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吳承恩的生平故事作文

吳承恩的生平故事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1-21 01:14:09

Ⅰ 吳承恩的生平有哪些介紹

吳承恩(約1500-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山陽(今江蘇淮安)人。他出生在一個由「回兩世學官」沒落為商人答的家庭。吳承恩自幼聰慧,博覽群書,尤其喜愛神話故事。但仕途不順,直到四十多歲方補為貢生。以後又擔任過浙江長興縣丞。但由於他惡逢迎、恥折腰,在宦途上處處受到擠壓,為官不到兩年,耿直的他終於掛冠而去。正因宦途困頓,吳承恩晚年絕意仕途,徹底斷了通過官場為民造福的念頭,而是專心著述詩文。

Ⅱ 吳承恩生平

關於《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的生平,國內外流行的各種文字材料均沒有完整的定論,也沒有吳承恩做過新野知縣一說。而新野縣檔案館保存的《清.康熙五十一年新野縣志》、《清.乾隆十九年新野縣志》均有關於吳承恩的記載。其載曰:「吳承恩,貢士,安徽桐城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接任新野知縣。」由此可知,吳承恩
在新野做過兩年知縣,即1556年—1557年。《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是否與新野知縣吳承恩同為一人呢?

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明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人(註:《新野縣志》為安徽桐城人)。大約生活在明弘治十三年至萬曆十年(公元1500年至1582年)。吳承恩生活於一個由文職小官而淪落為小商人的家庭。其曾祖父當過「餘姚訓導」,祖父做過「仁和教諭」,父子皆為學官,終生未大顯達。吳承恩的父親是個極好讀書卻不善經營的「賣彩縷轂」的店鋪小老闆,凡「六經諸子百家,莫不瀏覽」,「又好談時政,意有所不平,輒撫幾憤惋,意氣鬱郁」,由於常遭官府如狼似虎的胥吏的敲詐,故對社會現實頗多不滿,這無疑對其兒子吳承恩後來世界觀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影響。

吳承恩受家庭影響,自幼喜讀稗官野史、志怪小說,凡坊間說部,皆廣為涉獵。大量的讀書,拓展了他的文思,因此「髫齡即以文鳴於淮」(少年時就以文才捷敏揚名於淮安一帶),野史說他「性敏而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復善諧劇,所著雜記幾種,名震一時」。由於滿腹經綸無所施展,直到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四十多歲的吳承恩才補了個貢生。由於其清廉耿介,獨傲自高,難以見容於世俗,故境遇拮據,貧困潦倒,因此常遭那些以衣冠取人的趨炎附勢之輩的冷眼,所以蹭蹬仕途,直到1560年他六十多歲時,才為生活所迫不得已作了長興縣丞。

吳承恩置身官場,更加深刻地看到了官場的腐敗和社會的黑暗,因不肯隨波逐流,恥為五斗米折腰,故未幾即拂袖而去。科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使他加深了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現實的認識,促使他運用志怪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憤懣。他自言:「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鑒戒寓焉。」 吳承恩除代表作《西遊記》外,其作品尚有《射陽先生存稿》和《禹鼎志》等,可惜多已散佚。

吳承恩傑出的長篇神話力作《西遊記》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經的經歷為藍本,在《大唐西域記》、《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等作品的基礎上,經過整理、構思最終寫定。作品藉助神話人物抒發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改變現實的願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賢神明」的王道之國的政治理想。小說藉助唐僧師徒在取經路上經歷的八十一難折射出人間現實社會的種種情況。小說想像大膽,構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採用人、神、獸三位一體的塑造方法,創造出孫悟空,豬八戒等不朽的藝術形象。全書組織嚴密,繁而不亂,語言活潑生動且夾雜方言俗語,富於生活氣息。主題上沖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大大豐富了作品的現實內容,具有民主傾向和時代特點。作品諷刺幽默,呈現出不同於以往取經故事的獨特風格。吳承恩老貧無子,晚年流寓南京,靠賣詩文糊口,潦倒而終。 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所刊行的《新野縣志》,將吳承恩列入只有德績兼優者才能被錄入的《名宦卷》中,稱其「賦性明敏,清慎自持,革吏弊,禁遊民,修理學校,表揚貞節,刑清政舉,吏畏民懷。尤洞悉水利原委,興築陂堰,民被其澤,以薦升潞安通判。去之日,民塞道垂泣送之」。

