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故事800字
1. 我欣賞曹操為題的800字作文
我給你些材料,你自己整理一下。漢朝末年,有一個叫做許子將的人見到曹操後說過一句話,大意是:你這個人如果生在太平的時代,可能成為能幹之重臣,大如果你生在亂世,你竟會成為奸詐的英雄。從此以後,「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成為了評價曹操最經典的一句話。無論這種說法是否准確,我們都能看出曹操是個性格非常復雜的人。
曹操有血有肉,有理性也有野性,即會耍詐又會耍狠,同時也誠實厚道,他既能容人,有心胸狹窄,既豪情萬丈,又濫殺無渡,既挾天子已令諸侯,又終生不肯廢漢帝自己取而代之。
曹操在軍事、政治、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文采泱泱,武略滔滔,足智多謀,這使得他在戰亂紛飛的三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
軍事:兵行詭道
《三國志》中寫道曹操一生親自指揮的戰役大概有30多次,其中大部分是勝利的。戰場上的曹操將兵行詭道演繹得淋漓盡致:
戰呂布,曹操時而詐死誘呂布來襲,時而令老幼婦孺充任疑兵,最終是呂布命喪白門樓。
破袁紹,曹操用兵神速,硬是在袁紹德援軍到達之前將烏巢給燒了。日後對付袁譚、袁尚的時候,採取了郭嘉的計謀,耐心等待,最終等來了二袁的分裂。不費一兵一卒,等到了公孫康送來的二袁人頭。
通過以上的事實我們可以看出,曹操的用兵之道確實很了得,並沒有《三國演義》中寫得那麼狼狽。長坂坡一戰,為了突出了趙雲和張飛萬人莫敵,就把曹操當個陪襯來寫,其實明眼人一看便知,曹操是大獲全勝,而劉備只是沒有全軍覆沒而已。
曹操為數不多的敗仗中,最出名的是赤壁之戰。但憑良心說,曹操在赤壁之戰的前半段是占據了上風,而且是絕對性的,對於最後的失敗,可能是曹操一生勝仗太多,使得他過分的相信自己。
總體來說,曹操是我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具有非凡才能的軍事家。
文學: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曹操在文學上的成就我不得不說,他是建安七子之首,又很高的成就。
曹操的詩特別出名,大多數反映了漢末社會的動盪和人民的貧苦生活。如《篙里行》中的 「鎧甲生飢虱,萬姓以死亡。白甘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真實地反映出了漢朝末年的社會狀況,被譽為「漢末實錄」。
另一首《龜雖壽》詠嘆了自然界中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觀滄海》描寫了山海間萬物的繁茂和瑟瑟秋風。
人品:多疑與寬宏
曹操的多疑歷來被後世所「稱贊」,也難怪,曹操就這點能令人將他記住。《三國演義》由一回寫道,曹操對周圍的人說自己夜裡好殺人,叫他們不要打擾自己,並在當天晚上殺了一個人,其實曹操夜裡不會殺人,它是他被周圍的人殺才故意這樣做的,這不得不說,曹操的多疑性格十分嚴重。
相反,曹操對人有時候卻十分寬容。如張秀曾經殺了曹操的兒子和愛將,當張秀來投向的時候卻盛宴款待;陳琳曾經幫助袁紹寫過一篇文章,文章將曹操的祖宗八代一網打盡,罵的曹操狗血噴頭,結果陳琳仍然在曹操的手下得到了重用。這種對人的寬容也許是後來曹操手下人才濟濟的原因。
用人:唯才是舉
劉備的手下有「五虎上將」,之所以列出這五虎是因為人太少了,以此來掩飾人才的缺乏;東吳孫權的手下掛得上名的也只有甘寧、周瑜、魯肅那幾個。相比之下,無論哪個時段,曹操的手下都是猛將如雲。
在曹操的用人之道裡面,只有四個字:「唯才是用」。不論是名聲不好的還是貧苦人家的,只要有能力,曹操都會委以重任。具體的看來,曹操的手下有自己的族人(曹仁,曹洪,夏侯敦),有素不相識的(典偉,許褚),有在行伍戰陣之中發現(李典,於禁),更有從戰俘裡面收服的(張遼,徐晃),還有一些沒有被歷史記載的人(陳橋,滿寵)。這些人都是經過曹操的慧眼提拔以後才得以建功立業的。
曹操也善於各取所長,如許褚、典韋有武力,忠誠守法,平時曹操名他們做自己的虎威,打仗的時候救命他們做先鋒;文聘原是劉表手下的大將,在江南一帶很有威信,於是曹操就命他鎮守江夏,抵禦孫權。
曹操與袁紹相比,沒有袁紹的龐大家族世系的有力支撐;和孫權相比,沒有父兄留下來的大好基業;和劉備相比,沒有那悠遠的帝王系譜可供露臉。而他的成功,是靠自己的才能打造的!
