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聽爺爺講故事五十個字

聽爺爺講故事五十個字

發布時間: 2020-11-20 15:15:43

❶ 聽爺爺講故事的作文怎麼寫

我面前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樓群。望著這樓群,望著樓下邊這片土地,我就想起了爺爺,想起了爺爺講的關於這片土地的故事。爺爺雖下世二十五年了,可爺爺的故事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里。

每天晚上,爺爺就對我講這片土地的故事。爺爺捏摸著裝好旱煙,哧啦擦根火柴點燃,低了頭用粗糙的手壓壓冒出煙鍋沿的煙葉,猛吸幾口,就開始講起來。爺爺說,那是國民黨的地方部隊,四十二師扎過營房的地方。爺爺又說,他們剛來,就把周圍的大樹全斫光了,把各家割的茅草都收光了。斫的斫收的收蓋房的蓋房,沒有斧頭钁頭和杴頭,就上家來搜尋,也不言傳,搜出了吃的就吃尋到了衣服就拿,撞上了女人就壓倒。簡直連畜牲都不如。爺爺又吸了陣煙,皺紋縱橫的臉上冷冷的。我趴在爺爺的被窩里雙手支著下巴望著爺爺,爺爺又說開了,爺爺說,有不少人都逃到外地去了。沒走的,都因為有地有房。爺爺說,沒走的,就把糧食碗筷都藏起來。他們搜尋到了麵粉,沒有碗筷,用尿盆舀上飯折兩根柴棍,罵罵咧咧地邊吃邊說,怎麼能把這么好的盆子藏到茅房哩呢?爺爺說到這兒就笑,滿臉的皺紋就綻開來。

星期天,我就幫爺爺在這片承包地里幹活,揀苗捏化肥拔草。幹上一陣,爺爺想在地頭的樹蔭下過過煙癮,就又給我講開了。爺爺叭噠叭噠吸幾口旱煙,粗糙的大坶指壓壓冒出煙鍋沿的煙葉,望望南面墨綠的塬上說,這伙害人精,他們斫柴爬到塬邊邊就說到山上了,見樹就斫。爺爺用煙鍋指指西邊,那是一塊荒草地,全是石塊骨頭塊和漚爛的野草。爺爺說,那是掩埋死人和病殘人的地方。爺爺說,常常到了半夜,就有慘哭凄叫聲從那傳來。教人心裡發寒全身發顫。娃娃們沒命地往大人懷里鑽,大人都把被子往頭上埋。爺爺磕掉煙鍋灰,皺紋縱橫的臉上布滿同情。爺爺說,那荒草地當年就是咱家的,我跟你八爺鋤地,就有十來個隊伍上的人,掮了杴和钁頭在地頭挖坑,坑不到三尺深,撕心裂肺地哭求聲便從營房移了過來。四個兵各抓著哭求者的胳膊和腿抬磨到了坑邊,喊聲一二,就把那人撂進了坑裡。那人乾瘦得只剩了骨頭架了,他徹底絕望了,不住聲地罵起來……爺爺講到這兒,不往下講了。他又把煙鍋塞進了煙袋裡捏摸起來,雙眼噴著仇恨的火焰。爺爺裝好了煙葉,哧啦擦燃一根火柴,叭噠叭噠吸起來,吸了陣就說,咱家的這塊地,就這樣今兒埋一個,明兒埋兩個都教這伙畜牲當墳場了。埋死人都還罷了,可他們埋的十之五六是活人啊!