除此之外,關於吳承恩的生平,便再難找到更詳細的佐證。

最近,有關人士對明嘉靖年間的新野知縣「吳承恩」是否就是《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考證。在考證中,有關人員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了詳盡的了解。

一、姓名方面:經參閱《古今同姓名大辭典》發現,在該書收錄的民國以前16000餘個姓名、6000餘個人物中,未見有兩個吳承恩之說。

二、學歷方面:參閱1964年3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文學史》知:吳承恩系1544年歲補貢生,系貢生學歷。此與《清.康熙五十一年新野縣志》、《清.乾隆十九年新野縣志》記載相同。

三、任職方面:參閱1979年版《辭海》知:吳承恩系「嘉靖末隆慶初任浙江長興縣丞。」此段時間應為公元1558—1564年左右;而在新野任職時間系1556—1557年,兩段時間前後銜接。

四、籍貫方面:1979年版《辭海》載吳承恩系「山陽(今江蘇淮安)」人;《清.康熙五十一年新野縣志》、《清.乾隆十九年新野縣志》載為「安徽桐城人」。桐城古稱「樅陽」,山陽與樅陽僅一字之差,是否是清人修志時沒有條件進行了詳細了解所致值得考慮。

五、《西遊記》小說方面:

1、小說中的主人公—孫悟空,系猿猴化身,其言行即和人間的社會生活融為一體,又具有人類所不能達到的超凡技藝。

2、新野是全國最大的猴戲市場,新野民間藝人捕猴、馴猴、耍猴不但歷史悠久,而且有很多絕招。猴戲最基本的節目是教猴子按照鑼鼓點數跳躍鑽圈、翻跟斗、倒立等。《西遊記》第28回寫道「(花果山的猴子)又被些打獵的搶了一半去,教它跳圈做戲、翻筋斗、豎蜻蜓、當街上篩鑼擂鼓,無所不為的玩耍。」

3、新野猴戲中猴子可以按人的指揮變換戴多種臉譜面具,就像川劇中的變臉一樣。而《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則有七十二種變化。

4、《西遊記》中,還使用了大量的新野方言俚語。新野人稱不走運為「背時」,孫悟空曾被如來佛以法力壓於五行山下五百年,深受土石壓背之苦,「背石」與「背時」諧音。這些方言俚語,使用范圍大都僅限於新野或新野周邊地帶,頗具地方色彩。若沒有特定的語言環境,沒有對新野風土人情及方言的深刻了解,遠在千里之外異鄉他府的從不涉足新野的外省人吳承恩,是不可能運用得如此得心應手、恰倒好處的。

5、新野人在過新年時有送他人猴狀圖符的習俗,叫「送時候」,祝被送者交上好時候(好運),據說屋裡貼上此「時候(石猴)」便能邪魔遠避,百害不侵,平安吉祥。《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善能驅邪逐惡,降妖捉怪,而孫悟空,即天生石猴也。

凡此種種,若非身臨其境,耳聞目睹,是無法產生諸般藝術靈感的,將這些都解釋為憑空臆造或偶然巧合,也是難以令人信服的。因此《西遊記》縱然不是初稿於新野,最起碼也是猴戲之鄉新野的生活啟迪了吳承恩的創作念頭和思路。

吳承恩在新野的兩年任職中,並沒有留下多少傳說、遺跡,但他勤政為民的作風給後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他深入實地訪遍新野的每一個角落,了解新野的風土人情,踏訪熟悉新野的河流水利,大興土木,避害興利,造福百姓,寫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專著《水利議》。《水利議》除標題及署名外,正文計三十九行又八字,合八百二十七字,依文理分為四段,有介紹,有分析,有議論,有規戒,有措施。文辭朴實,言簡意賅。 據有關專家講,吳承恩在《水利議》中不但論及了水利建設的重要性,同時還提出「莫不因事興事,並力以成功」,「官以時而號召,民以時而興作,勢有所統,權有所歸」等,與現在倡導的「一事一議」開展水利建設和加強水利工程管理即有一定的吻合。

現將吳承恩《水利議》全文刊載於後,以賜讀者。

嘗聞中土高阜,多宜黍稷。惟新野地形卑下,唐、白、刁、溧諸河,經行其中。每遇盛夏淋雨,居民沉灶,黍稷暢茂,適惟其時;一經淹沒,籽粒無收。古人創陂堰之利,實小民命脈之依。且江南水田,仰救池塘,其流易竭;江東水田,仰救江海,其力頗勞。新野之陂,取有源之水,操建瓴之勢,誠所謂天時不能為之菑者。後來人事因循,法制廢弛,奸黠之民陰圖兼並,報官開墾,願納租銀,不系歲辨,征輸原無常期,有司之更代不時,吏書之埋沒無跡,歷至數年或不一征。及至徵收,不告曰水淹,則告曰未種,漫無查考,多至倖免。視種納糧,田地得倍常之利,無分文之費,而溪壑之欲,指此為俎豆之珍矣。