曹操病死於洛陽,一生南征北戰,令後人追隨。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曹操! 1.疑殺華佗晚年的曹操患了頭腦痛風症,僚臣華歆向他推薦了神醫華倫。遺憾的是,當華倫指出其症因風而起,病根入腦,風涎不能出,枉服湯葯,須利斧開腦取風涎方可根除時,曹操竟疑心華佗是想乘機害他性命,遂將華佗殺了,一代神醫命絕於世。2.廢除寒食節「寒食節」相傳起於春秋時嚴明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人們就定於是日禁火寒食一百餘天。曹操有一年視察並了解當地百姓的生活民情時,發現民間百姓每年度過「寒食節」的方式,己經非常嚴重地影響和危害了老百姓的身體健康,於是下令廢除。3.提倡薄葬218年,曹操頒布了一道《終令》,提出死後不要厚葬,要將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為壙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樹。一年後,他為自己准備了送終的四季衣服,並留下遺囑說:我如果死了,請按當時季節所穿衣服入殮,金玉珠寶銅器等物,一概不要隨葬。曹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4.割發代首有一次,曹操大軍經過農田,看見田裡莊稼豐收在望,於是下令凡踐踏麥田的,就斬首示眾。不料自己的馬受驚而一下子躥入麥田中,踐踏壞了一塊麥田。為了實踐自己的命令,取信於民,於是就割了自己的頭發來代替。5.望梅止渴曹操征張綉時,路上缺水,將士皆渴,於是他以鞭虛指著前面說有梅林,軍士聽說後均感到口中生津,不那麼渴了,最終走出了困境。6.煮酒論英雄一日,曹操與劉備邊喝酒邊評論天下英雄,曹操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劉備於是從容俯首拾箸說:「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操笑:「丈夫亦畏雷乎?」劉備說:「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意即連聖人對迅雷烈風都會失態,我怎能不怕呢?將聞言失箸緣故,輕輕掩飾過了。曹操於是不疑劉備。7.裸足迎才許攸來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覺,一聽舊友許攸來投,連忙從床上跳下來,鞋襪不穿,跑出恭迎。遙見許攸,撫掌歡笑,攜手共入,操先拜於地。許攸一見,感慨萬千。8.東臨碣石公元207年,統一北方的大局已定。仲秋八月,秋高氣爽,曹操親率威武之師,滿懷勝利豪情,長驅東進。渤海西南岸有一山突兀,靈秀獨鍾,曹操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滄海,歌以詠志。於是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觀滄海》。9.濫殺無辜董卓敗亂朝綱,曹操帶領兒個人逃回鄉里,經過友人成皋呂伯奢的家。伯奢出去了,只有他的五個兒子。夜晚聽到他們食器碰撞的聲音,誤以為是想謀害自己,於是在夜裡殺了他們。而且還凄愴地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由此可見曹操陰險冷酷的權謀。10.曹操焚稿《三國演義》第六十回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張松出許都求見曹操,曹操見張松矮小,相貌又丑,便有意冷落他,邊洗足邊接見,使張松憋了一肚子氣。次日,曹操掌庫主簿楊修拿出曹操新著兵書《孟德新書》給張松看,意欲示曹操的大才。張松看了一遍即記了下來,故意笑曰:「此書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誦,何為新書?此是戰國時無名氏所作,曹丞相盜為己能。」楊修不信,張松說:「如不信我試誦之。」遂將《孟德新書》從頭至尾朗誦一遍,並無一字差錯。楊修大驚,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說:「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一樣?」認為自己的書沒有新意,就讓人把那本書燒了。11.生性多疑曹操死後採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一方面為了防止盜墓,另一方面,也和他生性多疑有關。傳說,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郵城所有的城門全部打開,七十二具棺木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從城門抬出。從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謎隨之懸設
