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名人的名人故事
Ⅰ 外國名人故事
居里夫人是一位真正的科學家,一切榮譽、金錢、災難都在她科學之光的照耀下盪然無存。艾專芙·居里說屬自己的母親:"她終生拒絕財富,對於榮譽,也漠然視之。她生性嚴於律己,而且不露鋒芒,因此,她始終不可能採取任何一種沽名釣譽的態度,既不表示親昵,也不假裝和藹,不肯故示端嚴,也不肯矯飾謙遜。她根本不懂得顯聲揚名。瑪麗·居里與生俱來的品質是:堅定不移的性格,智力方面鍥而不舍的努力;只知貢獻一切而不知接受任何利益的自我犧牲精神;尤其是成功不驕傲,災禍不能屈的非常純潔的靈魂。她的這一切,比她的工作或豐富多彩的生活更為難能可貴。"
Ⅱ 國外名人的勵志故事
推薦~
世界第一暢銷書、史上最暢銷心靈勵志書《秘密》(朗達.拜恩),這個書被改編為電影,非常精彩,裡面講的都是成功人物的勵志故事,相信對你有幫助~
電影有兩部,「秘密
the
secret」(介紹心想事成的秘密)和「秘密2
the
opus」(介紹了一個音樂家實現夢想的感人歷程),可以在優酷搜索來看,也可以在量子《秘密》論壇(即《秘密》中文網)下載或在線看高清版視頻
Ⅲ 外國的名人故事
大作曲家貝多芬由於貧窮沒能上大學,十七歲是患了傷寒和天花病,二十六歲,不幸失去了聽覺,在愛情上也屢受挫折。在這種情況下,貝多芬發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與命運的頑強搏鬥中,在樂曲創作事業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燒得越來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沒有嚇倒他,反而成了他獲得強大生命力的磁場。
Ⅳ 外國名人勵志故事
1.會走路的「黑板」
物理學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他腦子里考慮到一個題目,就向前面一塊「黑板」走去,隨手從口袋裡掏出粉筆頭,在「黑板」上演算起來。可是,「黑板」一下子挪動了地方,而安培的演算題還沒有做完,他不知不覺地追隨在「黑板」的後面計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覺得追不上了,這時候他看見街上的 人都朝他哈哈大笑,他才發現那塊會走動的「黑板」原來是一輛黑色的馬車車廂的背面.
2.牛頓忘記吃飯
英國大物理學家牛頓有一次請朋友來家裡吃飯,飯菜做好了,可朋友還沒到,他就進實驗室專心致志地做實驗去了。朋友來後找不著牛頓,因急於上班,就獨個兒把飯菜吃了,並把吃剩的雞骨頭放在盒子里,然後走了。傍晚時,牛頓做完實驗,准備吃飯。但當他看見盒子里的雞骨頭時,顯出恍然大悟的樣子,哈哈大笑地說:「我以為自己還沒吃飯呢,原來早就吃過了。」
3.牛頓對蘋果落地的思考
有一天,牛頓散步時,一個熟透了的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正好打在他頭上。這件很平常的事引起了牛頓深深的思考。他想:蘋果為什麼一定要向地下掉呢?為什麼不飛向天空和別的地方呢?他推想地心有一種吸引力,又推想這種吸引力對任何物質都存在。他通過研究,提出了計算引力大小的公式,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Ⅳ 國外的一些名人故事 越多越好 越詳細越好
車爾尼雪夫斯基 (1828~1889) , 俄國傑出的革命民主義者,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作家, 一生為真理而奔走呼號的戰斗者.他除了寫有著名長篇小說《怎麼辦?》以外, 還著有許多有關社會、自然和文藝理論的論文.
1828 年7 月24 日, 車爾尼雪夫斯基出生在伏爾加河邊美麗的薩拉托夫城.他的父親是一個平民出身的牧師, 很有學問.家裡有一個藏書豐富的圖書室, 車爾尼雪夫斯基一有空就到這里來.
