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故事作文800字
『壹』 .小貓釣魚童話故事作文
小貓最喜歡吃魚。一天,貓媽媽帶著小貓去釣魚。到了河邊,它們都放好魚竿,貓媽媽便一心一意地釣起魚來。小貓看見一隻蜻蜓飛來了,扔下魚竿去追,蜻蜓飛走了,小貓沒追著,空著手回來了。這時,貓媽媽已經掉上來一條大魚。過了一會兒,小貓又看見一隻蝴蝶,扔了魚竿又去追。蝴蝶飛走了,小貓沒追著,又空著手回到河邊。它看見媽媽又釣上來一條大魚。小貓著急地說:「真氣人,我怎麼一條魚也釣不著呢?」媽媽耐心地對它說:「你想釣魚呀,必須集中精力。像你那麼三心二意的,一會兒追蜻蜓,一會兒追蝴蝶,怎麼能釣上魚來呢?」小貓聽了媽媽的教導,把注意力集中起來,一心一意地釣魚。蜻蜓又飛來了,蝴蝶又飛來了,青蛙也跳來了,它連看都不看一眼。不大一會,一條又肥又大的魚上了小貓的魚鉤,小貓高興極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做什麼事,都要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則,什麼事也做不好。
『貳』 英語作文.描述上周日小明和他爺爺的故事.關於釣魚的
樓上的,我怎麼覺得你在寫喪文啊?!
『叄』 寫一篇關於小貓釣魚新方法的作文,必須是寓言故事。
小貓釣魚新法
「喵,喵」這是誰呀?哦!原來是小貓呀!小貓住在一條清清的大河邊,它一直愛跑到河裡去洗澡,捉魚,玩水。
可住在村裡的居民總把垃圾,廢紙扔進河裡,河水被污染了,魚兒也當然活不下去了。河水又臟又臭,別說小貓了,連貓媽媽也不想再去捉魚了!
有一天,小貓憋不住了,因為它的肚子已經餓得咕咕叫了!它實在想念河裡的魚呀!可要在臭臭的大河裡捉魚小貓可從沒試過,小貓想:我現在該怎麼樣才能捉到魚呢?想了好一會,突然,小貓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它決定把水桶裝滿清清的井水,再把桶放在河邊,小魚們聞到清水的味道一定會一個一個地跳進水桶痛痛快快地洗個澡的!
小貓按照它的計劃,把水桶放到河邊,然後自己躲在桶後面呼呼大睡!小魚們正呼吸困難的在河裡掙扎,聞到了清水的味道,果然接二連三,迫不及待地跳了進去。
夕陽西下,皎潔的月光和點點燈火伴隨著黃昏的美景灑落在大地,小貓揉揉眼睛,伸了個懶腰,醒了。小貓仔細一看它的水桶,啊!它竟然不敢相信它的眼睛!原來,在小貓不注意的時候,小魚們正像參加檢閱的軍人叔叔一樣排著整齊的隊伍,像奧運會的運動員一樣努力的跳水呢!小貓心滿意足地把魚拿回了家,在家裡開開心心地吃了個舒服。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小貓都是用這個計謀捉了滿滿一桶魚回來吃的。
可是到了第五天,小貓吃了一驚,因為在不知不覺中,河水已經被治理好了!河水又變得像原來那樣干凈了,小貓又可以去河裡洗澡,玩水了。小貓連忙把家裡剩下的小魚放回到它們的自己的家——河裡。小貓臨走時還笑著對小魚們說:「有空來我家的飯鍋里玩哦!」
從此,小貓再也不用「釣魚新法」了!
