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守法微故事
1. 關於安全的例子
一項統計表明,交通事故是造成4至14歲兒童非故意傷害的主要原因,已成為「頭號殺手」。據公安部統計,2003年,我國中小學生交通死亡人數高達4104人,占總數的3.9%;受傷人數為19196人,占總數的3.88%。根據調查分析,我國中小學生易發生交通事故的主要類型分別為:騎自行車違規、行人違反交通規則、校車車禍事故等。現象1騎自行車違規寶寶是個運動愛好者,騎獨輪車耍特技堪稱一絕,這也使得他在上學路上騎自行車時騎得飛快。一天,從胡同里飛速沖出來的小車將他撞倒在地,從此寶寶失去了雙腿。像寶寶這樣在路上飈車、飛速騎自行車導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已成為城市學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一個重要方面。上學放學途中成群結隊侵佔路面、打鬧、騎自行車搭肩、撒把、隨意橫穿公路,狹窄的路面、飛快的車速、互相追逐使越來越多的學生葬身在車輪之下。對策:據統計,學生交通事故90%以上是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馬路、無序行走所致。筆者認為,必須加強全民教育應對汽車時代的到來。在我國,對於因此導致的交通事故,除了批評、教育、安撫以外,並沒有強有力的措施加以保證。點評:在美國對待中小學生騎自行車有自己的規定和要求,由於美國涉及自行車交通的事故中,有60%的兒童是頭部受傷。因此,許多州制定了配戴頭盔相關法律。加州規定18歲以下少兒騎自行車必須戴頭盔,阿拉巴馬、佛羅里達、喬治亞、馬里蘭、田納西等州規定16歲以下必須戴頭盔。以上做法雖然沒有起到杜絕事故的作用,卻讓死傷數明顯減少。現象2行人違反交通規則行人違反交通規則在我國相當普遍,這也是中小學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誘因。一項在8省市進行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調查的結果顯示,違反交通規則是導致中小學生受傷害的首要原因。而上、下學路上最容易發生安全問題。有對比表明,中小學生遵守交通規則意識較成年人要高,經常會看到過馬路時大人拉著孩子橫穿馬路,多數孩子此時會制止家長的行為,但也有不少孩子跟著家長跑,可見家長對孩子起到了不良的帶頭作用。有關專家建議,進行安全教育時應當讓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此外,盡管許多地方中小學生放學都有交警或教師負責護送,但學生在路上嬉戲、打鬧並由此引發的交通安全事故不在少數。
2. 我身邊的平安故事,校園的
如果說學校是一碩果累累的大樹,那麼紀律是滋養這棵大樹的土壤;如果說學校是一隻激情翱翔的鳥兒,那麼紀律便是煽動這只鳥兒的翅膀;如果說學校是一片浪花激涌的大海,那麼紀律便是湧出這片大海的源泉。
我是一名初顯成熟的九年級學生,或許是經歷的太多了吧!現在的我已經深深感到了我們學校的紀律嚴明、校園平安對我們成長的重要性了。
我們學校有一支護校隊,顧名思義:就是維護學校紀律和捍衛學校安全的隊伍。每天除了學習以外,到處都可以看見他們的身影。或許是在把地上的垃圾撿起扔進垃圾桶;或許是在為花壇里的小花小草澆水;或許是深夜在清查每間宿舍應到人數;也或許是在學校周邊巡邏……總之,到處都是他們「活動地盤」。
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學校里也會有打架斗毆之類的事件。一天晚上,已經十點多了,我獨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雖然有路燈,但樹葉飄舞的沙沙聲還是讓我感到恐懼,而且還是時不時有鳥叫聲。我愈發害怕了,於是加快了腳步。就快到家了,遠遠的,我看見一群學生圍著一個與我同齡的人,他們要進行圍攻施展拳腳!我愕然了,隨即停下了腳步:怎麼辦?是上去勸架?還是當忠實觀眾?勸架我又沒那本事,當觀眾又不能眼睜睜看他們「自相殘殺」,到底該怎麼辦?就快下手了!我舉足無措,只得用手遮住眼睛……突然,一聲:「住手」,那聲音很大,伴隨著那聲音我身邊跑過幾個高高的男生。他們迅速跑到那些人的身邊,在對他們進行循循善誘後,又把那個差點被圍攻的同學護送到宿舍。我欣喜,一場可怕的悲劇就這樣避免了。這是護校隊見義勇為的一幕,也是很多時候都能碰見的護校隊在行動的一幕。
深秋的夜,沒有了樹葉飄舞的沙沙聲,已經夜深人靜了,學校唯有宿管辦的辦公室的燈還亮著……風冷颼颼地吹,吹過一些語重心長的話語,對這三個正在哭泣的女孩。她們三個為追求「幸福生活」而跟社會青年勾搭在一起,晚上連夜出校趕路,想去享受一下生活,可是卻被細心的老師知道了,她們的班主任和學校領導冒著寒風拚命地追,又與她們需經過的鄉鎮中學進行電話聯系,終於在一個鄉鎮的路口攔截了她們,理所當然,她們終於被帶了回來。等她們心情平靜下來後,老師們才對她們進行淳淳教誨。那一句句平凡的話語讓這個晚上不平凡。直到凌晨5點鍾過後,老師們才把她們的心情又一次撫平了下來。第二天,我督見了老師紅腫的眼睛,我懂得了一個老師對自己工作的敬業精神,我感受到了老師們對同學成長的負責。
現在的我就像一隻這棵大樹上的果實,想支持和這只鳥飛翔的翅膀,像組成這片大海的一滴小水滴,學校就是我始終依賴的家,倍感幸福的家。
生活在學校里,我們的成長有老師、護校隊擔當保護。既然這樣,我們是不是應該遵守校規班紀?是不是該為校園的平安而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呢?那麼,趕快行動吧!
