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小澤征爾的故事讀後感500字

小澤征爾的故事讀後感5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21 01:48:07

Ⅰ 《外國歷史故事》讀後感500字左右

我讀過的書中印象最深的是《中外歷史故事》這本書能讓我們知內道很多中外的歷史讓我們容走岀中國,走向世界,書中精選了40餘篇中外歷史故事,如:尼羅河的禮物、埃及艷後、七大奇跡、《岳飛精忠報國》和《楊業抗遼》……真讓我增長了許多知識.
讀了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歷史成就;也讓我們重溫了大的歷史事件.另外,也讓我積累了許多好詞好句,並多了一些感受,明白了一些道理.
記得笛卡爾說過:一句關於讀書的名言「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莎士比亞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岳飛從小勤奮好學,並且練了一身好武藝,岳飛19歲的時候,有金兵侵略宋朝,岳飛為了國家的安定,就去當兵了,他的母親在他身後刺了「精忠報國」這四個字.後來當岳飛領著士兵最後沖刺時,皇上卻聽了奸臣的建議,讓岳飛退兵,岳飛回來後,嘆息道:「十年的戰爭,就這樣結束了江山是很難保了,說完岳飛淚流滿面岳飛回到朝廷後,奸臣秦檜串通皇上,把他關進了大牢,以「莫須有」的罪名把年僅39歲的岳飛殺害了,岳飛滿懷愛國之心,以不怕死的精神,精忠報國、奮勇殺敵、屢立戰功.望採納

Ⅱ 小澤征爾自信的故事啟示

「沉 默 是 金」

前幾年,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做「沉默是金」。現在,這首歌已不再流行了,但「沉默是金」這四個字卻深沉地印在了人們腦中,有些人甚至把這四個字作為為人處世的准則。
沉默有時確實是金。沉默可以是一種無聲的諷刺,可以起到一種「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例如,有時安慰某人,可以輕拍他的肩或緊握他的手。又如,談到一個自己不熟悉不明白的事物的時候,緘口不言也遠遠勝過不懂裝懂、誇誇其談。
可是,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來個沉默是金,這行得通嗎?
這里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在一次歐洲舉辦的指揮家大賽上,要求每一個指揮家都指揮同一支曲子。輪到了日本青年指揮家小澤征爾。在他指揮到一半的時候,忽然感覺到樂譜中出了錯,使得曲子的這一段聽上去不和諧。於是,他停了下來,指出了這個錯誤。可是每個評委都肯定地堅持說樂譜沒有問題。小澤征爾重新指揮。又到了那個不和諧的地方,他又停了下來。這一次他肯定地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話音剛落,評委們全站起來,鼓掌向他祝賀大賽奪魁。原來,樂譜確全是,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一個圈套。其實,當時並不是只小澤征爾一個人發現了樂譜上的錯誤,可是他們都順滑而過、不了了之。只有小澤征爾一個人以充分的自信、嚴謹的藝術態度,勇敢地指出了錯誤,所以也只有他一個人獲得了金獎。
可見,「沉默是金」並不是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行得通 。在該說話、該表態的時候,沉默實際上是一種毫無原則的表現。這種圓滑而不負責任的方式自然是不可取的。在生活中,這樣的沉默是要不得的。在工作中,該說話的時候還是要大膽地說,不要怕說錯,不要怕說了以後擔當責任。只是得防止泛泛而談、人雲亦雲。看來,「沉默是金」實在是一門藝術。
最後,以美國詹姆斯《強者的座右銘》中的一句作為本篇的結束語:「有時需要發言,有時需要沉默」。

還有就是自信,

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愛默生

Ⅲ <<不!>> 小澤征爾 讀後感

比賽進行時,有一些參賽選手發現樂譜有問題,他們跟評委說了,評委一口否回定 ,前面的參賽的選手答便無話可說,繼續指揮。
輪到小澤征爾了,小澤征爾發現樂譜有問題,大膽地向評委提出,評委還是一口否定。小澤征爾肯定的說:「一定有問題。」評委們突然站起來為小澤征爾鼓起掌來。 原來這只是評委們設的圈套,評委們想看看到低誰才配做世界一流的指揮家。 讀了《小澤征爾的故事》後,我明白了要相信自己,不要別人說什麼你就說什麼,做事要看自己的判斷。從現在開始這就是我的原則。
一次語文考試里,有一道判斷題,這道題讓我猶豫不絕。過了一會兒,老師出去了,課室里出現了吵鬧聲,我聽見同學們說這道題是對的,我相信我自己的想法,我覺得是錯的。試卷發下來後,我對了。相信自己,這個說發是合理的。

Ⅳ 抗日英雄故事讀後感(500字、急!)

