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寬容的心的有關故事情節

寬容的心的有關故事情節

發布時間: 2020-11-20 00:28:45

Ⅰ 包容心的經典作品

陳廣勝:《包容心》
人們通常講:「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其實,原本是「無度不丈夫」。度即度量,指寬容的氣度。頂天立地的大丈夫無需狠毒,卻需度量,務必懷有開闊的包容心。
何為包容?包容就是共存。有這樣一則故事:某人得到一顆美麗的大珍珠,可惜帶了小斑點。為剔除瑕疵,他削去了珍珠的表層,可斑點仍在里邊。等削到最後,斑點總算消除了,大珍珠卻成了小不點。
此類現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常言「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上沒有百分之百的純粹。當我們選擇了正面,就只能接納反面的共存。說直白一些,包容就是包得住、容得下。許多事情只要包住了,便不是問題;只要容下了,即變得簡單——有「容」則「易」,故稱「容易」。
既然講共存,就有喜不喜歡之分。包容心的實質,是允許不喜歡的東西存在。「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便是思想領域的包容。當代社會是多元的,真理也恰恰在辯論中得以彰顯。捍衛別人說話,包括說自己不愛聽的話,才體現大氣與自信。
事實上,異見、雜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中那堵將這一切擋在門外的牆。可牆不管多麼厚實,只能擋住自己的視線和聽覺,卻難以真正清除異質思維。至於被擋在牆外的是謬誤還是真理,經常連本人都分不清。但是,阻隔卻往往使自己成了井底之蛙。
人心中橫亘的牆,是缺乏包容所導致的封閉。它不光源於思想的交鋒,更多地起因於形形色色的利益糾纏與人際恩怨。牆雖然擋住了別人,但也困住了自己。而「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心懷包容,正是要推倒這一堵堵無形之牆。世間畢竟沒有多少不共戴天的人,也沒有多少不可饒恕的事。
納爾遜·曼德拉就有一顆包容心。1994年當選南非總統之際,他邀請曾關押自己的獄警參加就職儀式。想到過去多予侮辱、虐待,幾位老伙計誠惶誠恐。誰知曼德拉說:「我年輕時性子急、脾氣暴,在獄中,由於獄警們的幫助,才學會了控制情緒。」
或許有人懷疑這是政治家的「作秀」,但反過來講,假如曼德拉心裡只裝著仇恨,那27年的監獄生活對他僅僅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傷疤」。曼德拉說:「在走出監獄大門那一刻,我已經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把悲傷和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曼德拉是睿智的,他沒有被仇恨吞噬。在掌握了國家最高權力後,他更是實行民族和解,而不是泄私憤式的復仇清算。以包容化解敵對,曼德拉成就了他的偉大。
做人有兩樣東西不可不吃:一是吃苦,二是吃虧。懂得包容的人,不是未經受苦難和虧待,他只是將「苦」與「虧」給消化了。可以說,這是一種涵養,也是一種能耐。正如河蚌體內嵌入沙子,為了止痛療傷,便不斷用分泌物將之包容,最終竟呈現了一顆晶瑩的珍珠。同樣,「苦」與「虧」的口感縱然不好,卻是「舌尖上的人生」不可避免的滋味。那麼與其埋怨,不如埋頭,將吃苦、吃虧當作修行。而對這些遭遇的每一次包容,彷彿都在磨練心靈,是對自身胸懷和境界的正向倒逼。漸漸地,包容成了習慣,內化為人的品質。就像蚌中珍珠,許多人經過曲折換來鳳凰涅槃,正是在包容中煉就有別於常人的恢宏氣度。
包容不是皺著眉頭容忍,而是平心靜氣的寬容。世上凡真實存在的東西,都是不完美的,除非轉入虛擬空間。心懷包容,是對這一結論的清醒認知。因為無論怎麼取捨,都不可能擁有徹底的好,高明的人便善於選擇性失憶、失明。「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對一些無傷大雅、無關緊要的部分,有時「難得糊塗」一點,即蘊含著包容的智慧。
包容還有感化的效應。古時有位禪師,某晚見牆角放了一張椅子,便將它移開,自己就地而蹲。不久,一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著禪師的後背。待雙腳著地,才發現自己的師父,頓時驚惶失措。禪師會是怎樣的反應?只聽他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在這里,禪師沒有半句呵責,但包容帶給小和尚的心靈觸動,力道遠勝過雷霆萬鈞。
懷包容心,不是與共存的對方合流,更不是接納一切的存在。包容也有底線,講求「包」的邊界與「容」的限度。尤其對蠻橫之輩、妄為之舉,就不可聽之任之,無原則地忍讓、遷就。總之,所包之事不能是包不住的「火」,所容之人不該是容不下的「魔」,否則即成了縱容,將害人害己、過猶未及。
弘一法師說:「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心懷包容,從根本上是讓自己得益。人生苦短,若錙銖必較,總陷於忿然、郁悶,那是自尋不幸。而將心放大一點,在換位思考中懂得包容,其實絲毫沒有失去什麼——失去的只有仇怨與煩惱,卻沒有其他任何有價值的東西。相反,我們的心態隨之變得平和,心胸也變得寬廣,從而更多地感到坦盪盪的快樂。

