥和......

   詩人但丁曾經說過: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三鮮餡有人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給了你生命/給你一個家啊/不管你走多遠/無論你在幹啥/到什麼時候也離不開/咱的媽......

   這是歌曲《母親》中的片段;

   是啊,總有一個人將我們恩寵,有一種愛讓我們心痛,這個人就是母親,這種愛就是母愛,

   母愛貫穿在人類歷史的長卷里,永遠奏響著讓人感動,慨嘆和盪氣回腸的樂章......

   母愛像水一樣,從我們一出生,就融進了我們的血液,從此,一直在我們體內流淌著。母愛像陽光一樣,從關注我們的那雙眸開始,從此無論我們走到哪裡,母愛總會跟隨在身邊,溫暖著我們,包圍著我們。母愛是細膩而溫柔的,她帶給我們無盡的關懷和疼愛,母愛又是堅強而執著的,為了我們,母愛可以犧牲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在這里,我寫下親情,寫出心中的感悟,留下的是我的一份思緒,而永駐於心頭的是媽媽的一份真情。

㈤ 母親逃難的故事讀後感

我和母親去逃難
——抗戰年代的片斷回憶
卜利
□卜利
自從1943年2月下旬,日本鬼侵佔洋青圩之後,經常出兵到周圍村莊掃盪。尤其是我們深坭塘組織抗日自衛隊抗擊日偽大掃盪之後,日偽軍更加猖狂地屢次到我們深坭塘游擊區大掃盪。但每次來掃盪都遇到自衛隊的伏擊,都要抬著死屍和傷員回去。因此,日本鬼對我們深坭塘抗日自衛隊恨之入骨。

1944年8月初旬,日本鬼不甘心失敗,夢想消滅深坭塘這支抗日隊伍,又出兵侵佔了安鋪鎮,形成東西兩面夾攻我們深坭塘游擊區,形勢非常緊張,害得我們人心惶惶,雞犬不寧。

1944年8月9日(農歷六月二十一),中共南路特委根據中共中央南方局指示,命令深坭塘抗日聯防區擴展至界炮山內、山家等地區,組織「老馬起義」,成立遂溪縣抗日聯防大隊。我父親——齊哥(年紀較大自衛隊員對他的尊稱)也隨自衛隊到山家,參加「老馬起義」,離開家鄉,再次走上抗日最前線。

然而,我們村的青壯年都參加自衛隊了,其餘老弱群眾,為了生存就必須尋求向外逃難之路。於是,我們全村老弱群眾大部分都選擇非日佔區——界炮圩逃難。

大敵當前,全村群眾都紛紛向外逃難了。父親不在家,我母親(洪氏)只好背著年僅三歲的妹妹,挑著行李,拉著我,跟隨其他群眾向界炮坦塘仔村我二伯女兒家逃去。當時,我只有六七歲。因家庭貧窮,營養不良,身體很差,加上我母親右腳殘疾,走路很困難。我們從傍晚六時左右出發,走到深夜,已經人困肚飢,所以越走越慢。在不知不覺中,前後已無人影,母親也不知去向,唯有我自己獨行。

深更半夜,一個六七歲的小孩,在異鄉野外獨走;一個殘疾的母親,在黑暗的夜晚,不幸走失了唯一的兒子,多麼痛苦、多麼悲慘,可想而知。可是,當時我並沒有害怕,也沒有大聲嚎哭,只是暗暗流淚。無奈之際,我只好借著朦朧的月光,艱難地朝著前進的大路(牛車路)繼續往前走。我一面走一面想:日本鬼呀!你們真是罪惡滔天、慘無人道……

我走著,想著,越走越困,越走越慢。約摸又走了五個小時,天也漸漸亮了。這時,我殘疾的、可憐的母親滿臉淚痕,背著妹妹從後面艱難地、焦急地、氣喘吁吁地追上來,甩掉行李,悲喜交集,雙手攬住我痛哭一場。

天亮了,我們母子重逢了。我忍住悲痛,抹乾眼淚,勒緊褲帶,頂著肚餓,繼續往前走。我們一邊走一邊問,問了很多人,才走到我二伯女兒家。可是,這個家,也是有上餐沒下餐,長年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我們無依無靠,只好將就自家帶去的少量食物煮水充飢……

在抗戰時期,我們遭遇日本侵略者「三光政策」大掃盪的禍害,何止千家萬戶被迫妻離子散、背井離鄉、忍飢挨餓、無家可歸、受盡人間苦楚。以上逃難遭遇,是我在抗日戰爭年代苦難、悲慘童年生活片斷回憶的真實寫照。

