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苦而放棄的故事

苦而放棄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0 23:43:37

Ⅰ 一個短暫的故事,十分長久的痛苦。

既然你那麼喜歡她,就應該再把她追回來,如果她真的不喜歡你,還可以有一個面對面的交流,從她的一舉一動可以看出她是不是真的喜歡你,如果不喜歡你那就放手吧,總之,兄弟,挺你。。。

Ⅱ 名人的苦故事

史蒂芬·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這個時候他的家鄉倫敦正籠罩在希特勒的狂轟濫炸中。

霍金熱衷於搞清楚一切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此當他看到一件新奇的東西時總喜歡把它拆開,把每個零件的結構都弄個明白——不過他往往很難再把它裝回原樣,因為他的手腳遠不如頭腦那樣靈活,甚至寫出來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物理。他仍舊不是一個用功的學生,而這種態度與當時其他同學是一致的,這是戰後出現的青年人迷惘時期——他們對一切厭倦,覺得沒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東西。霍金在學校里與同學們一同游盪、喝酒、參加賽船俱樂部,如果事情這樣發展下去,那麼他很可能成為一個庸庸碌碌的職員或教師。然而,病魔出現了。

病魔出現了

從童年時代起,運動從來就不是霍金的長項,幾乎所有的球類活動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變得更笨拙了,有一兩回沒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從樓梯上突然跌下來,當即昏迷,差一點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劍橋讀研究生後,他的母親才注意到兒子的異常狀況。剛過完21歲生日的霍金在醫院里住了兩個星期,經過各種各樣的檢查,他被確診患上了「盧伽雷氏症」,即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

大夫對他說,他的身體會越來越不聽使喚,只有心臟、肺和大腦還能運轉,到最後,心和肺也會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兩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這種病惡化得相當迅速。這對霍金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他幾乎放棄了一切學習和研究,因為他認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碩士論文的那一天。然而,一個女子出現了。

輪椅出現了

霍金的病情漸漸加重。1970年,在學術上聲譽日隆的霍金已無法自己走動,他開始使用輪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沒離開它。

永遠坐進輪椅的霍金,極其頑強地工作和生活著。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但48小時後,他又回到辦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鄉間別墅,上坡時拐彎過急,輪椅向後傾倒,不料這位引力大師卻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叢中。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完全無法移動之後,他仍然堅持用惟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著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沖直撞」;在莫斯科的飯店中,他建議大家來跳舞,他在大廳里轉動輪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果軋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

當然,霍金也嘗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輪椅,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1985年,霍金動了一次穿氣管手術,從此完全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極其艱難地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探索著宇宙的起源。霍金取得巨大成功,但生活的現實取代了愛情的浪漫,他和簡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Ⅲ 關於苦吟有哪些故事簡短的

【摘要】:正「二句copy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卧故山秋。」是賈島就「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而發的感慨。事實上,這自狀吟詩之苦的詩句,不一定是對某一首詩的寫作而發。以「推敲」聞名的賈島,還有很多苦吟的故事。而苦吟的詩人,也決不僅僅只有賈島。逗留長安期間,賈島曾經騎著小瘦驢,在街上彳亍獨行。當時,秋風凜冽,黃葉滿地。於是,他緩緩的吟出了「落葉滿長 【關鍵詞】: 古代詩人 苦吟 賈島 詩的寫作 數息 長安 淚流 陳師道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 《唐才子傳》
【分類號】:I209
【正文快照】: 「二句三年得, 一吟雙淚流。知音 如不賞,歸卧故山 秋。」是賈島就「獨 行潭底影,數息樹 邊身」而發的感慨。 事實上,這自狀吟 詩之苦的詩句,不 一定是對某一首詩 的寫作而發。以 「推敲」聞名的賈 島,還有很多苦吟 的故事。而苦吟的 詩人,也決不僅僅 只有賈島。 逗留長安期

Ⅳ 勞其筋骨 苦其心志的故事

[出典] 《孟子》

註:

1、【原文】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①之中,傅說②舉於版築③之間,膠鬲(4)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土⑤,孫叔敖舉於海(6),百里奚舉於市(7)。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 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8)益其所不能。人恆過, 然後能改;困於心,衡(9)於慮,而後作;征(10)於色,發於聲,而後 喻。入則無 法家拂士(11),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2、【注釋】