小貓釣魚新法
一隻小貓住在一個小島上。河水清透見底,河裡也有成千上萬條小魚,小貓在這個小島上生活得很快樂。
突然有一天,河水變得又黑又臭,魚兒們也都快死掉了,只有三分之一的魚兒僥幸活了下來。小貓也不能去河裡洗澡了。小貓心急如焚,目不轉睛的盯著那木桶犯愁的時候,它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它提著木桶在自己井裡打了滿滿一桶水,跑到了河岸邊,小貓在桶上寫了「井水」兩個字,就躺下來舒舒服服睡大覺了。
這時,河裡的魚兒嗆得直吐泡泡,有一條小魚兒提議說:「我們到河面上去吧!」眾魚兒們這個提議,異口同聲的說:「好!好!好!」提議的那條魚帶領著魚兒們來到水面,眾魚兒們屏住了一口氣,困難的游到了河面上。「好新鮮的空氣啊!」眾魚兒們說。這時,帶頭的小魚看到了「井水」兩個字,然後小魚們接二連三地跳進去了。
夕陽西下,小貓小貓看了一看月亮,從地上爬了起來,小貓看見木桶里的魚,笑了。小貓把魚拎回了家,一半魚吃了另一半放在家裡水缸里,就這樣不知不覺河裡的水干凈了。從此,小貓再也不用釣魚新法了,因為河裡的水干凈了嘛
『肆』 丹麥人釣魚量魚的故事的啟示作文高三
丹麥人釣魚量魚的故事
一、原題回放、
27.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70分
丹麥人去釣魚會隨身帶一把尺子,釣到魚,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將不夠尺寸的小魚放回河裡。他們說:「讓小魚長大不更好嗎?」兩千多年前,我國孟子曾說過:「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細密的漁網在池塘里捕撈小魚,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魚。
實際上,其中的道理也貫穿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方面。
二、寫作導引
1『考場寫作評述
「核心內容」和「不預設主題」
從主題來看,《善擒者亦善縱》、《舍小利以謀遠》、《放寬網眼,讓學術長大》和《滋養文化的「活魚」》較為相近,後兩者更是將論點指向具體角度;《我們自私的「智慧」》和《稚嫩的童年》則是反彈琵琶,用逆向思維表達近乎相反的論點。
其實,這些作文的觀點都沒有錯,他們站在不同角度詮釋,圍繞的卻是同樣的核心內容。
早在高考之前,就有權威專家介紹過近年來上海高考作文閱卷的一項基本原則:不預設主題。這並不是說,考生想怎麼寫就可以怎麼寫,而必須要讀懂材料,把握材料的核心內容,方可在不離核心內容的情況下從不同角度立意。如果只是搭點材料的邊,與材料所反映的核心意思(本質)無關的,就是離題。如針對有考生表達「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一立意,其實也是偏離了材料的主要意思,因為材料的主要意思在於放小魚是為了將來得到大魚;而「人與自然的和諧」則是強調二者的平等關系。
文學的魅力之一,就是具有多義性和擴散性。對同一段材料,不同的讀者,會因為自身不同的眼光、修養和情緒獲得不同的審美感受。材料作文題目只有一小段文字,同樣也有這樣的效果,如果閱卷者一定要用一個明確固定的主題,或者中心思想來限定某段材料包涵的寓意,這當然是不全面的。
高考期間,記者向多位特級教師請教過今年高考作文題的解析思路。仔細推敲,各位名師說法也是稍有差異的,有的老師說這是「度」的概念,有的老師認為可以落在「取」和「舍」上面,有的老師則提出論點可以是「事物的發展都需要一個過程」……可以看出,很難用一個明確具體的主題,或者中心思想來把各位老師的觀點糅合在一起。
那麼,考生該怎麼辦?不要拘泥於自己的作文是否符合材料可能體現的主題、中心思想,或者核心思想,考生只要讀懂了材料,在把握材料的基本意思的前提下,有自己獨特見解,並且議論時有說服力,就可以得到高分。
「華而不實」和「有說服力」
近年來,高考閱卷中心組老師多次提出要杜絕「華而不實」的文風,提醒考生切勿堆砌華麗辭藻和名人名言,但這並非是對文采和才華的否定。這是對基於考生的整體水平(大部分考生的作文水平是中等水平)和考場的特殊條件(一小時內完成)的考慮,能夠寫出「華而實」作文的考生畢竟很少,但是如果有,閱卷老師同樣會欣賞。
所幸,近兩年「華而不實」的文風已大有改觀,閱卷老師的堅持對中學教育界有了不小的影響,學生的寫作正逐漸擺脫「假大空」的壞習慣。現在,閱卷組對高考作文的要求更加細化:要有「說服力」!也就是要讓閱卷者看到你的觀點不是簡單蒼白的,證明過程是合情合理又不是簡單套話。這就要求考生在形式創新和思想創新上下功夫,如在論證方法上做文章,除了例證法還要有對比論證、喻證法、引證法等。
《我們自私的「智慧」》這篇作文在開頭和結尾引用了兩段名言,這樣的引用,甚至讓人想起在「獅城舌戰」,最佳辯手蔣昌建在論述自己的觀點「人性本惡」時,畫龍點睛般引用了一句顧城的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我卻要用它尋找光明」,因為貼切,因為符合語境,多年之後依然讓人難忘。考生在這里引用的向陽的詩,同樣也有這樣的效果,在閱卷教師眼裡同樣會留下美好的印象。
沒有一定的文化積累,考生很難寫出《我們自私的「智慧」》這類作文,但是像《稚嫩的童年》、《舍小利以謀遠》這樣很有說服力的優秀作文卻是可以模仿、寫出的。
三、滿分及優秀作文
放寬網眼,讓學術長大
孟老先生有雲「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然在我們這個日益呼籲諾貝爾獎,召喚大師的年代,無數專家迫不及待地跳入漁網,以求短期內涅化為大師。這不僅使人驚呼「收獲」更多的同時驚疑,「將來會有什麼? 」
對碩士、博士、導師、學者的種種論文指標,輿論對大師,對諾貝爾獎的偏執的渴盼化為一張張細密的漁網,撈起了本應該繼續成長的小魚,留下一潭池水。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可見做學問,做出真正具有價值的學問是需要長時間。司馬公三十年著《史記》,曹雪芹十年語紅樓,這其中凝聚著他們的血與淚,超絕的學者必使用超長的時間來成長。由此看來,我們今天那細網中無數未成大魚專家們大師背後浮現的是一個個看似華麗的泡沫。何不將網眼放寬,讓魚兒們有更多時間來經歷人生,充分成長?
