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英雄鄭成功故事讀後感
⑴ 我心中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作文900字
《我心中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作文》
英雄是偉大的,英雄是令人驕傲的,英雄是讓我敬佩的!中國的英雄好漢多的是,有多少英雄走進我的記憶:烈火燒身而不動搖的邱少雲,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航天飛人楊利偉……但是我心中的英雄是鄭成功。
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佔了我國寶島台灣,大肆掠奪台灣的物產,氣壓台灣的百姓。荷蘭統治者的侵略暴行,激起台灣人民的英勇反抗。
偉大的愛國將領、民族英雄鄭成功就出生在荷蘭殖民者侵佔台灣的那一年。小時候,他曾隨父親到過台灣,從小目睹荷蘭殖民者的種種暴行,心中早就埋下了仇恨的種子。長大以後,他決心從荷蘭統治者手中收復台灣。1611年鄭成功率領兩萬將士,分成350艘戰艦,自廈門出發,經澎湖,在台灣西海岸登陸,圍攻荷蘭總督所在地赤崁城(台南市一帶)。經過8個月的戰斗,1622年2月1日,荷蘭總督揆一投降,台灣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鄭成功為了收復台灣,不惜一切代價,驅逐荷蘭侵略者。還大義滅親,雖然自己的父親屈服於荷蘭人腳下,但是鄭成功卻不管一切代價,用自己的力量驅趕荷蘭人,收復寶島台灣。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裡都有英雄,每個英雄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靠自己努力得來的。如果你想成為英雄的話,那我們就一起用自己的神奇筆,描繪自己的錦綉前程吧!
⑵ 幫忙寫一篇,講英雄.學英雄、做英雄.的觀後感必有重金
讀《鄭成功》有感
在這個暑假裡我讀了許多書,其中使我映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本——名叫《鄭成功》的書。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去押送一批貨物來到了日本,在日本他遇到了日本女子叫「田川氏」當初一見面他們倆便有了好感,於是不久便結為夫妻。過了一年後田川氏便生了一個孩子,名叫「鄭成功」。長大後他和父親一起輔助隆武帝,但是後來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見戰局不利便投降清朝,而他的母親田川氏也死於清人的手裡,此刻他的父親還勸鄭成功歸降於清朝,但鄭成功堅定的信念拒絕了父親,從此踏上了反清復明的戰爭里。
鄭成功心憂天下以天下興亡為己任;他忠君愛國,寧肯犧牲親人,也絕不判國降敵。那次清朝侵佔明朝鄭成功的親戚大部分眾叛親離,但鄭成功依然沒有降敵並且重整兵力多次北伐取得了很大的戰果,清人吃了敗果後便拿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來要挾他歸降,但是鄭成功寧願舍棄親人也要反清復明,最終又和清人打了起來,更令我敬佩的是在獲取了大大的收獲後他突然得知永曆帝那邊正受到清人的攻打,二話不說便拋棄這近幾年的戰果,全力趕到永曆帝那邊支援。鄭成功的忠誠可真令我敬佩。
現在很少有這么忠誠的人了。大多數人幹啥事都只為自己著想從不為自己的父母或一切對你有幫助的人著想。就連
我也是。有一天烈日高照,我和媽媽在外面熱的要命,老媽便從兜里掏出了五塊錢說:「兒子你去買支冰棒吧!」我樂呵呵地接過五塊錢有氣無力地跑到對面小店買了一支五塊錢的三色雪糕回來後媽媽看著我吃得樣子笑了笑說「:我的冰棒呢?」我頓時啞口無言了,又想想以前媽媽不管買啥都記得給我也買一份,真是心存愧疚和鄭成功為他人著想的精神比起來連一半都不如。
鄭成功忠誠而又愛國的精神真令我敬佩,這本書的故事真使我難以忘懷。