①畎(quǎn)畝:田間,田地。

②傅說(yuè):殷武丁時人,曾為 刑徒,在傅險築牆,後被武丁發現,舉用為相。

③版築:一種築牆工作, 在兩塊牆版中,填人泥土夯實。

④膠鬲(gé):殷紂王時人,曾以販賣魚、 鹽為生,周文王把他舉薦給紂,後輔佐周武王。

⑤管夷吾:管仲。士:此 處指獄囚管理者。當年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君位,公子糾失敗後,管仲隨他 一起逃到魯國,齊桓公知道他賢能,所以要求魯君殺死公子糾,而把管仲押 回自己處理。魯君於是派獄囚管理者押管仲回國,結果齊桓公用管仲為宰相。

(6)孫叔敖:是春秋時楚國的隱士,隱居海邊,被楚王發現後任為令尹 (宰相)。

(7)百里奚舉於市:春秋時的賢人百里奚,流落在楚國,秦穆公 用五張羊皮的價格

把他買回,任為宰相,所以說「舉於市」。

(8)曾:同 「增」。

(9)衡:通「橫」,指橫塞。

(10)征:表徵,表現。

(11)法家拂 士:法家,有法度的大臣;拂,假借為「弼」,輔佐;拂士即輔佐的賢士。

3、【常見譯文】

孟子說:「舜從田間勞動中成長起來,傅說從築牆的工作中被 選拔出來,膠鬲被選拔於魚鹽的買賣之中,管仲被提拔於囚犯的位置上,孫叔敖從海邊被發現,百里奚從市場上被選拔。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練,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體忍飢挨餓, 使他備受窮困之苦,做事總是不能順利。這樣來震動他的心志,堅韌他的性情,增長他的才能。人總是要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錯誤;。心氣郁結,殫思極慮,然後才能奮發而起;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了解。

一個國家,內沒有守法的大臣和輔佐的賢士,外沒有敵對國家的憂患,往往容 易亡國。由此可以知道, 憂患使人生存,安逸享樂卻足以使人敗亡。」

4、【普遍觀點】

原文中先列舉舜帝、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里 奚六人出身下層,然後說「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雲雲,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練方面。

最後一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發奮圖強的濃厚悲劇意識。這種解釋一般為後人接受,看似並無大礙。

5、它告訴人們:所有將來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必然要在內心和身體各方面經受一番痛苦與曲折的磨練,並以此來增長自己的才幹。能吃的苦都吃過了,能經受的挫折都經受過了,以後即使再碰到類似的困難和挫折,便能處變不驚,臨危不亂,冷靜對待,設法克服和應對。

6、(四)追求真理: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離婁上》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7、它是真正從內在到外在來鼓舞人心的,因為他真的可以在逆境的時候將給自己聽,聽完後會有充滿鬥志,不論前方有多少困苦,都能夠挺過去,不是嗎?

如果一個人定了一個長期的目標,那他會很難實現它。如果只是在一段時間內定下一個短期目標,那麼這個人只要付出終會有一天實現它,而不斷的加難自己的目標,人也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的進步。

生活中有許多的事情都在等著我們去做,別太在意眼前的得失。我說「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很有道理。但是無論是幸還是命,人都要去努力。沒有到最後一刻,你永遠都是有得到的可能,不要放

Ⅳ 關於逆境成才的故事

1、安徒生

安徒生是丹麥19世紀著名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他生於歐登塞城一個貧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自幼酷愛文學。11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為追求藝術,他14歲時隻身來到首都哥本哈根。經過8年奮斗,終於在詩劇《阿爾芙索爾》的劇作中嶄露才華。因此,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歷時5年。1828年,升入哥爾哈根大學。畢業後始終無工作,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1838年獲得作家獎金——國家每年撥給他200元非公職津貼。安徒生終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於朋友——商人麥爾喬家中。

2、毛澤東

一代偉人毛澤東,小時候因無錢買書,竟然徒步走了二十多里的路,到親戚朋友家去借書讀。白天出去放牛,晚上就在昏黃的豆油燈下苦讀。就是這種追求知識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使他有著宏大的理想和抱負,才使他後來成為中國傑出的人民領袖。著名作家高爾基從小就飽嘗人間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棄一刻時間去看書,還常常在老闆的皮鞭下偷學寫作,終於成為著名的作家。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家裡買不起書,買不起做實驗用的器材,他就到處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車上做實驗,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車長甩了他一記耳光,他的一隻耳朵就這樣被打聾了。生活上的困苦,身體上的缺陷,並沒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奮地學習,終於成了一個舉世聞名的科學家。

