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我喜歡的神話故事900字

我喜歡的神話故事9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19 15:44:58

A. 我最喜愛的神話、傳說故事

最喜愛的神話、傳說故事:誇父逐日
喜歡的理由:
1、不僅是表面上的與日逐走而已,是古代勞動人民對光明和真理的尋求,或者說,是與大自然競勝,征服大自然的那種雄心壯志。
2、只有重視時間和太陽競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虛,這樣才能需要並接收更多的水(知識的象徵);也只有獲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時間競走,才能不致落後於時間 。
3、反映了遠古時代人類的好奇心、求知慾,是一次很有膽略的探險。

誇父逐日出自中國上古奇書《山海經》。
原文為: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翻譯成白話文:相傳在黃帝王朝的時代,誇父族其中一個首領想要把太陽摘下,放到人們的心裏面,於是就開始逐日。他口渴的時候喝乾了黃河、渭水,准備往北邊的大湖(或大海)去喝水,奔於大澤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鄧林,成為桃花源;而他的身軀化作誇父山。

B. 我最喜歡的神話故事作文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泛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專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屬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鯀接受任務後,採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後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並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後世。

在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事跡。相傳他藉助自己發明的原始測量工具——准繩和規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開龍門和伊撅,鑿通積石山和青銅峽,使河水暢通無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自己剛出生的孩子都沒工夫去愛撫,不畏艱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勞動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黃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C. 作文 我最喜歡的神話故事

最近,我迷上了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其中最令我著迷的有一篇,那就是著名的四大愛情故事之一——《白蛇傳》。下面就讓我來分析一下這部傳說的人物色彩吧。

故事的女一號叫白素貞,又稱白娘子,是一條蛇精。這你可別誤會,她雖是蛇精,卻不像葫蘆娃里的蛇精,是個壞人。白娘子可不像她,白娘子十個好人,而且知恩圖報。為了報答前世書生許仙的救命之恩,特修行一千年華為人形,並不怕困難地找到許仙報恩。這不禁讓我非常佩服她有的一顆圖報的心。這裡面的反面角色是金山寺的老法海,此人古板枯燥,因為封建迷信太過而迷失了心智,不分妖的好壞、法海認為,只要是妖,就註定是沒有感情的,是要被消滅的。於是,法海就使用了種種手段想讓許仙和白娘子分開。我看到這里,就不禁想質問一下法海,為什麼世間的人和妖就一定不會有感情了呢?但最後,許仙和白素貞還是在一起了,許仙也被她的真情給打動了。真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這個傳說給我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做事時不能總是那麼死板,要先判斷好事情是對是錯,不能因事情中因素的本身而就去判斷去解決。所以,我們一定不能像文中的法海一樣去看人、看事。凡是一定要反復思考再去寫結論。

這個故事「送」給我了這么大一個人生道理,情節又那麼生動、引人入勝,文筆大方,故事的內容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見作者的想像力是多麼豐富多彩,讓人身臨其境。你說,我能不喜歡這個故事嗎?

D. 《我最喜愛的神話故事》作文

炎帝有一個小女兒,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黃帝見了她,也都忍不住誇獎她,炎帝視女娃為掌上明珠。
炎帝不在家時,女娃便獨自玩耍,她非常想讓父親帶她出去,到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因為父親忙於公事:太陽升起時來到東海,直到太陽落下;日日如此,總是不能帶她去。這一天,女娃沒告訴父親,便一個人駕著一隻小船向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劃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風大浪,像山一樣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終被無情的大海吞沒了,永遠回不來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小女兒,但卻不能用太陽光來照射她,使她死而復生,也只有獨自神傷嗟嘆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隻小鳥,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的爪子,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所以,人們便叫此鳥為「精衛」。
精衛痛恨無情的大海奪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她要報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從她住的發鳩山上銜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飛,一直飛到東海。她在波濤洶涌的海面上迴翔闃,悲鳴著,把石子樹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騰著,咆哮著,嘲笑她:「小鳥兒,算了吧,你這工作就干一百萬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衛在高空答復大海:「哪怕是幹上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干到宇宙的盡頭,世界的末日,我終將把你填平的!」
「你為什麼這么恨我呢?」
「因為你奪去了我年輕的生命,你將來還會奪去許多年輕無辜的生命。我要永無休止地幹下去,總有一天會把你填成平地。」
精衛飛翔著、鳴叫著,離開大海,又飛回發鳩山去銜石子和樹枝。她銜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復飛翔,從不停息。後來,一隻海燕飛過東海時無意間看見了精衛,他為她的行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後,海燕為精衛大無畏的精神所打動,就與其結成了夫妻,生出許多小鳥,雌的像精衛,雄的像海燕。小精衛和她們的媽媽一樣,也去銜石填海。直到今天,她們還在做著這種工作。
精衛鍥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願望,宏偉的志向,受到人們的尊敬。晉代詩人陶潛在詩中寫道:「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熱烈贊揚精衛小鳥敢於向大海抗爭的悲壯戰斗精神。後世人們也常常以「精衛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從事的艱巨卓越的事業。
人們同情精衛,欽佩精衛,把它叫做「冤禽」、「誓鳥」、「志鳥」、「帝女雀」,並在東海邊上立了個古跡,叫作「精衛誓水處」。

