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講的漢字故事
Ⅰ 爺爺奶奶的故事,寫20個字。
爺爺、奶奶對我的疼愛是無私的,無比的,無暇的!爺爺是我學習的推進器,關系著我學習的好壞。奶奶是我的生活的計劃人,關系著我的衣、食、住、行。他們倆每天比我起得早,比我睡得晚,都是為我而忙碌,為我而操勞。每天晚上我都會看到爺爺在潔白的燈光下給我批改作業,我從他的表情能看出他多麼的認真,寫的好的地方他會笑一笑,不好的地方他會搖搖頭,這多麼像我們的老師啊!比起我這個「總理」一樣的奶奶,爺爺算不了什麼。奶奶每天早上五點半就要起來給我准備早飯,六點半叫我們起床,上午還要去菜場買菜,准備中午飯,吃好飯以後她還要給我們倆洗衣服,真可以說是馬不停蹄了!但爺爺、奶奶整天這么忙碌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我的學習,是為了我早一天考上大學,早一天為祖國效力啊!
Ⅱ 爺爺奶奶時代的故事四百字
從來沒有想過會寫爺爺奶奶的故事,就在剛剛,很突然的想寫寫他們的故事
與其說是他們的故事,倒不如說我是眼中看到的、耳中聽到的,但不是兩位主人公親口告訴我的
這樣說會不會暴漏年齡呢(其實根本沒有人看到),但是為了滿足小小我的虛榮心,假裝自己是個很厲害的作家。
以前曾經問過,爺爺奶奶是怎樣認識的,在那個年代(這個年代也有),似乎婚姻都是與《父母愛情》中二人的認識過程相同——經中間人或者組織介紹。不同的是,這是兩個平凡老百姓的相識。奶奶從嚴格意義上講,無論在哪個年代的審美,都不算美女,個子不高,下巴稍稍往外突,額,我似乎遺傳了奶奶的強大基因。而爺爺,卻無論從哪個時代,特別是在他年輕的那個年代,算是標準的美男子,濃眉大眼,即使現在老了,也依然能看出爺爺當年的帥氣。在天涯上有個帖子,曬一曬你的爺爺輩的美男子的照片,姐姐說將爺爺年輕照片放上去,絕對是數一數二。照現在最新觀點而言,他倆應該算是普通女青年配帥鍋的節奏了。
奶奶的性格,怎麼說呢,在我眼裡,是很能折騰了,小時候會被奶奶訓,往往壞人的角色應該是奶奶擔當。而爺爺呢,性格超好的真的是,從來不訓人,即使在年齡大了,非要騎車買菜出去,被兒女孫女輩的一頓說,爺爺就是笑笑,聽著你們說,一句話不說,下次照舊,這種騎車買菜的生活終於在我們將車子沒收後才宣告結束。
奶奶做的一手好菜,特別是炒麵,簡直沒話說,不誇張的說,作為西北人,在外面游盪也經常吃面的,但我吃過那麼多炒麵,根本比不上奶奶做的炒麵,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當奶奶年紀大了,根本扛不住做飯這種體力活時,就看到奶奶在一邊指揮著爺爺改怎麼做,而爺爺也是完全聽從奶奶的指揮。這個場面其實我沒有真正見到,絕對完全想像得到,先不說二人的默契性,但是爺爺可以說這輩子就只聽了奶奶一個人的。
爺爺對奶奶真的是言聽計從,也不跟奶奶吵架,年輕時,真的是奶奶掌握這家裡的財政大權、主權,我記憶力,只記得爺爺跟奶奶「反抗」僅一次,那時我三歲不到,但這件事卻格外清楚記憶的。來龍去脈的邏輯性,對一個三歲小孩是完全不記得了,唯一清晰地細節是,奶奶和爺爺起了沖突,奶奶在一邊哭,姑姑姑父都在安慰奶奶,照往常爺爺的個性,肯定就給奶奶認個錯,安慰奶奶,但那次爺爺竟然帶著我直接走了,這是我記憶中似乎是唯一一次看到爺爺對奶奶當時不讓步。爺爺帶著我在市場里逛了逛,至於多長時間我不記得了,只記得當時爺爺給我買了好吃的(摔,貪吃的本性從小時候就看出來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點不假),後來爺爺帶我回去了,後來怎樣不記得了。
寫到這,似乎也沒有什麼,他們的故事就是這樣,爺爺一輩子聽了奶奶的話。甚至在跟別人聊天時,說自己走前要先把老婆子安頓好,這個話是別人告訴姑姑的,姑姑告訴老媽,我偷聽到的。
這個就是爺爺奶奶的故事,他們怎樣相識的具體,我不知道,他們的故事很簡單,我知道的,這不到一千字就寫完了,或許這就是他們的故事。
Ⅲ 聽爺爺奶奶講抗美援越的故事(作文600字)
歷史上沒有抗美援越叫法,但有抗美援朝的故事!
