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小故事作文300字
❶ 小學四年級名人故事作文(300)字
星期三中午放學,媽媽告訴我他給我買了一本新書叫《世界名人故事大全》。並告訴我下午放學回家把作業寫完才讓我看。
下午放學後,我趕緊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寫完。就拿起了書,認認真真的讀了起來。其中,我讀到了描寫曹雪芹的那篇文章時,我被感動了。曹雪芹他生於1715年,他自幼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家與朝廷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是個「百年望族」。有時候有很多文士名流都與曹家有過來往,出生在這樣的書香門第里,對於提高曹雪芹的文化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他創作《紅樓夢》時他家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紅樓夢》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傑作,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是我國乃至全世界都有著珍藏於研究價值的奇書,為此,還有專門研究此書的學科,稱為「紅學」。
看《世界名人故事》,使我增長了許多知識,並且使我覺得我更應該認真的去閱讀它了。
❷ 關於名人的成長故事作文300字
貝多芬的祖父與父親都是宮廷歌手。在大部分時間里,他的父親都喝得太醉,沒有對家庭和氣過一點,甚至連家人們是否有足夠的吃穿都從未過問。起初,善良的祖父還能使這個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過來,他最大的孫子的音樂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還把自己的名字給了他。Beethoven_house_of_birth出生地但是當小貝多芬3歲生日時,祖父就去世了。貝多芬的父親常把孩子拽到鍵盤前,讓他在那裡艱苦地練上許多小時,每當彈錯的時候就打他的耳光。鄰居們常常聽見這個小孩子由於疲倦和疼痛而抽泣著睡去。不久,一個沒什麼水平的旅行音樂家法伊弗爾來到這個市鎮,被帶到貝多芬家裡。他和老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個小酒館里喝酒到半夜,然後回家把小路德維希拖下床開始上課,這一課有時要上到天亮才算完。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個神童,父親謊報了他的年齡,在他八歲時,把他帶出去當做六歲的孩子開音樂會。但是天下哪有後天培養出來的神童,盡管費了很多事,老貝多芬始終沒有能夠把他的兒子造就成另一個年輕的莫扎特。與莫扎特相比,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練功時間是愉快而安靜的,有著一個慈愛的父親和一個被鍾愛的姐姐;而貝多芬則不然,雖然他的演奏贏得了家鄉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卻遠未象莫扎特那樣引起世人的驚嘆。
我行我素
貝多芬不願做一個客廳里的寵兒,他寧願在自己的住所,能夠隨己意進進出出、起床、穿衣和吃東西。他喜歡按照自己的興趣為房間里的瑣事瞎忙。有一次,為了空氣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戶砍掉一塊。他總是同房東們發生糾葛,總是不斷地搬家。每當他處於創作高潮時,他總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潑到自己頭上來使它冷卻,直到水浸透到樓下的房間——我們可以想像那房東和其他房客的情緒會怎樣!有時他搬家搬得是這樣的頻繁,以致他甚至不願操心把鋼琴的腿支上,乾脆就坐在地板上彈奏它。由於他每次租新房時必須簽署一張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時為四個公寓付房租。這大概就是為什麼他雖然掙了不少錢,可總是沒有多少積蓄的原因吧!
