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羽故事讀後感150字

關羽故事讀後感150字

發布時間: 2020-11-19 19:45:36

㈠ 三國演義讀後感150~200字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著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周末七國分爭,並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並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干,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
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後人很深的印象。
現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瓮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幹家,曾經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㈡ 關於關羽的事跡寫的讀後感(去網上找,我找到一篇很好,可是沒掉了)

三國演義關羽讀後感
《三國演義》是一本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古典名著。該書將天下奇才諸葛亮,一代梟雄曹操,勇者張飛、許褚,庸主獻帝、劉禪等人物,描寫得淋漓盡致,無不各極其態。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美髯公」關羽,他的忠、義、勇、氣,很令我欽佩。關羽,字雲長,河北解良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人稱「美髯公」。書中描寫為: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唇若塗脂,手提青龍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風赤兔馬。可謂氣宇軒昂,威風凜凜。關羽文武雙全:他讀過很多書,知春秋,明大義;他武功蓋世,斬大將顏良、文丑,三戰呂布不下,等等。
關羽的忠,驚天地,泣鬼神。「身在曹營心在漢」流芳千古。書中記載:「曹操素愛雲長武藝人才,欲得以為己用,所以待之甚厚」,既如此,仍未能收得關羽之心。後有人以詩嘆曰:「奸相枉將虛禮待,豈知關羽不降曹。」
關羽的義,驚天動地。「華容道,捉放曹」眾所周知。關羽為了報答曹操禮待之恩和放行之情,不惜違背軍令狀,以身家性命當代價,在華容道捉又放曹操。當初若不是這樣,可能就不會有後來的晉朝了。
關羽的勇,驚世駭俗。「千里走單騎,過五關、嶄六將」聞名遐邇。關羽為見到劉備並保護好劉備的兩位夫人,一路拼殺,無人可敵,無人可擋;「單刀赴會」,隻身入敵深境,無人敢言,無人敢害。
關羽的氣,驚心動魄。「刮骨療傷」時的非凡氣概,歷代傳頌。書載:「華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者,皆面失色,關公飲酒食肉,談笑奕棋,全無痛苦之色。」雖然華佗醫術高明,但能忍受這種痛楚而又不顯形於色的實數罕見。
古人雲: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關羽為人忠孝,又為劉備之弟,所以事於劉備;關羽仁慈勇猛,所以帳下百萬雄兵,千員虎將,都聽使於他。因此到後來,關羽不單單是人,他已經被神化,而且歷代加封,直封至「蓋天古佛」。
當然,我們要用現代的觀點去理解、學習古代著作,「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的忠,是忠於師長、忠於工作;我們的義,是守道義、講信譽;我們的勇,是勇敢地面對挫折、敢於見義勇為;我們的氣,是做人要有骨氣、要有凜然之氣。這,就是我讀此書的最大感想。

㈢ 讀後感150字的

主要內容:東漢末年,漢室衰弱,黃巾起義,各路英雄乘剿黃之機發展勢力。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實力最強。連年混戰,弱肉強食。官渡之戰,曹操滅袁紹,統一北方。赤壁之戰,吳國大將周瑜大敗曹操,使曹操暫無力侵犯長江以南,而劉備趁機占荊洲,進西蜀,形成三足鼎立,相對穩定的局面。三國是曹丕的魏國,孫權的吳國,和劉備的蜀國。 三國後期,劉備死後託孤諸葛亮,亮數次北伐未果,反而病死,姜維繼志.魏國方面曹操死後,曹丕建立魏國,曹丕死後傳位曹睿,但期間司馬氏趁機奪權.東吳經過數代,傳與孫亮,孫皓為主.三國連年混戰,最後姜維兵敗,蜀後主被擒;司馬昭廢魏主,大權掌握,自封晉王,其子更甚,廢魏主,建晉朝.攻東吳,招降吳國孫皓,三國一統.觀三國後,感觸最深的還是裡面所表現出來的情義.最為突出的關羽.一直以為,關羽都不是人,他是神.之所以是神,主要是因為他的忠義:降漢不降曹,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華容道義釋曹操...還有諸葛亮,是所有當官的典範,每次讀到他的出師表,讀到他累死在五丈原的情景,他那種鞠躬盡,死而後已的形象總是清晰的展現在我的腦海里.我有時常想,要是現在我國的大小官員都有,或者只需要一半的這種精神,我國那就想不騰飛都難了. 記得另一個古代的神級人物岳飛說過: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 不患天下不太平...現在天下是不怎麼太平,四川地震,國際形勢惡化,CPI過高,經濟通脹壓力加大...但是如果真能做到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我們 中國 還怕什麼? 可惜,即使在四川地震這種天災慘禍面前,都有人敢貪,敢搶,敢騙,敢置百姓生命於不顧,這些人真的是無可救葯了,連基本的人性都沒有.說遠了...