除了時間,細雨帶去的還有學者們本應堅守的寧靜。學者,本應是耐得寂寞的。錢鍾書先生筆耕一生,留下無數讓人驚嘆的華章《圍城》、《談藝錄》、《管錐篇》,先生以他的博學一次次震驚世界,然而人們在驚於其文時卻總是忽略先生兩耳不聞窗外塵囂事的用心苦讀,忘卻了先生圖書館的一杯淡茶,一本書的寧靜身影。夢醒推窗望殘月,哪堪隻影映孤牆,也許,只有寧靜淡泊的心才能在文化的殿堂中行得更遠。書中曾說到劍橋為霍金留下了一個寧靜的空間,可我們為什麼就一定要急於將學者們套入網中,曝於公眾之下,給他們留下一片寧靜吧!
使魚們甘於入網的另一個原因是名利。不可否認,求得一樁大富貴自古就是文人們讀書的重要原因,但,那些真正名垂青史的,卻大多沒入名利場。孔子曰:「學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他不甚贊賞為名利而做學問的行為。看淡了眼前的富貴,忘卻了功名利祿,留得那顆菩提心,學問之門方可開。塞林格先生以《麥田的守望者》轟動世界後卻躲入鄉下小鎮,從此遠離喧囂。他在逃避什麼?他在守望什麼?
那是一顆融於學術、融於藝術的心,那是一把打開精神高處的鑰匙。忍把浮雲換了淺吟低唱,柳永如是說。讓我們給學者們留下一片不受世俗名利褻瀆的凈土吧?莫急於讓他們被浮名的心網套牢,莫讓伊甸化作失樂園。他們需要的是心靈的純凈與人格的獨立,不是名為專家、大師的鎖鏈,不要束縛了學者們心靈的翅膀。
何妨讓我們把種種網眼留得更寬一些,把急躁的心平淡一些,三十年後再來收獲這一批長成的大師。
滋養文化的「活魚」
《阿凡達》的光芒照射整個地球村。我國一名導演陸川曾經說過一句話,審視國內電影與卡梅隆的大作間的距離,我們不禁要問自己缺乏的到底是資金、技術還是真誠的心?
丹麥人有自己獨到的智慧,尺寸不夠的魚讓它們放生不是更好嗎?我國先賢孟子在冥冥之中,也將智慧的火光迸發於此。我寧願相信,讓小魚長大不只是單純的智慧,更是一種氣度和心胸。
余秋雨撰寫《文化苦旅》時耗費了諸多日夜。但那不是空洞的時光。背起行囊,徜徉於江南水鄉的旖旎溫婉抑或是行走於絲綢之路的大漠孤煙,都是文化人必不可少的生命體驗。
喜愛文學的我常常有這樣的體會,錙銖必較想精心斟酌每個字時,文章已於無形中失色,因為計較投入與產出比率的心思太多。當與自然為伴與生活為友,信手拈來有感而發,那種暢快才是無與倫比的。不難理解近年來網路寫手層出不窮,又如曇花一現般迅速沉寂是為什麼?興許我們的滑鼠會短暫青睞無厘頭的文字,但我們的心不會長久接納文字背後的浮華與短視。
你有勇氣像卡梅隆一樣拍完令世人驚艷的《泰坦尼克號》花十幾年光陰去打磨一部巨作嗎?你有決心像余秋雨帶著一顆深味人世滄桑的心踏上旅途邊走邊記嗎?不用細密漁網在池塘里捕撈小魚,折射出的是一份安然、平和的心境。
我們常說人的慾望是無限的,要會舍才會得。但我想這當中除了捨得的辯證,更需要的要有一顆甘於等待的心。敢於放棄這一刻的光華,等待整個太陽的普照,甘於讓青柿子待在樹上掛著秋霜,等待下一季滿枝盈盈的碩果。對於每一個人,這種等待的方式有所不同,對於文化人來說,這份寧靜的守候尤為關鍵。不要做只為一首歌膾炙人口的歌手,要做讓音樂滲透幾代人心靈的歌手;不要做只為票房而浪費膠片的導演,要做讓唯美畫面永駐人心的製作人。
文化創辦的起因動念繁多,但歸宿只有一個,讓文化滋養人心,潤物無聲地撫摸我們的靈魂。陸川對卡梅隆的崇拜不如說是對丹麥人和孟子的崇拜。每個文化人擔負起聖潔的文化使命,整個民族的華麗轉身就不難看到。
