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故事600字左右
A. 家庭生活中平凡又感人的故事600字
平凡到偉大的一件事
從我呱呱落地的那天起,爸爸您就把我當做掌上明珠,天天圍著我轉。真像人說的: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口裡怕化了。在您無微不至的關照下,我一天天地長大了。
您又在忙活了:燒飯、洗衣、洗碗……這些事您樣樣都包了。每當我要幫您時,您總會滑稽地說「寶刀未老。」這使我又想起了今天的特殊作業:對父母說一句感恩的話。本來我不準備說的,但看到您忙來忙去的身影,我卻有了一股莫名的勇氣。我走到爸爸的身旁,剛要說卻又咽了回去,那股勇氣又消退了。我佇立在那裡,一動不動,心中滿是自責:我怎麼這么懦弱,不就是一句話嗎?這時,爸爸看見我站在那裡,還以為我在催菜,笑呵呵地說:「菜馬上就好了!」我聽到後大腦一片空白,這句話又堅定了我的決心。「爸,您辛苦了。」那句話終於說出來口,我如釋重負。正是這平凡到偉大的一句話,平凡到偉大的一件事讓這一刻的空氣都凝固了,呼吸都凝固了。我的臉迅速漲到了極點。過了一段時間,您笑了,邊笑邊說:「哪有父母不為兒女操心的,小傻瓜。」我見您笑笑,我也笑了。笑著笑著您又哭了,撫摸著我的頭說:「好樣的,兒子,老爸為你自豪!」我也抽泣起來。哭著哭著,一些往事又浮在我的腦海:從伢伢學語到上學,從平凡到偉大,一堆又一堆的思想火花像過電影似的。我越愈哭猛,愈哭愈烈。「好兒子,別哭了。」我抬頭一看,又是您溫暖而又有力的雙手。
讓我們學會感恩。對父母說一句感恩的話。從點滴做起,從平凡到偉大。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
B. 《身邊感人的故事》600字
Q W E R T Y U I O P L K J H G F D S AHJKUIHJM,GNGMUYKIULIULIUKLYKRKUYKYKYT Z X C V B N MZZXCXCVGFHYJHYIJHBGIUHJ
C. 最感人的故事(不少於600字)
一天,正走在路上,手機響了,話筒里是個稚嫩的小女孩的聲音:「爸爸,你快回來吧,我好想你啊!」憑直覺,我知道又是個打錯的電話,因為我女兒的聲音我太熟悉了.。這年頭發生此類事情也實在是不足為奇。我沒好氣的說了聲:「打錯了!」便掛斷了電話。
接下來幾天里,這個電話竟時不時地打過來,攪得我心煩,有時態度粗暴的回絕,有時乾脆不接。
那天,這個電話又一次次打來,與往常不同的是,在我始終未接的情況下,那邊一直在堅持不懈的撥打著。我終於耐住性子開始接聽,還是那個女孩有氣無力的聲音:「爸爸,你快回來吧,我好想你啊!媽媽說這個電話沒打錯,是你的手機號碼,爸爸我好疼啊!媽媽說你工作忙,天天都是她一個人在照顧我,都累壞了,爸爸我知道你很辛苦,如果來不了,你就在電話里再親妞妞一次好嗎?」孩子天真的要求不容我拒絕,我對著話筒響響地吻了幾下,就聽到孩子那邊斷斷續續的聲音:「謝謝……爸爸,我好……高興,好……幸福……」
就在我逐漸對這個打錯的電話發生興趣時,接電話的不是女孩而是一個低沉的女聲:「對不起,先生,這段日子一定給您添了不少麻煩,實在對不起!我本想處理完事情就給您打電話道歉的。這孩子的命很苦,生下來就得了骨癌,她爸爸不久前又……被一場車禍奪去了生命,我實在不敢把這個消息告訴她,每天的化療,時時的疼痛,已經把孩子折磨得夠可憐的了。當疼痛最讓她難以忍受的時候,她嘴裡總是呼喊著以前經常鼓勵她要堅強的爸爸,我實在不忍心看孩子這樣,那天就隨便編了個手機號碼……」
「那孩子現在怎麼樣了?」我迫不及待地追問。
「妞妞已經走了,您當時一定是在電話里吻了她,因為她是微笑著走的,臨走時小手裡還緊緊攥著那個能聽到『爸爸』聲音的手機……」
D. 我的故事 作文600字 要感人的
從小到大,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多如繁星,數也數不清。而這些故事也會給你帶來一些獨特的感受,怎麼樣?願意結識我嗎?請往下看!
