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美食故事作文800字
A. 關於中國美食的作文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飲食文化是極為豐富的,各地都有獨特的美食。而在西安,羊肉泡饃就成了你必須品嘗的佳餚之一。
羊肉泡饃無論做法還是吃法都是很講究的。製作時先將優質羊肉洗好切成片,再加以各種佐料大火煮爛。這時,店家會給你一個大碗和兩個饃。
吃羊肉泡饃最主要的就是掰饃,越細越好,泡起來才更入味,通常黃豆打小就可以了。接著將滾燙的羊肉湯倒入碗中,同時配以蔥末、香菜、粉絲、鹽、味精和地道的陝西油潑辣子,一碗羊肉泡饃就完成了。
看著這碗羊肉泡饃,就像一件完美而又傑出的藝術品。紅紅的辣子油漂浮在湯上、灰濛蒙的羊肉、翠綠的香菜和蔥末、晶瑩剔透的粉絲、雪白的饃,真令人賞心悅目。看著看著我彷彿看到羊肉湯變成了大海,粉條就像層層波浪,饃塊的肉片就像星羅棋布的小島,而翠綠的蔥末就像點綴在小島上鬱郁蔥蔥的樹木。
羊肉泡饃的香味也十分誘人。那濃郁的香味早就已經隨著熱氣四處彌漫,它就像一隻無形的手勾住了我的鼻子,令人垂涎三尺。
這時我也顧不上什麼紳士風度,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真是鮮、香、辣。羊肉的醇香,香菜和蔥末的清香,泡饃的柔軟筋道,油潑辣子的香辣,這就是羊肉泡饃的特色。再喝上一口羊肉湯,真是鮮美至極!如果再配以幾顆糖蒜,就更是享受了。湯鮮而不膻,羊肉肥而不膩,泡饃細膩柔軟充滿湯的鮮美和饃原有的香味,粉條爽滑可口,這就是我對羊肉泡饃的評價。一股腦吃完這些,全身發熱,頭上也冒汗了,總之就一個字:「爽!」
羊肉泡饃不僅色香味形俱全,歷史也很悠久,也許是因為它是古城西安的名吃吧。羊肉泡饃早在周朝就有了,那時叫做羊羹。關於它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未得志時生活貧困,流落長安街頭。一天,他身上只剩下兩塊干饃,十分干硬無法下咽。一位好心的羊肉鋪店主看他可憐就給了他一碗滾燙的羊肉湯。趙匡胤將干饃掰碎吃了起來,吃得渾身發熱,飢寒全消,後來他當上了皇帝,這一美食就出了名。
羊肉泡饃如今已享有盛名,它深受北方各族人民喜愛,許多國際友人也爭先品嘗,一飽口福。羊肉泡饃已經成為陝西小吃的「代表」。
B. 我與美食的故事作文600
這個整整四天的連續假日,天空烏雲密布、陰雨綿綿,那像豆子般的雨滴從漆黑的天空灑到人行道上,家家戶戶都待在自己那柔軟舒適的沙發上,盯著小小的電視螢幕發愁,不知道能到哪裡走走逛逛。終於,不再下雨了,所以爸爸就帶著全家人一起去夜市逛街,走著走著大夥都不知不覺得餓了起來,肚子咕嚕咕嚕地叫個不停。
夜市裡人聲鼎沸,人潮來來往往熙熙攘攘的真是熱鬧非凡,每個攤位的美食看起來都好好吃,讓人捨不得離開,真想每樣都嘗一嘗!但是大夥的胃卻鬧彆扭,不停的翻滾著,提醒我們自己的肚子還是空空如也什麼也沒有。於是我們繼續走著,沿路看到攤位的食物看起來皆色香味俱全,真讓人不知該從何選起吃哪一攤才好? 正當大家唇槍舌戰、猶豫不決的時候,爸爸說:「在夜市中間有一攤名聞遐邇的佐之味甜不辣非常好吃!」。但在我親自品嘗了以後,才知道真的挖到寶了!它的甜不辣不但沒有魚腥味,而且做成各式各樣不同的形狀,口感各異,但都嚼(Q)勁十足,再配上老闆那甜甜咸鹹的獨門醬汁,吃起來更是讓人驚嘆連連!真想鑽進他那大湯鍋里一個人獨享,好好的大快朵頤一番!