⑶ 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歷史功績是
鄭成功是明末偉大的民族英雄,他的偉大貢獻是收復了台灣,實現了祖國的統一,驅逐了外來侵略者;入台灣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措施促進了台灣經濟發展。
鄭成功(1624年8月26日-1662年6月22日),福建泉州南安人,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明末抗清名將,民族英雄。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字大木。隆武帝賜姓朱,號「國姓爺」。
鄭成功著有有《延平王集》行世,鄭成功死後,台灣民間陸續建立廟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為重要。
(3)讀英雄鄭成功故事讀後感擴展閱讀:
清朝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三月,鄭成功親率2.5萬名兵將,分乘百艘戰船,從金門出發到台灣鹿耳門(今台南地區)登陸。
歷時8個月英勇奮戰,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復了淪陷38年的中國領土台灣。這場戰爭結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中國台灣的經營,開啟了明鄭政權對台灣的統治。
鄭成功領有台灣之後,建立了台灣第一個漢人政權,也帶來一波漢人移民潮。引進中國明制的宮室、廟宇、科舉等各種典章制度,奠定了台灣在日後成為一個以漢民族文化為主的社會。
其中儒學教育及考用任官制度在台灣地區迅速的傳播開來,台灣也開始了科舉考試、晉升祿位的文人立業模式。
⑷ 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歷史功績
1.3 鄭成功收復台灣,促進祖國統一
荷蘭殖民者對台灣進行殘酷的殖民統治,鄭成功決心收復台灣,於1661年3月23日,率領2.5萬東征大軍沿海向東挺進,進行收復台灣的戰爭。歷經八個月,終於打敗了荷蘭侵略者。1662年荷蘭殖民者最終在投降書上簽字,結束了荷蘭在台灣的38年的統治,台灣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2 鞏固政權,促進台灣經濟發展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為了鞏固政權,他在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實現了一系列的與大陸一致的封建措施,加速了台灣大陸兩地人們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融合,促進了民族關系的友好發展。
2.1 建立台灣地方政權
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台灣,立即廢除荷蘭的評議會殖民政治制度,建立同大陸一樣的府縣地方政權機構。當年跟隨鄭成功東渡台灣的戶官楊英在《先王實錄》中記敘:南明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五月初二日,驅逐荷蘭侵略的戰爭還在進行,鄭成功已著手建立台灣地方政府機構。
2.2 團結高山族,維護高山族的利益
鄭成功統領大軍登陸台灣島,對到來的高山頭領非常尊重,並賜官厚待。因此,各路當地土社聞風接踵而至,皆來歸附。當時,高山族人民農耕技術極為落後,不懂使用牛耕與釣鐮之法。鄭成功採納戶官楊英建議發給犁、耙、鋤等農具和耕牛,派農師教導高山族使用牛耕之法。這對高山族人民發展農業生產起了很大作用。由此,鄭成功與高山族人民建立良好關系,產生積極影響,共同開發、經營台灣。
3 開發台灣,發展經濟
