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故事情節的散文稿件
⑴ 我急需朗誦的散文,盡量是帶有故事情節的短小的,大概3-4分鍾。最好回原文。男女的都不限。
一道大地的傷口(耿翔)
我的呼吸,因此而急促/因此背叛,我還剩餘的青
春/向一些蒼茫的事物,彎下幸福以外/不知道喊疼的
身子。有誰會從一塊殘存著/穀物的岩畫上,尋找生活
/或它的遺跡?馬坊溝/我傷痕累累的身體里,日夜/
輕拂浮著你的嘆息。
走在馬坊的大小溝里,我會悲涼地想起兩個詞:傷口、繩子。
我被這塊土地牽掛著的心裡,一直像裝滿了別人的一些隱疼?也使那雙看慣了莊稼的目光,每次靠近一些陳年裡的舊影,都有一種被刺疼的感覺。其實,當我把自己的身子,完全埋沒在這些溝里,讓它在大地的最底層上,尋找一個人的過去時,才發現那些沉澱在心裡的隱疼,不可能是別人的。
因此我說,溝是一道大地的傷口,至今還纏繞在我的身後。
溝里細瘦地流著繩子一樣的水聲,還在勒索著我的記憶。
溝也是馬坊的一種特有的地理形態。這么說吧,一個正在黃土堆積的塬面上行走著的人,他已看到不遠處有一座村莊,一棵樹木,或一群勞動著的人,他只需再穿過一塊莊稼地,就可以把自己置身其中了。他的步伐,可能加快了許多。他想在 一個預設的時辰里,進入他要歇腳的地方。
他沒有想到的是:腳下的土地怎麼就閃開了呢?
一道大地的裂縫一樣的溝,突然延緩著他的行程。
面對這樣的地理,他必須沿著一面很陡的坡走下去,穿過一條細瘦的水,再沿著另一面更陡的坡爬上去。在這樣的過程中,他的背有時是貼著後面的坡,而臉卻時不時貼著前面的坡。他要抬頭的話,不是被眼前的懸崖擋著,就是被頭頂的天空壓著。他的胸腔里應該有一種很悶的感覺,也嘗到了呼吸的困難。他的心如果再細一點,會發現陽光跌落在這樣的溝里,是沒有一絲聲息的。還有那麼大的一群羊,散落在草葉稀薄的坡上,也是沒有聲息的。
一個人走在溝里,能有多少聲息呢?
死寂一樣的沉重,是溝帶給人的全部感覺。
這樣的溝,我是爬了十幾年的。有時一個人行走在溝底里,專注地盯著一隻大雁,看他盤旋到溝頂上,我能爬多長的坡?偶爾看見它掙落的一根羽毛,從我的眼前飄過去,想它一定會落在那個半坡上,等我上氣不接下氣地跑過去,它卻落在溝底的流水邊。突然在那裡坐下來,身上的力氣,早已順著這頗滑落完了。再不想抬頭,也不想看那掉了一根羽毛的大雁。低頭的一瞬間,再看這太熟悉的溝,怎麼就像很厚的黃土,被風和雨水饕餮之後,剩下的大地的骨架。
有時也想這些溝,應該是大地的血管,縱橫在馬坊的塬面上。
要用心數的話,這里有郭門溝、仇家溝、上來溝、木張溝、高劉溝、西何溝、延府溝、馬坊溝、東張溝、橋張溝、西張溝,這是跟村的名字連在一起的溝。我們村的西邊的洞子溝,是因人和羊上下時,要從一個窄小、陡立的洞子里過,村人就這么叫它的。我每次斫完柴,最頭疼的就是背著或擔著濕重的柴捆,要從這里爬上來。我身上的許多韌性和耐力,可能都是這個坡給我的。現在想,它就是大雨天里,一面山坡上的水要走的路。
我對洞子溝有這么深的記憶,還因了它的木勺一樣的形狀。我知道它的來路,是從高嶺山中間的某一個深渠里起步的,沿著南北直通的橋張溝、東張溝、馬坊溝,最後匯入仇家溝。它對一路的許多村莊,是不屑看上一眼的,唯獨到了我們村的西邊,把它的腹部誇張地凸出來,給這個人口最多的村子,留下一個收集陽光、雨水和細風的大草坡。我說過,我和一個叫旺旺的人,在這個大草坡上放過羊,我的許多有關鄉村的故事,都是在這里獲得的。我想那時,一坡的青草溫暖著羊的眼睛、嘴唇和腸胃,旺旺的故事,也溫暖著我的青春期,田園里已經不多的詩意,我還是得到過一些。