把網撒開吧,只默默等待魚兒長大,用這樣的情懷不僅擁抱藝術,更要擁抱生活的每個片段。唯有為那些大美、大愛和大求預設空間,魚兒才得到活水的滋養。到那時閑看花開花落,做觀雲卷雲舒,一拉釣竿,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舍小利以謀遠
近日「可持續」一詞頻現諸多媒體報端,無論是政府還是社會成員都努力謀求「可持續發展」,也就是長遠的發展,這就需要我們從現在的經濟發展方式中尋求改變。我們應「舍小利以謀遠」,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一些,來謀求可繼續發展。同樣,這種「舍小利以謀遠」的態度也適用於方方面面,不失為一條良好的人生准則。
丹麥人釣魚會拿把尺子量量釣到的魚,將尺寸不夠的魚放歸河中。有人或許會對這一做法生疑,辛苦釣到的魚為何還要放回去,多可惜。但其實,這卻是丹麥人智慧的做法,讓小魚繼續生長,日後才釣得到更多的大魚。我想,這就是「舍小利以謀遠」的體現吧。不局限於眼前的「所得」而是思慮日後的保障,這才能得到日後的豐收。就像孟子說的「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一味去捕捉小魚往後就無魚可求。唯有暫釋眼前的小利方能成就日後的滿載。
日本的養魚業有過這么一個事件。過去北海道漁場資源豐饒,似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臨海居民都肆意捕撈,不光金槍魚等品種數量銳減,還威脅到鯨和海豚的生存,因此,日本政府下措施整頓漁業,規范捕魚制度,特別加強對鯨和海豚等品種的捕殺控制,不能為了餐桌,損害了生靈也隔絕了後代與自然的接觸。同樣,這也就是「舍小利以謀遠」的表現。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因為太多的無限制的索取,危害到了自然應有的平衡,唯有重拾這份和諧,才能長遠。可持續地生存發展下去。
舍小利以謀遠,關鍵在一個「舍」字,只有捨得,才能獲得。可是急功近利的做法依舊屢見不鮮。股市的急轉直下,潮起潮落,讓一些人頓失方向;樓市的風起雲涌,水漲船高,讓一些人傾囊赴火。許多人在追逐眼前利益的時候往往不能預料到日後長遠的行動方向,因此常常「因小失大」。股神巴菲特在談到自己「滾雪球」的盈利的時候,就談及過在最初投資階段的不如意,但他面對不順心,面對蠅頭小利卻不動心。舍小利以謀遠,終成偉業。
舍小利以謀遠,懂得捨得,謀求長遠利益,才是發展之道。可持續發展的提出正是提倡人們關注自然更長久的考慮,不因急於發展經濟而難以謀遠,不為未來更進一步考慮。丹麥人將小魚扔回河中,不就是這樣一種可持續的理念的體現,舍小利,方能謀遠。
時代發展,物慾橫流,必然會伴隨著功利的心態。但請學會「舍小利以謀遠」,寧得此時的一份釋然與平衡,為今後人生藍圖插上騰飛的雙翅。
善擒者亦善縱
閱讀過綠林大學書籍的英雄好漢們,信奉只進不出的道理。而孟子不然,他不願去捕捉正在成長中的小魚,是因為他知道一擒一縱,才能長續持久地有所收獲。
鼠目寸光的大英雄們,口稱拿來之主義,孰知拿來主義並非統統拿來而又照單全收,真正的智者不會使沒有退路的情況出現,要學會舍棄一部分,而心知肚明,那飛走的終究會被擒回。
善擒善縱者,非諸葛孔明莫屬。對於孟獲的七擒七縱,成為了傳世佳話,而大擺空城之計,也是變相的欲擒故縱。聰明人都曉得,該擒的當毫不手軟;不該擒的當放任自流;擒到了不該擒的要學會放手,只有暫時的放手才能成全最終的收獲。
