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外國歷史故事精選讀後感500字

外國歷史故事精選讀後感5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21 06:50:53

① 中外歷史故事讀後感

「讀史使人明智」,這是老師告訴我的,《中外歷史故事》讀後感。在暑假裡,我讀了《中外歷史故事》,讓我們收獲了無窮的知識,明白了很多道理,真是深有體會。
書中講了一個又一個的名人故事,有一鳴驚人的楚莊王,有紙上談兵的趙括,還有聞雞起舞的祖逖,還講了一些外國故事,如哥倫布是怎樣發現新大陸的,還有日本是怎樣偷襲珍珠港的等等。讀了這些歷史故事我受益匪淺。
例如「一身是膽」這個故事中,趙雲置個人生死度外、一心報效祖國的精神深深地震撼著我,曹軍那麼多人馬,而趙雲卻只有幾十人,手下的騎兵們早已被嚇得驚惶失措,雙腿顫抖,然而趙雲卻毫無懼色,他大喝一聲,挺槍拍馬,殺向敵軍深處,這種勇氣深深影響了將士們,敵人也聞訊而逃。趙雲一身是膽,忠心報國,把生死置之度外,這種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這樣的人有很多很多,如宋代的岳飛、明代的於謙、清代的鄧世昌……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授朝戰爭中的劉胡蘭、黃繼光、邱少雲、董存瑞……還有抗洪搶險、抗震救災中涌現出的許許多多的無名英雄……
戰爭年代需要趙雲這樣的英雄,和平年代雖然不需要戰場上揮舞兵器,英勇殺敵,但和平年代也需要有像趙雲那樣一身是膽的英雄,用赤誠的肝膽,一身的正氣,同社會上種種不良行為作斗爭,煞住各種歪風邪氣,永葆國泰民安。我們要像英雄學習,學習他們這種精神,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畢生的精力。

② 求求世界歷史觀後感500字左右謝謝急馬上要

昨天看了看央視電影台的百集記錄片世界歷史,看後一方面對於群星璀璨星光熠
熠的法國更加的從內心深處欣賞與尊重了,一方面覺得對於啟蒙主義提出的自由
平等博愛的觀點是相當的認同,但對於三權分立卻有一種難以最終評定的感覺,
究竟是三全分立好還是一黨專政多黨協商的政治制度好,覺得內心深處很難下定
評判,當然這是建立在我們的黨更加完善的情況下,如果我們的黨真的作到了代
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到了代表先進生產力的前進方向,真正作到了尊重
自由平等博愛的人文精神,做到了聚集國內優秀人才深度凝聚力與向心力,作到
了正義的代表,以及做到了高度成功的黨內監督的話,那我就覺得一黨專政多黨
協商的政治制度應該是好於多黨制的理論基礎的三權分立的!

。面對洋洋灑灑整一百集,想要洞悉全貌無異於以蛇吞象,既耗時又耗力。對目錄加以分析,開篇到第31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為止,是對世界歷史上古部分的綜述。而從第32集『歐洲人的新航路開辟與早期殖民』開始則可視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這一點可以從時間上得以佐證:被視為歐洲中世紀的最後堡壘的君士坦丁堡淪陷於公元1453年,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是在1492年。明確了這一點,則對於不甚了解世界近代史的我而言,可以完全將重心置於前31集,是為性價比最高的觀看方式,雖是管中窺豹,亦期掠其一斑

③ 求一篇外國歷史故事的讀後感400字急!!!