7 歲的車爾尼雪夫斯基, 讀書就簡直入了迷, 他經常一面吃飯, 一面看書.有一天早晨, 媽媽看到孩子好長時間沒從廚房裡出來, 心想這孩子到底吃了些什麼?於是, 他母親悄悄地走到廚房門前, 只看到小車爾尼雪夫斯基正在那裡為一篇小說中的人物而哭泣流淚.媽媽喊來了他的父親, 又拿了很多他平時喜歡讀的書哄他, 他才擦擦眼淚繼續吃飯.
車爾尼雪夫斯基最喜歡俄國大詩人普希金和萊蒙托夫的詩, 喜歡英國作家狄更斯和法國女作家喬治·桑的小說, 還讀了許多社會科學方面的書籍.由於他堅持不懈的努力, 10 歲時, 就已趕上了15 歲中學生的水平.
他14 歲的時候, 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薩拉托夫的教會中學.那裡的教師多是一些不學無術的人, 除了講些老掉牙的教材外, 不能給學生提供任何新鮮有用的知識.車爾尼雪夫斯基十分不滿.
有一次, 老師布置寫作文, 他不受老師的限制, 很快寫出了一篇關於讀書學習方法的文章.他說: 」知識就像一座有無數寶藏的大山, 越往深處發掘, 越能得到更多的東西.尤其是青少年, 更應該在知識的園地里不屈不撓地耕耘.」文章寫成之後, 學生們就爭相傳閱, 這像在他的心靈里, 點燃了更旺盛的求知之火.
16 歲時, 車爾尼雪夫斯基已經通曉7 種外國語, 大量閱讀了俄國民主主義者別林斯基和赫爾岑的文章.第二年, 他中學畢業後, 又考入彼得堡大學文史系.
在大學讀書的幾年中, 車爾尼雪夫斯基更加勤奮, 讀書常常是通宵達旦, 被老師和同學戲謔地稱為」伏爾加河邊的讀書迷」.
」讀書迷」, 名不虛傳, 這也就是他最終能成為著名文學家的根本原因.
普希金是俄國偉大的文學家,小說家,戲劇家,詩人.他創建了俄羅斯文學語言,確立了俄羅斯語言規范,被成為俄羅斯藝術之父.
他出生於俄羅斯貴族世家,父親當過禁衛軍官,伯父是一位詩人,家中有很多藏書,文化氣氛濃厚.十二歲進入貴族學校,吸收了不少自由的思想,浪漫主義茹可夫司基是他最崇敬的老師之一.一八一二年,衛國戰爭激發了他的愛國熱情和寫作激情.十四歲便開始文學生涯.但少年時期,他主要是模仿茹可夫司基和巴丘什可夫的輕快詩的傳統,多以自然\愛情為主題,有明顯的模仿模式.
長大後,他根據民間故事與傳說,創作了敘事長詩<魯斯蘭和柳德米拉>,此詩歌形式新穎,語言朴實,是俄羅斯文學詩風轉變的開始.一八三六年,和果戈里等進步文學青年創辦<現代人>雜志,又有了新的影響.
