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讀中華民族英雄故事有感

讀中華民族英雄故事有感

發布時間: 2020-11-19 17:49:38

㈠ 中國民族英雄的故事

編輯本段精忠報國——岳飛
岳飛,字鵬舉,北宋崇寧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於相州湯陰縣永和鄉(今河南省湯陰縣程崗村)。紹興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毀和約南侵,岳飛奮起抗戰,大破金兵於蔡州、陳州、穎州,鄭州、西京、蒿州、許州、孟州、衛州、懷州、郾城等地,並在順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馬」、「鐵浮圖」不可戰勝的神話,朱仙鎮大捷,威振敵膽、金兀術嘆呼「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正當岳飛所向披摩,抗金取得節節勝利之際,宋高宗於紹興十年七月十七日連下十二道金牌, 強令岳飛班師。 紹興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 秦檜為剪除和談障礙,指使萬俟萵上章誣篾一貫主戰的岳飛「謀反」,收買王俊作假證,十月將岳飛父子和部將張憲關進杭州大理寺。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趙構秦檜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將岳飛父子和張憲誣害,岳飛寧死不屈,臨邢前揮筆寫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編輯本段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原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吉安縣)人。南宋傑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寶佑四年(1256)年進士第一,因父喪未受官職。開慶初年(1259)蒙古軍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請理宗遷都以避敵鋒,文天祥上疏請斬董宋臣,以振奮人心,並獻御敵之計,未被採納。後歷任刑部郎官,知瑞州等職。咸淳六年(1270),因得罪奸相賈似道而遭到罷斥。德佑元年(1275)正月,聞元軍東下,文天祥在贛州組織義軍,開赴臨安(今杭州,當時南宋的京城)。次年被任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其時元軍已進逼臨安,被派往元營中談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天祥與其客杜滸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復由海路南下,至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堅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進兵江西,收復州縣多處。不久,為元重兵所敗,妻子兒女皆被執,將士犧牲甚眾,天祥隻身逃脫,乃退廣東繼續抗元。後因叛徒引元兵襲擊,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縣)被俘。元將張弘范迫其招降張世傑,乃書《過零丁洋》詩以訴之。末句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次年,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經歷種種嚴酷考驗,始終不屈。於1283年從容就義,年僅47歲。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廖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編輯本段抗倭名將——戚繼光
戚繼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出身將門。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歲襲父職為登州衛指揮僉事。三十四年(1555年)調浙江都司僉事,次年升參將,鎮守寧波、紹興、台州3府。9月,倭寇800人進掠龍山所,戚繼光等即率10倍於敵的明軍前往阻擊。倭寇分3路沖殺,1萬多明軍竟不堪一擊,陣漸大亂,紛紛潰退。戚繼光看到形勢危急,縱身跳上一塊高石,連發3箭,3個倭寇頭目應聲而倒,倭寇群龍無首,倉皇退逃。三十八年(1559年)台州倭亂頻繁,百姓深受其害。數千名倭寇包圍桃渚千戶所,戚繼光從寧波率兵連夜馳援台州,解桃渚之圍,殲入侵海門倭寇。接著,親去金華、義烏等地招募精壯農民和礦工3000餘人,以岳家軍為榜樣進行編練,終成聞名天下的戚家軍。戚繼光針對南方的地形和倭寇作戰特點,創造了長短兵器配合,因敵因地變換隊形、攻防兼宜的「鴛鴦陣」,使用飛刀、飛槍、飛箭的火箭等,屢次打敗倭寇。三十九年(1560年)春,改任台(州)、金(華)、嚴(州)參將,駐守台州。在沿海造烽堠,修城牆,訓練守軍。四十年(1561年),數千名倭寇在台州登陸。戚繼光率軍出擊,在寧海健跳(今屬三門),臨海花街、上峰嶺、白水洋和太平(今溫嶺)新河、長沙等地,連續9次挫敗倭寇的進犯,救出數千名被擄難民。史稱台州大捷,亦稱台州九戰九捷。次年夏援閩,搗破倭寇在橫嶼的老巢,並乘勝破牛田、興化的倭寇,連克60餘營。四十二年(1565年)與俞大猷剿平廣東倭寇,解除東南倭患。後戚繼光在薊州鎮守16年,邊備修飭,外敵不敢輕易進犯。因受排擠,於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調廣東戍守。後遭誣陷,奪職回鄉。戚繼光對練兵、治械、陣圖等都有創見,他的優秀軍事理論著作《紀效新書》、《練兵實紀》、《止止堂集》,倍受兵家重視。