失聰
當他真切地感覺到自己的耳朵越來越聾時,他幾乎絕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對一個音樂家來說,還有比聽不見他喜歡聽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聲音更不幸的事情嗎!起初,只有威格勒醫生和斯蒂芬.馮.勃羅伊寧等幾個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棄到各王宮去聽他如此喜愛的歡快的音樂會,他怕人們注意到他的耳聾,以為一個聽不見聲音的音樂家是寫不出好作品來的。不!他想起他想寫的一切音樂,「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也許對他來說,在耳聾的時候創作音樂並沒有別的音樂家那麼難。在他看來,音樂不僅是用迷人的聲音安排各種主題或音型,它也是表現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種語言。
❸ 歷史人物的小故事(300字左右)
1、范仲淹有志於天下
范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
有時夜裡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陳蕃願掃除天下
陳藩十五歲的時候,曾經獨自住在一處,庭院以及屋舍十分雜亂。他父親同城的朋友薛勤來拜訪他,對他說:「小夥子你為什麼不整理打掃房間來迎接客人?」
陳藩說:「大丈夫處理事情,應當以掃除天下的壞事為己任。不能在乎一間屋子的事情。」薛勤認為他有讓世道澄清的志向,與眾不同。
3、班超投筆從戎
班超為人有遠大的志向,不計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徵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
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志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麼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
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麼能了解壯士的志向呢!」
4、宗愨乘風破浪
宗愨,字元干,是南陽涅陽人。他的叔父宗炳,學問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愨小的時候,宗炳問他長大後志向是什麼?他回答:「希望駕著大風刮散綿延萬里的巨浪。」(宗炳說:「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貴,也必然會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愨的哥哥宗泌結婚,結婚的當晚就遭到強盜打劫。
當時宗愨才14歲,卻挺身而出與強盜打鬥,把十幾個強盜打得四下潰散,根本進不了正屋。當時天下太平,有點名望的人都認為習文考取功名是正業。宗炳因為學問高,大家都喜歡跟著他讀儒家經典。而宗愨因為任性而且愛好武藝,因此不被同鄉稱贊。
5、祖逖聞雞起舞
當初,范陽人祖逖,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寢,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就起床舞劍。渡江以後,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任軍咨祭酒。
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無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皇親宗室之間爭奪權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戎狄之人鑽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現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後,大家都想著自強奮發。
大王您確實能夠派遣將領率兵出師,使像我一樣的人統領軍隊來光復中原,各地的英雄豪傑,一定會有聞風響應的人!」司馬睿一直沒有北伐的志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後,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募集。
祖逖帶領自己私家的軍隊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著船槳說:「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復成功,就像大江一樣有去無回!」於是到淮陰駐扎,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後繼續前進。
❹ 作文有名人的故事300字
作文【名人的故事】
最近,我翻開了《世界名人故事全知道》系列叢書,一看到其中的《華羅庚》,就迫不及待地讀下去,了解關於他的故事。
華羅庚是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金壇縣一個小商人的家庭。他天資聰慧,自幼酷愛數字。19歲那年,他憑著自學的數學功底,指出一位大學教授的論文有錯,並寫出了《蘇家鴝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後來他長大後去了美國。月薪達20000美元,有小汽車和洋樓。但他常說:「梁國雖好,非久居之鄉!」後來他回到回到祖國,於1958年去世,享年75歲。
讀完他的故事後,我被他的故事給吸引住了。他小小年紀,就能指出一位大學教授論文中的錯誤,說明他的數學基礎很扎實,,才會指出錯誤,否則一定會弄得啼笑皆非。而他的愛國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雖然他在美國,薪水很高,但他沒有忘記祖國母親的恩惠,一定要回到祖國發揮他的數學特長,為祖國爭光,他這種數學造詣和愛國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啊!
在我小學的五年生活中,我一直以華羅庚為目標,每天我都做上十幾道奧數題,以此增長我的題量。因此我的數學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這是因為奧數開拓了我的思維,也是因為我的勤奮。這都是我按照華羅庚寫在書上教給我的人生道理。
是呀,「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聰明是在於平時的勤奮練習,成為天才是在於平時的積累,我們按照華羅庚的講述,好好學習,最終走上成功之路!