奧普拉傳
第一次知道奧普拉·溫弗瑞這個名字,還是從魯豫的自傳《心相約》里看到的。魯豫留美期間,看到主持脫口秀節目的奧普拉,心裡想:我以後也要和她一樣。
後來再「見」奧普拉,便是在高中英語教材上,在考試試卷上,直至在新聞上。漸漸地,我開始熟悉奧普拉這個外國女性:她並非明星,也不是政客;她是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是美國的脫口秀女王,是福布斯榜上賓,是一個很有權利的女人;熱心慈善,關心非洲兒童的成長,辦過很多學校……
一直喜歡看訪談類節目。因為讀了幾本傳媒人的傳記,便想寫一組相關系列的讀後感,於是買來《奧普拉傳》,是由美國姬蒂·凱莉著,錢峰譯。
既然是傳記,必然是寫成長過程。傳記分兩種:自傳和他傳。個人覺得,自傳更能變現出人物的內心世界,他的真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什麼樣子,他的情感和情操是什麼質地。然而,自傳常常不能全然、真實地講述自己的「身世」,某些陰暗的、不光鮮的背後的故事,常常被作者省略不談,某些故事也容易失真。而他傳卻可以較客觀、完整地將一個人的方方面面展示出來,不管是光明的或是陰暗的,美麗的或是醜陋的。
可以說,美國黑人女性奧普拉的成功經歷是個傳奇,正如封面語所言:「她成功的秘密有時甚至不能被分享,而只能被隱藏;她是女皇,端坐於精神與黑暗的宮殿。」她的人生有著太多的陰暗美醜交織的部分——她的傳記不能由她自己寫,最好是由別人代寫。
全書43萬字,分五篇:青澀,成長,輝煌,波折,巔峰。從當當郵遞員手裡接過這本書的時候,心裡有點納悶:無論從重量上,還是厚度上來說,這本傳記分量可是比我之前看過的主持人傳記都要大好幾倍啊,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真的有那麼多故事要寫嗎?
讀了書才知道,本書主人公的人生經歷絕非簡單,而作者確實花了很多心思在紀錄和轉述上,尤其是在事件考證上面。
一、無忌少年
第一篇「青澀」,寫奧普拉的童年、少年時代。奧普拉出生在一個美國的黑人家庭,母親是未婚先孕,其生父在母親未生下小孩之前已不知所蹤,奧普拉生下來之後便由單親母親撫養,而且在很多年裡也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誰。母親家境在黑人中屬一般水平,在奧普拉生下來之後,在祖母家度過了一段時間,而母親不得不做好幾份工作來撫養她和後來生下的弟弟。奧普拉。
表現力 奧普拉從小便具有天生的表現力:喜歡大聲說話,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喜歡站在眾多朋友面前,背誦那些記住的故事;在教堂里,從不坐後座,總是喜歡受別人關注。
調皮 奧普拉小時候幾乎是個沒人能管住的孩子,為了讓母親給她買一個想要的東西,她會在媽媽那裡偷錢,不惜搞惡作劇,甚至連警察都被她的惡作劇驚動了。
種族歧視 出生在一個黑人家庭,又是一個極有表現欲的孩子,奧普拉從小便對種族歧視深惡痛絕——她認為親人不愛她,自己是一個被遺棄的孩子,一直受到不公平待遇。她渴望像白人一樣享受各種美好——於是她強烈希望自己能夠擺脫「黑人」這個烙印,將來取得大的成功。
叛逆少年 單親教育,母親對她的教育也許嚴格,但她似乎生性頑劣,不聽管教,像一匹脫韁的馬兒一樣,漫無目的地成長。她在學校的成績一般,但是還是屬於極其大膽出位的那種少年。她離家出走過,也因為被她母親送進青少年拘留中心。
吸毒、性交易、懷孕 她的母親雖然身兼兩份工作,但是根本賺不了多少錢,奧普拉為了能像別的孩子一樣有那麼多的零花錢,她找到一些另類的賺錢的途徑。像很多美國女性那樣,奧普拉受過性騷擾,也進行過性交易。當她媽媽上班去了,她就把男的請到家裡來,她的有的男朋友比她大很多。
終於她被母親送到母親的前男友弗農那裡,並告訴她弗農是她的生父(其實並不是)。弗農可能比她母親對她的教育耐心一點,但她還是難以管教、極其叛逆。她成績也不再那麼好,弗農很生氣。她把自己打扮成嬉皮士,讓自己放任自流。終於,15歲的奧普拉懷孕了。她自己心裡很難受,甚至想自殺,想自殘流產,又不忍心。最後在弗農和妻子的護送下去醫院流產。