Ⅱ 寬容的名人例子有哪些

1、宰相肚裡能撐船


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後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於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只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蔣琬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贊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台。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後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裡能撐船"。




2、六尺巷

清朝時期,宰相張廷玉與一位姓葉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兩家毗臨而居,都要起房造屋,為爭地皮,發生了爭執。張老夫人便修書北京,要張宰相出面干預。這位宰相到底見識不凡,看罷來信,立即做詩勸導老夫人:"千里家書只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母見書明理,立即把牆主動退後三尺;葉家見此情景,深感慚愧,也馬上把牆讓後三尺。

這樣,張葉兩家的院牆之間,就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張廷玉失去的是祖傳的幾分宅基地,換來的確是鄰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3、仁義胡同


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裡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董篤行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後,覺得董篤行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就有了一條胡同,世稱"仁義胡同"。



4、李斯特義收學員


有個姑娘要開音樂會,在海報上說自己是李斯特的學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現在姑娘面前。姑娘驚恐萬狀,抽泣著說,冒稱是出於生計,並請求寬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彈給他聽,並加以指點,最後爽快地說:"大膽地上台演奏,你現在已是我的學生。你可以向劇場經理宣布,晚會最後一個節目,由老師為學生演奏。"李斯特在音樂會上彈了最後一曲。



5、林肯總統對待政敵


林肯總統對政敵素以寬容著稱,後來終於引起一議員的不滿,議員說:"你不應該試圖和那些人交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林肯微笑著回答:"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難道我不正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一語中的,多一些寬容,公開的對手或許就是我們潛在的朋友。

Ⅲ 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另一顆心寬容,在歷史上有哪些關於寬容的故事

一個寬容的故事
當佛陀在世時,有位「阿閣世」王,為了奪取王位,害死了自己的父王「頻婆娑羅』王自立為王後不久,知道弒父的罪報後,開始心生悔惱,由此而全身發熱生瘡,臭穢不可聞,經治療後,病情不但沒有減輕,反而越發嚴重,雖經別人勸請,往佛陀處求取懺悔解救,仍自慚形穢不願去。

頻婆娑羅王雖被兒子殺害,但他生前信佛虔誠,深知身心的虛幻無常,故不只沒有任何的怨恨,而且在知道兒子的情況後,反而顯靈勸告兒子,告訴他,他是佛陀的弟子,願以佛陀的慈悲來原諒他,而且佛陀就快人滅了,如果不趕快去,就再也見不到佛陀了,因為除了佛陀能救他,使他不墮人地獄外,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解救他了,受到父王的寬宥和催促,阿閣世王因此前往求見佛陀,因而得以獲救。

頻婆娑羅王的寬容,真是令人感動,他展現了寬容的真義,由此難能可貴的寬容,他不只原諒了兒子,也從而更升華了自己!

所以,寬容,不止是—種思想,更是一種可以實踐的本質,因為它是每個人都具足的一種無限寬闊廣大的「空性」本質。

當我們往清凈的自性回返時,學會寬容別

人,就是學會寬容自己,給別人一個改過的機會,就是給自己一個更廣闊的空間!