近年以來,節奉上司明文修復。如嘉靖十一年,奉守道劉右參;嘉靖三十年,奉趙右參。俱嘗身歷其地,而目睹其成。修復未幾,而奸黠者即從而破壞之。方其修之之日,群千夫之力,積數月之功,成之而不足其壞之之日。假匹夫之手,乘終朝之隙,毀之而有餘,奸黠愈為得計,而小民無可奈何,致令陂下田地,夏之日欲種黍稷,則下無所泄,不免有水溢之總;秋之日欲種粳稻,則上無所溉,不免有旱乾之患,地方疲弊,百姓困窮,多原於此。又或指有用之陂,為閑曠之地,聯兼並之黨,為無業之民。殊不知陂堰者,古人已成之跡;水田者,小民衣食之資。圖未獲之租,而廢已成之法;壞小民之產,以濟奸人之欲,恐亦傷為政之體矣。但每陂之下,為夫不啻百家,勤者舉事,愚者誹之;富者舉事,貧者苦之,互為異同,自相可否。匪徒奸人壞之,小民亦有壞之者矣。

竊考井田之法,每溝之中,其為夫者十;每川之中,其為夫者萬。當時莫不因事興事,並力以成功。蓋入遂人匠人之中,所以專掌溝洫之制。稻人之官,又教民以作田興水之法。官以時而號召,民以時而興作,勢有所統,權有所歸,是以上無廢政,下無荒業。今日之事,其權在上,其力在下,而歲時督責,實在於有司。

某到任數月以來,嘗親歷各陂,相其地勢,詢之民情,中間形勢交遷,水難導引。如花陂、原陂、周仁、白家、墓營、上羊等陂,已經久廢,便難舉行;如杜長、羅陂、下羊、栗陂、正陂,雖故道尚存,面湮沒已久。俟某再行相其地勢之順逆、人力之難易,費用之多寡,逐一議處,次第舉行,另行開報外,如新陂、曲尺、瓦亭三處,故堤舊道,俱各見存。但新陂、曲尺陂未被人耕種,已經官差給帖,一面修理其瓦亭陂,系三十四年告申耕種,上納租銀,合無禁止,仍令封堤蓄水,以備灌溉,深為便宜。

《水利議》中所提到的花陂、原陂、周仁、白家、墓營、上羊陂、杜長、羅陂、下羊、栗陂、正陂、新陂、曲尺、瓦亭等處水利工程經過數百年的運行,到目前基本上已經全部廢棄,大多數變成了村落的名字。

