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父母之間的感動故事700
⑴ 我和父母的感人故事 800字
感恩父母
今年,我已經十幾歲了。十幾年來,我能夠健康成長,多虧了父母的精心養育。是他們教會了我走第一步路,是他們教會了我們說第一句話,是他們教會了我們認第一個字……他們對我的關心、愛護是永遠也不能用語言能夠表達的。
記得我七歲那年,在一個風雨交加、異常寒冷的冬夜,我突然發起了高燒。爸爸媽媽見了,二話沒說,穿上外衣,幫我穿好衣服,拿起雨傘,背起我,就疾步往醫院走。去醫院的路是那樣的漫長,又是那樣的難走。在迷迷糊糊中,我覺得到了醫院,醫生在我身邊不停地忙碌,父母那焦急的身影在我身邊不停晃動,嘴中一個勁說向醫生說:「救救我的寶貝,救救我女兒。」到了第二天早晨七點多,我終於脫離了危險。我睜開雙眼,看到父母因一夜沒睡,眼中布滿紅紅的血絲,疲憊的身軀卻是滿面微笑地望著我。爸爸用手撫慰我的臉頰,輕輕對我說:「寶貝,好好休息,媽媽陪著你,爸爸上班去了,一下班就來看你,給你帶好吃的……」望著父親漸漸遠去的身影,因疲憊而沉重的步伐,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好不容易等到下班了,爸爸買了很多我喜歡的水果,還有一個大蛋糕,上面插著七支蠟燭。爸爸望著我開心又充滿疑惑的雙眼,對我說「寶貝,你忘啦,今天是你生日,祝你生日快樂!」我深情地對爸爸媽媽說:「我以後一定會好好報答你們的。」他們說:「只要你健康快樂,成績好,就是對我們最好的回報。」我鄭重地點了點頭。
以後,我學習更加努力了,因為我要用成績來報答父母。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為我付出的,我長大以後將十倍、百倍地回報他們。
⑵ 我和父母之間的感人的故事288字
父母的愛
很多時候,父母的愛就像那天空劃過的飛鳥——時常到來而又不留痕跡。
那是一個天色昏暗的傍晚,窗外狂風大作,我打掃完教室里的衛生開始收拾書包,准備回家。「咔嚓--」,天空中突然響起一聲驚雷,緊接著大雨傾盆而至.我心中暗叫不好,把衣服往頭上一披就向外沖,剛到校門,兩個熟悉的身影閃入眼簾--是爸爸,還有媽媽,可他們兩個人手裡都只有一把傘.媽媽笑了笑對我說:「我和你爸都是直接從辦公室里過來的,沒多帶傘,我倆合打一把吧。」「不行,雨太大,兩個合打一把兩個人都要被打濕,我這把傘給詩豪。」爸爸忙說著把傘伸過來。「我和爸爸打一把。」說著我跳到爸爸的傘下,爸爸一手舉著傘,一手盡力摟住我的肩,三人兩傘隱沒在水霧之中,那一刻我感到好幸福好幸福。
朦朧間,我的腦中突然閃現出一幅又一幅畫面:我想起由於上學太匆忙而忘了帶走作業本,老爸發現後,跑步給我送到教室里;我想起了由於打籃球而忘了回家的時間,媽媽急急忙忙四處尋找我時的身影;我想起了給出差在外的爸爸打電話時,話筒里他急切的聲音:「保險絲在陽台上工具箱里,上保險絲時一定不要忘了先拉下閘刀」;我想起了每遇到考試,出家門前媽媽的一句叮嚀:「不要慌,相信自己。」太多太多的往事一瞬間湧出,讓我不覺潸然淚下。
父母的愛就像百合的清香凝成的感動,慢慢地匯攏,不再飄散。我想可能世上沒有人會說不愛自己的父母,但是他們能說自己能完全地回報父母的愛嗎?也許遠遠不能。在父母的眼中,愛就是和你一起走,走再遠的路也不會疲倦,所以我永遠不會忘記爸爸拿著我的作文草稿時熱切的話語:「改一下,再改一下就可以謄了。」我也不會忘記媽媽一大清早起來為我做早點的身影——一生過於漫長,此刻就是幸福。
寫到這,我不禁想起了《聖經》中的先知以利亞用手遮住臉,不敢正視上帝的面容。我想,父母是能夠享受到這個權利的,他們擁有「上帝」播灑到人間的聖物。
⑶ 記錄自己與父母之間發生過的感人故事
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開始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 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在她們貧窮的家裡,一塊小小的年糕都是無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望啊望啊,總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走了很遠,終於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搖著媽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她以為媽媽太累,睡著了。