編輯本段收復新疆--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 晚清軍政重臣,湘軍統帥之一,洋務派重要首領。字季高,一字朴存,號上農人。湖南湘陰人。 1875年(光緒元年),清政府內部發生「海防」和「塞防」的爭論。時西北邊塞和東南沿海防務均告危急;李鴻章等認為兩者「力難兼顧」,主張放棄塞防,將「停撤之餉,即勻作海防之餉」。左宗棠力表異議,指出西北「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尤其招致英、俄滲透。是年5月,奉命督辦新疆軍務。1876年,駐肅州指揮多路軍討伐阿古柏,次年1月占和闐(今和田),收復除伊犁地區外的新疆全部領土。隨即上疏建議新疆改設行省,以收長治久安之效。1879年中俄伊犁交涉時,抨擊崇厚一任俄國要求,輕率定議約章,喪權失地,主張「先之以議論」,「決之於戰陣」。1880年春,在新疆部署兵事,出肅州抵哈密。1881年初,中俄《伊犁條約》簽定,應詔至北京任軍機大臣兼在總理衙門行走,管理兵部事務。同年夏,調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84年6月,奉召入京,再任軍機大臣。時值中法戰爭,法國艦隊在福州馬尾擊潰福建水師,奉命督辦福建軍務。11月抵福州後,積極布防,並組成「恪靖援台軍」東渡台灣。1885年病故於福州。著有《楚軍營制》(附條規),其奏稿、文牘等輯為《左文襄公全集》。
編輯本段收復台灣——鄭成功
鄭成功(公元1624~1662)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賜姓朱,改名成功,為明末南安人。荷蘭殖民者於1624年(明天啟四年)侵佔了我國的台灣,對台灣人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並不斷騷擾福建、廣東沿海地區,激起中國人的無比憤慨。1655年(清順治十二年),鄭成功為了抗議荷蘭殖民者在海上的擄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灣貿易,在經濟上給荷蘭殖民者以有力的打擊。 1661年4月,鄭成功令長子鄭經防守廈門,新率戰艦120艘,將士25000餘人,在金門料羅灣誓師東進收復台灣。經過激烈的海戰,鄭軍擊沉荷 軍主力艦「赫克托」號,收復了「赤嵌樓」。在近一年的爭奪中,荷軍傷亡近2000人,損失慘重。1662年2月1日,荷蘭侵略軍被迫投降,被侵佔達38年之久的台灣終於重歸祖國懷抱。
編輯本段抗日英雄——楊靖宇
楊靖宇(1905~1940),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原名馬尚德,字驥生。1905年2月26日(清光緒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於河南省確山縣李灣村。父親馬錫齡是一窮苦農民。楊靖宇八歲時進私塾讀書。1918年入確山縣高等小學讀書。1923年進開封紡織染料工業學校,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2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3月,為迎接北伐軍勝利北進,領導了確山農民起義。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初調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陽、開封等地先後三次被捕入獄。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東北,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同年秋被捕,在獄中堅持斗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出獄,任哈爾濱市委書記,滿洲省委委員、代軍委書記等職,積極領導東北人民的抗日斗爭。1933年任中國工農紅軍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政委、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獨立師師長兼政委。1934年任南滿抗日聯軍總指揮、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等職。1937年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指揮兼政委,基本隊伍有六千餘人,分布南滿一帶開展抗日斗爭。盧溝橋事變後,楊靖宇發動西征,經常出擊日軍,支援關內的斗爭。1938年5月,召集南滿黨和軍隊幹部開會,討論堅持游擊戰爭策略。會後,在通化、臨江一帶開展抗日斗爭,給敵偽軍以沉重打擊。同年冬,日寇實施慘無人道的歸屯並戶政策,並勾結日本武裝屯田移民,加強對南滿抗日根據地的摧殘,抗日聯軍的處境更加艱難。楊靖宇率第一路軍一部一千四百多人,進入長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縣境與敵人戰斗中受重大損失,隊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為解決部隊給養問題,命部隊主力北上,自己帶領一支小部隊東進。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縣(今靖宇縣)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遭遇幾位村民,其中一人回大屯泄密給日偽當局;關東軍討伐隊包圍了將軍,並緊急召集由抗聯叛徒組成的偽滿特工隊參戰;經過數小時激戰,將軍被叛徒機槍點射命中要害,壯烈殉國。
編輯本段虎門銷煙——林則徐
林則徐(1785—1850年),字元撫,又字少穆、石磷,溢號文忠,福建侯官人。早年家境貧寒,受過良好的教育。嘉慶十六年賜進士。在為官40年中,他「經世自勵」,廉潔奉公;又重視水利事業,救災賑民。他最大的功績是領導了中國歷史上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虎門銷煙,指揮了抗英斗爭,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的尊嚴,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愛國者。同時,他編譯《四洲志》等外文書籍、資料,開創了中國近代學習和研究西方的風氣,是中國近代維新思想的先驅。

