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大全集聽
① 兒童勵志故事大全
兒童勵志故事大全
有一個村子裡住著四個年輕人。他們一聚在一起,就講一些稀奇古怪、荒誕不經的故事,以此來消磨時光。有一天,他們看見一個過路人在村外的涼亭里歇腳,衣服穿得很漂亮。四個青年人就盤算著怎樣把他的講究衣服騙到手裡。於是他們到過路人那兒和他攀談。談了一會兒,其中一個年輕人提議說:「我們來打個賭。每個人講一講他生平最奇特的遭遇,要是誰不相信故事是真的,就得做講故事人的奴隸。」過路人同意了這個提議,年輕人生怕他說了不算,就去把村長請來,請村長做他們的裁判。
於是,第一個年輕人開始敘述他的奇遏。「我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我媽媽叫我爸爸到門口的一棵樹上摘些梅子來。但是我爸爸說那棵樹太高了,他爬不上去。我媽媽叫我哥哥們去,他們也這樣回答她。我不忍心看到可憐的媽媽想吃幾顆梅子都不能如願,所以我溜出來爬上了樹。我摘了些梅子用我的短外衣包起來,把它們放在廚房裡。然後我又回到我媽媽的肚子里去。
誰也猜不出梅子怎麼會在廚房的。但我媽媽吃到了梅子,她吃過之後,梅子還剩下很多,後來她給所有的家人和街坊每人七顆,剩下的許多,我媽媽就把它們堆在門口。嗨,你們可知道,梅子堆得那麼高,把大門都遮得看不見了!」第一個年輕人看著過路人,希望他對故事表示一點懷疑,但是過路人只是點點頭,表示他相信這個故事。其他三個年輕人也點點頭。
現在輪到第二個年輕人。他說:「我生下來一個禮拜,就去樹林里散步。
有一顆大羅望子樹,上面都是熟了的羅望子。我飛快地爬了上去,因為我覺得很餓了。我飽吃了一頓之後,覺得又沉重又瞌睡,沒法再爬下來。因此就回到村子裡,帶來了一架梯子,我把梯子靠在樹上,從梯子上走下來。我在村子裡找到了一架梯子真是運氣,要不然我現在還在那棵羅望子樹上呢。」
第二個年輕人滿懷希望地看著過路人,只見他點點頭表示他相信這故事。其他三個年輕人也點點頭。
第三個年輕人來講他的奇遇了。「我一周歲時把一隻被我認為是野兔子的東西趕進一簇樹林,但當我爬進樹林去時,我發現它原來是只老虎。這野獸張著大嘴,似乎想要一口吞了我。我抗議說,他要那樣做是太不公平啦,因為我尋找的是一隻兔子,而不是一隻老虎。但是老虎不理會我的抗議,仍舊張大了嘴,愈來愈逼近我。因此我用左胳膊抓住了它的上牙床,給了它一下子。出乎我意料之外,這野獸被打成了兩段就死了。」
第三個年輕人滿懷希望地看著過路人,過路人點點頭表示相信這故事,其他的三個年輕人也點點頭。
這時輪到第四個年輕人來敘述他的奇遇。「去年我乘了一隻船去釣魚,但是我一條魚也釣不到。我問其他的漁夫們,他們說他們也一條沒有釣到。
因此,我決定去調查一下河底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就從船上跳進水中。大約過了三天光景,我到了河底,發現有一條像一座山那麼大的大魚把其它的魚統統吃光了。我一拳就把這魚打死。那時我覺得非常餓,所以我決定就在那兒把那條魚吃掉。我點了一個火,把魚烤了之後,一下子就吃光了。於是我浮到水面上,又找到了我的船,這次小小的河底之游並沒有使我有什麼改變。」
第四個年輕人又是滿懷希望地看著過路人,過路人呢,仍然點點頭表示他相信這個故事。其餘的三個年輕人也點點頭。
輪到過路人講他的奇遇了。「幾年前我有一塊棉田。那裡有一棵棉花大得出奇,顏色通紅的。很久以來,它都不長枝子,也不長葉子。但後來長出來四根枝椏。這些枝子上沒有葉子,但是每根枝子上有一朵棉桃。我把四朵棉桃摘了下來。當我把棉桃剖開時,每朵棉桃里跳出一個年輕人來。既然他們是從我的棉花樹上出來的,他們當然是我的奴隸,因此我就叫他們在我的田裡工作。然而那四個人都是些懶傢伙,過了幾個星期之後就逃跑了。從那時候起,我在國內到處旅行去尋找他們,直到現在才把他們找到。小夥子們,你們自己明白啦,你們就是我失去了很久的奴隸。現在跟我回到我的農庄去吧。」
四個年輕人沮喪地低下了頭,如果他們表示相信這個故事,那就等於承認他們是過路人失去了很久的奴隸;但是如果他們表示不相信這個故事,那麼根據打賭他們也將變成他的奴隸了。村長連問他們三次是否相信過路人的故事,他們一動也不動,眼睛朝下,一語不發。於是,村長就宣布青年人輸給了過路了。那個客人很大方,他說:「你們身上穿的衣服是屬於我的,因為你們是我的奴隸。脫下來給我吧。給了我,我就讓你們自由了。」於是這四個年輕人只得把衣服脫下給他。過路人掮著一大捆衣服走了,那些衣服便是他用奇異的故事贏來的。
② 勵志成語故事大全10個
一、負薪掛角
漢朝時期的朱買臣,小時候,家裡很窮。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背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
隋朝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小時候給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帶幾本書掛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時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讀書。
二、程門立雪
這個成語講的是宋朝的楊時苦心求學的故事:楊時考中了進士,卻不去做官,而是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進行學習。
程顥死後,楊時又在洛陽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那時,他已經四十歲了。有一天,楊時去拜見程頤時,恰逢程頤正在睡覺,而楊時與他的朋友游酢為了不影響老師休息,便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口等候。外面大雪紛飛,寒風刺骨,等到程頤醒來時,門外的雪已積了一尺多厚了。
