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愚公移山故事的作文
『壹』 愚公移山的故事寫成片段作文600
移山之後
話說太行、王屋兩山一夜間鏟平後,愚公一家著實高興了一陣子,但也引出了不小的波瀾。
方圓幾百里的兩座高山一夜間搬了家,鬧得舊地新居兩地不寧:愚公的鄰里街坊們個個擔驚受怕,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智叟又出來添油加醋:「啊呀,實在不好,愚公這老頭子吃飽了撐的,說什麼要挖山,觸犯了山神,把他們給氣跑了!」「哎呀這可怎麼得了?」大家都氣得不輕,紛紛到愚公家訴苦,鬧得一個村子都雞犬不寧。
山神的家先是被搬到了荒野里,但兩位山神不甘寂寞,私下裡一商量,又偷偷把山搬到了老百姓的田裡,他們怕搬到村裡愚公又要移山,心想這回離愚公遠遠的,他也不能再管閑事,卻苦了當地老百姓,正要去田裡收割了,卻不知怎的「長」出兩座山,著實嚇了一跳!這可上哪兒吃飯呀!一家人揭不開鍋,哭爹喊娘的!天帝自知對不起老百姓,但又不能太委屈山神了,就又派誇娥氏二子在一夜之間把村外的荒山開墾成良田,第二天清早,二子強作笑容把良田送給農民,又說了一大堆好話,之後,憋了一肚子氣逃回天庭。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才幾個月的工夫,就有幾伙土匪強盜來搶劫,又狼狽為奸,聯合起來要攻打中原,不幾天功夫,就來到了愚公的村子,又搶又殺,智叟更來勁了:「都怨愚公造的孽啊!」之後,這一支強盜軍又繼續向南挺進,愚公氣得捶胸頓足:「說我傻,我就傻!太行、王屋兩座山在這兒隔著,敵人能過去嗎?以前不就是走路不方便嗎?……我睦是個糊塗蟲!」
不過,朝廷出兵,敵軍很快投降了。
愚公仍然不時地埋怨自己,說自己自私自利,害了好多人,鄰里街坊都來勸他,弄得智叟也怪不好意思。
這又是後話。
你說愚公到底愚還是不愚?
山神告狀
「玉帝,老神有本要奏!」山神拄著拐杖一瘸一拐的來到大殿上。
「有本早奏!」玉帝不耐煩的說。
「玉帝啊玉帝,您可千萬要給我做主啊,我與森林之神一起住在太行、王屋。山門前有戶人家,戶主叫愚公,大兒叫愚純,二兒叫愚知,三兒叫愚昧,四兒叫愚……」
「廢話少說!寡人並不是要你報戶口,有什麼事快快講來!」
「玉帝不知,那愚公老兒竟要將我的家搬到渤海邊上去,森林之神已帶著兒女連夜趕赴東北,只剩老神一人獨守大門。不料,這愚公老頭竟然將我的腳趾掰斷,連腳筋也差點挑斷,實在使老神痛苦不已。據老神所知,《玉律》第三千五百九十一條規定對違規挖山採石者一律給予50兩銀子以上罰款,並遭雷劈懲罰。請玉帝為老神做主!」
玉帝聽了,心裡覺得愚公非常的可敬,一個老頭子竟又如此精神,難得啊難得!《玉律》畢竟只是一張紙,其實不就是我說了算嗎?於是就派誇娥氏二子把山給搬走了。
『貳』 寫民間傳說的作文450字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的故事
「民間傳說愚公移山」並不是一個真實的故 事,但它在中國家喻戶曉。這個故事 記載在《列子》中。《列子》是公元 前四、五世紀一名叫列禦寇的哲學家 寫的書。
故事說,有一名老人,名叫愚 公,快九十歲了。他家的門口有兩座 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 山,人們進進出出非常不方便。
一天,愚公召集全家人說:「這兩 座大山,擋住了咱們家的門口,咱們 出門要走許多冤枉路。咱們不如全家 出力,移走這兩座大山,大家看怎麼 樣?」。
愚公的兒子、孫子們一聽,都 說:「你說得對,咱們明天開始動手 吧。!」可是,愚公的妻子覺得搬走兩 座大山太難了,提出反對意見說:「咱 們既然已經在這里生活了許多年,為 什麼不能這樣繼續生活下去呢?況 且,這么大的兩座山,即使可以一點 點移走,哪裡又放得下這么多石頭和 泥土?」
愚公妻子的話立刻引起大家的議 論,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最後他們一 致決定:把山上的石頭和泥土,運送 到海里去。
第二天,愚公帶著一家人開始搬 山了。他的鄰居是一位寡婦,她有一 個兒子,才七八歲,聽說要搬山,也 高高興興地來幫忙。但愚公一家搬山 的工具只有鋤頭和背簍,而大山與大 海之間相距遙遠,一個人一天往返不 了兩趟。一個月干下來,大山看起來 跟原來沒有兩樣。
有一個老頭叫智叟,為人處事很 精明。他看見愚公一家人搬山,覺得 十分可笑。有一天,他就對愚公 說:「你這么大歲數了,走路都不方 便,怎麼可能搬掉兩座大山?」