二、轉變
人總是在重大打擊之後得到快速成長,奧普拉太早熟,她的經歷太多太繁雜,這些給她內心深處留下了黑暗而幽邃的記憶,甚至不堪回首。經歷過懷孕事件之後,奧普拉開始洗心革面,整個人開始煥然一新。
她回到自己的高中校園,又開始充滿活力,信心十足,為自己的美好前程奮斗。她期待得到學校、教堂乃至其他所有人的認可。
她野心勃勃,知道自己將來會成大事,只不過不清楚具體會做什麼。
她開始參加各種比賽,並屢屢獲獎,榮譽讓她躊躇滿志。她是台上唯一在高中就迸發出極大潛力的人。
她的大學生活依舊高調,參加比賽,並且獲獎,她依然是受矚目的對象。她是大學里廣播站的成員,聽說某電視台招聘主持人,便去試著應聘。由於是黑人,但因為表現出奇制勝,後來竟破例被錄用,從此踏上了電視之路。
三、踏上電視之路
1976年夏天,奧普拉來到巴爾的摩,開始上鏡主持一檔新聞節目。
初到巴爾的摩,她開朗樂觀,非常想討好別人,參加各種活動,讓自己受歡迎。
沒有真正的行業經驗,不會寫稿子,而且從來不排練,奧普拉一開始確實失敗過,不久便被降級了。
然而對於奧普拉來說,這並不算什麼。她依舊努力上班,只要扔給她的活都干。
1977年,終於機會再次來臨,電視台要新推出一檔以經常待在家裡的成年婦女為目標觀眾的節目,工作人員馬上想到了奧普拉。
奧普拉重新回到熒屏上。
1978年,芝加哥脫口秀節目《People Are Talking》登上熒屏,奧普拉的主持,掀起了一陣熱浪。她的輕松隨和的節目,很快得到觀眾喜愛。她由此再度盛名,一發不可收拾。
一開始奧普拉為了獲得高收視率,在節目內容上,常常出奇制勝,甚至不惜安排一些下三濫的節目選題。如:性騷擾、同性戀、裸體;也會製造一些話題,對自己進行炒作,藉此聲名鵲起(後來,在節目內容上也作了些許改善,讓節目更有深度)。
奧普拉的電視之路還是相當成功的,她的節目後來在世界很多國家播放;她左右逢源,受到美國大眾、特別是女性的擁戴。奧普拉變得富有,後來成立了自己的電視台,讀書俱樂部,傳媒帝國。
四、私生活
愛情 奧普拉曾經有過多個男伴,還和一個有婦之夫發生感情,卻沒有一個能夠與之走進婚姻的殿堂。有一位格雷厄姆先生,與之共同建立了深厚長久的感情,卻也沒有如願成婚,成了藍顏知己。
知己 她的一位親密無間的女朋友蓋爾·金,是她的助理,她們之間的關系超過任何人,甚至有人懷疑她們是同性戀,二人一起在生活各個方面相濡以沫,走過了很多年。
生活 她很有錢,有自己的私人飛機、超豪華宅第,在成名後,給父母親購買了無數貴重的禮物,也給同事、朋友送去各種珍貴奢侈品。她過著窮奢極侈的生活——也許,在她的內心深處,之後這樣才能讓自己為早年的痛苦,得到些許安慰。
慈善 她覺得自己屬於非洲,於是非常關心非洲人民的生活,特別是兒童。她給他們帶去了無數生活用品,建立了很多學校,希望他們能夠擺脫貧窮。
減肥 也許與壓力有關,她常常暴飲暴食,以至於肥胖。她愛美,渴望像明星一樣充滿魅力,於是她一直很煞費苦心地減肥,吃葯片、節食,非常痛苦的掙扎過程。
她很早就夢想成為影視明星,後來有機會出演過幾部電影,自己也投資拍攝過電影,但很少有成功。
奧普拉有了自己的傳媒帝國,影響力飆升,甚至有人說「她把一半的美國人洗腦了」。她的節目觀眾群龐大,采訪的嘉賓上至白宮政要,下至平民百姓。漸漸地,她有了呼風喚雨的權利,她曾有好幾次機會參加美國總統大選,不過她都棄權了。
結語:
我並不熟悉美國社會文化環境,對美國人個性的普遍特質也是一知半解,奧普拉的節目也很少有機會能夠看到,不過從這本書中,我認識到了一個不一般的電視人物,而且又是一個女性。
作為一個黑人女性,沒有厚實的家庭背景,沒有進過美國一流大學,沒有接受所謂的最好的教育、專業訓練,甚至有過一段混亂陰暗的歷史,奧普拉是聰明的,她的成功之路並非簡單。國內也有很多極其出色的電視女性人物,她們幾乎都是頂級大學畢業的優秀學子,相關專業出身,然後自然地進入頂級電視台中亮相,名利雙收。而奧普拉卻不一般,她的經歷是非常規的。
她的個性,是讓她成功的最基本因素,而她的「混亂的」少年時代,不僅讓她早熟,更給她的光芒人色浸染了一些晦暗的色彩,那是永遠無法擺脫的陰影,是她美麗之外的「哀愁」。
前天,聽說奧普拉退休了,希望她會有個安靜的退休歲月。