3. 關於平安出行的成語故事
一路順風[ yī lù shùn fēng ]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yī lù shùn fēng ]
旅途平安(多用於祝人)。
出 處
清·文康《內兒女容英雄傳》第十九回:「忽然,一路順風里說到想要告休歸里。」清·俞萬春《盪寇志》第一二二回:「且喜連冬過春,徐槐一邊久無消息,更喜雲陳兩處亦無動靜,一路順風無些毫打叉之事,以是吳用漸漸向愈。」
近反義詞
近義詞
一帆順風布帆無恙一帆風順一路福星一路平安
反義詞
山高水險風雪載途跋山涉水左右為難
4. 1、家鄉英烈故事 2、文明禮儀伴我行3、平安婺城
做參考:以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背景,圍繞平安創建系列活動,反映回婺城近年來在平安建設方面答的創新和發展,歌頌婺城人民的在創建平安城區過程中體現出的精神面貌,謳歌在「平安婺城」創建活動中涌現的先進人物,
5. 平安保險職前培訓留的作業:舉例買了保險理賠後的小故事
上個月我的同事開車撞到樹,是新車,車子修了7萬多,自己也受傷住院,還好不嚴重。今年續保按新車投保。
6. 誰知道關於「平安」的小故事
聖誕樹:
據稱,聖誕樹最早出現在古羅馬12月中旬的農神節,德國傳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紀用縱樹供奉聖嬰。隨後,德國人把12月24日作為亞當和夏娃的節日,在家放上象徵伊甸園的「樂園樹」,上掛代表聖餅的小甜餅,象徵贖罪;還點上蠟燭,象徵基督。
到16世紀,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為求得一個滿天星斗的聖誕之夜,設計出在家中布置一顆裝著蠟燭的聖誕樹。不過,西方關於聖誕樹的來歷流行著另一種說法:有個善良的農民,在聖誕節那天,熱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臨別時,孩子折下一樹枝插在地上。
樹枝立即長成大樹,孩子指著這樹對農民說,每年今日,樹上都長滿禮物,以報答你們的盛情。所以,今天人們所見的聖誕樹上總是掛滿了小禮物。
聖誕大餐:
聖誕節作為一個隆重慶祝節日,不能少了好吃美味食品。聖誕節火雞大餐就是例牌主菜了,以前的人們或許會用微波爐自己做,現在的人們過節好多就是在外面餐館里用餐了,商家們也會利用機會賺顧客們的錢,當然還有許多聖誕節食品,姜餅、糖果等等了。
聖誕PARTY:
聖誕節必不可少的節目,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各種歌樣PARTY。一種友情,親情,愛情聚會的好時光。戴著聖誕帽,唱著聖誕歌,說說大家的聖誕願望。
聖誕帽:
那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到那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紅帽子,有的還有帽尖發亮的,有的是金光閃閃的。
聖誕襪:
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多大都可以,因為聖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的收禮。要是有人聖誕節送小汽車那怎麼辦?那最好就叫他寫張支票放進襪子里好了。
聖誕卡:
是祝賀聖誕及新年的賀卡,上面印著關於耶穌降生故事的圖畫,以及「慶祝聖誕、新年快樂」之類的祝願的話。
報佳音:
聖誕夜指12月24日晚至25日晨。教會組織一些聖詩班(或由信徒自發地組成)挨門挨戶地在門口或窗下唱聖誕頌歌,叫作「報佳音」,意思是再現當年天使向伯利恆郊外的牧羊人報告耶穌降生的喜訊。
報佳音的人稱為Christmas Waits,這項活動往往要進行到天亮,人數越來越多,歌聲越來越大,大街小巷滿城盡是歌聲。
頌歌:
聖誕節時唱的贊美詩稱為「聖誕頌歌」。聖誕頌歌很多,曲譜多取自著名音樂家的名作。經常唱的有《普世歡騰,救主下降》、(Joy to the World!)、《天使歌唱在高天》(Angels WeHave Heard on High)、《緬想當年時方夜半》(It Cametbe Midnight Clear)、《美哉小城, 小伯利恆》(O Little Town of Bethlehem)、 《牧人聞信》(While Shepherds Watched Their Flocks)、《遠遠在馬槽里》(Away in the Manger )、《榮耀天軍》(Angels,from the Realms of Glory)、《聽 啊,天使唱高聲》(Hark! the Herald Angels Sing)、《聖誕鍾聲》 (I Heard the Bells on Christmas Day)、等等其中以《平安夜》 (Silent Night)最為有名。