愚公回答說:「你名字叫智叟,可 我覺得你還不如小孩聰明。我雖然快 要死了,但是我還有兒子,我的兒子 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一直傳 下去,無窮無盡。山上的石頭卻是搬 走一點兒就少一點兒,再也不會長出 一粒泥、一塊石頭的。我們這樣天天 搬,月月搬,年年搬,為什麼搬不走 山呢?」自以為聰明的智叟聽了,再也 沒話可話了。
愚公帶領一家人,不論酷熱的夏 天,還是寒冷的冬天,每天起早貪黑 挖山不止。他們的行為終於感動了上 帝。上帝於是派遣兩名神仙到人間 去,把這兩座大山搬走了。但是愚公 移山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它告訴人 們,無論什麼困難的事情,只要有恆 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叄』 愚公移山精神的作文,初中的
愚公移山精神學習心得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愚公移山的精神,曾經教育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遇到困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想起愚公的故事,堅信只要像愚公一樣堅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今天,我國經濟形勢和發展任務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們的時代還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嗎?
按照現在的眼光來看待愚公,也許有人會這樣想:
他為什麼不「搬家」呢?一家幾口背上行李,翻過大山,走不多遠,就可以到達洛陽、鄭州、西安這些大城市。如果嫌城市喧鬧,還可以定居在華北平原土地肥沃的村莊;
他為什麼不找領導解決呢?兩座大山,擋的肯定不只他一家的出路。所以,他可以找鄉長匯報,還可以找縣長匯報。如能爭取到國家立項撥款,還可包下一段工程……
也有人說,這樣一來,愚公就不是「愚公」了,更不是受人尊敬、值得學習的榜樣了。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可貴,就在於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難以付出的努力。愚公精神在當代仍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愚公,要學習他「主動挖山」的精神。在我們的面前,還有很多的「山」。比如落後的西部地區、基層單位和工作較艱苦的行業,都需要有人去
「挖」。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主動做當代「愚公」:他們也知道大城市裡經濟待遇高,生活條件好,但還是義無反顧地奔向基層,奔向西部,奔向艱苦的地方。因
為他們明白,「搬家」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卻改變不了艱苦地區的落後面貌。
學習愚公,要學習他「自力挖山」的精神。愚公或許可以把挖山的重任交給領導,推給集體,留給後人。誰也不會要求一位「年且九十」的老人去完成這
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愚公沒有這樣做,他說:「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並在統一了家人思想之後,馬上付諸行動,自力更生,艱
苦奮斗。
學習愚公,要學習他「不斷挖山」的精神。一個人搬掉一塊石頭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搬石頭,子子孫孫永遠搬石頭。在挖山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
比如吃飯問題、穿衣問題、工具問題、傷病問題、有人說閑話的問題、做了驚天動地的好事卻沒有得到獎勵的問題等等。可是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愚公都沒有動搖,
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和實干。信仰正確、信念堅定、信心充足,才會為偉大的事業奮斗終身。事業的成功與實干密不可分。我們
今天學習《愚公移山》,就應該像愚公一樣直面困難,求真務實,埋頭苦幹。有了這樣一股勁頭,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幹不成的事業。
