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耐心的名人故事
❶ 有關恆心的名人事例
1、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能夠不因缺廢而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努力上進,所以最後才有卓絕的成就。我們平常人既聰明又健康,假如還不知道努力用功的話,真是很對不起自己啊!
你相信奇跡嗎? 你相信既盲又聾又啞的人也能成為作家嗎? 有的,這個人便是偉大的海倫凱勒女士。她在一歲多的時候,因為生病,從此眼睛看不見,並且又聾又啞了。
由於這個原因,海倫的脾氣變得非常暴躁,動不動就發脾氣摔東西。她家裡人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便替她請來一位很有耐心的家庭教師蘇麗文小姐。
海倫在她的熏陶和教育下,逐漸改變了。她了解每個人都很愛她,所以她不能辜負他們對她的期望。她利用僅有的觸覺、味覺和嗅覺來認識四周的環境,努力充實自己,後來更進一步學習寫作。
幾年以來,當她的第一本著作「我的一生」出版時,立即轟動了全美國。海倫凱勒雖然五官殘缺,但是她能克服不幸,完成大學教育。
以後更致力於教育殘缺兒童的社會工作,這種努力上進的精神,實在值得我們效法,海倫凱勒真可算是個身殘志堅的人。
2、貝多芬
《命運交響曲》是貝多芬最傑出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題是反映人類和命運搏鬥,最終戰勝命運。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寫照。 這是第一樂章中連續出現的沉重而有力的音符。
貝多芬說:「命運就是這樣敲門的。」 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樂家,也是命運最糟的一個。童年,貝多芬是在淚水浸泡中長大的。
家庭貧困,父母失和,造成貝 多芬性格上嚴肅、孤僻、倔強和獨立,在他心中蘊藏著強烈而深沉的感情。他從12歲開始作曲,14歲參加樂團演出並領取工資 補貼家用。
到了17歲,母親病逝,家中只剩下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和已經墮落的父親。不久,貝多芬得了傷寒和天花,幾乎喪命。貝多芬簡直成了苦難的象徵,他的不幸是一個孩子難以承受的。
盡管如此,貝多芬還是挺過來了。他對音樂酷愛到離不開的程度。在他的作品中,有著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滿高尚的思想 ,又流露對人間美好事物的追求、嚮往。
對美麗的大自然他有抒發不盡的情懷。 說貝多芬命運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慘,實際上他最大的不幸,莫過於28歲那年的耳聾。先是耳朵日夜作響,繼而聽覺日益衰弱。
他去野外散步,再也聽不見農夫的笛聲了。從此,他孤獨地過著聾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於和聾疾苦戰。 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給他安慰的只有音樂。
他作曲時,常把一根細木棍咬在嘴裡,藉以感受鋼琴的振動,他用自己無法聽到的聲音,傾訴著自己對大自然的摯愛,對真理的追求,對未來的憧憬。
他著名的《命運交響曲》就是在完全失去聽覺的狀態中創作的。他堅信「音樂可以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頑強地戰斗,通過斗爭去取得勝利 。」這種思想貫穿了貝多芬作品的始終。
1827年3月26日,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音樂巨人與世長辭,那時他才57歲。貝多芬一生是悲慘的,世界不曾給他歡樂, 他卻為人類創造了歡樂。貝多芬身體是虛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強者。
3、華羅庚
華羅庚初中畢業後,華羅庚曾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就讀,因學費而中途退學,故一生只有初中畢業文憑。 此後,他開始頑強自學,他用5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
1928年,他不幸染上傷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卻落下左腿殘疾。20歲時,他以一篇論文轟動數學界,被清華大學請去工作。 從1931年起,華羅庚在清華大學邊工作邊學習。
用一年半時間學完了數學系全部課程。他自學了英、法、德文,先後在國外雜志上發表了多篇論文。1936年夏,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
兩年中發表了十多篇論文,引起國際數學界贊賞。1938年,華羅庚訪英回國,在昆明郊外一間牛棚似的小閣樓里,他艱難地寫出名著《堆壘素數論》。
4、孫敬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開始由於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連家裡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決心認真鑽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
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這就是孫敬懸梁的故事。
5、達·芬奇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從小愛好繪畫。父 親送他到當時義大利的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他畫了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十多天。
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他說:「不要以為畫蛋容易,要知道,1000個蛋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
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所以,要在畫紙上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非得下番苦功不可。」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時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❷ 誰有關於耐心、嚴謹認真的名人事例
惜時如金
徐特立於1929年赴法勤式儉學時,已經43歲了,然而他卻信心十足,惜時如金 ,所以不到一年時間,他就初通了法語,可以到工廠去做工,實行勤工儉學了.