㈥ 《母親的故事是一盞燈》 讀後感

美得像詩
——讀安武林散文集《母親的故事是一盞燈》
殷允梅

讀安武林老師的作品是從讀他的詩集起始的。他的詩,尤其是他的童詩,唯美得難以用語言表達。豐富的想像,形象的表達,精緻的像一個扎著兩只小辮的小姑娘:辮梢一跳就是一首詩,嘴角一揚也是一首詩。
著名兒童詩人金波老師曾經說過:「我喜歡看武林的散文和童話,由於他過去是寫詩出身,這些堅實的基礎成了他作品的底蘊。不管哪一種文體,我都能讀出一些詩歌的味道……」當我拜讀安老師的散文集《母親的故事是一盞燈》的時候,深切地感受著這一點。
「美得像詩!比詩還要美!」我在心裡贊嘆著。如水一般的文字竟在眼睛裡凝成一條涓涓的河流,丁冬作響。
「小河又淌來了跌跌撞撞的水珠。」或許,小河裡的每一顆水珠都攜帶著一句美麗的詩文,都凝結著一張美麗的笑臉,都承載著一個美麗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水邊度過的,四面環水的小島上播撒著水一般的快樂和歡暢。「六月,女孩子在哪兒?六月,男孩子在河裡,女孩子在花里。」可不是嗎,六月的村子裡是安靜的,男孩子們都在水裡泡著鬧著,女孩子在初綻的芙蓉花間羞澀地笑著,小臉兒笑紅了,像粉紅的芙蓉花苞。
「一池綠色的墨汁,一湖綠色的墨汁,被輕柔的風研磨得濃濃的,被潔白的鴨研磨得濃濃的。」那當是春天裡家鄉的湖吧?滿湖的碧水是被芙蓉的影子映綠的,是被蘇醒的水草染綠的吧?一支小木船翩翩地就來了,於是這塊平滑的碧綠的布匹就被裁開了,又在船後神奇的縫合著。
「太陽啊,捋著鬍子,一個勁兒發笑。」年邁的太陽公公可是個老頑童,這不,他在湖面上跳起了踢踏舞,那細細又碎碎的波紋,不就是他踏出的神奇舞步。太陽可是舞蹈界的大腕,你看,整個湖面都是他的舞台,整個湖區的花花草草、魚蝦水鳥,都是他忠實的粉絲呢。
……
其實安老師的散文集《母親的故事是一盞燈》,我才剛剛讀了一半,卻已經被字里行間溢出的詩意陶醉了。寫出上面的文字,是自己的真實收益。

㈦ 《母親的茶》一一當母親已經離開 讀後感600字

家中的老三瘦弱多病,在隔壁鄰居殺豬匠的介紹下,送給了鎮里的開飯店的老闆,做母親的心都碎了。她實在忍不住就偷偷地跑到鎮上,隔著厚厚的窗戶上的霜,他看到兒子在刷碗,頓時泣不成聲,也許是母子連心吧,兒子居然感到窗戶一閃的身影時母親,跑出門來。「媽!媽!」的喊叫聲,在北方極冷的天氣里聲音令人心碎。第二天,九香把錢退給飯店老闆,硬是把兒子換回來,當兒子從新回到家裡,背著好心的老闆送的滿滿一書包饅頭,高興地把一個饅頭遞給九香,並說一句:「媽,以後我再也不說我餓了!」
看到「我再也不說我餓了」,我的眼淚象斷線的珍珠落下來,過了很多年,我給兒子講這個故事,有一次兒子在我忙著的時候問我中午吃什麼,我對他說「就知道吃」,兒子突然幽默地說一句:「媽,以後我再也不說我餓了」,我笑了,不再為一想到那句話就心痛的不得了。
第二處打動人心的就是,九香稍微年長的老大和老二,對本村那個照顧他們的娘幾個的男人,充滿了惶恐,他倆把那個男人自己親手給九香做的發卡,扔在地上踩得粉碎,這樣九香心疼的要命,也同時發現再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為這些孩子們。
九香終究就帶著遺憾沒有再嫁,但是那份愛一直埋在心裡,但孩子們都成家立業後,她去世前最後一個心願就是去找那個恩人、愛人,但是已經人世兩隔了。
中國女人,帶著孩子的女人再嫁,不是女人不好,而是男人太俗,太沒用,他們無法承擔也不願承擔女人的重擔,但是女人們終於頂著天,咬著牙,使生活前行。

㈧ 林海音的《母親的秘密》課文讀後感600字

家中的老三瘦弱多病,在隔壁鄰居殺豬匠的介紹下,送給了鎮里的開飯店的老闆,做母親的心都碎了。她實在忍不住就偷偷地跑到鎮上,隔著厚厚的窗戶上的霜,他看到兒子在刷碗,頓時泣不成聲,也許是母子連心吧,兒子居然感到窗戶一閃的身影時母親,跑出門來。「媽!媽!」的喊叫聲,在北方極冷的天氣里聲音令人心碎。第二天,九香把錢退給飯店老闆,硬是把兒子換回來,當兒子從新回到家裡,背著好心的老闆送的滿滿一書包饅頭,高興地把一個饅頭遞給九香,並說一句:「媽,以後我再也不說我餓了!」