Ⅵ 外國名人有趣的故事
1、基辛格堪稱上世紀的談判大師。一次,基辛格主動為一位窮老農的兒子做媒,想試試自己的折沖之技。他對老農說:「我已經為你物色了一位最好的兒媳。」老農回答說:「我從來不幹涉我兒子的事。」
基辛格說:「可這姑娘是羅斯切爾德伯爵的女兒(羅斯切爾德是歐洲最有名望的銀行家)。」
老農說:「嗯,如果是這樣的話……」
基辛格找到羅斯切爾德伯爵說:「我為你女兒找了一個萬里挑一的好丈夫。」
羅斯切爾德伯爵忙婉拒道:「可我女兒太年輕。」
基辛格說:「可這位年輕小夥子是世界銀行的副行長。」
「嗯……如果是這樣……」
基辛格又去找到世界銀行行長,道:「我給你找了位副行長。」
「可我們現在不需要再增加一位副行長。」
基辛格:「可你知道嗎,這位年輕人是羅斯切爾德伯爵的女婿。」
於是世界銀行行長欣然同意。基辛格功德無量,促成了這樁美滿的婚姻,讓農夫的窮兒子搖身一變,成了金融寡頭的乘龍快婿。
2、算術題與文學課 (汪兆龍)
聞一多先生有一次給學生上課,他走上講台,先在黑板上寫了一道算術題:2+5=?學生們疑惑不解。然而,聞先生卻執意要問:2+5=?同學們於是回答:「等於7嘛!」
聞先生說:「不錯,在數學領域里,2+5=7,這是天經地義、顛撲不破的。但是,在藝術領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
說到這里,他拿出一幅題為《萬里馳騁》的國畫由學生們欣賞。
只見畫面上突出地畫了兩匹奔馬,在這兩匹奔馬後面又錯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畫了五匹馬,這五匹馬後面便是許多影影綽綽的黑點點了。
聞先生指著畫說:「從整個畫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後七匹馬,然而,凡是看過這幅畫的人,都會感到這里有萬馬奔騰,這難道不是2+5=10000嗎?」
學生們聽罷,恍然大悟。原來聞先生用這個簡單的算式形象地說明,文學藝術作品的容量是不能像數學公式那樣來計算的。文學藝術作品貴在含蓄,要給人們以廣闊的想像餘地。
3、李嘉誠和一枚硬幣
一次在取汽車鑰匙時,李嘉誠不慎丟落一枚2元硬幣。,硬幣滾到車底。當時他估計若汽車開動,硬幣會掉到坑渠里。李嘉誠及時蹲下身欲拾取。此時旁邊一名印度籍值班見到,立即代他拾起。李嘉誠收回該硬幣後,竟給他100元酬謝。李嘉誠對此的解釋是:
「若我不拾該2元,讓它滾到坑渠,該2元便會在世上消失。而100元給了值班,值班便可將之用去。我覺得錢可以用,但不可以浪費。」
這件小事說明了李嘉誠的一種理財哲學,也說明了他的思維風格,這就是用社會總凈值的增損來判斷個人行為合理與否。只要社會總斗爭 值增加了,自己損失一點也不算什麼;相反,如果社會總凈值減少了,自己即使收獲了一定的財利也是損失。
不要小覷了著眼社會總凈值的思維方式,這是關繫到國家富強的大問題。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有這樣一個重要論點:人以自利為出發點對社會的貢獻,要比意圖改善社會的人的貢獻大。這樣的「自利」或者說「自私」就有幾分可愛了。因為如此,「自利」能給別人帶來利益,自己的「利」和別人的「利」加起來,社會總凈值必然會增加,國家自然富強。
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會。「不患寡」,就是不怕社會積弱;「患不均」,就是怕別人比自己好。別人好了,我要想辦法讓他不好,雖然這樣做我也沒利。「內耗」的結果是沒有「利」的我和沒有「利」的別人組成了一個平均型的「寡」的社會。
用社會總凈值衡量,也能說明製造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為什麼可惡。制假貨造成的資源和人國成本的浪費,最終造成的是社會總凈值的減少。如果任其發展,勢必削弱國國。一部分藉此先富起來的人和其他被剝奪了財富的人組成的是一個不均型的「寡」的社會。
李嘉誠的境界是富國的境界。他的心態既是傳統文化的異質,也是不規范的市場經濟文化的異質,值得我們好好揣摩。
4、楚霸王與桂樹
楚霸王自幼愛樹。相傳有一次,他在一個村莊里看到一個老人持斧要砍桂樹。楚霸王忙問緣由,老人說:「我家院子四四方方像『口』字。這棵樹長在院中,就成了『困』字,不是很不吉利嗎?」楚霸王聽後,靈機一動回答說:「照你這么說,院中倒樹留人,便成『囚』字,如此更不吉利。」老人覺得楚霸王言之有理,於是放棄了砍樹的念頭。
5、諸葛亮與桑樹
為建立蜀國立下汗馬功勞的諸葛亮,在病危時給後主劉禪的遺書上寫道:「臣家有桑八百株,子孫衣食,自可足用。」他把自己栽種八百株桑樹作為子女生活費的來源,為子女生活作長久安排。一代名相,兩袖清風,死後留給子孫唯有自己栽種的桑樹,令人不勝感慨。
6、黑板,你別跑!