我是個很聰明的男孩,可是媽媽說我的聰明不用在學習上,而是用在了淘氣上。這不,語文課上老師讓讀自己寫的作文,忽然叫到了一個同學,老師讓她讀,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老師別讀了,我寫的不好。」老師鼓勵地點點頭說:「就是不好才讓你讀呢,這么多同學一起幫你改,你的作文才會有更大的進步!」她勉強地讀了起來。她的作文寫的是第一次為媽媽做飯的經歷。她讀到:「我為媽媽做的菜是……」我在下面小聲接道:「柿子炒雞蛋」,她聽到了臉紅了,不再往下讀,老師微笑地看著她,她小聲說:「柿子炒雞蛋」,全班人都笑了,老師也笑了。然後她接著讀:「我把雞蛋放到了鍋里」,我又說:「沒放油呢」,她讀道:「我忘了放油了」。老師和同學又樂了。我又說:「別忘放鹽」,她又笑了笑說:「我又忘放鹽了」。我們又是一樂。她說:「我怎麼炒的雞蛋黑了呀?」我說:「糊了唄」!她說:「我知道了,是糊了」。我就這樣一句一句地往下接,她一句一句地往下讀,把同學和老師逗得實在不行了。老師笑著對我說:「你太有才了」!同學又再一次的笑了。
我還是個三國迷,一次,老師讓買練習冊,我到了書店,一本少年兒童版的《三國演義》吸引了我,價錢還不貴,才20元一本,我非常非常喜歡那本書。可我的兜里只有夠買一本練習冊的錢。我是來買練習冊的呀?不能買三國。這時我的心裡出現了理智和心魔。理智說:你是來買練習冊的呀?心魔說:買了就買了唄!明天再買練習冊呀?我說對呀?今天下午大家不一定都買,明天買也不遲。不買到媽媽那不好交代呀!我猶豫不決,到底聽誰的呀?最後我還是我決定買練習冊。三國家裡不有嗎?對付看吧!理智戰勝了心魔。我買了練習冊。你瞧瞧,我還算夠理智的吧!
這就是我的故事!頑皮中又透著理智,希望能成為你的好朋友!
E. 感動中國人物劉勝蘭感動事跡不少於600字
我觀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轉動;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恆。讓我們接受震撼心靈的教育和洗禮。
隱姓埋名30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年屆90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劉勝蘭……
觀看這些震撼人心的真實故事,感人畫面,幾度讓同學們眼淚濕潤,打動了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有同學發表了自己的觀後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並表示向典範人物學習,作為自己以後的行動指南,最後學生黨支部委員胡斌就本次活動給予了總結,並告知大家我支部舉辦活動的意義,感動中國不僅僅是霎那間的震撼,應該用心體會,從微弱之光中學習人間大愛,從內心洗滌靈魂,讓這種民族正能量在黨中脈動,傳承。
劉盛蘭,男,1922年出生,是山東省煙台市招遠市蠶庄鎮柳杭村一位普通的孤寡老人,屬於當地分散供養的「五保」老人。1996年就開始拾荒助學。18年來,他總計捐資助學10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由於最近腿疼得走不動,不得不暫停拾荒賣錢,但他捐資助學的腳步依然沒有停下。
2014年2月10日,中國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評選頒獎中,劉盛蘭光榮入選「感動中國2013 年度人物」。
劉盛蘭是位普通村民,年輕時在外打工,後來在一家企業作保管員。73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為了讓自己老了無力行動時,身邊會有一個照顧他的人,他開始了助學。這是老人的初衷。但後來,他助學的規模遠遠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1]
每天清早,劉盛蘭起來弄點簡單的飯菜,就騎著自行車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撿回一大堆破爛。他18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可捐資助學總計10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老院,這樣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補貼。這些錢他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
劉盛蘭唯一珍藏的是一個深藍色布袋,裡面裝滿了匯款單和回信。這么多年過去了,老人也不記得匯出去多少錢、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為腎病,劉盛蘭住進了醫院,但他仍然惦記著捐資助學,擔心匯款中斷和沒到位會斷了孩子們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資助的孩子回來看望他,照顧他。1998年,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73歲的他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
把所有積蓄都捐出去後,原本就非常節儉的劉盛蘭只能從集市上撿別人丟棄的白菜、土豆、茄子等蔬菜以供日常生活,這一撿就是將近18年。「那些東西其實都能吃;要是看到有被丟了的鞋子,我就撿來縫縫再穿。」