㈡ 讀愛國英雄故事有感

抗美援朝獨膽英雄呂松山

呂松山同志是山東牟平縣人,原先是一個油脂工廠的技術工人。美國帝國主義者發動侵略朝鮮戰爭以後,他便毅然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部隊,在一個戰斗連隊里,當了一個名符其實的「戰斗小組長」,這是他感到最光榮的一個稱號!
雲山外圍西南十多華里的地方,四周都是逐漸高大的山巔,中間有一塊五六華里的開闊地,開闊地的中央,是一條橫貫南北的通敵公路,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流,從西南的邊緣,通過開闊地,向東流不到一華里的河床上,有一座橋梁,這就是公路與橋梁交叉的地方。在這個交叉點的西南開闊地的地區里,有兩三百個美國兵,沿著公路的兩側,構築著工事,在主要工事的出進口,還用坦克在那裡作擋箭牌,公路上停著三三兩兩的汽車後面,拖著長長的炮身。白天里,飛機在天空上來回掩護。
十月二十一日快接近黃昏的時候,幾天來戰雲彌漫,槍聲不絕的戰地上,呈現一片沉寂。
「碰!」一聲響,一顆流星似的火光,從地面飛舞到空中,又指向一個地方。這就是一部分人的眼睛和耳朵所盼待已久的響聲和光亮——攻擊信號。
隨著火光而起的炮火,從四面八方像雪花一樣的飛向敵人的陣地上。美國兵現在都像失掉靈魂一樣!有的伏在地上,頭恨不得埋到地下去,有的鑽到汽車輪子下,有的爬進工事去,頭也不敢露。有的跑掉了帽子也不顧,這真是一幅難以形容的狼狽相。
從遠處不到一千公尺的山地里,有十多個身手敏捷的戰士,在炮火的掩護下,通過了敵人機槍的封鎖線,很快地便接近到開闊地邊緣的河沿里。這就是攻擊部隊最先頭的一個突擊班。班前頭的第一名,便是突擊班裡第一戰斗小組長呂松山同志。這個班的任務,是要直接攻擊敵人中心公路旁的一個核心工事,正好像一把尖刀直刺到敵人心臟一樣,然後兄弟部隊再把整個地區的敵人分割消滅。這個任務是艱巨的,因為突入敵人心腹時,是會受到敵人各方面的火力制壓的,不但補給有困難,傷亡也會大。可是,這些問題,他們無暇考慮,突擊班在班長的指揮和呂松山同志的領導下,很快而安全地接近到距離橋梁不到一百公尺的地方,這正是距攻擊目標最捷徑的地方——三百多公尺。
呂松山同志沒有絲毫猶豫地爬上了河床,一邊鼓勵著:「同志們!立功的時候到了!」大家在他的行動和鼓勵下,便一起翻身跳上開闊地,向敵人展開決定性的攻擊!這時候,給自己掩護的炮火,和敵人從各方面打來的槍彈,在開闊地上冒起一陣陣的灰塵和煙霧。突擊班的戰士們,冒著彈雨,穿過塵煙,在戰斗中前進,從死屍遍野的敵人身上補充彈葯!
英雄們有了槍彈,好比老虎長了翅膀!敵人的槍彈,那能擋得住他們的前進!在前進中一個兩個……五個同志都躺下了,負傷了,可是他們知道:這是敵人的垂死掙扎!愈接近敵人,勝利便愈有把握。一聲:「前進!」敵人的核心工事,就擺在英雄們的面前了。
奇怪!工事里一個敵人也沒有,只有一輛遍體鱗傷的坦克仍然躺在洞門口,地面上看不出一點異樣,也找不到一個敵人逃跑的蹤影,只有路旁一輛蓋著帳篷的汽車上,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班長走向汽車,想搜查一下。其餘三個人正搜索著工事的周圍,「拍拍拍……」一陣沖鋒槍響,吱吱吱……響的子彈便飛到汽車上,班長的肩頭負傷了,呂松山同志端起沖鋒槍,「拍拍拍……」來不及瞄準便給敵人一陣威嚇的射擊!果然,不過十多公尺在公路那邊的兩個敵人,頭縮到地裡面去了。呂松山情急生智,不等敵人抬頭,他便搶上前去,接連一陣痛擊!這兩個敵人倒下了。呂松山同志一見眼前的情景,不由得心急發忙,滿頭只冒汗!
原來他面前是一個十多公尺長方的一個工事——休息掩體,從地平面掘下兩公尺多深,上面蓋著帳篷,和薄薄的一層土,偽裝得同地面一樣。這兩個被打死的敵人,正在這個工事的進出口,洞裡面滿是美國兵,「哇!哇!」的叫。呂松山眼瞅自己彈夾的子彈快打光,如果射擊中斷了,說不定敵人就會往外沖,他急忙把開關撥到點發上,右手端槍一發一發的作點放封鎖洞口,左手掏出手榴彈,用牙咬開彈蓋,又咬住拉火圈,這樣齒手合作的把手榴彈投進洞口去。轟的一聲,只炸得敵人亂叫喚。趁著手榴彈爆炸的一剎那,又迅速換上了新彈夾,一陣槍響連著的便是一聲手榴彈。沒有間斷的一顆兩顆……他身上的四顆手榴彈投完了,工事裡面的敵人還在亂咕嚕!這時候他只有最後喊:「快掩護!快掩護!」
可是,在公路那邊的兩個戰友,正在應付幾個敵人的反擊,根本無法分身,只有肩頭負傷的班長爬起來依託在汽車頭上,一槍一槍的向洞口射擊,替他掩護,助威!他在瞬間,從敵人死屍上,找到了四顆手榴彈,他照樣地一陣槍一陣彈的投到第七顆手榴彈,在帳篷縫的遠處,伸出來一條白色的毛巾,——投降的記號。呂松山同志右手端著滿匣子彈的沖鋒槍,左手拿著手榴彈,用大拇指頂起拉火圈,作好了應變的准備後,才停止了射擊招呼著:「歐開!歐開!頂好!頂好!」幾聲招呼後,敵人很有經驗地把槍托朝上從帳篷縫里一根兩根……數十根槍都丟到工事外,接著舉起雙手一個兩個……三十幾個同一姿勢的美國兵魚貫地走到洞外,順著他手指的方向走到公路上。最後還有幾個特別膽小的怕死鬼,眼見一顆揭開彈蓋的手榴彈在他手上揮動,嚇得吞吞吐吐,抖抖擻擻的不敢走出洞外。這時候,呂松山太興奮了,他站了起來,用手去招喚他們,猛不防,「嘶!」的一聲,從旁的陣地上飛來一顆子彈,正打中呂松山同志的左臂上,他眼睛一冒火花,頓時汗如雨下,他鎮靜地堅持著:「歐開!歐開!頂好!頂好!」一直把最後幾個美國兵叫出來,交給跟上來的兄弟部隊後,他已經支持不住地昏倒了。等醒過來,四圍的槍聲響得很利害,他知道這是兄弟部隊在最後地殲滅敵人,他好容易掙扎了起來,離開火線,由戰地的救護同志們把他抬下來。

