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魯迅名人故事作文400

魯迅名人故事作文400

發布時間: 2020-11-20 19:15:43

『壹』 魯迅的故事400字的

魯迅的故事:

一、理發

在廈門大學教書時,魯迅先生曾到一家理發店理發。理發師不認識魯迅,見他衣著簡朴,心想他肯定沒幾個錢,理發時就一點也不認真。對此,魯迅先生不僅不生氣,反而在理發後極隨意地掏出一大把錢給理發師——遠遠超出了應付的錢。理發師大喜,臉上立刻堆滿了笑。

過了一段日子,魯迅又去理發,理發師見狀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領,滿臉寫著謙恭,「慢工出細活」地理發。不料理畢,魯迅並沒有再顯豪爽,而是掏出錢來一個一個地數給理發師,一個子兒也沒多給。

理發師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樣給,今天怎麼這樣給?」魯迅笑笑:「您上回馬馬虎虎地理,我就馬馬虎虎地給;這回您認認真真地理,我就認認真真地給。」理發師聽了大窘。

二、稿費

大家知道:標點符號雖然其貌不揚,但在文章中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呢。可當年的出版界對標點符號不重視,在支付稿費時,往往把它從字數中扣除,不給稿費。一次,魯迅應約為某出版社撰寫書稿,由於事先探知該出版社不支付標點符號的稿費,因此他的書稿通篇沒有一個標點符號。

編輯看了書稿後,以「難以斷句」為由,回信要求魯迅加上標點符號。魯迅回復:「既要作者加標點符號分出段落、章節,可見標點還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標點也得算字數。」那家出版社沒辦法,只好採納魯迅的意見,標點符號也折算字數支付稿費了。

三、辣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

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四、兩個妻子

1906年6月,25歲的魯迅正准備在日本東京開始他的文學活動,忽然不斷地接到催他回國的家書,信里說,他母親病得很重,想見見自己的長子。等到魯迅焦灼不安地回到家裡,才知道這是一場騙局。原來在他家鄉有一種謠傳,說魯迅跟日本女人結了婚,還生了孩子,有人看見他領著妻、兒在東京街頭漫步。

族人變著法子把他騙回來完婚。新娘朱安是魯迅本家叔祖周玉田夫人的侄孫女,媒人是周玉田的兒媳婦。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舊禮俗,魯迅的母親魯瑞沒有徵得魯迅同意,便把這門婚事定下了。

現在,看到這個場面,魯迅當然很生氣,但出於對母親的孝順,他沒有發作。

完婚的第二天,魯迅沒有按老規矩去拜祠堂。晚上,他還是像往常一樣獨自睡進了書房。第三天,他趁著家人不注意,悄悄地從家中出走,又到日本去了。而朱安則跟著婆婆魯瑞一塊過日子。學成歸國後與一景仰自己的女青年相戀後結婚,她就是許廣平。

五、早

魯迅自幼聰穎勤奮,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裡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魯迅十二歲時到三味書屋跟隨壽鏡吾老師學習,在那裡攻讀詩書近五年。魯迅的坐位,在書房的東北角,他使用的是一張硬木書桌,現在這張木桌還放在魯迅紀念館里。

魯迅十三歲時,他的祖父因科場案被逮捕入獄,父親長期患病,家裡越來越窮,他經常到當鋪賣掉家裡值錢的東西,然後再在葯店給父親買葯有一次,父親病重,魯迅一大早就去當鋪和葯店,回來時老師已經開始上課了,老師看到他遲到了,就生氣地說:十幾歲的學生,還睡懶覺,上課遲到。

下次再遲到就別來。魯迅聽了,點點頭,沒有為自己作任何辯解,低著頭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第二天,他早早來到學校,在書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個早字,心裡暗暗地許下諾言:以後一定要早起,不能再遲到了。

以後的日子裡,父親的病更重了,魯迅更頻繁地到當鋪去賣東西,然後到葯店去買葯,家裡很多活都落在了魯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裡的事情,然後再到當鋪和葯店,之後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課。雖然家裡的負擔很重,可是他再也沒有遲到過。

『貳』 魯迅偉人故事

1.在廈門大學教書時,魯迅先生曾到一家理發店理發。理發師不認識魯迅,見他衣著簡朴,心想他肯定沒幾個錢,理發時就一點也不認真。對此,魯迅先生不僅不生氣,反而在理發後極隨意地掏出一大把錢給理發師——遠遠超出了應付的錢。理發師大喜,臉上立刻堆滿了笑。