所以,學會寬容,就是—個不斷在學會超越自己,超越執著的過程,當我們愈能寬容,我們就愈凈化自己,使自己愈趨向光明的升華。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深深的發願:願寬容,在過去,所有曾經毀謗、嫉妒、輕視、侮辱、欺騙,甚至傷害、戕害、殺害我的人!

也願寬容,在現在,所有正在毀謗、嫉妒、輕視、侮辱、欺騙,甚至傷害、戕害、殺害我的人!

更願寬容,在未來,所有將要毀謗、嫉妒、輕視、侮辱、欺騙,甚至傷害、戕害、殺害我的人!

願生生世世寬容,直到永遠懺悔的甘露

寬容,是屬於受傷害的人的權利,至於那些曾經傷害過別人的人,是沒有資格和理由,去要求別人寬容的,因為傷害別人的人,談寬容,就是對責任的推卸和推諉。

他們所需要和該做的,只有「懺悔」!

●一個音樂家的故事●

L先生,約六十歲左右,頗有音樂方面的才賦,是一個鋼琴家,除了會編曲、作曲外,也擅長指揮,曾膺任各大樂隊團體的指揮和總監多年,也出過多張演奏專輯,白從早年從政戰學校音樂系畢業後,即長期從事和音樂有關的各項工作,多年來,他在音樂方面的造詣和貢獻,曾博得多方的好評和獎勵。

C先生的身體原本健壯,但近年來。卻常為身體的病痛所苦,他不只常感腦力無法集中,且罹患氣喘、心肌梗塞、全身水腫等症狀,尤其嚴重的是,雙腳漸漸酸軟無力,連上樓梯都倍感艱辛。

對一個創作力正豐盛,事業正達頂峰的音樂家來說,身體的諸多症狀和病痛,對他來說,不僅是一項嚴重的打擊,因此,在試遍各種醫療皆無效後,他抱著半信半疑、姑且一試的態度,前來拜訪水蓮齋主。

水蓮齋主發現他的症狀,不是由單純年齡漸增而產生的生理症狀,而是一樁和前世有關的因果事件,因為她發現有一男一女纏附在C先生身上。

原來,約在民國初年時,當時C先生的前世也是中國人,但被日軍徵召去當翻譯官,雖然在日本部隊里當翻譯,但他並沒有忘記自己身上流著中國人的血液,所以,常常利用各種明的、或暗的機會,協助中國人躲離日軍的迫害,因此被他私下幫助的中國人,為數眾多,

但後來有一次,有一男一女的中國人,被日軍抓捕了,他本來想幫助他們脫逃,但日本人那時已懷疑其立場和忠誠度,因此為了考驗他,故命他殺了這兩位無辜的人,當時,他為了自保,也為了取得日本人的「信任」,以便以後幫助更多的中國人,因此,只好悲痛的殺了他們。

「水蓮齋主告訴C先生說,這兩位中國人,認為他們為國犧牲生命並不足惜,但對C先生當時類似漢奸走狗的行徑,極為憤恨,故特地前來報復。

這真是—個時代的悲劇,令人不禁惋嘆!C先生當然不是漢奸,但當時的情況,卻令他不得不狠下心腸來殺害自己的同胞,而當時他內心的悲忍,事後他內心的愧疚,都是可以想見的。

而兩位中國人,為國犧牲的忠勇,確實值得吾人感佩,但當時的情況,卻有他們不得不死的情況,而當時他們內心的正氣凜然,事後對漢奸走狗咬牙切齒的憤恨,也是我們可以想見的。

—個不得不殺,而殺人的人隱忍悲痛,—個不得不死,而被殺的人卻凜然又憤恨,這不是悲劇,又是什麼呢?