『肆』 愚公移山作文
我們中國有一個古老的傳說,被華夏兒女樂此不疲地世代傳誦,這就是《愚公移山》的故事。我們不止一次地被愚公契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動,這則寓言故事雖流傳了幾千年,但 愚公精神仍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奮發向上的炎黃子孫。 「愚公移山」,大智若愚;河曲智叟,大愚若智。在太行王屋面前,嗤笑譏諷,盡煙消雲散於他的一聲長嘆之中。自開天闢地之時,太行王屋二山就堅持著他們亘古不變的傲氣,陽光的刺痛,黑風的叫囂,經千萬年的沉澱成那儼然肅穆,返樸歸真的灰色的山石。盪滌後的冷漠和孤寂,毫不客氣地將黑暗和紆徐推給山那頭的愚公的祖宗,壓住了他們祖祖輩輩的野心和好戰的本性。
平靜了幾千年,所有人都丟棄了對那個陌生世界的妄想,沒有奢望的安靜朝拜著面前的兩座大山。
突然一天,愚公站起來了,挺著年近九旬的腰板——他要移山。
移山?這遠比他每天的出入迂迴要艱難。高聳入雲的太行王屋,其盛氣凌人只是豈肯屈服於笨拙的斧錘之下?人生的八十餘個春秋都被戲弄於他們的蔑視里,又何必大動干戈,以杯水車薪的資本來挑戰這莽莽大山呢?知足則是福。
然而愚公想不通,他不甘把自己與生俱來的勇氣乖乖交給隨遇而安的苟且手上,他要證明人定勝天。
一錘一敲,揮汗如雨的拼搏,山的氣勢卻毫無動搖,一年的往返,只想將自己的夢想一點一點地堆積於那渤海之邊。日復一日,繼而年復一年,山依舊面無表情的矗立在天的前面,他依舊是如此頑固,毫無遮掩的山石緊緊包裹著他的脆弱,或許,他擁有的只有陽光敲擊下寵辱不驚的堅強。
烈日的炙熱和諷刺,似乎是天帝在譏笑他的自討苦吃,智叟的冷言冷語,不允許爭論的否決了他的狂妄。可愚公還是爭了,他毫不承認自己正在為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浪費生命,因為她從沒有懷疑過這些艱辛的汗水在滴入冰冷的山石的那一刻是否後悔過,是否會沖刷掉石頭那頑固的外殼,粉碎他的殘忍,刺痛他的記憶。他堅信,一切都是值得的,這是個終會勝利的夢。 面對烈日的炙熱,智叟的冷言冷語,愚公絲毫不動搖移山的決心。他堅定「只要有恆心,鐵杵磨成針」這個信念,相信只要不怕困難、堅持不懈、頑強地幹下去,移山就不再是個夢。同時,寓言通過將愚公和智叟兩個人物進行鮮明的對比,體現出了人定勝天的樂觀信念。
學習愚公,要學習他「主動挖山」的精神。兩座大山阻礙了交通,造成來往不便。為了排除障礙,愚公主動提出了挖山。學習愚公,要學習他「自力挖山」的精神。在統一了家人的思想後,馬上付諸行動,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學習愚公,要學習他「不斷挖山」的精神。一個人搬掉一塊石頭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搬石頭,子子孫孫永遠搬石頭。在挖山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可是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愚公都沒有動搖,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我們在學習這則寓言時,既要認識到愚公的可貴之處,更要領悟到 「 眾人拾柴火焰高」 的道理。我們在褒揚愚公精神的同時,不要忽視了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應兩者攜手同進, 共創美好未來。我想,這才是「愚公精神」 的精髓所在。
『伍』 關於愚公移山的800字作文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愚公移山的精神,曾經教育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遇到困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想起愚公的故事,堅信只要像愚公一樣堅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60年轉瞬即逝。今天,我國經濟形勢和發展任務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們的時代還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嗎?