《一袋干糧》
長征時期,發生了一個又一個動人、感人的故事,我較為了解的一個故事叫《一袋干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沖走了。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能夠反映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男孩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
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她沒有這么做,她選擇沉默,不告訴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讓他們自生自滅,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後悔。一個小蘭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整支隊伍的品質了。
Ⅳ 爺爺奶奶將自己講他們小時候怎麼過春節的有什麼有意思的故事嗎30個字
春節到了!全家人歡天喜地地圍在一起吃年夜飯。飯桌上,大家暢所欲言,都在談論有版趣的權事情。
爺爺說:「小時候,天天盼望過年,因為過年能穿新衣服,吃美食,現在天天都穿新衣服,盡享美味,和過年也沒什麼區別。」奶奶說:「想起小時候過年,全家人最喜歡吃餃子,大家圍在一起包餃子的時候,我也耐不住寂寞,上來幫忙,看別人包餃子挺容易,自己也想試試身手,結果,餃子一下鍋才發現,自己包的餃子全露餡了!不過一回生,二回熟,做得多了自然也就會了!熟能生巧嘛!我現在包餃子的技術就是那時候練出來的。」這時候爺爺接過話題說:「小時候過年,老人們都喜歡敬神,我問大人們,神在哪裡住呢?什麼時候來?大人們說,神仙都住在天上,大年三十下午就到家裡來了!結果我抬著頭,往天上看了整整一下午,脖子都酸了!連半個神仙的影子都沒看到。」大家鬨堂大笑,人們小時候都是這么天真可愛。
Ⅳ 年輕爺爺奶奶的故事很感人的300字
我的祖父和祖母結婚已逾半個世紀,然而多少年來,他們彼此間不倦地玩著一個特殊的游戲: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寫下「Shmily」這個詞留待對方來發現。他們輪換著在屋前房後留下「Shmily」,一經對方發現,就開始新的一輪。
他們用手指在糖罐和面箱里寫下「Shmily」,等著准備下一餐飯的對方來發現;他們在覆著霜花的玻璃上寫下「Shmily」;一次又一次的熱水澡後,總可以看見霧氣蒙罩的鏡子上留下的「Shmily」。
有時,祖母甚至會重卷一整卷衛生紙,只為了在最後一片紙上寫下「Shmily」。
沒有「Shmily」不可能出現的地方。倉促間塗寫的「Shmily」會出現在汽車坐墊上,或是一張貼在方向盤軸心的小紙條上。這一類的字條會被塞進鞋子里或是壓在枕下。
「Shmily」會被書寫在壁爐檯面的薄塵上,或是勾畫在爐內的灰底上。這個神秘的詞,像祖父母的傢具一樣成了他們房間的一部分。
直到很久以後,我才能完全理解祖父母之間游戲的意義。年輕使我不懂得愛——那種純潔且歷久彌堅的愛。然而,我從未懷疑過祖父母之間的感情。他們彼此深愛。他們的小游戲已遠非調情消遣,那是一種生活方式。他們之間的感情是基於一種深摯的愛和獻身精神,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體驗到的。