我從此知道,溝在這里的方向,就是水在這里的方向。
也是人和村莊,在這里的方向。
而我能說溝是一道大地的傷口,不只實指它的地理形狀。我與溝的磨難和遭遇,使我一見到它,呼吸就急促起來,頭皮也會發麻,手指一下子僵硬,不知道它們還是我身體上一些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是我的手,這雙在溝的陡坡處,扒扣過懸崖,留下許多印痕的手,不知道往哪裡放。
我說的是馬坊溝。這是進出馬坊的一道大溝,它應該從槐山的某一個懸崖下斷裂出來,朝著五風山的方向,斜穿過馬坊的南塬。這條溝留給我的許多好處,比如我在它有著一座簡易橋的下游,挖過甜草,挖過黃芪,挖過柴胡,也在它沒膝的水裡,拔過水芹菜。它的北坡上的桑葉,是那麼嫩綠和肥厚,我家的那些結出白花花的繭的蠶,就是吃著它長大的。這些我本來要記一輩子的好處,都因一次突然的車禍,被記憶刪除了。車禍是在橋上出的,受著致命的傷的妻子,休克的女兒,雙手骨折的我,一家人零落在一片水草上,成了一條溝里最傷殘的場面。等我和女兒活著離開這里時,我對這條溝的情感,已冷卻到冰點。
後來每過這條溝,我都是閉上眼睛。
不想看這座簡易的橋,不想看橋下的流水,也不想看水邊的草木。
我們一家的悲傷,被橋和草木,還留在這里嗎?
而橋下的流水,又把我們的悲哀,帶到哪裡去了?
再後來過這條溝,我就盡量想多看上一眼。因為時間在磨損一切的時候,也告訴我有些東西,是磨損不了的。我想,我的逝去的親人的魂,一定還在這條溝里飄盪著。如果她真的能看見我,我就要給她一些機會,以彌補時間,在我們之間永恆的停止。
我的細膩的目光,活在這里的草木,以及活在草木之間的風,應該看見了。
有一次從馬坊回來,決心讓這條在心裡暗淡了多年的溝,出現在我的文字里,就不顧一切地對這條有著生死之約的溝,大聲地說了許多話:
我不躲避,你在某一個忌日里大聲地責問:想從這里帶走親人的亡靈?真的不知道,想至死心存她的恩情,要擁有怎樣的懷抱?馬坊溝,她在你不會斷流的水邊,坐著或站著,都會從頭發里,梳一些絲綢一樣的聲音出來,問候我們的女兒。
說出這些封存了多年的話,我的心裡要好受一些。
馬坊溝再次出現在我的目光里,也可能是另一個摸樣。
這都是我一個人的情感。我也問自己:真的能從這里帶走什麼嗎?事實上,不管我怎麼看這些溝,它對於這塊土地,以及對於這塊土地上的人,永遠都是一個很復雜的存在。
我有時想,一個人能用很長的時間磨礪自己,就是想從一道大地的傷口裡爬出來,尤其是我。現在回頭再想,我能把自己磨礪成什麼?我能從傷口裡爬出來嗎?確切地說,這道大地的傷口,已被時間更深地移植到我的身體里。我從此知道,一個人身體里的疼,可能就是大地的疼。它被誰添加在我的身體里?這是不需要去追問的。而它的反復地出現,神秘地告訴我與一個地方的牽連,是怎麼也剪不斷的。
那就好好地在心裡,護養著馬坊的傷口。
這是我一個人的時候,說給自己聽的話。
⑵ 求你篇情感類散文 最好是愛情 有故事情節 情感爆發多 不要太長 適合播音稿件
一對分手的戀人,多年後的相遇
男:你過得好么?
女:好
男:他好么?
女:好
片刻後……
女:你過得好么?
男:好
女:她好么?
男:她剛剛告訴我她很好
⑶ 急求一篇播音主持的自備稿件...散文的、有故事情節的...
在一個晚上,不聽話跟父母或男友吵架,離走,去酒吧喝酒解憂,結果被偷偷下了葯,染上毒品.....自由發揮告誡不聽話的代價(人物時間地點,全吧)
⑷ 急需播音主持自備稿件!!要感人的散文故事,或者情節曲折的散文故事!!!