丹麥人一向以機智著稱。以小小的國土,少少的人口,寥寥的資源,何以跨入大國的行列?因為他們在小事中也懂得擒與縱的關聯。丹麥人在釣魚過程中會放走已經到手了的小魚,因為他們明白小魚未嘗美味,不如放會水中養大再來。況且今日倘若將大小魚類全部釣走,那麼明天呢,豈不是自掘墳墓,自斷後路。
許多自詡不會把手中的機會放走的聰明孩子,兩手滿滿持握著尚未成熟的機會,滿意幸福地歡笑,欣然地不願放手,以為自己終於掌握了命運。而忽視了成熟的機會飛一般地與他們擦肩而過了。機會這種東西,來時悄無聲息,去時損失慘重,更可悲的是受損失者仍一無所知地趴在准機會或偽機會的門口不願起來。老人扶起那些飲鴆止渴的好孩子,告訴他們應當善擒善縱,而不是鑽進了好看的死胡同。
故,本人愚見只擒不縱必有兩處拙缺。一,擒了不該擒的而沒有縱,那麼以後該擒的也被之前先擒走了。未來便成了真空,不免不可再擒。二,胡亂盲目地去擒,難免誤差,而兩年已滿,復以何擒,不知縱手,也將失去再擒的資格。未獲成功者又不願推倒重來的,永遠不懂不破不去的樂趣,也永遠享受不到成功的樂趣了。
唯獨善擒善縱者,選擇性地擒走一些,而放任其餘,這或許也是休養生息,而休養夠了,再去擒獲一些,自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這個道理,恐怕只懂得拿來的豪傑們,短期內是無法勝任的。
稚嫩的成年
前些日子去市場買菜,一時興起,想買幾條野生鯽魚燉湯,殊不料,一市之中,竟無大魚,找了名熟識的攤販問訊,他卻也不多話,端出一盆讓我挑選——俱是些不到半斤的小傢伙,這實在太小了吧,我忍不住抱怨。現在野生的很少有大魚,過幾年還有沒野生魚都難說了,攤販嘆了口氣,那何不把這些小魚放回去養大呢?您傻了吧,我不賣別人也會賣的,攤販也是一臉的委屈。
我自然是說不下去了,隨便挑了條鯇魚逃離了魚攤,經商逐利,天經地義,我又有什麼資格指責他們呢?況且,我也確實缺乏這樣的立場——小肥羊、烤乳豬、明前茶,雖然並不能時常奢侈,這些「小物」都不可否認都是我所樂食的,甚至我們還想過,以後自己的孩子也要從小對其作「菁英教育」。
等等,打住!我似乎嗅到了一種危險的味道,一種與賣仔魚一樣的危險味道……說不定將來我孩子的命運將與那些魚彷彿!
或許沒那麼糟糕吧……我安慰這自己,無論如何,我對孩子的「菁英教育」都是為了孩子,與唯利是圖的魚商不可同日而語。在如今的社會中,激烈的競爭是主導,豈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語文、數學、英語——這些自然是必須的;書法、繪畫、音樂——藝術品位是不可少的;舞蹈、戲講演——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田徑、武術、空手道——健康的身體才是最關鍵的指標。
孩子能做這么多事嗎?不,自然是不能的,不過那僅限於「自然」的狀況而已,我的孩子,一定是以成人為範本,否則又如何能在起跑線上便戰勝他人呢?——所以,他一定得吃得消,因為我這一切都是為他好,我是毫無私心的。
這些真的毫無私心!——啊!未必,至少有人是有私心的,高昂的培訓費恐怕便是其中的證明。一面打著素質教育的旗幟,一面給孩子壓上更重的負擔,一面呼喊著還孩子以童年,一面讓孩子們成為一個個的「小大人」的不正是這些自然人與法人組織么?在他們眼裡,孩子和仔魚有區別么?
或許,我該考慮下了,是讓孩子自然成長,還是提早捕撈上市場——我不得而知……
古人雲:「疑則問卜,」也罷,那便排下一卦——竟然如此!「包蒙,凶」。我驚駭地將易經丟在了地上。
一陣風吹過,地上的書翻了頁,露出了另一條卦辭。
童蒙,吉!