讀後感1:今天,我讀了《黃繼光》這篇英雄故事,內心非常激動。夜已深了,可我還未入睡。黃繼光那捨身堵槍口的光輝形象老是出現在我眼前。黃繼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犧牲時年僅22歲,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時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1952年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嶺戰役中,敵人佔領的597.9高地密集的火力網打得六連戰士抬不起頭來。前去爆破的三個小組都犧牲了。眼看著天亮前攻不下陣地了,黃繼光帶領兩個戰士再次前去爆破。一個戰士中彈犧牲了,另一個戰士也負傷了,接近敵人火力點的黃繼光已身負重傷,身邊沒有一樣武器。危急時刻黃繼光用胸膛堵住了敵人正噴著火舌的槍眼。敵人、戰士們驚呆了時,我也驚呆了,誰又見過這等可歌可泣的事跡呢?都說人的死有兩種:要麼重於泰山,要麼輕於鴻毛。黃繼光叔叔為人類的正義事業而死,他死得有意義,死得偉大!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是啊,除了黃繼光以外,還有無數革命先烈為了祖國的神聖領土不被侵犯,為了人民不受欺辱,為了我們生活得更幸福,用滿腔熱血譜寫了一曲曲英雄的贊歌。是他們用忍飢挨餓換取了我們今天豐盛的飯菜;是他們用站崗放哨換取了我們今天樹蔭下的嬉戲;是他們用流血犧牲使我們在和平的環境里學習和生活。 英雄們,我們將以你們為榜樣,勤奮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告慰你們的靈魂,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Ⅳ 歷史故事讀後感500字

歷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歷史的意義便是在此了。然而,歷史又是一個極不易說破的詞。就算歷史學家,觸及歷史的本源時也是相當謹慎的。那麼現在我來說歷史的意義,是不是屬於尋找海市蜃樓的根基那種的無知行徑呢?我想,歷史都列為過往的陳跡餘音了,當下的我們循跡辯音追索漸漸被流光掩蓋的遺蹤,從歷史廢墟的蛛絲馬跡里探求當代的意義,可以說是不能被偏廢。歷史的車輪從來不為任何一個君王、一個黨派,一個民族而停留過,一個君王有多麼大的功績,多麼的文成武德;一個黨派有何等優越的制度;一個民族有何等優良的血統,多麼的文明燦爛,歷史都是如公證的無私的,並沒有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和庇護。因而不斷思索歷史的意義作為一個永久的命題和課題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與解決。
大唐盛世時魏徵直諫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不說話,她的沉默正是她的價值。善於反思的人或民族在歷史的興亡更替當中領悟中興的規則,使國家與民族以後的歷史朝良性發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納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開元盛世離不開對大隋煬帝的借鑒與批判的深入。歷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持久地困擾並困惑著後來人。無數的史書歷數當朝或前朝得失,一為記載一個國度的發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為後來的執政者和人民留存一個參照的完整線索。有時歷史正當被人所淡忘,聰明而執著的人跳出來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確橫向比照中外歷史以及對當國的縱線考察,發現歷史居然有驚人的相似。

羅慣中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見,一個朝代的興衰總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後必是亂世,亂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國的陰陽學說。歷史可以作為當政者的參考,然而也只能是參考而已。歷史的車輪是不會停下的,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盡量吧!盡量延緩那天的到來……

當然歷史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避免和借鑒,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談地重復這樣的論調,目的在於樹立歷史的這層意義在我們心中的標桿。從歷史中找尋相關的意義,不論我們何種角度去看待歷史,得出怎麼樣的結論,哪怕是膚淺甚至的錯漏屢現的結論亦不能阻擋我們初衷。廣視角多維度地去把握歷史,應該也是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責任所在吧?

