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午握手一種美德的小故事

關午握手一種美德的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1 04:03:05

❶ 有關握手的故事 短的

依稀記得劉墉曾寫過關於握手的一篇短文
您可以找找
大概十多年前的書
印象是十多年前

❷ 歷史上握手言和的小故事

《將相和》這個故事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3個小故事組成。

❸ 誰有 帶套袖的孫黎先生 的閱讀題答案啊

1.「我」三次見到孫犁先生時的情形如何?三次相見,他分別給了「我」什麼印象?(6分)

2.作者藉助「套袖」想要表達什麼?(2分)

3.第①段作者為什麼用「妄想」「大言不慚」這兩個詞?(4分)

4.第③段畫線句優美的原因是什麼?(4分)

5.第⑨段畫線句的含義是什麼?(4分)

6.徐光耀老師為什麼先讓「我」讀孫犁而非他的作品?並談談你的感悟。(4分)

答案:

1.第一次見孫犁,他正在撿豆粒,他給了「我」一種親切感。第二次見孫犁,他正和保姆准備糊窗縫。「我」看到了他的朴實,雖年老仍洋溢著活力與激情。第三次見孫犁他大約是在寫作。「我」 看到了他的平易近人、質朴熱情。

2.藉助「套袖」,表現了孫犁先生親切熱情、質朴勤儉、激情活力、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等人格魅力。

3.少時,「我」自視才高,便敢有當做家的夢想。現在看來,自覺有些狂妄,故稱「妄想」;那時,「我」自以為讀了幾篇文章,就懂了孫犁。現在憶起,真是少年輕狂,故稱「大言不慚」。

4.「看見」「站起」「亮」「微笑」等動詞的運用,生動逼真地讓孫犁的質朴熱情躍然紙上;人物的語言描寫體現了口語化的風格,自然真切地讓孫犁的親切朴實呼之欲出。

5.勞動是讓人尊重的行為,一個人對待勞動的態度,反映了一個人的德行。戴套袖的大作家孫犁,撿豆粒、糊窗縫、珍惜衣服和紙張,都是他尊重勞動的體現,也是他質朴美麗人生的寫照。

6.徐光耀老師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我」從孫犁及他的作品那裡諳熟「為文先為人」之大道。其實,不僅「為文」,為任何事,亦應如此。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