聽老闆說:「它的甜不辣都是用新鮮鯊魚肉做成的,絕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真是讓人安心!而且老闆做起事來也很細心,同時也非常注重整潔與衛生,連說話時都戴著口罩呢!希望下次還有機會能夠再來,我要邀請親朋好友們,一起來品嘗這讓人允指回味難以忘懷的夜市美食——佐之味甜不辣。
C. 從古至今食品的發展 作文800字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與停滯雖然時有交叉,但發展是主流。隨著各國經濟的發展,許多國家,特別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國,大部分人的溫飽問題逐漸解決,人們不僅平均收入水準提升,而且思想得以開放,尤其是對飲食的認識發生了大的轉變,到餐館就餐的人越來越多。「下館子」已不再是昔日被視為「奢侈」的同義詞,而成為一種正常的飲食方式。
「講究吃」、「美食家」等詞語由原來略帶貶義變為中性,繼而成為褒義。甚至飲食的社會交往功能也被大大強化,人們之間業務性交往越來越多,請客吃飯成為找人幫忙辦事、洽談業務、交談信息的重要方式。飯館變成集餐飲、信息、交談、娛樂於一體的「多功能廳」。這種飲食觀念的變化,是80年代以來中國人觀念的空前巨變之一。盡管這種巨變往往被某些觀察者和評論者不願提及,可它畢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飲食觀念的轉變,促使了人們飲食行為的「積極進取」。在當前的社會生活中,不少人手頭上有一些余錢,因此在吃的方面就比較放任,願意花錢和朋友相聚,更喜歡全家大小到餐館享受一頓美食,以顯現家庭和樂氣氛。就家庭飲食生活而言,由於現代人多半晚婚,養育子女的時間延後,他們比較重視個人生活享受,經常在外開支的習慣已經定型,很難改變,所以不肯在家舉炊的現象越來越多。加上由於家庭觀念的改變,別談西方國家,就是有濃厚家庭觀念的中國人,現在保持三世、四世同堂者也愈來越少。雙職工家庭不斷增加,夫妻都在外工作,誰也不願把精力放在烹菜做飯上。尤其是快餐和各種小吃的興起,直接改造著家庭的功能。做飯和吃飯作為傳統家庭的紐帶,正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據美國華盛頓州餐飲業聯合會公布的數字顯示,父母帶孩子外食的人數在逐年增加,如果這種趨勢再發展下去,在家吃飯的情形將繼續減少。人們到餐館吃飯與餐館的增加是兩個相輔相成的進程,互相促進,互為因果。再就是由於現代生活逐漸富裕起來,出外旅遊的人迅猛增長。旅遊者的增加不能不為食品餐飲業帶來大批就餐人數。另外還有因種種原因外出的其它流動人員,亦是社會餐飲的一個重要顧客群。由此看來,未來世界各國,特別是中國食品加工業和餐飲業不僅要發展,而且還將有一個大的發展。
談到食品餐飲的前景,國內曾有人說「21世紀是中國烹飪的世紀」,這話究竟有多少依據和把握,我不敢斷言,但「中國菜好吃」這是世界公認的結論。不過我們也應該冷靜地看到,世界文化是多元的,飲食文化同樣也是多元的。就當今人類進食工具而論,除了以中國為代表的筷子文化外,還有直接用手指、使用刀叉的文化形態。這三種文化與其它社會、群體文化一樣,既具有進取性,又具有保守性。進取性多能與其它國家、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保守性多頑固地堅持獨立存在,更不允許其它文化取而代之。進取性與保守性雖在同一時期都有呈現,但進取性佔主導地位。特別是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日趨成為未來社會的重要特徵,由此而來的國際交往的頻繁、移民政策的開放與旅遊事業的發展,使世界范圍內的飲食文化已經開始走出往昔的既定軌跡,全球飲食文化交流與融合將是一個不可阻擋的大趨勢。美國約翰·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趨勢》一書中論及「飲食這一不帶威脅性的領域」時說:「我們正步人一個物品空前豐盛的國際食品大集市」。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畢竟是歷史的產物,它不可能超越一切時代,更不能取代其它飲食文化。這是因為其它國家和中國一樣,其飲食文化各有優劣,只能共同存在,共同發展。我們的正確態度是應該跳出傳統思維的定勢,既要吸收、接納其它國家的飲食,充實我們的餐飲市場,又要將中國飲食打出國境,邁向全球,佔領更多的餐飲市場,讓中國食品餐飲在未來世界大交流、大變革的歷史潮流中改進提高和發展壯大。