2. "曹操小傳"作文800字
今天,讀了《曹操》這本書後,我對曹操這個人又有了新的認識。
以往人們提起曹操,我就會聯想起戲台上那一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白臉奸臣,在這里,人們只是看到了曹操陰險、狡詐的一面,卻未看到他治國有方的另一面。『曹操其實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
試看,經過多年的戰亂,農業生產遭受到極其嚴重的破壞,中原地區出現了「白骨蔽平原」的悲慘景象,於是曹操積極推廣「屯田」方針。屯田方針分「軍屯」和「民屯」兩種。「民屯」就是召集百姓,編成組來開荒種地,屯田農民直屬國家管理,可以不服搖役,收獲時只交給國家四至五成的糧食;「軍屯」就是邊防將士守邊種地,收獲的糧食全都上交給國家。由於曹操此舉,才使中原農業得以很快的恢復。
此外,曹操的知人善用也是很突出的一個優點。他打破了漢末以來官位世襲的傳統,宣布重用那些出身低賤卻有專長的人。如曹操手下的張遼、徐晃等雖然出身寒門,但有一技之長,都被提拔成了大將。所以當時自願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也很多,形成了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為他日後奪取天下打下了基矗
曹操的軍事才能也是極其突出的。在戰爭中他常能以彼之長、補己之短,變被動為主動,化劣勢為優勢,創造了許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輝煌戰例。如公元200年官渡之戰中,袁紹想以十萬大軍的優勢兵力,直搗曹操的政治中心許昌,想一舉消滅曹操。當時曹操手下只有兩萬的兵力,當他得知袁紹要發動總攻時,便同謀士分析當時的形勢,利用袁紹優柔寡斷、內部意見不統一的弱點,設計打敗了袁紹,平定了北方。
對我特別有啟發意義的,是曹操「任人惟賢」這一點。我們班的班幹部人選歷年來一直沒有什麼變動,一些組織能力差的同學仍連續幾年擔任班幹部,而一些有工作能力的同學卻不能在班上大顯身手。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借鑒曹操的用人方法呢?
於是我向老師請示,親自為班上主持了一次班幹部選舉大會,讓同學們投票選舉自己心目中稱職的班幹部。經改選後的班委會,不久便使班裡的工作呈現出蒸蒸日上的局面。
通過讀《曹操》這本書,不僅使我全面地了解了曹操這個著名的歷史人物,而且使我增長了許多歷史方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對身為中隊長的我來說,還提供了很多管理班級的好辦法呢!
3. 寫一代梟雄曹操作文,要求800字
他,一個用兵謹慎,愛民如子的好君王;一個赤膽忠心,嚴於律己的好臣子;一個奸詐無比、足智多謀的好將軍;一個見多識廣、博覽群書的好學者;一個禮賢下士、詭計多端的梟雄。他是誰?他就是集四大家於一身的奸雄——曹操。
那時,董卓稱霸中原,欺壓百姓。百姓們叫苦連天,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為此,曹操為百姓們痛心,為百姓們忿忿不平,一直伺機報復,准備推倒這個暴君董卓。只是一直沒有找到機會而已。從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正直、愛民的曹操。有一天,王允為曹操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王允把曹操叫到家裡,對曹操說:「曹操呀,現在在董卓這個暴君的統治下,民不聊生。現在,我有一個計策,能除掉他,你能幫我嗎?」曹操經過深思熟慮,說:「行,我求之不得!」於是王允在曹操耳邊把方案說了出來。一天晚上,曹操拿著七星寶刀,以送刀名義騙了進來。他拿起刀,剛准備刺向董卓,忽然,董卓醒了,從銅鏡中看到了曹操拿刀向前,大喝一聲「曹丞相,你在干什麼?」曹操見此情況,靈機一動,馬上跪下,說:「我是來獻寶刀的!」從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靈活應變的曹操。於是董卓收下了這把七星寶刀,賞了曹操許多金銀珠寶,曹操嚇出了一身冷汗,做賊心虛,便乖戰馬慌忙而逃。