我的媽媽是個瘋子,剛懂事時我就明白了他的含義,媽媽對我而言就是枯黃乾瘦的臉,骯臟散亂的頭發,呆滯無神的雙眼以及神經質的高聲叫嚷。
小時侯我怕與媽媽單獨呆在家裡,她向我走來我便恐懼的逃開,從懂事的時候起我就不叫她媽媽,因為這兩個字對我而言總是伴隨著痛苦的感覺,我不叫她媽媽,他不在乎也不知道,她總是爹爹不休的說著別人聽不懂得話,把那些坑臟不堪與她一樣痴瘋得人看做是兒子女兒父母兄弟甚至把他們帶回家,家裡生活很困難沒錢送媽媽去醫院治療,爸爸總是默默的忍受著一切,用微薄的工資養活一家四口。每當我被媽媽無休止的嘮叨的筋疲力盡無心學習想大哭一場的時候,爸爸總是沉著臉對我說:孩子,你媽她有病啊。說完就再也一聲不吭了,我害怕見媽媽害怕見到她那張毫無表情的臉更害怕看見她在大街上被人圍觀鬨笑的場面。於是我就拚命的學習考上重點高中又考上重點大學,終於來到了千里之外的異地,遠遠兒的離開了那個有媽媽的家,從此我再也沒有想起過媽媽。
媽媽是被車撞死的,她是想去追趕一個小女孩,接到爸爸的電報,我趕回家,在醫院里我看到了媽媽一直昏迷不醒,她的臉上帶著從未有過的平靜和安祥,那曾經是扭曲的臉現在卻帶著一份慈祥,在病房外我找到了爸爸,「爸,媽為什麼去追趕那個小女孩呢」爸爸回過頭來用手擦了擦臉聲音哽咽的哭了,「你走了以後你媽也想你啊,整天的往外跑,看到與你差不多的小女孩就追著人家叫女兒」
淚水無聲的滑落,我哭著跑進病房「媽媽,媽,女兒在叫您呢媽~~」然而,媽媽卻再也聽不到女兒對她的呼喚了。
⑸ 散文摘抄要有故事內容、故事情節、作者、題目。
題目:《匆匆》
作者:朱自清
故事內容: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裡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裡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裡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故事情節:《匆匆》表現作者追尋時間蹤跡而引起情緒的飛快流動,詩人一方面狀客觀之事,一方面又達主觀之情,現實的音響引起詩人情緒的波動,通過語言的音響表現出來,情和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詩人隨著情緒的飛動,緣情造境,把空靈的時間形象化,又加之一連串抒情的疑問句,自然而然流露出他心靈的自我斗爭,自我剖白的痛苦,也可看出他徘徊中的執著追求。在樸素平淡中透出濃烈的抒情氣氛。
我覺得這篇挺好的,《匆匆》通過作者對時間的感慨與嘆息表達了他將要努力追尋的人生目標,希望你能喜歡。
⑹ 求 激昂帶走故事情節的散文
《大型國有企業目
⑺ 求一篇畫面感強,有故事情節的敘事性散文,最好是感人的
野鴨
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見在一束枯草旁邊躺著一隻野鴨.
起初,我以為這只野鴨是害怕被人發覺,藏在那兒的,我就用手杖撥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來,可是她卻一動也不動.
我覺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細看.這時我才發現她已經死了.她身體的一側微微向上翹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張著嘴,裡面塞滿了雪.她的翅膀稍稍張開來,一條腿略微伸向後面.在她的腿跟前有兩只蛋.看見這兩只蛋,我便把這死鴨提起來.果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個巢,裡面盛著十一隻蛋,連同外面的兩只,一共是十三隻.
我將她仔細地審視了一番.沒有發現一處傷痕或遭受暴力的跡象.從她身上的各種情形看,她是被凍死的.雖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現象,但我還是毫不遲疑地做出了這個結論:她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同那場暴風雪進行了一番殊死的斗爭以後死去的.
我望著這只野鴨,思緒久久不能平靜.我想,這是一種多麼深沉,多麼感人肺腑的愛啊.
