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故事作文400字
㈠ 作文《給父母的廉政家書》400字
範文,供參考:【我給媽媽說悄悄話】母愛像一塊毛巾,在我傷心時為我擦乾淚水;母愛像一瓶冰紅茶,在我口渴時,給我解渴;母愛像一種仙力,在我需要時幫助我,給我解決困難;母愛力量是無窮的,無限的。從我出生到現在,一時一刻也離不開媽媽的照料。我睡著了,有點熱,就把被子踢開,媽媽就再把被子蓋到我的身上;我生病了,媽媽一直在我身邊照料著我……時光流逝,我已經是五年級的學生了,已經能夠自己照理自己了,以前的我非常調皮無知。母親為我不知付出了多少,總是在我困難時拉我一把,陪同著我走向勝利的道路,母親就好比是一盞小桔燈,牽引著我走向光明,母親我想對你說:「你辛苦了,你為我付出了許許多多,對我是無微不至地關心,媽媽我愛你,你是我最好的誰也不能代替的媽媽。」媽媽還教我怎樣做人,媽媽說,做人一定要厚道,要尊老愛幼,她用她做人的方式教育我,我想對你說:媽媽,謝謝你,是你教會了我怎樣做人今年,我11歲了。不論什麼時候,我都會記得您。媽媽,我是一顆將開的花蕾,您是那擋風遮雨的綠葉,有您在,我就有力量!媽媽,我長大了,我會照顧好自己,也會為日漸年邁的媽媽心中升起一輪紅太陽!
㈡ 作文《給父母的廉政家書》400字
孝敬父母親情是一個人善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新三字經》里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長輩而名流千古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贊譽。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費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業成家鋪墊著父母多少艱辛。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感情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就說現在城市裡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孩子以為工作的緣故幾乎都不在身邊,平時恐怕很少見面,所以,在他們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所有的親人團聚。不是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著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滿意請採納
㈢ 廉政文化進校園400~600字的作文
自古以來,很多人就把「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意思就是做一個不隨俗浮沉、質朴高潔的人,這同樣也是任何一個正直的人都該做到的基本原則,
在我們這個社會中,要是說每個人都大公無私未免太過於不現實。因此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就出現了廉潔與腐敗兩類截然相反的人群。可能很多人都會以為這只是在政治層面上才會存在的現象,與大多數老百姓都沒什麼關系,對於我們學生來說就更是遙遠了。其實不然,仔細想想那些腐敗的人,如果從小就可以受到良好的廉潔教育,長大當官後怎麼還會貪污受賄呢?這樣想來,從小就給我們廉潔文化方面的教育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在我看來,廉潔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會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首先廉潔是美德之一。作為一個官員,不論是官大還是官小,只要連接就一定可以得到群眾的擁護和愛戴。因為當他廉潔時,自身的內在素質就會在潛移默化下得到提高,他的處世態度也能讓人們相信他,服從他的安排,那麼管理自然就順利多了,廉潔起到的重要性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其次廉潔還有一定的社會效應。當每一個管理者都大公無私地為人們付出,而不是追求個人利益時,一些人的不良習氣也會逐漸消除,物慾橫流也會很快被抑制住。
換一個角度,來看看我們學生自己。盡管與那些腐敗分子貪污幾百萬是不能比的,但有一些事情還是必須引起我們足夠注意的。有些同學可能對於「權力」看得比較重,所以在一些班幹部的選舉中,就會耍些手段,像拉一些關系比較好的同學來選自己,要不然就是請客或者是買些小玩意送給他們;再比如兩個朋友之間,因為關系好,所以在班上一些事情上就互相包庇、袒護,甚至在考試時彼此作弊… …這些都是一種變相的不廉潔,是朋友之間的所謂「義氣「造成的。可能不少人對此不以為然,但是一定得引起足夠的注意,否則誰也不能保證這些「義氣」以後不會毀了他們一輩子。
讓我們看一看古人是怎樣廉潔處事的吧!劉寵曾是一個小小的太守但處事公正,一心為百姓服務,所以被升了官。離任時不少百姓送他很多財物但他堅決不收,最後在大家強烈要求下采拿了一枚小小的銅板!所以被稱為「一錢太守」;楊振在做官時,一個人在夜晚送給他很多黃金,他同樣不要,雖然那人說不會有人知道,但他反駁「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讓那人愧怍不已,這就是有名的「楊振拒金」的故事。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廉潔一向是我國的傳統美德,而一個人也只有在誠信的基礎上才可以廉潔。因此誠信也是必須的,我們應該不違背良心做事,真心去對每一個人,每一件事。
大家一起行動起來,讓廉潔走進校園,誠信伴我行!
㈣ 小學四年級作文《廉政小故事》二百字
廉潔,即不損公肥私,不貪污。自古以來,廉潔總是與官、權對應。因此,為官當權者是法正廉明,奉公守法,是否如此,成為了老百姓評判「清官和貪官」的標准。
我的爺爺就是一個清官。爺爺退休以前是我們街道三溪村村委書記。官雖不大,權卻有一些。內地的村官也許撈不著什麼好處,可是在深圳,像爺爺這樣的村官如果想撈,是能富得流油的。雖然如此,可爺爺從來就是秉公辦事,哪怕再親的人,他也不會用手中的權利為別人辦私事,為自己謀私利。
記得那是在三年級的暑假中,有一天我閑得無聊,就去村委找爺爺。爺爺給我找了本童話書,讓我坐一邊看書,他繼續在辦公桌前處理著那些似乎永遠也處理不完的事情。
突然,一個聲音破門而入。我和爺爺不約而同地抬起頭,門已經開了,一個熟悉的人出現在門口,是遠房的姑婆。她看見我也在,笑著說:「琳琳也在啊!好久沒見,琳琳長高了啊!」
爺爺見是姑婆,連忙叫我請姑婆坐,同時趕快起身去倒茶。爺爺端過茶,遞給姑婆,拉了張椅子坐在我們面前,問:「你今天怎麼來這里了?」
「想找你說點兒事啊!」姑婆喝了口茶說。
爺爺停了一下,看了看姑婆,嘆口氣,問:「什麼事啊?「
「哎呀,你也知道的,就是我們家那房子的事。我知道現在只要有房子的就不給做房子,可是……」姑婆停了停,看看爺爺,接著說:「我知道只要村委同意了就可以做,村委還不是你一句話嘛!我們都是一家人,你就看在我們是親戚的份上,通融一下......」
姑婆話還沒說完,爺爺臉色已經變了,他打斷了姑婆的話,直接說: 「不可以。」
「哎呀,我們還是親戚啊!小時候你還......」爺爺再次打斷:「對不起了,不可以。親戚是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