從這篇《水利議》可以看出,吳承恩不僅是位文學巨匠,而且也是位對水利建設具有全面研究和獨到見解的水利專家,更是一位勤政為民的父母官。

Ⅲ 作文吳承恩詳細介紹大家,300個字

吳承恩小時候勤奮好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他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愛好填詞度曲,對圍棋也很精通,還喜歡收藏名人的書畫法帖。少年時代他就因為文才出眾而在故鄉出了名,受到人們的賞識,認為他科舉及第,「如拾一芥」。
他除勤奮好學外,愛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書籍。如《百怪錄》、《酉陽雜俎》之類的小說或野史,這類五光十色的神話世界,潛移默化中養成了搜奇獵怪的嗜好,隨著年齡的增大,這種愛好有增無減,這對他創作《西遊記》有著重大的影響。30歲後,他搜求的奇聞已「貯滿胸中」了,並且有了創作的打算。50歲左右,他寫了《西遊記》的前十幾回,後來因故中斷了多年,直到晚年辭官離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後完成《西遊記》的創作,歷時7年。.
他官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使他加深了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現實的認識,促使他運用志怪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憤懣。他自言:「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鑒戒寓焉。」吳承恩還寫過一部短篇小說集《禹鼎志》,不過已經失傳,只能看到一篇自序。而《西遊記》的作者是不是吳承恩,學術界對此一直頗有爭論,有學者認為《西遊記》的作者不是吳承恩,而是明嘉靖的「青詞宰相」李春芳。
吳承恩傑出的長篇神魔小說《西遊記》以唐代玄奘法師赴天竺學習佛教的經歷為藍本,在《大唐西域記》、《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等作品的基礎上,經過整理、構思最終寫定。作品藉助神話人物抒發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改變現實的願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賢神明」的王道治國的政治理想。小說藉助唐僧師徒在取經路上經歷的八十一難折射出人間現實社會的種種情況。小說想像大膽,構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採用人、神、獸三位一體的塑造方法,創造出孫悟空、豬八戒等不朽的藝術形象。全書組織嚴密,繁而不亂,語言活潑生動且夾雜方言俗語,富於生活氣息。主題上沖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大大豐富了作品的現實內容,具有民主傾向和時代特點。作品諷刺幽默。呈現出不同於以往取經故事的獨特風格。
《西遊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同嚴肅的批判巧妙的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西遊記》是古代長篇小說浪漫主義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美國大網路全書》認為它是「一部具有豐富內容和光輝思想的神話小說」,《法國大網路全書》說:「全書故事的描寫充滿幽默和風趣,給讀者以濃厚的興味。」從19世紀開始,它被翻譯為日、英、法、德、俄、等十來種文字流行於世。
吳承恩的詩文多散佚,有後人輯集的《射陽先生存稿》4卷存世。吳承恩寫的《西遊記》第一回《猴王出世》被選進了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學期第二十一課中。《三打白骨精》被選為蘇教版六年級第八課。另《花果山擁立美猴王》入選滬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學期第三十一課中。《孫悟空棒打白骨精》也入選滬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學期第三十二課中。《猴王出世》選文五年級人教版下冊,第21課。《小聖施威降大聖》選文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26課。

Ⅳ 吳承恩的生平

吳承恩(約1500~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明代小說家。江蘇漣水人,後徙淮安山陽(今江蘇淮安)。

吳承恩出身於一個世代書香而後敗落為小商人的家庭。自幼敏慧,又好學習,博覽群書,年輕時即受到督學使者的贊揚,以文名著於鄉里。他好奇聞,閱讀大量的野言稗史,受到民間文學的積極影響;又喜讀「善模寫物情」的唐人《傳奇》,從中吸取營養。這對他《西遊記》的創作有著重要意義。

吳承恩早年曾希望以科舉進身,然而屢試不中。中年以後才補為貢生。以後在同鄉名宦李春芳的「敦諭」下,入京候選,結果是「悠悠負夙心,作吏向風塵」(《春曉邑齋作》)。迫於家貧母老,他很不情願地當了長興縣丞。不久,因「恥折腰」遂拂袖而歸,後來又一度擔任過品級與縣丞相近而為閑職的荊府紀善。晚年歸居鄉里,放浪詩酒,貧老以終。《西遊記》創作的時期不可確考,一般認為是晚年所作。

吳承恩平生與沈坤、朱日藩、李春芳為莫逆之交。三人都通過科舉考試而飛黃騰達。官至首輔的李春芳,曾在仕途上積極鼓勵和幫助吳承恩。吳承恩還曾與吳中名士、先輩書法家兼詩人的文徵明和王寵交往,詩酒唱和,他們疏狂自傲,不合時流的精神風貌彼此相通。在長興當官時,與後七子之一,當時正家居的徐中行有較密切的交往。晚年鄉居,與在淮做官的陳耀文、陳文燭和邵元哲等結為翰墨交。陳耀文編選的詞集《花草粹編》,與吳承恩所編的《花草新編》內容性質相近。陳文燭曾跟吳承恩一起商訂《花草新編》,並為之作序。

吳承恩的詩文多散佚,有後人輯集的《射陽先生存稿》4卷存世。

Ⅳ 吳承恩的故事,急!!!!!!!!!