祖父和祖母一有機會就彼此執手相握。他們在小廚房裡錯身而過時偷吻;他們說完彼此的半截句子;他們一起玩拼字和字謎游戲。祖母常忘情地對我耳語祖父有多可愛迷人,依然還是那麼帥氣。她驕傲地宣稱自己的確懂得「如何選擇」。每次餐前他們垂首祈禱時,感謝他們受到的諸多福佑:一個幸福的家庭、好運道和擁有彼此。
可是一片烏去遮蔽了祖父母的家:祖母的癌惡化了。首次發現是在10年前。跟以往一樣,祖父總是跟祖母肩並肩地走過人生艱難之旅的每一步。為了安慰祖母,祖父將他們的卧房噴塗成黃色,這樣在祖母病重不能出屋時,亦能感到周圍的陽光。
起先,在祖父堅實的手臂和拐杖的幫扶下,他們每天清晨一起去教堂散步和默禱。但隨著祖母日見瘦弱,終於,祖父只能獨自去教堂,祈求上帝看顧他的妻子。
然而那一天,我們擔心憂懼的事終於還是發生了,祖母去了。
「Shmily」寫在祖母葬禮上花束的黃色緞帶上。當人群散去,叔伯、姑姑和其他的家庭成員又走上前來最後一次圍聚在祖母身旁。祖父步向祖母的靈柩,用顫抖的聲音輕輕的唱起「知道我有多麼愛你……」透過悲傷的淚,這歌聲低沉輕柔地飄入耳來……
我終於明白了他們特殊小游戲的意義「S— h— m— I— l— y」:「See how much I love you(知道我多麼愛你)」。
因悲傷而顫栗著,我永遠無法忘記那一刻,這個令人震撼的發現。謝謝你們,祖父祖母,教我懂得了愛。
Ⅵ 600字作文:聽爺爺奶奶講過去過年的故事
關於解放,我不曾知道些什麼,然而更多的舊故事,也都是從老一輩的爺爺奶奶那裡所得知的。奶奶,也算得上是身邊最親的人了,雖然她現在已經離我們而去了,可是我記得她,那短短的頭發,慈祥的眼睛,和藹的微笑。爺爺,一副總是很庄嚴的模樣,總是給我一中害怕的感覺,就像是看到了爸爸。
小時候,聽到的最多的故事,就是爺爺奶奶給我講的解放戰爭時期的事兒,雖然這些故事我聽的耳朵都磨出了繭子,但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使我最受啟發的,還是這些我都「聽煩了的故事」。 每當奶奶聽我向她念起祖國的發展她總會感慨,說起那一段驚心動魄的往事。
奶奶說:「解放前的國家特別落後,到處都窮,還總是受敵人欺負。在戰爭時期,人們一聽到敵機來了的時候,就都往防空洞里跑,嚇得在防空洞里躲半天都不敢出來,待到沒有了飛機聲,才敢出來。整天提心吊膽,就怕敵人來『找事兒』,弄得大家整天神經緊張。小鬼子還經常到處搶東西,那些看上去像有錢人家的就被搶了不止一次,有的還把人打死了,就這樣,大家出門都得小心翼翼。那日子簡直沒法過。」奶奶總是一邊嘆氣,一邊說。
而爺爺呢,則經常給我講解放軍。「敵人總來欺負我們,我們總不能挨著吧,所以,解放軍們出面了。這些解放軍可都是國家的棟梁,他們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在戰場上堅強、勇敢地與敵人殊死搏鬥。在炎熱的夏天,解放軍們要執行任務,趴在草垛里,草垛里有好多蟲子,解放軍們就要忍受著蚊蟲叮咬,一動不動的趴在裡面,生怕暴露;還有的解放軍,在戰場上,跟敵人打急眼了,打得腸子都打出來了,也顧不上,繼續打……那真是國家的好兒女,國家的驕傲啊!」每提到這,爺爺的臉上就會流露出笑容,但同時,也有一絲難過。我總會想:爺爺應該是在為那些既然方軍叔叔感到惋惜吧。
我不由得想到了今天的生活,一座座高樓大廈平地而起,走在路上的人個個都忙碌著,一些商業人士手提公文包,肩上還背著筆記本電腦。早晨到海邊逛逛,到處可見到來這里散步的老人和年輕人,也難怪奧運會上的中國健兒們的強健。2008年,中國經歷了種種挫折,一樣大家也都是興奮的,在經歷了地震等困難後,看得到中國人的堅強和友愛。奧運會
是我們承辦的啊!處處發揚著奧運精神,我也榮幸的去觀看了在青島舉行的奧帆賽,心中也默默地為運動員們加油!