傍晚,安培在街頭散步,突然想到一道物理題目,
就向前面的一塊「黑板」走去,從口袋裡掏出粉筆,
在「黑板」上演算起來。
可是,「黑板」竟開始向前移動!
全神貫注的安培,因為題目沒有算完,就不知不覺地
追在「黑板」後面繼續計算。
最後,「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覺得追不上了。這時
只見路人都朝他哈哈大笑。
安培定神一看:原來那面會走動的「黑板」,竟是一輛
黑色馬車的車廂的背面。
7、 這只猴子真迷人
達爾文因首倡進化論而廣受矚目,抨擊批評者有之,支持
贊賞者有之,拿他來開玩笑或故意刁難他的人更多。
有一次,達爾文應邀赴宴,席上與他並排坐在一起的,是
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士。她帶著戲謔的口吻向科學家提出疑問:
「達爾文先生,聽說您斷言:人類是由猴子變來的。請問:
我也屬於您的論斷之列嗎?」
「那是當然」達爾文望了她一眼,彬彬有禮地答道:「不過,
您不是由普通的猴子變來的,而是由長的非常迷人的猴子變來
的。」
Ⅶ 國外有什麼比較著名名人的故事
★古今中外的名人負責任的事跡小故事:(100字)吉米卡特從小就被父親教誨,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在營救駐伊朗的美國大使館人質的作戰計劃失敗後,當時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即在電視里鄭重聲明:「一切責任在我。」僅僅因為上面那句話,卡特總統的支持率驟然上升了10%以上。 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一次在課堂上,校長問同學們讀書是為了什麼?於是有人回答說:「是為了家父讀書。」有人回答:「為明禮而讀書。」也有人說:「為光耀門楣而讀書。」當校長點名要周恩來回答時,坐在後排的周恩來站起來,莊重的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Ⅷ 國外的各個名人事例,一定要具體!大概100.200字左右
林肯的故事
1832年,林肯失業了,他下定決心要當政治家。可是他競選失敗了。在一年裡遭受兩次打擊,這對他來說無疑是痛苦的。 接著,林肯著手自己開辦企業,可一年不到,這家企業又倒閉了。在以後的17年間,他不得不為 償還企業倒閉時所欠的債務而到處奔波。 林肯沒有放棄,他也沒有說:「要是失敗會怎樣?」1846年,他又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他又 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最後終於當選了。
李白的故事
李白小時在四川象耳山讀書,很不用功,並想中途廢學。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遇見一位白發老婆婆在那裡磨鐵杵。李白問干什麼,老婆婆回答說:「把鐵杵磨成針。」 李白不相信,嗤一聲笑了,對她說:「鐵杵豈能磨成針?」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老婆婆向他講了這個道理。 李白頓時領梧。從此,他便發奮用功,終於懂得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屈原的故事
屈原洞中苦讀。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陸游的故事
陸游書巢勤學。南宋詩人陸游他從小就刻苦勤奮、敏而好學。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擺的是書,櫃中裝的是書,床上堆的也是書,被稱作書巢。他勤於創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詩,成為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大文學家。
林肯
1809年2月12日,亞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個農民的家庭。小時候,家裡很窮,他沒機會上學,每天跟著父親在西部荒原上開墾、勞動。他自己說:「我一生中進學校的時候,加在一起總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奮好學,一有機會就向別人請教。沒錢買紙、筆,他放牛、砍柴、挖地時懷里也總揣著一本書,休息的時候,一邊啃著粗硬冰涼的麵包,一邊津津有味地看書。晚上,他在小油類下常讀書讀到深夜。
長大後,林肯離開家鄉獨自一人外出謀生。他什麼活兒都干,打過短工,當過水手、店員、鄉村郵遞員、土地測量員,還干過伐木、劈木頭的重力氣活兒。不管幹什麼,他都非常認真負責,誠實而且守信用。