④ 關於世界史的讀後感500字

《世界史》讀後感

世界史是最宏大的史學著作,它與其它一切歷史——政治史、生活史、學科史、民族史、人物史等等——它是全面的。也就是說在極小的篇幅裡面(當然幾十萬字是必要的)囊括歷史的全部經歷。也正因為它的野心宏大,所以必須是大線條的揮毫,以一字千鈞的筆力凝練出最重要的脈絡。
因此世界史有著它獨特的特性和構思。首先,他必須關注全部時間。歷史是對過去的重構。打個比方,我們回憶小時候的一件事,會有獨特的邏輯和體會;如果我們的同齡人回憶起同樣的一件事,也會有著他自己的邏輯和體會。如果剛好兩人相遇,聊起同樣一件事,可能會相互彌補,也可能相互沖突,也很可能幸運的完全一樣。但即使是我們能夠完整清晰的回憶起一件事,也不能說我們的回憶就是歷史存在本身。我們的回憶只是對過去的重構和再發現。而從這方面歷史就可以理解成是人類,或者某一國家、民族或者一群人、一個企業的對過去的共同回憶。考古發現以及失傳文本的出現就像我們某一天收拾房間的時候找到以前的日記或者是某個有特殊意義的信物,會喚起早已「消失」的某種回憶。當然,歷史學的工作是一個高度智識的過程,需要嚴格的推理和考據支持。
「時間能沖淡一切」似乎是我們共有的經驗,越久以前的事情我們的記憶會越模糊,而靠近當前,記憶就會越豐富越細膩也越龐雜。當歷史學的眼光碰觸到了上古時代,會發現那時的歷史只剩下神話傳說,而到了今天,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每一個小時都能產生耗盡人的一生都無法讀完的歷史原始資料。幾乎所有的東西的「從無到有」都出現在這個跨度裡面。如何用一本書將這兩個極端之間的內容全部囊括起來,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事業。
麥克尼爾的《世界史》依然採用了大時段的劃分。全書包括四個部分:
Part I Emergence and Definition of the Major Old World Civilizations to 500 B.C.
Part II Equilibrium Among the Civilizations 500 B.C.—A.D. 1500
Part III The Dominance of the West
Part IV The Onset of Global Cosmopolitanism
前兩部分明確表明了時間的截點,而後兩部分講的是公元1500年後的內容,考慮到當時世界交流中錯綜復雜的線索已經是劃一的區分變得困難或者意義不大,因而題目裡面沒有出現明確的時間符號。這簡單的四個標題已經體現了作者對整個世界史的考察眼光以及寫史意志。
時間分段的方法體現在全書的各個章節裡面,由於每一章節關注的是某個具體的族群,這一工具的運用顯得方便很多。節點往往是大的歷史事件,例如穆罕默德領導的伊斯蘭崛起,又如法國大革命。而節點之間的容量則留給歷史主體的演變——人們的政治、生活、經濟等等方面的發展和變化。這樣,整部世界史就被分成一段一段放在不同的盒子里,我們翻開其中一個盒子,就能找到想要的東西。