3、《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4、《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5、《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Ⅵ 故事會中關於眼淚的酸甜苦辣而敘過的個個小故事

故事會裡面的中篇小說我記得我小時候在火車上看過叫做《美人淚》

Ⅶ 關於功從苦中建的小故事

卧薪嘗膽: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後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後,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並把他送回越國。
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報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並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煉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後與人民一起參與努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後並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Ⅷ 有關先苦後甜的小故事

1、鑿壁偷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主人,我想讀遍你家所有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2、頭懸梁,錐刺股

漢朝有個人名叫孫敬,自小就喜歡讀書,勤奮好學。孫敬每天晚上都學得很晚,為了避 免發困,影響讀書,他想了個辦法:用繩子的一頭拴住頭發,一頭拴在房樑上,一打盹,頭 一低,繩子就會把頭皮揪疼,精神又重新振作起來,這樣就又可以全副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孫敬勤奮學習,收獲很大,後來成為了一個有學問的大家。

3、韓信胯下之辱

韓信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釣魚換錢維持生活,經常受一位靠漂洗絲棉老婦人的 施捨,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胯下之辱」。韓信後來建功立業,青史留名。

4、卧薪嘗膽

越王勾踐在一次戰爭中被吳王夫差打敗,天天喂馬。回到越國,他開始秘密聚集一支軍隊。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報仇,他睡在柴上,還每天在吃飯睡覺前嘗一嘗苦膽。同時,他專心治理國家 幾年後,越國又變得強大起來,勾踐抓住一個適當的機會消滅了吳國。

5、楊時程門立雪

宋代著名學者楊時,四十歲時拜程頤為師。一個下雪的中午,楊時和 他的同學在讀書時產生了疑問,便去請教程頤。當時,程頤正在午睡, 他們便站在門口,靜等老師醒來;待程頤醒後發現他們時,他們站得地方已在雪地里留下了深深的腳印。 提示:尊師不是作秀,心誠能求真知。尊重知識。

Ⅸ 苦與樂小故事

這是我在網上找的,希望你能採納!!
聰明的痛苦

幾年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華裔科學家錢卓,在一些實驗老鼠中加入額外的NR2B基因,培育出一種比普通老鼠更聰明的轉基因鼠。與其他老鼠所做的對照實驗表明,在學習和記憶力方面,轉基因鼠大大超過了普通鼠。
這一研究成果馬上引起了轟動。
有人預測,如果把這樣的手段運用到人身上,就可能使人更聰明,智商更高,社會適應能力更強。然而,很快人們就開始慶幸沒有倉促地把這個夢想變成現實。因為研究發現,轉基因鼠變得聰明後,它們也付出了非常「痛苦」的生理代價。
研究人員把甲醛溶液注射到「聰明鼠」和「普通鼠」的爪子里,在一個小時內,兩組小鼠舔爪子的次數差不多,即表明兩組鼠的疼痛感覺差不多;但隨著時間的延續,「聰明鼠」舔爪子的次數逐漸多起來,明顯超過「普通鼠」。這說明「聰明鼠」對慢性疼痛的耐受力顯然要比「普通鼠」差。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為「聰明鼠」體內添加了NR2B基因,這個基因能控制一種叫做NMDA的受體,後者能激活神經,幫助記憶和學習,使其變得更聰明;但同樣是由於NMDA受體的作用,「聰明鼠」對疼痛和傷害更為敏感。
由此可以想到人類自己。過於聰明對我們來說可能不是什麼好事,當不幸降臨到頭上時,你會變得更加敏感,更加難以承受。而很多時候普通人習以為常的事情,你卻無法容忍。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受,歷史上的很多哲學家都曾經體會過,因此他們常常會顯得瘋瘋癲癲,一生的命運往往也非常悲慘。也許這就是聰明人的悲哀。