過了一段日子,魯迅又去理發,理發師見狀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領,滿臉寫著謙恭,「慢工出細活」地理發。不料理畢,魯迅並沒有再顯豪爽,而是掏出錢來一個一個地數給理發師,一個子兒也沒多給。理發師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樣給,今天怎麼這樣給?」魯迅笑笑:「您上回馬馬虎虎地理,我就馬馬虎虎地給;這回您認認真真地理,我就認認真真地給。」理發師聽了大窘。

2.演講軼事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請作演講,魯迅也不例外。他演講時旁徵博引,妙趣橫生,常常被掌聲和笑聲包圍。有一次他從上海回到北平,北師大請他去講演,題目是《文學與武力》。有的同學已在報上看到不少攻擊他的文章,很為他不平。他在講演中說:「有人說我這次到北平,是來搶飯碗的,是『卷土重來』;但是請放心,我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話頓時引得會場上充滿了笑聲。

3.愛書情結

魯迅先生從少年時代起,就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他一生節衣縮食,購置了多冊書本。他平時很愛護圖書,看書前總是先洗手,書臟了就小心翼翼地弄乾凈。他自己還准備了一套工具,訂書、補書樣樣都會。一本破舊的書,經他整理後,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時不輕易把自己用過的書借給人,若有別人借書,他寧可另買一本新書借給人家。

4.標點的稿費

大家知道:標點符號雖然其貌不揚,但在文章中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呢。可當年的出版界對標點符號不重視,在支付稿費時,往往把它從字數中扣除,不給稿費。一次,魯迅應約為某出版社撰寫書稿,由於事先探知該出版社不支付標點符號的稿費,因此他的書稿通篇沒有一個標點符號.

編輯看了書稿後,以「難以斷句」為由,回信要求魯迅加上標點符號。魯迅回復:「既要作者加標點符號分出段落、章節,可見標點還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標點也得算字數。」那家出版社沒辦法,只好採納魯迅的意見,標點符號也折算字數支付稿費了。呵呵!

5.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6.煙罐驅貓

魯迅晚年來到上海專事寫作,50多歲仍然童心未泯。一次,夜靜更深魯迅在寫作,外面的貓不停地叫,屢屢打斷他寫作的思路,魯迅隨即拿起手邊的五十支裝鐵皮的香煙罐,對著可惡的貓一一發射。

『叄』 魯迅名人小傳400字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這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
命家魯迅的名言,也是他自己一生的寫照。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
25日誕生在一個沒落的封建家庭。1898年,他到南京考入江
南水師學堂,他在這里接受了資產階級維新思想和英國生物
學家赫胥黎的「進化論」。1902年被選派到日本留學,在東京
弘文學院學習日文並和一些革命者章太炎、陶成章、秋瑾、徐
錫麟等人接觸,加入了光復會,後來進了仙台醫學專門學校
學醫。
當時,中國飽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民族危機嚴重,民
主革命浪潮洶涌澎湃。有一次在上細菌課時,從電影上看到
一個替俄軍當偵探的中國人,被日本兵抓住槍斃,而圍觀的
中國人無動於衷,他深受刺激,覺得學醫並不要緊,因為如
果思想不覺悟,體格再健壯也無濟於事。並認為,能改變人
的精神狀態的,只有文學。他於是放棄醫學,而改行從事文
學創作。
魯迅在一生中,對我國文化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他
領導和支持過「未名社」、「朝花社」等進步團體;主編了
《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奔流》、《萌芽》、《譯
文》等文藝刊物;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藝作品;介紹國內外
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古典文學,批判
地繼承祖國文化遺產,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
要》;整理了《嵇康集》、輯錄了《會稽郡故事雜集》、《古小
說鉤沉》、《唐宋傳奇集》、《小說舊聞鈔》等。他的遺著在新
中國成立後,分別編為《魯迅全集》、《魯迅譯文集》、《魯迅
書信集》、《魯迅日記》等共二十多卷。
魯迅給祖國和人民留下了寶貴而豐富的精神遺產,不愧
為偉大的民族魂。

『肆』 關於魯迅的名人故事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刻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他晚上寒冷時,夜讀難奈,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汗驅寒堅持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伍』 小學生三年級魯迅名人事跡的作文

魯迅的名人故事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旗手。「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魯迅從小就愛讀書,他曾進過全城最有名的三味書屋學習。他也很愛國,他少年立志:「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報國之心。

魯迅1904年就去了日本留學,有一次上課,老師給他們放影片。影片一開始,出現在銀幕上的是日軍殺害中國人的場面。整個教室里,只有魯迅一個人是中國人,其餘的學生都是日本人。看到這里,教室里除了魯迅,其他人都在狂歡。他們是在羞辱中國人。魯迅握緊拳頭,憤然走出了教室。