C先生原本屆政戰學校出身,平時就極具愛國心,他非常能夠了解,—個具有強烈愛國情操的人,對漢奸走狗痛恨的程度,因此在聽完水蓮齋主的敘述後,他特別能夠感同身受的了解到,為何這兩個中國人,對他極端痛恨的心理。

因此,他對水蓮齋主說,他對這兩人的死,感覺很抱歉,也很不忍,他真的能夠了解他們的痛苦和怨恨,希望他能做些什麼來補償他們,C先生的語氣,充滿著減意和懺悔。

當減意和懺悔的心光出現,事情就開始有了轉機。 由於他真誠的懺悔,這兩個被殺害的人,也漸漸相信,C先生當時殺他們,確實有不得不然的苦衷,所以他們的怨恨就稍減了,但畢竟被殺的怨恨痛苦太深,尤其對漢奸走狗的疑慮太重了,所謂解鈴還需系鈴人,因此,他們透過水蓮齋主,對C先生說道:

「如果你真的愛國,那麼就每天唱—首愛國歌曲,以表示你真的忠心愛國!」

故事到此,已經從因果的灰暗痛苦,漸漸轉為人生的光明樂趣了,因為如果一首首的愛國歌曲,可以寬慰消除被殺人的怨恨和疑慮,而C先牛也可以從每天的高歌歡唱中,彌補他的愧疚,那麼,這一個件令雙方都歡喜的事,又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從此,C先生每天除了誦經懺悔迴向外,到—固定時刻,都暫時丟下旁事,自彈自唱的高歌一曲愛國歌曲,常常他的朋友都很納悶,為何每次去拜訪他。都看他唱得不亦樂乎,而且還都是愛國歌曲呢!

奇異的是,不到半年後,C先生的健康已康復—大半,因此,那兩個被殺的人,當然相信他是真正的愛國了!

從此後,C先生的人生觀,有了極人的轉變,他相信人生中,必然有比物質層而更高貴的東西,而那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把握和珍惜的,因此,他發願,願—輩子用他的才華,將餘生投入佛教音樂的創作和服務卜。

這是—個圓滿的結局,在不同世界的雙方,都從這個事件得到了某種的啟發,一方學會了什麼是寬容,而—方懂得了什麼是懺悔,寬容和懺悔,超越了形體,超越了陰陽,而在時空的某個角落裡,燦然交流著心性的光輝!

C先生的誠懇和懺悔,是令人感動的。因為有時—力「的寬容,不一定引發出另 的懺悔,但一方的懺悔,常常引發另一方的寬容。

懺悔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懺悔,也都需要懂得懺悔的真義。

Ⅳ 寬容心態小故事

羅森在一家夜總會里吹薩克斯,收入不高,然而,卻總是樂呵呵的,對什麼事都表回現出樂觀的態度。他答常說:「太陽落了,還會升起來,太陽升起來,也會落下去,這就是生活。」

羅森很愛車,但是憑他的收入想買車是不可能的。與朋友們在一起的時候,他總是說:「要是有一部車該多好啊!」眼中充滿了無限嚮往。有人逗他說:「你去買彩票吧,中了獎就有車了!」

於是他買了兩塊錢的彩票。可能是上天優待於他,羅森憑著兩塊錢的一張體育彩票,果真中了個大獎。

羅森終於如願以償,他用獎金買了一輛車,整天開著車兜風,夜總會也去得少了,人們經常看見他吹著口哨在林陰道上行駛,車也總是擦得一塵不染的。

然而有一天,羅森把車泊在樓下,半小時後下樓時,發現車被盜了。

朋友們得知消息,想到他那麼愛車如命,幾萬塊錢買的車眨眼工夫就沒了,都擔心他受不了這個打擊,便相約來安慰他:「羅森,車丟了,你千萬不要太悲傷啊!」羅森大笑起來,說道:「嘿,我為什麼要悲傷啊?」