爺呀,您別講了,咱幹活吧。盡管陽光烘熱閃亮,不遠處公路上的汽車拖拉機摩托車行人在川流,可我不知怎麼,脊背發冷牙齒打顫。爺爺笑笑,說你怕了吧?咱要把這塊荒地開出來,冬上干。那時更有你娃怕的哩。

冬季,不是我怕,也不是我嫌冷。因為我的學習任務重了。即使星期天也得做家庭作業。爺爺一個人干。他每天傍晚回來,都要拉回一架子車枯乾的蒿草。突然有一天,爺爺吃過晚飯對我爹說,你娘跟你妹子回來了,你去看看。爹走進了爺爺的廂房。爺爺的炕上放著一大一小兩塊骷髏。爹什麼都明白了。我很懷疑,爹卻說,爺爺說是婆婆和姑姑就是婆婆和姑姑。爺爺不會錯。當年,我祖母領著十六歲的我姑姑到渠上洗衣服,卻被巡邏的官兵撞上了,搶走了我姑姑。我婆沒命地攆到營房門口,卻被站崗的擋住了。我婆抱住了他的腿,他竟對我婆下了毒手。後來我姑也死在了他們手裡。我和爹跪下來,給我婆和我姑磕了三個頭,就拿著鐵杴把我婆和我姑安埋進了我家的墳場。埋好了,我和爹又跪下來,給倆位親人磕了三個頭點燃了三百張陰錢。

翌春,陽光暖暖地照,爺爺跪在這片開好的地里,抓一把黑油油的地土,爺爺說,地回來了!她娘和娃都回來了!爺爺流著淚。看著爺爺流淚,我也哭起來。

❷ 《聽爺爺講過去的故事》100字 加急! 寫一般就可以了!1

爺爺退休了,每天的任務就是接送我上下學.一路上總是聽爺爺講過去的內故事.日子久了,我對故容事的開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從前哪.
爺爺沒有長長的白鬍須,也沒有智慧的白眉毛,但是他悠悠的話音,瘦削的背影,總使坐在車後的我有一種想像的慾望:家鄉那個小山村,山上的棗樹,山下那條小溪,小溪中的游魚,從山村裡走出來的爺爺,小城裡出生的父親.
聽著這樣的故事,我們穿行在人流中,也許你沒有任何感覺,但是我卻總是在心底湧起一種說不出緣由的親切.

❸ 聽爺爺講故事的100字曰記,主要講的是講故事的內容。

上伺候,拿著書籍等物。襲人又催了兩遍,寶玉只得出來,過賈政書房中來,先

❹ 聽爺爺講過去的故事 600字

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
10月10日上午9點,由省文明辦、省工委、省會文明委共同組織的「光輝的歷程——我所經歷的長征」專題報告會,在省會河北會堂舉行,副省長孫士彬阿姨主持會議,會議邀請了秦光老爺爺做報告。參加報告會的有省里的許多領導和維明路小學、中山路小學、十七中、二十七中等學校的老師同學等大約200多人。

革命一生 赤子之心

報告人秦光老爺爺今年89歲高齡,可他看起來精神瞿鑠,滿面紅光,聲音洪亮。他的祖籍是湖北省紅安縣栗林秦村,從小家裡很窮。1930年11月,剛滿12歲的秦光就報名參加了紅軍。從此跟隨部隊轉戰大江南北,經過長征,參加過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八年抗日戰爭、三年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身經百戰,屢立戰功,曾榮獲勛章3枚,獎章多枚。

在幾十年出生入死的革命生涯中,秦爺爺身上9處負重傷,至今還有10多片彈片未能取出來。險惡的環境,曲折的道路,血與火的考驗,不平凡的經歷,鑄就了他一顆赤子之心。

這十多年來,秦爺爺撰寫了百萬字的回憶錄,紀念那段歷史。他還與老伴王兆芬一起辦起了「紅軍書庫」,將萬余元稿費全部拿來購書,並將書捐獻或贈送給了希望工程、災區和機關團體、學校。

深情憶往 驚心動魄

秦光爺爺以飽滿的革命激情、講述了自己親身經歷的長征,生動的事例、深切的感情一下子把同學們帶回了那個戰火紛飛、驚心動魄的年代。一個半小時的深情講述,使同學們了解了長征的歷史背景和過程、長征的重大意義和偉大精神。同學們非常守紀律,聽到精彩處,會場上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報告會上,秦爺爺還飽含深情地唱起了紅軍的歌,同學們深受感動,不由自主地跟著打起了拍子。

學習先輩 繼往開來

報告會上,副省長孫士彬總結發言,對同學們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同學們學習先輩,繼往開來,爭做長征精神的繼承者和弘揚者。