魯迅為了喚醒中國人,回國後,他便毅然決定棄醫從文,用手中的筆鏟除中國人精神上的毒瘤,為喚醒麻木的中國人而大聲「吶喊」!魯迅為國為民,用盡了一生的腔血,譜寫了他壯麗的人生。

讀完魯迅的故事後,我覺得,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他比我們堅強,比我們更有思想,也比我們更勇敢的面對現實。所以,我還覺得魯迅也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陸』 魯迅故事,魯迅故事400字百字

魯迅故事來400字百字

魯迅自幼聰穎自勤奮,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裡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魯迅十二歲時到三味書屋跟隨壽鏡吾老師學習,在那裡攻讀詩書近五年。魯迅的坐位,在書房的東北角,他使用的是一張硬木書桌,現在這張木桌還放在魯迅紀念館里。

魯迅十三歲時,他的祖父因科場案被逮捕入獄,父親長期患病,家裡越來越窮,他經常到當鋪賣掉家裡值錢的東西,然後再在葯店給父親買葯有一次,父親病重,魯迅一大早就去當鋪和葯店,回來時老師已經開始上課了,老師看到他遲到了,就生氣地說:十幾歲的學生,還睡懶覺,上課遲到。

下次再遲到就別來。魯迅聽了,點點頭,沒有為自己作任何辯解,低著頭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第二天,他早早來到學校,在書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個早字,心裡暗暗地許下諾言:以後一定要早起,不能再遲到了。

以後的日子裡,父親的病更重了,魯迅更頻繁地到當鋪去賣東西,然後到葯店去買葯,家裡很多活都落在了魯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裡的事情,然後再到當鋪和葯店,之後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課。雖然家裡的負擔很重,可是他再也沒有遲到過。

『柒』 魯迅是個怎樣的人 作文400字

向來,魯迅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個嚴肅不易接近的人,倒也不是他曾踩壞「弟弟」的風箏,每每看到他的肖像,他的那把堅硬的個性十足的鬍子就讓我望而生畏,學生則也有「一怕周樹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寫作文」一說。十六課《社戲》是魯迅作品中少見的充滿溫情的文章,不過教材上已被節選地面目全非了。

《社戲》選自《吶喊》。為什麼充滿詩情畫意的《社戲》會和魯迅同期的作品《狂人日記》、《阿Q正傳》收錄在一起呢?也許小說本身具有「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兩面。小說寫的是作為成人的「我」兩次去北京看戲,痛感座椅如刑具,人情冷似鐵,「覺得此地是不適合生存的」,於是回憶起兒時一段快樂的經歷。如果把課文作為單一的文本來講,勢必會減損原作的本真。所以,我嘗試從鑒賞「情趣」的角度入手,讓學生理解《社戲》不單是寫一群孩子的游戲,更是寫一個成年人的精神返鄉。

魯迅是文學大家,他的深刻不是瀏覽所能體會的。《社戲》中的情趣以及道不盡的「人生經驗通感」是它令我產生鑒賞教學嘗試的根源。

看過魯迅雜文的人,都應該知道魯迅是很愛罵人的。魯迅是個中國文化史上的偉人,這一點是不容爭辯的。且看看在魯迅的身後,又有多少人靠著吃魯迅這個死人來成家立業發財立品,就不難想見魯迅的偉大。魯迅,是中國人楷模。
魯迅(1881-1936),清光緒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原名周樟壽,字豫山,後改名為周樹人,字豫才。至三十八歲,始用「魯迅」為筆名。浙江紹興人(祖籍河南省正陽縣),是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的精神被稱為中華民族魂,並且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魯迅的母親是魯瑞,父親是周伯宜。在這一生中他寫了小說,散文,雜文100多篇.
魯迅出身於沒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學,先入江南水師學堂,次年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其間接觸了西方資產階級的「科學」與「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學,入東京弘文學院。1904年到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學醫,後因為在那裡發生的兩件事對他影響很大,從此棄醫習文。

魯迅,擺在現在的我們面前,他成了一道問題。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態度分類。

是什麼?對魯迅視若無睹的各位,請允許我在此對你們視若無睹。當然,在如此偉大的掛素質賣應試的教育下,這樣的同學實在是值得欽佩的啊!