Ⅵ 一千零一夜中的一個故事的讀後感500字,要感!

一千零一夜之漁翁的故事­——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一千零一夜裡的一個故事,名字叫《漁翁的故事》。故事講的是一個漁翁為了生活去打魚,沒想到魚沒打著,卻釣到了一個裝著魔鬼的瓶子,魔鬼恩將仇報要殺死漁翁,漁翁用智慧戰勝了魔鬼,保護了自己。
這篇文章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漁翁聽到魔鬼要殺他,傷心的哭著哀求魔鬼放了他:「看在我救了你的情份,饒了我吧。」可是魔鬼卻絲毫不為所動,反而說:「正是因為你救了我,我才要殺死你,別說了,你非死不可。」當我看到這里時,感到非常氣憤和難過,因為魔鬼面對自己的救命恩人怎麼能這樣呢?漁翁的家人還在等他打魚回去生活呀!該怎麼辦呢?請看—— 漁翁心想:他是個魔鬼,而我是堂堂正正的人類,我得用計謀和理智去制服他。於是漁翁裝著很不解的樣子問魔鬼:「那好吧,不過在我死前有一件事必須弄明白,你得告訴我實話。這么小的瓶子,怎麼裝得下你龐大的身軀呢?」魔鬼為了證明他可以住在瓶子里,立即化作一陣青煙,鑽進了瓶子。於是,漁翁迅速的將瓶子塞住,封好,任憑魔鬼說盡好話,也不為所動,將瓶子扔回了大海。太好了,漁翁得救了,他用智慧制服了魔鬼,挽救了自己。聰明的漁翁真讓人高興!
在這篇文章中,我最喜歡這樣的一段對話:「告訴我魔鬼,你想怎麼死法」漁翁大聲的說,魔鬼這才知道上了漁翁的當了,「我是和你開玩笑的,快放了我」漁翁堅決的說:「卑鄙無恥的魔鬼,你說謊,你騙不了我!」
看完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魔鬼就是魔鬼,兇殘而愚蠢;人只要動腦筋,一定可以戰勝它。我們現在的學習中,會遇到許多困難,這些困難就像魔鬼一樣,你越怕它就越難,我們必須要有漁翁的精神,決不退縮,用自己的智慧戰勝它,才有收獲。
父親的話 一次珍貴的記憶重溫
漁翁和魔鬼,一個簡短的阿拉伯神話故事,我讀小學的時候就已經廣為流傳了。時光流逝,滄海桑田,偶爾的不經意間,孩子長大了!讀我們讀過的故事,寫他們自己的語言,思想就如流水一般涓涓而過,永不停息。
「善讀者,初以識文而通達其意,後明理而觸類旁通,是為善思矣。」一篇文章,一個小故事,也許只是老人們茶餘飯後的一個話勺,不會帶給你太多的東西,能夠亘古流傳是因為你從中可以覺悟到人生的哲理。
我很欣慰我的孩子認真的讀完了這個故事,然後馬上聯想到自己的學習,並感受到一個基本的道理——知難而進。「路漫漫其修遠哉,吾將上下而求索」人一輩子知書易,明理難,這個問題不僅對於孩子有意義,搞懂它,對我們這些成年人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了。感謝這個故事,感謝我的孩子,讓我拾起了記憶中那些不能忘記,卻又塵封已久的思緒。

Ⅶ 數學家的故事讀後感500字

[數學家傳記《數學家的故事》讀後感500字]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姓名叫《數學家的故事》,講述了許多數學名人的故事,數學家傳記《數學家的故事》讀後感500字。好比畢達哥拉斯、阿基米德、高斯…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有關祖沖之的故事。祖沖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對圓周率的計算得出了非常精確的結果。這篇文章講的是祖沖之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編寫,終於寫成了《大明歷》,他上書皇帝,請求頒布實行。皇帝命令主管天文歷法的寵臣戴法興進行審查。可是戴法興思想保守,是個腐朽勢力的衛道士,他極力反對新歷法。面對戴法興的刁難、攻擊,沖之寸步不讓,和他唇槍舌劍的辯論,讀後感《數學家傳記《數學家的故事》讀後感500字》。最終,《大明歷》沒通過,後來在祖沖之往世後10年,《大明歷》才頒布實行。讀了這個故事,使我對祖沖之堅貞不屈的精神非常敬佩。正由於他有這樣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恆地堅持。是啊,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全部離不開\"堅持\"兩個字。不由地,我想到了許多人,有文化名人、愛國將士,和我身邊的同學。讀《數學家的故事》讓我更加愛數學,更讓我明白得了許多道理。
〔數學家傳記《數學家的故事》讀後感500字〕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Ⅷ 兵的故事讀後感500字