眾所周知,以唐僧西天取經為主線的西遊記故事在宋代就流傳於民間,但很粗糙,又不連貫。吳承恩一心想在前人有關著述及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寫出一部完整的《西遊記》。此前,他聽說京城國子監和南都(南京)國子監(均相當於國立最高學府)都藏有全套刻印本《永樂大典》。其中收錄有元末明初的話本《西遊記》和元代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等幾種不同版本。這些都是創作《西遊記》前亟需閱讀和參考的,可是一般人根本無法讀到。他尋思再三,借了盤纏,帶上好友沈伯生(已高中進士,後升任南都國子監祭酒)寫的幾封信,趕到南京,在顧樓街文友朱祠曹家住下。先後持沈的介紹信件找了幾位官場上的朋友,可是他們(包括國子監內一位官員)都表示:國子監規制嚴格,無法借出《永樂大典》中有關收錄《西遊記》版本的零本。無奈之下,只有花錢請國子監里讀書的太學生們抄錄了。而且這還多虧得到國子監里那位沈伯生友人的關照。吳承恩借宿的朱祠曹家距離國子監所在地的成賢街還有幾里路。吳承恩每天下午就趕到國子監大門外耐心等候,拿到抄錄好的書稿如獲至寶,惟恐失落了一頁。回住處就翻閱潛心研究。抄書稿的費用都是朱祠曹墊付的。因為吳承恩乃是山陽一飽學寒士,根本拿不出那筆錢。這次歷時月余的南京之行,對於吳承恩創作《西遊記》至關重要。他在自己的一篇文章里稱「南都之行」是「覓寶而得寶」。南京人文薈萃,書肆很多,也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做了多年充分准備和資料積累後,吳承恩於71歲那年才動筆創作。嘔心瀝血慘淡經營,歷時7年左右才完成了這部堪稱世界文學瑰寶的《西遊記》。
自己看看吧

Ⅵ 作文 介紹吳承恩怎麼寫

吳承恩(約1500~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明代小說家。江蘇漣水人,後徙淮安山陽(今江蘇淮安)。
吳承恩出身於一個世代書香而後敗落為小商人的家庭。自幼敏慧,又好學習,博覽群書,年輕時即受到督學使者的贊揚,以文名著於鄉里。他好奇聞,閱讀大量的野言稗史,受到民間文學的積極影響;又喜讀「善模寫物情」的唐人《傳奇》,從中吸取營養。這對他《西遊記》的創作有著重要意義。
吳承恩早年曾希望以科舉進身,然而屢試不中。中年以後才補為貢生。以後在同鄉名宦李春芳的「敦諭」下,入京候選,結果是「悠悠負夙心,作吏向風塵」(《春曉邑齋作》)。迫於家貧母老,他很不情願地當了長興縣丞。不久,因「恥折腰」遂拂袖而歸,後來又一度擔任過品級與縣丞相近而為閑職的荊府紀善。晚年歸居鄉里,放浪詩酒,貧老以終。《西遊記》創作的時期不可確考,一般認為是晚年所作。
吳承恩平生與沈坤、朱日藩、李春芳為莫逆之交。三人都通過科舉考試而飛黃騰達。官至首輔的李春芳,曾在仕途上積極鼓勵和幫助吳承恩。吳承恩還曾與吳中名士、先輩書法家兼詩人的文徵明和王寵交往,詩酒唱和,他們疏狂自傲,不合時流的精神風貌彼此相通。在長興當官時,與後七子之一,當時正家居的徐中行有較密切的交往。晚年鄉居,與在淮做官的陳耀文、陳文燭和邵元哲等結為翰墨交。陳耀文編選的詞集《花草粹編》,與吳承恩所編的《花草新編》內容性質相近。陳文燭曾跟吳承恩一起商訂《花草新編》,並為之作序。
吳承恩的詩文多散佚,有後人輯集的《射陽先生存稿》4卷存世。

Ⅶ 吳承恩的代表故事。

吳承恩(1500年—約1583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吾淮才士。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人(專現淮安市淮安區人屬)。祖籍安徽,以祖先聚居樅陽高甸,故稱高甸吳氏。 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提出《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的首先是清代學者吳玉搢,吳玉搢在《山陽志遺》中介紹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吾淮才士」,「及閱《淮賢文目》,載《西遊記》為先生著」[1]。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話故事。在科舉中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長興縣丞。殊途由於宦途困頓,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述。 2004年,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政府決定在山上茶庵處建立了吳承恩紀念館和在山下山門處建樹其石雕座像,用來紀念他。

Ⅷ 吳承恩生平簡介

吳承恩(1500-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人。
吳承恩出生於一個由下級官吏淪內落為小商人家庭,他的父親吳銳性格樂觀曠達,奉行常樂哲學,為他取名承恩,容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忠臣。 吳承恩小時候勤奮好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他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愛好填詞度曲,對圍棋也很精通,還喜歡收藏名人的書畫法貼。少年時代他就因為文才出眾而在故鄉出了名,受到人們的賞識,認為他科舉及第,「如拾一芥」。《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他除奮好學外,特別喜歡搜奇獵怪,愛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書籍。如《百怪錄》、《酉陽雜俎》之類的小說野史,這類五光十色的神話世界,潛默化中養成了搜奇獵怪的嗜好,隨著年齡的增大,這種愛好有增無減。這對他創作《西遊記》有著重大的影響。 30歲後,他搜求的奇聞已「貯滿胸中」了,並且有了創作的打算。50歲左右,他寫了《西遊記》的前十幾回,後來因故中斷了多年,直到晚年辭官離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後完成《西遊記》的創作