2、未來食品餐飲的具體走向
以上只是粗略地探討了未來食品加工業和餐飲業的總體發展前景以及全球多元化飲食交流的大趨勢,從這個總體發展前景和交融變革的大趨勢中,我們似可看出,未來食品餐飲的具體走向,勢必朝著「速、朴、養、清、奇、樂」六個方面發展。
2.1「速」指時間快速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生活步調加快,大部分人都生活在緊張之中,人們難有閑暇「泡館子」,不能總是「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而是要快作快吃。最近幾年來,全國飲食文化最引入注目的發展,並非什麼豪華酒樓的建造,而是各式快餐和小吃的興起。這是在飲食豐富多彩和交流的總趨勢下出現的一股反向的、強調簡化、速食的走向。這種「簡速」,既不同於過去那種節簡、艱苦為心態的價值取向,也不意味著飲食文化的衰落,而是以效率為基本出發點,同時考慮到營養和口味。它將推動飲食文化向易於製作、易於食用、易於保存的高水準飲食發展,是社會向前發展的表現之一。正因為如此,快捷、方便的餐飲得到了很多人的厚愛。可以預見,快餐將是21世紀最具生命力和最有風光的飲食項目。從某種意義上講,誰佔有了未來世界快餐市場,誰就掌握了餐飲業的主動權。已經打入全球的美國快餐那種勢不遏止的輝宏之勢更為我們堅定了快餐能征服未來世界的信念。憑借著中國烹飪深厚的底蘊,我們完全能夠研製出具有中國特色、又為世界各國人民喜食的多種多樣的中國快餐。無論是食品工廠開發的各種冷凍食品、中式點心,還是餐飲業以中央廚房為後盾製作的種類繁多的炒飯、炒麵、包子等均將以連鎖經營方式大行其道,陸續登上世界飲食舞台,一層風采,而且將是最有希望的一股新生力量。此外,傳統食品,若其製法繁鎖、費工費時,也將得到改良、改進。至於那些既費時又不衛生,且缺乏實用價值的所謂「烹飪藝術品」的食雕花拼,不但不會得到發展,而且最終將為歷史淘汰。
2.2」朴」指食物返樸歸真
歷史往往會顯現奇特的怪圈現象,而飲食文化的怪圈特別突出。當人類從茹毛飲血到以火熟食及烹飪的發明,人們的飲食循著由粗到精,由天然到人工的方向發展,可現在的食物走向是返樸歸真。盡管世界各國飲食文化不同,但對於吃要朝天然、健康方向發展則頗為一致。在歐美等西方國家,追求綠色、黑色食品和野生天然食品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在我們中國,大約是四五年前的事,不少宴會上出現了鮮嫩可愛的小玉米棒子,手指般大小,大多人均一個,人們咀嚼它的時間並不短,似乎大有「品」的格調。其實它就是我們農村吃了數百年的包穀棒,只不過從外形上看纖細了點。包穀棒由農民極為普通的充飢粗糧,一躍而為城市宴會的珍品說明,由於時代的迅速發展,如今不少人是油膩的吃煩了,想出花樣「歸朴返真」地弄些土的、粗的來吃。雖然我們也知道中國許多人或者說更多的人可能還是朝思暮想地用多一些的肉味酒氣來調解吃玉米的單一,可中國畢竟已形成了一個借用玉米的古樸來沖淡酒香肉肥濃重氣息的食者群。另外還有一種現象值得我們注意,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出生的人,他們中不少已是社會中堅分子,事業上有相當基礎和成就。盡管這些人有能力享受較高級的餐飲,可因曾經走過貧窮的年代,常懷念小時候的各種飲食,因此,他們一方面常進出精晶美食餐廳,另方面也想讓自己偶而豪放一下,享受鄉野餐飲。西安幾個粗糧食府生意紅火,大概就是適應了這么一個食者群的要求。這種現象從某種程度上講,亦與「返樸歸真」有一定聯系。總之,崇尚綠色、黑色和鄉野天然食品,將是未來食品和餐飲的重要趨勢之一。中國地域遼闊,天然食物資源極為豐富,只要我們想方設法,必能開發出許多健康食品來。
2.3「養」指吃的食物要營養保健
飲食的基本功能在於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食物營養的高低和能否起到保健作用,是衡量其食物的主要標志。但是什麼才叫營養和能夠保健,其概念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都有不同的變化。80年代後的營養保健觀念,也跟著形勢的變化而慢慢有了改變。以前那種多吃脂肪、奶蛋,強化體格,小孩子吃得胖嘟嘟已不合時宜了。現在講營養,主要是講如何使取得的各種營養素適度、均衡,使自己能活得健康長壽。