我們自私的「智慧」
記得解釋學家伽達默爾曾經寫到,「必須一開始便對文本的異己性保持敏感,這種敏感既不涉及所謂的中立,亦不意味泯除自我,而是為自己的先存之見和固有理解讓出塊空地。」是的。
讀罷這讀材料,我可以贊嘆丹麥人或孟子「放長線釣大魚」的智慧,似乎讓每條魚都長到最大也更符合「邊際等效原則」。然而,至此我不禁要拷問我先入為主的立場。對那些魚來說呢?我們所謂的「智慧」對它們又是何等的殘忍?捕殺它們的同時我們不在懺悔而在尋求利益的更大化!
這,是我們自私的「智慧」。
我不否認我們應該有遠見,然而更值得我們關注的不在於此。正如野夫所說,我們「不能摒除人為之人的底線思考和本能惻隱」。
如果可恨的假奶粉製造商說,他們不會使那些食用假奶粉、毒奶粉的嬰兒立即致命,這樣他們可以只摻一點假成分,獲得更多利益。我們會稱之為「智慧」嗎?
如果這世上的霸權國家說他們不會擊潰一個國家,因為那樣,他們可以慢慢侵蝕另一國家的資源。我們也曾淪為半殖民地國家,我們會稱之為「智慧」嗎?
答案顯而易見,我們不會原諒上述種種自私的「智慧」,因為那是不正義的,不道德的。真正的智慧理應建立在更有效的利用而非無限制地對他人的榨取之上!真正的智慧是平衡種種利弊而決非不計成本,不分手段地去挖空心思,往往,還忽略了對人、對社會、對生靈萬物的迫害!
所以,溫總理說:「每一個企業家應該流淌著道德的血液」,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我們環保的目的,不應僅僅是為了「我們子子孫孫」,而是我們有愧於的地球。
讓我們可以內心深處感受到這種先存的立場帶給我們的「自私的智慧」,這樣,同在丹麥的氣候大會將不再有那麼多的眼淚,泰米爾之湖不會響徹那麼久的槍聲,韓朝之間、巴以之間,甚至普通的人與人間亦不會再有那麼多的沖突。
「不一樣的立場,我們同時目睹馬路兩旁,眾多腳步來來往往,如果忘記不同路向,我會答復你,人類雙腳所踏,都是故鄉。 」
而我要說,不止是人類,一個釣魚人,請想想那些魚。
『伍』 春天和小朋友釣魚的故事作文
轉瞬間嚴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來到人間。春天,是美好的季節,是充滿詩情的季節;春天,又意味著一個生機勃勃的開始。自古以來,詩人喜愛春天,贊美春天,是因為春天景色宜人,處處皆可入詩。漫步古詩百花園,只見詠春詩奼紫嫣紅、爭奇斗艷,令人目不暇接,隨意采擷幾朵,慢慢品讀,不知不覺已陶醉其中。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葯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這是北宋詩人秦觀的《春日》。這首詩寫雨後春景。瞧,雨後庭院,晨霧薄籠,碧瓦晶瑩,春光明媚;芍葯帶雨含淚,脈脈含情,薔薇靜卧枝蔓,嬌艷嫵媚。這里有近景有遠景,有動有靜,有情有姿,隨意點染,參差錯落。全詩運思綿密,描摹傳神,自具一種清新、婉麗的韻味,十分惹人喜愛。
「朝來庭樹有鳴禽,紅綠扶春上遠林。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這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春日》。這首詩寫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鳥語,目滿青枝,綠紅相扶,異馥誘人。詩人寥寥幾筆,一幅春意欲滴的畫面便展現在讀者面前,然後,詩人索性止筆,不再描寫春景,轉而抒情。春意濃郁,靈感忽生,但詭譎的詩人卻用「已難尋」的遁詞來誘使讀者自己去感受春意,這種虛實相生的方法,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
「遠目隨天去,斜陽著樹明。犬知何處吠?人在半山行。」這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春日》。這首詩寫春天傍晚之景。斜陽披叢樹,綠地與天接,犬歡叫,人晚歸。這首詩自然貼切,常中見巧,平中見奇,將讀者帶進全景式的春之氛圍,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絢爛,有春之味的濃烈,有春之聲的和悅,置身其間,人們會敞開胸襟,盡情歡歌。
「春水初生乳燕飛,黃蜂小尾撲花歸。窗含遠色通書幌,魚擁香鉤近石磯。」這是唐代詩人李賀的《南園》。南園的春天,生機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飛,蜂兒採花釀蜜,魚兒擁鉤覓食,這些都是極具春天特徵的景物,而遠景透過窗戶直入書房,使人舒心愜意,歡欣不已。這首詩生動傳神,清新流轉,讀來令人神清氣逸。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絕句》。這是一首描寫春遊的絕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興,於是走出廟宇,觀賞春光。駕著小篷船出遊,將船停泊在古樹下,拄著藜杖橋東漫步。雖是平鋪直敘,但古木陰中停泊著小船,這個畫面很雅,很古樸,頗如一幀中國古代的文人畫。後兩句准確精練地表現了春天杏花盛開,小雨紛紛,楊柳飄舞,東風和暖的美麗而宜人的景象,是傳誦千古的名句。這首詩情與景匯,物與心諧,詩人抓住春風春雨的特點,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內心的喜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是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一、二句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春天裡的大自然,寫出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里,春光明麗,草長鶯飛,楊柳以長長的枝條輕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三、四句描述了一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風箏的生動情景,他們的歡聲笑語,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氣。這首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給讀者以美好的情緒感染。
「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這是宋代詩人晁沖之的《春日》。這是一首寓情於景的惜春詩。全詩四句四景,小溪明凈,細雨翻萍,鵝鴨嬉戲,桃花逐水,畫面十分鮮明,歷歷如在目前,令人悠然神往。詩人以鵝鴨「趁桃花」的景象寄自身的感慨,春已去盡,鵝鴨不知,故歡叫追逐,無憂無慮,而人卻不同,既知春來,又知春去,落花雖可追,光陰不可回,詩人的惜春之情,溢於言表.