然而,講的最多的,還是敵人投降,新中國成立的時候的事兒。「小鬼子投降後,大夥兒心裡都想,這苦日子可熬到頭了,那高興勁兒別提了!尤其是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全國上下沒有一個人不開心、不高興,個個都比過年還開心,那種心情簡直無法形容……」他們總是這樣說,而且,每說到這里,必定會笑,甚至都能開心好一陣子。
如今生活在一步步像前邁動著,回憶著舊時代,享受著新解放。但是,我認為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那些解放軍,是他們為他們的子孫後代打拚出了一片天地,是他們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我們平常的點點滴滴都是他們留給我們的.他們是偉大的,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那麼好的生活。現在的生活好了,各方面條件也高了,孩子們只享受著生活,卻不知這一切來之不易,所以,作為新中國的希望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獻上自己的微薄之力為祖國做貢獻,更好的把解放精神傳承下去。
舊時代,新解放!
Ⅶ 我和爺爺奶奶的故事 1700字作文
今天中午,我讀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會飛的房子》。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
奶奶一直住在美麗的鄉下,每天都有人陪她說話,她覺得很快樂,可是現在奶奶年紀大了,婷婷的爸爸媽媽就把她接到了城裡來住。
婷婷的家住在樓上,奶奶覺得婷婷的家就象小盒子一樣,覺得自己就象小鳥在籠子里一樣,很沒意思。爸爸媽媽去上班了,婷婷去上幼兒園了,奶奶自己在家,好悶得慌,她想種花,可是高樓把陽光擋住了,沒有陽光花兒活不了,她想養只貓,又怕喵喵的貓叫吵得全家睡不著。
奶奶很悶,她想回鄉下老家了,婷婷就給奶奶講了許多故事,還說:「我去幼兒園了,您就把我講的故事將給布娃娃聽,這樣就不會孤單了。」奶奶最喜歡聽婷婷講的《會飛的房子》這個故事,她想:讓這個小盒子房子飛到鄉下老家去,結果,小盒子房子真的飛到了有樹林有草地,有野花,有小豬、小貓、小狗、小雞的鄉下老家,大家都跑來跟奶奶說話聊天,奶奶好高興呀。
太陽快下山了,小盒子又飛了回去,爸爸媽媽下班回來了,婷婷也從幼兒園回來了,大家邊吃邊說話,吃了一頓快樂的晚餐。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想起了我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在老家也有一座帶了一個大院子的平房,聽爺爺奶奶說,院子里種著棗樹、石榴樹,養著狗,養著小兔子,地里還種著蒜、青菜、西紅柿,可好玩了!爺爺奶奶很喜歡在老家住著,因為他們說那裡空氣好,在那裡住著特別舒服,夏天的時候特別涼快。以前,我上幼兒園的時候,爺爺奶奶經常在老家住著。
可是,自從我上學了以後,為了照顧我,他們就從老家回來了。他們天天給我做飯,接送我放學、上學,陪我玩,可辛苦了! 我每天去上學,爺爺奶奶就呆在家裡,晚上,媽媽回來,我就跟媽媽一起練琴,寫博客,星期六爸爸回來了,我就跟爸爸玩,現在想想,我陪爺爺奶奶的時間真是太少了!他們肯定也悶壞了,心裡肯定會很難過吧!如果我家的房子也會飛就好了,我上學的時候爺爺奶奶飛回老家玩一玩,我放了學再飛回來。
婷婷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奶奶在家裡很悶,她給奶奶講了很多好聽的故事,我也要向婷婷學習。
以前我上學,沒有時間陪爺爺奶奶,現在,放寒假了,不用上學了,每天會有很多的時間,我要多陪陪爺爺奶奶,給他們講我從書上讀的故事,因為他們最喜歡我了。他們累了,我給他們捶捶背,沒意思的時候,我帶他們做游戲,還可以拉小提琴給他們聽一聽,讓他們每天都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
Ⅷ 講一個關於漢字的故事
傳說倉頡,四目重瞳,非常聰明,有一年,倉頡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陽虛之山(專現在陝西省雒南屬縣),臨於玄扈洛?之水,忽然看見一隻大龜,龜背上面有許多青色花紋。倉頡看了覺得稀奇,就取來細細研究。
他看來看去,發現龜背上的花紋竟是有意義可通的。他想花紋既能表示意義,如果定下一個規則,豈不是人人都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幺?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
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他解說,倒也看得明白。倉頡把這種符號叫作"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