總觀東西方食物結構,中國食物消費基本上屬於高穀物膳食類型,人體攝取動物性蛋白質所佔比例明顯低於西方國家;歐美食物消費基本上屬於高動物膳食類型,三高(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食物結構所帶來的「文明病」(中國一部分層次人群現在也出現了這種情況)已引起了社會的重視。為此,東西方都在研究調整食物結構。調整的原則是「營養、衛生、科學、合理」,其目的在於促使營養平衡,保健強身。可以預言,食品加工和烹飪工藝中,科學化的程度將大大提高,營養保健品將上升到顯著地位。其中又以老人長壽、婦女健美、兒童益智、中年調養四大類食品具有更為廣闊的市場前途。
這里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食物結構中必須考慮要有一定的纖維素。纖維素雖然沒有什麼營養價值可言,但它卻有其特殊的功用——構成糞便的主要成分,以引起便意,從而幫助體內的毒素排出。現代的傳媒常提倡多吃含有纖維的食物,諸如芹菜、白菜等蔬菜和粗糧,少吃蔗糖、精粉、蛋糕一類不含或少含纖維素食物,就是由於纖維素對人體所起的保健作用不可忽視。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一個國家食用含纖維愈少的食物時,其國民蔗糖的消費就愈增加。資料顯示,美國人1815年人均吃糖4.2kg,至1965年人均吃糖竟高達55kg。白糖的缺點在於它完全不含纖維素,且其甜味會降低對其它食品的食慾。結果「文明病」愈來愈多,令醫學界和營養學界愈來愈感憂心。我們應該以此為借鑒,發揚中國傳統膳食結構中食物要互相搭配的優食傳統,葷蔬相配、粗細相配、主食副食相配,使其在人體中交替見功,以保證人體健康長壽。
2.4「清」指口味清淡
隨著大多數人溫飽問題逐漸解決,人們味覺審美的要求也發生了較大變化,這也是一個走向小康和富裕社會的必然情形。現在的人不但不像20年前那樣需要「大魚大肉」,更不再滿足「重油、重鹽、重味」,轉而要求「低鹽、低油、低熱量」和「強調本色、原味、清淡」。
據對32名大專學生的調查,同時給每人一小碗「番茄雞蛋湯」和「酸辣肚絲湯」品嘗,結果清淡的「番茄雞蛋湯」最先全部喝完,而味濃的「酸辣肚絲湯」喝完者只有13人,佔43.7%,其餘相當一部人只喝了兩口就不再喝了。足見人們的口味越來越趨清淡。正在成長的青年人如此,新膿代謝緩慢的中老年人更不必說了。另外,從人們現在更加講究飲食審美的時間屬性中也可得到佐證。那就是進食時比較注意飯與菜交替入口,不再欣賞「一鍋燴」的雜味。原因是菜味重,飯味淡,吃菜時味覺多有疲勞,故要換著吃飯、饃一類主食,用吸附力強的飯或饃將口腔中的菜味加以清除,以恢復口腔對菜味的全新感受。繼而再吃飯,又可領受到飯那種淡淡甘香的味道。這種飯與菜時間差交替入口,雖然主要是為了使兩種味道相得益彰,喚醒人類固有的對飲食美的欣賞,但從這種時間差里也能看出人們對清淡口味多麼重視,飯菜要清淡,酒也如此。未來人們對酒亦將由濃厚口味趨向清香。刺激性強的高度酒將不再有太多的人問津,刺激性較小的低度酒、啤酒、果酒將得到廣大飲酒族的青睞。看來口味清淡必是未來飲食又一重要走向。這里所說的口味清淡,當然也不是清湯寡水、淡而無味,而是經過調制後升華了的一種質朴、自然的本味,是更高層次的「淡中見真」的美味。就像雞肉中含有鮮味特質的谷氨酸鈉,若只用清水煮雞仍然無味,但若調以適度的鹽,鮮味立即呈現出來。請注意這里所謂的「適度」二字。因為任何事情都有個「度」,調味更講究「度」,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只有恰到好處,才能做出符合人們味覺審美要求的清淡滋味。
2.5「奇」指異域他鄉的奇食
獵奇本來就是人類共有的一種心態。對於封閉了數百年的中國人來說尤其如此。按說,中國飲食乃是一項強勢而不易為異國餐飲所打動:然而當人們了解異域和所處階層以外的飲食文化的願望與日俱增的情況下,人們已不滿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和「北方吃牛羊,南方吃魚蝦」的老習尚。自從80年代以來,不少國家的食品,無論是美國的肯德基、麥當勞和可口可樂,還是日本料理、韓國燒烤、法俄大菜和義大利比薩店,真像雨後春筍般在許多大中城市出現。盡管這些異國食品和快餐,主要也並不是因為其風味多麼為人們所嗜,可它帶來了西方文化傳統和現代工業文明的一種新的飲食文化,特別是美國快餐這種「異文化」的總體效果:快餐店基本經營觀念、建築風格、內部陳設、服務員著裝、服務方式、食品搭配與包裝等多種因素互相結合,構成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飲食氛圍。加上近幾年一般民眾對洋貨充滿新奇感,故而成為部分人,特別是青少年追求的時尚。