㈢ 讀革命英雄故事有感 600字擇優文{讀一篇的}

假期里,我看了《革命英雄的故事》這本書,書中描寫了許多耳熟能詳的英雄們的光榮事跡,他們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被捕之後,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面色不改,寧死不屈。這些英雄人物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堅貞不屈,傲骨凌霜的江竹筠。小說《紅岩》中江姐的原型就是她。

江竹筠十歲的時候就到襪廠當了童工,後來到一所學校邊工邊讀,抗日戰爭暴發後,就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48年春,她的丈夫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她勇敢地接替了她丈夫的革命工作,6月因叛徒出賣而被捕。

在一次審訊中,特務拿來一把特製的四棱筷子,用力夾在江竹筠的幾個手指間。大汗淋漓,疼痛難忍的江竹筠使盡全身力氣喊道「你們可以整斷我的手,殺我的頭,要我說出組織,永遠辦不到!」幾天後,江竹筠傷口未愈,特務分子又用竹筷子猛夾她的手指,看她還是不說,就殘酷地把竹簽子釘進她的指尖,竹簽撕裂著血肉,可江竹筠斬釘截鐵地喊道「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的意志是用鋼鐵做的!」然後就疼痛地暈了過去。

為了讓江姐開口。國民黨軍統用盡了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杠、電刑等酷刑,簡直到了慘絕人寰的地步,江姐被折磨的皮開肉綻,但她堅貞不屈,正義凜然,關鍵時刻守住了黨的機密。

1949年11月14日,在重慶即將解放前夕,江竹筠被特務殺害於渣滓洞監獄,年僅29歲。

看到這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想到現實生活中,我們面臨困難,總是沒有足夠的勇氣,畏縮不前;面對誘惑,又意志不夠堅定,犯下了種種錯誤。我們都應該向這位英雄「江姐」學習,什麼事都要堅持,不能放棄。

㈣ 讀中華英雄故事讀後感

親,下文可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到你

讀《中華英雄故事》有感

英雄一直是人們贊不絕口的人物,是保衛國家,維護和平的重要角色。千百年來,他們用自己的身軀捍衛祖國,用自己的心血來抵抗外敵,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
《中華英雄故事》這本書記載了許多感人肺腑,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故事。如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王傑,寧死不投降的楊靖宇等眾多英雄好漢。這些人都是為了國家的和平,繁榮富強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中最敬佩的要數趙登禹將軍。他膽大心細,面對任何敵人從不畏縮,尤其是他指揮的喜峰口一戰,更是讓他威名大增。1933年,日軍鈴木師團突然向長城喜峰口發動攻擊,趙登禹率兵前去抗擊,在與日軍拼搏幾小時後,彈葯已經不足,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他一口氣砍到了幾十名日軍,戰斗一直到天黑才結束,日軍寸土未得,還損失了3000名士兵。從此,日軍再也不敢侵略喜峰口了。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國軍人英勇頑強,不怕死的拼搏精神。
其實,書中還有許多驚天動地的故事。從這些壯士身上我看到了他們英勇的一面。他們寧死不屈,也要換來國人幸福,這種偉大的舍己為人的精神實在是讓我折服,讓我敬佩。在生活中我們也要跟他們學,為社會多做一點貢獻。只有這樣,我們活在世上才有意義。