按照現在的眼光來看待愚公,也許有人會這樣想:
他為什麼不「搬家」呢?一家幾口背上行李,翻過大山,走不多遠,就可以到達洛陽、鄭州、西安這些大城市。如果嫌城市喧鬧,還可以定居在華北平原土地肥沃的村莊;
他為什麼不找領導解決呢?兩座大山,擋的肯定不只他一家的出路。所以,他可以找鄉長匯報,還可以找縣長匯報。如能爭取到國家立項撥款,還可包下一段工程……
也有人說,這樣一來,愚公就不是「愚公」了,更不是受人尊敬、值得學習的榜樣了。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可貴,就在於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難以付出的努力。愚公精神在當代仍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愚公,要學習他「主動挖山」的精神。在我們的面前,還有很多的「山」。比如落後的西部地區、基層單位和工作較艱苦的行業,都需要有人去「挖」。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主動做當代「愚公」:他們也知道大城市裡經濟待遇高,生活條件好,但還是義無反顧地奔向基層,奔向西部,奔向艱苦的地方。因為他們明白,「搬家」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卻改變不了艱苦地區的落後面貌。
學習愚公,要學習他「自力挖山」的精神。愚公或許可以把挖山的重任交給領導,推給集體,留給後人。誰也不會要求一位「年且九十」的老人去完成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愚公沒有這樣做,他說:「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並在統一了家人思想之後,馬上付諸行動,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學習愚公,要學習他「不斷挖山」的精神。一個人搬掉一塊石頭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搬石頭,子子孫孫永遠搬石頭。在挖山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比如吃飯問題、穿衣問題、工具問題、傷病問題、有人說閑話的問題、做了驚天動地的好事卻沒有得到獎勵的問題等等。可是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愚公都沒有動搖,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和實干。信仰正確、信念堅定、信心充足,才會為偉大的事業奮斗終身。事業的成功與實干密不可分。我們今天學習《愚公移山》,就應該像愚公一樣直面困難,求真務實,埋頭苦幹。有了這樣一股勁頭,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幹不成的事業。
『陸』 以愚公移山談起作文400字
前幾天我讀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帶著子子孫孫去移山的情景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
這個故事講的是愚公家門前有兩座大山他每次去趕集、耕種都要爬這兩座大山每次都很累。於是他決定把這兩座山搬走。每天他都帶著全家老小來搬山他們一天搬走一點石頭一天搬走一點石頭……許多人看見都說愚公太笨了、太傻了:「我說老頭就憑你這點力氣能搬動這兩座大山嗎?」可是愚公說:「雖然我沒有那麼大力氣可是我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一直搬下去難道還不能把這兩座山搬走嗎?」那些人就無話可說了。愚公堅持不懈的精神感動了玉皇大帝於是玉皇大帝派神仙把這兩座大山搬走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願望。我想起了以前我學鋼琴和英語的經過。我本來對彈鋼琴很感興趣決定學彈鋼琴可我學了一段時間以後還是要搞錯樂譜上那像豆芽一樣的音符。於是我便把鋼琴書丟在一邊心裡想:「這么難不學了!」結果我就沒有學會彈鋼琴現在回想起來還感到很後悔。我學英語卻不是這樣的學英語也很苦很累英語書上的單詞很多句型也很多碰到學得很困難的時候我也不想學了。但是我又一想如果這樣我也會像學彈鋼琴一樣半途而廢的我應該像愚公那樣堅持不懈於是我就用了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學會一個單詞就像搬走一點石頭學會一個句型就像搬走一點石頭……最後我終於取得了好成績。總有一天我一定能像愚公移山那樣徹底搬走英語這座大山。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訴了我:只要堅持就能成功。我今後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愚公那樣具有堅持不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