其實,獵奇的心態不只反映在異國食品上,即是對國內其它地區的菜點,同樣也有「我們去嘗嘗新玩意兒」的擴張性要求。最近幾年來無論是川菜東進、港粵菜北伐,還是新疆烤羊肉串、蘭州牛肉拉麵、陝西涼皮、羊肉泡等西北風的勁吹與東北豬肉燉粉條、酸菜粉絲的流行,乃至重慶火鍋、河南紅燜羊肉、朝鮮冷麵、毛家紅燒肉等菜點的異軍突起,都是變革帶來人們視野和觀念變化——求新、求異、求奇的反映。雖然這些異食未必得到人們口味的真正認同,但擴張進取的心理狀態仍驅使著不少人去品嘗鑒賞。可以預見,異國他鄉的奇特食品還將進一步打破洲界、國境來滿足人們擴張進取的需要。也不難想像,各種風味菜餚薈於一館、南北小吃集於一樓、世界名食聚於一街一市,將成為21世紀食品餐飲業的新景觀。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做好精神准備,迎接外地、外國的奇食異味來滿足人們多種追求,另一方面也要挖掘開發本地的特色食物(對於外地、外國人來講,同樣是「奇」食)製成精品,推向全國,打入全球。
2.6「樂」指吃的快樂
食對於人類而言有兩重性。食,既有維持生命的一面,又有食快樂的一面。吃東西雖屬生物遺傳性現象,可人類的這種生理之欲,則有著許許多多的附帶價值。這附帶價值的體系,就是吃的文化。我們都清楚人與動物不僅僅在吃的領域差異很大,更重要的是人有吃的快感,享受上的追求。要把食物調製得味美好吃,那就要除去不好吃的惡味、揚善其好吃的美味,甚至還要動腦筋想出千奇百怪的方法創造出全新的滋味,來滿足人們品嘗快感的要求。由此而發明創造的烹調工具、烹調方法、調味技藝、吃的技巧、吃的禮儀和飲食風尚等等就成為一種文化,即飲食文化,食之樂是中國飲食文化的優良傳統,也是中國飲食審美一種境界,中華民族向來就很重視。現在其所以講這個問題,是一向只講究理性營養,不講感性美食的西方國家,也提出了「食快樂」。美國一位人類學家認為\"21世紀人們將更注重尋找人活著的『滋味』,不能成為只勞動、賺錢而不知人的機器人」。日本飲食文化學者石毛直道在《飲食文化論》一書中也說:「飲食由果腹為目的的階段逐漸向快樂階段的過渡,是日本餐桌不斷演變的事實」。據說義大利「美食之鄉」阿巴地區的美食家,最近在法國巴黎甚至還發起了場「慢食運動」,目的是提倡悠閑進餐方式。這場運動倡導者認為,當前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大部分人每天都工作、生活在緊張之中,而吃飯中的「慢飲細品」能使人解除心情的緊張,紓解情緒。顯然,這「慢食運動」與快餐所採用的快速進餐方式似有矛盾,但這「慢食運動」則代表了人們發自內心的一種渴望和心度,也是頗有道理和完全能夠站得住腳的。看來,快餐是客觀形勢所迫,慢餐是內心世界要求。兩種形態不僅可以共同存在,也能夠起到互補作用。所以說從飲食中尋找快樂,同樣越來越成為人們追逐的另一種走向。也就是說,未來社會的餐飲,既有以營養為主要目標的快餐,又有以給人帶來快感為主要目標的美食或所謂「慢餐」。
食快樂除了用烹制出美好滋味的食品,來滿足人們由感官而至內心的愉悅追求外,餐廳的幽雅裝璜、餐具講究和整體環境氣氛都要達到一定水準等,也是飲食給人帶來享受不可缺少的條件。貴似乎不是大問題,只要能滿足吃的快樂和氣氛,再貴也有人問津。
D. 以美食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我並不是一個美食家,但是我是一個對吃很講究的人,我從不亂吃東西,我吃東西是從健康的角度來考慮的,只要是對身體健康有利的東西,不管是好吃還是不好吃,我都要吃,而且我在飲食的過程中還會注意各種膳食的合理搭配,比如:肉類與素菜的搭配呀,水果與雜糧相配合呀等等,現在許多人都在追求所謂的綠色食品,這表明人們對美食的要求已經上升到了對健康有利的概念了。
我吃東西也講求變化,就算是再好吃的美食,要是天天重復吃,也不會覺得好吃了,有些東西偶爾難得吃上一兩回的時候,那才算好吃,畢竟物以稀為貴吧。
說到吃我最清楚因為我很胖!