劉盛蘭對自己很「摳門」,但在給學生捐錢這方面,卻最大方。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微薄的工資也讓他在資助學生時力不從心。「300塊錢的工資沒辦法分給50個人,我只好這個月寄給這個,下個月寄給那個,一個個的輪著給。」然街坊四鄰和親戚們時常給他帶點吃的,但老人還是從不捨得多吃一口。唯一的改善,就是每天到村頭去買一兩個饅頭,偶爾喝碗豆漿。
前不久,煙台一家公司的老總了解到劉盛蘭的情況後,直接派人給他送了六千塊錢,「推不掉,我收了,但在收條上按了手印,然後就全捐出去了。」
為多點錢捐助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老院,因為不去養老院,他每年可以拿到1800元的生活補貼。「我是一個子兒都不剩了,全捐了,捐了好,捐了幫學生念書。」劉盛蘭說他只能供四個孩子上學,「一對黑龍江的姐妹,一對廣西的兄弟。」有時候,劉盛蘭還會在村裡撿些酒瓶子,院子里那棵榆樹下成堆的酒瓶子,都是他撿來的,「現在很少有人收了,價錢也便宜了,不過總歸能換點錢。」
老人家灶台上的鍋,鍋裡面放著四個碗,一碗是中午吃剩下的面條,一碗鹹菜,一碗已蒸過多次的茄子,還有兩個隔壁送的油餅。
劉盛蘭卧室的牆上,一個深藍色布袋裡,裝滿了匯款單和回信,這是他唯一看重的東西。他取下布袋將裡面的匯款單和信件都倒在炕上,又另從床頭下找出了一些。「我也不記得匯出去多少錢、收了多少封信。」
僅匯款單就有一百多張,每次匯款金額在200到500元間,最多的一次1000元。與之對應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受捐助者收到匯款後寄來的回信。「我真希望他們收到錢後給我回個信。」劉盛蘭希望知道自己匯出去的錢,對方已收到。「但也有不給回信的,我就覺得有點不踏實。」劉盛蘭拿起一張報紙,指著一則報道說:「這裡面寫著一個女孩需要錢才能繼續念書,我就匯了300塊錢,但至今沒給我回信,我真的只想知道,那300塊錢到了沒有。」劉盛蘭之前曾在招遠市當地的一家公司里看門,每月能掙三百來塊錢。不過隨著公司生意的不景氣,到後來就一直沒給他發工資。「拖了整三年,一萬多塊錢的工資幾乎一分沒給。」待劉盛蘭准備離開公司時,那家公司老闆只給了他三百元錢,之後就再沒提工資的事,盡管多次討要,一直未果。最終,劉盛蘭走上了法庭,那一年,他82歲。
「官司贏了我就去要錢,但經理就是賴著不給。」劉盛蘭回憶說,之後他幾乎每天都到公司去討要欠款,但公司經理卻一直告訴他:「沒錢」。
幸運的是,劉盛蘭在市長接訪日那天遇到了當地法院的一位主任。「那個主任一聽我的情況,就趕緊找到法院的執行局。」最終,在法院執行局的多次干涉下,劉盛蘭才分兩次要回那一萬余元的欠款。
不過,錢剛到手不久,便被劉盛蘭全「揮霍」了。「全捐出去了,我留著也沒用,捐給學生念書救急,怎麼不比自己花強?」
在當今時代,這種與人為善的理念格外讓人感動。這些年來,經濟社會取得了極大的發展,但不少人感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卻不復往昔,爭搶鬥狠、互相算計的多了,互幫互助、和氣和睦的卻少了。一方面,伴隨社會轉型加快,競爭壓力增加,價值觀更為多元,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也被放大;另一方面,利己主義在許多領域蔓延,許多人僅僅強調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出現了種種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甚至損人利己的行為,加重了人際關系的疏離。
沒有人願意生活在冷漠無情或是劍拔弩張的氛圍之中。有許多像劉盛蘭一樣慈愛善良的普通人不斷涌現,極大地改善了社會風氣,但一些負面事件也消磨著公眾的溫情。無論是小女孩遭車碾軋但卻無人伸手相助,還是車輛出事故後眾人一擁而上哄搶物品,這類冷漠甚至是落井下石的舉動,極大地傷害了世道人心,無形中也加深了人與人的隔閡。
正因為溫暖、充滿善意,劉盛蘭老人的舉動才會感動這么多人。可以說,善舉引發如此大的共鳴,既是因為崇高的道德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也是因為公眾內心對人與人和諧相處懷有強烈的期盼。這正是「友善」價值觀的力量所在。在這方面,劉盛蘭老人堪稱榜樣,我們應當從老人的行動中汲取營養,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培育友善的道德意識,學會寬容、關愛,在傳播善意的同時收獲溫情,同時也促進社會和諧的實現。
F. 跪求 一篇超感人的故事 600字左右 如果是舍己為人的更好
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
在朝鮮的日子裡,羅盛教時時感到朝鮮人民的深情厚誼,他和駐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裡的老鄉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經常幫房東大媽擔水、劈柴,鄉親們都誇獎羅盛教是好樣的。