㈣ 關羽單刀赴會的讀後感

1位粉絲
我讀了《三國演義》裡面的《單刀赴會》,講的是孫權定計讓魯肅請關羽赴宴的時候要關羽交出荊州,不答應就殺死他。關羽明知道去赴宴有危險,他還是去了。他膽子真大呀!他叫兒子關平準備在江上接應。
第二天,關羽帶著十個隨從,架著一條小船,提著單刀赴會去了。魯肅早已布置好了許多伏兵,親自到岸邊迎接關羽。宴會間,魯肅卻不敢抬頭看關羽。關羽若無其事,談笑風聲。酒喝一半,魯肅剛提出歸還荊州的事,關羽說:「只談舊情,不談國事。」魯肅還想談荊州的事。立在關羽身後持刀的周倉氣的大叫起來說:「荊州乃我主之地!」關羽故意發怒說:「國家大事,你豈能多言!」周倉一聽,馬上領會了他的意思。他趕到岸邊,揮動紅旗,關平駛戰船飛箭似地駛來。這時,關羽裝作喝醉了。拉著魯肅的手,一直扯到江邊。東吳的將士們想沖出去,又怕傷著魯肅,所以不敢輕舉妄動。關羽一直把魯肅拉到船邊才放手。關羽跳上接應的船隻。向魯肅告別。魯肅驚恐未定,眼巴巴地望著關羽的船乘風破浪,揚帆而去。
我佩服關羽的機智、勇敢、在伏兵圈裡,關羽能鎮定自若、不慌不忙,巧妙地脫離了險境,真了不得呀!我要向關羽學習,遇到困難和危險時不要緊張、不要害怕,要多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比較少 ..............
編輯於 2019-03-15
查看全部6個回答
三國殺移動版_安卓正版下載

三國殺移動版2020版本已上線,風靡全球的經典桌面游戲...
sgs.aucheng.com廣告
三國殺ol互通版_十周年國戰來襲

2020年風靡全球的游卡社交桌游,極具考驗玩家智力的三國...
sga.ycitys.cn廣告
評論
無觀點,不青春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筆記本電腦,0元贏榮耀筆記本
榮耀筆記本新春鉅惠,立即查看廣告2019-11-08
單刀赴會主要內容和讀後感300個字
以後 三計氣死周瑜 得了荊湘九郡 其中荊洲是當時軍事要陣 為 劉備為完成 之勢 需奪取 以立其業 故派大將關羽鎮守要地荊洲 吳國為了得到失去的土地 始終不放棄奪回荊洲的想法 因此 設 名為招待關羽 實為 之宴 宴請關羽過江到東吳 席間埋伏 欲殺之 關羽久戰沙場 熟讀 早知是計 便有所准備 故而 只帶領十幾個隨從人員 提著寶刀 輕駕小舟 席間 關羽借與 多年未見 為由 拉著 不放手 互相敬酒 實則以 為人質 以脫身 埋伏 見 被困 不敢輕易下手 關羽不僅應邀赴

㈤ 跪求《三國演義》讀後感100字~150字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讀完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一個歷史人物的舞台,把重多人物刻畫地淋漓盡致,使我不得掩卷長思.....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這一長篇巨著的作者是羅貫中,他從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從桃園結義開始,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斗爭為主要內容,講述了東漢末年至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的戰爭故事。
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大的啟迪。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諸葛亮了 ,他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發明家。他足智多謀,給劉備打了很多勝仗。還有一個就是關羽了,他雖然像一個莽撞的習武之人,但,他也是有智慧的一個人。他降漢不降曹、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他忠於他的哥哥劉備,但是也是一個忠義之士,他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這樣的英雄好漢,怎能不讓我讀的熱血沸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讓我們繼續挖掘《三國演義》的奧秘吧!