3.1 寓兵於農,重視農業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即進行對農業生產的復興。他認為社會的安定、政權的穩固,要「興邦固國」,應「以食為先」。因此,在驅逐荷蘭侵略者的戰斗還在進行時,他已經開始寓兵於農,部署軍隊屯田,開墾荒地,從事農業生產。為了鼓勵私人墾荒務農,鄭成功規定文武官員家眷,在承天府地區可隨人多少圈地,永為世業,在其他各處,可隨意擇地開墾建庄,照樣永為世業,以佃以漁或經商,會聽其便。一般百姓也可申請墾田建庄等。新墾田地三年內不起科,三年後分上、中、下三等徵收賦稅。在特諭的鼓動下,文開官員和他們的家眷,以及百姓,無不積極開荒建庄,推動台灣的開發與農業生產發展。
3.2 興辦手工業,促進工商業繁榮
鄭成功入台後,台灣的手工業才發展起來。當時數十萬軍民東渡台灣,定居創業,需要大量手工業產品。為此,鄭成功組織人力,動員工匠,開始制器造艦。「制器」,主要是興辦冶鐵業。鑄造、打制刀、鋤、犁等器具,以滿足軍民生活及農業生產之需。「造艦」,即造兵船以增強海上作戰軍力;造商船,以載運貨物,興販發展海外貿易。
在手工業上,還指導屯墾軍民,興辦製糖業,且大量銷往海外;指導當地人焼瓦建屋,改善軍民居住草棚茅舍狀況;改變產鹽舊法,在海邊築鹽埕,潑海水暴曬產鹽。此外還有伐樟熬樟腦(熬制樟腦)、採金業等。
在商業上,鄭成功及其後人鄭經大興海商事業,在台灣大力經營海外貿易。首先於日本建立密切商務關系。大型商船,載白糖,鹿皮等物,通貿日本。同時與緬甸、越南進行海上貿易,促進了台灣的商業的發展。
鄭成功的一生,抗清驅荷,以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祖國台灣的業績被載入史冊,很多史學家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政治家、軍事家、傑出人物、偉大的愛國者、著名的民族英雄等,鄭成功當之無愧。
⑸ 我眼中的民族英雄鄭成功。
可以說,鄭成功的命運與台灣緊緊相連著。台灣被荷蘭侵略者侵佔那年,鄭成功出生,收復台灣的第二年,鄭成功去世。他的一生,無不為台灣人民的幸福奔走效力。在我心中,他是英雄,正因為他的舉動,我們現在才可以理直氣壯的說----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⑹ 《英雄鄭成功》的觀後感
觀《英雄鄭成功》有感
八(3)班黃立翠指導老師胡艷蓉鄭成功,一個家喻戶曉的忠臣名將。一聽到「鄭成功」這三個字,就會想到那個讓敵人聞風喪膽的民族英雄。一看到「鄭成功」這個名字,腦海里就會浮現出這個民族英雄奮勇殺敵時那波瀾壯闊的情景。
今天,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觀看了電影《英雄鄭成功》這部歷史巨片,領略了這位民族英雄的豪邁氣概,心中久久不能平復,對自己的祖國——明朝,鄭成功忠貞不渝。清妖大兵壓境,明朝面臨滅頂之災。很多人都知道明朝氣數已盡,絕無取勝的可能,紛紛降清,就連他的父親也深知再也堅持必死,無疑而投靠了清朝。可是,我們的英雄鄭成功卻大義凜然,在這生死攸關的一刻,依然赤膽忠心,心中裝著的仍是自己的祖國,他要決一死戰,精忠報國,這是何等英武的氣概!這是多麼豪邁的情懷!
與此同時,那碧眼金發的荷蘭鬼子正蹂躪踐踏著美麗的寶島台灣。台灣是祖國母親的兒女,憑著對祖國母親的摯愛,鄭成功怎能置之不理?他憤怒了,指揮著千軍萬馬硬是將荷蘭鬼子驅逐出境。寶島台灣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這是何等偉大的歷史功績!這是多麼榮耀的炫麗光華!
鄭成功,我敬佩你的忠心耿耿,清廉正
直!我嘆服你的大公無私,疾惡如仇!你是愛國的典範!你是中華民族永遠的驕傲!你是炎黃子孫久的崇拜!
回顧歷史,像你這樣的民族英雄還真不少,誓死效忠的岳飛,勇猛善戰的楊門虎將,保家衛國的文天祥、勇堵機槍的黃繼光、捨生炸碉堡的董存瑞……一個個的英雄人物在我的腦海里浮現。是啊,中華五千年的文明不正是靠這些愛國、為國、護國的人民英雄鑄造的嗎?
展望末來,下一任的愛國主義者是誰?不正是我們這些當代少年嗎?我們即將從輩們手
中接過他們辛辛苦苦建設的祖國,接下一個艱巨的任務——振興中華!