㈤ 讀英雄故事有感

《英雄人物——劉胡蘭》讀後感

xxxxxx

劉胡蘭小小年紀就參加革命,但在一九四七年一月八日,當天國民黨襲擊了劉胡蘭所在的村子,不辛地被敵人抓走了.

敵人逼她說出哪裡還有共產黨員,她只回答說;"不知道,沒見過."敵人再問:"難道你不怕死嗎?"劉胡蘭又說:"怕死就不當共產黨員!"最後劉胡蘭和五位同志押到台旁,可是她一點也不怕死。那年她犧牲時才十五歲。

劉胡蘭是勇敢又偉大的女英雄,她寧死不屈的英勇事跡,領我們很敬佩和感動。她愛國愛民的精神直得我們學習。毛主席親自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

星港學校一(2)班 謝逸順

我讀了《狼牙山五壯士》,覺得五壯士很勇敢。
他們為了掩護主力部隊和軍區機關轉移的更遠一些,更安全一些,堅守到了太陽落山,直到子彈打光。本來他們可以早點走的,不用犧牲,可為了更多戰士的安全,他們留到了最後。為了不成為日本鬼子的俘虜,跳下了懸崖,連日本鬼子都佩服他們的頑強。
狼牙山五壯士他們的勇敢和頑強斗爭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讀「小蘿卜頭」的故事有感

星港學校一(2)班 沈睿怡

小蘿卜頭——宋振中的故事讓我非常感動,他是中國革命年齡最小的烈士,從小跟隨母親在監獄中長大,非常懂事,經常體貼照顧媽媽。在艱苦的環境中小蘿卜頭學習非常刻苦、記憶力很強、也很懂禮貌、尊敬老師。同時他還利用自己人小,不被特務注意,幫助獄中同志放哨、傳遞信息。
今天我們有這樣良好的環境更應刻苦學習、尊敬師長,珍惜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的幸福生活。

讀「劉英俊」的故事有感

星港學校一(2)班 王倚天

英雄劉英俊是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部隊炮連的一名小戰士.在一次訓練中為了不讓受驚的炮車的馬沖向人群,他用自己的身體阻擋馬車,更為了六個嚇呆在馬車前方的兒童而奮不顧身的踢倒馬車,最後自己被壓在車下由於傷勢過重而光榮犧牲了。
我讀了這個故事非常非常感動。我覺得他是那麼勇敢那麼偉大。他用自己年輕年輕的生命換來了大家的生命安全,我們都要好好學習他舍己為人勇敢的精神,他永遠是我們的好榜樣!

讀<<小蘿卜頭>>有感

星港學校一(2)班 錢奕欣

今天,我讀了<<小蘿卜頭>>這個故事.故事主要講述了中國革命年齡最小的烈士宋振中在獄中生活的故事.他八個月的時候就和父母一起被國民黨反動派關進了監獄.小蘿卜頭從小就很懂事,在獄中學習非常刻苦,還經常幫助大人做秘密工作.在反動派潰逃之前,特務們殺害了小蘿卜頭。

讀了這個故事我很感動.我應該珍惜現在的學習環境,要向小蘿卜頭一樣刻苦學習,將來要做一個有用的人。

讀《劉胡蘭》有感

星港學校一(2)班 彭思曼

今天,我讀了革命英雄劉胡蘭的故事,她寧死不屈,英勇就義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劉胡蘭出生在山西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從小就接受黨的教育,參加了革命,十四歲就入黨了。1947年,敵人突然攻擊他們的村莊,劉胡蘭鎮靜地站在敵人面前說:「只要一口氣活著,就要為人民干到底,決不投降」,犧牲的時候只有15歲。毛主席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我要學習她勇敢、不怕死的精神,平常的學習、生活中要不怕困難,堅強一點。

還要學習她為別人著想,不考慮自己安危的精神,對待同學、朋友要真誠,不能自私。

我還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學好本領,長大當個有出息的人,為祖國爭光!