看到「我再也不說我餓了」,我的眼淚象斷線的珍珠落下來,過了很多年,我給兒子講這個故事,有一次兒子在我忙著的時候問我中午吃什麼,我對他說「就知道吃」,兒子突然幽默地說一句:「媽,以後我再也不說我餓了」,我笑了,不再為一想到那句話就心痛的不得了。

第二處打動人心的就是,九香稍微年長的老大和老二,對本村那個照顧他們的娘幾個的男人,充滿了惶恐,他倆把那個男人自己親手給九香做的發卡,扔在地上踩得粉碎,這樣九香心疼的要命,也同時發現再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為這些孩子們。

九香終究就帶著遺憾沒有再嫁,但是那份愛一直埋在心裡,但孩子們都成家立業後,她去世前最後一個心願就是去找那個恩人、愛人,但是已經人世兩隔了。

中國女人,帶著孩子的女人再嫁,不是女人不好,而是男人太俗,太沒用,他們無法承擔也不願承擔女人的重擔,但是女人們終於頂著天,咬著牙,使生活前行。

㈨ 愛的教育中萬里尋母記讀後感,500字--------600字

很久以前,有一個13歲的孩子,他的母親因為家中貧困到阿根廷去打工,後來寄來一封信說她身體不好,然後就沓無音訊了。那個叫馬可的孩子為了尋找母親而孤身一人踏上了遠程。讀到這里時,我被馬可的堅定信念所打動,熱那亞到阿根廷遠隔千山萬水,途中所經歷的艱難必定是常人無法想像的,從對茫茫大海不知所措到異地他鄉一無所知,從滿懷希望到失望而歸,從一次次被人嘲笑和戲弄到一次次樹立起尋母的堅定信念,最後在他母親最最需要他的那一刻回到母親身邊,從而救了母親的性命。馬可的母親是偉大的,她為一家人的到這么遙遠的地方去掙錢,可是馬可更加偉大,他不放心母親的安危就踏上了旅途,拉開了萬里尋母的序幕。
在現實生活中,我雖然不用像馬可一樣萬里尋母,但我可以為父母做點點滴滴力所能及的小事,以及用好好學習來報答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
讀完這則故事,我沉思了很久,在為馬可找到母親而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明白了這么一個道理,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有一種堅忍不拔
的愛,任何困難,任何挫折也阻擋不了我們的人生之路
【警告】你的手機有2133條系統垃圾,馬上看視頻教程一鍵清理~

快手
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愛的教育中萬里尋母記讀後感600字以上
《愛的教育》讀後感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叫《愛的教育》,它讓我感受到人類是多麼需要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幫助!而這種關心、理解和幫助,都離不開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中國的聖人孔子有一句名言:仁者愛人。這本薄薄的小書,文字雖然不算多,但是其中蘊含的意義是多麼地深遠。它雖然會被一些不愛讀書的人不屑一顧,但是,如果你認真去讀,你就會覺得這不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書,而是一個寶箱,只要用心去感受,你就能打開無窮的寶藏!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萬里尋母記》,小主人公馬爾可為了尋找她杳無音訊的媽媽,來到了美洲。可是讓人感到惋惜的是,他的媽媽搬家了。更讓人覺得命運不公的是,馬爾可找到哪,媽媽就不巧搬走了!可憐的馬爾可在火車上來回奔波,走過了千萬條大道,最終找到了媽媽,可是,這時的媽媽已經得了絕症病了。就在媽媽生命垂危的時候,見到了馬爾可,媽媽的病竟然奇跡般地好轉了!最後,醫生對馬爾可說:「救活你母親的是你」。在那個時候,手術的成功率是非常小的,但最後手術竟然奇跡般地成功了,如果不是這對母子之間強烈的愛,讓這位母親產生了對生的強烈渴望,我想她早已離開人世了。 「堅持不懈就是勝利!」13歲的馬爾可獨自一人

㈩ 《講故事的人》讀後感600字左右,從成長、母愛、人性

看了莫言在斯德哥爾摩的演講稿——《講故事的人》,出乎意料地喜歡。本以版為那是為文學界權的精英們講的,掃讀一下就過去了,可它一下就吸引住了我,並一口氣讀到最後。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是他的光榮,也是全中國人的驕傲。他的作品我拜讀的不多,在今年的《讀者》雜志上見到一篇「凶惡的吃相」的短文,讓我笑噴了。《講故事的人》也許由於環境所迫,藝術加工的成分幾乎沒有,可文章中那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親人的強烈情感早已溢於言表。也是我見到的大人物說普通人話的楷模。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