㈥ 三國演義 關羽讀後感

關羽讀後感

關羽出生於公元161年死於公元220年,約生於東漢桓帝年間,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縣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為「武聖」,與號為「文聖」的孔子齊名。關羽少年時勇武有力,嫉惡如仇。三國演義里描寫的關羽是身長九尺(漢尺一尺是現在的23.4公分),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大家都知道關羽所用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艷鋸,重82斤。
184年黃巾起義時逃至涿郡(河北涿縣)遇到劉備在召集人馬,便跟張飛一起追隨劉備,當時他只有23歲。劉關張三人是三國中乃至歷史上有名的異姓兄弟,關羽終日隨同劉備,八方征戰,不畏艱險。關羽是三國時代中武力數一數二的人物,在三國演義中側重刻畫他神威勇武的一面,初對付黃巾軍時先斬程遠志,後在汜水關前「溫酒斬華雄」,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這都是三國演義里描寫的單挑戰斗,公元200年劉備偷襲徐州,殺死徐州刺使車胄,關羽駐守下邳,這是三國演義里描寫的「關公賺城殺車胄」。同年曹操東征,擊敗劉備,關羽被俘,曹操待他禮遇十分周到,拜他為偏將軍。公元201年,袁紹進軍黎陽,派顏良在白馬攻打劉延,曹操派關羽張遼迎擊顏良,關羽於萬眾之中斬殺顏良,取下他的首級回到陣中,袁紹諸將無一人敢阻攔。這可以說是歷史上關羽的成名戰,而在三國演義里關羽早因「斬華雄戰呂布」聞名於諸侯,小說里斬顏良誅文丑的不過是給關羽的勇武錦上添花而已,但歷史上關羽在斬顏良後被封為漢壽亭侯,而且離開曹操到袁紹軍中投奔劉備去了,小說中添加的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並不是真實的情況。關羽曾被流箭射中,因箭頭有毒,每逢陰雨天骨頭便疼痛,關羽接受醫生的建議刮骨療毒,並在動手術時舉杯暢飲,談笑自若。小說中提到的是公元219年他攻打樊城時中曹仁軍毒箭,得華佗進行醫療。公元219年,劉備自立漢中王,封關羽前將軍,在小說中也是那時封關羽為五虎上將之首,命其攻打曹仁守衛的樊城,曹操派於禁、龐德率領七軍援助曹仁,結果在樊城北十里罾口川處被關羽水淹七軍,於禁投降,龐德被關羽斬殺,自此關羽威震華夏。曹操曾因欲避關羽鋒芒而從許昌遷都,後因司馬懿、蔣濟力阻並建言鼓動孫權襲擊關羽後方。在此之前孫權曾派使者到關羽處,希望娶關羽之女為子媳,而關羽沒有遵照諸葛亮「東和孫權,北拒曹操」之言,侮辱來使,惹孫權大怒。同時,南郡太守糜芳,將軍傅士仁屯兵公安,由於平時關羽對他們輕視而造成忌恨,不盡力供應軍需,在聽聞關羽「還當治之」之言後勾結孫權,襲取關羽後路,曹操派大將徐晃增援曹仁,關羽攻打樊城失利,引軍退回時江陵已被孫權奪取,關羽軍潰散,關羽及其子關平被孫權斬於臨沮,享年58歲,蜀漢後追謚關羽壯繆侯。縱觀關羽一生,無愧於戎馬生涯,歷經百戰,而最後卻輸在他的弱點「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魯迅曾評三國演義里的關羽:「惟於關羽,特多好語」。宋、元時期關羽被尊為「真君」、「武安王」,至明、清時期被尊為「大帝」,四處立廟。關羽有三子一女,一義子關平,關平原是汝南關定莊上關定次子,有兄關寧,學文。次子關興,字安國,受諸葛亮器重,北伐時任龍驤將軍,關興有子關統、關彝。關羽三子關索,諸葛亮平定南蠻時曾用其做先鋒,水滸傳里楊雄名號「病關索」我想應該就是指他,另有一女關鳳,孫權為其子求婚未果。關於關羽的武力是無可非議的,他溫酒斬華雄,僅一合斬顏良,戰不二合斬文丑,五關六將等無名下將則必說了,他能在老年勇戰龐德也可以看出他過人的武力,但虎牢關前他與張飛二人合戰呂布卻不能勝,可見呂布之勇武要略勝一籌,有對聯贊關羽:匹馬斬顏良 河北英雄喪膽 單刀會魯肅 江南文武寒心。