歌德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好書的確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個精彩的世界,而我們該怎樣選擇書來進行閱讀,下面,就讓我給大家推薦一本好書——《海倫?凱勒傳》。
《海倫?凱勒傳》這本書講述了一個真實、感人肺腑的故事,我十分喜歡,便一口氣讀完了,並從中獲了許多益處。
本書記敘了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的一生。在她一歲半時,她因患疾病而失去聽覺、視覺,這對於一般人來說是不可忍受,不可想像的痛苦,然而,海倫?凱勒並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在老師五種語言文字,並於24歲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女子學院。以後,她把精力投入到世界盲、聾事業中。
一個盲聾人竟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何等得令人驚訝,如果海倫?凱勒屈服於不幸的命運,那麼她將只會成為一個可憐而無知的人,然而,她並沒有向命運低頭,她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精神,走完了人生的道路,並為人類作出巨大的貢獻,成為了一個知識廣闊,備受人們尊敬的人。海倫?凱勒用她光輝的一生,告訴了我們:一個人能否取得成變,不在於條件的好壞,而是在於有沒有頑強的奮斗精神!
《海倫?凱勒傳》就猶如一頓豐盛的大餐,值得人們去仔細咀嚼,所以讓我們盡情去享用這道大餐吧!

Ⅸ 小澤征爾自信的故事啟示

發現錯誤並遭到權威人士"否定"的情況下,能否堅持自己的正確主張。
請點採納,謝謝

Ⅹ 求一篇哲理小故事以及讀後感(500字)

1.每次聽貝多芬的《英雄》、《命運》交響曲及第九交響曲等名曲,都情不自禁為之動容,隨著旋律的起伏而感動震撼不已。這對我這種幾近音痴的人來說是極少見的。我便一直驚異於何以一個失聰之人竟能創造出如此奇跡,及至讀了傅譯名著之一《貝多芬傳》才明白其中曲折。
貝多芬的一生可說是一部史詩般壯烈的悲劇。艱苦童年,愛情失敗,疾病纏身,貧困交加,這些還都不足以摧毀他,他最大的痛苦——是孤獨。看過他畫像的人,都不禁從那逆立的亂發,令人震懾的目光推斷其性格:孤僻冷峻,憤世嫉俗。而事實上不然。他慈悲,熱烈,比任何人都熱愛自然,渴望與人交往,熱愛世界和人類。然而,卻恰恰是這種美德深深加劇了他的痛苦;自從發覺開始耳聾,他就不得不選擇了遠離人群而獨處,他不願看到別人憐憫的目光。這種被迫和人類分離的孤獨是他最最無法忍受的。他就在這樣強烈的矛盾中苦苦掙扎,受著身心雙重的煎熬,幾度差點被擊垮。32歲那年甚至連遺囑都寫好了。
看他的遺囑時,我竟產生一個念頭:對他自己來說,如果那時真的去了,那可能反而快樂些。至少使他免受日後無窮無盡的苦難,面對殘酷的命運,用他自己的話說「把我從無窮的痛苦之中解放了出來。」(只是對人類將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是的,假如他稍稍自私些,他定會就此撒手歸去,擺脫一切愁苦。但是,他偏偏渴望痊癒,偏偏希望「可憐的人類」快樂幸福。於是,這天生的性格給予他無比的意志,把死神和解脫同時拒諸門外,又開始了苦難的歷程。當痛苦與日俱增,積聚到無法承受時,就如潮水般傾瀉而出,成為一部部偉大的作品,他的血與淚的結晶。
耳聾,對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滅,對音樂家是整個世界的死滅。整個的世界死滅了而貝多芬不曾死!並且他還重造那已經死滅的世界,重造音響的王國,不但為自己,而且為著人類,為著「可憐的人類」!沒有如此熱烈、慈悲的胸懷,他便可少受些苦楚。而他用被自己這種天性大大加劇的痛苦換來了人類的歡樂,這就是英雄的犧牲,多麼悲壯的偉大!
英雄,本身就註定要承受超乎常人的苦難。正如孟子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似乎已成為古今中外一條不變的真理,又是多麼殘酷和無奈!人類每一偉大成就的誕生,都必然要有個人的犧牲。凡想成就大事的人,該緊緊牢記這一點吧。
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這——就是巨人的不朽!當我們感受「英雄」的豪壯,聆聽「命運」的叩門,並在「第九交響曲」末合唱中歌頌歡樂時,不要忘記,這是不朽的巨人——貝多芬「用痛苦換來的歡樂」! 2.我最喜好讀的一本書,是《兒童文學》。書中有一篇文章《爬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爬山》這篇文章寫的是導師列寧同道的一個真正在故事。我一口吻讀完了它,主中獲得很多收益。