⑤ 歷史故事讀後感500字

歷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歷史的意義便是在此了。然而,歷史又是一個極不易說破的詞。就算歷史學家,觸及歷史的本源時也是相當謹慎的。那麼現在我來說歷史的意義,是不是屬於尋找海市蜃樓的根基那種的無知行徑呢?我想,歷史都列為過往的陳跡餘音了,當下的我們循跡辯音追索漸漸被流光掩蓋的遺蹤,從歷史廢墟的蛛絲馬跡里探求當代的意義,可以說是不能被偏廢。歷史的車輪從來不為任何一個君王、一個黨派,一個民族而停留過,一個君王有多麼大的功績,多麼的文成武德;一個黨派有何等優越的制度;一個民族有何等優良的血統,多麼的文明燦爛,歷史都是如公證的無私的,並沒有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和庇護。因而不斷思索歷史的意義作為一個永久的命題和課題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與解決。
大唐盛世時魏徵直諫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不說話,她的沉默正是她的價值。善於反思的人或民族在歷史的興亡更替當中領悟中興的規則,使國家與民族以後的歷史朝良性發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納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開元盛世離不開對大隋煬帝的借鑒與批判的深入。歷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持久地困擾並困惑著後來人。無數的史書歷數當朝或前朝得失,一為記載一個國度的發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為後來的執政者和人民留存一個參照的完整線索。有時歷史正當被人所淡忘,聰明而執著的人跳出來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確橫向比照中外歷史以及對當國的縱線考察,發現歷史居然有驚人的相似。

羅慣中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見,一個朝代的興衰總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後必是亂世,亂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國的陰陽學說。歷史可以作為當政者的參考,然而也只能是參考而已。歷史的車輪是不會停下的,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盡量吧!盡量延緩那天的到來……

當然歷史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避免和借鑒,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談地重復這樣的論調,目的在於樹立歷史的這層意義在我們心中的標桿。從歷史中找尋相關的意義,不論我們何種角度去看待歷史,得出怎麼樣的結論,哪怕是膚淺甚至的錯漏屢現的結論亦不能阻擋我們初衷。廣視角多維度地去把握歷史,應該也是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責任所在吧?

⑥ 《外國歷史故事》讀後感 400字

我讀過的書中印象最深的是《中外歷史故事》這本書能讓我們知道很多中外的歷史讓我們走岀中國,走向世界,書中精選了40餘篇中外歷史故事,如:尼羅河的禮物、埃及艷後、七大奇跡、《岳飛精忠報國》和《楊業抗遼》……真讓我增長了許多知識。
讀了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歷史成就;也讓我們重溫了大的歷史事件。另外,也讓我積累了許多好詞好句,並多了一些感受,明白了一些道理。
記得笛卡爾說過:一句關於讀書的名言「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莎士比亞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岳飛從小勤奮好學,並且練了一身好武藝,岳飛19歲的時候,有金兵侵略宋朝,岳飛為了國家的安定,就去當兵了,他的母親在他身後刺了「精忠報國」這四個字。後來當岳飛領著士兵最後沖刺時,皇上卻聽了奸臣的建議,讓岳飛退兵,岳飛回來後,嘆息道:「十年的戰爭,就這樣結束了江山是很難保了,說完岳飛淚流滿面岳飛回到朝廷後,奸臣秦檜串通皇上,把他關進了大牢,以「莫須有」的罪名把年僅39歲的岳飛殺害了,岳飛滿懷愛國之心,以不怕死的精神,精忠報國、奮勇殺敵、屢立戰功。