就把媽媽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是這時她發現,媽媽的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媽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現媽媽的手裡還緊緊地拽著一塊年糕……她拚命地哭著,卻發不出一點聲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為什麼不閉上呢?她是因為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於是擦乾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 定會好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她就這樣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於閉上……
⑷ 作文 「我和父母之間的感人故事」為話題 700字
感恩父母
今年,我已經十幾歲了。十幾年來,我能夠健康成長,多虧了父母的精心養育。是他們教會了我走第一步路,是他們教會了我們說第一句話,是他們教會了我們認第一個字……他們對我的關心、愛護是永遠也不能用語言能夠表達的。
記得我七歲那年,在一個風雨交加、異常寒冷的冬夜,我突然發起了高燒。爸爸媽媽見了,二話沒說,穿上外衣,幫我穿好衣服,拿起雨傘,背起我,就疾步往醫院走。去醫院的路是那樣的漫長,又是那樣的難走。在迷迷糊糊中,我覺得到了醫院,醫生在我身邊不停地忙碌,父母那焦急的身影在我身邊不停晃動,嘴中一個勁說向醫生說:「救救我的寶貝,救救我女兒。」到了第二天早晨七點多,我終於脫離了危險。我睜開雙眼,看到父母因一夜沒睡,眼中布滿紅紅的血絲,疲憊的身軀卻是滿面微笑地望著我。爸爸用手撫慰我的臉頰,輕輕對我說:「寶貝,好好休息,媽媽陪著你,爸爸上班去了,一下班就來看你,給你帶好吃的……」望著父親漸漸遠去的身影,因疲憊而沉重的步伐,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好不容易等到下班了,爸爸買了很多我喜歡的水果,還有一個大蛋糕,上面插著七支蠟燭。爸爸望著我開心又充滿疑惑的雙眼,對我說「寶貝,你忘啦,今天是你生日,祝你生日快樂!」我深情地對爸爸媽媽說:「我以後一定會好好報答你們的。」他們說:「只要你健康快樂,成績好,就是對我們最好的回報。」我鄭重地點了點頭。
以後,我學習更加努力了,因為我要用成績來報答父母。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為我付出的,我長大以後將十倍、百倍地回報他們。
⑸ 和父母之間感人的故事 片段
你是想自己寫啊,還是找一些影視題材或者片段呢?影視方面的有《我的父親母親》,書籍方面的有《俺爹俺娘》(這本書不錯,很感人)。
⑹ 寫一段與父母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150字左右
簡單😂😂😂
⑺ 我與父母長輩之間的感人故事~
我和父母的生活
從小到大,總有人問我這樣的問題:爸爸媽媽中你最愛哪一個?我總是支支吾吾地回答:兩個都愛。可是,總有人鑽牛角尖地問下去,好像不答出一個滿意的答案就不行似的。回想我和父母之間的故事,無論是快樂的,還是傷心的,都被蒙上一層淡淡的色彩——被歲月洗濯仍堅定不移的愛。我怎能為了一個回答而去衡量父母的愛呢?
生活在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我並沒有仰望富人家的生活,甚至引以為豪,因為,我有最愛我的爸爸媽媽,我有一個溫暖的家,我有許多許多小天地……我擁有好多錢買不來的東西。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就有非常敏感的神經,總喜歡讓爸爸抱著睡。爸爸看我睡熟了,便把我放到搖籃上,誰知我脫離爸爸的臂彎就哇哇大哭起來,爸爸只好又哄又抱,直到深夜才能安睡。學會走路後,我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旅行。目的地並不遠,就在鄉村的田野之中,交通工具也只有爸爸的一輛自行車,我們就這樣開始了旅行。也許在攝像頭中,那些風景都不算美,可是,在我的幼小心靈中,從來沒有見過那麼美的畫面。這里有綠樹的庇蔭,有山泉的流水,有成熟的麥田,世界是不是就這么大呢?從此,我的眼裡裝滿了憧憬。長大後,我也去過許多名勝古跡,可是,再也沒有牽動我的風景。