朋友們疑惑地互相望著。

「如果你們誰不小心丟了兩塊錢,會悲傷嗎?」羅森接著說。

「當然不會!」有人說。

「是啊,我丟的就是兩塊錢啊!」羅森笑道

Ⅳ 求關於理想,感恩,恆心 ,寬容,積累的小故事 各要三個

當你1歲的時候,她喂你並給你洗澡。而作為報答,你整晚哭著。
當你3歲的時候,她憐愛地為你做菜,而作為報答,你把一盤她做的菜扔在地上。
當你4歲的時候,她給你下彩色筆,而作為報答,你塗了滿牆的抽象畫。
當你9歲的時候,她付了很多錢給你輔導鋼琴,而作為報答,你常常曠課並且從不練習。
當你14歲的時候,她付了一個月的野營費,而你沒有給她打一個電話。
當你18歲的時候,她為你高中畢業感動得流下眼淚,而你跟朋友聚會到天明。。
當你19歲的時候,她付了你的大學學費又送你到學校,你要求她在離校門口比較遠的地方下車,怕被朋友看見會丟臉。
當你20歲的時候,她問你:「你整天去哪裡?」而你回答:「我不想像你一樣。」
當你23歲的時候,她給你買傢具讓你布置你的新家,而你對朋友說她買的傢具真是糟糕。
當你30歲的時候,她對怎樣照顧嬰兒提出勸告,而你對她說:「媽,現在時代已經不同了。」
當你40歲的時候,她給你打個電話告訴你,有親戚過生日,而你回答她:「媽,我很忙,沒時間。」
當你50歲的時候,她常患病,需要你的看護,你反而在讀一本關於父母在孩子家寄身的書。
終於有一天,她去世了,突然你想起了所有從來沒有做過的事,它們卻像榔頭痛擊著你的心。

Ⅵ 一顆寬容的心的提綱

用寬容的心境和同學相處,友誼才能穩固和長久。
用寬容的心征服別人無往回不勝。答
用寬容的心對待世界,用快樂的心對待生活,用感恩的心對待師長。
用寬容的心,去寬容身邊的是是非非,讓生活簡單一點;用寬容的心,去寬容身邊的不如意,讓生活快樂一點。一輩子並不長,簡單一點,快樂一點,幸福一點,這樣就足夠了。
人際互動,應著眼於未來,不念舊惡。原諒別人,是對待自己的最好方式。為你的仇敵而怒火中燒,燒傷的是你自己。做人做事,心胸不可太狹隘。海納百川,靠一顆寬容的心。

Ⅶ 寬容的心

寬容是什麼?
美國前總統林肯曾做過很恰當的詮釋。林肯對政敵素以寬容著稱,後來終於引起一議員的不滿,議員說:「你不應該試圖和那些人交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林肯微笑著回答:「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難道我不正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一語中的。多一些寬容,人們的生命就會多一份空間,多一份愛心;人們的生活就會多一份溫暖,多一份陽光。
寬容是快樂之本。寬容朋友無意的誤解,能使友誼之樹常青不倒;寬容同事背後的中傷,能使同事之間團結諒解;寬容領導暫時的失察,能使上下之心協調一致;寬容下屬無心的冒犯,能使下屬之行自覺規范;寬容親人一時的過失,能使幸福之花長開不敗。如果人們不深刻理解寬容的含義,不理會寬容的價值,心胸狹隘,睚眥必報,言語刻薄,生性嫉妨,得理不饒人,得勢不容人,就會如摸黑夜行,處處碰壁,時時摔跤,陷入無窮的煩惱。
寬容是事業之基。西漢末年,劉秀大敗王郎,攻入邯鄲,檢點前朝公文時,發現大量奉承王郎、侮罵劉秀甚至謀劃誅殺劉秀的信件。可劉秀對此視而不見,不顧眾臣反對,全部付之一炬。他說:「如果追查,將會使許多人恐慌,甚至成為我們的死敵。而不計前嫌,可化敵為友,壯大自己的力量。」劉秀的寬容使自己成為眾望所歸,終成帝業。在「鮑管分金」的故事裡,鮑叔牙不但不計較管仲的自私,還把管仲推薦給齊桓公,輔佐齊桓公完成了霸業,管仲因此載入史冊。
寬容是美麗之源。天空是寬容的,她容忍了雷電風暴一時的肆虐,才有了她的深邃之美;大海是寬容的,她容忍了驚濤駭浪一時的猖獗,才有了她的遼闊之美;森林是寬容的,她容忍了弱肉強食一時的規律,才有了她的原始之美;宇宙是寬容的,她容忍了星座裂變一時的更替,才有了她的神秘之美;時間是寬容的,她容忍了各色人等一時的虛擲,才有了她的延續之美……但是,寬容有時與懲治密不可分,懲治是另一種寬容。大堤如果容忍了蟻穴的擴展,將毀於一旦,從而失去他的偉岸,因此懲治蟻穴是對大堤的寬容;國家如果容忍了民族的分裂,將陷入混亂,從而失去她的完整,因此懲治分裂是對民族的寬容;法制如果容忍了罪犯的橫行,將失信於民,從而失去他的威嚴,因此懲治罪犯是對民眾的寬容;自然如果容忍了污染的侵蝕,將災難重重,從而失去她的美麗,因此懲治污染是對自然的寬容……
寬容是一束陽光,時刻籠罩著我們,就看人們如何去面對。