准確的時間表
德國大哲學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學任教期間,遵循嚴格的生活規律,也每天晚上八點鍾睡覺,清晨5點鍾起床,他在30年中嚴格按照這一時間表活動,准確無誤,以致於他每天早上外出散步時,當他的居民都以他出門的時刻為標准來校對時間.
達爾文惜時
據達爾文的妻子埃瑪回憶,達爾文在寫作《物種起源》一書時,經常晝夜不眠,沒有一夜超過五個小時,在他身患重病,生命垂危時,仍然堅持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情況,直到臨終前兩天都未間斷.
❸ 誰有關於耐心的名人事例
蘇武牧羊 夠耐心了吧
❹ 有關耐心的名人事例
惜時如金
徐特立於1929年赴法勤式儉學時,已經43歲了,然而他卻信心十足,惜時如金 ,所以不到一年時間,他就初通了法語,可以到工廠去做工,實行勤工儉學了。
准確的時間表
德國大哲學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學任教期間,遵循嚴格的生活規律,也每天晚上八點鍾睡覺,清晨5點鍾起床,他在30年中嚴格按照這一時間表活動,准確無誤,以致於他每天早上外出散步時,當他的居民都以他出門的時刻為標准來校對時間。
達爾文惜時
據達爾文的妻子埃瑪回憶,達爾文在寫作《物種起源》一書時,經常晝夜不眠,沒有一夜超過五個小時,在他身患重病,生命垂危時,仍然堅持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情況,直到臨終前兩天都未間斷。
❺ 速求有關於耐心的名人故事,名人名言
不恥最後。」即使慢,馳而不息,縱令落後,縱令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嚮往的目標。
——魯迅【中】
跛足而不迷路,能趕過雖健步如飛但誤人歧途的人。
——培根【英】
不經一翻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宋帆【中國】
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
——錢學森【中】
才氣就是長期的堅持不懈。
——福樓拜
常常是最後一把鑰匙打開了門。
——彥語
成大事不在於力量的大小,而在於能堅持多久。
——塞·約翰生【英】
斧頭雖小,但經多次劈砍,終能將一棵最堅硬的橡樹砍倒。
——莎士比亞【英】
耐心是希望的藝術。
——活文納洛斯
忍耐是痛的,但是它的結果是甜蜜的。
——盧 梭
堅持對於勇氣,正如輪子對於杠桿,那是支點的永恆更新.
——雨果【法】
耐心和持久勝過激烈和狂熱。
——拉·封丹【法】
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
——柏拉圖【古希臘】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況【中】
人生恰恰像馬拉松賽跑一樣……只有堅持到最後的人,才能稱為勝利者。
——池田大作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風
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堅持來完成的。
——約翰遜【英】
我有兩個忠實的助手,一個是我的耐心,另一個就是我的雙手。
——蒙田【法】
要從容地著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開始,就要堅持到底。
——比阿斯【美】
要看日出必須守到拂曉。
——司各特【英】
要看日出的人必須守到拂曉。
——司各特
一個人如果做事沒有恆心,他是任何事也就很難成功的。
——牛頓【英】
毅力是永久的享受。
——布萊克【英】
在下決心以前,猶豫也許是必要的。然而,一旦下了決心,就應該一直往前走。
——石對達三
做事是否快捷,不在一時奮發,而在能否持久。
——培根【英
❻ 關於忍耐的名人例子
1、唐宣宗李忱
經歷「千岩萬壑不辭勞」的艱險後,終將飛珠濺玉、石破天驚。公元846年,深諳權謀、忍辱負重的李忱果然在太監們的擁戴下,從侄兒手中奪過大位,成為唐宣宗,時年37歲。
由於他長期在民間閱世讀人,深知黎民疾苦,故躬行節儉,虛懷納諫,頗有作為,號稱「大中之治」。李忱能忍人所不能忍,終於忍而後發,擺脫了曾經的屈辱,並達到了自己的目標。可見要做大事,要成大事,關鍵在於一個「忍」字。
2、司馬懿:最成功的忍者