據說,1818年在奧地利一個名叫奧本多夫的小鎮上住著一個默默無聞的鄉村牧師一摩爾。這年聖誕節,摩爾發現教堂里管風琴的管於被老鼠咬壞了,修理已經來不及了。怎麼慶祝聖誕呢?摩爾為此悶悶不樂。他忽然想起《路加福音》里記載著,耶穌降生時,天使向伯利恆郊外的牧羊人報佳音後,高唱頌歌:「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上帝,在地上平安歸於他所喜悅的人。」他靈機一動,根據這兩句經文寫成一首贊美詩,取名《平安夜》。
摩爾寫好歌詞後拿給本鎮小學教師葛路伯看,請他譜曲。葛路怕讀完歌詞很受感動,譜好曲,第二天在教堂里演唱,大受歡迎。後來有兩個商人路過這里,學會了這首歌,他們為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演唱,威廉四世聽後大力贊賞,下令把《平安夜》定為全國教堂過聖誕節時必唱的歌曲之一。
此外,有條件的教堂每年聖誕節時還會演唱德國著名音樂家韓德爾的《彌賽亞》(又名《救世主》)等音樂作品,通過這些音樂崇拜活動來加強節日的喜慶氣氛。
聖誕老人:
聖誕老人原指公元4世紀時小亞細亞專區的主教尼古拉,他因和藹可親慷慨濟貧萬里聞名。到了6世紀,東方把他尊稱為聖尼古拉。由於民間有關尼古拉的傳說中,都聯繫到少年兒童和禮物,從此,聖誕老人便成為專門在聖誕節向孩子們送禮物的慈祥老人的形象。到了18世紀,通過文學和繪畫,聖誕老人逐漸成為身穿紅外衣的白鬍子、白眉毛老人形象。
聖誕禮物:
據《聖經》記載,來自東方的聖人在耶穌降生的時候贈送禮物,這就是聖誕老人為兒童贈送禮品習俗的由來。英國少年兒童在聖誕前夕把長統襪子放在壁爐旁,相信聖誕老人在夜裡會從大煙囪下來,給他們帶來滿襪子的禮物。法國的少年兒童把鞋放在門口,讓「聖嬰來時把禮物放在鞋裡面。」
7. 我身邊的平安故事演講稿500
生命用一個多麼鮮活的詞語,安全,一個多麼古老的話題。幸福,一個多麼美妙的世界,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擁有魅力,在安全的問題上,容不得我們有半點僥幸。
在我們工作學習的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安全隱患。特別是一些高危行業,比如工地,高空作業等。環境越危險,就越要加強保護,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8. 中國平安於娟故事300字感想
今天傍晚,我和媽媽從外面回來,在半路上,媽媽心想兒子可能小肚子要餓了,版幫我去蛋糕房權買點吃的,而我,也沒有注意到媽媽,一直管自己往前走。媽媽卻以為我會在門口等她,沒想到一出來不見了我的人影兒。
媽媽的眼睛掃射了一圈,還是沒看到我,心裡非常非常著急,因為這里離我家還要過兩個十字路口,路上車子又很多。媽媽一邊往家的方向走,一邊喊著我的名字。她飛快地趕到家,叫了也沒人應聲。於是又往事發地點趕去。來來回回找了幾趟,全身汗都濕了。後來打電話給爸爸,讓他趕緊去小區的各處公園找找,因為剛才在路上我說要去盪鞦韆什麼的。又找了十多分鍾後,爸爸走上樓時,發現我就蹲在家門口了。媽媽回到房間後,忍不住抱住我哭了。
我還爸爸媽媽為我擔心了,媽媽告訴我,以後如果跟大人走散了,要等在原地,他們一定會回來找我的。我以後一定不讓爸爸媽媽擔心了。小朋友們以後也要記住了哦!
9. 關於平安過大年的作文選段,名言警句以及名人故事
農歷12月29日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春節。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過大年。家家專戶戶張屬燈結綵,迎接著喜慶的日子。媽媽爸爸忙碌了半天,准備了一桌子豐盛的晚餐,好菜可多啦,有烤大蝦,紅燒鯉魚,清燉土雞,水餃等等的美味。大家圍坐在一起,吃著美味的年夜飯,相互祝福,有說有笑。聽著姥姥講的故事,其樂融融。吃過年夜飯,我就吵個不停:「快點兒放煙花吧,我等不及啦!」爸爸應許了。我們一起把鞭炮禮花拿到空曠的地方擺放起來。我和爸爸點燃。隨著聲聲巨響,各種各樣的煙花在空中綻放,爭奇斗艷,有的像色彩斑斕的花朵競相開放,有的像群星眨眼睛,還有的像流星灑落下來……這種景象足足維持了十鍾,真是令人心曠神怡啊!看著那一束束煙花騰空而起,我心中不由得閃動著一種信念一種追求和渴望
10. 求有關「平安」的真實故事
保險業都是騙人的 買單的時候說到天花亂墜 理賠的時候找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