中國菜餚素有四大風味和八大菜系之說。四大風味是:魯、川、粵、淮揚。八大菜系一般是指:山東菜、四川菜、湖南菜、江蘇菜、浙江菜、安徽菜、廣東菜和福建菜。
粵菜系由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 廣州菜包括珠江三角洲和肇慶、韶關、湛江等地的名食在內。地域最廣,用料龐雜,選料精細,技藝精良, 善於變化,風味講究,清而不淡, 鮮而不俗,嫩而不生, 油而不膩。夏秋力求清淡, 冬春偏重濃郁,擅長小炒, 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溫恰到好處。潮汕菜故屬閩地,其語言和習俗與閩南相近。
我很喜歡吃肉但是我要奉勸同學們肉不能吃太過!多吃蔬菜。
我給大家說幾種蔬菜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炒土豆絲:土豆切絲,水中泡五分鍾,洗去表面的澱粉,表辣椒一個,切絲。鍋里放油燒熱,倒入土豆絲、辣椒絲同炒,放入少量鹽、醋、雞精、味精。炒熟裝盤。
豆腐西紅杭湯:豆腐切成手指大小的塊,西紅杭切塊,鍋里放油燒熱,倒入豆腐,加入盛湯用的盆子的半盆水,放少量鹽、雞精、味精,燒開後再燒3分鍾,倒入西紅杭燒開盛入盆子。
豆腐白菜湯,做法同上,倒入白菜燒開後再燒一分鍾盛入盆子。
青辣椒炒雞蛋:青辣椒三個,切成絲,雞蛋二個,鍋放油燒熱,倒入雞蛋炒熟盛起,鍋里放油燒熱,倒入青辣椒絲炒,加少量鹽、味精、雞精、醬油,倒入炒熟的雞蛋炒熟裝盤。大家可以學著做。
E. 談談美食(800字)
中國美食文化
中國美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傳統,它與世界各國烹飪相比,有許多獨特之處。
(一)風味多樣。地域廣闊的中華民族,由於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的差異,自古以來,中華飲食上就形成了許多各不相同的菜系。就地方劃分而言,有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菜系之分。
(二)四季有別。一年四季,按季節而調配飲食,是中國烹飪的主要特徵。我國一直遵循按季節調味、配菜,冬則味醇濃厚,夏則清淡涼爽。冬多燉燜煨,夏多涼拌冷凍。各種菜蔬更是四時更替,適時而食。
(三)講究菜餚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廚師們利用自己的聰明技巧及藝術修養,塑造出各種各樣的美食,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的統一,而且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四)注重情趣。我國烹飪自古以來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形、器和質量、營養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在菜餚的命名、品味的方式、時間的選擇、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雅緻的要求,立意新穎,風趣盎然。
(五)食醫結合。我國的烹飪技術,和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系。在我國,向來 就很重視「醫食同源」、「葯膳同功」,利用食物原料的葯用價值,烹成各種美味的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與治的目的。
中國傳統一些美食典故
「民以食為天」,隨著回歸自然食品的興起,傳統美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其實,這些食物的由來都有它美妙的傳說。
饅頭相傳三國時候,蜀國南邊的南蠻洞主孟獲總是不斷來襲擊騷擾,諸葛亮親自帶兵去征伐孟獲。瀘水一帶人煙極少,瘴氣很重而且瀘水有毒。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個迷信的主意:殺死一些「南蠻」的俘虜,用他們的頭顱去祭瀘水的河神。諸葛亮當然不能答應殺「南蠻」俘虜,但為了鼓舞士氣,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用軍中帶的麵粉和成面泥,捏成人頭的模樣兒蒸熟,當作祭品來代替「蠻」頭去祭祀河神。
打那以後,這種麵食就流傳了下來,並且傳到了北方。但是稱為「蠻頭」實在太嚇人了,人們就用「饅」字換下了「蠻」字,寫作「饅頭」,久而久之,饅頭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水晶餅水晶餅是陝西渭南的名點,特色是金面銀幫,起皮掉酥,涼舌滲齒,甜潤適口。傳說宋相寇準為官清廉,辦事公正,深得民心。寇準有一年從京都汴梁回到老家渭南鄉下探親,正逢五十大壽,鄉黨們送來壽桃、壽面、壽匾表示祝賀,寇準擺壽宴相待。酒過三巡,忽然手下人捧來個精緻的桐木盒子,寇準打開一看,裡面裝著50個晶瑩透亮如同水晶石一般的點心。在點心上面,還放著一張紅紙,整整齊齊地寫著一首詩:「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與奸,清白不染塵。」落款是渭北老叟。後來,寇準的家廚也仿照做出了這種點心,寇準據其特點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水晶餅」。