雖然我看起來瘦瘦弱弱的,但體質還不算差。這要歸功於爸爸媽媽的「辛勤勞動」,每天為我准備營養豐盛的食物。每天早晨我都要喝一杯牛奶,吃一個雞蛋,中午和晚上都是豐盛的「大餐」,葷素兼備。每次我都看見爸爸在廚房裡忙出一身汗,因此也會認真地吃,久而久之,我不僅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爸爸也練就了一手好廚藝。睡前,媽媽會給我講許多好聽的故事,我便整天幻想著我是童話中的公主,雖然現在那些故事書都不翼而飛,但那份溫暖的感覺仍保存至今。還記得有一次我惹媽媽生氣,媽媽便說我是東北虎的孩子,幼小的我半信半疑,嚇出一身冷汗,直到現在,媽媽還會為之發笑。可是,現在我已經長大了,媽媽再怎麼騙都騙不到我了,我知道,我是媽媽最可愛的女兒!我就是這樣在爸爸媽媽的悉心呵護下慢慢長大。
八歲時,全家搬到了深圳,爸爸媽媽工作也忙了起來,他們早出晚歸,我常常一個人呆在家裡,孤獨地等待。然而,每當我聽到門鈴響起,便覺得那是世界上最好聽的音樂,是爸爸媽媽回來了,我像小兔子一般跳起來,興奮地為他們開門。那一瞬,才覺得的先前的寂寞孤單都沒有白費,只要有爸爸媽媽,就擁有一切歡樂幸福。在我孤單無助的時候,有爸爸媽媽陪著我,在我快樂開心的時候,有爸爸媽媽陪著我,我還有什麼不滿意呢?盡管我常常惹他們生氣,也要挨打挨罵,可我始終相信那句——打是疼,罵是愛。有一次在書中讀到,愛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是啊,漠然就代表不在乎,假如有一天父母不管我了,一點打罵又算什麼呢?可憐天下父母心,愛我的爸爸媽媽,我也愛你們,所以我願意接受你們的教育。
現在,我已經是一個初中生,也可以照顧自己了。但這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希望有一天,我能照顧父母,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當然,我和父母之間的故事,不僅僅是養育之恩那麼簡單。我和父母之間的每一個故事都不得不說,你讓我怎麼抉擇,一一說給你聽呢
⑻ 有關體現父母養育之恩的故事,700 800字左右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男孩,因為一件小事和母親鬧別扭,賭氣離家出走。由於走得匆忙,身無分文,走著走著,累了渴了,又不想回家。在不知所措中,一位好心的飯店老闆娘叫住了他,給了他一碗水一碗面。男孩吃完後,對陌生人的善良熱心感激涕零。老闆娘語重心長的說到:「對一個陌生人的這點施捨,你就如此感激,而為什麼,對十幾年來一直無私照顧你給你吃給你穿的父母,就不心存一點感激呢?」男孩聽了,羞愧不已。
是啊,我們對父母為什麼不能多一些感激和體諒,多一些關愛和善待呢?媒體上,網路上,行人的口中,聽過看過很多這樣的例子:一些為人子女的,對拉扯自己大的父母不聞不問,冷漠無情,我不知道他們怎麼能心安理得?連動物世界裡最兇狠暴戾的狼,也絕不會拋棄老幼病殘的同伴。百事孝為先,這樣一些人,連最基本的為人之本都忘了,我想,是不能稱其為人的,不論也罷。
而更多的人——我們,把對長輩的贍養義務,很簡單的理解為每個月給他們錢,逢年過節給他們買點吃的用的。我們甚至連坐下來陪父母嘮叨5分鍾的耐心都早已失去了。而與此同時,我們可以耐心的陪孩子晚上一百遍簡單的積木游戲,可以溫柔的抱著寵物親昵幾個時辰。父母多年的風濕關節炎,我們熟視無睹,而孩子的一聲咳嗽寵物的一次皺眉,就會讓我們神經緊張。
現在回家的次數少了,每次回家,我都會在父親做事的時候,我總會找機會在旁邊站會兒,和父親聊天。盡管我什麼忙都幫不上,甚至還礙手礙腳的,往往這個時候,父親都會比平時高興些。有一次,還在牆角玩起了倒立,像個孩子一般。
突然之間,像是明白了些什麼。其實,父母期待的並不是很多。進屋時的一聲問候,出汗時遞過的一條毛巾,過馬路時的一次攙扶,生日時的一句祝福。僅此而已,細微之極,卻能讓老人的心得到滿足。我們對情人孩子,可以百般遷就萬般呵護。在單位,對同事領導,可以耐著性子去體諒照顧。在社會上,遇上不平受到委屈,我們會極力忍耐。我們只需拿出這些熱情中的一丁點,哪怕只是萬分之一去對待父母,那些原本荒涼凄冷的父母之心,也將會因此而溢滿幸福。