他十幾歲時當過村了里雜貨店的店員。有一次,一個顧客多付了幾分錢,他為了退這幾分錢跑了十幾里路。還有一次,他發現少給了顧客二兩茶葉,就跑了幾里路把茶葉送到那人家中。他誠實、好學、謙虛,每到一處,都受到周圍人的喜愛。
1834年,25歲的林肯當選為伊利諾斯州議員,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836年,他又通過考試當上了律師。
當律師以後,由於他精通法律,口才很好,在當地很有聲望。很多人都來找他幫著打官司。但是他為了當事人辯護有一個條件,就是當事人必須是正義的一方。許多窮人沒有錢付給他勞務費,但是只要告訴林肯:「我是正義的,請你幫我討回公道。」林肯就會免費為他辯護。
一次,一個很有錢的人請林肯為他辯護。林肯聽了那個客戶的陳述,發現那個人是在誣陷好人,於是就說:「很抱歉,我不能替您辯護,因為您的行為是非正義的。」
那個人說:「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請您幫我打這場不正義的官司,只要我勝訴,您要多少酬勞都可以。」
林肯嚴肅地說:「只要使用一點點法庭辯護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勝訴,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當我站在法官面前講話的時候,我會對自己說:『林肯,你在撒謊。』謊話只有在丟掉良心的時候,才能大聲地說出口。我不能丟掉良心,也不可能講出謊話。所以,請您另請高明,我沒有能力為您效勞。」
那個人聽了,什麼也沒說,默默地離開了林肯的辦公室。
http://..com/question/4317937.html?si=1
很多,可以選一個短的。
羅斯福的故事
一個小男孩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為患脊髓灰質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很少與同學們游戲或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在一個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親從鄰居家討了一些樹苗,他想把它們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們每人栽一棵。父親對孩子們說,誰栽的樹苗長得最好,就給誰買一件最喜歡的禮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親的禮物。但看到兄妹們蹦蹦跳跳提水澆樹的身影,不知怎麼地,萌生出一種陰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樹早點死去。因此澆過一兩次水後,再也沒去搭理它。
幾天後,小男孩再去看他種的那棵樹時,驚奇地發現它不僅沒有枯萎,而且還長出了幾片新葉子,與兄妹們種的樹相比,顯得更嫩綠、更有生氣。父親兌現了他的諾言,為小男孩買了一件他最喜歡的禮物,並對他說,從他栽的樹來看,他長大後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植物學家。
從那以後,小男孩慢慢變得樂觀向上起來。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著,看著窗外那明亮皎潔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師曾說過的話: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長,何不去看看自己種的那顆小樹。當他輕手輕腳來到院子里時,卻看見父親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種的那棵樹下潑灑著什麼。頓時,一切他都明白了,原來父親一直在偷偷地為自己栽種的那顆小樹施肥!他返回房間,任憑淚水肆意地奔流......
幾十年過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雖然沒有成為一名植物學家,但他卻成為了美國總統,他的名字叫富蘭克林·羅斯福。
愛是生命中最好的養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樹茁壯成長。也許那樹是那樣的平凡、不起眼;也許那樹是如此的瘦小,甚至還有些枯萎,但只要有這養料的澆灌,它就能長得枝繁葉茂,甚至長成參天大樹。
Ⅸ 有哪些外國名人故事
爾尼雪夫斯基
7 歲的車爾尼雪夫斯基,讀書就簡直入了迷,他經常一面吃飯,一面看書.有一天早晨,媽媽看到孩子好長時間沒從廚房裡出來,心想這孩子到底吃了些什麼?於是,他母親悄悄地走到廚房門前,只看到小車爾尼雪夫斯基正在那裡為一篇小說中的人物而哭泣流淚.媽媽喊來了他的父親,又拿了很多他平時喜歡讀的書哄他,他才擦擦眼淚繼續吃飯.