數學上有一種曲線叫鍾形曲線,先是由低向高,然後逐漸降落,回到原來的高度,像一座鍾,也像一頂帽子或一個小山丘。
最近看到一則描繪人生成功定義的幽默,就是這樣的一條鍾形曲線:
四歲時的成功是沒有尿濕褲子。十二歲時的成功是擁有一幫朋友。十七歲時的成功是有駕駛執照。三十五歲時的成功是有錢。(這是曲線的上半截。)
五十歲時的成功是有錢。七十歲時的成功是仍有駕駛執照。七十五歲時的成功是仍有一幫朋友。八十歲時的成功是沒有尿濕褲子。(這是曲線的下半截。)
可以看到人生的上半截是努力求「得」,而人生的下半截是力保不「失」。
可惜努力求「得」比力保不「失」還較為容易,因為上半截還可謀事在人,下半截往往成事在天。老和退化是人生必經之途。
看了這個鍾形曲線,對胸懷大志想有一番作為的青壯年來說,可能是一瓶冷凍劑,讓他們知道機關算盡、血肉橫飛的廝殺之後,到頭來,人老了,所謂成功不過跟四歲的幼兒一樣,能夠不尿濕了褲子已值得慶幸了。 到底是什麼讓我們活得幸福?與他人保持聯系。與身邊最親近的人保持親密關系;定期參加一個社團,分享你的價值和思考;富有效率地工作,並得到他人尊重。

我曾在加拿大遇見一個奇怪的病人。他叫馬里奧,40歲。兩年前,他買彩票中了大獎,就不再需要工作。他本以為自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在佛羅里達過冬,在涼爽的魁北克避暑;他跟妻子離了婚,不用再忍受她的壞脾氣;尤其是,他再也不用向郵局的老闆匯報工作。他自由自在,愜意地消磨時間: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打曲棍球、棒球;在海灘上曬著太陽喝小酒。然而,在聽他說這些時,我卻感覺到,他對自己未來的人生毫無計劃,只有一種徹底的孤獨。正是這憂愁和混亂把他送進了醫院,而他自己全然沒意識到這些原因。
幾年後,我遇見另一個病人。她叫埃爾西,70歲。30年前,她得了多發性動脈硬化,雙腿癱瘓,只能在輪椅上度日。她的手也很笨拙,連把食物喂進嘴裡都相當費勁。可這並不妨礙她參加各種活動。她有很多女牌友,常常和她們聚在一起玩牌;她教小侄女認字,隨身帶著小女孩的照片;她還在一家繼續教育中心工作,教那些在車禍中失去雙腿的人使用電動輪椅……埃爾西永遠面帶微笑,光彩照人。我每次看見她,都如沐春風。
美國西北大學的社會學家菲利普·布里克曼認為,馬里奧和埃爾西都是典型的例子。彩票中獎往往為人樹敵,帶來孤獨、空虛,而非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而身體截癱,從長遠來看,不一定會影響人獲得幸福的能力。
政治家一直在不遺餘力地鼓吹要提高全社會的「平均收入」。其實,平均收入的提高對生活的快樂幾乎沒有影響。研究顯示,高居《福布斯》雜志名人榜的「全美最富人群」並不比普通人幸福。
那麼,是什麼真正讓人活得心滿意足?所有的研究結論都指向一個因素——與他人保持聯系,馬里奧和埃爾西就是絕佳的例子。怎麼保持聯系呢?
——與身邊最親近的人保持親密關系,包括伴侶、朋友、兄弟姐妹和孩子。
——自主地選擇一個社團,定期參加活動,與團體成員交流,讓大家分享你的想法。它可以是志願者協會、合唱團、瑜珈館、登山俱樂部、教會等等。
——富有效率地工作,並得到他人尊重。
我們可以按照以上標准來比較各種社會模式,判斷它們的優劣。有些國家實行的政策會破壞友好的人際關系。這樣的社會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存活,但必然走向衰敗。相反,那些欣欣向榮的社會,都是善於滋養和滿足我們共有的深層願望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法國總理克里蒙梭被他的私人醫生告之:「閣下,您必須珍重自己的身體,因為您抽的煙已經太多了。」克里蒙梭聽從了醫生的勸告,從此開始戒煙。但他的桌子上依然放著雪茄盒,而且蓋子總是打開的。一次,他的一位朋友看到了,便挖苦他說:「聽說閣下已經戒煙了,看來,老毛病又犯了。」克里蒙梭回答說:「勝利的喜悅必須經過艱苦的戰役才能獲得。將雪茄煙放在眼前,我當然會受到無法忍受的慾望的驅使,但只要能忍耐下去,就會獲得勝利,就能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
人生是一場戰役。很多時候,人不是被別人打敗的,而正是被自己打敗的。因為在這場戰役中,總有人經不起各種人生的誘惑,比如享樂、金錢、美色等等,他們掉入誘惑的陷阱里,熱情熄滅、意志消沉、道德墮落……這樣的人,還用得著別人去打敗嗎?他們已經自己把自己打敗了!
能否贏得人生這場戰役,就看你能否最終戰勝自我,戰勝來自人生的各種誘惑。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