是偶像?樹立並捍衛偶像是本能,人類本就是可以為了精神放棄肉體,為了信仰創造奇跡的一種生物。因此,你大可沒有任何理由的執著沉迷下去,這也是理所應當。但我知道,我確實知道。這不
是理由,不是嗎?
你們不過是一群背著「麵包山」牌大書包,身體力行愚翁精神的莘莘學子,為事業和愛情焦頭爛
額,一次紅燈高掛就讓你們尋死覓活(騙騙老師爸媽的),如果這樣也能讓你們理解並接受並喜愛上n多年前連骨灰都不知哪去了的小平頭,偶也只能感慨人類進化了,社會進步了,世界完美了!
沒有關系的,我畢竟也有在考卷上高呼「為中華之崛起努力讀書」再在心中默默把最後兩字替換為考試。魯迅是出題者心中不滅的偶像,我們心知肚明。反正人家寫記念有深刻含義,出現在我的作
文中就是錯別字。

是垃圾?樹立並打倒敵人是本能,人類本就是可以貶低別人以證明自己,嘲笑物質以自我標榜的一種生物。因此,你大可沒有任何理由的執著沉迷下去,這也情非得以。但……
你們不過是應試教育下蠢蠢欲動的一代,通過網路,你們在筆誅口伐、指手畫腳,唾沫星子亂飛,儼然新一代狂人,真是不需要什麼前輩指教啊!
但,如果沒有水晶鞋灰姑娘就該忘了王子是誰嗎?如果科學萬能就該忘了上帝是誰嗎?如果
母親只說溫柔的故事孩子就該忘了激情是嗎?你真的沒有為可能到來的測驗徹夜通宵嗎?
請別跟我討論文章立意,我們要不要比一下誰處世更深,誰更了解陰暗內幕?誰深刻沉重誰浮誇輕渺?誰悲天憐人誰個人至上?誰奮斗拼搏誰空虛乏味?別跟我說什麼年齡與心靈深度,你們說不
起!
在沒有資格哭訴前請別做出悲天憐人的表情,你們的經歷無法讓你們笑得比魯迅更沉重,你們甚至無法理解阿Q精神盡管時時在用。
是的,你們處在一個自我個性的時代,自我得聲色犬馬,個性得慢慢爛掉,這就是你們所謂的酷,對嗎?
——真是一群「蠢蠢」欲動的人啊!

是魯迅。很多時候,我們遇到一部作品就像遇到一個人一樣需要緣分,不管它是光環繞頂還是罵聲載道,真心閱讀下去總有領會,不論多少。你可以只為電影而草草翻閱《阿Q正傳》,你可以幾遍《狂人日記》下來一臉茫然,你可以為祥林嫂搖首興嘆,你可以為民族劣根咬牙切齒。無論他是委婉曲折還是匕首槍炮,你都明白他的弦外音、話外意。你甚至可以什麼都不做,不做尋事挑釁的小丑,你知道怎麼對一部作品公平,也知道怎麼對一個作者公平。

你是哪一種呢?是漠然做無關狀?還是准備好了要引經據典力爭為二、三兩種?翻案又或是由於你
習慣的謹慎小心讓你想要又不肯承認是第四種呢?
不管怎麼樣,魯迅嘛,是個問題,只是個問題,只是個問題?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身甘做孺子牛。這種魄力不是人人都有的。

近日,楊濟源見義勇為事件傳遍大江南北,大多數的天津人都為之自豪。但隨之入耳的也不乏不和諧之音。也有一部分人認為那是多此一舉,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卻去找死,死了活該!我實在不知道也不敢想像,假若他在天有靈,聽到如此這般話語是否也會心冷至極。

於丹曾經說過,人生有四個老師:父母、老師、自然、社會。但是往往這第四任教師會顛覆以前的三位的所有話語。究竟是這個社會太冷漠,還是人性太凄涼?

100年前的中國人民在列強壓制下思想麻木不仁、社會冷漠不堪,而那個時候的魯迅果斷棄醫從文,以拯救人們心靈為己任。救天下蒼生、撫黎民百姓。如果說楊濟源是多此一舉的行為,那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把黃繼光邱少雲的文章從小學課本取消,說他們只是一幫傻子,為何要為了天下人而犧牲自己?將思想品德課程取而代之為教會孩子們怎樣自私怎樣謀取私利。這樣,是不是才符合這個時代的特點?

不!不是這樣的!

無論是在列強壓制下的舊中國還是當今這個國際地位至高的大中國,我們每一個人不都是從小接受著愛國、要拾金不昧見義勇為的教育長大的么?為何在一點點步入這個復雜社會之後就一點點抹滅了人之初的善良呢?社會無情還是人類自己的無情?

我們不妨問問自己,加入當時面對歹徒的是我們,我們是否有勇氣去伸出援助之手?我們是否有勇氣在歹徒的匕首前依舊面不改色?那為何在別人做了好事之後一些人還要這樣去說呢?