Ⅸ 吳承恩的人物生平

1500年(大明弘治十三)吳承恩出生於淮安府山陽縣一個學官淪落為商人的家庭。他的父親吳銳性格樂觀曠達,奉行常樂哲學,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忠臣。吳承恩自幼聰慧,喜讀野言稗史、志怪小說,「嘗愛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輩所著傳記,善模寫物情,每欲作一書對之」,「髫齡,即以文鳴於淮」,頗得官府、名流和鄉紳的賞識。朱應登認為他「可盡讀天下書」,而「以家所藏圖史分其半與之」。
1529年(嘉靖八年),吳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創辦的龍溪書院讀書,得到葛木的賞識。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吳承恩大約5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
1551年(嘉靖三十年)吳承恩接任河南新野縣知縣。修建行台察院,尊經閣,增修儒學,表彰貞節,興辦水利等德政事跡。
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浙江長興縣丞,常與友人朱曰藩豪飲,寄趣於詩酒之間,和嘉靖狀元沈坤,詩人徐中行有往來。
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終因受人誣告,「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約六十七歲時到過杭州,活了大約82歲,晚年在貧窮中逝世。
吳承恩喜讀稗官野史、志怪小說,「嘗愛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輩所著傳記,善模寫物情,每欲作一書對之」,「髫齡,即以文鳴於淮」,頗得官府、名流和鄉紳的賞識,《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做詩文下筆立成。愛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書籍,如《百怪錄》、《酉陽雜俎》之類的小說或野史。
吳承恩小時候勤奮好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他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愛好填詞度曲,對圍棋也很精通,還喜歡收藏名人的書畫法帖。少年時代他就因為文才出眾而在故鄉出了名,受到人們的賞識。
他官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使他加深了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現實的認識,促使他運用志怪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憤懣。他自言:「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鑒戒寓焉。」吳承恩還寫過一部短篇小說集《禹鼎志》,不過已經失傳,只能看到一篇自序。
吳承恩擅長繪畫、書法,多才多藝。然而科舉不利,至中年始為歲貢生。60歲時出任長興縣丞,又因與長官不諧,拂袖而歸。後又聘任過荊王府紀善。
《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覽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補上「歲貢生」,後流寓南京,長期靠賣文補貼家用。晚年因家貧出任長興縣丞,由於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不久憤而辭官,貧老以終。30歲後,他搜求的奇聞已「貯滿胸中」,並且有了創作的打算。50歲左右,他寫了《西遊記》的前十幾回,後來因故中斷了多年,直到晚年辭官離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創作《西遊記》。

Ⅹ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的生平

吳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說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作者。 吳承恩,出生於一個小官吏降為小商人的家庭。父吳銳,字廷器, 賣「彩縷文羯」,是「又好譚時政,竟有所不平,輒撫幾憤惋,意氣鬱郁」之人。 吳承恩自幼聰慧,喜讀野言稗史、志怪小說,「嘗愛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輩所著傳記,善模寫物情,每欲作一書對之」,「髫齡,即以文鳴於淮」,頗得官府、名流和鄉紳的賞識。嘉靖八年(1529),吳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創辦的龍溪書院讀書,得到葛木的賞識。 朱應登認為他「可盡讀天下書」,而「以家所藏圖史分其半與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六年後,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浙江長興縣丞,常與友人朱曰藩豪飲,寄趣於詩酒之間,和嘉靖狀元沈坤,詩人徐中行有往來。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後「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約六十七歲時到過杭州,活了大約82歲,晚景凄涼。 《天啟淮安府志》評價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清雅流麗,有秦少游之風。復善諧謔,所著雜記幾種,名震一時」。不過都是他死後的事了。他一生創作豐富,但是由於家貧,又沒有子女,作品多散失。據記載有志怪小說集《禹鼎記》已失傳。目前只遺留後人輯的《射陽先生存稿》四卷。一般公認他是中國的《西遊記》的最後定稿作者,但也有觀點認為不是,目前在學術界保持著爭議(舊時傳說是元朝的全真教道人丘處機)。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