㈦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50~200字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為羅貫中所編寫。這本書已家喻戶曉,但是我初次拿著到這本書,看著看著,被裡面的情節、人物深深吸引著,打動著,令我愛不釋手。
孔明一生鋪佐明君,為國家著想,任勞任怨,從來沒有過什麼要求。他常常協助使自己的國家打了勝仗,是一個出色而又盡心盡力的軍師。可孔明真是不幸,偏偏遇上了一個軟弱無能的阿斗皇帝,才到54歲就活活的累死了。這個名副其實的無能阿斗皇帝,還把人害死了,真是不應該呀!
劉備、關羽、張飛是在桃園結義的生死兄弟。他們在討伐黃巾起義軍勝利後,卻只得了一個小小的芝麻官,真是老天無眼哪!後來,靠公孫瓚大人他們才任平原縣的縣令。他們三個人都是英雄豪傑。劉備是皇室後代,父親是中山靖王,他有心去投軍,為天下百姓著想;關羽也是英雄,他因為憤憤不平,而殺了家鄉的解良惡霸,所以也來投軍;張飛雖然說是個急性子,但是他從不向無能的人投靠,對自己的結義大哥二哥聽命是從,也為百姓著想。所以,他們三人就像現代中人們的公僕,為人民服務。
其實,《三國演義》中的大人物、大豪傑、大英雄還有很多很多,多得觸手可及。這些人物很值得我們學習。
平時,我不太喜歡幫助別人,如果別人遇到了難題,我就不太喜歡幫助別人,但是我看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之後,就不這么做了,好像自己變得開朗大方起來。我覺得我們應該像英雄人物一樣,全心全意幫助別人,保家衛國,無私奉獻,具有大無畏的精神,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孩子

㈧ 過五關斬六將讀後感120字

五關斬六將有感
記得在前幾個月,我學習了一篇歷史故事——三顧茅廬,這讓我不禁迷上了《三國演義》這本書,當我讀到「過五關,斬六將」這一章時,我的內心被關羽的忠誠深深感動。

這一章主要講了關羽(五虎上將之首)和劉備、張飛攻打曹操兵敗,劉備、張飛不知去向,關羽兵敗土屯山,為了保護劉備夫人,再加上張遼(曹操的一員上將)好言相勸,才被迫來到曹營。但關羽始終想著大哥劉備,告訴曹操自己早晚要回去。在曹營期間,關羽幫助曹操殺了敵軍袁紹上將顏良和文丑,曹操因此大喜而給他掛印封金,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並且相贈赤兔馬和戰袍於他。
當關羽得知劉備的消息,便帶著嫂子毅然離開曹營。在路上經歷多個關口守將的攔住,並要加害與他,關羽對此毫無畏懼,破五關斬六將歷盡艱辛,最終回到了劉備身邊。
一個國家的每個人的品質都能像關羽這樣忠誠,沒有賣國賊,那麼這個國家將堅不可摧;反之如果國人都像呂布那樣沒有骨氣,見利忘義,卑躬屈膝,那麼這個國家將不攻自破。關羽信守承諾,牢記桃園三結義時的諾言,永不背叛,就算有再大的榮華富貴,也不貪戀,畢生追隨劉備毫無怨言,轉戰南北,為蜀國立下赫赫戰功。可見忠誠的力量是多麼巨大。

㈨ 關羽大意失荊州讀後感

我讀抄了《大意失荊州》之後,襲發現關羽有時聰明,有是很糊塗。我來給你講講關羽吧!關羽在攻打樊城時,右臂中了毒箭,於是到來神醫華佗來治毒,華佗說必須刮骨治療,華佗幫關羽治療時,關羽邊下棋喝酒,邊治療。當華佗給關羽刮骨時,很佩服關羽,就算血流了一盆,關羽也當沒事一樣,不愧是英雄呀!關於聽說呂蒙辭職,讓陸遜接任,就非常得意,從此不再戒備,抽調荊州的兵馬攻打樊城,呂蒙就趁此時機,把士兵裝成商人,神不知鬼不覺的來到荊州城下,呂蒙讓俘虜的蜀軍前去叫門,進去之後,沒動一刀一劍,呂蒙就佔領了荊州。

雖然關羽是英雄,也很聰明,但他也有馬虎之時,最後《大意失荊州》。

㈩ 關公走麥城讀後感100字

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在這個社會里你要學會與別人競爭,要不回你註定要失敗的。今天我答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關雲長敗走麥城》。我覺得這個故事很精彩,很發人深思。
當我讀到「曹仁得知徐晃來救,率兵殺出。關羽忙從襄江上游渡過江去,向襄陽逃去。路上探馬來報,說荊州已被呂蒙奪去了……」我明白了關雲長很會與人競爭、鬥智、斗勇,可他卻不會布陣。我明白了,光會競爭,光有勇敢是沒有多大用的,只有把會競爭的精神與會破陣結合起來,才會取得成功。

記得我曾看過一個小說,大概是這樣的:一個小孩誇口說自己不會被人騙,有一個說:「我能騙了你,我馬上回去取一樣東西,等我回來,看我如何騙你。」說完便匆匆走了。那小孩站了半天,也不明白,直到有人提醒才知道自己被騙了。這個小孩也是不會識破別人而上了當。

由此看來,每個人都要學會競爭,學會用腦,才能將事情做好。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