在《三國》中司馬懿被評為「忍者之王」。司馬懿,是輔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視為不安於人臣的隱患,晚年又被曹叡臨終託孤,委以重任。他「隱忍」五十年來證明自己是個忠臣,最後卻在到七十多歲才執掌大權,重演了曹家篡漢的一幕。
3、孫權:最睿智的忍者
一個文弱的少年,憑著一隅江東,能三分天下,靠的就是一個「忍」,贏得赤壁之戰後,孫權已賺得缽滿盆滿,三國局勢已見雛形。但此時劉備崛起,為了牽制劉備,孫權卻彎下了腰,屈膝奉承曹操。
孫權還是為了保全吳地,牽制劉備。在東吳百姓都掩面覺得丟人的情況下,孫權依然拉下老臉,繼續向曹丕稱臣。一直到229年,孫權才正式登基,遷都建業。孫權也成為三國時代在位最久、最長壽的帝王,這才是真正笑到最後的睿智忍者。
4、劉備
劉備最大的特點,是隱忍,是忍常人所不能忍,心懷漢室,志在天下。但這一切在沒有實力去逐鹿中原的時候,他只能隱藏起來,一副老好人的形象,重人才,重情義,愛護屬下,深得人心。劉備投靠過劉焉、盧植、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到處寄人籬下,忍辱負重。
劉備在去江東提親時,明知是騙局,在到處遭遇埋伏的情況,卻不動神色,隱忍大度處之,最終還抱得美人歸。
5、勾踐
越王勾踐非常能忍。被吳國擊敗,立即放下身段,對吳王夫差點頭哈腰,做奴做仆,有求必應。取得信任,回到家鄉後,還送西施給吳王玩,但他在「卧薪嘗膽」,最終掀翻吳國,擊殺夫差。
❼ 什麼時耐心的名人事例
古代:
越王勾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雖然越國敗在吳國手下,越王去吳國當差,忍受了奇恥大辱.勾踐滿三年後回自己的國家,他卧薪嘗膽,不忘亡國之恥.終於,越王在公元前473年,一舉打敗了吳國.
祖沖之,在世界數學史上第一次將圓周率(π)值計算到小數點後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他提出約率22/7和密率355/113,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一千年。
近代:
徐特立於1929年赴法勤式儉學時,已經43歲了,然而他卻信心十足,惜時如金
,所以不到一年時間,他就初通了法語,可以到工廠去做工,實行勤工儉學了。
准確的時間表
德國大哲學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學任教期間,遵循嚴格的生活規律,也每天晚上八點鍾睡覺,清晨5點鍾起床,他在30年中嚴格按照這一時間表活動,准確無誤,以致於他每天早上外出散步時,當他的居民都以他出門的時刻為標准來校對時間。
達爾文惜時
據達爾文的妻子埃瑪回憶,達爾文在寫作《物種起源》一書時,經常晝夜不眠,沒有一夜超過五個小時,在他身患重病,生命垂危時,仍然堅持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情況,直到臨終前兩天都未間斷。
❽ 耐心決定成敗的名人事例
惜時如金 徐特立於1929年赴法勤式儉學時,已經43歲了,然而他卻信心十足,惜時如金 ,所以不到一年時間,他就初通了法語,可以到工廠去做工,實行勤工儉學了。
准確的時間表 德國大哲學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學任教期間,遵循嚴格的生活規律,也每天晚上八點鍾睡覺,清晨5點鍾起床,他在30年中嚴格按照這一時間表活動,准確無誤,以致於他每天早上外出散步時,當他的居民都以他出門的時刻為標准來校對時間。
達爾文惜時 據達爾文的妻子埃瑪回憶,達爾文在寫作《物種起源》一書時,經常晝夜不眠,沒有一夜超過五個小時,在他身患重病,生命垂危時,仍然堅持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情況,直到臨終前兩天都未間斷。
❾ 關於有耐心走向成功的外國名人故事
因為有了飛翔的夢想,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因為有了光明的夢想,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因為有了探索宇宙的夢想,加加林成為第一個從太空看到地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