春天的色彩
『陸』 小猴,小鴨,烏龜到森村裡去釣魚.展開想像寫一篇童話故事作文
在無邊無際的抄大海上,有襲一個美麗的小島,島上綠樹成蔭,住著成群的小動物。一隻猴子和一隻烏龜,常常在一起快樂地游戲。
島上有一棵香蕉樹,到了豐收的季節,樹上結滿了香蕉,金燦燦的。引得許多小動物日思夜想。
烏龜很想吃香蕉,可是自己無能為力,怎麼辦呢?只好去求助猴子幫忙。猴子聽了烏龜的請求,不懷好意地笑了。
第二天,烏龜帶著猴子來到了這棵香蕉樹下。猴子看到香蕉,心裡想:哼!我才不給你吃呢!猴子三蹦兩躥地上了樹,它摘下香蕉,剛要往嘴巴里送,只聽見烏龜在樹下喊:「喂!快點扔下來呀!」
猴子譏笑著說:「像你這種矮冬瓜,根本不配吃到這么美味的香蕉!」猴子說完,拿吃完的香蕉皮砸向烏龜的腦袋,烏龜疼得受不了,趕快將頭縮進龜殼里,過了一會,趁猴子不注意,就垂頭喪氣地回家了。
『柒』 根據五年級課文《釣魚的故事》,寫一篇獨立生活的的作文
兩個釣魚高手一起到魚池垂釣。
這兩個人各憑本事,隔不了多久的功夫,皆大有收獲。
忽然間,魚池附近來了十多名遊客。看到這兩位高手輕輕鬆鬆就把魚釣上來,不免感到有幾分羨慕,於是都到附近去買了一些釣竿來試試自己的運氣如何。
沒想到,這些不擅此道的遊客,怎麼釣也是豪無成果。
話說那兩位釣魚高手,二人個性相當不同。其中一人孤僻而不愛搭理別人,單享獨釣之樂;而另一位高手,卻是個熱心、豪放、愛交朋友的人。
愛交朋友的這位高手,看到遊客釣不到魚就說:「這樣吧,我來教你們釣魚,如果你們學會了我傳授的訣竅,而釣到一大堆魚時,每十尾就分給我一尾,不滿十尾就不必給我。」
雙方一拍即合,欣表同意。
教完這一群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同樣也傳授釣魚術,依然要求每釣十尾回饋給他一尾。
一天下來,這位熱心助人的釣魚高手,把所有時間都用於指導垂釣者,獲得的竟是滿滿一大籮魚,還認識了一大群新朋友。同時,左一聲「老師」右一聲「老師」,備受尊崇。另一方面,同來的另一位釣魚高手,卻沒有享受到這種服務人們的樂趣。當大家圍繞著其同伴學釣魚時,那人更顯得孤單落寞。悶釣一整天,檢視竹簍里的魚,收獲也遠沒有同伴的多。
啟示:
當你幫助別人獲得成功——釣到大魚之後,自然在助人為樂之餘而得到回饋。這么美好的事情,有誰不願干呢?我們的事業,就是這樣一種既幫助了別人又幫助自己的快樂事業。
『捌』 一個人在河邊釣魚,河裡很多亂七八糟的垃圾。編故事作文 急!明天我要考試了啦!!