過了很久,曹操接納了孫權,袁紹大怒,立刻集合了全軍大部分人馬,向曹操攻去。曹操得知了這個消息,略加思索,說:「袁紹一直沒有作為,不足為患。」於是曹操就只派了幾萬人防守。從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清高的曹操。也正是因為曹操的輕敵,兩個月後,軍中糧草告急,便派使者向總營催糧,可在路中,卻被袁紹的部將許悠所擒。從他口中,許攸得知了曹軍糧草告急。許攸把消息告訴了袁紹,可袁紹卻懷疑許攸與曹操私通。許攸得知後,差池民不回地離開了軍營,去投靠曹操。曹操聽說後,鞋都沒穿,面笑容地迎了上去:「許將軍助我,袁軍肯定指日可破。」從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禮賢下士、尊重人才的曹操。也正是曹操對許攸的尊重,許攸把袁軍的內部信息全盤托出。在許攸的幫助下,袁軍糧草被燒,軍隊被破,袁紹被捕。
4. 急求曹操人物分析 800字
曹操性格的分析。我認為要分為2個階段。(我說大概的,你就補充字數,反正大回體意思要明確,當然我答的只是建議)曹操性格的第一個階段,是愛國的,想救人民於水火。但同時也是多疑多猜忌(呂博奢的例子可以驗證),心也是有些「黑」。愛才想得到才,愛才心切的性格。官渡許攸投奔時候他說了好幾次假話,可體會出他的奸詐。更說明他是一位奸雄。宛城之戰的時候也大意了。說明他也有輕敵的性格…
第二個階段,是擁有漢獻帝,官渡戰後。基本統一了北方中國,野心膨脹起來,心也比以前更黑了。殘暴忘恩,(後期荀彧因為反對曹操被封王,曹操便賜荀彧死。注,荀彧是曹操前期得力的謀士,曹操說他是「我之子房」)我說荀彧的好就是更加進一步體會曹操的狠毒。
總之一下子說出曹操的性格很難。曹操的性格是多變的,建議樓主自己多看看三國演義或者三國志。畢竟靠網上的建議學習是很難上去的
5. 三國演義——曹操的故事
1.空城記
興平二年(195年)春天,緩過氣來的曹操再次親率軍攻打呂布,迫使呂布後退。夏天,呂布反撲,在半路上遇到了曹操的伏兵,大敗而逃。曹操對呂布首次取得了重大勝利。敗退中的呂布與陳宮部會合,聚集到一萬多部隊,轉身又來戰曹操。曹操大膽的採取了「空城計」虛張聲勢,呂布不敢貿然進攻。曹操連夜調回了大量的部隊。而呂布知道曹操昨天的舉動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第二天一早便主動進攻。結果曹軍伏兵大出,大敗呂布。呂布連夜逃走,放棄了兗州,投奔劉備。在這場戰爭中,曹操的表現非常出色,他在連續失敗中沒有氣餒,屢敗屢戰,以燎原烈火一樣的瘋狂熱情激勵出了全軍的鬥志,雖然身處逆境,但在氣勢上完全壓倒了呂布,最終取得勝利。
(這個經過考證,確實是曹操的,當時有一個叫郭沖的人十分崇拜孔明,所以才編出了諸葛亮的空城計,這個也有疑惑,不過的確發生在曹操身上,確有此事。)
2.官渡之戰
東漢建安五年(200),曹操統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區擊敗袁紹軍隊進攻的一次決戰。東漢末年,豪強擁兵割據,逐鹿中原。時袁紹擁有冀、青、幽、並四州,自恃兵多糧足,圖謀相機消滅僅據兗、豫二州的曹操。建安五年一月,衰紹率精兵10萬南下。在此之前,曹操為避免腹背受敵,已先擊潰與衰紹聯合的劉備,並進駐易守難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聲東擊西之計,於白馬(今河南滑縣境)擊斬衰將顏良,敗衰軍。衰紹初戰失利,銳氣受挫,改分兵進擊為結營緊逼。兩軍對壘於官渡,相持數月。其間曹操因兵疲糧缺,一度欲回守許昌(今河南許昌東)。謀士荀彧認為,曹軍以弱敵強,此時退兵必為所乘;反之,衰軍輕敵,內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將有變,正可出奇制勝。曹操納其言,派兵襲燒衰軍糧車;又親率精銳5000奔襲衰軍烏巢(今河南境)糧屯,全殲衰軍,燒毀全部囤糧。消息傳來,衰紹所部軍心動搖,紛紛潰散投降。曹操乘機全線出擊,殲敵7萬余,衰紹父子僅率800餘騎北逃。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衰紹則從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6. 關於曹操的作文,800字,要通過《三國演義》里的一個內容來表現曹操的!
