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幼兒故事愛學習

幼兒故事愛學習

發布時間: 2020-11-21 05:32:35

⑴ 愛學習的故事

愛學習的故事特別的多,古今中外有很多人都愛學習這樣的故事太多了,你可以上網查詢一下,寫出感想。祝你學習進步。

⑵ 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的簡短幼兒故事

孔融讓梨

⑶ 愛學習的名人故事

1、林紓苦讀成大器

林紓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翻譯家。他是福州人,清末舉人。

林紓小時候家裡很窮,卻愛書如命,買不起書,就只好向別人借來自己抄,按約定的時間歸還。他曾在牆上畫了一具棺材,旁邊寫著「讀書則生,不則入棺」,把這八個字作為座右銘來鼓勵、鞭策自己。這句名言的意思是他活著就要讀書,如果不讀書,還不如死去。

他常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地摘抄、苦讀。他每天晚上坐在母親做針線的清油燈前捧著書孜孜不倦地苦讀,一定要讀完一卷書才肯睡。由於家窮,加上讀書的勞累,他18歲時,患了肺病,連續十年經常咳血,但他卧在病床上還堅持刻苦攻讀。

2、刺股懸梁

蘇秦,東周洛陽人。他到齊國,跟鬼穀子學縱橫之術,學成後去游說秦王,上書十次,不被所用,帶去的資金用完了,非常狼狽地回到家裡,哥哥、弟弟、嫂子、妹妹、妻子、侍妾都暗地裡譏笑他,說他不務正業,搬弄口舌,倒霉活該。

蘇秦聽後感到慚愧而暗自傷心,於是發憤讀書,讀得睏倦了,就用錐子刺一下大腿,驚醒之後接著再讀,最終做了六國的宰相,成為六國的合縱長。後用「刺股」比喻刻苦攻讀。

漢朝孫敬讀書睏倦時,將頭發用繩子拴在樑上,一打盹就能驚醒,終於成為當代大儒。後就用「刺股懸梁」比喻刻苦自學。

3、囊螢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

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

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4、映雪

晉代時的孫康,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

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也當了高官。

5、伽利略好奇善問

伽利略是義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他在力學上的貢獻是建立了落體定律,發現了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的等時性、拋物運動規律,確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薩大學讀書期間,就非常好奇,也經常提出一些問題。

比如「行星為什麼不沿著直線前進?」一類的問題,有的老師嫌他問題太多了,可他從不在乎,該問還問。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數學家利奇來比薩游歷,他就准備了許多問題去請教利奇。這一次可好了,老師誨人不倦,學生就沒完沒了地問。

伽利略很快就學會了關於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等方面的知識,並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關於杠桿、浮體比重等理論。

⑷ 說出一個名人愛學習的故事

鑿壁偷光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⑸ 名人愛學習的小故事

鑿壁偷光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裡白幹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⑹ 古人愛學習的故事

古人愛學習的故事有:聞雞起舞,刺股懸梁,鑿壁偷光,囊螢夜讀,司馬光好學。

⑺ 熱愛學習的故事 百度知道

映雪囊(náng)螢

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裡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冬天夜裡,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白雪的光亮讀書。
當時還有一個人,名叫車胤(yin),也和孫康一樣,沒有錢買燈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許多螢火蟲,盛在紗袋裡,用螢光照亮,夜以繼日地學習。

負薪(xīn)掛角

漢朝時候的朱買臣,小時候,家裡很窮。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背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
隋朝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小時候給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帶幾本書掛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時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讀書。

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裡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懸梁刺股


漢朝的孫敬該苦好學,每天一早起來就讀書,直至深夜。因為疲勞瞌睡,會不知不覺打起盹來。他就把繩子的一頭懸在屋樑上,一頭系著頭發。這樣,一打盹,頭皮就會被扯痛。後來,他終於成為儒學大師。
戰國時的蘇秦因為游說秦國失敗,家裡人不理他,就發憤自學。每當瞌睡時,就拿錐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鮮血淋漓。後來他成為有名的學問家。
後人將兩人的事跡合在一起,用「懸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學。
韋編三絕
出處:《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釋義:「韋」是熟牛皮;「韋編」指用牛皮繩編連起來的竹簡書。「三」是概數,表示多次;「絕」是斷的意思。孔子為讀《易》而翻斷了多次牛皮帶子的簡。後人用「韋編三絕」這個成語加以概括。用來形容讀書刻苦勤奮。

故事:春秋時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材料製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簽,稱為竹「簡」,用火烘乾後在上面寫字。竹簡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一根竹簡只能寫一行字,多則幾十個,少則八九個。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這些竹簡必須用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編連起來才能閱讀。像《易》這樣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編連起來的,因此有相當的重量。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讀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內容。不久又讀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接著,他又讀第三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在這以後,為了深入研究這部書,又為了給弟子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這樣讀夾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謙虛,他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與質了。」

⑻ 小豆豆愛學習的故事

窗邊小豆豆讀後感讀了《窗邊的小豆豆》,讓我明白了孩子淘氣,學習不好並不算什麼,更不能說明孩子的未來沒有前途,窗邊小豆豆讀後感。主人公小豆豆,本書的作者:黑柳徹子,就是一個因淘氣而被退學的孩子,來到巴學園,在小林宗作老師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的「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後來成為日本著名作家,可見,小林老師成為了作者一生的奠基。讓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們的夢想,要比老師的計劃大得多。正是這樣的教育理念,小林老師創辦了全新的學校「巴學園」。學校的大門是用矮矮的樹枝做成的,教室也是用廢棄的電車改裝而成的,在這里,沒有固定的課程表,每一節課都是按孩子們的喜好而決定上什麼,孩子們可以上午完成作業,下午就可以去散步,游戲,還可以整天泡在圖書室里,看自己喜歡的圖書。老師清楚了解孩子的個性,因材施教。他們可以在大廳的地上畫畫,可以光著身子在游泳池裡游泳,可以帶著毛毯來大廳露營,可以爬上自己的小樹,這些快樂的事情是興趣的營養劑。單憑這些,孩子們的一天都是鮮活的,放學不願離開這里,在家更想早早來到學校。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小豆豆為了找到掉進便池裡的漂亮錢包,把便池裡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校長先生只是說了一句:「弄完以後,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在平時,校長最喜歡對小豆豆說的話是:「小豆豆,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從此,小豆豆相信了自己就是一個好孩子,變得更加自信,以至於冒險的幫助患有小兒麻痹的泰明,實現泰明的心願,讓他爬上自己的樹,再現了小豆豆的善良與真誠。巴學園的所有老師,都去努力尋找孩子們的一點一滴的進步,做到一視同仁,在巴學園里,所有的孩子們都學會了關心別人,在這里,沒有歧視,沒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與愛心,寬容與真誠,所有這一切,對孩子們的身體和心靈得到和-諧的發展。我很羨慕那些曾在巴學園上學的孩子,更羨慕有這么一位懂孩子的好老師,還有巴學園這樣特殊的校園,為她的一生奠定了基矗這本書不僅讓我們記住了一個名叫「巴學園」、由六輛電車改成教室的學校,更讀到了一個兒童成長的旅程。這個旅程對於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對我們現在的教育更重要。作為教育者,我們無力去改變一些制度環境,但是我們能為孩子做的就是真正去理解他們,以他們需要的方式來愛他們,來引導他們,為他們創造形成各種優良品質的環境。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