聽了這次報告,同學們都特別有收獲,紛紛表示現在的生活比以前的日子要好上幾百幾千倍,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抓緊時間好好學習。
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
我的爺爺奶奶常住鄉下,他們對改革30年來的體會是最深刻的,我常常聽爺爺和奶奶講起過去的故事,那是一段艱苦而又辛酸的歷史,是我們所不能了解的年代,也是我們永遠無法體會的過去。

奶奶常說:我們那時候,別說是白麵粉了,就是黑面饅頭也吃不起呀!不象現在,想吃什麼有什麼,可你們卻不知道好好珍惜。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孩子們最高興的莫過於是穿新衣裳、放鞭炮、吃餃子了。看看你們現在的生活,每天的生活比我們那時候過年還要好呀。我雖然聽不明白,可是從奶奶那略帶憂傷又飽含深情的眼神里體會到了老一輩人的生活的艱辛。

奶奶曾對我講過好多的事,那不是故事,是真實發生在我父親身上的事情。我爸爸上學時,每個年級的學生分散在全村每一個地方,沒有教室,用村裡生產隊的房子當教室,用記工分的牆作黑板,學生上學沒有本子用,只能從磚窯找一塊燒成直板的土塊當作寫字坂。我爸爸好學習,放學後,拿根棍子在沙子上寫字就當作練字了,爾後再用土塊在直板上寫字就當作寫作業了。現在我爸爸寫的字非常好,就是那時候刻苦練出來的。

我奶奶說,到了八十年代初期,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人們的生活才有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條件也有了改善,我爸爸上初一時才真正用上了有光紙和鋼筆,不過我爸爸學習非常用功,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就沒有掉下前三名,一直到到考上軍校。我爸爸也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每當說到這里,奶奶都是滿臉幸福的笑容。

聽了爺爺和奶奶講起那些往事的時候,總是有憂傷,但更多的是滿足,因為他們體會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也讓我懂得了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在心裡暗暗地想:一定要讓爺爺和奶奶過上更舒心的晚年生活,我要用優秀的學習成績讓他們高興,對比一下以前的生活,我沒有理由不好好學習,我一定能做到。

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

從小到大,我最陶醉的便是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了••••••
爺爺是一名軍人。也許與許多老人一樣,他也是在槍林彈雨中用生命成為了那座捍衛祖國與人民的堡壘中的一磚。雖然,爺爺不曾過多的表露出他所經過的滄桑。但是,從他額頭上那深深的皺紋,不難看出他胸中曾經燃燒著的激情和直到現在仍難以掩飾的自豪。
每當他講起自己的崢嶸歲月,我總會深深地嚮往那些我不曾經歷過的風雨與挫折。
記得最讓爺爺難忘的一次生死掙扎,是在一場與日本人的戰斗中。爺爺與這個連僅剩的五名戰士一同躲避敵人的追捕,因為沒有了槍支,所以只能用跑。敵人在身後窮追不舍,爺爺與五個戰士一跑就是三十里,最後終於甩開了敵人,而僅生的六個人卻只剩了三個。每當說到這時,爺爺還總會從眼神中透露出悲傷。就像這種情況,在那個戰火不斷的年代時常發生。而爺爺的身上也有著數不清的疤痕。
而現在,爺爺享受著國家給予的十分優厚的待遇。作為建國前的軍人,他的晚年是十分安詳快樂的。過年過節,干休所里會進行不同的活動,並且有很好的福利。當老人有什麼需要時,干休所中的負責人員也總會盡量滿足。生病送醫,噓寒問暖,更是無可厚非。
爺爺常說,人要知足常樂。他總是指點著家中的用品和日漸繁華的社會,嘴角落出一絲淺笑。「最早的時候,家裡用不起電燈。到了晚上,幾乎什麼也無法做,每天生活單一而無趣。但是在那時卻無從獲知,無法感受。只有和現在充實的生活相比,才能體會出這份幸福。」雖然,對我來說,這個落差我很難了解。但是,多少還是有些感受的。就這樣,漸漸的,我開始聽的有些入神了......
「總是要你珍惜現在學習的生活,但是終歸多說無益。爺爺一輩子最想做的事就是進學校讀書。在那個時代,家庭的艱辛,不允許我這樣做。所以,這就是一個一直未完成的夢。」看著我面前的這位老人,我內心不免有些觸動。也或許是解答了我的一個疑問吧。以前總是奇怪,為什麼爺爺每天到必須要拿出幾個小時的時間去讀書。「不過,沒關系」爺爺緊接著講。「現在,我可以每天用空餘的時間,去看些報紙,書什麼的。已經很是滿足了。」說完還嘿嘿地笑了幾聲。看得出,現在,雖然爺爺身體不如從前,可內心卻是無法比擬的幸福。
是啊,那麼多的充實,那麼多的快樂,那麼多的愜意。如果,社會與國家不曾改變,哪來現在擁有的一切呢?雖然,很多人都說過,我們越來越學不會感恩了,原因就是無法感同身受。但是,只是因為沒有經歷過那些艱難困苦,卻並不代表我們心中沒有這份積極向上的力量。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我也彷彿親生經歷了一個國家的歷史與變遷。那些故事,那些滄桑,那些變化,都升華為我心中的一份自豪,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一帆風順的生活太假,一成不變的國家更是不可能。所以,我們應該驕傲,為我們這個曾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國家而歡呼,為我們這個如今偉大強盛的民族而鼓掌。是的,他就像是一座城牆,一座堡壘。他堅固的無堅不摧,讓我們從此無懼於風雨,可以昂首挺胸的將我們心中的那片熾熱大聲地喊出來。