❺ 名人故事作文300字
《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❻ 以責任為話題的名人故事作文300字
在劉翔小的時候,他接受跳高訓練,進入體校後,教練在進行骨骼測試後發現他成年後的身高無法保證他成為一名世界級的跳高運動員,因此,在體校教練的建議下,1998年劉翔開始轉向跨欄訓練。2002年,劉翔打破塵封24年之久的110米欄世界青年紀錄。第二年,他在世界田徑錦標賽上獲得一枚銅牌,就此進入世界頂尖跨欄運動員行列。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盡管劉翔在賽前並不被廣泛看好能奪取110米欄金牌,但是他在決賽中,完美地發揮了自己的技術優勢,以近三米的優勢率先沖過終點,並且以12.91秒的成績平了當時的世界紀錄。2006年7月12日,在瑞士洛桑田徑超級大獎賽中,劉翔以12秒88的成績打破沉睡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紀錄。劉翔是第一位在奧運會田徑項目上獲得金牌的中國男運動員,在獲得這枚奧運會金牌時,劉翔僅21歲。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劉翔因傷退賽,並引發了爭議。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後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里,以備意外之需。
一個星期天,雷鋒的戰友王大力把所有戰士們的襪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鋒正在晾衣服時,發現自己的舊襪子不見了,他就到處尋找。這時,王大力說:「雷鋒,你有那麼多存款,還這么捨不得買一雙襪子。你瞧,你這雙襪子穿在腳上不嫌得難受?」雷鋒說:「只要不耽誤我的工作就可以啦!」王大力又說:「那你不覺得難看嗎?」「咱們軍人不是把襪子穿給別人看的。」這幾句話,就已經體現出了雷鋒的節約精神。他每個月只有6元錢獎金,他卻把錢存在銀行,一年一年過去了,雷鋒把省下來的錢全都捐給災區人民,可是他自己卻捨不得買新襪子。雷鋒不勤儉節約嗎?
❼ 求一篇名人故事的作文300-400字(要中國現代的)
南北朝時代,佛教漸漸盛行起來。南齊的朝廷里,從皇帝到大臣,都提倡佛教。南齊的宰相——竟陵王蕭子良就是一個篤信佛教的人。
蕭子良在建康郊外的雞籠山有一座別墅,他常常在那裡招待名士文人,喝酒談天。有時候,也請來一些和尚,到他那裡講解佛教的道理。蕭子良還親自給和尚備飯倒茶水。人家都認為他這樣做有失宰相的體統,他卻並不在乎。
有宰相一提倡,佛教的勢力自然更大了。這些和尚宣傳人死了以後,靈魂是不會死的。還說一個人的富貴或者貧賤,都是前世的因果報應,窮人受苦受罪,都是命里註定,沒法抗拒的。
當時,有一個大膽的讀書人名叫范縝(音zhěn),起來揭露這一說法是一種迷信,要大家別信那一套。
范縝的堂哥范雲就是經常在蕭子良家裡走動的。蕭子良聽到范縝竟敢跟他唱對台戲,反對佛教,十分惱火,叫范雲把范縝找到他家來。
蕭子良問范縝說:「你不相信因果報應,那麼,你倒說說,為什麼有的人生下來富貴,有的人生下來就貧賤呢?」
范縝不慌不忙地說:「這沒有什麼奇怪。打個比方,人生好比樹上的花瓣。花經風一吹,花瓣隨風飄落。有的掠過窗簾,落在座席上面;有的吹到籬笆外,落在茅坑裡。」
蕭子良瞪著眼睛,一下子還聽不懂范縝說的是什麼意思。范縝接著說:「落在座席上就像您;落在茅坑裡的,就像我。富貴、貧賤,就是這么一回事,哪裡有什麼因果報應呢?」