1 952年1月2日清晨,羅盛教和戰友宋惠雲一起去河邊練習投擲榴彈。正值隆冬季節,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蓋住,幾個兒童正在滑冰,笑聲陣陣。忽然,傳來了呼救聲,有人掉進冰窟窿了!羅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彎腰,直沖過去。他一邊跑一邊飛快地脫掉身上的衣服,接著跳進了冰河裡。過了好一會,羅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氣,又鑽進水裡。又過了一會,羅盛教終於將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當那少年兩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時,突然,嘩啦一聲,冰又塌了,少年連人帶冰又落入水中。這時羅盛教全身已凍得發紫,體力已快消耗殆盡,但他卻又一次潛入水中,好久,才用頭和肩將少年頂出水面。這時宋惠雲已將一根電線桿拖到河邊,少年抱住電線桿被拉上了岸。人們急切地等待著羅盛教,然而,他卻再也沒有上來。為了救落水的朝鮮兒童,羅盛教英雄獻身。
全村老百姓都趕到了河邊,沉痛哀悼這位英雄的志願軍戰士。村民們將羅盛教安葬在村莊邊的佛體洞山。
1952年2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羅盛教追記特等功,同時授予「一級模範」、「特等功臣」的稱號。同年4月1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決定追認羅盛教為「模範青年團員」。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勛章及一級戰士榮譽勛章。
羅盛教
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愛民模範,國際主義戰士。湖南省新化縣人。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4月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號召,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任某部偵察連文書。除圓滿完成本職工作外,經常冒著炮火到前沿陣地為戰友送飯,搶救傷員。一天,連觀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軍飛機轟炸,他冒著濃煙烈火,搶救出一位朝鮮老大娘和一名兒童。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鮮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裡附近的櫟沼河上滑冰,其中一個名叫崔瑩的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聲呼救。羅盛教出早操後,路經那裡,聽到喊聲,立即向出事地點飛奔。他邊跑邊脫掉棉衣棉褲,冒著-20℃的嚴寒,縱身跳入冰窟,潛入水中找尋。他兩次把崔瑩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圍冰層破裂,又跌入水中。幾經周折,他凍得全身發紫,渾身打顫,難以支撐,但仍以驚人的毅力再次潛入水中,用盡最後的氣力,把崔瑩頂出水面。這時一名戰士趕到,遂將崔瑩搶救上岸。他卻因氣力耗盡,無力浮出水面,獻出了年輕的生命。1952年2月3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表彰羅盛教偉大的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為他追記特等功,並追授一級愛民模範稱號。同年4月1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追授他模範青年團員稱號。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一級國旗勛章和一級戰士榮譽勛章,並將其獻身的櫟沼河改名為羅盛教河,崔瑩的家鄉石田裡改名為羅盛教村,安葬他的佛體洞山改名為羅盛教山,並在山上建立了羅盛教紀念亭和羅盛教紀念碑,碑上鐫刻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席金日成的題詞:羅盛教烈士的國際主義精神與朝鮮人民永遠共存。
G. 寫家裡感人的故事作文600字
家,是一個會發生每件獨特的事的地方。但不論是高興、令人垂淚或讓人氣得發瘋的事件,都可以拍成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
有朝一日,我帶著分數比上次考試還要差的考卷回家,並將那張考卷藏起來。沒想到,找考卷高手─我親愛的母親,還是將所有我藏的考卷找了出來。天啊!現在我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般,想要再用招數騙過找考卷高手。不過,一切都來不及了,我只能任由命運來擺布我了。媽媽問我:「為什麼你將考卷藏起來也沒跟我說是怎麼回事?」我沒回答,她便喋喋不休的說起話來,害得我無法好好吃晚餐。當時我真慶幸,爸爸還在加班,不然我會被這兩台重型轟炸機給連續轟炸。
又有一次,我的生日前夕,雙親冒著風雨去幫我買蛋糕,並沒有任何一句怨言。當點上蠟燭之前,我仍然坐在床上舒服的看書,並未發現爸爸媽媽正准備幫我慶生前,突然……「啊!停電了!」我叫著,說時遲,那時快,微弱的燭光微微搖動著,它照耀著房間,並清楚的照亮著雙親的臉龐。他們的嘴角上掛著甜蜜的笑容。隨即我又看見了四寸大的蛋糕夾在他們中間。當時,我驚訝得把嘴巴張的如鱷魚的嘴巴一樣大,「怎麼回事?」我問「許願吧!」他們並沒回答我的問題,笑著。燈光重新亮起後,我才領悟這是他們特地給我的驚喜慶生!