可怕的風雪席捲了這個孤寂而荒涼的小山,凜冽刺骨的寒風令人窒息.而這只可憐的野鴨卻不顧這一切.竟然敢向她的敵人挑戰,執意保衛著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精疲力盡,再也無力這樣做的時候,毅然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太陽已經落下去了,蒼茫的暮色漸漸隱沒了遠處的山巒.我用一張大紙把她們包起來,在地上挖了一個小小的墳,將她們母子放進去,用泥土把她們埋起來.我把她們留給大地母親,便繼續向前走我的路了.
⑻ 閱讀《林清玄散文集》復述故事情節
讀《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開始關注林清玄的作品,是從《有風格的小偷》一文開始,一篇文稿間出乎意料的善意的贊賞,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道,從此,世上又多了一個善良的靈魂。確實,拿著放大鏡去看別人的缺點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拿著顯微鏡去找一個劣跡斑斑的人身上的優點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但是,林清玄做到了。恬淡自然,字間總不自覺透出禪味,小小的故事折射大大的哲理,這就是林清玄的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在不經意間讓人深思人生道理。讀林清玄的文章,我那原本浮躁不安的心會旋即安定下來,解開心鎖,放下心中的負擔。
簡單平實的生活故事,蘊含著細膩的情感,幾句平淡的話語,足以讓人一遍遍地反復回味,這就是林清玄散文的魅力。我喜歡在床頭放著一本林清玄的書,睡覺前細細地閱讀幾篇,來一次心靈的洗滌方可安靜地睡去,一切禪理在夢中參透。
他說:「山谷的最低點正是山的起點,許多走進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來,正是他們停住雙腳,蹲在山谷煩惱哭泣的緣故。」無數的低谷,使我們在挫敗中流淚,不是說不允許哭泣,你可以蹲下來好好抱抱自己,但是,請不要放棄,山的明媚就在山的頂點,你需要做的是整理一下心情重新攀登,堅持不懈、努力追求,人生又是一片春光燦爛。
他說:「生命是在水上寫字,第二筆還未落下,第一筆已流到遠方。」時光如潺潺流水,抓不住的它一點點地在流逝,生命一點點地在逝去,再長也不過數十年,人生有多少個十年能讓我們揮霍呢?珍惜吧。大學,就這么過了三個學期,我又做了什麼呢?當初的理想呢,我與它的距離又變小么?我在思量著,也困惑著。
他說:「安靜無言並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個更深廣、更澄明的所在;最好的表達是沉默,而不是語言。」面對誤解,請選擇沉默;面對挫折,請選擇沉默;面對辱罵,請選擇沉默。有時候,解釋是多餘的,那時候沉默,能是最有力量的語言。
他說:「『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這個世界的水月不再光明剔透了,做為一個渺小的人,只有維持自心的清明,才能在這五濁的世間唱一首琉璃之歌吧! 」 還是那個淡水河口,但是周圍的風景已經變了,不是以前那個美得單純的河口,「少年時代的情懷與往事,都已經去遠了,是鏡花,也是水月,由於一條河的敗壞,更感覺到那水月鏡花是虛幻不實的」。然而,心若仍然是純粹的,純凈如琉璃,這個世界的渾濁便不會將我們侵蝕,給自己的心留一片凈土吧,哪怕你已經看過太多的黑暗!
那一切的水月河歌,雖曾真實存在過,卻已默默流失,這就是無常。
是的,也許只有他——林清玄,才能寫出這樣的文字:
如果我們的內心就是一個花園,人生的哪一天不是最美的花季呢?
如果我們的內心春風洋溢,人生的哪一個時候不是最好的春天呢?