讀「黃繼光」故事有感

星港學校一(2)班 凌毅誠

我今天和爸爸一起看了朝鮮戰爭中英雄黃繼光的故事。1952年10月20日在朝鮮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所在的營奉命奪取某高地,當連續攻下敵人數處陣地後,被敵人一個集團火力點所困。黃繼光挺身而出,要求擔負爆破任務,勇敢地沖向敵人地堡。當他擲完手雷,打垮幾個火力點後,發現還有一個火力點在頑抗,就忍著重傷巨痛,跌倒了爬起來,毅然直撲上去,以胸膛堵住敵人正在掃射的機槍射孔,保證部隊完成攻克高地的任務,全殲敵人兩個營,自己壯烈犧牲。

讀了這個故事,我很感動。黃繼光以自己的生命保證了任務的完成,他的勇敢無畏的精神激勵著我們,我們要向他學習,在自己的學習生涯中,要不畏艱難,勇敢的面對遇到的任何困難。要認真學習,掌握真本領,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小英雄王璞」故事有感

星港學校一(2)班 衛芷歆

周六晚上,我在網上看了小英雄王璞的故事。他年紀和我差不多大,卻擔任兒童團團長。他幫大人們站崗放哨,查路條,辦事認真、細致,絕不放過一個可疑分子。他和小夥伴山虎、二興等學做地雷。雖然和大人們做的不太一樣,但威力也很大,把三個壞蛋(一個鬼子、翻譯官和漢奸)炸成了大花臉。他也很能幹,晚上獨自一人把一個八路軍護送到了安全的地方。後來由於內部叛徒的告密,鬼子來到了他們藏身的山溝里,逼他們說出八路軍的去向、藏的槍支彈葯和糧食。但王璞和媽媽以及118名鄉親寧願抗日死,也不願當忘國奴,最後都慘死在鬼子的屠刀下。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由像王璞一樣千千萬萬的革命英雄用生命換來的,小朋友們要珍惜,努力學習,掌握真本領以後建設強大的祖國,不受外國的欺凌。

讀《小兵張嘎》故事有感

小兵張嘎這個故事描寫了在抗日戰爭時期,小男孩張嘎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的故事。

張嘎子的機智、勇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嘎子與我們年齡相仿,但他面對敵人,卻一點也不害怕他的那種的為了新中國,為了革命勝利,頑強的斗爭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看了故事,我知道了: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我要好好珍惜,努力讀書,長大了也要保衛自己的國家!

讀《英雄的兒童團長--李愛民》有感

我看了《英雄的兒童團長--李愛民》,我知道了李愛民是一個佃農家的孩子,1930年生於山西武鄉縣白家莊。抗日戰爭後任本村兒童團長,積極為抗戰工作。

1943年,他和各村民兵到日本鬼子據點附近搶收莊稼.返迴路上,與日本鬼子的巡邏兵相遇。為了掩護民兵和鄉親的安全,他挺身而出,被鬼子逮捕。在鬼子的威嚇和毒打下,他堅貞不屈,被打得皮開肉綻、雙腳骨折仍痛斥敵人,最後犧牲在鬼子的刺刀下,年僅13歲。 13歲的年紀,為掩護民兵和鄉親挺身而出,為堅守抗日的秘密忍受毒刑拷打,真是動人心弦.氣壯山河!

我覺得李愛民很勇敢,我們要向他學習。我很討厭日本鬼子,因為他們殺害了許多中國人.李愛民為了村民們安全自己卻犧牲在日本鬼子的手裡。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珍惜生活,長大後建設強大的祖國!

《董存瑞的故事》讀後感

戰斗英雄董存瑞在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的戰斗中,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當時他才19歲。

我讀了戰斗英雄董存瑞的故事後,非常感動,覺得董存瑞叔叔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革命英雄們用生命換來的,我現在就要抓緊好好學習,學了本領,將來為社會多作貢獻。

讀《歌唱英雄少年王小二》有感

這幾天,我讀了很多抗戰英雄少年故事,都被每個故事裡的英雄少年所感動。其中放牛娃王小二的故事最讓我難忘。

王小二知道,要是把日本鬼子引進村子,他父母和鄉親們都要被鬼子殺死。要是不帶鬼子進村,鬼子就要殺死他。為了鄉親們的安全,他不顧自己的生死,把日本鬼子引到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氣極了,就把小二殺死了。

王小二的那種不顧自己生命的忘我精神是我們每位小朋友都要學習的,同時我們更應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這是無數革命先輩用生命換來的。

我一定要學會《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讓小二的英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

讀《黃繼光》故事有感

朝鮮戰爭的時候,敵人的機槍擋住了志願軍前進的步伐,黃繼光看著一排一排的戰士倒下,他就奮不顧身的用胸膛頂住了槍口。

我們要向英雄黃繼光學習,學習他把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戰斗的勝利。我們要向他學習,不怕苦難,不怕犧牲,頑強斗爭的精神。我們要以他為榜樣,認真學習,長大了為祖國、為人民服務。