三、手不釋卷
三國時代,東吳有一員大將名叫呂蒙。年輕時,家境貧困,無法讀書。從軍後,雖作戰驍勇,常立戰功,卻苦於缺少文化,不能把戰例經驗總結寫下來。有一天,吳主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是一員大將,掌權管事,更應該好好地讀一些書,增加自己的才幹。」
呂蒙一聽主公要他學習,便為難地推託說:「軍隊里的事情又多又雜,都要我親自過問,恐怕擠不出時間來讀書啊!」
孫權說:「你的事情總沒有我多吧?我並不是要你去研究學問,而只是要你翻閱一些古書,從中得到一些啟發罷了。」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回去便開始讀書學習,並堅持不懈,最後終於有了文化。
四、卧薪嘗膽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戰爭。越國被吳國打敗,越國勾踐被夫差俘虜。後來,吳王夫差釋放了勾踐,讓他回到了越國國都會稽。勾踐在坐卧的地方吊了個苦膽,夜裡躺在柴草上,面對苦膽,每天吃飯時都嘗嘗苦膽。
勾踐總捫心自責:「你忘了會稽大敗之辱嗎?」就這樣勾踐跟同甘共苦共同命運,經過十年發展生產,積聚力量,又經過十年練兵,終於在公元前473年打敗夫差,滅掉了吳國。
五、以荻畫地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裡借書來讀。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致力讀書,歐陽修最終成為一代名家。
六、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匡衡家窮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想要晚上讀,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多了,他就借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七、囊螢映雪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
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口袋,抓了許多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晉代孫康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外面十分明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
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此後,每到下雪的夜晚,他都會在雪地里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最終功成名就。
八、精誠所至
西漢時期,有一個名將李廣。他精於騎馬射箭,作戰非常勇敢,被稱為「飛將軍」。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獵,忽然發現草叢中蹲伏著一隻猛虎。李廣急忙彎弓搭箭,全神貫注,用盡氣力,一箭射去。
李廣箭法很好,他以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於是走近前去,仔細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塊形狀很像老虎的大石頭。不僅箭頭深深射入石頭當中,而且箭尾也幾乎全部射入石頭中去了。李廣很驚訝,他不相信自己能有這么大的力氣,於是想再試一試。
他往後退了幾步,張弓搭箭,可是,一連幾箭都沒有射進去。有的箭頭破碎了,有的箭桿折斷了,而大石頭一點兒也沒有受到損傷。
人們對這件事情感到疑惑不解,於是就去請教學者揚雄。揚雄回答說:「如果誠心實意,即使像金石那樣堅硬的東西也會被感動的。」
九、不恥下問
春秋時代,孔子被人們尊為「聖人」。孔子學問淵博,可是仍虛心向別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廟去祭祖,一進太廟,就覺得新奇,向別人問這問那。
有人笑道:「孔子學問出眾,為什麼還要問?」孔子聽了說:「每事必問,有什麼不好?」他的弟子問他:「孔圉死後,為什麼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聰明好學,不恥下問,所以稱之為『文』。」
十、投筆從戎
班超是東漢一個很有名氣的將軍,他從小就很用功,對未來也充滿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寫文件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覺得很悶,忍不住站起來,丟下筆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
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生在西漢,曾經出使西域,替西漢立下無數功勞。因此,班超決定學習傅介子、張騫,為國家奉獻自己。後來,他當上一名軍官,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得到勝利。接著,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共同對付匈奴。