我這里有一篇;曹操我想對你說,希望你能從中得到些體會
有人說你是「治世之能臣」,有人說你是「亂世之奸雄」;青梅煮酒論英雄,月下賦詩《短歌行》。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的風流人物,無盡的爾虞我詐。有人流芳千古,也有人遺臭萬年,更有多少英雄被人所誤解。丞相就是寂寥的英雄啊。長眠地下冰冷的屍骨,卻在默默里訴說著你對大漢的心。曹**想對你說——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你的人生有何等的坎坷。如果沒有你,混亂的北方就不會得到安定;如果沒有你,昏庸的君主就不會得到解脫。後人對你的評論是愚蠢的,他們沒有理由,更沒有能力來評論你的功過。換了誰人能承擔起波濤洶涌的黃河!
天下,有民心者得,愛才惜才的精神也很灑脫。高貴的君主有誰會向他人鞠躬下跪?所以才有了你無數的英才、追隨者。治理百姓的能力同樣得到了認可,除了你誰能譜寫那樣壯麗的山河?
你不是奸雄,不是「白臉」人們又為何要將你誤解?難道他們沒有得到過正史的驗證?沒有堅定的信念怎會成功?沒有狠毒的手段怎會得勝?沒有博大的胸襟怎能包容萬物?沒有奸詐的計謀怎會得江山?沒有妄自菲薄的態度怎會得民心?丞相,我在心中深深的敬佩,你強者中的強者。我要在他們面前讓你的光輝得到詮釋,讓千年來的誤解化為烏有。
曹操,我想對您說------
7. 分析曹操人物形象作文800字
曹操是一個非常有計謀的人,他雖然是非常的奸詐狡猾,但是他的實力也是不可輕視的,最讓人刻骨銘心的還是要數那次的赤壁之戰,曹操把袁紹的幾萬兵馬,毀滅的只剩下幾百來個人樂,並且曹操自己也沒有花多大的功夫,這可只是個奇跡呀。曹操這個人還是非常求賢若渴的那種人,總而言之曹操是一個可以算是一個偉大的君主。
特點一:求賢若渴
故事一:曹操有一次把關羽給困到了山頂上,當時的關羽和劉備張飛失散,所以只好歸降曹操,他便提出了要求,可是曹操想都沒有想就答應了,並且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招待關羽,可是關羽還是堅持著如果找到劉備張飛就立即辭別曹操去找他們兩個,曹操非但沒有生氣,還誇關羽是非常的有忠義的,但是最終關羽還是去找了劉備和張飛,並且殺了曹操的許多將士。
故事二:在曹操平定漢中的時候,曹操遇到了龐德,曹操知道龐德是一員勇將,曹操便就想把龐德收到自己的陣營下,他便叫徐晃去挑戰,並且故意詐降,讓龐德搶去了自己的寨子,趁著龐德設慶功宴的時候,來劫寨,龐德來不及防備,便就落荒而逃。並且曹操賄賂了大臣,說龐德受了曹操的賄賂故意打敗仗,張魯聽信讒言,便把龐德給趕了出來,曹操設下了陷阱俘獲了龐德。龐德被俘後,曹操親自為龐德解開了繩子,龐德便顧順了曹操。
特點二:忘恩負義