家鄉新貌

清晨,太陽帶著紅紅的笑臉從東邊的小山上慢慢升起了。我帶上女兒漫步於村道上,感受晨風和朝陽帶給我們的快樂。九個來月的女兒還沒學會說話,她用稚嫩的小手指向太陽,像要告訴我什麼似的。也許女兒也喜歡這初升的太陽吧!冉冉上升的太陽發出柔和的光線,萬物沐浴在晨光中顯得格外精神,大地煥發著生機。
走在寬闊的水泥村道上,路旁竹林處傳來小鳥啾啾的晨唱,不由得讓我想起十六年前的一天。那天,天上下著大雨,我和哥哥早早地起來准備上學,可是走出門口一看:小河裡的水漲得快要進家門了,稻田、路面全淹了,渾濁的水不斷地往低處滾去。怎麼辦呢?看著面對的同學都背著書包去上學了,我們越來越焦急了。爸爸二話不說,就挽高褲腿要背我過去。越往前走,水越深,爸爸的腳步也越來越重。漸漸地水淹到了爸爸的大腿處,我的小腿也泡進水裡了,水沖擊著我的小腿。爸爸穩了穩身體,細心地摸索著路的方向,一點點地挪動身體,生怕一不小心掉進路兩旁的稻田或河溝里。好不容易才把我背過來,又倒回去把哥哥也背過來,我們才能按時回校讀書。放學回家時,那原本坎坷不平的泥路經過雨水的浸泡和來往的車輛、行人的輾踏,已經變成一片泥濘。我走在上面,不時地打滑,有時還得與哥哥互相攙扶才能通過。像這樣的日子常發生,讓我既愛讀書又害怕去讀書。恨不得自己快點長大,到外面去讀書。
直至2004年的夏天,我畢業回到了家鄉的鄉村小學任教。當我重新踏上這條路時,發現這一切已經不再是我記憶里的泥濘小路了,而是平坦寬闊的水泥路。看著穿梭於馬路上的行人、摩托車、小汽車,還有樹立在馬路兩旁的一棟棟小洋房。一路走來,還發現不少廠房和游樂場所呢。我不禁感慨:家鄉的環境優美了,家鄉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悄然變化了。
家鄉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鄉的教育事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來到學校,我發現校園漂亮多了,以前熟悉的瓦房不見了,小平房課室也變成了三層高的樓房。課室里沒有了那破舊的雙人木板長桌的影子,擺放整齊的是統一標准化活動升降課桌。教學樓除了課室和教師辦公室,還多了圖書室,音樂室,電腦室……看到50台嶄新的電腦整齊地擺在室內,我激動不已:農村孩子終於有自己的電腦課堂了,農村孩子接觸世界的距離更近了。
在任教其間,我深深地感受到祖國對農村教育事業的支持和對農村孩子的關愛。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農村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對貧困生補助生活費,同時享受城市最低保障政策家庭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與當地農村義務教育中小學生同步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學校還不斷地增加教學設備,完善辦學硬體和軟體設施。這一切都得益於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各級政府對教育的重視。作為一名農村教師,可以為偉大的祖國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的驕傲。祖國的繁榮富強,已經使我們農村地區教育事業飛速發展起來,擺脫了落後的面貌。
女兒的伊呀聲把我的思緒拉了回來,她指著不遠處球場旁的健身游樂場地,那裡已經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孩子在嬉戲了。祖國就象這冉冉升起的太陽,帶給孩子們一片光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之際,我祝願祖國明天更輝煌,人民生活更美好!