朝廷採取他的建議,就派他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著智慧和膽量,度過各式各樣的危機。班超一生總共到過五十多個國家,和這些國家保持和平,也同時宣揚了漢朝的國威。
③ 求適合朗誦的勵志故事
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
也許
我是被媽媽寵壞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個時刻
都像彩色蠟筆那樣美麗
我希望
能在心愛的白紙上畫畫
畫出笨拙的自由
畫下一隻永遠不會
流淚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屬於天空的羽毛和樹葉
一個淡綠的夜晚和蘋果
我想畫下早晨
畫下露水
所能看見的微笑
畫下所有最年輕的
沒有痛苦的愛情
她沒有見過陰雲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顏色
她永遠看著我
永遠,看著
絕不會忽然掉過頭去
我想畫下遙遠的風景
畫下清晰的地平線和水波
畫下許許多多快樂的小河
畫下丘陵
長滿淡淡的絨毛
我讓它們挨得很近
讓它們相愛
讓每一個默許
每一陣靜靜的春天悸動
都成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還想畫下未來
我沒見過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畫下她秋天的風衣
畫下那些燃燒的燭火和楓葉
畫下許多因為愛她
而熄滅的心
畫下婚禮
畫下一個個早早醒來的節日
上面貼著玻璃糖紙
和北方童話的插圖
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
我想擦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畫滿窗子
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
都習慣光明
我想畫下風
畫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嶺
畫下來東方民族的渴望
畫下大海
無邊無際愉快的聲音
最後,在紙角上
我還想畫下自己
畫下一隻樹熊
他坐在維多利亞深色的叢林里
坐在安安靜靜的樹枝上
發愣
他沒有家
沒有一顆留在遠處的心
他只有,許許多多
漿果一樣的夢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為什麼
我沒有領到蠟筆
沒有得到一個彩色的時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創痛
只有撕碎那一張張
心愛的白紙
讓它們去尋找蝴蝶
讓它們從今天消失
我是一個孩子
一個被幻想媽媽寵壞的孩子
我任性
④ 關於勵志成語故事大全
1、聞雞起舞的成語故事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
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故事出自《晉書 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2、卧薪嘗膽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戰爭。越國被吳國打敗,越國勾踐被夫差俘虜。後來,吳王夫差釋放了勾踐,讓他回到了越國國都會稽。勾踐在坐卧的地方吊了個苦膽,夜裡躺在柴草上,面對苦膽。每天吃飯時都嘗嘗苦膽。
總捫心自責:你忘了會稽大敗之辱嗎?就這樣勾踐跟同甘共苦共同命運,經過十年發展生產,積聚力量,又經過十年練兵,終於在公元前473年打敗夫差,滅掉了吳國。
3、破釜沉舟成語故事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紛紛舉行起義,反抗秦朝的暴虐統治。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最著名的是陳勝、吳廣,接著有項羽和劉邦。下面,講一個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有一年,秦國的三十萬人馬包圍了趙國(那不是原來的那個趙國)的巨鹿(今河北省平鄉縣),趙王連夜向楚懷王(不是原來那個楚國的國王)求救。
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帶領二十萬人馬去救趙國。誰知宋義聽說秦軍勢力強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來,不再前進。軍中沒有糧食,士兵用蔬菜和雜豆煮了當飯吃,他也不管,只顧自己舉行宴會,大吃大喝的。這一下可把項羽的肺氣炸啦。他殺了宋義,自己當了「假上將軍」,帶著部隊去救趙國。
項羽先派出一支部隊,切斷了秦軍運糧的道路;他親自率領主力過漳河,解救巨鹿。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後,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干糧,然後傳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稱舟)鑿穿沉入河裡,把做飯用的鍋(古代稱釜)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統燒毀。這就叫破釜沉舟。