這篇文章記敘了十月前的一天晚上,列寧同道為看日出戰巴戈茨基一道,成心與舍一條高尊、峻峭充滿的小上山,正在下山時,列寧又主原回來,目標是成心創造機遇,來熬煉堅強意志戰英勇。作者用有聲有色的言語,向咱們了一個深刻的:要時辰留意熬煉本人的意志。意志堅強,山峰可搬。正在進步的道上,只要意志頑強,勇於打敗堅苦、到底的人才能與告捷利。

哲理故事讀後感小學生讀後感500字:爬山,哲理故事讀後感「意志堅強,山峰可搬」,這是千真萬確的事理。你看,身體三分之二高位截癱的海迪姨媽,正在輪椅這個小六合里搏鬥,要想與得順利,比正不知要多付出幾多倍的價格。多麼的堅苦呀!然而她沒有向運氣垂頭,向堅苦。她沒因水深不外河,沒因堅苦不朝上進步。她沒有爬不上的山,沒有過不去的河。面臨重重堅苦勇往直前、高歌大進。自學完了中學的課程,吃苦外語,創作戰翻譯的作品跨越100萬字。毅力驚人的海迪姨媽不是靠著頑強的意志,搏鬥不懈,一步步登上了順利的高山嗎?

巴爾扎克出名句名言:「堅苦,對付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對付強者是一筆財產。」是呀,若是一小我於運氣,於堅苦,那麼他只能是個弱者。可是,若是面臨堅苦,意志頑強,堅強搏鬥,吃苦勤奮,那他就會是一個糊口中的能人。列寧同道能勝利走過這條令人望而卻步的小的活潑事例,就給咱們了這個真理。,使意志虧弱者陷入失敗的泥潭,使意志頑強者能攀上順利的顛峰。

主古到今,大凡有所成績的人都是顛末了一番艱辛考驗,主中興起的。自學成材的大數學家華羅庚,兩次得到諾貝爾的居里夫人,大發隱家愛迪生,不都是如許的人嗎?人的終身總會碰到一些堅苦戰波折。誰沒有過薄弱虛弱、畏懼的時候呢?人平易近的鋼鐵兵士保爾想到過,就連魯迅先生也曾盤桓過……然而,他們最終仍是與舍了搏鬥的道,以驚人的毅力,英勇堅強的,顛末的搏鬥,得到了順利。

伏案尋思,我忍不住想起糊口中的一件小事,那是暑假的一天,我戰弟弟正在媽媽的率領下去爬噴鼻山。起頭,我還爬得挺有勁,但是,屈指行程還未過半,就累得頭暈氣喘。看到無止境的陡坡,內心直想打退堂鼓。弟弟一邊努力往上攀爬,一邊問我:「怎樣,不上了?」「唉,累死了。」「這有什麼!赤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直輕易。」我想,你能「萬水千山直輕易」,莫非我不克不及「五嶺直折騰細浪,烏蒙澎湃走泥丸」么?一咬牙,拿出勇氣,壯起膽量,一鼓作氣往上爬,雖大汗直流,但我終究爬上山頂,領略到西山的斑斕風景。隱正在回憶起來,這不正說瞭然只需有信心、有毅力,勇於打敗堅苦,就會與得順利這一事理嗎?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