Ⅷ 寬容心態的感悟

1、最高貴的復仇方式是寬容。寬容就像清涼的甘露,澆灌了乾涸的心靈;寬容就像溫暖的壁爐,溫暖了冰冷麻木的心;寬容就像不熄的火把,點燃了冰山下將要熄滅的火種;寬容就像一隻魔笛,把沉睡在黑暗中的人叫醒。

2、寬容對待自己,就是心平氣和地去工作,生活。惟有寬容的人,其信仰才更真實。這種心境要充實到自己的良好工作中去。所以說,寬容的偉大在於 發自內心,真正的寬容總是真誠的,自然的;寬容是一種充滿智慧的處世之道,吃虧是福,誤解不太計較,其實就是一種博大的胸懷和真誠的態度。它使我們認識到 自己得到別人的理解,也使別人值得我們的寬容。

3、寬容是一種堅強,而不是軟弱。寬容要以退為進、積極地防禦。寬容所體現出來的退讓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無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寬容。寬容的最高境界是對眾生的憐憫。

4、寬容就是忘卻。人人都有痛苦,都有傷疤,動輒去揭,便添新創,舊痕新傷難癒合。忘記昨日的是非,忘記別人先前對自己的指責和謾罵,時間是良好的止痛劑。學會忘卻,生活才有陽光,才有歡樂。

拓展資料:

1、寬厚能容忍。
《莊子·天下》:「常寬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謂至極。」《後漢書·傅燮傳》:「陛下仁德寬容,多所不忍,故閹豎弄權,忠臣不進。」

2、包容,原諒,不計較。
《宋書·鄭鮮之傳》:「我本無術學,言義尤淺,比時言論,諸賢多見寬容。」

3、寬恕。
清李漁《風箏誤·拒奸》:「你不從就罷了,何須告訴母親,待我陪個不是,求你寬容了罷。」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死》:「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Ⅸ 有關 寬容的心 的作文500字

敲開久掩的門,卻尋回那顆丟失的寬容之心。

聖人之所以稱之為聖人,是因為他們有一顆純潔普通的心。孔子雲:「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因為有寬容之心,有了透明的心,才能說出這經典名言。

若說愛是五色斑斕的寶石,那寬容便是純潔透明的鑽石。

1944年的街道上,吹著冷風,颳得人抬不起頭。風吹著,鑽心的痛。屋頂、街燈、棉衣上,到處是雪,白皚皚的。然而屋中無人,只有街道上圍著成群人。那就是德國士兵。

成隊的德國士兵,低垂著頭,他們是俘虜。這是德國士兵敗退的時期。俘虜散慢地走,圍觀的人憤憤不平。她們大多是在這場戰爭中失去親人的婦女,極其憎惡德國士兵,若不是警方、軍隊阻攔,早已沖上去拚命了。

風還在吹,雪還在下。一個年邁的老人,走在警方前面,懇請讓她過去。警察望望她慈祥的面孔,似乎沒有惡意,便放行了。老婦人徑直走去。她停在一個德國兵前,那是一個骨瘦如柴,餓得奄奄一息的德國士兵。

慈祥的老婦人將手伸進口袋,摸出一小塊幹了的麵包塊遞上,「吃吧!」那個德國兵愣了,望望老婦人,終於,「通」的一聲跪下了,淚水無聲地滑落。其它士兵看見後,也都紛紛跪下,圍觀的婦女停止了咒罵,都拿出麵包送上去。街頭,雪未停,風依舊,但它卻都是暖風暖雪。

老婦人的寬容,如一顆透明的心,化解了這場戰爭留下的污點。在這紛亂的世界中,去尋回那顆純法的心——寬容。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