如果我們有著憐愛、珍惜、欣賞的心,即使在人生的無寸草處行走,也會看見那美麗神奇的一瞥。
默聲的溫柔——讀《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有些東西使你不得不靜下心來。——題記
翻看林清玄的散文之前,對它的最初印象是想到了周國平,暑假裡看過《周國平作品精選》,那本書讓我覺得,它靜靜地擺放在那裡的時候,它是平面的,使人想起時,腦中只有直直的平行線,那是一個沒有生機的,枯燥的,干癟的存在。但當你翻開的時候,才會知曉這裡面到底是怎樣一個復雜的多維世界。林清玄的散文雖不至於留給人硬板呆滯的印象,在翻開之前在腦海浮現的卻也只是幾筆粗線條而已。
可是這樣的書就是要讓你去翻開,在閑暇的時刻,一杯咖啡或者清茶,一張搖椅,一點陽光和幾朵白雲,捧著它,便是一生一世的永恆。它們不似櫃台上的暢銷書,聲名浮躁間,街頭巷尾皆是議論。它們默默,默默地如白雲,似流水,不會有成為焦點的時刻,卻是常在不衰。
林清玄的散文就像是一副素描,簡單的幾筆,卻勾勒出一個人心底繁雜的世界。
親情與鄉情是必不可少的主題。他寫到浴著光輝的母親,雖不是他的母親,但天下的母親一般的愛子心。就是一句寶貝不怕,便透露出一個母親對孩子無限的關懷。某些感動就是從這些細枝末節衍生出來的,不必轟轟烈烈,就是那麼一句話,而生活中所見到的也許比一句話更簡短粗略,但卻實實在在。作者的眼睛就是如此善於抓住生活中的點滴,被人遺忘的點點滴滴,在他的筆下重現,帶給人真實的觸動。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永遠說不盡道不完的,作者的有一句話,我覺得說的很好——對於父母親的愛,我們也是「提得起來,就是我們的」,趁還提得動,行李箱還有空間,就多塞一點愛進去吧!在這些尚在的時間里,也許我們應該對父母說出自己的心意,不帶半點羞澀地毫無保留地道明,正像他們給予我們毫無保留的愛。
對於故鄉,我其實是沒有太多的感慨與在意的,畢竟沒有出過遠門,沒有機會體會到思鄉的離愁別緒。但作者在文中將家鄉與親人聯系起來,我忽然就覺得,也許它比我想的遠有意義的多。作者說,他出門旅行時總帶著一杯故鄉的水土,那會給他力量,因為那裡面承載的不只是故鄉之愛,還有母親的祝福。這是很實在的話,中國有句古話:兒行千里母擔憂,說的不就是如此么?鄉情中,更多夾雜的是親情吧,對親人對故友的思念。
書中不經意間泄露出來的陽光,也總讓人心安,舒適。那些是字里行間的溫柔,那些陽光是作者想要給予讀者的最神聖的禮物。散文中多有關於陽光的字句,總帶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享受,即便是周圍沒有陽光,但是心中卻升起了一輪驕陽。那句「不論世事如何變幻,人世多少凄涼,即使你到了邊疆,陽光也會灑在邊疆」總是讓人莫名地感動。陽光何處不在,如心裡的念想一般,去往何處都不會消逝。在另一篇文章里,作者借陽光給了我們一個忠告,陽光常在,歲月無改,但是屬於我們的年代卻不會停留,作者勸我們珍惜「陽光照在我們身上的歲月」,陽光不會為我們停留,再偉大的藝術家也留不住它。時光是我們一生中最珍貴的事物,但願我們不會讓身邊的一切成為記憶中匆匆而模糊的流年。
對於人生的見解也是不可或缺的。作者的人生觀念是不去追求虛茫的物質條件,只要每天都有一點甜美,有一點幸福的感情,就很好了。我喜歡這種知足常樂的心態,只有心靜的時候,想想每天發生的幸福的事情,哪怕你只有在某一時刻感受到了,那就是幸福。這也讓我想起了《瓦爾登湖》里的意境,每天與自然為伴,每天都過得開心快樂。最原始的快樂,往往是最真實的。生活不過是那句「瓠仔也好,菜瓜也好」。而在社會上生命所要承擔的責任卻是不重亦不輕的。在對別人負責之前,我們要對自己負責,做我們自己。夢想,於人生是極為重要的一程,我們有努力就有收獲,哪怕那是戲劇性的終局。
世事離戲只有一步之遠。
人生離夢也只有一步之遙。
作者說,生命最有趣的部分,勝過演戲與做夢的部分,正是它沒有劇本、沒有綵排、不能重來。生命最有分量的部分,正是我們要做自己,承擔所有的責任。
這話分量極重。不在於人理解或不理解,只在於人是否想過要去理解。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想望比他實際是否做過更重要,因為想望是未來的,而判斷一個人是否做過一件事,是看其過去。只要你想過要過好每一天,只要你的願望足夠強烈,它便會驅使你去行動,直至成功。
林清玄的散文里總有一股清新的氣息,許是有流水的聲音,許是灑進了陽光的溫暖,又許是有風吹過的清涼。總之,這一切都使你不得不安靜,在冬日人煙稀少的書店,當你坐下翻開這本書的時候,就已有彈奏琴弦飄出的琴音安撫了你浮躁的心。它讓你不知不覺地靜下心,不知不覺地專注於這字里行間的溫柔。這便是一本書的魅力所在。像是一個禪師在向你說教,聲音低低的,柔柔地,卻絲毫不差地進入你的耳中,落入你的心裡。