❺ 聽爺爺奶奶講故事——作文

詩歌一首: 故鄉門前的老樹

就在故居門前不遠處
有一顆不知名的老樹
在衰老中年年如故
枯了又綠綠了又枯

它的經歷我一點不清楚
它的性情我描也描不出
它的葉子飄落我印象中
也只是一片片模糊

可在告別家鄉的那天
我忽然注意到了這老樹
它彷彿獃獃的望著我
一面招手一面默默祝福

可別了 我當時不願回顧
它也不曾說再見不曾哭
不曾對我一聲聲叮嚀囑咐
別了 它不曾送我一步

就這樣帶走了它的痛苦
帶走了它深情的祝福
可是 我後來才知道
也帶走了我對它的思念無數

每當我寂寞的時候
總要想起這老樹
想起我不知憂慮的童年
就一直為它的綠蔭庇護

這沉默的老樹飽含著多少沉默的痛苦
但卻是我記憶中的一份財富
它時常安慰我 不讓我孤獨
還時常給我力量和鼓舞
文章一篇: 家門前有三棵梧桐樹,聽爺爺說是奶奶嫁過來時他親手栽的,現在爺爺奶奶都已經快要到八十了,已從當初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變成了步履蹣跚的老年人了,門前的梧桐也由當初細矮的小樹長成了粗壯的大樹了.門前的老樹見證了爺爺奶奶的愛情,見證了我的成長,見證了爺爺奶奶對我的疼愛.比起我的一些女同學,我是很幸福的了,因為爺爺奶奶並不重男輕女.

在我小時候,爺爺在樹上給我做鞦韆讓我盪著玩,教我認識了在樹上安家的各樣各樣的鳥兒,我還見過啄木鳥和貓頭鷹,這些都是很少見的,因為都被一些打鳥的人給打光了,這些人真夠可惡的.夏天的晚上,奶奶會帶著我在樹下講故事給我聽,到我懂事的時候,奶奶講的最多的是農村婦女的命運,叫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後要到大城市去,奶奶的話是質朴的,從小到大奶奶一直對我說的一句話是:農村婦女沒知識可憐,你一定要好好學習.現在當我到外面上大學時奶奶還會說這話.

門前的老樹讓我知道了年輪的轉換,時間的流逝.當它們開始吐綠芽時,我就知道春天來了,到夏天,老樹就會綠成一片蔭,結出許多小綠球.當樹葉開始變黃飄落時,秋天到了,這時會有許多向蒲公英一樣的東西從小茸球上裂開飄到你的臉上脖頸里,撩的人癢癢的.特別是深秋初冬時,樹枝上只有幾片枯葉在搖曳了,加上傍晚遠處的夕陽看上去就像是掛在樹叉間,使人總會有一番傷感的情懷,不禁會想到李商隱的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❻ 作文: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

現在電視上、報紙上都在談論「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而一提起這個話題,我就不由得想起了爺爺給我講過的故事。