在社會上,有百態的事情發生;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連家裡發生的事情也是百態的,甚至呀,還能拍成一部一部的電影呢!
H. 請告訴我一個600字左右,第一人稱,感人的故事,初一寫作文用
2008年5月12日下午兩點四十八分,大地一陣顫抖,天空蔚藍退懼。剎那間,大地在哭泣,天府在哭泣。中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強烈大地震。一瞬間,教學樓到了,大廈到了,所有的樓房都到了。在這次地震中,有許許多多的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一件事最令我感動——那就是一位教師犧牲了自己,救了別人。
在地震前的幾分鍾里,在一所學校里的一個班級里,一位老師正在給學生們講課,突然,樓房晃動起來,老師大聲叫道:「不好,地震了,同學們快下樓!」教室里混亂起來,同學們一窩蜂擠下了樓去。忽然,一塊水泥板砸了下來。此刻班內只剩兩名學生了,可是情況危急,老師讓這兩名學生鑽到了桌下,自己用身子護住了桌子。有一塊水泥板砸了下來,砸在了老師的身上……不知過了多久,大地平靜了下來,兩名學生叫道:「老師!老師!……」老師沒有做聲。顯然,他安靜地走了。被那位老師救的其中一名學生冒著餘震的危險,從桌子底下鑽出來,他哭了,哭泣間,他看到了老師的手錶。啊!時針和分針永遠凝固在了那個令人哀悼的時刻,2點48分!啊!就這樣,一個鮮活的生命離開了我們……
等這位老師的家屬發現他時都已泣不成聲,可是個為自己有這樣一位親人而感到自豪。雖然他走了,但是他的精神永遠留在了人世間……這位老師被埋在了自己的母校。
這是一個感動天感動地感動人心的故事。這位老師永遠留在了祖國和人民的記憶里。他是我們的英雄,我們的榜樣。我們永遠記住他贊揚他。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
請採納!
I. 感人的故事(不少於600字)
一個教導主任救了一個班的學生,可惜自己死了.
面對即將倒塌的危樓,一個解放軍跪著說道:"讓我再進去救一個吧."
一位母親在樓房倒塌時用身體擋住了石塊,救了還在襁褓中的嬰兒,死前還完成了最後一次哺乳.
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裡面沒有任何回應。
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築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 ,還活著」。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
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准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
女孩廢墟里讀書
堅強讓老師哭泣
「清清,那個美麗好學的女孩,你們看見沒有?」在救助現場,鎣華鎮中學初一一班班主任陳全紅一直關心著一個名叫鄧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這個貧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窮志不窮,常在回家路上打著手電筒看書。
在亂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學生的屍體被挖抬出來,陳全紅就會默默流淚,「他們一天前還是活蹦亂跳的,咋一下子就變成了這樣呢?」
終於,鄧清清被武警水電三中隊的搶險官兵救了出來。讓陳老師與官兵們感動的是,這個女孩被救出時,還在廢墟裡面打著手電筒看書。她說:「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誠實如同她的堅強一樣,讓聽者無不動容。陳全紅一下子哭了,抱著清清連說:「好孩子,只要你能活著出來,就比什麼都好。」
與鄧清清一樣,另一名被壓在廢墟里名叫羅瑤的女孩子在手腳受傷的情況下,一遍遍地哼著樂曲,靠著頑強的「鋼琴夢想」激勵自己不要入睡,結果她贏了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