所以,花季的時候,不要忘了在自己的心裡種花。
林清玄散文讀後感
最早讀過林先生的《桃花心木》,那時就被林先生的清新淡雅的文風,深厚的底蘊,以及對人生、對世界的參悟深深地吸引了。最近,我又特地購買了一本《林清玄散文集》,本書是從林清玄這位多產的台灣作家數百萬字的作品中,遴選出的二十餘萬字的散文精華,令人百看不厭。過後,許多片段泊在記憶中,不時地熠熠閃光。對這本書,我更是愛不釋手,常放於枕邊,睡前不時拿來欣賞。
林先生的散文,最適合在平靜的夜晚,沖上一杯淡淡的金銀花,獨坐在發出溫和的光的台燈下,靜靜地欣賞,享受散文帶給人的平和與智慧。曾經多少次,在自己心情煩亂的時候,《林清玄散文集》陪在我身邊,安撫我的心靈,讓我一次次平靜下來。這些文章,猶如一道道山泉,帶著它的淙淙流水聲緩緩地走到我們心中,讓我們去慢慢品味生活的甘辛。林清玄的散文總有一種哲學的意味和一點「禪」的味道。讀他的散文猶如一次心靈的洗禮,總能給人深深的啟迪。
林先生的文章總是遠離庸俗於污穢,更沒有咄咄逼人的氣勢,而是清麗悠遠,沁人心脾。這些文字里,有花的鮮美、月的皎潔、風的溫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長在人心中的一株樹,雖然孤獨,但忠實地為我們守住了天上皎潔的月,讓生活在紛繁世界中的我們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還存有一些純凈。他的散文是唯美的,淡淡地道來,慢慢地述說,絕少雕飾,猶如「清水出芙蓉」;而他的故事也是很平民的,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他寫的就是我,就是你,就是他。這些是文章,初讀自是清新異常,再品更是心開意解。他的文字每每讀後都會讓我們的內心充滿寧靜與關愛。
文如其人,沒有高雅的品味和水晶般純凈的心,怎能寫出美得沁入人心的文章?
林清玄讀後感
在未讀林清玄的文章以前,曾由於初中老師的緣故買了一本林清玄寫的書,好似乎《茶,非常道》。封面竹綠色與白字結合,頗有清雅之風。但是我忽略了一點,是我後來在買來後才發現的——有關茶,及道(涉及佛家道家),或者曰由茶而悟道。對此我不是很喜歡,甚至有些憎惡。
而此次高中老師又叫我讀,我只好去網上找一些其所著的文章且我喜歡的。由此我讀了幾篇,如《浴著光輝的母親》等等。起初我是帶著一點無奈和走馬觀花般的「過眼兒」,不過讀完《浴著光輝的母親》後,略略有些改觀。首先,因為他有敏銳的「眼睛」,見極細微之處;其二是,他的文筆灑脫,非常樸素,像一個慈祥的老人說著故事,故事中透著真理絲絲縷縷光輝。
《浴著光輝的母親》講述的是一個母親帶著弱智的孩子坐公交車。在車上,母親不斷的安慰兒子不要怕,因為他第一次坐公交車。僅僅是如此,或者說不僅僅是如此,一車的人都用崇敬的眼神看著母親,彷彿看見了母愛的光輝。而林清玄自然不止在這里贊美了母愛,而是思想抑或感嘆現在的人什麼時候能用這種眼光看自己的母親。是啊,其實我們在生活中感受到最多的母愛不是來至自己的母親嗎,站在這長長的母愛河中,日夜沐浴在這光輝的母愛河中,何時我們彎下腰,看看底下那一泓給予自己的清水。接下來是關乎我們的,就是對待我們,這些正常的孩子,父母親們的眼光卻是那麼苛刻,充滿條件,無法全心的愛憐。我也深有感觸,現在的孩子似乎都覺得爺爺奶奶比爸爸媽媽好,包括從前我,因為爺爺奶奶的愛和眼光總是如此慈祥,充滿著全心的愛憐。現在,我也只能說爸爸媽媽不必爺爺奶奶差,僅因為知道他們是愛我們的,知道他們這么做那麼做是為了我們。他們的眼神行為蒙蔽了我們的感受,甚至讓我們疑惑。作者在最後「嘆」道:「但願,我們看自己孩子的眼神也可以像那位母親一樣,完全無私、溶入,有一種庄嚴之美,充滿愛的光輝。」
帶著另一種復雜的心情,讀了另幾篇。這幾篇也是講父母與子的,《與父親的夜談》《分到最寶貴的媽媽》《海上的消息》等等。也不細說,就粗淺的談談感受,就《與父親的夜談》。作者與父親談了短短幾小時,就了解了父親的過去,也正是這段難得的時光,讓作者現在也是如此珍重。在我的記憶里,我也未曾與父親談話超過半小時,比之作者從前的一小時還要短。平日,我的父親也不怎麼管我,而我也不怎麼了解我的父親,因為他常常對我冷眼諷刺,而對別人卻熱心過頭。對於他好的一面,我確實太不了解,可能時代、生活相差太大,平日里有很少說話,也不好說話吧。雖然如此,我從小對我爸爸還是比較敬佩的。如今面對作者的經歷和勸勉,感觸良多,慚愧罷,慚愧罷,實在是「站在河中,於乾渴」啊!