項羽用這辦法來表示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楚軍士兵見主帥的決心這么大,就誰也不打算再活著回去。在項羽親自指揮下,他們以一當十,以十當百,拚死地向秦軍沖殺過去,經過連續九次沖鋒,把秦軍打得大敗。秦軍的幾個主將,有的被殺,有的當了俘虜,有的投了降。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圍,而且把秦軍打得再也振作不起來,過兩年,秦朝就滅亡了。打這以後,項羽當上了真正的上將軍,其他許多支軍隊都歸他統帥和指揮,他的威名傳遍了天下。
4、投筆從戎的成語故事
班超是東漢一個很有名氣的將軍,他從小就很用功,對未來也充滿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寫文件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覺得很悶,忍不住站起來,丟下筆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
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生在西漢,曾經出使西域,替西漢立下無數功勞。因此,班超決定學習傅介子、張騫,為國家奉獻自己。後來,他當上一名軍官,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得到勝利。接著,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共同對付匈奴。朝廷採取他的建議,就派他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著智慧和膽量,度過各式各樣的危機。
班超一生總共到過五十多個國家,和這些國家保持和平,也同時宣揚了漢朝的國威。
5、愚公移山的成語故事
傳說古時候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裡的北山住著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歲了。他每次出門,都因被這兩座大山阻隔,要繞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來,說:「我准備與你們一起,用畢生的精力來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條通向南方的大道。你們說好嗎!」
大家都表示贊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大家的力量加起來,還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搬掉呢?再說,把那些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放到哪裡去呢?」
討論下來大家認為,可以把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扔到東方的海邊和北方最遠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帶著兒孫們開始挖山。雖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們還是堅持挖。直到換季節的時候,才回家一次。
有個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這件事後,特地來勸愚公說:「你這樣做太不聰明了,憑你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這兩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說:「你這個人太頑固了,簡直無法開導,即使我死了,還有我的兒子在這里。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而山卻不會再增高,為什麼挖不平呢?」
當時山神見愚公他們挖山不止,便向上帝報告了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動,派了兩個大力神下凡,把兩座山背走。從此,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⑤ 勵志故事 朗誦4分鍾左右
讀《貝多芬傳》有感
他短小臃腫,外表解釋,生就運動家般的骨骼。一張土紅色的寬大的臉,到晚年才皮膚變得病態而黃黃的,尤其是冬天,當他關在室內遠離田野的時候。額角隆起,寬廣無比。烏黑的頭發,異乎尋常的濃密,好似梳子從未在上面光臨過,到處逆立,賽似「梅杜薩頭上的亂蛇」。眼中燃燒著一股奇異的威力,使所有見到他的人為之震懾;但大多數人不能分辨它們微妙的差別。因為在褐色而悲壯的臉上,這雙眼睛射出一道曠野的光,所以大家總以為是黑的,其實卻是灰藍的。平時又細小又深陷,興奮或憤怒的時候才大張起來,在眼眶中旋轉,那才奇妙的反應出它們的真正思想。他往往用憂郁的目光向天凝視。寬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獅子的相貌。一張細膩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傾向。牙床結實得厲害,似乎可以可破核桃。左邊的下巴有一個深陷的小窩,使他的臉古怪地不對稱。
他,預言了一個民族的復興——德意志聯邦,他,象徵著一世紀中人類活動的基調——力!
他,就是在十八世紀這個最混亂最穢濁的時候閃耀著的巨星——貝多芬!