E. 作文 《我最喜歡的神話故事》450字左右↓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泛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鯀接受任務後,採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後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並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後世。

在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事跡。相傳他藉助自己發明的原始測量工具——准繩和規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開龍門和伊撅,鑿通積石山和青銅峽,使河水暢通無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自己剛出生的孩子都沒工夫去愛撫,不畏艱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勞動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黃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F. 我最喜歡的神話故事 演講稿

我最喜歡的神話故事是女媧造人。

女媧造人講的是天地間有很多生靈,可就有女媧這一個神版,她感到很寂寞權,便順手拿起泥巴捏出了我們一個一個像女媧的小生靈,女媧還給我們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人」。

看完這篇神話故事,我有很多感想,又很喜歡這篇文章。原來我們人類是這樣子被「捏」出來的;原來當時的人類想像力那麼豐富;原來我們中國的神話故事是這么的神奇。我真為祖國感到驕傲。我們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是這樣建起來的。女媧造人這篇神話有很細膩的寫作手法,就像我們身臨其境,看著女媧怎麼造人似的。這篇神話結構緊湊,故事想像的很合理、很具體。這篇神話里還有很多好的修辭手法,把主人公的神態、動作、思想描寫得很細致,好像現實中就有這個人。讓我們感受不到它是一篇神話,好像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似的!!

這篇文章讓我頗有啟發,我們擁有智慧的人類,原來是被聰明的女媧「媽媽」創造出來的,如果沒有女媧「媽媽」,哪有我們炎黃子孫,那裡有我們中國的五千年歷史。所以說,我們一定要記住創造我們的人——女媧媽媽!!!

G. 我喜愛的神話故事作文

一個又一個神話故事是我國文化的瑰寶,是祖先們智慧與想像的見證。
《精衛填海內》或許只是容文化中的冰山一角,但卻令我震撼。
女媧是炎帝的女兒,卻在第一次來到大海時喪身了,她是一個堅毅的女孩,不會畏懼一切,女媧化為了小鳥「精衛」,她一刻不停地銜石填海。
為什麼要勞累自己呢?因為精衛不希望許多年輕無辜的生命被大海吞噬,大海,你太無情了,精衛明明知道自己只是一隻小小的鳥,她明明知道自己的力量小之又小,但她卻不畏艱難,堅持將一顆又一顆,一根又一根的石子、樹葉投向大海。
大海嘲笑她時,小小的身軀說出的話,竟是如此堅定,小小的身軀所散發出的力量,竟是如此巨大。
還記得自己許許多多的「第一次」嗎?第一次練字、第一次跳舞、第一次煮飯……第一次練字,寫出的筆畫或許歪歪扭扭,不工不整,但因為信念、堅定,加上刻苦地練習,才能將每一筆寫好,才能寫出一個又一個挺拔秀氣的字。或是第一次跳舞,每一個動作都不規范,但因為自己的夢想、心願而勤奮地練習,直到能像小天鵝一般動作輕盈、規范而優美。
什麼是信念?這就是信念,什麼是堅毅?這就是!

H. 我最喜歡的神話故事

喜歡神話故事網的話到愛窩故事網吧

I. 我喜歡的神話故事――大禹治水作文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徵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

堯對鯀不大信任。首領們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他就偷了天上的土叫息灢,能自生自長,天帝知道了,大怒,命令火神將鯀處死,鯀臨死前囑咐兒子一定要把水治好。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他帶領群眾鑿開了龍門,挖通了九條河,經過十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禹常年腳長年泡在水裡連腳跟都爛了,只能拄著棍子走。

禹到了30多歲還沒結婚,在塗山(今浙江紹興縣西北)遇到一個名叫女嬌的姑娘,兩人相互十分愛慕,便成了親。禹新婚僅僅四天,還來不及照顧妻子,便為了治水,到處奔波,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
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沒進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懷孕了,沒進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忍著真心沒進去探望。

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四川)。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出河道,鬧起水災來。禹到了那裡,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大禹治理黃河時有三件寶,一是河圖;二是開山斧;三是定海神針。

J. 我最喜愛的神話或傳說故事

你是哪的?

誇父追日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非常高大的人,他的名字叫誇父。誇父的兩條腿可長了,一步可以跨過一條大河。

誇父看見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來,又從西方落下去,他想:「如果總是白天就好了。我要想辦法把太陽抓住,讓它永遠照亮大地。」

誇父拿起一根手杖,邁開兩條長腿去追太陽。他用堅強的毅力去追趕光明的太陽。他跑啊跑啊,一直跑到太陽要下山的地方,誇父真高興啊,他真想一下子就把太陽抓住。

太陽是個大火球,誇父被太陽烤得渾身是汗,快要渴死了。他跑到黃河邊,一口氣喝乾了黃河的水,又跑到渭河邊,喝乾了渭河的水,但是他還是渴得要命,於是,他又邁開兩條長腿向北方的大湖跑去。還沒跑到大湖邊,誇父就渴死了。臨死前,他把手杖向前一擲,就永遠合上了眼睛。

誇父雖然死了,但他用自己的身體滋潤著那根巨大的手杖。後來,那手杖變成了好大好大的一片桃林,結出了又甜又解渴的大桃子。

誇父將一片桃林留給了那些熱愛光明又很勇敢的人。人們路過這里的時候,可以在樹蔭下歇歇腳,還能摘個桃子解解渴呢。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