那一天,我們正在吃中午飯,我忽然發現,在我的碗里有一塊肥肉,頓時來了氣。因為,我最不喜歡吃的就是肥肉,索性把它夾到了爸爸的碗里。這時,爺爺發現了我這一舉動,不滿地搖了搖頭,說:「子琳呀!你知道嗎?這肥肉在以前可是寶貴東西。在過去,只有過年才能吃到肥肉呢!」我聽了大吃一驚,爺爺又接著說:「唉!現在的孩子都不能體會原來生活的艱辛!」一聽這話,我頓時來了興趣,非要纏著爺爺讓他給我講過去的事情。爺爺扶了扶帽子,笑呵呵地說:「只要你願意聽,我就給你講。」

吃過飯,爺爺就開始講過去的故事。爺爺意味深長地說:「在你爸爸小時候,家裡一共有兄妹五個。那時候,家裡吃飯都靠我一人在外面演戲掙錢。你奶奶有時也拎著一籃子雞蛋到集市上賣。賣來的錢全都補貼家用了!那時候,平時吃的是干饃沾著搗碎的蒜汁,只有在逢年過節時,才會吃豬肉,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才能吃到豬肉餃子。

我聽了,頓時覺得慚愧。我覺得我不應該挑食兒,在過去爸爸媽媽想挑還沒法兒挑呢!我下定決心,向爺爺保證:「爺爺,以後我再也不挑食兒了,我要做一個珍惜別人勞動成果的好少年。」我心裡雖然慚愧,但同時又有幾分興奮。因為比起原來,我們的生活質量漸漸提高了。現在我們要什麼有什麼,家家戶戶都在奔小康,過去沒享過福的爺爺奶奶,也應該享享福了。

注(一定要選我)

❼ 作文 我聽爺爺講故事

[作文 我聽爺爺講故事]我聽爺爺講故事 泗洪育才滿子琪 爺爺的故事,就像沙灘邊的鳥蛋一樣少,但是,爺爺卻常常講他那些千年不變的老故事,比如說《貪心的人》啊,《瘋子》那些,作文 我聽爺爺講故事。爺爺最喜歡給別人講故事,講的人津津有味,聽得人全神貫注這就是爺爺最希望的。爺爺第一次給我講故事是在我六歲的時候。 那時,爺爺給我講的故事名字叫《貪心的人》,首先,爺爺問我一個問題:「貪心的人會有好下場嗎?」我說:「肯定不會。」於是爺爺開始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有兩個人,家裡很窮。後來,年邁的母親死了,老大和老二開始瓜分家產,老大把家裡的所有東西都拿走了,老二隻好拿走了靠在門旁的斧子和樹,那棵樹是一棵老樹,上面住著一隻老鷹。有一天老二窮得實在沒辦法了,只好拿起斧子來砍樹,樹上的老鷹說:「求求你,別砍樹,我帶你去一個地方,小學六年級作文《作文 我聽爺爺講故事》。那裡有好多好多的金子銀子,花也花不完。但是必須在太陽快要升起時離開。因為那裡是太陽山,不然會化成血。」老二想了想,說:「好。」 這時,我問爺爺:「老二最後是不是因為貪心而化了?」爺爺說:「不,沒有。老鷹帶著那個人來太陽山,那個人拿一些金子就走了,沒有貪心。老大知道這件事後,也拿斧子去砍樹,並叫老鷹帶著他來到太陽山。老大見錢眼開,拿了好多好多的銀子金子,裝了兩口袋。老鷹說:「好了,夠你全家老小花一輩子了。」但他說:「不夠,還不夠。我要多拿些。」老鷹說:「太陽馬上出來了。」老大還不走,說:「不夠,還不夠,太陽不會出來的。」老鷹看著他,無奈地飛走了,這時,太陽出來了,老大心想:壞了快走!但是沒有老鷹,他出不去,結果,他化成血了。」「沒有了?」我問。爺爺點了點頭,說:「你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么?」我回答說:「做人不能太貪心,依賴於他人,否則將一事無成,雞飛蛋打——兩落空。」「恩。」爺爺說。爺爺給我講的故事總會讓我明白許多的道理,對我們很有益處。 聽爸爸講,爺爺的故事他都聽過,真是千年不變的老故事,一說就是幾千年,到現在,爺爺的故事對我的幫助都很大。