在這里,我們沒有資格去評論一個如此偉岸的大師,我們只能匍匐在他腳下,掙扎著希望去觸碰他的腳趾。
貝多芬一生苦難不斷,痛苦不堪。
一開始,人生於他就顯得是一場悲慘而殘暴的斗爭。父親想開拓他的音樂天分,把他當作神童一般炫耀。四歲時,他就被整天地釘在洋琴面前,或是一架提琴一起關在家裡,幾乎被繁重的工作壓死。他的童年盡管如是悲慘,他對這個時代和消磨這個時代的地方,永遠保持著一種溫柔而凄涼的回憶。
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更大的痛苦就已在叩門,耳聾已開始它的酷刑。耳朵日夜作響;他內臟也受劇烈的痛苦磨折。聽覺越來越衰退。這一切對貝多芬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折磨。要知道,一個音樂大師,如何能夠進入無聲的世界!
更可怕的是,他的精神還受到的深深的打擊。他兩次墜入了愛河,但是最終愛情帶給他的不是快樂,不是幸福,而是更大的痛苦。尤其是他的心靈已因疾病變得虛弱的時候,當他熱戀的人圭恰迪妮嫁給了加倫貝格伯爵,狂亂的情緒更有把它完全毀滅的危險。他的一生就在這一次,似乎到了顛蹶的關頭。
如此多的苦難加負在他一個人的身上,我們憐惜,我們嘆息,我們感慨。但是,往往是苦難才能築就英雄!
莫扎特,除了擁有童年美好的回憶,一生也是貧困潦倒,鬱郁而終。米開朗基羅,一生被人嫉妒,常常中了暗箭,並且病魔纏身,令他苦不堪言,還有懶惰惡劣的一家人,像是一個無底洞,把米開朗基羅辛苦賺來的錢花得一分不剩。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苦難不是阻礙我們前進的重重障礙,是磨練我們品行,我們意志的磨金石;是鞭策我們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馬鞭。
我們的生命要的不是一味的風平浪靜,我們要的是與風暴搏鬥,與礁石較勁的驚心動魄。只有在經歷了驚濤駭浪後,我們的生命才能真正綻放,被銘記。
來吧,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⑥ 家族勵志故事大全集
滴水穿石的故事 童第周小時候的好奇心十分強,看到不懂的問題往往要向父親問個為什麼。父親每次都不厭其煩地耐心給他講解。
⑦ 勵志故事大全 經典版450
在新中國成立以前,日軍發明出一種細菌,用飛機把細菌撒到中國土地上。許內多人感染了細菌,痛不欲容生。這些感染了細菌的人,要麼手上長出了奇怪的東西,要麼長在腿上。有一些人堅持不下去,選擇了死亡。但有一個人,他堅持到了現在,他每天堅持擦葯,就算是痛,也要忍著。就這樣一天天堅持,一天天忍耐,他的傷口一點點癒合。但人也一天天老去。至今,就在2015年,從他剛被感染的那一年算起,他已經堅持了整整七十年!七十年,都是躺在床上度過的。如果是我,我一天都待不住。
⑧ 適合朗讀的勵志故事
一個年輕女讀者把一個有關環境保護的創業打算講給我聽,並且堅決而誠懇地說:「我不要做打工者,工字沒出頭,我喜歡創業,打算明年畢業後做這門生意,你覺得是否可行?」
年紀輕輕即曉得留意時事,從周圍環境的需要中生出創業的念頭,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前途定然無量。
然而,我告訴她,最好還是畢業後工作幾年,再考慮做生意。女讀者當即非常急躁地說:「不能等呢,環保運動正在熱烈地進行,過一兩年就可能熱情減退,豈非錯失良機?」
見對方那迫不及待的神情,我告訴她,年輕人踏足社會的一個大忌便是志大才疏。簡單一點說,是在本身未有足夠條件之前,空談理想,到頭來,只會誤導自己,從而懷才不遇。
以這個二十多歲的讀者為例,從沒有在社會上工作過,缺乏與人相處、(www.rensheng5.com)溝通、說服、協調的經驗,已經證明了主觀條件上的單薄。
客觀地說,好的創業構想,需要在整體的市場調查及有關資料搜集和分析之後,才能斷定其可行性與成功率。另外,行政經驗與財務知識等,都需要達到某種成熟程度,創業的基礎才穩固。對於主觀與客觀兩方面條件都拿零分的創業構想,必定無法獲得資金與人事上的支持,怎能成功?
年輕人千萬不要以為創業是時尚玩意,更別誤會創業便等於成功。要創業有成,可能是血汗交融和廢寢忘食的結果,更是在很多失敗經驗中提煉出來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