⑦ 《中外歷史故事》讀後感400字

今天,我在家裡有了譯本故事書,故事書的名字是《中外歷史故事》其中最讓我專感動的是棄子救國這個屬故事。
講的是敵人把大將軍羊侃的兒子給抓住了!敵人在城下大喊:「羊侃你看見了嗎?真是上天助我,你的兒子成了我的俘虜拉!哈哈哈哈……」羊侃大聲說:「我羊侃為了效忠國家殺了我的兒子有算什麼?」說完扭頭就走。後來羊侃為了效忠國家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看完這篇故事我想到羊侃在國家和兒子有難時選擇了國家,選擇可大意顧全大局國家有他這樣的棟梁真是難得啊!羊侃的品質和德行及高尚的。羊侃值得我們大家進陪我們應該向他學習那種對國家的忠心對社會的那種精神。他是我們心中的大英雄!!!
在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這樣的事也很多》比如原來三峽地區居住的居民,為了三峽工程的順利開工,為了國家的大業,他們依然舍小家顧大家,半到了別的地方去居住,背井離鄉,他們的做法去羊侃大英雄相同,人民不會忘記他們,國家也不會忘記他們的!!!

⑧ 《外國歷史故事》的讀後感 自己寫的 不少於400字 要快一點

知道也不告訴你

⑨ 《世界歷史》讀後感500字(急用)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真是一句不可改變的真理。
世界幾萬年歷史中,我最有感觸的是資本主義社會時代,也就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時候。馬克思是近代一個著名哲學家,曾寫過《資本論》一書,這本書揭露了資本家剝削的秘密,指出了資本主義社會不可克服的矛盾,給無產階級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但是,1883年3月,這位偉大的革命導師、科學社會主義的奠基人逝世了,雖然後來恩格斯繼承他的思想革命事業,但是沒了馬克思,那些資本家會趁勢加大力度地剝削無產階級,世界也將進入「資本主義時代」。
其實,不僅是馬克思在世的那時候存在這種資本主義,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實行資本主義制度,而中國卻是半資本主義半社會主義制度國家。那究竟什麼是資本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呢?資本主義的特點是私有制,也就是一條道路可以是一個人擁有的,自己的。這叫做「壟斷」。而社會主義制度就是公有制,就像公家學校、公家醫院,所有的這些都由政府管理,不能出現私人擁有的現象。現在,歐洲、美洲國家基本都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亞洲國家卻是社會主義制度。

從小小的資本時代中,我卻看出了許多道理:沒金錢,沒天理。

⑩ 《外國歷史故事》讀後感500字左右

我讀過的書中印象最深的是《中外歷史故事》這本書能讓我們知內道很多中外的歷史讓我們容走岀中國,走向世界,書中精選了40餘篇中外歷史故事,如:尼羅河的禮物、埃及艷後、七大奇跡、《岳飛精忠報國》和《楊業抗遼》……真讓我增長了許多知識.
讀了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歷史成就;也讓我們重溫了大的歷史事件.另外,也讓我積累了許多好詞好句,並多了一些感受,明白了一些道理.
記得笛卡爾說過:一句關於讀書的名言「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莎士比亞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岳飛從小勤奮好學,並且練了一身好武藝,岳飛19歲的時候,有金兵侵略宋朝,岳飛為了國家的安定,就去當兵了,他的母親在他身後刺了「精忠報國」這四個字.後來當岳飛領著士兵最後沖刺時,皇上卻聽了奸臣的建議,讓岳飛退兵,岳飛回來後,嘆息道:「十年的戰爭,就這樣結束了江山是很難保了,說完岳飛淚流滿面岳飛回到朝廷後,奸臣秦檜串通皇上,把他關進了大牢,以「莫須有」的罪名把年僅39歲的岳飛殺害了,岳飛滿懷愛國之心,以不怕死的精神,精忠報國、奮勇殺敵、屢立戰功.望採納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