范縝從蕭子良那裡回來,覺得雖然駁斥了蕭子良,但是還沒有把他反對迷信的道理說透徹,就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叫作《神滅論》。文章裡面說:
「形體是精神的本質,精神只是形體的作用。精神和形體的關系,好比一把刀和鋒利的作用。沒有刀,就不能起鋒利的作用。沒有形體,哪裡有什麼精神呢?」
范縝在那篇文章里,還斷定人死以後靈魂是不存在的,什麼因果報應,都是騙人的話。
這篇文章一出來,朝廷上上下下都鬧翻了天。一些蕭子良的親信、朋友,都認為非把范縝狠狠地整一下不可。蕭子良又找了一批高僧來跟范縝辯論,但是范縝講的是真理,那些高僧到底還是辯不過范縝。
有個佛教信徒王琰諷刺他說:「唉,范先生啊!您不信神靈,那您就連祖先的神靈在哪裡也不知道了。」
范縝針鋒相對地嘲笑王琰說:「可惜呀,王先生。您既然知道您的祖先神靈在哪裡,為什麼不早點去找他們呢。」
蕭子良怕范縝的影響太大,會動搖大家對佛教的信仰。隔了幾天,他派了一個親信王融去勸說范縝,說:「宰相是十分賞識有才能的人的。像您這樣有才乾的人,要做個中書郎,還不容易!何苦一定要去發這樣違背潮流的議論呢。我真替您可惜。我看您還是把那篇背時文章收回了吧。」
范縝聽了,仰起頭哈哈大笑,說:「我范縝如果放棄自己的觀點去求官,那麼要做更大的官也不難,何在乎您說的中書郎呢。」
蕭子良拿范縝沒有辦法,也只好由他去了。
南齊王朝只經歷了齊高帝、齊武帝兩代,就發生內亂。雍州刺史蕭衍起兵攻進建康,公元502年,蕭衍滅了南齊,建立梁朝,這就是梁武帝。
❽ 哪位名人得到鼓勵以後的小故事作文300字
一天,列寧8歲的時候,爸爸、媽媽帶列寧去姑媽家做客,那裡的兄弟姐妹們都很盼望列寧和他們在家裡玩捉迷藏了,這一次,列寧當抓的了,大家都藏得嚴嚴實實的,不讓列寧看見自己,列寧找到了一個小朋友,他藏在了沙發後面,列寧繼續找,又找到了一個,他藏在了櫃子裡面,櫃子還有一點空,列寧從那裡看見了這位小朋友,第三個小朋友藏在了哪裡呢?列寧找啊找,終於在一個箱子里找到了他,他們正玩得開心的時候,一件事讓他們沒有了興趣玩了,就是,不知道誰把花瓶碰到了地下,在廚房做飯的姑媽來到這里,姑媽著急的問:「都沒有受傷吧!」他們說:「我們沒有受傷姑媽,可是打了一個您心愛的花瓶!」沒事,姑媽說。
我想問問是誰把花瓶打碎的?他們都低下頭說:「不是我!」列寧也低下頭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姑媽說:「以後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夥伴們和列寧都說:「我們記住了!」列寧回了家,躺在床上,媽媽走過來問他:「怎麽了,兒子?」列寧將這件事的經過告訴了媽媽。
媽媽說:「那你給姑媽寫封信吧!」列寧寫了封信,過了幾天,姑媽回信了,信上寫著:「列寧,你真是個誠實的孩子!」
❾ 成語中的名人故事的作文300字
我讀過許多名人的故事,但有一個總讓我印象深刻.
那是一個關於孔子的故事.說的是,孔子30歲時,已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但他並不自滿,仍覺得自己的學問並不淵博,於是,便從家鄉曲阜趕到了洛陽,去拜訪老子.一路上風餐露宿,日夜兼程,但從未放棄,終於走到洛陽見到了期盼已久的老子,急忙拜他為師.老子見他很有誠意,便收他為徒,孔子也在老子身邊隨時請教.
讀了這篇故事,我感受很深,孔子為了拜師,不遠千里,不辭辛苦,可見他毫不驕做傲自滿、孜孜不倦的求學態度,而老子呢,也為孔子的一片至誠之心所打動,傾囊相授,毫無保留,也為後人所樂道.
是啊,我們應該象孔子那樣謙虛好學,為了學習更多的知識,寧願受苦受累也不在惜,只有這樣,才能在學業上取得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