故事一:大家應該都知道關羽是怎麼死的吧,是被孫權給殺死的,可是我認我背後的兇手確實曹操。關羽在一次戰爭中被毒箭刺中了胳膊,而這時曹操應該知道關羽的傷勢,如果這個時候挑起戰斗的話一定會拿下那座城的,曹操便寫信讓孫權出兵,孫權便出了兵,關平勸關羽養傷要緊,不要去打仗了,可是關羽不聽,關羽輕視了孫權。可是沒多久呂蒙就拿下了城池,關羽非常的吃驚也就被敵人給俘獲了,關羽確實是一位猛將,他寧死不屈,孫權便殺了關羽。曹操得了關羽的首級,非常的高興,慶幸敵人手下的一員大將死了,此時的他沒有一點傷心,沒有感覺到內疚,沒有覺得因為自己和孫權聯合才導致關羽死了。幸虧司馬懿提示,是孫權想嫁禍曹操,曹操應該厚葬關羽,只不過因為這個,曹操才用大臣之禮葬下了關羽。
故事二:曹操因刺殺董卓不成而逃離洛陽,途中被陳宮所救,共同來到呂伯奢家,呂伯奢吩咐家人殺豬款待他們兩個,自己就去買酒,但曹操卻誤以為家人的磨刀聲是要殺死自己,於是就殺呂氏家人。離開呂家後遇見買酒歸來的呂伯奢,曹操因為擔心呂伯奢將告發自己,於是揮劍砍死呂伯奢;陳宮因此責備曹操大不義,曹操卻回答「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因此認定曹操是不義之人,於是離他而去。
8. 關於曹操的故事
像什麼煮酒論英雄,望梅止渴、華榮道、割須棄袍,赤壁之戰,孟德獻刀、捉放曹大家都知道
給你個不太流行的
曹操借刀殺禰(mí)衡
東漢名士禰衡,有才學,而狂傲不羈,但在當時的文人學者中間很有影響。連大文學家、孔子的後人孔融也十分尊重他,說:「吾的朋友禰衡,當世奇人。其才學是我的十倍!」
曹操聞聽,很生嫉妒之情,他難能容忍在魏國境內,竟有名聲超過他的人!哪怕只在一部分文人范圍之內!
於是,曹操便派人把禰衡叫來,想當面侮辱他一 回,打下他狂傲的氣焰。然而,在席間狂妄不羈的禰衡卻大罵曹操,邊擊鼓邊歷數曹操的罪行。
曹操氣得七竅生煙,面目青紫,切齒咬牙。曹操怒視禰衡良久,忽然笑了笑:「我馬上派你到劉表處,作為我的專使說他來降。你有才華,曹某也最重天下人才。等你完成這個任務回來,我可以讓你做公卿,以示我求賢若渴之誠意。」
眾人不解,紛紛問曹操:「他痛罵主公,為什麼還委以重任,還預封官爵?!」
曹操笑而不答。
禰衡到了荊州劉表處,仍是一派名士風度,狂妄自大,對劉表也諷譏、責罵,一如既往。
劉表想道:「侮辱曹操,而沒遭殺害,是由於曹操怕影響世人的好感,失去自己成就大業的重要支持。所以想借我之刀殺這狂妄的傢伙,讓我承擔殺賢人、害名士的罪名,而為他出氣解恨。我為什麼干這傻事呢?!」於是他就將禰衡派到另一個地方軍閥黃祖那裡任官。
黃祖粗蠻身負,當禰衡對他稍有冒犯時,就大發雷霆,立刻把禰衡砍了。
曹操聽到禰衡終於死在黃祖刀下,輕松又輕蔑地一笑:「這迂腐不堪的書獃子是自已找死,根本用不著臟我的刀
政治家曹操
曹操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他最大的功勞就是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的背景下,統一了北方。曹操統一北魏後,銳意革新;抑制豪強勢力的發展,唯才是舉,重用有真才實乾的文人武士;調整賦稅,在北方興修水利,組織軍民屯田。增加糧食,發展經濟;重視教育,移風易俗。是混亂的局勢安定了下來,使殘破的北方城鄉改變的面貌。他還很注意改善同少數民族的關系,得到了北方民族的支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