阿道夫•貝耶爾
10歲生日那一天.他原以為爸爸媽媽會像其他小朋友的父母那樣,為他熱熱鬧鬧地慶祝一番.可是這一天:母親一大早就把他領到外婆家裡,在那裡消磨了一整天,根本沒有提做生日的事.貝耶爾很不高興,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嘟著嘴不說話,母親見了,語重心長地說:「我生你的時候你爸爸41歲,還是個大老粗.現在他51歲了,可還跟你一樣,正在努力讀書,明天還要參加考試.我不願意因為你的生日而耽誤他的學習,時間對他來說實在太寶貴了,你現在還小,也要學會珍惜時間.」
母親的話語,如雨露一般,點點滴滴滋潤著貝耶爾幼小的心田.後來他回憶道:「這是母親送給我10歲生日的最豐厚的禮品.」
林肯
1809年2月12日,亞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個農民的家庭.小時候,家裡很窮,他沒機會上學,每天跟著父親在西部荒原上開墾、勞動.他自己說:「我一生中進學校的時候,加在一起總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奮好學,一有機會就向別人請教.沒錢買紙、筆,他放牛、砍柴、挖地時懷里也總揣著一本書,休息的時候,一邊啃著粗硬冰涼的麵包,一邊津津有味地看書.晚上,他在小油類下常讀書讀到深夜.
長大後,林肯離開家鄉獨自一人外出謀生.他什麼活兒都干,打過短工,當過水手、店員、鄉村郵遞員、土地測量員,還干過伐木、劈木頭的重力氣活兒.不管幹什麼,他都非常認真負責,誠實而且守信用.
他十幾歲時當過村了里雜貨店的店員.有一次,一個顧客多付了幾分錢,他為了退這幾分錢跑了十幾里路.還有一次,他發現少給了顧客二兩茶葉,就跑了幾里路把茶葉送到那人家中.他誠實、好學、謙虛,每到一處,都受到周圍人的喜愛.
1834年,25歲的林肯當選為伊利諾斯州議員,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836年,他又通過考試當上了律師.
當律師以後,由於他精通法律,口才很好,在當地很有聲望.很多人都來找他幫著打官司.但是他為了當事人辯護有一個條件,就是當事人必須是正義的一方.許多窮人沒有錢付給他勞務費,但是只要告訴林肯:「我是正義的,請你幫我討回公道.」林肯就會免費為他辯護.
一次,一個很有錢的人請林肯為他辯護.林肯聽了那個客戶的陳述,發現那個人是在誣陷好人,於是就說:「很抱歉,我不能替您辯護,因為您的行為是非正義的.」
那個人說:「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請您幫我打這場不正義的官司,只要我勝訴,您要多少酬勞都可以.」
林肯嚴肅地說:「只要使用一點點法庭辯護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勝訴,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當我站在法官面前講話的時候,我會對自己說:『林肯,你在撒謊.』謊話只有在丟掉良心的時候,才能大聲地說出口.我不能丟掉良心,也不可能講出謊話.所以,請您另請高明,我沒有能力為您效勞.」
那個人聽了,什麼也沒說,默默地離開了林肯的辦公室.
Ⅹ 外國的名人事跡
1法國科學幻想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為了寫作《月球探險記》,就認真閱讀了500多種圖書資料。他一生之中共創作了104部科幻小說。讀書筆記達二萬五千本。 2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隨「貝格爾」號考察船環球考察,他環游海外,研究生物遺骸、記錄了50萬字的珍貴資料,最後寫出了轟動世界的《物種起源》一書,創立了進化論。
3俄國偉大作家契訶夫十分注意積累生活素材,隨時把聽到、看到或想到的一些事情記在一個本子上,稱之為「生活手冊」。有一次,契訶夫聽一位朋友講了一個笑話,他笑出了眼淚。他一邊笑著,一邊拿出「生活手冊」,懇求說:「你再講一遍吧,讓我把它記下來。」 4史蒂芬·霍金他無法書寫,他的著作卻十分暢銷;他的身子瘦弱,他的光輝卻耀眼異常;他從未離開過輪椅,他的思維卻飛向了宇宙.他就是史蒂芬·霍金.他專注於《時間簡史》,穿梭於《果殼中的宇宙》,相對論被他輕易玩轉,黑洞成了他的夥伴,他使人類對宇宙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層.5居里夫人有的人止於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於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於心,而有其力;而她,站在實驗室里,甘願讓嗆人的煙氣吹皺她秀美的額頭,一雙深邃的眼中流露的是對科學殿堂的嚮往。大音希聲,大道無形,大智之人,不耽於形,不逐於力,不恃於技,她所追求的是永葆理性的美麗。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