冰糖相傳清代康熙年間,有一個名叫扶桑的姑娘,是四川內江的一個大糖坊主張亞先家的丫環。有一次,她趁張亞先不在舀了一碗糖漿正准備喝的時候,張亞先來了,扶桑連忙把糖漿倒進豬油罐,將它藏進柴堆里,又在上邊放些谷糠掩蓋住。
過了幾天,當扶桑捧出豬油罐時,罐里卻長滿了許多水晶般的東西,敲碎入口,堅脆而純甜,其味道勝過白糖。扶桑把這一奇怪現象講了出去,許多人如法炮製,因制出的糖形似冰,味如蜜,人們就把它稱作冰糖。
F. 美食屋作文800字
我是一個非常挑食的女孩子,什麼也不喜歡吃,可我就是對酸菜魚情有獨鍾。
酸菜魚的做法不難,一般的家庭都會做。每當媽媽做的時候,我湊到她的身邊,看著媽媽如何做。首先,媽媽先把魚處理好,切成魚肉片,魚頭和魚骨備用。再將炒鍋燒熱,放入3湯匙的油,再把酸菜倒入並放入花椒。然後加入適量清湯(水的量要能沒過所有)燒開,把魚頭和魚骨放入煮10分鍾,將鮮味熬出來。最後,把魚盛出來,這樣就做好了。
我湊上去看了看酸菜魚,酸菜魚的看相就給人一種辣的感覺,也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一塊塊魚片肉白得如玉,半隱半現地浮在水面上。如荷葉般在水面上漂浮的酸菜,看起來就給人一種食慾感。還有一些火紅的干辣椒像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羞答答地隱藏在「荷葉」下,一切都顯得恰到好處。再看看湯汁表面漂浮著的辣油,紅得就像夕陽照在池水上,讓人迫不及待地想嘗嘗它。
看完後,我還湊上去聞了聞酸菜魚,哇,不僅看相這么好,還散發著濃濃的香味!魚散發出芬芳的鮮香,湯散發著濃郁的辣香。這使我又增加對酸菜魚的好感,還有想嘗嘗酸菜魚的強烈感。
等酸菜魚溫溫熱的時候就可以吃咯,我迫不及待地抓起筷子,夾了一些魚片肉和酸菜,把魚片肉和酸菜一口一口的往嘴裡塞。「哇!」我叫了起來,這么新鮮爽口的魚片肉,麻麻的花椒,還有酸溜溜的酸菜,真是讓我回味無窮。這口感,這味道,嗯!真好!真棒啊!我越吃越想吃 ,連辣也顧不上了,只把辣當作了魚片肉的調味品,一直吃到吃不下,才停下來。
吃完後,酸菜魚的樣子和味道一直留在我的頭腦中和內心深處,真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愛。我的口腔里停留著這么美味的酸菜魚的味道,一直都在回味著
這就是我最愛吃的酸菜魚,它以它艷麗的色澤、獨特的造型、香噴噴的氣味和爽辣的口感,贏得了我的味蕾,讓我十分的喜愛它!
G. 以美食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說起餃子,可以說大家是再熟悉不過了。在我們中國,每當逢年過節,迎親待友,總會包餃子。餃子滑潤可口,味道鮮美,寓意深刻。每年除夕之夜,在我國北方家家戶戶都會圍坐在一起包餃子。「水餃人人都愛吃,年飯尤數餃子香。」這句話代表著人們對餃子的鍾愛之情。
餃子由來已久,始於東漢末年。
醫聖」張仲景在冬至回鄉路過南洋時,看見不少窮困老百姓耳朵凍傷,飢寒交迫,很多人染上風寒。張仲景頓生憐憫之心,於是便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口大鍋,用羊肉、辣椒和袪寒提熱的葯材做餡,再用包成耳朵形狀,盛給窮人們吃。人們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為了感謝張仲景的善良、無私。每年的冬至和除夕,人們都要吃餃子。漸漸地,吃餃子就成了我們中國人的一種習俗。
在不同的時期,餃子的叫法也各不相同。東漢末年稱餃子為「嬌耳」。唐代卻稱之為「湯中牢丸」;元代稱為「時歲角」;明末稱為「粉角」;清朝又稱為「扁食」……隨著歷史的發展,餃子漸漸開始變得名目繁多。如廣東的澄粉蝦餃、上海鍋貼餃、揚州的蟹黃蒸餃、山東的高湯水餃、東北的老邊餃子。四川的釧水餃等,都各有特色,受人歡迎。
餃子不僅好吃,而且做法獨特、簡單。首先需要將面團搓成長條,再把長條切成一個個小塊,擀成麵皮。然後將一些菜或肉剁碎,用油鹽醬醋等佐料調成餡。再用麵皮把餡包起來,用手把麵皮一點點兒捏緊,這樣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做好了。這些包好的餃子也是形狀各異,蘊含深意:月牙形的叫「捏福」;元寶形的象徵著財富遍地,金銀滿屋;麥穗形的象徵著新的一年會五穀豐登……看來,這小小的餃子里也飽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餃子可不僅僅是中國人的專利哦!外國的餃子也別有一番風味。如俄國人的餃子餡有牛肉、胡蘿卜、雞蛋、蔥頭、鹽和味精等,除此之外他們還會在餃子餡中添加一些辣椒末,而且包的個頭很大。最特別的是他們煮餃子用的是牛骨熬成的清湯。不過,對俄國人來說,喝煮餃子湯是第一道菜,吃餃子和是第二道菜。其他諸如匈牙利餃子、義大利餃子、朝鮮餃子等,也都很有特色,別具一格。
看到這里,你一定很饞了吧!那就讓我們一起動手,做一份香噴噴的餃子吧!