奮斗吧!當代少年們,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奮發圖強,興盛中華!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由我們攜手撐起!
⑺ 請用簡短的話語介紹民族英雄鄭成功。
鄭成功,這都不知道就過分了
顧炎武,聽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嗎?
文天祥,聽過過零丁洋伐
毛主席,這在不知道還算是中國人哇
⑻ 鄭成功的主要事跡
1、崇禎十一年(1638年),鄭成功考中秀才。崇禎十七年(1644年),鄭成功進入南京國子監深造,拜在江浙名儒錢謙益門下。順治二年(1645),鄭芝龍、鄭鴻逵兄弟於福州擁戴唐王朱聿鍵稱帝,同年七月改元「隆武」。隆武政權成立後,鄭成功得隆武賞識,封忠孝伯、御營中軍都督,賜「國姓」朱、改名「成功」、儀同駙馬。
2、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1646年)起,鄭成功即開始領軍,多次奉命進出閩、贛與清軍作戰,頗受隆武帝器重。順治三年(1646年),鄭芝龍不顧鄭成功、鄭鴻逵等人的反對,決意帶著其他幾位兒子北上向清朝投降。鄭成功勸阻父親不成,只好帶著部分士兵出走金門。
3、1647年1月,鄭成功在小金門(今日金門縣烈嶼鄉),以「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之名誓師反清。永曆三年(1649年,清順治六年),鄭成功改奉永曆年號為正朔;永曆帝即冊封其為「延平王」(郡王),從此亦有人稱成功為「鄭延平」。永曆七年(年)四月,清軍兩度大敗後,順治帝敕封鄭成功為「海澄公」,鄭成功不接受。
4、十一月,順治帝再度敕封,並承諾給予一府(泉州府)之地安置兵將,鄭成功仍不接受。起兵後的十多年,鄭成功的據地仍然只以金門、廈門等閩南沿海島嶼為主。但鄭成功完全控制了海權。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親率將士二萬五千、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向台灣進軍。
5、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佔領台灣,1661年鄭成功收復台灣,隨後積極開發台灣,施行屯墾政策並開展貿易,使台灣迅速擺脫貧困。
(8)讀英雄鄭成功故事讀後感擴展閱讀
鄭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湯錦台:
國姓爺不是一個粗魯的海寇。他從來沒有為個人的利益打仗。他在中國大陸和台灣治下的土地收容了所有效忠明室的人。他一生以收復明朝江山為職志。他也不是殘暴之人,至少不像同一時代的歐洲人那樣黷武好戰。
鄭成功並不反對基督教義本身,如果因為士兵服從主帥的命令而把傳教士給殺了,那是因為他們是荷蘭人,而不是因為他們是傳教士。當我們把國姓爺對待荷蘭人的行為與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對待中國人的行為對比之後,我們只會更加站在國姓爺的一邊。
禮密臣:
國姓爺可能是東方現代歷史中最傑出的人物。在活躍於中國海面的各路英豪當中,沒有一個人可以比得上這位英勇干練、成就輝煌大業的年輕將帥。
他的能力表現在登高一呼而各方景從,不願做順民的,受到欺壓的,都投到了他的旗下。雖然他執法如山,而且許多人是年齡長他兩三倍的長輩,但卻都能俯首聽命,唯令是從,這就是他的威勢所在。
⑼ 民族英雄鄭成功可以用什麼樣的評價語來贊美他
「賜國姓,家破君亡,永矢孤忠,創基業在山窮水盡;復父書,詞嚴義正,千秋大節,享俎豆於舜日堯天。」是劉銘傳的評價。意思是;鄭成功被朱元璋九世孫唐王朱聿鍵賜予國姓,盡管後來家庭被清軍破壞、唐王被俘絕食而死,但鄭成功發誓要永遠效忠明朝,在山窮水盡之間創立了一份基業。他嚴詞拒絕了父親勸降的書信,此等節氣,讓我在這太平盛世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