㈥ 中華民族英雄事跡

黃繼光隨部隊跨過鴨綠江,進入戰場的腹地,看到到處是累累彈坑,一片焦土,空氣中散發著濃厚的火葯味,使他心中充滿了對侵略者的仇恨和怒火。恨不得馬上加入到戰斗中去,多消滅敵人。 黃繼光終於來到前線連隊,卻分配去擔任通訊員。連隊戰斗時分為前沿和後勤,本想上前沿陣地去多殺敵人,可是,根據需要,黃繼光與副指導員被留在後勤。黃繼光心裡就象打翻了的五味瓶:很不是滋味。他見一起入伍的老鄉吳三羊、肖登良打死了不少的敵人,真是羨慕。於是,他向副指導員欲請假三天,副指導員得知他是想跟老鄉一去前沿殺敵時,副指導員嚴肅地對他說:「你看我這只手錶,時針、分針、秒針不停地在轉,它為什麼在轉?是什麼在推動它?」,副指導員用小刀把手錶背面打開,露出許多零件,他繼續說道,「這是發條、齒輪、小螺絲,如果缺一樣,或者它們其中的一件停止運作,那另一面的針還會轉嗎?我們的戰場就象這塊手錶,每個戰士就是其中的小零件,雖然分工不同,但他們的作用是一樣的。」,黃繼光聽完副指導員的談話,心裡明亮了許多,他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片面的思想,決心發揮好「小螺絲釘」的作用,為連隊,為整個戰場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所在營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激戰4晝夜後,於19日夜奉命奪取上甘嶺西側597.9高地。部隊接連攻佔3個陣地後,推進到零號陣地半山腰。此時,山頂上敵一個集團火力點,以3挺重機槍、4挺輕機槍的密集火力,死死地控制著制高點,沖擊部隊受阻。要奪取陣地,必須拿下這個火力點。營參謀長向6連下達命令:組織爆破組,堅決炸掉敵火力點。第一、第二個爆破組連續沖上去,兩組同志全部壯烈犧牲。第三個爆破組又沖上去,全組同志又困在敵人陣地前。參謀長心急如焚。他明白,在天亮前如果攻不下敵陣地,天亮後敵人就會發揮其空中優勢及火力優勢,反擊任務不僅難以完成,而且會使部隊遭受重大傷亡。 關鍵時刻,黃繼光挺身而出。他掏出早已寫好的決心書交給參謀長,懇切地說:「首長,讓我去吧!」黃繼光在決心書上寫道:「堅決完成上級交給的一切任務,爭取立功當英雄,爭取入黨。」參謀長沉思片刻,當即任命黃繼光為6班班長。他帶領2名戰士勇敢機智地連續摧毀敵人幾個火力點,一名戰友不幸犧牲,另一名戰友身負重傷,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毫無畏懼,忍著傷痛,迅速抵近敵中心火力點,連投幾枚手雷,敵機槍頓時停止了射擊。當部隊趁勢發起沖擊時,殘存地堡內的機槍又突然瘋狂掃射,攻擊部隊再次受阻。這時他多處負傷,彈葯用盡。為了戰斗的勝利,他頑強地向火力點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時,奮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敵人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壯烈捐軀。在黃繼光英雄壯舉的激勵下,部隊迅速攻佔零號陣地,全殲守敵兩個營。

㈦ 抗戰英雄故事有感作文

何謂英雄?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
英雄者,有凌雲之壯志,氣吞山河之勢,腹納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義,救黎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
英雄者,擁有藐視一切之能力,傲視群雄之氣勢,世人對其不但敬畏,而且難以捉摸。古今中外,可稱之為英雄者,寥寥可數。
隨著時光的年輪劃過一圈又一圈,那個戰火蔓延硝煙彌漫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我們跨步走進了新時期。有人說,這是一個缺少英雄的時代,沒有戰爭,沒有;還有人說,這是一個很少需要犧牲的時代,奉獻是英雄和模範們的事情,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其實這是對英雄的誤解。奉獻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種平凡的精神;奉獻既包含著崇高的境界,也蘊含著不同的層次。哪個時代都有見義勇為、捨身救人;哪個時代都需要樂於奉獻,勇於犧牲的英雄。
魯迅曾經說過,真的英雄,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個時代遠去了沖鋒陷陣的機會,拋去了鬧革命促生產的蠻勁兒,不見了革命小將的造反有理舉動,能有的僅僅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慵懶生活。習慣了安逸與漠然,如何在內心裡激起那種一呼即應的使命感,如何在簡單的生活里保持高尚的操守卻成了一件難事兒。
真愛大愛,不只是掛在嘴邊,寫在紙上的。浮躁與喧囂可能會模糊我們對於夢想的堅持,挫折與磨難可能會阻擋我們邁向成功的彼岸,唯有道德的底線和靈魂的救贖不能放棄。
英雄,從來就不只是活在歷史和記憶里的。真正的英雄,就在我們身邊,默默地為這個世界奉獻他們微不足道卻舉足輕重的力量,讓我們得以安生,倍受感動