新中國的一些人們也漸漸日趨麻木。社會導致也好,認為做法也罷,總之,這還是一個需要魯迅的時代,這還是一個需要有人將麻木人民喚醒的時代,這還是一個需要「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時代。別再說魯迅過時,魯迅的精神永遠貫穿在人類生活中。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作為新世紀的青年,如果不能從我們身上看到未來,那中國的未來又要到哪裡去呢?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

『捌』 我最喜歡的名人魯迅400字

我心中的魯迅
偉大——這就是我對魯迅先生的第一印象.他「俯首甘為孺子牛」日夜為改變民族的命運而忙碌著.身體瘦弱的他卻是文學上的巨人.魯迅先生幽默,且不乏親切.他憎恨黑暗如魔鬼,而且處處為他人著想,淡化自己.在我看來,他是平凡而偉大的人!
魯迅先生逝世的時候,終年才55歲,卻寫出了無數經久不衰的書:《阿Q正傳》、《狂人日記》、《彷徨》、《墳》等作品廣為流傳.但被世人所敬仰的魯迅先生卻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魯迅先生的房間必定是最「熱鬧」的時候,他正演奏著「文字交響曲」希望這一首首動聽的曲子能喚醒麻木不仁的中國人.
魯迅先生在日本學醫時,意識到中國人「中國人的病不在身體上,而是在心理上.」於是他決定拿起筆,通過自己的文章來呼籲所有的中國人,所以有的人說:「魯迅先生的筆是同黑暗作斗爭最厲害的武器.」

『玖』 記念魯迅先生作文400字

他是一個文化戰士,不知怎麼想起他來,或是時常在想起,而這一刻有點淡忘才又記下來。
他不魯,也沒有魯家人,好像紹興姓魯的也不太見到,更為現實的是他可以在任何方面都作出傑出的成就,比如醫學,他就學得很不錯,如果讓他學外文,他也絕對是一個領軍人物,哪怕學其它的專業,憑他的聰明,完全都能勝任且獨樹一幟,但他更為不魯地選擇了文學,更為睿智地發現了我們國民的劣根,他在百姓頭上當頭棒喝,還摩挲兩下,說:你該醒醒了! http://zuowen.sanwen.net/
這是魯迅,我思想中的魯迅,窮盡一生的心血只為敲響警鍾,讓人看到不只有眼前的幸福和快樂、黑暗和無奈,更有心的追求、靈的棲息。倘若魯迅活到現在,如果他還有一個非常善於思考的頭腦,他又該說些什麼呢?是歌頌?是批判?是揭露?還是像芸芸步他後塵的雜家們一樣,來一些對時代的呻吟之語。我想如果他確是魯迅,他確仍能發表自己的作品,定會給我們一個大大的驚訝和震動,這種驚訝與震動就像幾十年前他給以國人的警示一樣,就像他的《狂人日記》對於中國的震撼,就像他的《野草》燃燒起的熊熊烈焰一樣。只是我們已經不能知道那會是怎樣的一些作品,會是如何地啟迪人的心智,現在社會的人群都無法給我們一個這樣的答案。
魯迅是什麼?他已幻化為一種精神,在不少人心目中那種剛正不阿、鞭笞時代的勇士。但魯迅還是一個普通的人,一個脫離不了現實的人,他只是將自己的全部激情熔鑄到了他的文字當中。他要生病,他也要逃離,他也要為生計謀,他也要在社會百姓中尋找自己的一個定位。但他始終有一個不變的理念:明辨真理與謬誤、善美與惡丑。什麼都逃不過他的眼睛和頭腦,如果他現在仍能思考,同樣會以這樣的標准去衡量、去發現、去吶喊,絕不會讓不堪的事實腐蝕人們生的鬥志、真的追求。
如果他是一個只能在舊社會叫囂的吶喊者,那麼他就不會有世界文豪的地位,如果說其他的文豪在用文字展現他們的才華、構畫社會的立體圖畫、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那麼他則是剖開了胸膛,用自己全部的心和血,畫出一個個人們尚不能表達、卻又渴望理解的符號,他是真正的智者、明者。
後來者,用他所創的雜文、所用的筆法也為發揚他的精神繼續努力著,他們繼續著吶喊,但他們不可能達到魯迅那樣的高度,不僅是因為他所處的那個時代,還因為他所用的思想,那不是用表象的東西所能替代的,即使到了現在,他是不會固步自封的。他的「迅」在於真正的與時俱進,更在於最直接地揭示人最本質的、最隱含的東西。
想他的時候,是因為我們需要有擦亮眼睛的東西。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