❽ 幫我寫2篇題目是聽爺爺講黨的故事作文 500字到1000字的

今年,我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青團,在戴上團徽的那一刻,我鄭重地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我會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團的章程,執行團的決議,履行團員義務,嚴守團的紀律,勤奮學習,積極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
這庄嚴的誓言,使我認識到: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

這庄嚴的誓言在我腦海中一遍遍回響,我暗自決心,在團組織的教育下,我將更快的成長、進步;在團組織的培養下,我將向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標准一步步地邁進!

啊!黨在我心中!

我輕輕地打開書櫥,捧著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章》,一段文字躍入我的眼簾:中國共產黨誕生於1921年7月1日,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啊!中國共產黨走過了87年的路程。87年是一座里程碑,87年是一段難忘的路;87年歷史滄桑、風雲激盪;87年英雄輩出、情深意長。黨啊,您是燈塔,照耀著我們前進的道路;您是旗幟,指引著我們勝利的方向;您是太陽,驅趕走了黑暗的籠罩。

從小,我就知道很多英雄的故事:劉胡蘭——年僅15歲的小小共產黨員,在鍘刀面前堅貞不屈,視死如歸;雷鋒——一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對待同志,他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他像夏天一樣的火熱、對待個人主義,他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他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慢慢長大,我又知道了孔繁森、任長霞……它們都是共產黨員!

在我的身邊,我的班主任張老師,就是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她講課生動有趣,總能是我們聽得津津有味;她對同學們要求嚴格,並以身作則,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我的爸爸和媽媽也都是共產黨員,他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媽媽是一名老師,她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做人。周末時,媽媽經常去學校照顧學生,是個好老師;爸爸是一名醫生,節假日都不休息,但爸爸從不抱怨,盡職盡責,為病人帶去溫暖,是個好醫生!爸爸媽媽也和張老師一樣做事認真,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是我學習的榜樣。

一年級時,還是小學生的我加入了少先隊;七年級,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青團。我也希望有一天,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我嚮往她;中國共產黨是神聖的,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我要不斷追求的遠大理想。當永遠在我心中,我要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❾ 聽 爺爺講他們當代的故事作文 500字數限制嗎

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

建軍節快到了,8月27日,我們作為中國少年報花之城記者站的小記者來到蕪湖第二干休所采訪離休解放軍爺爺。

八點整,我們來到了蕪湖第二干休所,認識了阮萬鈞、陳德品、朱毅林、董成、凌雲五位老爺爺。他們的胸前掛滿勛章,面容和藹、眼神親切,就象我們鄰居老大爺。他們堅強的精神打動了我們,使我們受益匪淺。給我們講了很多革命戰爭年代的故事。

阮萬鈞爺爺說:「1950年朝鮮內戰爆發了,阮爺爺是炮兵的指揮員,看到美國用飛機轟朝鮮,很氣憤。經過了無限努力,終於打下了132架飛機,打傷了1234架飛機,打死傷美國鬼子39萬人,打出了鬼子紙老虎的品質!」爺爺說得很激動,回憶起往事,眼裡還有淚光在閃動。

接著,花之城舞蹈班的同學為爺爺們表演了幾個小節目,爺爺們十分高興和激動,他說:「你們一定能接好革命的班,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啊!」

我問了阮爺爺一個問題:「你們是靠什麼意志一直走到現在的?」爺爺說:「我有革命理想,我們都懂得『為什麼當兵,為什麼打仗;為誰當兵,為誰打仗』。最重要的是,我們都天不怕地不怕!在戰場上犧牲的同志,我們雖很難過,但一心想的都是要為他們報仇!」

這次采訪完後,我更加深了記者的經驗,也對當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這快樂,我會期待明天的采訪,我會好好表現的!

參考參考吧,採納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