讀完這幾篇文章以後,我覺得生活本是一本書,而林清玄的書畫上了他的記憶,感受,還有記號。在他用手寫下之後,又成了我們的,換句話說,他的文章是啟迪的星,我們的書的新一頁仍是我們自己開啟。
等待花開———讀林清玄散文集
很久以前就喜歡林清玄的文章,它總能以詩樣的哲理給人帶來智慧和覺悟。他是一位胸懷寬廣的智者,恬淡安適,於細小的生活中發現真理。作家都有一雙細膩聰慧的眸子,他洞察體恤世間一切,娓娓道來,讓人豁然開朗,心裡充滿寧靜祥和,同時也深含著愛和陽光。
每每體味作者誠摯的情感和親切質朴的語言時,總讓人感動,覺得自己隨著娓娓的敘述深入他的內心,順著他看似散淡的思路,感受著他淡泊平和的生活,聆聽著他對人生的頓悟,那麼寧靜平和,那麼超脫,許多生活、工作中的煩惱也會隨之淡然。
於是,我孜孜不倦,愛不釋手。
最近,看了他的一篇意味深長的哲理故事。
「看到水田一片純白的花,形似百合,卻開得比百合花還要繁盛,姿態非常優美,我當場被那雄渾的美震懾了。『這是什麼花?』我拉著田邊的農夫問道。『這是空心菜花呀!』老農夫說。原來空心菜可以開出這么美麗明艷的花,真是做夢也想不到。我問農夫:『可是我也種過空心菜,怎麼沒有開花呢?』他說:『一般人種空心菜,都是還沒有開花就摘來吃。怎麼會看到花呢?我這些是為了做種,才留到開花呀!』我仔細看水田中的空心菜花,花形很像百合,美麗也不輸給百合,而且有一種非常好聞的香氣,如果拿來插到花瓶里,也不會輸給其他的名花呀!可惜,空心菜是菜,總是等不到開花就被摘折,一般人難以知道它開花是那麼美。只是有一些做種的空心菜能熬到開花,人們難以改變觀點來看待它。」
作者不由得感慨:只有完全破除對空心菜的概念,才能真正看見空心菜花的美,這正是以空心菜來看世界。但是,人要「空心」來面對世界,真的比空心菜開花還要難呀!