H. 介紹一種特色小吃作文800字
介紹一種美食——西安羊肉泡饃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飲食文化是極為豐富的,各地都有獨特的美食。而在西安,羊肉泡饃就成了你必須品嘗的佳餚之一。
羊肉泡饃無論做法還是吃法都是很講究的。製作時先將優質羊肉洗好切成片,再加以各種佐料大火煮爛。這時,店家會給你一個大碗和兩個饃。
吃羊肉泡饃最主要的就是掰饃,越細越好,泡起來才更入味,通常黃豆打小就可以了。接著將滾燙的羊肉湯倒入碗中,同時配以蔥末、香菜、粉絲、鹽、味精和地道的陝西油潑辣子,一碗羊肉泡饃就完成了。
看著這碗羊肉泡饃,就像一件完美而又傑出的藝術品。紅紅的辣子油漂浮在湯上、灰濛蒙的羊肉、翠綠的香菜和蔥末、晶瑩剔透的粉絲、雪白的饃,真令人賞心悅目。看著看著我彷彿看到羊肉湯變成了大海,粉條就像層層波浪,饃塊的肉片就像星羅棋布的小島,而翠綠的蔥末就像點綴在小島上鬱郁蔥蔥的樹木。
羊肉泡饃的香味也十分誘人。那濃郁的香味早就已經隨著熱氣四處彌漫,它就像一隻無形的手勾住了我的鼻子,令人垂涎三尺。
這時我也顧不上什麼紳士風度,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真是鮮、香、辣。羊肉的醇香,香菜和蔥末的清香,泡饃的柔軟筋道,油潑辣子的香辣,這就是羊肉泡饃的特色。再喝上一口羊肉湯,真是鮮美至極!如果再配以幾顆糖蒜,就更是享受了。湯鮮而不膻,羊肉肥而不膩,泡饃細膩柔軟充滿湯的鮮美和饃原有的香味,粉條爽滑可口,這就是我對羊肉泡饃的評價。一股腦吃完這些,全身發熱,頭上也冒汗了,總之就一個字:「爽!」
羊肉泡饃不僅色香味形俱全,歷史也很悠久,也許是因為它是古城西安的名吃吧。羊肉泡饃早在周朝就有了,那時叫做羊羹。關於它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未得志時生活貧困,流落長安街頭。一天,他身上只剩下兩塊干饃,十分干硬無法下咽。一位好心的羊肉鋪店主看他可憐就給了他一碗滾燙的羊肉湯。趙匡胤將干饃掰碎吃了起來,吃得渾身發熱,飢寒全消,後來他當上了皇帝,這一美食就出了名。
羊肉泡饃如今已享有盛名,它深受北方各族人民喜愛,許多國際友人也爭先品嘗,一飽口福。羊肉泡饃已經成為陝西小吃的「代表」。
I. 有關談談美食的說話作文,800字左右
親愛的艾祖爾:
近來可好?可否別來無恙?盼佳。我與家人在家鄉——馬來西亞一切安好。你上次說過請我介紹我國的旅遊勝地給你,我已收集了那一類的資料,所以這次我寫信的目的是為了介紹我國——馬來西亞的旅遊勝地。
我知道你喜歡游水的地方。馬來西亞有很多海灘和瀑布給你嬉水,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波得申海灘和在雪蘭莪州的瀑布。那裡的水很清澈,很涼快,可以把煩惱拋到九霄雲外。此外,來到馬來西亞必去的地方就是金馬倫高原與雲頂高原。那兒的空氣清新,風景又漂亮,是疏解壓力的好地方。如果你很喜歡逛街的話,你可以到馬來西亞的首都——買東西。因為那裡價廉物美,最近還開了個大促銷,價格一定很合理。
接著,雪蘭莪的黑風洞你應該有聽說過吧!黑風洞有兩百多成的階梯,上次我才和家人爬了回來,真是有夠高的!上次去了過後,才知道裡面還有一小截的階梯,你可以去嘗試一下,很好玩的!另外,檳城的升旗山也是有很多人慕名而來的哦!升旗山有的坐電車或徒步走上去都可以。一台電車可以一次載100位遊客,而且速度還算快的,大概10分鍾就抵達山頂了。從山頂眺望風景真是一望無際。
買一送一,我順便介紹給你馬來西亞的傳統美食吧!馬來西亞的傳統美食真是不勝枚舉,有很多不同種族的傳統食物。例如:印度人的印度煎餅、馬來人的椰漿飯、沙爹,還有很多的糕點,而華人有:肉骨茶、海南雞飯、檳城蝦面等等。每一種都很好吃,你一定會愛上它們的!
介紹了那麼多你應該對馬來西亞有點認識了吧!希望你有空可以到馬來西亞來遊玩。如果不知道旅遊勝地在哪裡,我願意當你的導游,為你服務。夜已深,我就此擱筆。祝
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