㈧ 中華民族有哪些英雄故事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他們跟父輩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擔起了沉重的抗爭。他們的傳奇事跡經過藝術家們的演繹,成了經典的歌曲、小說、電影,幾十年來被人們傳頌,經久不衰。

活在歌聲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這首名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敘事民歌傳唱了許多年,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影響了幾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盪」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後的山坡上。《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跡的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投資拍攝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兒童中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銀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這部兒童軍事題材影片,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響了幾代小觀眾。

這部影片榮獲了1980年中國第2屆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後來,小兵張嘎的故事又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裡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有一天,父親讓他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作掩護,攜信上路。不料途中卻遭遇敵人……

故事的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

這部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黑白片不僅在國內影響很大,而且在國際電影節上兩次獲獎。1955年,在英國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榮獲優勝獎,是新中國在國際上獲獎的第一部兒童故事片。

小說里的抗日小英雄———雨來

蘆花村裡有個叫雨來的男孩,他喜歡游泳,也喜歡讀書。有一天,村裡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進了雨來家,挪開了水缸,跳進了缸下面的地洞。雨來將水缸挪回了原位,這時,鬼子也到了……

這是小說《雨來沒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來是抗日戰爭年代冀東少年兒童的一個縮影,這其中也包括小說作者管樺本人在內。管樺從小就和村裡的兒童一起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上樹

㈨ 讀愛國故事有感

《愛國英雄人物故事》一書記載了六十位中外愛國英雄人物的故事。民族英雄文天祥堅強不屈,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麗詩篇;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台灣,流芳千古;劉胡蘭從容對鍘刀,大義凜然;不滿20歲的法國女民族英雄貞德,率兵重創入侵英軍扭轉戰局;美國之父華盛頓經過艱苦鬥爭,取得獨立戰爭的勝利;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獄中用鮮血寫出《絞刑架下的報告》等故事。

這些英雄人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都有一顆愛國之心,為了祖國的存亡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們的拳拳愛國之心,面對挫折堅強不屈的精神,激勵著他們民族的一代又一代人。

最近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先生先後率團從台灣訪問大陸,我對讀《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故事感想更多。公元1661年4月,一個靜悄悄的黎明,民族英雄鄭成功率精兵2萬,戰船百艘,從金門出征,討伐荷軍,收復台灣。鄭成功在台灣人民的支持下,用智慧,頑強地與荷軍展開了近一年的水陸戰,終於讓荷蘭軍掛出了白旗,把荷蘭人趕出了台灣島,被荷蘭人佔領了幾十年的台灣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他的不朽功勛,將永遠載入中華民族的史冊。

爸爸、媽媽說,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與大陸同祖同宗,台灣回歸祖國,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包括台灣人民在內的當代中國人的神聖使命。連戰主席和宋楚瑜主席訪問大陸,尋祖認宗,對促進兩岸關系正常化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只有經濟繁榮,國家富強,才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為一名學生,我要向這些愛國英雄學習,常懷一顆愛國之心,好好學習,掌握本領,長大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應有的貢獻。

讀《愛國英雄故事》有感
作者:程 靜

有時候,我對老師提不完的要求有些反感,我們就像一隻籠子里的小鳥,根本逃不出老師的控制,但自從我讀完《愛國英雄故事》之後,覺得老師對我們的要求實在太低了。

讀完此書,我知道了在中國這神聖的土地上,有徐徐多多英雄的血、英雄的腳印;在中國的歷史上,有無數共產黨員為革命事業、為人民群眾的 安危而光榮犧牲(例如《嚴守紀律的邱少雲》、《歐陽海捨身救火車》等)。而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就像是歐陽海在日記中寫的一句話:「我為人民而生,為人民而死。為人民獻出問心無悔的一生!」是啊,一個人活在世上,不為他人做些什麼,那在世上還有什麼意義?

在讀這本書,你會覺得這里埋藏著一個深刻的道理:其實只要你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無私奉獻這五點。你就能做一個幾乎完美的人。當然,你的心中要想著自己的祖國,要有和平二字,這幾點也自然做到了。

世界上有兩大人類。一種是好人,另一種便是壞人,為什麼世上有好壞人之分呢?眾所周知,好人,人人都喜歡,無論是在生活上,這是在事業中都比壞人方便得多。如果找工作,你的品質如果被上級看中了,就一定會被重用,不久,大家都會知道你是認真對待每件事的,都希望與你交朋友;但是,如果你驕傲的話,就等於前功盡棄。壞人,人人都會去鄙視他,他在生活、工作上會那麼沒意思。有的壞人甚至去偷去搶,結果呢?成天被警察叔叔追得東躲西藏,試問天下的壞人,難道這時心裡不難過呢?良心不會受到譴責嗎?

記住,不要違背自己的良心做事。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幫助的人吧!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