空心菜的故事給我們很多感悟。等待會有馨香的驚喜,等待會有美麗的回報,等待會有生命之花的燦爛開放。孩子的成長,不也是空心菜開花的歷程嗎?這是一個漫長的積蓄和提升過程。我們能做的就是要蹲下身子,仔細地觀察,輕輕地呵護,慢慢地欣賞,耐心地等待,尊重他們的差異,寬容他們的腳步。我們不能違背四季的規則,提前收割。否則,我們收獲的就只能是「空心菜」,是菜!絕沒有希望看到美麗的空心菜花。不是孩子成長慢,而是我們的心太急;不是教學方法有問題,而是教學思想有偏差。其實,他們正在不知不覺地生長,心靈的蓓蕾也在悄悄地萌芽。只是我們浮躁的心在應試的海洋中浸泡得太久,失去了知覺;我們功利的目光,在充滿誘惑的社會中搜尋得太累,迷失了方向。所以很難察覺到心靈的感動,傾聽到花兒開放的聲音。
讀林清玄散文集
翻看書櫥里的書,一本書映如眼簾,是林清玄的作品,從讀《心田上的百合花開》作品寫的洋洋灑灑,喜愛他的讀者群每個年齡層都有,席捲整個職業者。喜愛林清玄的人都知道他開始學的是繪畫,厥後才專注於文學創作,青年時期險些得遍了台灣的文學大獎,整日周旋與報刊紙媒,宣傳,燈光,讓他以為自己的一生是否就在浮華中度過,以是在他職業企業走向頂峰之際,堅決辭去令人矚方針做事,擺脫吵鬧的舞台,走向自由創作之路,此後,我們見到的是別樣的林清玄。讀過林清玄文章有很濃重的鄉土頭土腦味,抒發鄉土情懷,主動投身自然。他身世於高雄一個農人家庭,父親辛勤,樸素,善良,田舍的修養,父親的一言一行,造就了林清玄誠篤敦厚的氣質和平易近人的胸襟。幽靜而與世無爭的村莊生存,充滿著土壤芳香的氛圍,養成了他與大自然難以割捨的感情。他的作品,善於察看,善於從一些看似沉靜,寧靜的生存中明白出內在的哲理。他曾永劫間在田間與農民一起勞作,並到台灣各地體驗鄉下生存。新威山間伐竹,霧社收采水果,在平庸的勞動中體驗生存的充足與成就的快樂。他散文中作品中展示的一幅幅人饒有情趣的自然景緻圖與習慣畫都是源於生存的。林清玄寫的筆墨如水樣清柔,語言親熱,文風質朴,作品透著靜謐致遠的田野,戀愛觀也透出中國古代的婉轉,深沉,沒有如痴如醉的浪漫情調,我最喜愛的《鴛鴦香爐》寫出了夫婦之間榜樣的東格式感情,那是一種婉轉蘊藉的愛,好像共守一爐香的鴛鴦,沒有大張旗鼓的燃燒,沒有欲生欲的狂歡。
...很難找呢~~
⑼ 尋找象這樣的散文,要多,沒有故事情節,經典的話語!
有人說
有條路叫黃泉路,
有條河叫忘川河,
河上有座橋叫奈何橋,
走過奈何橋有個土台叫望鄉台,
望鄉台邊有個老婦人在賣孟婆湯,
忘川邊有塊石頭叫三生石……我的三生石上生生世世刻著的,應該就是你的畫像了,
否則,今生的我們又怎麼會如此刻苦銘心……
能牽手的時候,請別只是肩並肩;能擁抱的時候,請別只是牽牽小手;能親吻的時候,請別忙著呼吸;能一起的時候,請別輕易分開……愛情,該在最美好的時光去揮霍
我的愛不會因任何人而動搖,我的愛根本不可能動搖.因為,我是一棵樹,只有把根扎在你心裡才能活下去. 一棵樹,一旦紮下根,就不會再挪動,哪怕乾枯至死.我也想成為一棵那樣的樹,哪怕我的愛從此再也不能回頭……
我不喜歡說話卻每天說最多的話,我不喜歡笑卻總笑個不停,身邊的每個人都說我的生活好快樂,於是我也就認為自己真的快樂。可是為什麼我會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為什麼在人群中看到個相似的背影就難過,看見秋天樹木瘋狂地掉葉子我就忘記了說話,看見天色漸晚路上暖黃色的燈火就忘記了自己原來的方向...
誰是誰生命中的過客,誰是誰生命的轉輪,前世的塵,今世的風,無窮無盡的哀傷的精魂.
我回過頭去看自己成長的道路,一天一天地觀望,我站在路邊上,雙手插在風衣的兜里看到無數的人群從我身邊面無表情地走過,偶爾有人停下來對我微笑,燦若桃花。我知道這些停留下來的人終究會成為我生命中的溫暖,看到他們,我會想起不離不棄。
⑽ 跪求!!帶故事情節的散文!!
哪一種散文沒有故事呢?問題是你到底要看散文有故事而生的深思,還是僅僅是故事本身呢?其實你不妨沉下心來去細讀一些散文。故事的散文嗎,那我就推薦安意如的好了
http://blog.sina.com.cn/anyi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