他一看很多垃圾沒有魚,馬上回家叫來家人和朋友一起下河他們不怕臟不怕累忍著惡臭把垃圾一件一件打撈上來,然後還把垃圾運去垃圾處理廠,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那個人路過這的時候這里也恢復了原來的美麗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還有好多人在河邊鍛練身體他也捨不得釣魚了,於是他也下定決心以後不再釣魚了還魚兒一個美麗的大自然。
『玖』 作文《小兔子釣魚給人啟示》不少餘600字
前不久看過一則小白兔釣魚的笑話,印象深刻,又耐人尋味。笑話是這樣的:小白兔連續兩天到河邊釣魚,都無功而返。但它很執著,第三天又去釣魚。這時,一條大鯉魚游到岸邊,怒氣沖沖地對小白兔說:「你再敢用大白蘿卜做誘餌,我就用魚尾搧你!」
這則笑話給予我們的啟示,至少有兩點:第一,不要把自己的喜好當作他人的喜好。小白兔就犯了這樣一個錯誤。其實,我們人也常犯類似的錯誤。例如,在酒席上招待客人時,主人殷勤地為客人夾菜,表面看起來是主人對客人的尊重,實則難說。為客人夾的這道菜,你未必知道客人是否喜歡吃。若客人不喜歡吃這道菜,但不吃似乎又不太禮貌,反倒難為客人了。推而論之,做人處事,不要完全從自己的好惡出發,以「兔」之心,度「魚」之腹。第二,盛怒之下,暴露軟肋。小白兔聽到...都在努力地改變自己。誰讓你把自己的軟肋露出來呢,把烏龜叼到水裡去了。老鷹說。這時,你千萬別淹死我,自得其樂?常言說,又戰勝了老鷹。記得曾讀過一則寓言故事,不僅僅是「怒傷肝」的問題,以「兔」之心。但它很執著,又耐人尋味,發怒是某種程度上的自取其辱甚至自取滅亡,度「魚」之腹:」求求你老鷹,鯉魚厭惡大白蘿卜做誘餌,但它卻哭著說?」烏龜說,是自然界中的一個重要生存法則。小白兔聽到鯉魚的威脅是!烏龜心裡樂開了花。啄它。小白兔一旦經過調查研究:第一,不怕砸。為客人夾的這道菜,反倒難為客人了,但不吃似乎又不太禮貌:「我把你扔到水裡淹死你,小白兔的祖先因為驕傲,主人殷勤地為客人夾菜。更何況小白兔絕非愚者,求得適者生存:小白兔連續兩天到河邊釣魚,怒氣沖沖地對小白兔說!」
這則笑話給予我們的啟示。笑話是這樣的:「愚者千慮。變色龍也好:「我用火燒你!」老鷹又說。隱藏自己的軟肋,不要把自己的喜好當作他人的喜好,我沒有毛不怕燒,我就用魚尾搧你,它把頭一縮,鯉魚喜歡什麼呢,但表面上仍氣壯如牛。這次:「你有毛怕燒,都無功而返,盛怒之下。第二,是種智慧:「我的背堅硬如鐵。歷史上!」烏龜心中十分恐懼,我們人也常犯類似的錯誤,你未必知道客人是否喜歡吃。烏龜戰勝過兔子。小白兔就犯了這樣一個錯誤。其實,表面看起來是主人對客人的尊重,你怕不:「我用石塊砸你,小白兔若是開動腦筋,啄不動,一條大鯉魚游到岸邊。假如鯉魚贊美大白蘿卜味道好極了,簡直就是要命的問題了,不知怎樣處置它,必有一得」,它的祖上還有「狡兔三窟」的美名,在酒席上招待客人時,第三天又去釣魚,跟烏龜賽跑而敗北,一老鷹捉住一隻烏龜,做人處事。若客人不喜歡吃這道菜,靠什麼,其他昆蟲也罷:「你再敢用大白蘿卜做誘餌。給「鯉魚們」的忠告是,說不定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
善於隱藏自己,這種基因肯定會遺傳給小白兔,不要完全從自己的好惡出發,就要挨揍了,小白兔依然會用它做誘餌呢,使得小白兔飄飄然,琢磨琢磨,要學會贊美對方?靠的是毅力,至少有兩點,萬萬不可發怒:你再敢用大白蘿卜做誘餌?
遇到對方錯了,實則難說。鯉魚之怒,並反復實踐,鯉魚就會被手到擒來了!」老鷹說!老鷹自以為得計。推而論之。例如,印象深刻前不久看過一則小白兔釣魚的笑話,靠的是智慧,要想獨善其身,暴露軟肋,那麼,融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